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急救中心建设项目可行研究报告41页精选文档.docx
- 文档编号:27437529
- 上传时间:2023-07-01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40.37KB
某急救中心建设项目可行研究报告41页精选文档.docx
《某急救中心建设项目可行研究报告41页精选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急救中心建设项目可行研究报告41页精选文档.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急救中心建设项目可行研究报告41页精选文档
急救中心建设项目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可行性研究报告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第一章总论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1.1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
1.1.1项目名称
XXX急救中心建设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
项目承办单位:
XXX卫生局
法人代表:
XXX
1.1.3项目拟建地点
项目拟建地点:
XXX西大街103号,XXX第一人民医院院内东南角。
1.1.4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
XXX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资格证书号:
工咨XXXXXX
1.2研究的依据、原则与范围
1.2.1编制依据
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2、建设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
3、《急救中心建设标准》;
4、国家发改委、卫生部《关于编报农村急救体系2019年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投资计划的通知》;
5、国家现行技术规范及规定;
6、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基础资料。
1.2.2编制原则
1、本着“科学布局、设施完善、规模适宜、适度超前”原则进行,以满足医院使用功能。
2、合理利用土地,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进行建设,以节约资金、缩短建设周期。
3、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健康”的设计理念,力图创造端庄、亲切、简洁的现代急救中心新形象。
4、选用物美价廉的建筑材料及性能可靠的设备。
1.2.3研究工作的范围
本报告对项目概况、建设必要性、建设场地与条件、内容与规模、总平面布置及建筑结构方案、公用工程、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及节能、项目组织与实施进度安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和分析,重点研究和论述了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及内容、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和效益分析等,为项目的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和准确的论证。
1.3项目概况
1.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XXX急救指挥中心成立于2019年,现有在编人员10名,办公地点租用XXX新农合办公楼8间,面积220平方米,现有急救车辆6辆。
专业从事院前急救工作,在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生命、突发灾害事故的紧急救援、大型社会活动的保障工作及组织承担急救医学知识的宣传与普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完善城市功能,树立政府形象,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被誉为“百姓生命工程”。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应对交通事故等各种意外事故、灾害和日益增多的公共突发事件的需要,我市现有的急救体系已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为改变急救中心业务用房短缺、急救车辆不足的状况,实施新建XXX急救中心是非常必要的。
1.3.2项目建设的目标
对于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3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根据人口规模和现有基础,拟建急救中心大楼一幢,包括指挥调度、业务、行政办公和后勤保障用房,四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配备急救车3辆,及车载设备。
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
1.3.3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250万元,其中: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228.2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4.6万元,基本预备费7.2万元。
资金来源为:
申请中央资金150万元,地方配套100万元。
1.3.4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建设周期为6个月,其中建设工期4个月。
1.4结论
为解决XXX急救中心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与不足的现状,拟在XXX第一人民医院院内新建急救中心用房,旨在建立系统的医疗应急保障体系,提高其综合实力,为患者提供完善、有效的综合检查和治疗条件。
本项目可满足和保障该市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项目建设十分有必要。
本项目实施后,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十分显著的社会效益。
经可行性研究确认,本项目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XXX急救指挥中心成立于2019年,现有在编人员10名,办公地点租用XXX新农合办公楼8间,面积220平方米,现有急救车辆6辆。
专业从事院前急救工作,在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生命、突发灾害事故的紧急救援、大型社会活动的保障工作及组织承担急救医学知识的宣传与普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完善城市功能,树立政府形象,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被誉为“百姓生命工程”。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应对交通事故等各种意外事故、灾害和日益增多的公共突发事件的需要,该市现有的急救体系已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主要表现如下:
1、医疗设施狭小简陋,不能满足人们基本医疗急救服务需求
一是急救业务用房、设备、车辆等装备配置不足。
目前XXX急救指挥中心还没有固定的业务用房,急救车辆较少,设备配置简陋,人员配备也不足。
二是由于急救系统资源配置总体不足,许多地方还存在着急救盲点,以致急救服务半径与平均反应时间较长,市民特别是远郊、农村群众“要车难”、“等候时间长”等矛盾仍未完全解决。
一旦发生急、危、重病无法得到及时的救援,更无法形成全市急救机构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快速联动。
2、应急救治保障能力不适应城市发展和社会应急保障体系建设的需要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种危险因素和隐患也随之不断增加,但作为社会公共安全和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前急救体系由于应急救援装备和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在应急救援响应和保障能力上,相对于其它公共安全保障系统仍显滞后,发展水平不相对应,影响了公共安全应急救援工作的有效开展,制约了社会综合公共安全应急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3、人口总量的增长、老龄化的加剧、急救疾病谱的变化,带来日常急救服务需求不断增长
全市总人口135万人,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区规划区面积的扩大,城区人口2019年将达40万人。
而人口年龄结构则呈现出少儿人口减少、老年人口持续增长的倒金字塔型,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已完全进入老年型。
据预测,城市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趋势还将不断加剧。
而创伤、急性脑血管病、呼吸道急症、肿瘤、昏迷、心脏病、车祸、高血压、急性腹痛及中毒等疾病,特别是创伤、急性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已占急救服务总量的65%,并处于不断上升趋势。
鉴于上述发展趋势,日常急救服务需求量将有较大幅度增长。
4、突发性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任务日趋繁重
近年来,XXX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成绩喜人,但对于社会公共安全应急保障体系来说,交通、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各种潜在威胁和影响随时都可能出现,并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因此,作为社会公共安全应急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急救中心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与挑战。
因此,为了进一步改善急救中心面貌,改善病人治疗条件,提高中心服务质量及服务水平,为社会发展、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服务,拟在XXX第一人民医院院内新建急救中心,使其充分发挥医院效率,满足广大患者及医疗服务的需要,已是当务之急。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XXX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全市人口数量将逐年增多,今后到医院看病就医的人员也会随之增多,加之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进入了快车道,迫切需要大量的身心健康的人力资源投入到经济建设中来,XXX第一人民医院,理所当然地应担负着促进人口素质和健康水平提高的重任,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2.2.2是医疗体制改革的需要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营方式和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医疗市场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医疗水平的快速提高,有利于巩固并壮大国有医疗机构的主体地位,也有利于解决人们就医难的矛盾,减轻患者负担,促进全市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
2.2.3是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看重自身的健康价值,也更加重视对健康的投资。
项目建成后,可为人们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和良好的医疗环境。
2.2.4是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
该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扩大医院影响力;将会进一步提高医院的医疗条件、公共卫生突发应急处理能力、医疗诊断、治疗水平和科研能力,增加业务量;将会进一步完善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医院新的医疗业务的发展,满足更多的患者就诊,使医院的技术优势、市场优势和人才资源得到更好的发挥,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满足全市乃至周边县市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水平和就诊需求。
第三章建设规模和内容
3.1规模确定
按照国家发改委、卫生部《关于编报农村急救体系2019年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投资计划的通知》精神,100万及以下人口的县(市)配备2辆急救车,100万人以上配备3辆急救车;急救机构业务用房建设以200平方米为基数,服务人口每增加10万人增加75平方米。
XXX有常住人口135万人,据此推算,急救机构业务用房面积应达到1250平方米。
因此,本项目建设规模为1250平方米,配备急救车3辆,并按标准配置车载设备。
3.2建设内容
项目总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拟建急救中心大楼一幢,包括指挥调度、业务、行政办公和后勤保障用房,四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配备急救车3辆,车载设备每辆车一套;配置急救调度中心设备一套。
急救车车载设备配置品目见表一,县(市)急救机构基本设备配置品目见表二。
表一急救车车载设备配置参考品目
品名
规格
数量
出诊箱(包括药品、血糖测试仪、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体温计、止血钳、叩诊锤糖水盐水等)
只
1
气动急救呼吸机
只
1
手提多参数监护仪
台
1
车载氧气瓶
台
1
气囊面罩呼吸器
台
1
折叠式担架
付
1
车式担架
付
1
外伤箱(纱布、颈托、夹板、绷带等)
只
1
手持或脚踏吸引器
只
1
便携式心电图机
台
1
微型医用氧气瓶
瓶
1
自动除颤仪
铲式担架
付
1
小型急救器械
若干
车载通讯系统
套
1
表二县(市)急救调度中心主要设备配置参考品目
序号
名称
数量
1
X有线、无线通讯系统
1
2
X数字交换系统
1
3
X数字录音系统(应设双机热备份)
1
4
XUPS应急电源系统
1
5
急救信息系统(包括三字段信息、地理信息系统)
1
6
GPS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可以仅有导航定位功能)
1
7
车辆洗消设备
1
8
LED条屏显示系统
1
9
视频监控系统
1
第四章项目场址及建设条件
4.1项目场址
本项目拟建在XXX第一人民医院院内东南角,南临西大街,东临市医院急诊科,西临医院大门,北临门诊楼及儿科。
项目所在地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市政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与医院现用地连成一片,形成整体,便于总体规划布局,配套设施合理利用,节省建设资金,建设条件具备。
4.2建设条件
4.2.1气象
XXX地处中纬度地带,为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属暖温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气候冬寒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季风气候显著。
各主要气候数据如下:
年平均气温14.7℃
最冷月平均温度-2℃
最热月平均温度29.8℃
年极端最高气温43.2℃
年极端最低气温-16.7℃
年平均降水量789.4毫米
年最大降水量1086.7毫米
年最小降水量464.4毫米
主导风向东北风
平均风速2.1-2.4米/秒
最大积雪深度29厘米
冰冻期12—2月
最大冻土深度31厘米
年平均相对湿度64-83%
平均无霜期年218天
年平均日照2158小时
4.2.2工程地质
拟建场地地势平坦,地形地貌单一,平均海拔40米左右。
场地工程地质情况较好,无不良地质现象,强度较高,变形较小,地耐力为100——150Kpa/m2,采用天然地基能满足工程需要。
4.2.3水文地质
场地地下水埋深8.94-9米,地下水位标高36.5-36.54米,系潜水类型。
地下水、水位动态主要受季节变化及开采量大小的影响。
地下水对砼无侵蚀性。
4.2.4抗震烈度
根据“河南省工程抗震设防烈度图”的划分,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
4.2.5基础设施条件
1、供、排水
项目供水由市政供水管网统一供水,可以保证项目的用水需求。
项目所在地有完善的排水系统,可满足项目排水需求。
2、供电
项目供电由电业部门供电,电力充足,项目区现有供电设施良好,可保障项目用电需要。
3、通讯
该区域已实现了传输数字化的现代通讯网络,已建成移动通信网、互联网,通讯条件良好。
该区移动通讯效果良好,通信线路可从场址附近现有市政设施接入。
4、交通条件
项目场址地处于XXX市区和乡镇政府所在地,交通都为便利。
4.2.6建筑材料
项目原材料为水泥、钢材、石子、砖、沙等,均可由XXX建筑材料市场供应,货源充足,渠道畅通,供应没有问题。
4.2.7经济社会条件
XXX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东邻沈丘县,南接驻马店市平舆县和安徽省临泉县,西邻商水县和驻马店市上蔡县,北与淮阳县隔沙河相望。
面积1083平方公里,辖3乡12镇6个办事处,总人口118.3万,处于我国东引西进、承东启西的过渡地带,是中西部地区通向长三角的东部门户,是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项城历史悠久,古称项子国,汉初置项县,南北朝宋时易名项城县。
199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
2019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全省5个重点扩权县市之一,享有省辖市经济管理权和部分社会管理权。
项城人文景观丰富,历史遗址众多。
建安七子之一的应扬,民国总统、洪宪皇帝袁世凯,近代诗人张伯驹,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袁家骝等祖籍均为项城人氏。
光武庙、白果树、扳倒井、高丘寺、袁世凯故居等文化遗址,极富旅游价值。
项城交通便捷,106国道纵贯南北,238、217省道横穿东西,南洛高速、大广高速在此交汇,漯阜铁路穿越全境,全程高速直达机场,沙颖河内陆航运直达淮河、长江。
公路、高速、铁路、水运纵横交织,为项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项城境内地势平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是我国粮、油、畜产品的重点产区和优质粮生产基地。
小麦、中药材、白芝麻、优质果蔬四大生产基地已经形成,畜牧养殖业,黄牛、槐山羊、项猪等主导畜产品的特色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
项城工业基础雄厚,形成了以味精为主的食品、医药、皮革三大支柱产业和以农机配件、制革制鞋 、服装加工、劳保用品 、防水防潮等六大板块经济,是驰名全国的味精城、皮革市、医药生产基地、防水防潮之乡。
国内外知名的大型企业――河南莲花味精集团,是周口市唯一的一家上市企业,2019年“莲花”再次入选“亚洲品牌500强”,较上届提高17个位次。
市纺织公司、莲花皮业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已成长为河南省重点企业。
项城城市功能完善,基础设施齐全。
东方工业集聚区、老城区、新区三区互动,中等城市框架基本形成;供电系统连接华中、华东两大电网,自来水供应网络健全,污水处理设施完善,西气东输供气管道穿境而过;程控交换、移动通讯、图文传真、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先进,商贸、餐饮、宾馆、娱乐等服务业布局合理。
近年来,XXX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宏观调控政策,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重点,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019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85.49亿元,比上年增长13.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7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9.74亿元,比上年增长2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1.11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2568元,比上年增长14.6%;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4965元,比上年增长12.8%。
XXX卫生事业在国家、省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显著成就,医疗服务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逐步完善。
现有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市卫校、市合管办、离服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办公室、卫生信息中心、120急救指挥中心11个县级卫生机构,17个乡镇卫生院,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专业卫生技术人员达3000多名,设病床3560张,乡村医生1669人,已形成了一个遍布城乡的医疗预防保健网,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XXX卫生工作近年来在医疗救治、卫生应急、中医中药工作、重大传染病防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卫生监督、妇女儿童保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方面处于全省、全市的先进行列,多次受到省卫生厅、周口市卫生局和XXX人民政府的表彰。
XXX社会经济条件能够为项目实施提供经济、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
第五章工程设计方案
5.1设计思想
以人为本、崇尚合理、节约、清晰的原则,采用人体尺度,心理感觉和行为规律为依据,在追求全明设计、直接采光的同时,兼顾舒适性、功能性、便利性于一体,力图创造端庄、亲切、简洁的急救中心新形象。
同时,充分利用中心既有条件和资源,做到节约投资、方便诊疗、服务患者、关心医护人员。
5.2主要规范、规程及规定
《急救中心建筑设计规范》
《急救中心建筑标准》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设计规范》GB50333-2019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1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9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9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9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9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19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19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2019年局部修订)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9
其余现行的国家和地方规范、规程和规定。
5.3设计方案
5.3.1设计原则
1、针对医院建筑的特殊性,在组织交通流向时注意病人、医护人员、洁净物品及污染物品等各交通互不干扰,方便快捷;
2、通过装饰材料、通风、排水等措施使其符合国家队医院建筑的卫生标准要求;
3、针对可能产生的射线、核磁污染等采取有效手段进行控制;
4、通过空间、色彩、光线、室内外景况设计等手段,创造一个方便使用而又亲切温暖的环境。
5.3.2平面设计方案
1、总平面设计
为了合理利用医院现有资源,减少投资,急救中心入口设在医院门诊楼南侧、急诊科西侧;按照中心功能要求,组织合理的交通流程,做到洁污分流、医患分流、人物分流、人车分流,互不干扰。
2、建筑平面设计
平面形式为“一”字型,四层,双面。
总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底层占地面积312.5平方米。
各层功能布局为:
一层:
医护办公室,急诊抢救室及车库等。
二层:
临时病房及休息室。
三层:
行政办公室,医护人员及司机值班室。
四层:
120急救中心调度室,中心机房,男女更衣室。
5.3.3立面设计
在满足门诊用房各功能需求和协调医院内及周边环境的前提下拟设计为现代式的建筑造型。
按照形式追随功能的理念,力求新颖、典雅、简洁、轻巧。
外墙面依据医院特点,以白色为外墙主要颜色,适当配以深色加以点缀。
运用铝板、局部的玻璃幕墙等不同材料相搭配的方式来装饰外观,使建筑达到轻快明朗的效果,以显示建筑的质感。
建筑层高:
本项目大楼地上四层,一层高3.9m,二至四层各3.3米,室内外高差0.45m,建筑总高度14.25m。
5.3.4结构设计方案
1、自然条件
基本风压:
0.35kN/㎡(建筑高度超过60m,取设计基准期为100年的基本风压);
基本雪压:
0.20kN/㎡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2、结构设计
1、本工程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一类建筑。
2、结构造型
本项目大楼地上四层,高度14.25m。
建筑平面呈“一”字形,双面,总建筑面积1250m2。
本建筑拟采用全现浇框架结构。
基础类型和永久性坡的设计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确定,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做到尽可能经济。
5.3.5建筑节能设计
采用大型玻璃墙,外墙小窗分隔方式。
既符合使用要求;也满足建筑节能要求。
对外墙做法的具体要求如下:
采用200加气混凝土砖;外窗采用中空玻璃;外墙及热桥采用保温砂浆保温。
5.3.6内部交通设计
在急救中心建筑的功能组织中,内部人流交通组织是极其重要的环节。
在急救中心入口两侧各设置一部楼梯、一部电梯。
电梯一部为公用电梯,以方便患者前来就诊、治疗和病房探视;一部为专用电梯,以方便医生出入和医疗污物处置。
做到功能分区合理,洁污路线分流,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形成一个目标明确、流线清晰、联系迅速、医患分流、各自领域不被穿越的良好医疗环境。
第六章公用工程
6.1给排水设计
6.1.1设计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9);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9);
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
4、《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
6.1.2用水量及水质、水压
1、用水量
生活用水量预测见表5-1。
表5-1建筑物的用水量表
用水对象
用水量标准
用水单位数
每日用水时间(小时)
最高日用水量(m3)
平均小时用水量(m3/h)
医务人员
病房
30L/d
6床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救中心 建设项目 可行 研究 报告 41 精选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