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安装施工方案.docx
- 文档编号:27432824
- 上传时间:2023-06-30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26.47KB
设备安装施工方案.docx
《设备安装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安装施工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设备施工方案
1.概述:
1.1.本方案适用于动设备安装。
2.编制依据
2.1.《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03-83
2.2.《工业设备和管道安装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97
2.3.《化工塔类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11-85
3.安装施工程序
3.1.1.静设备安装程序
基础验收→开箱检验(试验)→设备吊装→设备找正→基础灌浆→内件安装→封闭→气密试验。
3.1.2.动设备安装程序
基础验收→开箱检验→设备安装→初步找正找平→一次灌浆→精确找正找平→二次灌浆→拆卸检查、组装→联轴节或皮带对中→试车前检查→单体试车。
4.泵机组的安装施工及试车方案
4.1.安装前的准备
4.1.1.安装前先检查下列技术资料:
4.1.1.1.机器的出厂合格证明书;
4.1.1.2.制造厂提供的有关重要零件和部件的制造、装配等质量检验证书及机器的试运转纪录;
4.1.1.3.机器与设备安装平面布置图、安装图、基础图、总装配图、主要部件图、易损零件图及安装使用说明书等;
4.1.1.4.机器的装箱单;
4.1.2.开箱检验及管理
4.1.2.1.开箱检查时,由建设、施工、供应、监理等单位人员共同组成检验小组,并按装箱单和技术资料进行检验,检验内容如下:
4.1.2.1.1.检查包装箱外观、箱数和箱号。
4.1.2.1.2.核对机器及附属设备的品种、型号、随机技术文件和专用工具等。
4.1.2.1.3.检验机器及附属设备的品种、规格、数量及有无可见性缺陷等。
4.1.2.1.4.检验后,提供建设、施工及制造厂等方面代表签署的检验报告。
4.1.2.2.当检验中发现存在缺陷,有关人员应共同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责任方,并采取妥善的方法进行处理。
4.1.2.3.备用零、部件经检验并列出明细后,重新装箱,并交甲方妥善保管。
4.1.2.4.检验后与施工单位的交接工作在有关部门的参与下进行,并办理移交手续。
4.1.2.5.专用工具应借给我单位保管和使用,用后移交给甲方,并办理交接手续。
4.1.3.施工现场要具备下列条件才能施工:
4.1.3.1.土建工程应基本完成,环境整洁、安全防护设施齐备。
4.1.3.2.施工运输和消防道路畅通。
4.1.3.3.施工用的水、电、压缩空气等具备使用条件。
4.1.3.4.备有零、部件、工具等贮存设施和必要的消防器材。
4.1.4.基础验收及处理
4.1.4.1.基础移交时,要有质量合格证明书及测量记录,在基础上应明显的画出标高基准线和纵横中心线。
4.1.4.2.对基础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露筋等缺陷,并用基础回弹仪测定基础强度。
4.1.4.3.按土建基础图及机器的技术文件,对基础的尺寸及位置进行复测检查,其允许偏差应符合《工程建设施工标准规范HGJ203-83》的要求,具体见下表:
表:
机器基础尺寸及位置的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名称
允许偏差(mm)
1
基础坐标位置(纵横轴线)
±20
2
基础各不同平面的标高
+0
-20
3
基础上平面外形尺寸
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
凹穴尺寸
±20
-20
+20
4
基础上平面的水平度
(包括地坪上需安装设备的部分)
<5mm/m
全长不小于10mm
5
竖向偏差
<5mm/m
全高不小于20mm
6
预埋地脚螺栓
标高(顶端)
中心距(在根部和顶部两处测量)
+20∽-0
±2
7
预留地脚螺栓孔:
中心位置:
深度:
孔壁的铅垂度(全深):
±10
+20∽-0
+10
4.1.4.4.验收合格后,在底座就位以前对基础上表面做如下处理:
4.1.4.4.1.二次灌浆的所有表面铲成麻面,麻点深度不小于10mm,密度每平方分米3-5个点,表面不允许有油污或疏松层。
4.1.4.4.2.放置垫铁或小千斤顶处(至周边约50mm)的基础表面铲平,其水平度允许偏差为2mm/m。
4.1.4.4.3.螺栓孔内的碎石、泥土等杂物和积水清扫干净。
4.2.泵机组的安装
4.2.1.泵机组的安装一般选用无垫铁安装。
4.2.2.泵机组的移动和就位
设备就位:
如果设备放置位置距设备基础比较远,需用25吨吊车和5吨叉车配合将泵机组运到泵房前,再利用5吨倒链、滚杠将泵机组移至基础上,利用倒链将设备吊起,穿上地脚螺栓,保证螺栓应露出螺母2-3扣,然后进行泵机组的定位,定位按安装基准进行,二次灌浆层厚度留40--70mm,作为定位基准的面、线和点对安装基准线的平面位置及标高的允许偏差符合下表的要求。
允许偏差(毫米)
平面位置
标高
±5
±5
4.2.3.泵机组的找平及找正。
4.2.3.1.将自制千斤顶或临时可调垫铁均布在泵机组的底座下,放下泵机组,利用精度0.02mm/m的水平仪或直角尺粗找水平,再通过调整临时垫铁或自制千斤顶的高度来调节泵机组的水平度,泵机组的水平度要求:
一般横向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为0.10毫米/米,安装基准部位的纵向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为0.05毫米/米,不得用松紧地脚螺栓的办法调整找平及找正值。
找平时,要保证泵机组的位置不超出偏差要求,水平仪应放在设备出入口法兰加工面上或其他的机加工表面上。
4.2.3.2.当机身达到水平度要求后,进行地脚螺栓的灌浆,在捣实地脚螺栓预留孔的混凝土时,不得使地脚螺栓歪斜或使机器产生位移。
待混凝土达到75%以上强度时将地脚螺栓按对称位置紧固,并同时检验设备水平度不超出要求。
4.2.3.3.一次灌浆彻底凝固后,进行二次灌浆。
二次灌浆工作,一般应在隐蔽工程检查合格、机器的精找平、找正后24小时内进行。
二次灌浆层的高度应为40—70毫米。
二次灌浆的基础表面须用水冲洗干净并浸湿。
当环境温度低于零度时,采取必要的防冻措施。
灌浆时清除基础表面的积水。
二次灌浆的工作,应符合土建专业的有关技术规定。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75%以上时,取出临时垫铁或自制小千斤顶,然后通过紧固地脚螺栓的方法精找水平。
保证泵机组的水平度符合要求。
4.2.3.4.电机与泵的联轴器找正,电机与泵联接好后,利用百分表进行找正。
泵的主轴与电机轴的同轴度应以泵为基准,调整电机。
一般的泵,在找正后,其联轴器轴向偏差为0.06mm,径向偏差为0.08mm。
进口泵机组的找正应参照其制造厂的说明书。
4.3.泵机组的清洗与装配
4.3.1.一般要求
4.3.1.1.一般进口的泵机组都不需要拆检,但要进行泵机组的清洗,其主要目的是清除由于长途运输所需的防腐蚀剂,同时要安装机械密封,因为泵机组安装机械密封后不适于长途运输,安装机械密封时要遵照制造厂的要求。
4.3.1.2.整体供货的泵机组,安装后,若需要解体检查和清洗,在拆卸前,应测量拆卸件与有关零、部件的相对配合间隙,并做出相应的标志和记录。
拆卸的零部件,经清洗、检查合格后,才允许进行装配。
组装时必须达到技术文件的要求;
4.3.1.3.在现场组装的机器,零部件经清洗、风干及检查合格后,按技术要求进行组装。
机器或部件在封闭前,应仔细检查和清理,其内部不得有任何异物存在;
4.3.2.离心泵的清洗和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4.3.2.1.整体出厂的泵在防锈保证期内,其内部零件不宜拆卸,只清洗外表。
当超过防锈保证期或有明显缺陷需拆卸时,其拆卸、清洗和检查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当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4.3.2.1.1.拆下叶轮部件应清洗洁净,叶轮应无损伤;
4.3.2.1.2.冷却水管路应清洗洁净,并应保持畅通;
4.3.2.1.3.管道泵和共轴式泵不宜拆卸;
4.3.2.2.解体出厂的泵的清洗和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4.3.2.2.1.泵的主要零件、部件和附属设备、中分面和套装零件、部件的端面不得有擦伤和划痕;轴的表面不得有裂纹、压伤及其它缺陷。
清洗洁净后应去除水分并应将零件、部件和设备表面涂上润滑油和按装配的顺序分类放置;
4.3.2.2.2.泵壳垂直中分面不宜拆卸和清洗。
4.3.2.3.高转速泵或大型解体泵安装时,应测量转子叶轮、轴套、叶轮密封环、平衡盘、轴颈等主要部位的径向和端面跳动值,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4.3.2.4.转子部件与壳体部件之间的径向总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4.3.2.5.叶轮在蜗室内的前轴向、后轴向间隙、节段式多级泵的轴向尺寸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多级泵各级平面间原有垫片的厚度不得变更。
高温泵平衡盘(鼓)和于衡套之间的轴向间隙,单壳体节段式泵应为0.04~0.08mm,双壳体泵应为0.35~1mm;推力轴承和止推盘之间的轴向总间隙,单壳体:
节段式泵应为0.5~lmm,双壳体泵应为0.5~0.7mm。
4.3.2.6.叶轮出口的中心线应与泵壳流道中心线对准;多级泵在平衡盘与平衡板靠紧的情况下,叶轮出口的宽度应在导叶进口宽度范围内。
4.3.2.7.滑动轴承轴瓦背面与轴瓦座应紧密贴合,其过盈值应在0.02~0.04mm的范围内;轴瓦与轴颈的顶间隙和侧间隙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4.3.2.8.滚动轴承与轴和轴承座的配合公差、滚动轴承与端盖间的轴向间隙以及介质温度引起的轴向膨胀间隙、向心推力轴承的径向游隙及其预紧力,均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检查和调整。
当无规定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的规定执行。
4.3.2.9.组装填料密封径向总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当无规定时,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填料压紧后,填料环进液口与液封管应对准或使填料环稍向外侧。
序号
组装件名称
径向总间隙(mm)
1
填料环与轴套
1.00~1.50
2
填料环与填料箱
0.15~0.20
3
填料压盖与轴套
0.75~1.00
4
填料压盖与填料箱
0.10~0.30
5
有底环时底环与轴套
0.70~1.00
4.3.2.10.机械密封、浮动环密封、迷宫密封及其它形式的轴密封件的各部间隙和接触要求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当无规定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的规定。
4.3.2.11.管道离心泵的清洗
4.3.2.11.1.管道离心泵拆检时应按照厂家的使用说明要求进行,对于管道泵应重点检查轴封,清洗掉防腐油;
4.3.3.螺杆泵的安装、清洗
4.3.3.1.螺杆泵安装时,应测量螺杆齿形部分的外圆及其与对应缸体缸套的内圆之间的间隙,其径向间隙应大于螺杆轴承处轴颈与轴瓦之间的间隙,并作记录。
4.3.3.2.测量滑动轴承的间隙,其值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4.3.3.3.泵体应有液压试验记录。
4.3.3.4.泵的液体流道应仔细清洗干净。
4.3.3.5.用着色法检查下列各部位接触面的接触情况,并作记录:
4.3.3.5.1.螺杆齿形部位的接触面;
4.3.3.5.2.同步齿轮(限位齿轮)的接触面;
4.3.3.5.3.螺杆轴端面与止推垫的接触面。
4.3.3.6.测量螺杆啮合时齿顶与齿根间隙,法向截面间隙,并做记录。
4.3.3.7.测量泵的轴向串量,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4.3.4.泵的找正应符合下列要求:
4.3.4.1.驱动机轴与泵轴、驱动机轴与变速器轴以联轴器连接时,两半联轴器的径向位移、端面间隙、轴线倾斜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当无规定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的规定;
4.3.4.2.驱动机轴与泵轴以皮带连接时,两轴的平行度、两轮的偏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的规定;
4.3.4.3.汽轮机驱动的泵和输送高温、低温液体的泵(锅炉给水泵、热油泵、低温泵等)在常温状态下找正时,应按设计规定预留其温度变化的补偿值。
4.3.5.注意事项:
4.3.5.1.清洗零部件的清洗液要符合有关要求;
4.3.5.2.零部件的加工表面如有锈蚀,应进行除锈;
4.3.5.3.组合式底的各个结合面应平整、清洁及无翘曲、铁锈、毛刺等。
组合后,各接合面用0.05毫米的塞尺检查,应不能塞入;
4.3.5.4.安装后不易拆卸、检查、修理的油箱或水箱,装配前要做渗漏检查;
4.3.5.5.凡要求在禁油条件下工作的零部件、管道、及附件,进行脱脂;
4.3.5.6.机器上较精密的螺纹连接件或配合件等,装配时都应在其配合表面涂防咬合剂。
4.3.6.其它泵的清洗与装配要求可根据设备制造厂的技术要求进行。
4.4.附属设备及管道的安装
4.4.1.附属设备应按有关的技术文件及规范要求进行安装及验收。
4.4.2.附属设备安装后,保证内部清洁、无异物。
4.4.3.油系统及其他系统(水、电、汽)管道的安装及清理要求,按《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金属管道篇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4.4.4.油系统管道的安装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4.4.4.1.管道的焊接宜采用钨极氩弧焊打底。
4.4.4.2.管道布置应整齐美观,便于操作维护。
处于水平部分的回油管道的安装坡度不小于5/1000,低向油箱。
4.4.4.3.碳素钢管道配置后,管内应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4.4.5.与泵机组连接的管道,安装前必须将内部处理干净。
其固定焊口要远离机器,不允许管道对机器有附加外力。
4.4.6.管道与泵机组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4.4.6.1.配对法兰在自由状态下应平行且同心,其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转速(转/分)
法兰面平行度
径向位移
≦1500
≦0.3
当法兰直径<300毫米时,平行度应≦直径的1/1000
全部螺栓能顺利穿入为准
3000-6000
≦0.15
≦0.50
4.4.6.2.配对法兰在自由状态下的距离,以能顺利放入垫片的最小间距为宜。
4.4.6.3.管道与泵机组最终连接时,应在联轴器上用百分表监测其径向位移,转速小于6000RPM的机器不超过0.05毫米。
4.5.泵机组的试运转
4.5.1.泵机组试运转前,须具备下列条件
4.5.1.1.主机及附属设备的就位、找平、找正、检查及调整等安装工作全部结束,并有齐全的安装纪录;
4.5.1.2.二次灌浆达到设计强度,基础抹面工作应结束;
4.5.1.3.与试运转有关的工艺管道及设备具备使用条件;
4.5.1.4.保温、保冷及防腐等工作已基本结束;
4.5.1.5.与试运转有关的水、汽、气等公用工程及电气、仪表系统满足使用要求;
4.5.2.试运转前要做下列准备工作
4.5.2.1.在建设、施工、监理及质检站等各方的共同参加下,审查安装纪录,审定试运转方案,检查试运转现场。
4.5.2.2.试运转现场,应备有必要的消防设施和防护用具。
机器上不利于安全操作的外露转动部位应装设安全罩。
4.5.2.3.机器入口处按规定装设过滤网。
4.5.2.4.试运转用润滑油应符合设计要求。
加入系统时,用不小于120网目的滤网过滤。
4.5.3.水、油、气、汽系统的试运行
4.5.3.1.检查各系统在工作压力下,应不泄漏、不互窜,保持畅通,阀门均须灵活可靠,仪表指示应符合试运行要求。
4.5.3.2.机器的润滑、密封等油系统必须冲洗清洁。
油冲洗的合格标准,应符合机器技术文件或“专项规范”的规定。
4.5.3.3.各附属设备试运转的验收标准,须符合有关的技术文件或相应的规范要求。
4.5.4.单机试运转
4.5.4.1.驱动单机试运转须按有关的技术文件要求进行。
当驱动机为电动机时,采用下述方法进行。
4.5.4.1.1.脱开泵与电机之间的联轴器,手动盘车,电动机应转动灵活。
4.5.4.1.2.检查电动机的对地电阻
4.5.4.1.3.点动电动机30秒,检查电动机的转向,如果转向不正确,进行调整。
4.5.4.1.4.启动电动机,连续运转30分钟,检查电动机的启动电流、正常电流、电压及轴承的温升和振动的情况,不应超出相应的标准。
4.5.4.1.5.电动机运行正常后,就可以进行泵的试运转。
4.5.4.2.泵机组的试运转一般分为无负荷和有负荷两个阶段进行。
具体应按有关的技术文件或“专项规范”执行。
一般的,离心泵应先开入口阀门,关出口阀门后再启动,待泵出口压力稳定后,立即缓慢打开出口阀门调节流量,泵在达到额定负荷下连续运行要满4小时。
注意泵在关闭出口阀的条件下,连续运转时间不能太长。
4.5.4.2.1.离心泵应先开入口阀门,关出口阀门后再启动,待泵出口压力稳定后,立即缓慢打开出口阀门调节流量,在关闭出口阀门的条件下,泵连续运转不应过长。
4.5.4.2.2.对于管道泵,打开泵入口阀,关闭出口阀,启动电机和泵10秒,检查压力表读数,如果泵没有达到标准压力,立即停机。
如果泵工作是正常的,慢慢打开出口阀,直到达到额定扬程。
不要在关闭出口阀的情况下开泵超过20秒。
机泵运行稳定后,连续运转四小时并每隔半小时检查泵出口压力表波动情况,各轴承温度、振动、润滑情况并记录,同时检查轴封是否有泄漏。
检查润滑油液面的变化情况等。
停机时,慢慢关闭入口阀,大约要30秒,然后按技术要求停电机,并记下泵的运行时间,以确定电机转子、轴承润滑情况。
入口阀只有在泵要拆开以前关闭,拆泵前要排空介质。
4.5.4.3.泵机组试运转所采用的介质,应根据设计及实际条件决定,尽量选用设计的介质,若无法实现或制造厂未严格要求,可以水为介质进行。
4.5.4.4.泵机组启动前,机器的电气、仪表控制系统及安全保护连锁等设施,动作应灵敏可靠;放气或排污完毕;各注油点的油量、油温、油压达到设计要求;盘车检查,应转动灵活,无异常现象。
4.5.4.5.试运转中应重点检查下列项目
4.5.4.5.1.有无异常噪音、声响等现象;
4.5.4.5.2.轴承温度应符合机器的技术文件或“专项规范”的规定,若无规定,滚动轴承的温升不超过40℃,其最高温度一般不高于75℃,滑动轴承的温升不超过35℃,其最高温度一般不高于65℃;
4.5.4.5.3.检查其它部位的温度及各系统的压力等参数,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4.5.4.5.4.检查机械密封的泄漏情况,其允许泄漏量应符合制造厂的技术文件规定;
4.5.4.5.5.振动值应符合机器文件的规定,若无规定,机器的振动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转速(转/分)
轴承处的双向振幅不大于(毫米)
〉750-1000
0.1
〉1000-1500
0.08
〉1500-3000
0.06
〉3000-6000
0.04
4.5.4.5.6.检查驱动电机的电压、电流及温升等不应超过规定值;
4.5.4.5.7.检查机器各紧固部位有无松动现象;
4.5.4.5.8.如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机检查、处理。
4.5.4.6.试运转结束后,应及时完成下列工作:
4.5.4.6.1.断开电源及其它动力来源;
4.5.4.6.2.卸掉各系统中的压力及负荷;
4.5.4.6.3.检查各紧固件;
4.5.4.6.4.拆除临时管道及设备(或设施),将正式管道进行复位安装;
4.5.4.6.5.整理试运转纪录。
4.6.准备交工文件
4.6.1.按本工程中的工程质量标准要求准备。
机器交工时,应具备下列技术资料:
在安装中经修改的零部件图或说明、设计变更的有关资料、隐蔽工程施工记录、安装记录、试运转记录及其它有关资料。
5.静设备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5.1.施工准备
可按本方案的动设备施工准备进行。
5.1.1.设备必须经检查验收合格,由制造单位提供质量证明书及其它相关资料。
5.1.2.设备基础必须经工序交接检查验收合格,由基础施工单位提交相关的技术资料。
设备安装前,应对基础进行以下检查:
5.1.3.基础标高基准线、纵横中心线应标画正确、明显;
5.1.4.基础表面应平整,表面不得有油垢等杂物;
5.1.5.设备基础及地脚螺栓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设备基础及地脚螺栓尺寸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基础坐标位置
±20
基础各不同平面的标高
+0
-20
基础上平面的不水平度
每米
5
全长
10
地脚螺栓尺寸偏差
标高
+20
-0
中心距
±2
5.2.设备就位后找正与找平
5.2.1.设备找正、找平时,设备上的基准测量点的调整和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5.2.1.1.设备支承的地面标高应以基础上的标高基准线为准;
5.2.1.2.设备的中心线位置应以基础的中心线为基准;
5.2.1.3.设备的方位应以基础上距设备最近的中心线为基准;
5.2.1.4.立式设备的垂直度以设备两端上的0º和90º、180º、270º的划线为基准;
5.2.1.5.设备的水平度应以设备中心线为基准。
5.2.2.设备找正、找平应符合下列规定:
找正、找平应在同一个平面内互成直角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方向进行;
5.2.2.1.设备调整后主要安装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设备调整后主要安装尺寸允许偏差
项目
与机械设备非衔接
与机械设备衔接
立式
卧式
立式
卧式
中心线位置
D≤2000±5
D>2000±5
±5
±3
±3
标高
±5
±5
相对标高±3
相对标高±3
水平度
轴向
L/1000
0.6L/1000
径向
D/500
D/1000
垂直度
H/1000且≤30
H/1000
方位(沿底座环圆周)
D≤2000≤10
≤5
D>2000≤15
5.3.灌浆(可根据现场要求进行)
5.4.内件安装(可根据实际操作)
5.5.气密试验(可根据设备制造商的要求进行)
5.6.交工技术文件可根据工程统一要求进行,具体包括如下记录:
5.6.1.材料和附件出厂质量证明书;
5.6.2.设备基础检查交接记录;
5.6.3.工序交接记录;
5.6.4.立式设备安装纪录;
5.6.5.卧式设备安装记录;
5.6.6.设备清理检查封闭记录;
6.安全注意事项
6.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登高系好安全带。
6.2.施工前应技术交底,遵守作业章程,火票、作业票齐全方可施工。
6.3.设备吊装应由专业起重工作业。
6.4.泵试运时应有明显标记。
7.主要施工机械、材料一览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数量
1
钢卷尺
15m
2把
3m
2把
2
水平仪
0.02mm/m
2件
3
平行尺
1m
3把
4
手锤
3磅
2把
5磅
2把
15磅
2把
5
铜棒
8磅
2把
25磅
2把
6
扁铲
2把
7
手拉葫芦
10吨
1个
5吨
2个
3吨
2个
1吨
4个
8
撬杠
Φ16×500mm
2个
Φ20×1000mm
2个
9
叉车
5吨
1台
3吨
1台
10
滚杠
Φ75×6×1500
10根
11
吊车
25吨
1辆
12
枕木
300×300×2500
10根
13
临时可调垫铁
120*60
30组
14
钢丝绳扣
Φ12×1000
10根
Φ12×1500
10根
15
临时小千斤顶
细牙螺纹千斤顶(M36×1.5)
30套
16
螺丝刀
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设备 安装 施工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