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物流发展概况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7411444
- 上传时间:2023-06-30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7.76KB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概况报告.docx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概况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绿色物流发展概况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概况报告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概况报告
本学期,在徐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去参观了盐田国际。
在那里我第一次接触到了绿色物流的概念。
在翻阅、整合相关资料之后,通过对绿色物流的源起、支撑理论、中外发展现状对比得出我国绿色物流现在发展的不足,针对所发现的不足从三个不同主体分析了发展绿色物流的一些措施,整理得出如下报告。
现代物流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是继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个利润源泉,被称为经济增长的“加速器”。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以超过20%的速度快速增长,已成为推动我国经贸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物流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在物流过程中过度地消耗资源特别是能源也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在日益重视节约、环保的今天,在我国物流业起步之初,引入绿色物流概念,对物流的节能降耗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1.绿色物流起因
绿色物流从诞生到现在,只有短短十几年的历史。
诱使绿色物流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1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在不断恶化。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环境保护意识开始觉醒,十分关心和重视环境问题,认识到地球只有一个,不能破坏人类的家园。
于是,绿色消费运动在世界各国兴起。
消费者不仅关心自身的安全和健康,还关心地球环境的改善,拒绝接受不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服务及相应的消费方式,进而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
与此同时,绿色和平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展开,环保勇士以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给各种各样危害环境的行为以沉重打击,对于激励人们的环保热情、推动绿色物流的发展,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2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倡导
绿色物流的发展与政府行为密切相关。
凡是绿色物流发展较快的国家,都得益于政府的积极倡导。
各国政府在推动绿色物流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是追加投入以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二是组织力量监督环保工作的开展;三是制定专门政策和法令来引导企业的环保行为。
1.3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推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渐淡化,环境壁垒逐渐兴起。
为此,ISO14000成为众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ISO14000的两个基本思想是预防污染和持续改进,它要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使其经营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ISO14000不仅适用于第一、二产业,也适用于第三产业,更适用于物流业。
物流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一席之地,发展绿色物流是其理性选择。
1.4现代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绿色物流是现代物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物流业作为现代新兴产业,有赖于社会化大生产的专业分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
而物流要发展,一定要与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等绿色经济活动紧密衔接。
人类的经济活动不能因物流而过分地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以至于造成重复污染。
此外,绿色物流还是企业最大限度降低经营成本的必由之路。
一般认为,产品从投产到销出,制造加工时间仅占10%,而几乎90%的时间为仓储、运输、装卸、分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物流过程。
因此,物流专业化无疑为降低成本奠定了基础。
2.绿色物流理论基础
2.1经济学外部性理论
所谓外部性(Externalities)是指某个人(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一项经济活动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了好处,而他并没有因此得到补偿;或者说这项经济活动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了危害,而他并没有为此付出代价。
当外部性问题具体表现在物流问题上面时,就产生了物流的外部性的概念。
所谓物流的外部性是指当经济发展与物流处于单向作用的关系时,传统的直线型物流会对环境造成损害。
外部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在环境问题上。
如同其他的环境外部性一样,物流的外部性也表现外部不经济上。
在物流的各个环节,如储存、运输、装卸、包装、配送等环节都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主要表现在:
1)公路汽车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运输是物流的核心,公路运输以其机动灵活,容易接近货主、实现“门到门”运输而广受物流经营者的欢迎。
但汽车运输却存在许多影响环境的因素。
其一,公路运输排放的尾气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其二,公路运输能耗大,导致运输成本高。
2)配送对环境的影响。
配送指小批量多频次的市内运输,它完善了广义运输,是现代物流的必要环节。
为了方便商品流通,许多企业纷纷购置货车自行配送,刚开始给企业提供了方便,久而久之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交错运输,使本身拥挤的市内运输雪上加霜,企业也不能高效、快速、准确地组织配送。
3)装卸对环境的影响。
装卸活动贯穿物流的始终,但许多企业在装卸时野蛮操作,易发生货损,造成资源浪费和废弃,而废弃物如化学液体商品又造成了水源污染和土壤污染。
4)储存对环境的影响。
储存和运输一样是物流的“核心”,它解决了商品流通在时间上的矛盾。
但由于保管方法不当,货物腐败变质,特别是化学危险品仓库,要求针对不同的危险品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而且要有充足的水源和远离居民区,否则会对人、物和环境造成影响。
5)包装对环境的影响。
在物流活动中,包装主要起着保护和方便的作用。
但由于包装的选材不当导致商品破损变形,或由于结构不合理而不利于装卸搬运。
2.2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过程构成威胁。
1987年国际环境与开发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有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提出,当代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有利于下一代环境的维护及其资源的持续利用,因此,为了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我们的自然环境。
这种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同样适用于物流管理活动。
由于物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消耗能源和资源,产生环境污染,因而为了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自然环境。
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正是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了物流与环境之间相辅相成的推动和制约关系,进而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达到环境与物流的共生。
2.3生态经济学理论
生态经济学是研究再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和价值增值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物流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它既包括物质循环利用、能量转化,又有价值转化与价值实现。
因此,物流涉及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理所当然地架起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联系的桥梁。
2.4生态伦理学理论
生态伦理学迫使人们对物流过程中造成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义务感。
为了人类自身更健康和安全地生存与发展,为了千秋万代的切身利益,人类应自觉维护生态平衡。
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人类对自然应尽的权利与义务。
绿色物流正是从生态伦理学中得到了道义上的支持。
3.国内外绿色物流实施现状对比
3.1美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
美国经济高度发达,也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物流业的国家之一。
美国政府推行自由经济政策,其物流业务数量巨大,且异常频繁,因而就决定了美国对绿色物流的更大关注。
美国政府在物流高度发达的经济社会环境下,不断通过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确立以现代物流发展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其近景远景目标十分明确。
美国在其到2025年的《国家运输科技发展战略》中,规定交通产业结构或交通科技进步的总目标是:
“建立安全、高效、充足和可靠的运输系统,其范围是国际性的,形式是综合性的,特点是智能性的,性质是环境友善的”。
一般企业在实际物流活动中,对物流的运输、配送、包装等方面应用诸多的先进技术,如电子数据交换(EDI)、准时制生产(JIT)、配送规划、绿色包装等,为物流活动的绿色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3.2欧洲绿色物流发展现状
欧洲是引进“物流”概念较早的地区之一,而且也是较早将现代技术用于物流管理,提高物流绿色化的先锋。
如在20世纪80年代欧洲就开始探索一种新的联盟型或合作式的物流新体系,即综合物流供应链管理。
它的目的是实现最终消费者和最初供应商之间的物流与信息流的整合,即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加强企业间的合作,改变原先各企业分散的物流管理方式,通过合作形式实现原来不可能达到的物流效率,从而减少无序物流对环境的影响。
欧洲最近又提出一项整体运输安全计划,目的是监控船舶运行状态。
通过测量船舶的运动、船体的变形情况和海水的状况,就可以提供足够的信息,避免发生事故,或者是在事故发生之后,能够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这一计划的目的就是为了尽量避免或者减少海洋运输对环境的污染。
欧洲的运输与物流业组织——欧洲货代组织(FFE)也很重视绿色物流的推进和发展,对运输、装卸、管理过程制订出相应的绿色标准,加强政府和企业协会对绿色物流的引导和规划作用,同时鼓励企业运用绿色物流的全新理念(重点在于规划和兴建物流设施时,应该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要限制危害人类生态最烈的公路运输的发展,大力推进铁路电气化运输)来经营物流活动,加大对绿色物流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如对运输规划进行研究,积极开发和试验绿色包装材料等。
3.3日本绿色物流发展现状
日本自1956年从美国全面引进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后,大力进行本国物流现代化建设,将物流运输业改革作为国民经济中最为重要的核心课题予以研究和发展。
把物流行业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生命线的日本,从一开始就没有忽视物流绿色化的重要意义,除了在传统的防止交通事故、抑制道路沿线的噪音和振动等问题方面加大政府部门的监管和控制作用外,还特别出台了一些实施绿色物流的具体目标值,如:
货物的托盘使用率,货物在停留场所的滞留时间等,来减低物流对环境造成的负荷。
1989年日本提出了10年内三项绿色物流推进目标,即含氮化合物排出标准降低3成到6成,颗粒物排出降低6成以上,汽油中的硫成分降低1/10;1992年日本政府公布了汽车二氧化氮限制法,并规定了允许企业使用的5种货车车型,同时在大都市特定区域内强制推行排污标准较低的货车允许行使的规制;1993年除了部分货车外,要求企业必须承担更新旧车辆、使用新式符合环境标准的货车的义务。
另外为解决地球的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各种社会问题,日本政府与物流业界在控制污染排放方面,积极实施在干线运输方面推动模式转换(由汽车转向强化对环境负荷较小的铁路和海上运输)和干线共同运行系统的建构,在都市内的运送方面推动共同配送系统的建构以及节省能源行驶等。
在2001年出台的《新综合物流实施大纲》中,其重点之一就是要减少大气污染排放,加强地球环境保护,对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再生利用,实现资源、生态和社会经济良性循环,建立适应环保要求的新型物流体系。
3.4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
在我国,绿色物流逐渐引起了业界的注意,并被认为是我国未来物流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但绿色物流至今仍停留在思想上,离具体实施还有相当的距离,和国外的情况相比,更是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绿色物流观念尚未普及。
现代物流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各级政府的认可,但是,绿色物流的理念尚未普及。
经营者和消费者对国外绿色经营和绿色消费的理念还很淡薄,绿色物流的理念几乎没有。
有些企业认为绿色物流只是一种环保理念,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能为企业带来任何经济效益,还会增加物流成本,也有些企业认为绿色物流是政府的事情,和企业无关。
2)物流政策不完善。
绿色物流的实施不仅是企业的事情,还涉及到政府和消费者。
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在绿色物流的政策性引导上,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规,而且在布局上为物流的绿色化铺平了道路。
尽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制定和颁布了许多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但针对物流行业的还不是很多。
另外,由于物流的发展涉及到多个行业和部门,而且部门间因独立运作和缺乏沟通,致使物流基地重复建设,也导致物流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社会物流系统运作的不经济,进一步加重了物流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3)物流技术落后。
绿色物流的实施,不仅依赖于绿色物流观念的普及和政策的制定,还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支撑。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技术离绿色化要求有较大的差距。
物流装备水平较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物流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影响了运输工具的装载率、装卸设备的荷载率以及仓储设施的空间利用率。
企业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落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订单管理、货物跟踪、库存查询等物流信息服务功能较弱,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4)流研究相对落后,绿色物流专业人才短缺。
物流产业需要大批人才。
相比较而言,我国在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还非常落后,从事物流研究的大学和专业研究机构还很少,企业层面的研究和投入更微乎其微。
物流教育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缺乏规范的物流人才培育途径。
在高等院校中开设物流专业课程的大学数量有限,研究生教育刚刚起步,物流职业教育则更加缺乏,企业的短期培训仍然是目前物流培训的主要方式。
现阶段大部分物流管理工作者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学习。
我国高校对这方面关注程度不高,绿色物流人才缺口达百万左右。
5)基础设施不完善。
在运输方式之间、不同地区运输系统之间相互衔接的枢纽设施方面缺乏投入。
水运、民航运输的潜在优势没有充分发挥,运输系统缺乏周密、科学的设计,对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如引起地球变暖的二氧化碳,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的含氮氧化物等)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仓储设施落后,库容体积小而分散,各种综合性货运枢纽、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的建设发展缓慢。
物流中心的经济效益不高,存在着严重的资源和人力浪费,违背了绿色物流节约资源的原则。
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高,影响了物流效率。
6)物流标准化的基础工作十分薄弱。
标准化是资源整合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包括设备设施的标准化、信息标准化和管理模式标准化。
随着近几年我国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物流标准化建设滞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主要问题是物流标准的修订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需要,已经出台的与物流业相关的标准总体质量不高;与物流相关的标准化工作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和行业,缺乏系统和有效的衔接,协调配套性差;商品信息标准不统一,无法实现交换和共享等。
物流标准的多方面差异与缺陷制约了物流的协调运作,使商品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等各个环节难以形成完整流畅的供应链,造成了人力、时间、空间等资源的极大浪费,导致物流成本长期居高不下。
7)包装废弃物利用不容乐观。
从总体上看,大量废弃物的出现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导致废弃物处理困难,引发自然资源的枯竭和自然环境的恶化。
因此,21世纪的物流活动必须有利于有效利用资源和维护地球环境。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率较高。
近年来,我国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工作在国家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有关政策和法规的指导下,虽取得较大进步,但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包装废弃物分类回收工作严重滞后、包装制品的回收渠道混乱、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的立法有待于加强和完善等等。
4.实施绿色物流的方式
绿色物流必须依靠管理方式的创新,积极采用新技术、应用新设备,创新管理方式,以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改造和整合物流管理程序,重建适应绿色物流发展需要的高效管理流程。
绿色物流战略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4.1政府应完善绿色物流的管理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薄弱的条件下,在绿色浪潮兴起之初,要想迅速培育、发展绿色物流事业,需要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监督指导以及政策、资金上的扶持。
4.1.1多方面加强宏观管理
1)对发生源的管理,主要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环境问题的来源进行管理。
由于物流活动的日益增加以及配送服务的发展,引起在途运输的车辆增加,必然导致大汽污染加重。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发生源进行控制:
制定相应的环境法规,对废气排放量及车种进行限制;采取措施促进使用符合限制条件的车辆;普及使用低公害车辆;对车辆产生的噪音进行限制。
我国自90年代末开始不断强化对污染源的控制,如北京市为治理大气污染发布两阶段治理目标,不仅对新生产的车辆制定了严格的排污标准,而且对在用车辆进行治理改造,在鼓励提高更新车辆的同时,采取限制行驶路线、增加车辆检测频次、按排污量收取排污费等措施,经过治理的车辆,污染物排放量大为降低。
2)对交通量的管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
推动企业从自用车运输向营业用货车运输转化;促进企业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发展共同配送;政府统筹物流中心的建设;建设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网络等,从而最终实现物流效益化,特别是要提高中小企业的物流效率。
通过这些措施来减少货。
3)对交通流的管理。
政府投入相应的资金,建立都市中心部环状道路,制定有关道路停车管理规定;采取措施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开展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发展。
以减少交通堵塞,提高配送的效率,达到环保的目的。
4.1.2制定政策法规
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政府可完善有关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
在控制物流污染发生源方面,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物流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治理车辆的废气排放,收取车辆排污费,推广使用绿色交通运输工具等。
在限制交通量方面,促进企业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发展共同配送,统筹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中心,最终通过有限的交通量来提高物流效率。
在控制交通流方面,通过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发展、建立都市中心环状道路、制定道路停车规则以及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等措施,减少交通阻塞,提高配送效率。
4.1.3提高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绿化物流渠道
物流基础设施薄弱严重阻碍物流绿色化的发展。
要发展绿色物流事业,进行绿色改造,就必须正视我国物流现状,在合理配置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全面规划、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设计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和网络构筑,避免或减少重复建设和人为浪费。
随着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挥发展,应将全球定位系统引入物流活动中,结合公路、铁路、海运和空运信息,合理安排物流的车辆和路线,实现物流的快速、准确运行。
4.1.4以标准化促进绿色化
绿色产品需要标准,绿色物流同样也需要标准。
因为物流系统的功能环节涉及不同行业、不同管理部门,如果没有各环节统一的技术标准,很难保证相互之间的有效衔接。
如果各环节之间不匹配,就必须增加一些中间环节,这样一来,既增加了货物中间损失的概率,也增加了能量消耗和资源占用,使物流费用上升、效率下降。
政府可以制定绿色物流标准,如最低排放标准、车辆技术标准、装卸工具标准、包装尺寸标准等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
4.1.5加强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落后,除对绿色物流的认识有限外,还与科技水平落后、相关人才缺乏有关。
作为新生事物的绿色物流产业,对营运筹划人员和各专业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只有进行针对性地培养和训练,才能为绿色物流产业提供更多优秀人才,也只有这样,现代物流才能在绿色轨道上健康发展。
对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应该坚持长期专业教育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长期专业教育和短期培训应分别由教育和商务部门负责。
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选择一批有条件的大专院校或科研机构,设立现代物流专业或学院,培养现代物流高层次、综合性、复合型人才;商务部门则可委托相关协会负责短期培训,重点是物流企业具体操作、管理和信息技术人员的培训。
4.1.6积极传播绿色理念
政府必须重视对绿色理念的教育,重视对消费者和企业的绿色物流宣传教育,使公众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有关环保法规,增强生态环境意识,树立可持续的消费观念,通过自己的绿色行动鼓励和监督企业的环保行为。
政府可以通过国民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的环境意识,也可以向企业和广大公众进行有导向性的宣传,提供有益的信息,使企业及消费者认识到从可持续发展中获得的利益。
4.2企业绿色物流管理措施
企业绿色物流管理能为社会范围的环境管理和生态管理提供解决途径,包括废气物问题、污染问题、资源节约和能源节约问题等;物流本身交叉性综合性,再加上企业绿色物流实施主体的多样性,因此企业物流绿色化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4.2.1绿色包装管理
绿色包装是指采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包装。
包装的途径主要有:
生产过程中采用简化的、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流通过程中实施包装的合理化与现代化。
1)包装模数化
确定包装基础尺寸的标准,即包装模数化。
模数化包装利于小包装的集合,而包装的大型化和集装化有利于物流系统在装卸、搬迁、保管、运输等过程的机械化,加快这些环节的作业速度,有利于减少单位包装,节约包装材料和包装费用,有利于保护货品、集装箱、托盘等标准化物流设施的作业,利于运输和保管,从而实现物流系统的合理化。
2)采用通用包装、周转包装、梯级利用
包装多次、反复使用,不用专门安排回返使用,如饮料、啤酒瓶等;一次使用后的包装物,用毕转化作它用或简单处理后转作它用;对废弃包装物经再生处理,转化为其他用途或制作新材料。
3)开发新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器具
包装物的高功能化,用较少的材料实现多种包装功能。
4.2.2绿色运输管理
绿色运输指的是以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为特征的运输,是绿色物流的一项重要内容。
1)开展共同配送
共同配送指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它主要是指对某一地区的客户所需要物品数量较少而使用车辆不满载、配送车辆利用率不高等情况。
如中小批发者,如果各自配送难以满足零售商多批次、小批量的配送要求,而采取共同配送,送货者可以实现少量配送,收货方可以进行统一验货,从而达到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目的;从物流企业角度来说,特别是一些中小物流企业,由于受资金、人才、管理等方面制约,运量少、效率低、使用车辆多,独自承揽业务,在物流合理化及效率上受限制。
如果彼此合作,采用共同配送,则筹集资金、大宗货物等问题通过信息网络提高车辆使用率均可得到较好的解决。
因此,共同配送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资金、时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同时,可以去除多余的交错运输,并取得缓解交通、保护环境等社会效益。
2)采用多式联合运输方式
多式联合运输方式是指吸取铁路、汽车、船舶、飞机等基本运输方式的长处,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多环节、多区段、多运输工具相互衔接进行商品运输的一种方式。
它要求装载工具及包装尺寸都要做到标准化。
由于全程采用集装箱等包装形式,可以减少包装支出,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货损、货差。
其优势还表现在:
它克服了单个运输方式固有的缺陷,从而在整体上保证了运输过程的最优化和效率化;另一方面,从物流渠道看,它有效地解决了由于地理、气候、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种市场环境差异造成的商品在产销空间、时间上的分离,促进了产销之间紧密结合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有效运转。
3)发展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方式。
发展第三方物流,有利于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对物流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配置,可以避免自有物流带来的资金占用、运输效率低、配送环节繁琐、企业负担加重、城市污染加剧等问题。
当一些大城市的车辆配送大为饱和时,专业物流企业的出现使得在大城市的运输车量减少,从而缓解了物流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压力。
除此之外,企业对各种运输工具还应采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环境的原料作动力,如使用液化气、太阳能作为城市运输工具的动力;或响应政府的号召,加快运输工具的更新换代。
4.2.3绿色流通加工管理
流通加工具有较强的生产特性,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分散进行的加工利用率低,产生的边角余料、废气物等污染周边环境,甚至二次污染。
针对这些问题,绿色流通加工也是对环境保护有较大作为的环节。
绿色流通加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措施:
一是专业化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如饮食服务业对食品进行集中加工,以减少家庭分散烹调所带来的能源和空气污染;二是流通加工废料集中处理,与废气物物流顺畅对接,降低废气物污染及废气物物流过程的污染。
如流通部门对蔬菜集中加工,可减少居民分散加工垃圾丢放及相应的环境治理问题。
4.2.4绿色仓储管理
仓储本身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例如,保管、操作不当引起货品损坏、变质、泄漏等;另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绿色 物流 发展 概况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