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教育学春期末考试重点doc.docx
- 文档编号:27374654
- 上传时间:2023-06-30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3.67KB
矫正教育学春期末考试重点doc.docx
《矫正教育学春期末考试重点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矫正教育学春期末考试重点doc.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矫正教育学春期末考试重点doc
一、名词解释
1、矫正教育:
是以特定设施为主要条件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是以实现矫正教育对象的再社会化为本质,系统地影响和改变受教育者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的策略、方法和手段。
2、再社会化:
就是针对社会化过程出现问题与缺陷的对象,用补偿教育或强制方式对个体实行与其原有的社会化过程不同的再教化过程。
3、矫正教育目的:
是通过矫正教育将矫正教育对象塑造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一定社会(阶级)对于矫正教育机构造就的人的总体要求,是矫正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矫正教育目的规定着矫正教育所造就的人的质量和规格。
4、矫正教育制度:
是指国家有关部门针对矫正对象,为达到消除这些人员的主观恶性、使其重新社会化的目的,而规定的有关矫正教育的性质、任务、组织体系、组织与活动的原则以及工作制度等方面规范的总称。
5、矫正教育课程:
矫正教育机构依据法律规定和矫正实际的需要,为构建矫正教育对象的智能结构和生命价值,设计并实施的由一系列管理改造活动组成的教育学科体系。
6、矫正教育者:
是受社会的委托在矫正教育机构中负责开展矫正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
从广义上来看,矫正教育机构中从事与矫正教育相关工作的人员,不论他们是负责生产劳动、日常管理,还是负责文化、思想、技术教育,都可以视为矫正教育者。
从狭义上来看,矫正教育者是指那些直接面对矫正教育对象,专门负责传授文化知识、生产劳动技能,对矫正教育对象进行行为、心理矫正和思想转化的工作人员。
7、矫正教育影响:
是指介于矫正教育者和矫正教育对象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既包括客观的影响内容,也包括组织、运用影响内容的方式、方法和模式。
8、教育目的刑理论:
德国刑法学家李斯特首倡教育目的刑理论,该理论认为刑罚要惩罚的不是行为而是行为人,刑罚的本质是教育,对行为人进行惩罚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报应,而是为了教育矫正行为人,使其能顺利回归社会,适应社会的共同生活。
9、教学策略:
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
10、矫正教育评价:
是根据矫正教育的目标,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分析、整理材料,对矫正教育活动和矫正教育的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不断完善矫正教育措施和为矫正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11、分类教育:
是矫正机关在对不同类型的矫正教育对象实行分类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各类不同矫正教育对象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内容,从而转变其违法犯罪思想,矫正其恶习的一种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12、社会帮教:
是指矫正教育机构发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对矫正教育对象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二、简答(每题5分,共20分)
1、开设思想道德类矫正教育课程的目的是什么?
答:
第一、端正矫正教育对象的政治方向;
第二、培养矫正教育对象的优良品德;
第三、培养矫正教育对象的守法观念,自觉接受矫正
第四、激发其接受矫正的动机,建立重返社会的信心
2、矫正教育课程研发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答:
第一、依据社会发展水平进行课程研发;
第二、依据矫正理念的发展状况进行课程研发;
第三、依据矫正教育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课程研发;
第四、依据矫正教育目的进行课程研发;
第五、依据矫正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进行课程研发;
第六、依据教育学学科体系中有关课程的理论进行课程研发。
3、如何理解矫正教育的功能?
答:
矫正教育的功能是指矫正教育对社会和人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第一,对个人发展的功能①提高知识技能;②转变思想观念;③矫正行为;④完善矫正教育对象的人格
第二,对社会发展的功能①维护社会秩序,巩固政权;②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4、劳动教养矫正教育的运行环节一般分为哪些阶段?
答:
第一、入所教育。
劳动教养场所设立入所队,对新收容的劳动教养人员进行入所教育。
第二、常规教育。
常规教育基本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和技术教育三个部分,这是教养教育的核心环节。
第三、出所教育。
劳动教养场所必须建立出所教育队或班,对即将解除劳动教养的劳动教养人员进行出所教育。
5、矫正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
第一、调查法;第二、观察法;第三、实验法;第四、个案研究法
6、矫正教育者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包括哪几方面?
答:
第一、司法警官专业教育,是矫正教育者个体专业化的起点和基础;,为培养矫正教育专业人才服务;
第二、新手的入职辅导,安排一个系统的入职辅导计划,为刚刚走上岗位的矫正教育者提供系统而持续的帮助,使之尽快转变角色,适应环境;
第三、在职培训,为在职人员提供适应矫正教育专业发展不同阶段需要的继续教育;
第四、自我教育,专业化的自我构建,这是矫正教育者专业化发展途径的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
7、矫正教育对象的含义及其本质属性是什么?
答:
矫正教育对象就是矫正教育活动作用的对象,是在特定的矫正教育机构中依法接受矫正教育影响的人。
他们具有以下本质属性:
第一、矫正教育对象是具有能动性、情感性和社会性的人;
第二、矫正教育对象是有缺陷的人;
第三、矫正教育对象是需要矫正的人;
第四、矫正教育对象是发展中的人。
8、社区矫正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第一、有利于防止“机构化”的消极影响,促使被矫正人员的再社会化;
第二、有助于提高刑罚执行和劳动教养执行的效益;
第三、可以调动社会上最广泛的力量与犯罪作斗争。
9、矫正教育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
第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是指通过矫正教育者运用口头语言向矫正教育对象传授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
第二、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方法,是指矫正教育者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和组织教学性参观等,使矫正教育对象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第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是指通过练习、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使矫正教育对象巩固知识和完善知识、技能、技巧的方法。
10、矫正教育评价的过程包括哪些步骤?
答:
第一、确定评价的目的和范围;
第二、对评价的问题进行具体的说明;
第三、进行评价设计和资料收集方案设计;
第四、收集资料;
第五、分析资料报告和准备报告;
第六、使用评价报告进行矫正教育方案改进。
11、辅助教育包括哪些常用的方法?
答:
第一、宣传教育法;第二、寓教于乐法;
第三、网络教育法;第四、知识竞赛法。
12、心理矫治工作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答: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对矫正教育对象进行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目的是使其对自己的心理问题进行自我调节、自我矫治。
第二、心理测验,是运用心理测验的方法和技术,对矫正教育对象的智力、人格特征等心理因素进行测查和判断,并据此制定出心理矫治方案,为随后矫正教育对象进行的心理治疗工作打下基础。
第三、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帮助寻求咨询的矫正教育对象发现心理问题,改变原有的偏常认知和不良行为模式,以维护和培养身心健康的过程。
第四、心理治疗,是由经过严格训练的心理医生运用心理学知识、技术和方法,对患有心理疾病的矫正教育予以帮助,以消除或缓解心理疾病,促使其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过程。
五、论述
1、论述“人是可以改造的”学说的思想内涵。
答:
“人是可以改造的”,是毛泽东改造罪犯的理念之一,是在改造违法犯罪分子的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改造罪犯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政策,对罪犯进行系统的法制、道德、文化和职业技术教育,让违法犯罪分子在新的体制、机制和社会实践中再社会化。
这一学说主要有以下内涵:
第一、以人为本的矫正教育目的论。
在毛泽东改造罪犯的思想中,坚信罪犯是可以改造的,政府为罪犯的改造创造条件,在这一思想指引下,矫正教育机构表面上看有执行刑罚或治安管理处罚的强制和限制作用,但内涵是挽救,在于矫正其恶习,使其成为新人。
这种不以消灭矫正教育对象肉体为手段,对矫正教育对象不嫌弃、不抛弃的做法,从根本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和政治宗旨。
第二、注重思想改造的矫正教育本质论。
人是可以改造的,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方法则是以思想改造为中心的教育和劳动改造,必须坚持以思想改造为核心的正确方针做好重塑人格的工作,矫正其扭曲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恶习,为把矫正教育对象改造成新人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采取正确政策、方法的矫正教育实践论。
对于矫正教育对象的改造离不开正确的政策。
在坚持以改造人的思想为根本外,还要充分发挥依法管理、劳动改造、文化和职业技术教育、生活卫生服务、社会感化教育和社区矫正等多种措施和方法的作用。
以“改造人”为宗旨和“人是可以改造的”思想,成功指导了我国几十年的改造工作实践,今天仍是我国矫正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其中关于改造人的理念、规律、政策与方法的观点给我们矫正教育工作的启示是深刻的。
2、谈谈你对矫正教育工作者在矫正教育活动中的地位的理解。
答:
在矫正教育过程中矫正教育者就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它是矫正教育过程中占支配地位就的方面。
我们一般把这一地位表述为“矫正教育者是矫正教育过程的主导”。
只有坚持矫正教育者是矫正教育活动的主导这一观念,我们才能保持矫正教育活动沿着社会主义的路线发展,才能在实践当中积极主动地实践矫正教育行为。
第一、作为一般教育者的主导性。
矫正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是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的一般规律在矫正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因而矫正教育者的主导性也体现着教育者的主导性的一般特性。
作为一种教育活动,矫正教育者的主导性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
第二、作为矫正教育者的主导性。
矫正教育者既具有教育者的一般特性,又具有矫正教育者所独有的特性,即矛盾的特殊性。
首先,矫正教育者所肩负的任务决定其是矫正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因素。
其次,矫正教育活动的法制性特征也决定了矫正教育者在矫正教育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
最后,矫正教育对象特性决定了矫正教育者的主导性地位。
3、试述矫正与改造两大范畴的主要区别。
答:
第一、改造属于宏观层面的目的范畴。
这一理念在我国司法制度中,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的刑罚目的观和行刑基本政策的本质概括。
这一理念以人的社会本质为基础,以满足人的深层次需要为动力,以尊重人、培养人为价值取向,强调针对违法犯罪人员的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解决做什么人和怎样做人的问题。
而矫正则是针对违法犯罪个体的心理与行为缺陷进行矫正的特定概念,是属于微观层面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第二、改造是一般意义上的方法论。
我国在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改造实践中,坚持系统化、科学化和社会化的方法论原则,遵循改造过程特有的矛盾运动规律,强调通过人道主义感化和系统、科学的教育影响,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组织形式、工作机制和模式方面具有鲜明特色。
矫正则是涉及具体的方法、手段的一个范畴,强调自愿、自治原则,是一种个别化的影响策略、干预措施和治疗、康复技术。
第三、改造是行刑过程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
在我国的刑罚实践中,我们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改造违法犯罪人员实际相结合,以人为本,以改造人、造就人为宗旨,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又表现出对社会主义先进技术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创新。
而矫正则是在这一视野下的具体科学方法与应用技术,由于违法犯罪人员个性与行为方式的多维性,决定了矫正内容与技术、方法的复杂性。
但从总体上把握,具体有目的的系统性、方法的实证性等特征。
总之,从科学认识方法的角度比较这两个概念。
改造概念注重宏观和整体,重视主客观的辩证统一,但科学的分析范式没有确立,理论上的升华、概括不够,缺乏技术方法上的系统应用;矫正概念则重视个体与微观,主张将个体意义上的行为观察作为研究起点,注重可评价因素和条件,注重实证方法的应用,尤其是对待被矫正者的观念,承认其主体性,强调人文关怀和理性启蒙。
4、在矫正教育工作中,如何灵活运用教学策略?
答:
第一、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在对矫正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的过程中,通常采用平铺、直叙、灌输的方法,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这就要求矫正教育者要善于采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正式教学材料呈现的一个引导性的材料,以一种庸俗易懂的语言呈现,它是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能清晰地与矫正教育对象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为矫正教育对象学习新的知识内容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增加新旧知识的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第二、情境-陶冶教学策略,也称暗示教学策略。
主要通过创设某种与现实生活类似的情境,让矫正教育对象在精神放松的情境下进行学习。
在学习中通过与他人的充分交流合作,以达到陶冶个性和培养健全人格的目的,这是一种主要用于情感培养的教学策略。
主要包括创设情境、自主活动和总结转化三个步骤。
第三、示范—模仿教学策略。
对矫正教育对象进行生产技能的培养,不仅可使他们掌握一定的自食其力的本领,看到自身的价值,看到希望,还能通过这种实践,使他们养成劳动的习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之才,增强重新做人的信心。
示范—模仿教学策略主要用于矫正教育对象动作技能的学习,其主要包括动作定向、参与性练习、自主练习和技能的迁移这四个步骤。
5、少年收容教养的工作方针和原则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少年收容教养的工作放在和原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管理。
男女少年收容教养人员应分开编队,同时根据区别对待,
因人施教的要求,对少年收容教养人员分类,即分为财产犯罪、毒品犯罪、扰乱社会秩序犯罪等类型进行管理。
第二、注重教育,贯彻执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对少年收容教养
人员实行入所教育、出所教育、政治基础教育、分类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文化教育。
尤其注重对少年收容教养人员的心理矫治和行为矫正,时刻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以感化的方式去挽救他们,耐心地帮助教育少年收容教养人员,努力使他们成为遵纪守法,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有用之材。
第三、搞好生活卫生和劳动保护。
少年教养管理所、队的生产属于习艺性质,。
具有习艺性、教育性,有利于少年收容教养人员的身心健康,而且其生产收入主要用于补充教育经费和改善集体福利。
6、在矫正教育工作中运用个别教育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第一、把握个别教育的最佳时机,明确个别教育的具体内容
①最佳时机:
一般来说,个别教育应选择矫正教育对象在心理上容易被触动的时刻和心理上正在激烈斗争的时刻,此时他们最需要关怀、帮助安慰、鼓励和引导。
个别教育的最佳时机主要有“矫正教育对象刚进矫正场所时;受到惩罚或奖励时;逢年过节时;遭遇困境时等。
②具体内容:
谈话的内容要有主题,不能漫无边际,没有中心,否则达不到谈话的目的。
一般情况下,与矫正教育对象的谈话内容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矫正教育对象的基本情况,以了解其存在的困难;二是其违法犯罪经历及对罪错的认识程度;三是谈目前的改造表现,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等。
第二、端正个别教育态度,讲究个别教育的艺术
在进行个别教育时,处于主导地位的矫正教育者必须做到拉近双方的距离,
使谈话气氛融洽,这样矫正教育对象才能敞开心扉,表露自己真实的心理状态,以便更好地对其进行教育。
①要获得矫正教育对象的同感;②对矫正教育对象予以积极关注;③要充分运用对质的技巧;④注意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的结合。
六、案例分析(每题14分)
1、请从监区文化建设的角度,谈谈如何消解监狱亚文化对罪犯的影响。
答:
监狱亚文化是指罪犯群体在监禁生涯中逐渐形成、自觉或不自觉地信奉和遵行,与监狱主文化偏离或对立的价值标准、行为方式和现象的综合体。
其往往以罪犯特有的“道德”和“规矩”来维系,它所具有的感染力、内聚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刑罚执行中的矫正效果,所以对其必须进行有效控制。
而监区文化具有丰富业余生活、稳定罪犯改造情绪的娱乐功能,改造罪犯思想、矫正罪犯恶习的教育功能,培养团队精神、增强罪犯的集体主义思想的凝聚功能,陶冶思想情操、提高罪犯文化素养的矫正功能。
监区文化建设要创造的是健康、文明与现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适应的监区环境和文化气氛,只有这样才能消除监狱亚文化对罪犯的影响。
第一、加强矫正教育者对监区文化的重视,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
平,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矫正教育者队伍。
第二、监狱干警要积极探索如何建设监区文化,努力营造一个讲文明、讲礼
貌、讲道德、讲纪律、讲卫生的监区文化氛围。
第三、矫正教育者必须引导和教育罪犯树立正确的法制观、人生观、道德观,坚决抵制监狱亚文化的侵蚀。
第四、矫正教育者要注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增强监区文化建设的功效,培养和激发矫正教育对象学习知识的热情和转化的积极性。
2、你对此观点(矫正无效)如何评价?
答:
对于马丁森矫正无效的观点,我认为是片面的。
第一、马丁森的研究成果《有什么效果?
关于监狱改革的问题与答案》是在收集报告、调查研究后发表的,虽然这些彼此孤立的实例无法表明某种矫正效果的清晰模式,然而当时无法拿出比马丁森报告更实证严谨的矫正实效的分析,因而马丁森的“矫正无实效”的结论成为当时刑罚和监狱领域的一个共识。
而且研究发现监禁刑不仅不会对罪犯产生显著的矫正效果,而且有可能使被监禁的罪犯的心理和行为发生消极的变化。
换言之,监禁刑的执行很有可能使犯罪人变得更坏。
所以,马丁森矫正无效的观点在当时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二、随着社会的发展,非监禁刑在短短几十年中得到迅猛发展。
非监禁刑不仅刑罚适宜性更强,有助于犯罪人改造和回归社会,而且大大降低行刑成本,符合刑罚发展的轻刑化规律和人道主义精神。
尤其是社区矫正近年来在我国的发展,对罪犯的矫正作出了巨大贡献,避免了罪犯交叉感染等众多问题。
大大提高了对罪犯的矫正效果。
第三、矫正工作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产生积极的。
在目前的监狱中,由于对罪犯的犯罪类型分类明确,采取分类教育、个别教育等多种方法;重视对罪犯心理和思想上的矫正,监狱大力加强对罪犯的思想道德教育,开展各种心理治疗和心理测验,使罪犯从心理和行为上有根本的改变;加上我高素质、高水平的矫正教育队伍的建设。
这一切都大大的降低了罪犯的重新违法犯罪率,所以矫正在一定条件下是由积极效果的。
综上所述,马丁森的观点是片面的,需要我们用正确看待和理解。
3、请结合教育改造工作实践,谈谈你对个案矫正模式的认识。
答:
个案矫正,主要是指针对罪犯的犯罪原因、异常人格、具体个性等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改造,最终让罪犯回归社会。
个案矫正模式的发展体现了新时期监狱工作以罪犯为本、实施教育改造的理念。
第一、个案矫正措施的选择应当符合罪犯身心特点与现实要求。
完全按照监狱和民警的意愿改造罪犯的活动通常是缺乏成效的,因为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问题性质,以及不同的发展倾向。
只有按照科学规律办事,认真选择矫正措施,才能引导罪犯逐步矫正恶习,达到矫正目标。
在在方案设计与活动实施上,既要考虑到罪犯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又要符合罪犯的现实处境要求。
罪犯来自不同的生活环境,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与生活经历,也造就了不同的心理与行为特点。
应在帮助罪犯正视现实、立足现实的前提下寻求自我改变的办法与可能性,唯有如此,矫正活动才能更有针对性,更有成效。
第二、个别谈话教育要把握最佳时机,讲究谈话的艺术。
一般来说,个别谈话教育应选择矫正教育对象在心理上容易被触动的时刻和心理上正在激烈斗争的时刻,此时他们最需要关怀、帮助安慰、鼓励和引导。
个别教育的最佳时机主要有“矫正教育对象刚进矫正场所时;受到惩罚或奖励时;逢年过节时;遭遇困境时等。
并且,谈话教育时要做到拉近双方的距离,使谈话气氛融洽,让矫正教育对象敞开心扉,表露自己真实的心理状态,以便更好地对其进行教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矫正 教育学 期末考试 重点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