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学期配套中学教材全解九年级化学上人教版第讲解.docx
- 文档编号:27432232
- 上传时间:2023-06-30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94.51KB
秋学期配套中学教材全解九年级化学上人教版第讲解.docx
《秋学期配套中学教材全解九年级化学上人教版第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学期配套中学教材全解九年级化学上人教版第讲解.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学期配套中学教材全解九年级化学上人教版第讲解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
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
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10g冰受热融化成10g水
B.1升芝麻和1升大米混合,总体积小于2升
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D.一定量的煤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所有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煤的原质量
2从2H2+O22H2O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A.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B.在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
C.4g氢气与32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g水
D.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3在一密闭的容器内盛有20gH2、O2和N2的混合气体,在实验室中某同学误加热此密闭容器,混合气体在密闭的容器内爆炸,冷却后,测知生成H2O18g,请帮此同学判断剩余的气体不可能是(
A.H2和N2B.O2和N2C.H2、O2和N2D.2gN2
4在2A+B2C反应中,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6gB.32C.16D.32g
5(2016·广州
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工业制取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为
+2X。
则X的化学式为(
A.B.
C.D.
6(2016
·南宁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读法,错误的是(
A.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B.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体积的磷和5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C.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7(2015·南京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8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
获得的信息是(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B.化学反应的快慢
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D.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9(2015·北京已知:
2KClO3
2KCl+3O2↑,下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
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生成O2的质量
C.固体中MnO2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10氢氟酸(HF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可用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也可用在玻璃仪
器上标注刻度及文字。
氢氟酸与玻璃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SiO2+4HFX↑+2H2O,关于物质X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能含有氢元素
B.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硅元素、氟元素
D.X是一种氧化物11(2016
A、B两种元素的
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变化B.反应前后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C.生成物的1个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12在点燃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反应物都是单质
C.甲和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7∶32
D.生成物丙和丁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3
13(2016·新疆现有32g某可燃物在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后,测得生成88g二氧化碳和
72g水,关于该可燃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氧化物
B.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14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①元素的种类;②原子的种类;③原子的个数;④原子的质量;⑤物质的总质量;⑥分子的种类;⑦分子的数目;⑧物质的种类
A.①②③⑥⑧B.①②⑥⑦⑧C.①②③④⑤D.④⑤⑥⑦⑧15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
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C的质量为(
A.6.8gB.9.6gC.8.8gD.4.4g16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
的主要反应为4NH3+3O2
2X+6H2O。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A.氨气在常压下液化是物理变化B.X的化学式为N2
C.液氨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D.液氨属于混合物
1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
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错误的是(
A.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反应后物质X的质量为15gC.反应中Y、Q的质量比为6∶5D.物质Y一定是单质1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P+5O2P2O5B.2KMnO4K2MnO4+MnO2+O2↑
C.2CO+O2
2CO2
D.H2SO4+NaOH
NaSO4+H2O
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C.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隙
20下列有关“2CO+O22CO2”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A.若56gCO参加反应,则消耗O2的质量一定是32g
B.若16gO2参加反应,则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44g
C.若10gCO2生成,则消耗CO和O2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g
D.若5gCO与2gO2混合点燃,则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7g
二、填空题(共50分
21(4分同学们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
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探究。
经
讨论分析、查阅资料后设计了A、B两套实
验装置,并在实验过程中做到操作规范、
准确称量和细致观察。
实验完毕后,使用A
装置进行的实验得到的结果是:
在发生化
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而使用B装置进行的实验得到的结果是:
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请你分析:
两个实验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______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
导致出现两种不同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8分在一定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及一种未知物质M,在一定条件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x的值应为_____________。
(2未知物质M一定含有的元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未知物质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推出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6分(2016·哈尔滨下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前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此变化前后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微观角度解释此反应为化合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6分硝酸可发生反应:
4HNO34NO2↑+X+2H2O。
据此回答:
(1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_反应。
(2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推断的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2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镁条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氧化氢在MnO2催化下制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0分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Fe3O4+COFe+CO2
(2CH3OH+O2CO2+H2O
(3Al+O2Al2O3
(4Al+H2SO4——Al2(SO43+H2↑
1、说说你身边物质变化的例子。
(5Cu2(OH2CO3CuO+H2O+CO2↑
22、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过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
27(4分一定条件下,4.8gCH4与16.0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8gH2O、4.4gCO2和物质X。
则X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g;该反应方程式中O2与X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
23、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的发源地,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的古籍上就出现了“火箭”的名称。
三、计算题(共10分
15、在显微镜下,我们看到了叶细胞中的叶绿体,还看到了叶表皮上的气孔。
28(10分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组织攀登珠穆朗玛峰活动。
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成功登顶。
假如每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氧气4.8kg。
求:
(1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
(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3g·L-1
18、大多数生物都是由多细胞组成的,但也有一些生物,它们只有一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
如草履虫、变形虫、细菌等。
(2若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的高锰酸钾?
(3用这种方法给登山运动员供氧,是否可行?
简述理由。
3、怎样做才是解决垃圾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呢?
(P73)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参考答案
18、北斗七星构成勺形,属于大熊座,北极星属于小熊座。
1D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描述的对象是化学变化,而题目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D是化学变化。
2B解析: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A正确;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才能反应,在常温下不反应,B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4g氢气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6g水,C正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化
5、草蛉是蚜虫的天敌,七星瓢虫吃蚜虫,蜻蜓吃蚊子。
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都不变,所以氢原子、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D正确。
3C解析:
H2、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氮气不能燃烧,故有剩余,氢气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这两种气体中只可能有一种气体剩余,不可能同时存在,故剩余气体不可能是C选项中的气体组合。
4B解析:
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根据题意得2×24+x=2×40,解得x=32;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故选B。
5C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化学方程式知,反应物中锑、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0、3,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锑、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4、7,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一个X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6B解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判断,化学方程式。
从物质角度可读为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从粒子角度可读为每4个磷原子与5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可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从质量角度可读为每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可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7D解析:
由题图可知反应过程中,甲和丁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A正确;丙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无关杂质,B正确;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2g-4g)∶(24g-4g)=7∶5,C正确;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6g-8g)∶(32g-4g)=2∶7,D不正确。
8B解析:
通过化学方程式主要能获得以下信息:
(1)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2)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微粒数之比;(3)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通过化学方程式无法知道反应的快慢。
9A解析:
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后开始分解,反应中有氧气逸散到空气中,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少,且反应后剩余固体中有二氧化锰,氧元素的质量不为零,KClO3完全分解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不再减少,A正确;反应中生成了氧气,即在反应中生成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完全反应后不再改变,B错误;反应中二氧化锰为催化剂,质量在反应前后不会改变,C错误;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而固体的总质量减少,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应增大,当完全反应后不再改变,D错误。
10C解析: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O2+4HFX↑+2H2O,可知:
反应前Si原子O原子H原子F原子1244反应后0240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物质X的分子由1个Si原子和4个F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可表示为SiF4;物质X由硅、氟两种元素组成,故C正确;物质X中不含H、O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A、B、D不正确。
11A解析:
把微观示意图改为化学方程式,可得出图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正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A错误;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变化,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B正确;生成物的1个分子中含有1个A原子、3个B原子,C正确。
九年级化学(上)(人教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6
12D解析:
2N2+6H2O。
由图示可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该反应是化学A不正确;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甲物质是氮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B不正确;甲和乙反应的质量比为(4×17)∶(3×32)=17∶24,C不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3,D正确。
13B解析:
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88g+72g-32g=128g,88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88g××100%=24g,氧元素的质量为88g-24g=64g,72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72g××100%=8g,氧元素的质量为72g-8g=64g,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中的氢元素来自于该可燃物,该可燃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64g+64g-128g=0,则该可燃物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故选B。
14C15C解析:
根据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则化学方程式中两物质的质量比为7∶24,设2.8gA完全反应需要B的质量为x,则:
A+3B72.8g24x3.6gx=9.6g2C+3D7∶2.8g=24∶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C的质量=2.8g+9.6g-3.6g=8.8g,则C的质量为8.8g。
16D解析:
氨气在液化时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为N2;液氨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液氨中只含有氨分子,属于纯净物。
17D解析:
由题意可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设未测值为a,则可列式:
20+2+1+37=a+32+1+12,解得a=15,物质Z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A正确;由分析知,反应后物质X的质量为15g,故B正确;反应中Y、Q的质量比为(32-2)g∶(37-12)g=6∶5,故C正确;X、Q质量减少,是反应物,Y质量增加,是生成物,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因此物质Y一定不是单质,故D错误。
18B解析:
A项没有配平,即没有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A错误;C项漏写反应条件,故C错误;D项中硫酸钠的化学式错误,故D错误。
19C解析:
反应前3个分子的构成不同,说明为两种物质参加反应;反应后生成的2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说明反应生成一种物质。
因此,该反应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故C不正确。
20D解析:
该反应中CO、O2、CO2的质量比:
2CO+O22CO256∶32∶88因此若56gCO参加反应,则消耗O2的质量一定是32g,故A正确;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CO2的质量比为32∶88,因此若16gO2参加反应,则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44g,故B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CO与O2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CO2的质量,故C正确;参加反应的CO与O2的质量比为56∶32,2gO2要全部反应需要3.5g的CO,即有1.5g的CO过量,只能生成5.5g的CO2,故D错误。
21符合A中的两种物质反应产生了沉淀,沉淀没有脱离体系,所以质量不变,而B九年级化学(上)(人教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7
答:
月相从新月开始,然后是峨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峨眉月。
中产生的CO2逸散到空气中,使剩余物质的质量总和比原物质质量总和减小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对于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和反应后生成的物质而言的,有些反应会生成气体,逸散到空气中,这些气体的质量属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
22
(1)02CO2+3H2O
(2)C、H、O(3)C2H6O(4)C2H6O+3O2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表中数据可知:
二氧化碳的质量增加了89g-1g=88g,可确定二氧化碳是生成物;水蒸气的质量增加了55g-1g=54g,可确定水蒸气是生成物;氧气的质量减少了100g-4g=96g<88g+54g,可确定氧气和M都是反应物。
(1)M减少的质量为88g+54g-96g=46g,因此x的值为46-46=0。
(2)因反应物中的氧气里只含氧元素,因此生成物中的碳元素和氢元素一定来自M,即M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88g×(32/44)×100%+54g×(16/18)×100%=112g>96g,确定生成物中的一部分氧元素来自M,即M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3)M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C2H6O。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6O+3O223
(1)如图所示点燃故M的化学式为2CO2+3H2O。
(2)氯分子和参加反应的氢分子(3)两种分子反应生成另一种分子解析:
氢气、氯气、氯化氢分别是由氢分子、氯分子、氯化氢分子构成的;氢分子、氯分子分别是由氢原子、氯原子构成的;氯化氢分子是由氯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种类都不会改变。
(1)由微观模拟图可知,反应后应生成两个氯化氢分子。
(2)比较变化前后的模拟图可知改变的粒子是氯分子和参加反应的氢分子。
(3)从模拟图可分析出参加反应的是一个氯分子和一个氢分子,生成了两个氯化氢分子,还有一个氢分子未参加反应。
24
(1)分解质量守恒定律(答“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或“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等合理答案均可)..........25
(1)S+O2点燃
(2)O2SO2化合反应
(2)2Mg+O2点燃2MgO化合反应2H2O+O2↑分解反应3Fe+4CO2
(2)2CH3OH+3O22Al2O3(4)2Al+3H2SO42CO2+4H2OAl2(SO4)3+3H2↑(3)2H2O226
(1)Fe3O4+4CO(3)4Al+3O22CuO+H2O+CO2↑(5)Cu2(OH)2CO3275.65∶2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
4.8g+16.0g=10.8g+4.4g+m(X),解得m(X)=5.6g;甲烷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所以X是一氧化碳(也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X所九年级化学(上)(人教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8
11、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有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含的元素及质量,进而确定X的化学式)。
将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配平得:
3CH4+5O2CO2+6H2O+2CO,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O2与X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5∶2。
28
(1)解:
4.8kg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3356.6L。
(2)解:
设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
2KMnO4316x△K2MnO4+MnO2+O2↑324.8kg解得:
x=47.4kg答:
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47.4kg。
(3)不可行。
此法成本太高,经济上不合算;在实验室制取如此多的氧气,耗时太长。
九年级化学(上)(人教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期 配套 中学 教材 九年级 化学 上人 教版第 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