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方哲学史5试题答案汇总.docx
- 文档编号:27437880
- 上传时间:2023-07-01
- 格式:DOCX
- 页数:142
- 大小:131.50KB
最新西方哲学史5试题答案汇总.docx
《最新西方哲学史5试题答案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西方哲学史5试题答案汇总.docx(1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西方哲学史5试题答案汇总
一、消费者分析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哲学
详细内容:
一、名词解释
1.始基
“始基”是早期古希腊哲学家在解释自然和宇宙时所引用的个体概念。
“始基”即万物的本原,亦即万物之所从来,毁灭之后之所复归,它是事物的基本要素,或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缘由。
2.无限(阿那克西曼德)
“无限”是阿那克西曼德规定原初物质时所引用的一个概念。
他认为,如果我们要从本身永恒、超越变化的某物获得经验世界中的种种变化,就必须假定万物始基的现实性,这万物始基具有一切必须的特征——即使这样的始基在经验中也是不可能的。
在此,他假定了“无限”这个概念作为真实的来解释经验,并且赋予“无限”不生、不灭、不竭、不可摧毁这些规定性。
“无限”包罗一切,决定一切,另外还赋予这个概念以“神性”。
3.数
“数”是毕达哥拉斯解释物质时所用的一个本体概念。
他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数”被规定为众多的、不变的特征。
他认为,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归结为数的规定性,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
4.逻各斯(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逻各斯”即指内在的本原,专门表示“说出的道理”。
逻各斯是就人所认识的道理而言,可以理解为“理性”、“理由”,就其理解为世界的本原而言,可以理解为“原则”、“规律”。
逻各斯就是“世界秩序”,它表现为“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的火。
火的运动即万物的生成与毁灭,是可感的,而支配可感运动的逻各斯却是不可感的。
认识“逻各斯”,思想要求在变化着的多样的事物中找到不变的同一原则。
5.存在(巴曼尼德)
“存在”被巴曼尼德看作真理对象,具有高度的概括和思辨性。
巴门尼德把“存在”与“非存在”对立,“存在者存在”“不存在的东西必定不存在”,通过这样赋予“存在”普遍性。
在存在与思想的关系中,他把存在与思想等同,认为“思想和存在是同一的”,即思想内容需要由“存在”来表述,思想对象即“存在者”,思想的内容和思想的对象是同一个东西,通过思辨,巴门尼德规定了“存在”的性质:
不生不灭、连续性、完满性。
巴门尼德所说的“存在”是表示世界本原的一个概念,但它不是抽象的原则,而是时间空间中的实在,并且有固定的形体,是个滚圆的球形。
6.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
“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是芝诺针对伊奥尼亚派的变化本原观提出否认运动可能性的四个论证之一,即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的悖论:
设想奥林匹克赛跑冠军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乌龟先爬一段路程,当阿基里斯跑完这段路程时,乌龟又向前爬了一段路程,当阿基里斯跑完这一段时,乌龟又向前爬了一段,一追一爬,以至无穷,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这个悖论说明,运动中的事物没有快慢之分。
7.飞矢不动
“飞矢不动”是芝诺为反驳变化本原观而提出的否认运动可能性的四个论证之一:
指飞矢在一段时间里通过一段路程,这一段时间可被分成无数时刻,在每一个时刻,箭矢都占据着一个位置,因此静止是不动的,就是说,它停驻在这段路程的各个不同位置上,而不是从一个位置飞向另一个位置。
8.四根说
恩培多克勒认为,水、土、气、火是组成万物的跟,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成,因四根的分裂而消失。
四根本身没有组合与分离的能力,他们之间的分合需要用外部原因来解释,这些原因就是使根相互眷恋的“爱”,和使根相互斗争的“恨”。
恩培多克勒用四根说说明事物的可感性质,用爱恨说明事物的生灭变化,这就是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
9.种子说
阿那克萨戈拉认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种子的性质与事物的可感性质相同,事物有多少种性质,构成它的种子就有多少类。
数目众多的一类种子构成事物的一种性质或一个部分。
“种子”的存在和性质都是设定的,种子在数量上无限多,在体积上非常细微,在种类上与可感性质相同,可感事物的各个不同部分都分别由与它同质的种子构成。
10.奴斯(阿那克萨哥拉)
“奴斯”是阿那克萨哥拉在元素之外设定的能动性的本原,他称之为“奴斯”(心灵)。
这是第一个用来表示独立的、纯粹的精神概念,有两个特征:
第一,它的外在独立性,“奴斯”是在事物之外对事物起作用的能动的
11.原子与虚空
原子论者针对爱利亚学派,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与虚空,以此,原子论者的理论分的步骤:
首先,他们以可感的事实为标准,肯定存在的东西是众多、变动的,第二,原子论者确定了最小单位,以此来确定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
12.精神助产术
“精神助产术”是苏格拉底方法的比喻,即通过对话的方式让对话者发现真理,接近真理。
他把自己的方法比做他母亲从事的“助产术”,意指:
苏格拉底在对话时并不宣布问题的正确答案,正如助产士的任务是帮助产妇生育,他自己并不生育,对话的结果是对话者在自己内心中发现真理,正如产妇从自己体内产生新的生命。
13.理念(柏拉图)
理念是柏拉图在解释世界普遍性时所使用的一个最高概念。
在柏拉图哲学里,他把“理念”作为理智的对象,理智所显示的是普遍的真相,也即“理念”。
“理念”的主要特征是分离性和普遍性,分离即理念与个别事物相分离,每一个理念都是一个普遍的类型。
个别事物都以分有或摹仿两种方式趋近“理念”,但永远不能达到完美的,最高的“理念”。
14.回忆说
即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
灵魂是一些不纯粹的理念,向往着身体,在未堕入身体之前,对理念领域有所观照,包含着天赋的知识,在附着身体之后,由于身体的干扰或“污染”它忘记了过去曾经观照到的东西,只有经过合适的训练,才能使它回忆起曾经见过的理念,因此,学习就是回忆。
“回忆说”主要针对智者否定知识的可能性,其关键在于肯定一个人可以学习他所知道的知识。
15.通种论(柏拉图)
“通种”即最普遍的型相,通种有三对六种:
“是者”与“非是者”、“运动”与“静止”、“相同”与“相异”。
柏拉图由阐明“是”的意义入手,证明了这些通种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普遍概念的表述功能说明了“分有”的实际意义。
通种论是柏拉图理念论的一个重要发展,通种之间的分有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是概念之间的相容与不相容的逻辑关系,并且个体所分有的型相不是单独的,而是相互贯通的众多型相,所以通种论是一种逻辑分析方法。
16.实体(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有两种:
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
亚里士多德在不同的场合谈到第一实体有不同意义,第一实体是个体事物或是形式,这就产生一个问题:
第一实体到底是事物的存在呢还是本质呢?
由于本质由定义表达,定义的一般形式是“种+属差”,任何定义必然是普遍的,而不能是关于个别事物的定义,在此意义上,亚里士多德试图把本质个别化,把个别化的本质作为第一实体,以此调解第一实体的理论矛盾。
17.四因说
“四因说”是亚里士多德探讨事物运动原因而提出来的,他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与之相对应的理由就是运动的四种原因:
(1)事物为什么在运动中存在?
因为他们由不变的质料构成,这一理由即质料因。
(2)事物为什么会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运动?
因为他们各有特定的形式,表述本质的定义即形式因。
(3)事物为什么开始或停止运动?
因为他们受到推动或作用,推动者或作用者即动力因。
(4)事物为什么要运动?
因为他们都朝向各自的目的,解释朝向目标的理由即目的因。
18.中道(亚里士多德)
实践智慧选择德性的标准被亚里士多德的概括为“中道”。
“中道”是相对于人的情感和行为而言的适中,由实践智慧规定。
德性是相对于邪恶的极端而言的“中道”,德性不是程度上的适中,它是与一切邪恶相分离的善。
“中道”表示德性的特征和独一无二的品格。
19.实践智慧(亚里士多德)
“实践智慧”是与“理性智慧”并列的理性,两者的区别在于:
“实践智慧”只考虑具体的环境和事实,“理性智慧”却追寻事实的原因;“实践智慧”的对象是个别的事件,“理性智慧”的对象却是普遍的本质;最后,“实践智慧”乃是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年轻人的获得的只是像数学这样的“理性智慧”。
这两个概念的意义一方面表达了理智主义的伦理观,另一方面又包含着“意志自由”观点的萌芽。
20.智者
“智者”来自“智慧”这一词,意思是“具有智慧的人”。
直至公元前5世纪后期,希腊城邦的繁荣时期,在希腊人中的观念中,文雅的举止和合宜的表现都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智慧就是优雅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艺术。
智者就是传授这门艺术的教师。
但“智者”并非思辨家,他们的活动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和商业性。
21.皮罗(皮浪)主义
皮罗主义是希腊后期哲学的怀疑派的指导方式,其代表人是皮罗。
皮罗主义承认任何判别真理的标准,基此提出一个口号:
“不作任何决定,悬搁判断。
”其理由是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声称事物都同样是没有差别的,不可测定的和不可判别的,因此,感觉和意见都不告诉我们真理或错误。
与“悬搁”这一认识态度相适应的是被称作“皮罗方式”的实践态度,这种方式是只有悬搁判断,才能避免争执和困惑,保持灵魂的安宁,即不动的状态。
22.流溢说(普罗提诺)
普罗提诺用形象来比喻其规定的第一本体“太一”。
太一时常被喻为“太阳”、“源泉”,按照这些比喻,太一虽然不运动,但却能生成其它本体,这一生成过程被喻为“流溢”。
这一比喻有两方面意义:
其一,太一的生成并不是主动的创造,它是充溢的,流溢出来的东西便生成其它本体。
其二,流溢无损于自身生成,正如太阳放射出光无损于自身的光辉一样。
23.世界公民(斯多亚)
“世界公民”是早期斯多亚学派伦理学中一种“世界主义”的政治理想,根据是:
人的本性就是宇宙本性的一部分,是神圣之火的火花,无论在王座上,还是在枷锁中,从自由到平等,整个世界应该是一个具有完善德性的,与宇宙秩序相一致的大家庭,应该有财富、种族、门第等级的差别。
合理的上帝:
伏尔泰凭借上帝的‘第一推动’来肯定大自然的惊人‘协调性’和‘合理性’,
认为自然规律的存在本身就证明了上帝的合理的设计。
上帝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他一劳永逸地为自然立法让这些法则按自身的必然规律而起作用,来推整个世界的的运转,上帝根本的特点就是最精密的理性,他把这种理性作为规律放进了自然之中。
自然法:
孟德斯鸠认为人类也有自己固有的法(规律),这就是‘自然法’。
这种自然法可以归结为四条,
(1)和平
(2)自保(3)爱他人(4)趋向社会生活。
自然法从根本上来说其实就是人类的理性,自然界的规律性则是‘根本理性’的体现。
公意和众意:
卢梭认为公意是一个社会的一切人的公共意志,公意则是个别人或一部分人的意志,它是不可完全一致的。
哥白尼式革命:
我们在自然法中认识一个对象看起来似乎是我们的观念去与‘对象’符合,但之所以能发生这种符合,实质上还是由于这个对象先与我们的观念(时空及范畴)相符合,以往关于真理的“观念符合对象”的独断论定义被改造成“对象符合观念”的评判哲学的定义,康德把这种传统认识论的颠倒称之为认识论中的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先天直观形式:
康的指出,先天直观形式即空间和时间形式,和通过自在之物刺激感官而后天获得的直观的质料,包括印象感觉等等杂多的材料(如色声香味冷硬等)
先验:
康德所谓“先验的”与“先天的”有区别,一切“先验的”都是“先天的”,“先验的”特指这样一种知识,它们虽然逻辑上先于一切经验性的东西,但它们正是有关经验知识得以可能的条件的知识,先验性的东西一定要涉及有关对象的经验知识(涉及内容即知识的真假
自在之物:
康德认为我们所认识的只是现象,自在之物不可知,对于自在之物,我们必须设定它,对于自在之物的设定,康德认为单凭有现象向我们显现出来,就可以判定后面必须有个显现者。
绝对命令:
康德认为这种去掉了一切外部条件的无条件的命令是纯粹实践理性的“绝对命令”
它的条件就是实践理性本身,即要保持理性的实践运用本身的逻辑一贯性,这条绝对命令被表述要只按照你同时能够愿意它成为一条普通法则的那个准则而行动,这就是隐含在一切道德行为中的道德律。
反思性的判断力:
康德认为判断力有一种相反方向的运用,即在特殊的材料已经提供出来以后,为这种特殊去寻找适合的普遍原则,就直观而运用知识和理性,称之为反思性的判断力,它是为了在直观表象上引起诸认识能力的自由协调的活动,以便获得某种愉悦的情感。
绝对同一:
谢林认为,绝对同一它既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更不是这两者的结合,而是超越于两者之上的绝对,又称绝对理性或宇宙精神,它是主体和客体的绝对无差别性,排斥了一切差别的同一。
理智直观:
理智直观又译为知性直观,在理智直观中,人凭借自己的理智创造出直观的对象而使自己和这个对象直接同一。
艺术直观:
艺术直观即真正的艺术创造,在艺术创造中,人不但现实的创造出一个客观的对象来,而且还忘情于对象之中,达到一种物我两忘,情景交融,主客不分的境界,有意识和无意识,直观者与被直观者,有限与无限,自由与必然在这里完全合一。
绝对精神:
精神哲学的最后阶段是绝对精神,黑格尔认为,客观精神的实质只有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能得到的最纯粹的体现,艺术宗教和哲学都是绝对精神,艺术以感性方式把握绝对精神,宗教以表象的方式把握绝对精神,哲学以概念把握绝对精神,最终在黑格尔自己的哲学中达到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体的绝对同一,即绝对真理。
即使没上有帝,也必须创造一个出来:
这是伏尔泰的一句名言,如果没有上帝,人就会没有畏惧,没有廉耻,没有希望,就会成为动物,他是考虑到人的道德和伦理生活而为人设定的一个上帝的,自然界本来并不需要一个上帝,但人没有一个上帝就不能活,继中世纪以后,上帝又一次成为自然和人类的调节者,人由于有了对上帝的信仰而懂道德,讲良心,明善恶,通过理性来认识物质世界,凭自己内心的力量去掌握上帝创造的秘密而不为任何外来的权威所吓倒。
因而,人虽然本身也是自然物并且也服从自然规律,但并不是在自然规律面前一无作为而听任命运的摆布,而是依靠上帝的保证为自己保留了超越自然机械作用行事的权利
人是机器:
这是拉美特利的观点,他认为物质在进行运动,分解和组合时,经过数不清的配合终于产生出了一种有生命有特色的物种,并由此而发展出能思维的人来,他承认虽然这一具体过程至今尚分不清楚,但他设想人家正是像机器一样构成起来的,肌肉如弹簧,肺如鼓风机,心脏如水泵,大脑如控制室。
因此,人整个地史由如同自然物一样面粉团子捏出来的,只是发酵剂不同而已。
教育万能:
爱尔维修提出的口号。
公共利益是一切法律和一切美德的基础。
为了让人们认识到这一点,爱尔维修提出了万能的教育的口号,他把教育看得高于一切,甚至认为有了好的教育,就连政治革命也都不必要了,因为,既然人天生的结构和感受都是平等的,一切的道德,才能,性格的差异就都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人生来没有善恶的,所谓善恶只是教育的结果,他认为最强有力的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但法律是天才制定的,天才不需要受教育,这样,爱尔维修变进入了无法摆脱的自相矛盾和循环论证。
人为自然立法:
康德认为经验中的先天成分给我们的经验知识赋予了普遍必然性的性质,即一切有理性者或认识主体在认识一个对象时所不得不遵循的性质,认识对象虽然只呈现在我们心中,却并不以我们的任意为转移,我们由于自己固定先天认识结构而不得如此看待它,所以作为现象的认识对象对我们表现出某种客观性。
于是认识的过程不是对象,不是我们立法,而是人为自然法。
美是德行---善的象征:
审美的判断力最重要的主题是美,崇高,艺术。
从康德的反思判断力的立场看,美是主观上对事物表象的一种评价,它表达的不是对事物的知识,而是对事物的态度,情感。
不论是美的鉴赏还是崇高的鉴赏,都是借助于认识能力的自由协调活动而引发人的自由感以至于道德情感,从而形成认识向道德过渡,但审美判断毕竟不是道德,所以康德说美德性是善的象征。
自我设定自我:
费希特的观点。
自我设定自身,这是一切哲学的核心和实质,是一条绝对无条件的原理,费希特借此强调自我的自由,自因,即它的第一性和不可证明性,以为所谓自我就是自己把自己产生出来,实现出来的活动,它依赖于任何别的东西,它既是行动者又是行动的产物,是作为事实的行动,自我设定自己为对非我的限制和克服者,这时自我是主动的,自我设定自我相当于逻辑的同一律即A=A
自我设定非我:
自我设定非我与自己对立,这条原理在形式上是无条件的,因为对非我的设定既然是由自我作出的,它就对自我的设定一样是一个自发的行动,它要设定什么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它唯一的限制和条件是它必须设定一个与自我不同的东西即非我,正因如此它在质料上是有条件的,我们要先知道什么是自我,才能知道什么是非我,自我设定我相当于形式逻辑上不矛盾律,这时费希特的观点。
实体即主体:
黑格尔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比较完满的解决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实际上,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制约性也只有在这种辩证理解中才能有可能统一起来。
正如黑格尔所说,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
绝对精神既是绝对主体又是能动主体,从绝对的点出发讲自己展示在一个扩展的系统。
这种系统的扩展最初以纯逻辑的方式进行,其结果是由全部逻辑理念即范畴按照某种确定的方法构成的逻辑学体系。
开端即决心:
黑格尔认为存在时整个体系的起点和开端,开端应当没有任何前提,没有任何具体的内容,因而必须是最抽象的范畴才配得上充当绝对的开端。
而纯存在就是这个最抽象的范畴,它没有任何进一步的规定,是一个决心即决心去存在,这种决心是最普遍的,涵盖一切的,一切其他的哲学范畴都必须首先由这种决心才能发展出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存在是一切其它范畴的基础和开端。
这种存在是存在活动,黑格尔强调,逻辑学中所有其他的范畴都具有自身能动,自己运动的特点。
康德论美的四个契机:
康德的反思判断力看来,美是主观上对事物表象的一种评价,它表达的不是对事物的知识,而是对事物的态度和情感,它不是规定性的,而是反思性的,被称为审美判断或鉴赏判断,它有四个本质特点,被康德称为四个契机,非利害的愉快感,非概念的普遍性,主观形式的合目的性,共通感的普遍可传达性,这四个契机体现了两大原则,理性派美学所崇尚的古典形式主义原则和经验派美学所崇尚的浪漫主义的情感原则。
但形式原则服从情感原则,康德的美的四个契机以某种形式把当时的理性派美学和经验派美学调和起来了。
康德论崇高:
纯粹鉴赏判断除了美以外,还有一种形式是崇高,崇高在于想象力不能达成协调,转而向更高处攀升导致与理性协调,崇高首先使人不愉快,甚至感到痛苦,但随后由于上升到理性的无限,从而更大规模的解放了想象产生出更高层次的愉快,崇高总是与无限联系在一起的。
但是康德认为崇高是人类一定文明程度的产物和标志,所以即使原则上能够普遍传达,也还需要一个文化发展过程才能现实的传达出来。
崇高还是审美判断力三个最重要主题之一。
谢林的同一哲学:
包括四大个方面,第一,对费希特的批判和绝对同一性的提出(主体和客体的绝对同一),第二,自然哲学(冥顽化的哲学,两极性),第三,先验哲学(自由与历史规律,法哲学,理智直观),第四,艺术哲学(艺术直观)
康德论感性与知性的关系:
康德认为知性和感性不同,感性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能力,知性则是一种主动的产生概念,并运用概念来进行思维能力,所以知性的特点在于自发性和能动性,知性是先验分析论中用来解释纯粹自然科学如何可能的最高原理,但他绝对不是单独来回答这些问题,而是和感性联手来回答问题,因为知性的认知能力就在于把感性所提供出来的直观对象在思维中综合统一起来,以构成具有客观普遍性的自然科学知识,所以知性是不能离开感性经验的运用的。
感性提供对象,知性思维对象。
思维无内容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知性本身不可能直观。
谢林的艺术哲学:
要真正将人的精神扩展到自然界,达到主观与客观在客观上的同一,还必须借助于艺术直观。
即真正的艺术创造,在这个创造过程中,人不但现实创造出一个客观对象而且还忘情于对象中,达到一种主客不分的境界,有意识和无意识,直观者与被直观者,有限与无限,自由与必然在这里完全合一,这是谢林整个哲学的归结点,他只是研究以艺术形象出现的宇宙,从而回归到自然哲学。
在谢林看来,一切美都是艺术创造出来的,因为艺术作品体现了有意识与无意识的无限统一,这种艺术世界观对当时的得过浪漫主义运动起到了极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费希特对康德的批判:
实际上他完全接受并加以发展的只是康德哲学中的主体性即自我的一面,他不满意于康德的地方就在于康德的所谓半批判性即既然强调对一切进行批判为什么又独断的假设了一个客观的自在之物的存在,他认为一个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的自在之物完全是一种无法证明的虚构,这种假设表面了康德企图调和唯心主义和唯物之一,但这两种学说是根本不可能调和的,他们也不可能相互驳倒,因为他们的根据都在经验之外,而按照康德,人的知识都只能是经验的无法说明超经验的东西,所以,主观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从物质出发还是从自我出发,这本身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取决于你是什么样的人,或者说取决于人的利益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哲学(简答题)
详细内容:
二、简答题
1.简述赫拉克利特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阐述。
在赫拉克利特的关于对立统一规律学说中,逻格斯是事物之间转化的根本原则,是对立面之间对立统一的原则。
对立面之间有以下关系:
(1)、转化的关系:
事物无时无刻不朝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只是我们感觉不到这种变化。
“万物皆变,无物常驻。
”
(2)、和谐的关系:
对立的状态和相反性质的共存,产生出和谐。
(3)、同一的方面:
对立面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
(4)、相对的关系:
对某事物某一方面的取舍有不同的标准,事物的性质因评判标准的不同而不同。
2.米利都学派是如何解释始基与万物的关系的。
米利都学派有三位主要代表人物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米尼。
这三位哲人都以朴素的思想来解释始基与万物的关系。
泰勒斯宣称“大地浮在水上”,水是万物的本原。
“水”一方面是自然中的一种元素,另一方面又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元素,因为它表现的是作为万物的开端和主宰而生化万物而且始终保持自身同一性的本原。
阿那克西曼德的万物的本原是“无定”,在“无定”和万物生成的关系上,他认为生成起源于本原内部的两种对立的力量。
本原虽无确切的规定和限定,但却包含着热与冷、干与湿等对立物。
由于永恒的运动,这些对立物从“无定”中分离出来,从而形成了世界万物。
阿那克西米尼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万物因气的凝聚与疏散而生成,气蒸发生成火,凝结变为风,而后形成云,再凝结为水,继之为土,最后变成石头,从这些事物中生成其余的一切。
3.简述巴门尼德关于“真理与意见”的学说。
巴门尼德在他的哲学诗的开始,借正义女神之口,指出了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的区分:
意见之路按众人的习惯认识感觉对象,以茫然的眼睛、轰鸣的耳朵和舌头为准绳;真理之路则用理智来进行辩论;真理之路通往“圆满的”、“不可动摇的中心”,而意见之路却“不真实可靠”。
巴门尼德用“光明”和“黑暗”这两个领域比喻真理和意见的对象。
巴门尼德主张遵循真理之路,但却没有完全否定意见,他说,应该学习从真理到意见的一切,直到如何把不真的、但被相信的意见变成确定的、无所不在的道理。
4.简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命题。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普罗泰格拉的一句名言,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普罗泰格拉的认识论,即认为感觉是相互对立的两种运动的产物。
感觉是与感知的主体不同的东西,同样,感觉也是与引起的对象不同的东西。
因此,感觉实际上是被感知的东西的完全对应的知识,而不是对事物本身的知识。
每个感觉就其发生瞬间来说是真实的,与此同时发生了与事物相联的被代替的内容(感觉的内容),但是感觉并不认识事物本身,其结果是每一个人不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而是按照呈现在他那一瞬间的感觉去认识事物,按照这种相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西方 哲学史 试题答案 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