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7376660
- 上传时间:2023-06-30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40.03KB
人教部编版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全单元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全单元教案
12 纪念白求恩
教学目标
1.通读感知全文主要内容,然后把握文章夹叙夹议的写法。
2.事实论据的论述和正反对比的作用。
3.学习白求恩同志的精神并理解这种精神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美、行为美。
教学重难点
1.懂得议论文与记叙文的区别及议论文的要点。
2.掌握夹叙夹议、对比论证的写作方法。
3.掌握文章的层次,及文章语言的感染力与说服力。
导入新课
白求恩这个名字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八路军伤员服务,不幸以身殉职。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能在中国人心中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呢?
学习了毛泽东同志写的《纪念白求恩》一文,我们就得到答案了。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资料助读
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1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
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幸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又发生转移性脓疡,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终年49岁(文中“50多岁”是当年毛泽东估计的,不准确)。
他最后一句话是:
“努力吧!
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
”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的逝世而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
作者在文中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号召全党同志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对白求恩同志逝世表示沉痛悼念。
全文以说理为主,兼叙述和抒情,是纪念文章的典范之作。
该文收在《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中。
2.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
派遣( qiǎn ) 狭隘( ài ) 鄙( bǐ )视 冀( jì )
满腔热忱( chén ) 拈( niān )轻怕重 以身殉( xùn )职
(2)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并思考,找出各段的重点句。
第一自然段: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
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
第二自然段: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
第三自然段: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
第四自然段: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
全文四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的要点是:
第一部分:
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
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
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
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二、深入文章 梳理思路
(一)深层探究
1.本文赞扬了白求恩的哪些精神?
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2.本文除了赞扬白求恩的精神,还有什么目的?
号召全党同志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3.课文第一段中这样评论道:
“这是什么精神?
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前面写的是“两种精神”,后面只是说学习“这种精神”,两者之间是否有矛盾?
这种精神实质上是统一的,国际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具体表现。
4.读课文二、三段,探讨以下问题。
(1)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时,用了什么论证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文章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将白求恩同志与“不少的人”的情况相比较。
这样一比较,一正一反,褒贬分明。
通过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难能可贵。
(2)第二、三段中运用了不少成语,有何好处?
成语言简意赅,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5.研读课文最后一段,探讨以下问题。
(1)本段在叙述中表达了毛泽东同志什么样的感情?
“只”表达了遗憾之情。
“仅”表达了歉疚和痛惜的心情。
又用沉痛的语气直抒自己对白求恩同志逝世的悲痛心情,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2)论述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意义,为什么单提“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这是白求恩精神的核心,有这种精神,才有其他精神,这也是对三种精神的总结。
(3)作者在结尾用了什么句式来阐述学习白求恩的精神的意义?
从哪些方面高度评价了白求恩?
排比句式。
“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志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
(二)走进写法
1.找出文章记叙与议论的句子,然后细读议论的句子,思考记叙的事跟议论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记叙文中的记叙和议论文中的记叙有何区别?
记叙是为后面的议论服务的,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又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同志,使读者懂得向白求恩同志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向他学习。
①目的不同:
记叙文中的记叙是为了让人们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及真实情景;议论文中的记叙是为证明论点提供事实论据。
②详略不同:
记叙文中的记叙要详尽、具体、生动、突出中心;议论文中的记叙要简明、概括、扣住论点。
2.作者是怎样引出中心论点的?
介绍完白求恩同志之后,用一个设问句: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
”引出要议论的道理,然后用“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概括了白求恩的思想和行动,揭示出他身上最本质的东西,点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3.结合课文内容,列举出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
本文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如引证法、例证法、正反对比等),对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从多方面进行了论证,逻辑严密,结构完整。
首先,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提出并论证了白求恩同志“毫无利己的动机”的论点。
指出白求恩同志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种精神,就是“共产主义的精神”,并号召“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其次,用对比的方法论证了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指出这是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毛泽东同志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论证上述论点的:
一个方面是他对待工作、同志和人民的态度。
对工作,他是“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他是“极端的热忱”。
文中举出不少的人对工作拈轻怕重;对同志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
而白求恩同志的工作态度则为人人所佩服,使大家受感动。
另一个方面,是他对待职业的态度。
白求恩同志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是为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可是有的人却为了自己的名和利而“见异思迁”。
通过两相对比,不仅映衬出白求恩的品质更加高贵,而且也帮助某些同志认识自己的缺点、错误,从而更好地向白求恩学习,克服自己的缺点、错误,搞好革命事业,证明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确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
最后,从事实引出结论,说明我们只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就可以变为有利于人民的人。
(三)走进语言
1.结合文中的成语,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如“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里“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三个意思相近的词语连用,从情绪、态度、感觉等几个角度,形象而又充分地揭露了“不少的人”的错误表现,与白求恩大夫的精神形成了鲜明对比,语言极其简练。
总之,文中运用的成语,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说服力。
2.双重否定句的运用,表现了“千锤百炼,一字不移”的语言特色。
如“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双重否定句叙述了反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的实例,比一般肯定句语意更强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文章末段有这样一句话: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五个“一个……的人”排比短语有什么作用?
“高尚的人”,指的是无产阶级思想境界的崇高;“纯粹的人”,指的是无产阶级思想品质的纯洁;“有道德的人”,指的是无产阶级社会生活及其行动的准则和规范;“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指的是无产阶级的高尚志趣;“有益于人民的人”,指的是共产主义战士的奋斗目的。
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把“这点精神”表现得更具体,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同志对这种真正共产主义战士崇高精神的赞美,也寄托了对更多的共产主义新人的殷切希望,给人以巨大的鼓舞力量。
从语言形式上讲,这组排比短语一气呵成,语势贯通,加强了文章的逻辑力量。
4.朗读体会文末运用排比句式的好处。
这五个句子言之有序,气势越发磅礴,内容五彩缤纷,如赞美诗一般,以此收束全文,铿锵有力,既热情赞美了共产主义者白求恩同志,又大大提高了人们学习的热情。
朗读时五个句子语气要越来越高昂,显示出激情。
学生反复朗读,达到背诵的目的。
三、课堂总结
本文运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运用对比的手法,既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崇高品质,又号召全党同志学习白求恩的精神,语言朴实、准确、精练,感情真挚感人,极有号召力。
今天,我们也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阅读这篇文章,如乐于奉献、精益求精、富有爱心、勇于与困难斗争等。
希望同学们学习白求恩精神,做一个勇敢、坚强、奉献、负责的人。
13 植树的牧羊人
教学目标
1.理解并积累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线索,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重难点
1.抓住作者对人物的细致描写与景物的变化。
2.细心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的情感。
3.抓住议论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导入新课
一个孤独的农夫,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种植着树木,靠自己的体力和毅力,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流着奶和蜜的田园,今天,让我们走进《植树的牧羊人》,看看是什么精神在支撑着他。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资料助读
让·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
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本文节选自《植树的男人》,《植树的男人》是他于1953年应美国一本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
”的约稿而写的。
编辑收到这个让人震撼的故事后,调查得知在普罗旺斯山区的小镇巴农的养老院没有死过名叫布菲的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
第二年在美国《Vogue》杂志上发表,之后在十多个国家翻译发表。
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主人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为世界各地的森林再生作出了贡献。
这部作品在1987年被著名的加拿大动画大师弗烈德瑞克制作成一部动画片,并荣获第六十届(198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在自然环境逐渐恶化的今天,《植树的牧羊人》所描写的“一个平凡人热爱大地”的精神,更给人以启示。
2.整体感知
《植树的牧羊人》描述了一战至二战时期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个孤独牧羊人,将内心对家人的思念转化为了对大自然的关爱,将余生倾注在阿尔卑斯山上荒原的植树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田园。
二、深入文章 梳理思路
1.本文记叙了牧羊人用双手和毅力将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阿尔卑斯山荒芜之地变成人们安居乐业的田园的故事。
1913年6月,“我”第一次到这里旅行,看到荒凉的景象,在“我”找水时,邂逅了牧羊人,并在他的小屋留宿,知道了他的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又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得知牧羊人改“牧羊”为“养蜂”,除橡树外还种了山毛榉、白桦树,“我”看到了溪水。
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老人,这里重新充满生气,变得富饶。
2.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条理清晰。
(1)叙事描写细致生动,用词准确,极富感染力,字里行间含蓄着作者的深情;结构严谨,行文中注意前后对比、照应。
(2)用第一人称叙事,“我”作为一个见证人,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又通过我的所想所感,对植树人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3)夹叙夹议,叙议结合,首段的议论起到了总领全文,点题的作用,并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结尾的议论既照应开文,又给主人公以高度评价,立意深远,使文章主题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3.赏析下列句子。
(1)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牧羊人”比作“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在处境非常困难时遇到“牧羊人”的欣喜之情。
(2)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
然后,他在坑里轻轻地放进一颗橡子,再仔细埋上泥土。
运用动作描写,“轻轻地放”“仔细埋”生动传神地写出牧羊人对橡子的爱惜,种树的认真,也含蓄着“我”对“牧羊人”的敬佩。
4.“他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了一堆橡子。
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
”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试分析有什么作用?
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写出“牧羊人”选橡子时一丝不苟的态度,生怕有一棵发不了芽,与下文种橡子时的“轻轻地放”“仔细埋”相照应,也为下文橡树长大成林作了铺垫。
5.“我抽着烟,想帮他挑。
但他说不用我帮忙。
”“牧羊人”为什么不让我帮他呢?
不让我帮他挑选橡子,一是因为我是借宿的客人,是对我的关照,更主要的是怕我挑选的橡子不够好,担心种下后不能发芽生长。
三、课堂小结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的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予丰厚的回馈,人类的可悲命运最终会被改变。
14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2.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把握本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复述故事,概括主旨,学习文章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
2.多角度理解故事蕴含的生活哲理。
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父母突然下岗了,家中经济陷入困境;你自以为学习挺努力的,可升入中学后,却发现自己和别人差距挺大,学习跟不上;你想和同学们搞好关系,可又感到大家都不理解你……面对这些,你也许感到困惑,也许感到茫然,其实,人生路上遇到困难是正常的。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让我们从课文中这个孩子的脱险经历中寻求启示吧!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默读全文,理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本文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
一个酷热的七月天
地点
费城
人物
“我”,五个男孩子,父亲
起因
天气闷热,厌倦了玩弹珠及用透镜在干树叶上烧洞的游戏,寻觅其他好玩的事
经过
悬崖遇险
结果
走一步,再走一步→脱险
2.自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本文可以分四部分,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
起因(1~5)游戏玩厌,去爬悬崖。
第二部分:
经过(6~17)中途被弃,进退两难。
第三部分:
结果(18~28)父亲指点,摆脱困境。
第四部分:
启示(29)走一步,再走一步。
二、研讨释疑 探究主旨
1.用一句话概述课文所写的内容。
本文记叙“我”童年的一次冒险和在父亲的帮助下一步一步战胜困难脱险的事情,说明当我们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要勇于面对,把它分解开来,最终是会战胜困难和挫折的。
2.“我”与其他五个孩子的性格差异是什么?
“我”胆小、内向,其他五个孩子活泼、勇敢。
3.父亲为什么不背“我”下来,而是鼓励“我”“走一步,再走一步”?
因为“我”从小比较胆小,父亲这样做是为了锻炼“我”的胆量,教育“我”如何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4.从课文内容看,“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在文章中,它是父亲鼓励“我”走下悬崖的话语,是“我”在父亲的鼓励下克服困难,一步一步走下悬崖的过程。
5.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在人生道路上,无论面临怎样的困难和危险,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一步一步战胜小困难,最后就能战胜大的困难。
当然,关键在于走好每一步,要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三、字斟句酌 文本品析
1.找出“我”爬下悬崖的具体动作以及刻画“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揣摩“我”的心理变化。
爬
下
悬
崖
动作
心理
大哭
信心全无
挪、移
有了信心
照做
信心大增
迈、踩、扑、抽噎
巨大的成就感
2.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段“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中的“那一课”?
“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
这也就是告诉读者,在困难面前不应该畏难怯步,而要冷静地分析困难,化解困难,要就近起步,由易入手,循序渐进,坚持到底。
这样就可能积小胜为大胜,促使困难向胜利转化。
四、多元智能 拓展延伸
莫顿·亨特的故事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
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就是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
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座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
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
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
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
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
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
这个人就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上面这个故事就是《走一步,再走一步》原文的前半部分(选入教材时作了删减)。
关于克服困难的名言警句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2.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梁启超
3.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
——拿破仑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五、总结文本 感悟导行
人在旅途,不可能坦坦荡荡、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很正常的。
只要不失自信,勇往直前,那么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踩在脚下。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把握住学习生活中的主旋律,“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附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请你发挥想象,为故事设计一个新的结局。
挖掘思维潜力,张扬思维个性,续写故事。
15 诫子书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熟读成诵,培养文言语感。
2.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学习诸葛亮严密的论证。
3.通过品读课文,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读书修身,静心养德,做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
教学重难点
背诵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
勤学励志,修身养性;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问鼎逐鹿。
请问,你最喜欢哪位英雄?
为什么?
(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迅速活跃起来。
)
然后出示课件:
杜甫《蜀相》中的诗句: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提问,诗中写的人是谁?
——诸葛亮。
教师总结:
千古良相诸葛亮,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的谆谆教诲。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资料助读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这篇文章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诸葛亮一生为国,为了蜀汉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2.文言文基础知识
重点词语解释:
夫(fú):
__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__君子:
__品德高尚的人。
___
行:
__指操守、品德、品行。
__修身:
__个人的品德修养。
___
淡泊:
__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__明志:
__明确志向。
__
宁静:
__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__
致远:
__达到远大目标。
__ 广才:
__增长才干。
__
成:
__达成,成就。
__ 淫慢:
__放纵懈怠。
__ 励精:
__振奋精神。
__
险躁:
__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__
治性:
__修养性情。
__与:
__随同。
__ 驰:
__疾行,指迅速逝去。
__
日:
__岁月。
__去:
__消逝,逝去。
__遂:
__于是,就。
__
枯落:
__凋落,衰残。
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___
多不接世:
__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接世,接触社会。
__
穷庐:
__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__ 将复何及:
__又怎么来得及。
__
3.整体感知
(1)解题:
“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
(2)学生听录音,完成下列任务:
①标记生字注音,扫除文字障碍。
②注意词句停顿。
(3)学生自由朗读。
有自己解决不了的要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有在自己读的过程中觉得需要大家特别注意的也要提出来,引起大家的关注。
(4)找学生个别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好朗读节奏。
其余学生认真听,作出点评。
屏幕出示一些需要学生特别注意的字的读音和节奏。
(5)学生齐读全文。
说明: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是文言文学习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通过范读、自由阅读、速读、指读等多种阅读方式,来指导熟读,理解文章内容,理清结构。
根据学生初步阅读形成的印象,自主提出疑惑,有效地利用,可以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6)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语言翻译课文,不必逐字逐句地翻译,能译出大意即可。
遇到困难可与同学们交流探讨,然后找同学来说,教师注意指正错误或强调重点难点句的翻译。
(7)本文作者阐述的观点是什么?
作者是从哪两方面进行论述的?
提出论点─正(静)反(躁)两方面论证(治学、修身)─劝诫惜时,有所为。
二、深入情节 梳理脉络
1.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找出这几个句子,再次加以品读,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
联系自身实际,谈谈感受体会。
学生从文中找出典型句子,分组讨论交流,指定代表回答;齐读原句,体会作者情感,力求熟读至诵。
(1)立志: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学习: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3)惜时: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关系:
诸葛亮主张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部编版 初一 语文 年级 上册 第四 单元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