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27425288
- 上传时间:2023-06-30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4.32KB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docx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费丽红
教材来源: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科书/教育部审定2017年版
内容来源: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主题:
感受亲情,热爱生活单元
课时:
二课时
授课对象:
七年级学生
设计者:
费丽红/巩义市北山口镇第一初级中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3.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秋天”的故事中,理解“母爱”的内涵。
【评价任务】
1.熟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2.小组探究母亲形象,感受母亲的伟大。
3.通过对重点语句的赏析,总结本文的写作方法。
【教材分析】
课文篇幅不长,叙事头绪也不复杂,但感情深沉,内涵丰富,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
朗读是本单元、本课学习的重要目标,应把朗读技能的训练与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有机结合在一起。
本文的朗读语气并不容易把握,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分寸,不可过于夸张。
朗读语气要符合作者平静内敛的叙述风格,努力用丰富细腻的语气读出深沉炽烈的感情。
本课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中尽量多从整体着眼,多让学生朗读和感悟,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对于史铁生作为残疾人的特殊心情,可能体会得不很真切,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残疾人的痛苦。
作者的母亲,作为一个残疾孩子的母亲,自己又身患绝症,她身心忍受的巨大苦痛,她对孩子的爱与期望,也不同于一般的母亲,教学中可尝试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母亲来谈感受。
本文动人心弦的力量,主要来自若干细节。
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关注细节的意识,在细节中品出深沉细腻、毫不张扬的母爱,品出作者的悔恨之情、生活之悟。
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学情分析】
描写母爱的文章不胜枚举,浓浓亲情总能唤醒学生心底温柔的情愫。
学生受阅历的影响,容易浅层次地阅读母爱,无法深刻地理解本文中母爱的内涵。
这篇课文是初一上学期第二单元的精读课文,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来说,正好可以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来体会自己的母亲在平时生活中对自己的关心。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选择适宜的教学视角,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读出作者对母亲的感念之情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品味赏析细节描写;朗读设计的评价和指导;探寻作者写作意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秋天”的故事中,理解“母爱”的内涵。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秋天”的故事中,理解“母爱”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母亲去世几十年后史铁生写下了一段话:
那时的我,作为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我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她有一个长大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而这样的母亲,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
读完这段文字,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怀念之情。
作者的后悔、懊悔之情。
作者的自责、内疚之情。
小结:
正如史铁生所说:
“而这样的母亲,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
”对这个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史铁生用一个——怀念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而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他选择了秋天的故事。
(二)问题探究
1:
文中哪些地方写到了秋天?
为什么要选择秋天这个季节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要点】
1.天上的北归的雁阵;北海的菊花开了。
从北归的雁阵和菊花可以看出史铁生写的这篇课文写的是秋天,菊花是在秋天盛开。
2.因为秋天是一个伤感的季节,而且母亲总想带我去看菊花,舒缓我的心情,她也是在秋天离开我的,所以史铁生选择了秋天这个季节。
(三)问题探究
2:
母亲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印在心底,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请大家找一找是哪一句话?
【要点】好好儿活。
(板书)
(四)问题探究
3:
儿子如何不好好活,母亲才说出了这样的话?
【要点】
1.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2.“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
3.“哎呀,烦不烦?
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
师小结:
瘫痪后的史铁生无法接受年轻的自己将一辈子坐在轮椅上,他的脾气开始变得暴怒无常,不愿意出门,也不愿意听到看到充满活力的声音和事物,甚至萌生了不想再活下去的念头。
这样的史铁生不想再好好活。
(五)史铁生简介:
1951年,1月4日生于北京。
从小跟奶奶生活。
1964年,毕业于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1969年,上山下乡运动展开,自愿到陕北延安农村插队。
1969年,4月因腰腿病返京治病,6月回村,生产队关照让其担任饲养员,放牛喂牛。
1971年,9月史铁生腰疼加重,回北京治病。
1972年,1月5日住北京友谊医院,一年有半,治疗结束之时即轮椅生涯开始之日。
1974年,到某街道工厂做工。
1981年,因患肾病回家疗养。
后从事写作。
1998年,被确诊为尿毒症,需隔日透析以维持生命,其经费主要由中国作家协会和北京市政府负担。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去世。
根据遗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器官捐献给医学研究,12月31日凌晨6时许,其肝脏移植给天津的一位病人。
21岁的年龄本该是史铁生四处周游,走在实现自己梦想的道路上,可他没有了腿。
结合投影的史铁生简介,再结合史铁生以上的这些的行为,你怎么看?
【要点】
他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一个原本有大好前途的年轻人,却因病失去双腿,从此再也不能行走,也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也失去了自己的前途。
但是他不应该把气撒到妈妈的身上。
史铁生简介补充:
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曾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
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96年11月,史铁生的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浙江《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五万元)。
(六)问题探究
4:
面对这样一个暴躁儿子,母亲的回应是什么?
找出文中原句并赏析。
【要点】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分析:
这个句子中有几个重点词语可以勾画:
悄悄、躲、偷偷、又、悄悄、红红的,因为我瘫痪后,脾气不好,不想再好好地活,所以看我发脾气后,母亲不敢再来激怒我,只能悄悄地躲到外面去,但也不敢离我太远,担心我会想不开,做出不该做的事情,所以偷偷地听我的动静,恢复沉寂后,母亲又悄悄地进来,想安慰我,可是从她红红的眼睛可以看出母亲看到我发脾气时,是非常担心我的,但又不能表现在我的面前,只能偷偷地抹眼泪。
这些词语表现出了母亲的焦急以及母亲对我的担心。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分析:
这个句子中的重点词语有:
扑、抓、忍住,这三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担心我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立马扑身过来抓住我的手,但又不敢哭得太大声而影响我的心情,只能忍住自己的哭声。
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表面上写的是劝慰“我”,不使我失去生活的勇气,但实际上母亲说的是“俩”,母亲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病,但为了让儿子好好活着,先自己好好活着。
对于母亲这些话外话的意思,“我”因为自己的原因,根本就没有想过,直到后来妹妹告诉我,我才知道。
3.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
“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
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
她比我还敏感。
“挡”这个词可以看出母亲担心坐在窗前的我突然想不开,这里的母亲就像一扇门,想挡住儿子郁闷烦躁的思绪。
“总是”一词,表现母亲时时把带“我”出去当作一件重要的事,而根据我身体的实际,除了看花,母亲没有办法想出第二种更让我觉得可以干的事情来。
“絮絮叨叨”一词,表现了母亲因为儿子的答应而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以下的很多话,都是不知所措的表现,以至于说漏了嘴。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一句,一方面表达了母亲过分的快乐,另一方面更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已经无所不在,竟然连在说话方面的用词都注意到了,所谓“爱之深”。
4.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分析:
“憔悴”在这里已经暗示了母亲当时身体不好,可是她求了孩子无数次,得到的却总是冰冷的拒绝,那么母亲憔悴的不仅是身体,更是心灵。
有一句话说的是“哀莫大于心死”,可母亲的心是哀而不死。
“央求”这个词可以看出母亲知道自己活不长了,希望尽快帮助儿子走出困境,,体现了母爱的急切。
5.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起:
“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
分析:
母亲听到“我”的回答后非常意外,没想到求了那么多次,这次我竟然答应了,所以不知所措,表现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终于想起应该要去准备一下。
(七)课时作业
1.将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注音抄写三遍。
2.请回忆生活母亲对你说过的让你印象深刻的话,并分析母亲这些话背后的意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在“秋天”的故事中,理解“母爱”的内涵。
2.感受平凡而伟大的母爱,受到爱的熏陶。
3.在“秋天的怀念”中,获得“好好活”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平凡而伟大的母爱,受到爱的熏陶。
2.在“秋天的怀念”中,获得“好好活”的思考。
【教学过程】
(一)问题探究
1:
面对瘫痪的我,母亲从身体和心理上都给予了我最大的照顾,当时她自己的身体状况如何呢?
【要点】
1.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分析:
前面提到过“憔悴”一词表现了母亲身心俱疲。
2.她出去了。
就再也没回来。
3.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吐”字表明母亲自己已经不能控制病情了。
分析:
“大口大口”这个词可以看出母亲已经马上不行了,在大口大口地吐血,母亲已经命不久矣。
4.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分析:
母亲的肝癌应该已经到晚期了,折磨地她一晚上都睡不了觉,母亲承受着来自身体的巨大的痛苦。
(二)问题探究
2:
史铁生在几十年后回忆说母亲是世界上最最苦的母亲,你认为母亲的“苦”表现在哪些方面?
【要点】
1.身体之苦:
忍受着肝病的折磨
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2.心灵之苦:
看着深爱的儿子备受折磨;自己即将离开却无法帮助儿子走出困境。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3.生活之苦:
儿子生病后喜欢花的爱好也没有了。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三)问题探究
3:
母亲自身的苦加上儿子脾气的暴躁,母亲却依然深爱着儿子,在母亲“苦”的背后有一个大大的——“爱”字,因为母亲爱的呼唤,暴躁无常的我开始转变,在又一年秋天的时候,妹妹推着“我”去看了北海的菊花,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为什么我愿意去看菊花了?
【要点】
在母亲离开了之后,“我”感受到了母亲的爱,“我”暴怒无常的脾气开始转变,母亲苦苦的爱使“我”燃起了生活的希望,让“我”开始想要好好的活,在又一年菊花开了的时候,妹妹推我去看了北海的菊花,我看到了黄色的、白色的、紫红色的话,我的生活开始充满了色彩,以花照应前文,与前文形成对比,通过热烈活泼的景物描写,反衬失去母亲的悲哀与痛苦.写出了菊花蓬勃的生命力,渲染出悲壮、深沉的氛围,突出了“我”的心理从痛苦、无望转向明朗、坚强的变化。
(四)延伸阅读
(课外资料补充,课前下发学生)
除了《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史铁生在他很多的文章里也写到了对母亲的情感,请仔细阅读老师发给大家的课外补充材料,分析一下史铁生又是如何表达对母亲的思念的?
1.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
很久很久,迷迷糊糊地我听见了回答:
“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合欢树》
2.我一直有着一个凄苦的梦,隔一段时间就会在我的黑夜里重复一回:
母亲,她并没有死,她只是深深地失望了,对我,或者尤其对这个世界,完全地失望了,困苦的灵魂无处诉告,无以支持,因而她走了,离开我们到很远的地方去了,不再回来。
在梦中,我绝望地哭喊,心里怨她:
“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离开,但你总要捎个信儿来呀,你不知道我们会牵挂你不知道我们是多么想念你吗?
”但就连这样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只知道她在很远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到底在哪儿。
这个梦一再地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我便在醒来时、在白日的梦里为它作一个续:
母亲,她的灵魂并未消散,她在幽冥之中注视我并保佑了我多年,直等到我的眺望已在幽冥中与她汇合,她才放了心,重新投生别处,投生在一个灵魂有所诉告的地方。
——史铁生《庙的回忆》
3.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
母亲已经不在了。
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
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
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我与地坛》
4.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
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
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
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
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
便觉天昏地暗。
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
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
终于醒悟:
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生病的体验是一步步获得满足……
——史铁生《病隙碎笔》
【板书设计】
秋天的怀念
儿子 淡雅 母亲
瘫痪 高洁 憔悴
砸 热烈 躲
摔 深沉 扑
捶 烂漫 抓
【课后反思与重建】
对同学的看法有不同体会的学生可以说说自己的见解.说出来,感染其他没有发觉的学生.如:
《秋天的怀念》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位同学说,在妈妈离开后的日子,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看到"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觉得作者写菊花的淡雅,高洁,热烈而深沉,这就正如她的母亲对子女那种纯洁高尚,无私的感人挚深的母爱.听了这个学生的独到的见解,我很震惊,在我翻阅的许多教学用书中都没有提到这一点.学生却从读文中感受到了,这也许就是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中所寄托的感情
作业设计与试题整理
一、教学同步题库
1. 辨字组词。
侍( )踩( ) 诀( )悴( )矫( )
待( )睬( ) 绝( )碎( )骄( )
碗( )锤( ) 狠( )槐( )谣( )
豌( )捶( ) 恨( )愧( )摇( )
2.将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1.喜出( )外:
2.翻来( )去:
3.恍然大( ):
4.名( )其实:
5.深情厚( ):
二、错题资料库
1.指出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
A.“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
”
B.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C.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
D.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2.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史铁生先生的代表作《我与地坛》,曾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杰出作品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
B.读着《秋天的怀念》,我们无不被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感动。
C.史铁生的作品《合欢树》大约有2000字左右,被收录在高二语文教材中。
D.这部学术著作的作者是由北京大学的两位年轻教授写成的。
三、重难点专项题库
根据括号内的提示,体会下面两个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1)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母亲忍受的是什么?
)
(2)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
(怎样理解母亲挡住落叶的行为?
)
四、中招链接题库
你所在的育英中学七年级
(1)班准备开展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请你参加下列活动,完成相应任务。
(1)你准备在这一主题下设计哪些活动项目?
请列举出两项。
示例:
主题班会
(2)请你给母亲制作一张母亲节贺卡,并写上祝福语。
(3)主题班会结束前,老师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一则材料:
调查显示,我校中学生清楚自己、明星、好友、母亲生日是哪月哪天的人数比例依次为100%、62%、40%、8%。
请概括材料的关键信息,并谈谈你的感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秋天的怀念 秋天 怀念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