1通看必修二结构式复习提纲2.docx
- 文档编号:27441520
- 上传时间:2023-07-01
- 格式:DOCX
- 页数:40
- 大小:37.58KB
1通看必修二结构式复习提纲2.docx
《1通看必修二结构式复习提纲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通看必修二结构式复习提纲2.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通看必修二结构式复习提纲2
高中经济史(必修二)知识体系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起源:
世界三大中心:
西亚、东亚(中国---神农氏)、中南美洲
原始农业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集体耕种
生产工具:
石刀、石斧耒耜特点:
农作物:
南稻北粟生产力和独立发展
早期耕作方式:
大规模简单协作---“耦耕”耕作技术自成体系
生产工具:
少量青铜农具进步植主畜辅
商周农业耕作技术:
排水、除草、施肥、灭虫刀耕火种
古代农业
农作物:
五谷+桑麻
生产力提高(铁农具和牛耕)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产生:
春秋战国
时期生产工具方法(技术)耕作制度水利工程灌溉工具
春秋战国:
铁器牛耕垄作法都江堰(战)
两汉:
梨壁、耦犁、耧车代田法1年1熟漕、白、龙首渠
小农经济
发展魏晋南北朝:
耕耙耱翻车
隋唐:
曲辕犁(完善)筒车
宋朝(经济重心南移)1年2、3熟高转筒车
明清:
风力水车
地位:
封建社会占主导的经济形态,传统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特点:
分散性:
封闭性:
脆弱性:
落后性:
与手工业相结合:
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个体农耕
评价积极封建王朝的主要财源,古代文明的物质基础
封建社会前期:
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推动社会经济
不利于技术推广;比较脆弱
消极人地矛盾冲突,导致过度开坑影响生态环境
封建社会后期:
阻碍生产力发展,是封建社会衰落的根本原因
发展:
夏、商、西周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打破官府垄断
地位:
在封建社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领先世界
特点:
工匠优秀、原料上等、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流通方式:
产品一般不流入市场
青铜时代
一鼎一尊
官营朝代青铜冶铁炼钢制瓷丝织
商朝原始瓷器织机
西周出现斜纹提花
南北朝灌钢法白瓷
行业两汉:
杜诗水排鼓风成熟青瓷东西织室
唐朝南青北白波斯风格
宋朝五大瓷窑写实风格
苏杭是中心织
造局清朝缎
元代青花瓷景德镇黄道婆()
明朝彩瓷
清朝珐琅彩
家庭:
主要用来缴税和家庭自用,剩余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古代手工业
民间流通:
用于民间消费,在市场流通。
民营春秋战国出现,此后发展艰难
发展明中叶后,民营有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成为社会的主导
原因:
生产力、商品经济发展
明中后期:
资本主义萌芽时间:
明朝中后期地区:
江南
标志: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发展缓慢:
封建制度的束缚(根本原因)、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技术领先:
享誉世界贸易往来频繁:
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意义:
加强中西文化交流
部门不断增多,分工不断细化,技术不断进步,规模不断扩大
官营民间两种形式并存;民营后来居上但发展艰难
特征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而南移
领先世界,享誉海外
与农业相结合受农业制约
“商人”:
商朝人善于经商,所以后人把善于经商的人称为商人
春秋战国表现:
繁荣。
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出现许多大商人
原因:
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表现:
艰难货币:
秦—秦半两汉---五铢钱
秦汉以来原因:
重农抑商政策的限制
商业的发展
商业经营活动受时间
表现:
繁荣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的活跃
隋唐货币---柜坊(中国最早银行的雏形)和飞钱(汇票)相继问世
原因:
农业、手工业发达;大运河的开通
两宋表现空前繁荣:
货币---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原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元代表现继续繁荣;大都成为国家性的城市
原因交通发达(海运、驿站、大运河的重新疏浚和丝绸之路的重新繁荣)
明清表现依然繁荣:
农副产品成为商品货币:
白银为主,银钱并用
古代商业
新特点商帮的出现(两大商帮:
徽商和晋商分别以经营典当和票号为主)
市与城市
时间:
按时开闭市时:
打破时间限制、早市、夜市
市:
宋以前空间:
与民居分开宋以后空:
坊市界限打破、“草市”、市镇普遍
管理:
市令、市长管理:
不受官府直接监管
城市:
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经济重心南移扬一益二对外开放
西汉陆路和海路丝绸之路使中国有了对外贸易,并逐渐繁荣。
繁荣唐朝对外贸易重要港口——广州
两宋:
海上丝绸之路异常繁荣,海外贸易税成为南宋政府的重要财源
对外贸易
元朝:
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泉州(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唐朝——市舶使
机构宋元——市舶司
清朝——十三行
特点:
朝贡贸易(“厚往薄来”“倍偿其价”),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衰落:
明清的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打击,仅允许广州十三行与外国通商闭关锁国
原始社会:
所有制:
氏族公社所有关系:
共同劳动分配:
平均分配
所有制:
土地国有制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
井田制人们关系:
奴役剥削
土地制度演变
分配:
无偿占有奴隶全部劳动成果
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出现许多私田(根本原因)
井田制瓦解:
原因战争频繁,井田上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
春秋战国春秋:
鲁国“初税亩”---承认土地私有
战国:
秦国商鞅变法---确立土地私有
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所有制:
公田私田
古代的经济政策
生产关系变动人们关系:
奴隶主地主
分配形式:
贡赋地租
土地兼并(根本原因:
封建土地私有制)
封建社会:
土地私有制北魏:
均田制—限制土地买卖局限:
不可能从
抑制措施按人丁田亩收税根本上限制土地
明朝鱼鳞图册地兼并
商周:
国家鼓励商业发展
原因:
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危及封建统治
形成:
战国:
秦国商鞅首倡“重农抑商”(重“本”轻“末”)
重农抑商发展汉初:
专卖、官营、物价管理、征收重税
明清:
专卖、征收重税
积极促进农业发展,维护封建经济基础
经济政策
影响维护国家稳定与统一
消极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海禁”与闭关锁国
明初:
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机统治
原因清初:
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厉行“海禁”实行闭关锁国
根本: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思想:
自我满足;积极:
排斥商品经济)
含义:
严格限制同外国的往来而非完全禁绝(清朝广州设立十三行)
影响:
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原因:
列强入侵
自然经济解体
洋纱输入:
“纺”“织”分离
现象列强倾销商品洋布输入:
“耕”“织”分离
掠夺农副产品:
农产品商品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仍占主导
开始解体:
地:
东南沿海时间:
鸦片战争后
影响中国沦为资本主义各国附庸
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创造条件(劳动力、市场、原料)
背景:
内忧外患(内:
太平天国运动;外:
列强的入侵)
时间:
19世纪60~90s
性质:
地主阶级开明分之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方式: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技术
代表:
地方:
曾、李、张、左中央:
崇厚
目的:
维护封建统治
核心思想:
“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军事工业:
封建性质(产品不卖到市场上,不以盈利为主)
民用工业:
资本主义性质(产品卖到市场上,以盈利为主)
洋务运动
曾国藩:
安庆内军械所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前期①军事工业(自强)李鸿章:
江南制造总局
辅助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内容崇厚(满族):
天津机器制造局
李鸿章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
②民用工业(自富)张之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后期③筹划海防,创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④创建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结果:
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
破产的根本原因:
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封建制度
引进了技术,培养了人才
影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最深远影响)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的入侵
瓦解了本国的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的解体(劳动力、市场)
原因外商企业的刺激
洋务运动的诱导
人物:
一些官僚、地主、商人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地域:
东南沿海
先天不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资产阶级性质:
资金少
规模小
特点技术力量薄弱软弱性
后天畸形
行业分布不平衡(主要发展轻工业,重工业极弱)妥协性
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东南沿海)
①交通便利;②外资和洋务企业多;③自然经济解体的早
企业:
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影响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以机器为标志的资本主义的发展)
时间:
甲午战争后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初步发展
原因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时间:
一战期间(1912~1920)
短暂春天
辛亥革命扫除障碍(根本原因)
原因
(进一步发展)
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黄金时代)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一战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特点:
短暂(原因:
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发展较快
时间:
1927~1936(国民政府前十年)
原因
国民政府推行有利的经济政策(重要原因)
全国的基本统一
时间:
1937~1945(抗战时期)
日益萎缩
曲折发展
战争的破坏
原因
沦陷区:
日本的吞并
国民政府经济垄断
国统区官僚资本的膨胀
陷入绝境
时间:
抗战胜利后(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原因
美国的经济掠夺
官僚资本的挤压
苛捐杂税、通货膨胀
焕发生机:
时间:
(1949~1952)原因:
新中国完成经济恢复
融入国有:
时间:
(1953~1956)原因:
三大改造完成
◆☆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1)、阻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根本因素)民族工业先天不足
三座大山: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后天发展畸形
官僚资本主义社会长期动荡
西方列强带来的冲击
2)、促进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不同时期政府的有利政策
群众反帝爱国运动
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表现:
物资奇缺、通货膨胀、全面崩溃
原因
国民经济的恢复
(1949—1952)
严峻的经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国民政府的搜刮
长期战争的破坏
完成:
1952年完成,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好水平
影响:
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背景:
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任务优先发展重工业
有步骤的进行三大改造
(1953—1957)
一五计划成就:
鞍钢、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均在东北)
原因
东北接近苏联,便于接受帮助
资源丰富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重工业基础好
私公
影响:
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内容
农业
手工业
三大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1953—1956)
实质:
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影响
标志社会主义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共八大
(1956)
内容两对矛盾: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八大最主要的贡献)
一个任务:
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意义:
成功的探索(但是八大的路线未能坚持)
对总路线的认识
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反映了人民加速经济发展的愿望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具有“左”倾冒进思想倾向
探索与失误
违背了客观规律
直接导致了大跃进
特点:
高速度(超英赶美)、高指标
农业: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大跃进工业:
全国上下大炼钢铁,
过失:
忽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造成国民经济严重的比例失调
特点:
“一大二公”“一平二调”
人民公社过失:
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违背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原理
后果:
导致国民经济严重比例失调,1959—1960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教训:
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国民经济调整农村中的“纠左”;
继而全面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劫难
原因:
十年文革
周恩来于1971年对国民经济进行恢复调整,1973年经济复苏
邓小平与1975年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整顿(实质:
对文革全面纠“左”)经济回升
◆成功的探索: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农村中的“纠左”“八字方针”
◆失误的探索:
1958年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十年文革
背景
文革后“两个凡是”(实质:
坚持文革“左”倾错误)的提出使国民经济停滞
十一届三中全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了人民思想(思想基础)
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核心思想)
内容
政治路线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而(主要内容)
改革开放
组织路线:
拨乱反正
意义
党和国家命运的转折
改革开放和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起点
内容:
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切环节
目的: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实质: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试点:
1978年首先在安徽、四川试行,此后推广全国
农村
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形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包产到组,包产到户)
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民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经营、管理权)
配套改革:
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代之以乡镇政府
作用:
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
开始:
1984年
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的活力
城市
所有制改革:
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管理体制改革:
变单一公有制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分配体制改革: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作用:
调动了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
背景国内:
改革遇到阻力
国际:
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
提出:
邓小平谈话,提出社会主义也要搞好市场经济
目标确立:
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理论完善
十四届三中全会——目标具体化,系统化
十五大提出——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长期不变
基本建立:
2000年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
保持9%高经济增长率
作用
社会生产力提高
人民生活的改善
解决了温饱问题,并从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十四大
新: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根本区别:
资源配置方式不同
计划经济:
资源配置方式是行政手段
市场经济:
资源配置方式是市场
含义:
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在引进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以此引进外资、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经济特区
“特”: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市场经济)
设立: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影响
改革开放的龙头,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
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深圳被称为“一夜崛起的城市”
对开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沿海开放城市:
1984年开放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沿海开放区:
1985年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
1990年决定开发开放浦东
开发浦东的原因
进一步推动上海经济的发展
以浦东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
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上海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
浦东崛起原因
地理优势、交通优势
人才和产业优势
国家有利的政策
浦东崛起作用
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
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对外开放格局
经济特区
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
沿海开放城市
对外开放格局特点
沿海开放区
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沿边开放城镇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经济技术开发区含义:
中国政府在一些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
特点:
汇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知识密集
◆改革开放的目的:
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新旧社会对外开放的主要区别:
国家行使主权的情况不同(旧:
被迫;新:
主动)
近代社会生活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变化的原因:
鸦片战争打破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产生影响
衣辛亥革命以后,受民主思想的影响中山装流行
20C二三十年代,西装,粗布大衫,旗袍,学生装,裙子见于大城市
食:
面包房、咖啡店、西餐流行各大城市
变化的表现住:
西式洋楼出现
戊戌变法时,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
物质生活习俗的变迁
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思想
风俗民国时期,政府颁布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的法令
辛亥革命后
社交礼仪中,西方的握手、鞠躬逐渐取代跪
称呼上,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
增设元旦等新节日
新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
变化原因农民分得土地
城市解决劳动就业问题
衣:
多彩多样
食:
1987年解决了温饱问题,政府还倡导“菜篮子工程”
变化表现住:
人民的住房状况改善,1995年国家启动“安居工程”
风俗:
休闲娱乐多样化
清政府修筑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是中国第一条铁路,标志中国铁路诞生
辛亥革命前夕,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形成
铁路新中国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沟通
“九五”期末,中国铁路总路程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03年,在上海,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开通
交通事业
民国时期表现:
公路交通发展较慢
公路原因:
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汽车和油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新中国:
发展较快
洋务运动前,航运又西方垄断(轮船的引进使中国交通运输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航运19C70s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
20C90s以后,铁路、公路和民航的快速发展,轮船运输业开始萎缩
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1920年中国第一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
民航新中国成立初期,乘飞机有种种限制,民航业发展有限
改革开放后,放宽限制民航业发展迅速
通讯事业
有线电报:
19C70s,丹麦的电报公司私自把电报线架到上海,建起第一架电报机房
无线电报:
20C初,上海无线电台,无线电报局(有线用于军事,无线电报供官商用)
1875年,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
电话20C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居世界第一位
19C中期外国人在华办报1833年广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第一份中文报刊
兴起1872年上海《申报》历时最长影响最大
报纸19C70s国人办报
戊戌变法——《时务报》辛亥革命——《民报》新文化运动——《新青年》
大众传媒
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光明日报》《文汇报》》
1905年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中国电影事业起步
影视1931年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1935年第一部获奖电影——《渔光曲》《风云儿女》的插曲被定为国歌
电视:
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兴起:
互联网诞生于20C60S,1994年,中国正式介入互联网
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授青少年如何正确
优势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的获取信息使用互联网?
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和娱乐方式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对货币的需求量增加。
(根本)
原因
《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夸张的描述,使许多人渴望到东方“寻金”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东西方的商路,阻断贸易(直接)
传播天主教的热情
人文主义倡导冒险进取
条件
主观:
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客观:
航海技术、造船技术进步和地理知识的丰富
过程
(向东)
葡萄牙迪亚士:
西欧——好望角开辟了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新航路
达伽马:
西欧——好望角——印度
开辟新航路
(向西)
西班牙哥伦布:
西欧——美洲
麦哲伦:
环球航行(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贸易规模扩大
商业革命商品种类增多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商业经营方式
贸易中心转移(地中海大西洋沿岸)
对西欧价格革命物价上涨,货币贬值
影响
社会分化封建地主阶级衰落
商业资产阶级强大
殖民扩张
对世界:
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对亚非拉:
灾难;客观传播先进生产方式
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地区性的贸易向世界行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依靠海外贸易崛起------商业资本推动
优越的地理位置(欧洲十字商路上)
原因
海外贸易发达
较早的资本主义萌芽
荷兰崛起
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的受益者。
1581年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赢得独立
海上马车夫17世纪
商船(三桅商船)数量最多,掌握世界商业霸权
第一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
首都阿姆斯特丹是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
手段:
成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参与殖民竞争。
殖民活动
非洲:
好望角
美洲:
北:
新阿姆斯特丹(纽约)南:
巴西
亚洲:
印度沿海、马六甲、锡兰、台湾;巴达维亚(今印尼首府雅加达)
大洋洲:
新西兰(用其一个省命名)
结果:
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殖民帝国,掌握海上商业霸权。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衰落的原因主:
忽视工业发展和海军建设国内资源缺乏
客:
英法针对荷兰的歧视性法令---《航海条例》
原因
地理优势:
新航路开辟后中国处于大西洋航运的中心,便于殖民扩张
制度优势:
较早的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经济优势:
手工业发达,为海外殖民提供物质基础
日不落帝国18世纪中
军事优势:
大力发展海军
原因:
英国经常劫掠西班牙船只上的金银。
1588年英西战争结果:
西班牙战败,从此失去海上霸权
殖民过程
意义:
英国开始走上殖民扩张道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必修 结构式 复习 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