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7400319
- 上传时间:2023-06-30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175.96KB
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校级联考】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最新】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钻木取火B.水力发电C.冶炼金属D.死灰复燃
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B.
过滤液体C.
给液体药品加热D.
读出液体的体积
3.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4.二氧化铅(PbO2)是生产汽车蓄电池的电极材料,其中铅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B.+2C.+4D.-4
5.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
臭氧属于()
①混合物 ②纯净物 ③化合物 ④氧化物 ⑤单质
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④D.②⑤
6.生活处处有化学,安全时刻记心中。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汽油着火,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B.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C.启用闲置的地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
D.夜间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开灯查明泄漏原因
7.青蒿素(C15H22O5)是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荣获诺贝尔奖,下列说法正确的的是( )
A.每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
B.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5:
22:
5
C.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
D.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8.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已知某配方火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S+2KNO3+3C
K2S+N2↑+3X↑,则X的化学式为()
A.COB.NOC.CO2D.SO2
9.下列涉及化学学科观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微粒观:
电解水时水分子首先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B.守恒观:
24g镁与17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41g氧化镁
C.转化观:
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结构观:
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两者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10.某密闭容器中含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有关数据见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0.9
3
5
9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4
1
2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待测的值为0.9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4:
7D.乙不一定是化合物
11.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对该实验的判断和认识错误的是
A.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B.没等装置充分冷却就打开弹簧夹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C.弹簧夹没有夹紧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D.红磷熄灭后瓶内肯定没有氧气了。
12.【最新】6月1日,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引起国际社会强列反响,使能源和环境问题再次成为热点。
下列观点或做法完全正确的是()
A.保护空气
B.爱护水资源
a.禁燃烟花爆竹——降低PM2.5
b.CO2增多——酸雨
c.SO2排放——温室效应
a.用淘米水浇花——节约用水
b.活性炭——除自来水异味
c.污水处理——防止水污染
C.垃圾处理
D.能源利用
a.焚烧垃圾——减少“白色污染”,环保
b.回收废电池——保护土壤
c.禁烧秸秆——减轻雾霾
a.发现大量可燃冰——无能源危机
b.太阳能路灯——节能环保
c.车用乙醇汽油——无尾气污染
A.AB.BC.CD.D
13.正确使用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化学学科素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H2O2、H2SO4中均含有氢分子
B.KCl、KClO、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
、
、
表示的粒子都是阳离子
D.CO、CO2、H2CO3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14.下表中,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木炭粉
铁粉
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B
CO
CO2
点燃
C
氧气
水蒸气
通过足量的生石灰
D
CO2
CO
通过灼热的木炭层
A.AB.BC.CD.D
15.下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中,不能做到“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请你用适当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气分子______;
(2)+5价的磷元素形成的氧化物______;
(3)硫酸铜中的阴离子______;
(4)实验室用于制取氧气的紫红色物质______;
(5)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6)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是______。
三、简答题
17.如图是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该实验利用了金属铜具有的______性。
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_。
(2)能说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能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铜片上物质发生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若要熄灭该物质的燃烧,可采用的灭火方法是______。
(4)为消除残留白磷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可向水中加入CuSO4溶液,有关的反应如下:
xP4+60CuSO4+96H2O=20Cu3P↓+24H3PO4+60H2SO4,则化学方程式中的x=______。
18.如图是1~18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核电荷数的关系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18号元素中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有______(填元素符号)。
(2)He和Be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均有2个电子它们的化学性质是否相似?
______。
(填“相似”或“不相似”)。
(3)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它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易 电子______(填“得到”或“失去”)。
(4)由图可知得到的信息是______
19.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
请你回答: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_____。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3)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_。
(4)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5)地球表面约有71%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1%.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有_____(填序号)。
A洗澡擦香皂时关上喷头
B不间断放水洗碗
C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D用洗衣水冲厕所
四、计算题
20.钙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缺钙时可通过食用保健药剂来增加摄入量。
某补钙药剂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现将100g盐酸分成5等份,逐次加到用10g该药剂制成的粉末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得到部分数据与图象,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生成气体的质量(g)
0.6
1.2
1.8
2.2
a
(1)求碳酸钙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a:
C:
O=______。
(化成最简整数比)
(2)a的数值为______。
(3)求该品牌补钙药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五、推断题
21.A~F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且均含一种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其中A是单质;B、C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E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反应①中出现火星四射现象;反应②会放出大量的热。
其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均已略去。
(1)写出E的化学式_____,A物质的主要用途是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生成物F是_____色固体;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六、实验题
22.根据图1所示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2)实验室可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收集装置为______。
如果在集气瓶中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发现集气瓶底部炸裂,可能原因是______。
(3)实验室可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为______。
(4)丙同学用图2所示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
(5)常温下,硫化氢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实验室可在常温下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和硫酸亚铁。
若制取并收集硫化氢气体,从图中选择的实验装置是______。
七、科学探究题
23.甲烷是家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它的开发和利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天然气使用不当时,也会引发极大的灾害。
几位同学想探究甲烷燃烧时会生成哪些物质,请帮助他们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甲烷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会由白色变为蓝色。
(猜想与假设)
产物
猜想
甲
乙
丙
丁
CO2、H2O
CO、H2O
NH3、CO2、H2O
CO2、CO、H2O
(1)你认为_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2)A、B装置的顺序______颠倒(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______。
(3)实验中用纯净氧气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
(4)实验中观察到A中现象是______,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现象是______,由此推断丁同学猜想成立。
(5)请写出C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B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反思与交流)
(6)大气球的作用是______,还可以换成______。
(7)为避免天然气燃烧生成有毒气体,请你给使用天然气的家庭提出建议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钻木取火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水力发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冶炼金属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死灰复燃过程中,物质重新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D
【详解】
A.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向着手心、口要紧靠着,故错误;
B.过滤液体时一定要用玻璃棒引流且漏斗的下端要紧靠烧杯的内壁,故错误;
C.给液体药品加热时要将试管与桌面成45度角且液体量不超过试管总容积的三分之一,故错误;
D.读出液体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正确。
故选D。
【点睛】
根据基本操作要领来解答。
3.B
【解析】
【详解】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故A正确。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不产生白雾,故B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故C正确。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热量,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4.C
【分析】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详解】
二氧化铅(Pb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铅元素的化合价是x,
,
,故选C。
5.D
【解析】
臭氧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它是纯净物。
故选D。
6.D
【解析】
【详解】
A、干粉灭火器可扑灭一般火灾,还可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汽油着火,可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故A正确;
B、油锅起火,最佳的灭火措施是盖锅盖,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故B正确;
C、闲置的地窖中容易积聚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进入闲置的地窖前可以先做灯火实验以检验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故C正确;
D、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开灯会产生电火花,易引燃混合气体,发生危险,故D错误。
故选D。
7.A
【详解】
A、一个青蒿素(C15H22O5)分子含有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共42个原子,正确。
B、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5×12):
(22×1):
(5×16)=90:
11:
40,故B错。
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1”不是“g”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C错。
D、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90:
11:
40,碳元素质量分数最高,故D错。
故选:
A。
8.C
【详解】
反应物中硫、钾、氮、氧、碳原子的个数分别是1,4,2,6,3,生成物中硫、钾、氮、氧、碳原子的个数分别是1,2,2,0,0,故3X中含有6个氧原子,3个碳原子,故X中含有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CO2,故选C。
9.B
【详解】
A、电解水时水分子首先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之间结合生成氢分子,氧原子之间结合生成氧分子,故A正确;
B、根据化学方程式2Mg+O2
2MgO可知,每48份质量的镁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24g镁与17g氧气不能前后完全反应,生成氧化镁质量小于41g,故B错误;
C、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如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C正确;
D、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两者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故D正确。
故选B。
10.D
【解析】
【详解】
A、因为反应前后甲质量不变,因此待测的值为0.9,该选项说法正确;
B、因为甲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该选项说法正确;
C、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4:
7,该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过程中,甲和丁反应生成乙,因此乙一定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
A.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故A正确;
B.没等装置充分冷却就打开弹簧夹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故B正确;
C.弹簧夹没有夹紧,磷燃烧放热,气体受热膨胀,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故C正确;
D.红磷熄灭后瓶内氧气很少,不足以支持燃烧,故D错误。
【点睛】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①装置气密性良好②磷过量③冷却后测量。
12.C
【解析】
A、.CO2增多——温室效应,SO2排放——酸雨;C白色污染是不可降解的塑料引起的污染;D、可燃冰与煤、石油、天然气一样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不能缓解能源危机;车用乙醇汽油——尾气中也有有害气体和烟尘,同样会污染空气。
选B
13.D
【详解】
A.H2O、H2O2、H2SO4中均含有原子,故说法错误;B.KCl、K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显+1价,化合价相同。
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显+5价。
故说法错误;C.
表示的是原子,故错误;D.CO、CO2、H2CO3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说法正确。
故选D。
14.C
【解析】
【详解】
A、木炭粉、铁粉均能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将主要物质除去,故A错误;
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不能点燃,不能将二氧化碳除去,故B错误;
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能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C正确;
D、CO2与灼热的木炭层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会将主要物质除去,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5.A
【解析】
A中虽然有止水夹可以控制的导出使锥形瓶内的气压增大,将稀盐酸部分压入长颈漏斗,但是稀盐酸总是浸没大理石,所以无法控制反应的停止;B中的干燥管只要放入烧杯中,稀盐酸可以随时进入干燥管产生气体,不用时可以随时移出干燥管使反应停止,或通过止水夹的开关利用干燥管内的气压加稀盐酸压出干燥管使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使稀盐酸进入干燥管使反应发生.故该装置能够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C、大理石在多孔塑料片上,要产生气体时,打开止水夹,长颈漏斗内的稀盐酸就会下降浸没大理石产生气体,不用时关闭止水夹,压强增大部分盐酸又被压到长颈漏斗内,使二者分离,控制了反应的进行.故该装置能够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D中的原理同C,大理石通过玻璃珠放在U形管的一侧,要产生气体时,打开止水夹,U型管的右边压强减小,稀盐酸就会浸没大理石产生气体,不用时关闭止水夹,压强增大盐酸又被压到U形管的左侧,控制了反应的进行.故该装置能够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故选A.
点睛:
要求能做到“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要想使反应随时发生或随时停止,只要能随时将两种药品接触和分离即可.
16.2N2P2O5SO42-KMnO4CH4CO
【详解】
(1)2个氮气分子就是在氮气化学式的前面加上数字2,2个氮气分子表示为:
2N2;
(2)+5价的磷元素形成的氧化物是五氧化二磷,化学式为:
P2O5;
(3)硫酸铜中的阴离子是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符号为:
SO42-;
(4)实验室用于制取氧气的紫红色物质是高锰酸钾,化学式为:
KMnO4;
(5)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
CH4;
(6)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是一氧化碳,化学式为:
CO。
17.导热提高温度且使水中的白磷与空气(或氧气)隔绝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隔绝氧气等11
【详解】
(1)在本实验中铜片能传热,利用这一性质给白磷和红磷加热,利用了金属铜具有的导热性;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
提高温度且使水中的白磷与空气(或氧气)隔绝;
(2)水中白磷不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不能燃烧,能说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发生燃烧,铜片红磷与氧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没有燃烧。
能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的实验现象是: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3)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熄灭该物质的燃烧,可采用的灭火方法是:
隔绝氧气等;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原子的数目相等,因此x=11。
18.He、Ne、Ar不相似得到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呈现周期性变化
【详解】
(1)因有一个电子层时,电子数为2即为稳定结构,则He为稀有气体。
有两个以上电子层时,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为稳定结构,由图可知则Ne、Ar为稀有气体。
故填:
He、Ne、Ar;
(2)因He有一个电子层,则最外层电子数是2为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稳定,但Be元素的原子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2,则容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稳定结构,化学性质较活泼,则它们的性质不相似;
(3)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的是S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容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最外层8电子的稳定结构;
(4)由图可知得到的信息是:
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呈现周期性变化。
19.蒸馏肥皂水过滤
AD
【详解】
(1)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得到的是纯水属于纯净物,净化程度最高;
(2)向水中加入肥皂水,如果产生大量的泡沫,说明是软水;如果不产生泡沫或产生的泡沫很少,说明是硬水。
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3)茶杯内的纱网能滤去茶叶,和过滤器除去水中泥沙原理是一样的,则将茶叶与茶水分离原理为过滤;
(4)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A、洗澡擦香皂时关上喷头,会节约水资源,故A正确;
B、不间断放水洗碗,会浪费水资源,故B错误;
C、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会浪费水资源,故C错误;
D、用洗衣水冲厕所,属于一水多用,会节约水资源,故D正确。
故选AD。
20.
(1)10:
3:
12
(2)2.2(3)50%(详见解析)
【详解】
(1)碳酸钙中各元素的质量=Ca:
C:
O=40:
12:
(16×3)=10:
3:
12;
(2)前三次加入的盐酸和生成的二氧化碳都是成比例在增加,但是第四次加入的盐酸生成的二氧化碳没有成比例增加,说下第四次加入盐酸后,碳酸钙完全反应,所以a的数值为2.2;
(3)设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x=50%
答:
该品牌补钙药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50%。
21.CO2供给呼吸3Fe+2O2
Fe3O4黑CaO+H2O==Ca(OH)22H2O2
2H2O+O2↑分解反应
【分析】
推断题要注意找突破口,可以从典型物质、典型现象、典型组成、典型反应等方面寻找,也可以从特征用途、元素或物质之最、反应基本类型、反应条件等方面寻找。
【详解】
(1)都含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且A是单质,E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由此可知A是氧气,能供给呼吸,E是二氧化碳,故填CO2和供给呼吸;
(2)根据“火星四射”可知F是四氧化三铁,那么①的转化就是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填3Fe+2O2
Fe3O4和黑色;
(3)含有氧元素的液体常见的有水和过氧化氢,水通电分解可以得到氧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又可以生成水,A和C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可知C是水,B就是过氧化氢,能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物质有水和可溶性碱,所以D应当是可溶性的碱,且这种碱是由水和物质反应得到的,符合条件的只有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则D是氢氧化钙,故填CaO+H2O=Ca(OH)2;
(4)由上分析可知③发生的是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故填2H2O2
2H2O+O2↑。
22.酒精灯长颈漏斗集气瓶
E集气瓶底部没有放少量的水CaCO3+2HCl=CaCl2+H2O+CO2↑BCaBC
【详解】
(1)标号①仪器的名称是酒精灯,标号②仪器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标号③仪器的名称是集气瓶;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氧气的密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商洛市 洛南县 九年级 学期 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