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附问答题总结)适合背诵..doc
- 文档编号:27370107
- 上传时间:2023-06-30
- 格式:DOC
- 页数:37
- 大小:4.74MB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附问答题总结)适合背诵..doc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附问答题总结)适合背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附问答题总结)适合背诵..doc(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改版教科版专用
附全册问答题梳理
新教科版六下科学知识点
37
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
第1课了解我们的住房
1.工程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要,设计和使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
2.住房的基本结构包括门窗、梁、墙体、楼板、房顶等。
3.住房的基本系统包括供水系统、供暖系统、采光系统和电路系统等。
4.住房建造过程中要经历明确任务、选址、设计、建造、验收等几个重要阶段。
第2课认识工程
1.港珠澳大桥能为港珠澳大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
2.工程的限制条件包括时间、费用、可用材料、环境、抵抗自然界的破环能力等。
3.港珠澳大桥会受船舶航道和香港机场的影响,解决的办法是建造海底隧道。
4.隧道与桥梁之间需要岛屿连接,但这片海域没有可用自然岛屿,解决的办法是修建人工岛屿。
5.建岛的海床有淤泥,机械会滑出,移走淤泥又会对海洋造成毁灭性污染,解决的办法是用圆钢管围岛。
6.工程建设的一般步骤包括:
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方案)、测试模型、评估改进、实施建设。
7.工程利用了大量技术成果,建设工程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推动了技术的发展。
技术与工程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第3课建造塔台
1.塔台竞标标书包括建塔位置、使用材料、塔的设计、成本预算、人员分工和时间分配等内容。
2.塔的设计需要考虑塔高、塔型、实用性和安全性等因素。
3.工程设计和竞标的关键是如何实现项目安全性和项目成本的和谐统一。
4.考虑楼梯、栏杆的细节有助于竞标成功。
5.项目成本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时间成本。
6.项目安全性包括稳固程度、承重能力、抗风能力、抗震能力等。
7.标书可以用文字、画图、标注等多种形式表达。
第4课设计塔台模型
1.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
2.制作塔台模型需要经过设计、制作、测试、评估和改进等过程。
3.为避免倾斜,塔台整体应该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4.三角形更加稳固,在塔台模型设计中我们要多设计三角形来保证塔台模型的稳固和承重能力。
5.设计作品的关键是达到坚固、美观、价廉的平衡。
第5课制作塔台模型
1.制作塔台模型要与模型设计方案一致。
2.塔台的接口处要固定牢固,同时也要考虑节省胶带。
3.控制好立柱的高度,尽量等高,可以防止塔台的倾斜。
4.使用三角形结构可以使塔台稳固。
第6课测试塔台模型
1.塔台模型测试主要测试塔高、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材料成本统计、分工合作和美观等。
2.塔台模型太高会使它的抗风能力减弱。
3.塔台制作不够精细会使它的抗震能力减弱。
4.把塔台制作成上轻下重会提高它的抗震能力。
第7课评估改进塔台模型
1.工程要反复评估改进,不断完善,才能达成最终的工程要求。
2.改进后的设计还需要再次进行制作、测试、评估,如果遇到问题,仍需要反复改进,直到达到建造要求为止。
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第1课校园生物大搜索
1.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础。
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建筑、家居材料及其他生活、生产原料。
它们在维持气候,保护水源、土壤和维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调查是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了解、考察的科学研究方法。
3.科学家研究一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通常要对这个区域的生物种类进行调查:
一是统计一个区域内生物的种类数目,二是统计单位面积内生物的种类数目。
4.找一张校园平面图,根据生态环境的不同,将校园分成几个小区域。
分小组调查每个区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观察生物之间的联系。
5.调查方法
(1)把不认识的动植物画下来或拍照片。
(2)从脚印、粪便、毛发等踪迹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和曾经来过的动物,将它们记录下来。
6.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注意事项
(1)不要伤害生物,注意自己的安全!
(2)如果校园中的生物较少,可以到周围公园或田间开展调查活动。
(3)遇到小鸟从校园里飞到校园外,我们也应该记录下来。
第2课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
1.对不知名的小动物,我们应该详细描述它的样子,说明是在哪儿找到的。
2.利用二歧分类法对植物进行分类
(1)二歧分类法:
确定一个标准,将我们发现的校园植物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
(2)草质茎:
茎中木质部成分少,通常较柔软,易折断,外表常呈绿色。
(3)木质茎:
茎秆坚硬,大部分由木质部组成。
3.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生物的名称太长,直接写在校园生物分布图上写不下,可以用编号的方法来做,也可以将我们画的生物图剪贴在分布图旁边,用箭头指出它所在的位置。
4.校园中的花坛、草坪、池塘等区域生物种类较多,橡胶操场、水泥路面、教室等区域生物种类较少。
这说明生物生存需要适宜的环境。
5.校园中的动植物存在的关系:
有些动物以植物为食,动物的粪便可以给植物生长提供养分,有些动物在土壤中疏松土壤的行为有利于植物生长。
6.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生存的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第3课形形色色的植物
1.认识形形色色的植物:
苔藓、蕨类、云杉(裸子植物)、水稻(被子植物)
2.比较植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
选择两株植物,一株(后代)是由另一株(亲代)结出的种子培育来的。
观察比较亲代与后代植株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遗传和变异
(1)植物后代和亲代非常相似,这种现象叫遗传。
(2)植物后代和亲代之间也会有一些细微的不同,这种现象叫变异。
(3)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4)正是因为有了遗传和变异,自然界才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植物。
4.人类利用植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改善着人类生活
(1)袁隆平院士发明的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2)抗倒小麦增加了粮食产量。
(3)太空椒、无籽西瓜等都改善着人类生活。
5.孟德尔花了八年时间用豌豆进行实验,终于揭开了生物一代与一代之间又像又不像的奥秘,这就是著名的孟德尔遗传定律。
第4课多种多样的动物
1.比较动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
(1)右侧小狗的毛色与狗妈妈相同,它遗传了狗妈妈的毛色。
左侧小狗的毛色与狗妈妈不同,它相对狗妈妈的毛色来说发生了变异。
(2)推测狗爸爸的毛色可能是白色的,因为左侧小狗的毛色是白色,它可能是遗传了狗爸爸的毛色。
2.动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动物亲代与后代非常相似,但也有一些细微不同。
3.与植物世界一样,正是有了遗传和变异,自然界才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动物。
4.动物的分类
(1)像麻雀那样,身体上长有羽毛的动物是鸟类。
鸟类包括燕子、大雁、丹顶鹤、鸡、鸵鸟、企鹅等。
(2)像兔子那样,直接生下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动物是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包括大象、长颈鹿、马、牛、猪、猫、狗、袋鼠、河马、海豚、鲸、蝙蝠等。
人类也属于哺乳动物。
(3)像鲤鱼那样,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
鱼类包括鲫鱼、金鱼、带鱼、鲨鱼等。
有一些动物名称里含“鱼”字,但不是鱼类,如鲸鱼、鳄鱼、章鱼、墨鱼等都不属于鱼类。
(4)像蚂蚁那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
昆虫包括蚕、蝴蝶、蜜蜂、苍蝇、蚊子、蜻蜓、蟑螂、蟋蟀等。
5.“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描述的是遗传现象。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描述的是变异现象。
第5课相貌各异的我们
1.动植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同种生物中也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体。
在世界上不能找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2.认识几种相貌特征
3.如果每个性状表现出两种特征,2个性状可以呈现2x2=4类相貌,3个性状可以呈现2x2x2=8类相貌,4个性状可以呈现2x2x2x2=16类相貌……
4.我们人类遗传组合的可能性几乎是无穷尽的,身高、体重、头发、眼睛的颜色等有无数种组合可能。
5.人的后代与亲代有许多相似之处,又有许多不同。
6.人的相貌特征、血型、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
7.红绿色盲、高血压、糖尿病、血友病等许多疾病都是可以遗传的。
第6课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1.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
借助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一点点复原出各种生物的样貌、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研究生物是怎样变化的,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2.1999年由我国科学家在云南发现的昆明鱼化石是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鱼类,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动物。
3.远古时期,地球上存在着不同的生物。
有些古生物已经灭绝,一些现存生物与古生物相似,也有些古生物至今仍存活,如鲎(hòu)等。
4.科学家通过将化石提供的古代生物信息,与观察到的现在生物特征进行比较,可以推测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5.认识古生物的化石
6.研究古生物有助于我们认识生物及地球环境的发展变化。
第7课保护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
生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互相联系的生态系统,提供了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条件。
2.目前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正在采取的措施:
(1)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
(2)建立植物种子库和花粉库。
(3)建立动物精子库。
(4)颁布相关法律法规。
3.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第三单元《宇宙》
第1课太阳系大家庭
1.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2.认识太阳
(1)太阳处于太阳系的中心位置,它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所有天体质量的99.86%,正因为如此,它支配着太阳系中所有其他天体的运行。
(2)它是一颗充满活力的恒星,每时每刻都在向太空发出光和热。
3.了解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
(1)矮行星的体积介于行星和小行星之间,围绕恒星运转,冥王星是矮行星。
(2)小行星是指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绝大多数的小行都集中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
(3)流星进入地球大气层时,由于与大气发生剧烈地摩擦,会使流星燃烧发光。
(4)彗星也绕太阳公转,有的大约几十到几百年绕太阳一圈,有的绕太阳一圈需要长达数千年甚至数百万年。
第2课八颗行星
1.太阳系有八颗行星,它们在其特定轨道上运转。
2.给八颗行星排序
(1)离太阳由近到远: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按直径从大到小: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
最大的行星是木星,最小的行星是水星。
3.处理纸带:
取三条长度相同的纸带,每条纸带对折四次,然后将纸带粘连成一条长纸带,长纸带被平均分为48份。
在长纸带的折痕处标记数字。
4.标记行星时用两条折痕间的距离表示10000万千米。
5.平时常见的太阳系八颗行星的图片中,八颗行星的间距相差不大,实际上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差异非常大。
6.八颗行星自身都不能发光,只能靠表面反射太阳光,才显得明亮。
有的行星看上去比其他恒星还要亮,那是由于它们距离地球很近。
第3课日食
1.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太阳系中的天体都在围绕太阳运行。
月亮在绕着地球运动的同时,也被地球携带着绕太阳公转。
2.模拟三球运动
乒乓球模拟的是月球,手电筒模拟的是太阳。
3.日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4.模拟日食
(1)用大小和颜色不同的纸片分别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
(2)将三张纸片摆放在一条直线上。
(3)在地球纸片上打上一个观察孔,让月球纸片和观察孔高度一致。
(4)将月球纸片转到离地球纸片远近略有不同的两个位置上,通过观察孔观察“月球”挡住“太阳”的情况。
(5)实验现象:
当月球距离地球稍近时,月球会完全挡住太阳;当月球距离地球稍远时,月球不能完全挡住太阳。
(6)实验结论: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中间,并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才能挡住太阳光,形成日食。
5.金星凌日
(1)金星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恰巧三者排成一条直线时,就会出现金星凌日天象。
(2)凌日现象发生时,地球上的人们会看到金星在太阳的圆面上缓缓移动,从太阳的东边缘进入,最后从太阳西边缘移出。
(3)金星的直径和地球差不多大(比月球大得多),但凌日现象发生时,金星看上去像一个小黑点(不能像月球那样挡住太阳),这是因为金星距离地球比月球距离地球远得多。
第4课认识星座
1.在夜晚观星中,我们可以看到天空中有许多闪烁的星星。
这些星星绝大多数是太阳那样的恒星,天空中众多的恒星组成了不同的星座。
2.为了方便认星,人们把星星分成了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根据它们的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者其他物体的形状,并且给它们命名。
天空被人们划分成的不同区域就称为星座。
3.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统一将全天星空划分为88个星座。
4.天空中的星星虽然遥不可及,但我们可以通过建星座模型来帮助我们认识星座。
用投影机的光从不同角度照射星座模型,橡皮泥小球在屏幕上投下的影子不同。
5.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
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也不同。
6.光行走一年的距离为1光年。
7.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
第5课夏季星空
1.夏季是观察星空的好季节,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可以帮助我们识别一些星座。
2.利用星座找方向:
先找到北斗七星,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两颗星的连线沿勺口方向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5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这就是北极星。
由于北极星始终在北方,所以能帮助我们在夜间辨别方向。
3.根据季节和星图,可以确定星座大致在天空的位置。
4.在晴朗的夜空,我们会发现一条闪亮的光带,它就是银河。
银河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
5.夏季星空中有三颗亮星组成了“夏季大三角”——天津四、织女星、牛郎星。
它们分别属于天鹅座、天琴座、天鹰座。
6.天蝎座是夏季南天最显眼的星座,里面亮星云集。
7.在夜晚观星时,将事先制作好的活动观星盘举过头顶,并转动观星盘,让盘上的“北斗七星”与天空中的北斗七星处于大致相同的方位,就可以根据盘中的星座来认识天上的星座了。
8.星座是人类认识星空的产物,不能决定人的命运。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星空观。
第6课浩瀚的宇宙
1.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为普通的天体系统。
银河系由数千亿颗恒星组成。
2.银河系的结构
(1)银河系像一个盘子,银盘直径约10万光年。
(2)银河系又像一个漩涡,它有多条旋臂。
太阳在其中一条猎户座支臂上,距离银河系中心约2.6万光年。
(3)银河系中的天体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高速公转。
3.建立银河系模型时,用米粒模拟银河系的“恒星”。
模型用胶水固定米粒,银河系中天体之间的引力使“恒星”固定在银河系中。
4.通过太空望远镜,人们发现银河系以外还有许多类似银河系一样庞大的恒星集团,称为河外星系。
5.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上百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通过观测分析,我们的宇宙还处于膨胀之中。
6.向河外星系的“外星人”描述我们的地址时,可以描述为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地球、中国等。
第7课探索宇宙
1.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1)第一阶段:
古人用肉眼观测天体。
在古代,人们就开始观测和记录各种天象,比如日升日落、月圆月缺、斗转星移等,并由此形成了日、月、年等时间概念。
为了更好地观测,专门建立了观测、记录和研究天象的场所——天文台。
(2)第二阶段:
借助望远镜等工具观测。
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创制了伽利略望远镜。
(3)第三阶段:
航天时代。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开展了200多次深空探测任务,其中月球是人类唯一登陆过的地球以外的天体。
2.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成就: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天宫”空间站、“嫦娥”系列探月卫星、“玉兔”号月球车、“天问”系列行星探测卫星、“祝融”号火星车、“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
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
第1课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1.人、动物、植物、房子等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2.厨房中有许多物质,它们有不同的特征和用途。
3.厨房中的物质会不断的变化,如,米煮熟会变成饭,冰箱里的水会变成冰。
4.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
有些变化只改变的物质的大小、形态等,我们称这种变化为物理变化;而有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
5.泡沫灭火器喷出泡沫、放烟花和铜狮生锈都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第2课产生气体的变化
1.有些化学变化会产生气体,如,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2.有气体产生的变化
当白醋滴入有小苏打瓶盖中时,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其它五个瓶盖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
3.收集产生的气体
打翻瓶盖后,白醋与小苏打混合,产生了气体,使密封袋鼓了起来。
4.二氧化碳使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灭火,我们呼出的气体中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第3课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
1.蜡烛燃烧产生新物质
(1)将一个透明玻璃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会发现玻璃杯内壁有水珠产生。
(2)用试管夹夹住玻璃片与蜡烛火焰短暂接触,玻璃片上会留下黑色的炭黑。
(3)蜡烛燃烧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2.加热白砂糖产生新物质
(1)起初,白砂糖熔化,这是物理变化。
(2)后来,熔化的白砂糖变黄,颜色越来越深,最后变成黑色固体,我们还会闻到特殊的气味。
黑色固体和特殊的气味都是新物质,所以加热白砂糖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3.用面粉烘制蛋糕、钢铁生锈、虾煮熟变红都有新物质产生,都属于化学变化。
4.有些化学变化对人类有益,有些化学变化对人类有害。
酸雨会毁坏森林,腐蚀建筑物。
第4课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1.化学变化常伴随一些现象,如:
颜色变化、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
有时这些现象会同时发生。
2.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
(1)几天后,没有水的铁钉不生锈,被水完全浸没的铁钉也几乎不生锈,一半被水浸没的铁钉生锈最严重。
(2)铁在水和空气共同作用下才会生锈。
3.并非所有颜色变化、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电灯发光发热、泥水沉淀、烧开水产生气泡、红墨水在水中扩散颜色变淡等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4.阻止钢铁与水和空气接触能防止钢铁生锈,如:
在钢铁上刷一层油漆。
第5课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
1.各种矿物、宝石是地壳经过亿万年的化学变化产生的。
2.煤和石油是亿万年前的动植物尸体被掩埋在底层深处,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形成的。
煤和石油的颜色与动植物尸体不同,它们的燃烧能力也比动植物尸体强,说明煤和石油是新物质,这个变化是个化学变化。
3.石油可以分离出燃油、塑料、沥青和纤维等。
4.早期地球的大气中并没有氧气,经过长时间的演变,特别是绿色植物的出现,地球上的氧气才逐步增加。
5.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氧气和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质,增加了大气层的氧气含量。
因此我们要保护森林。
6.药品的合成,化肥的制造过程都是化学变化的过程。
第6课生命中的化学变化
1.在动植物包括我们人体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这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这些变化维系着我们的生命。
2.食物能被点燃,说明食物具有能量。
3.食物进入人体后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为人体提供能量,并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化成人体的一部分。
4.米饭和馒头中的淀粉与唾液混合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的有甜味的物质。
5.人的情绪变化也与化学变化有关,如我们特别积极地做某件事时,大脑中有一种物质可以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愉快,这种物质时通过化学变化产生的。
第7课美丽的化学变化
1.紫甘蓝浸泡在白醋里会变成红色,这是一个化学变化,但泡在水里不变色。
2.通过化学变化,我们可以创造各种漂亮的颜色,美化我们的生活,可以生产药物,可以制造矿泉水。
3.塑料制品轻便,不容易发生化学变化,是很好的材料,但如果把它们丢弃到环境中,会造成环境污染。
我们应该学会回收矿泉水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广泛使用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会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和海水酸化,破坏生态平衡。
最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
课本问题参考答案
P3:
一套住房包括哪些基本结构和系统?
答:
基本结构:
门、窗、柱子、墙壁、房梁等;基本系统:
供水、供电、排水、煤气、供暖、电路、网络宽带等系统。
在住房建造过程中,哪些工作阶段最重要?
为什么?
答:
建造工程的每个阶段都很重要,都必不可少,但关键是设计。
P7:
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工程有了哪些认识?
这些认识的依据是什么?
答:
工程建设需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的支撑来完成;工程建设过程是十分艰辛、十分复杂的,尤其是尖端工程的建设,需要通过不断创新、不断超越、突破重大难关等来实现工程目标。
完成—项工程要经历哪些重要的工作阶段?
答:
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
工程与技术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
工程建设需要科学技术支持,工程的需求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与工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假如让我们做一名小小的工程师,我们都要完成哪些工作呢?
答:
明确任务、选址、设计、制作模型、测试模型、评估改进、实施建设等。
P9:
通过参与设计塔台的项目,我们有什么感受?
答:
设计过程是十分复杂的,需要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
设计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我们计划怎么解决?
答:
塔高不够,增加高度;不够安全,增加护栏;材料不够用,使用框架结构等。
我们对工程又有了怎样的新认识?
答:
工程要统筹考虑、协调平衡多种制约因素,具有复杂性;改进贯穿工程建设各个环节。
Pl2:
我们的设计方案完备吗?
是否考虑到了各个因素?
答:
完备,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或不完备,没有考虑抗震能力等。
我们的设计方案还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吗?
打算怎样进一步调整?
答:
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如适当缩小塔底,节省材料等。
P14:
对照评价表,我们认为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会在哪些方面表现较好?
在哪些方面会出现问题?
答:
我们认为在高度、抗震能力、顶端承重方面表现较好,在抗风方面可能会出现问题。
我们对自己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满意吗?
通过实际的搭建活动,我们对塔台模型的设计又有了什么新想法?
答:
满意。
可以试试用纸板做材料制作塔台模型。
P16:
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表现最佳的是哪些方面?
我们是怎么做到的?
答:
表现最佳的是抗震能力,我们用胶带把连接点加固了一遍;抗风能力,使用框架结构等。
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哪些?
所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
塔台太高,对千抗风有一定影响;底部较轻,不利于抗风抗震;美观方面需要改进;吸管裁剪长度不精准,组装不规范等。
其他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对我们小组有什么启示?
答:
我们可以学习其他小组加护栏,提高安全性;底部加钩码增加质量,增强抗风抗震能力。
P18:
通过建造塔台模型的活动,我们对做好一项工程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答:
工程建设由很多环节组成,设计是工程的关键,制作模型是对设计的执行、检验和完善;测试是对设计是否合理、科学、符合要求的检验;评估与改进是对设计的完善,使之更准确、科学,从而达到工程的要求。
假如学校再组织开展—项工程活动,我们会怎样做?
答:
按照工程建设的步骤,一步步完成。
P22:
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时要注意些什么?
答:
不要伤害动植物、注意自己的安全、小组成员要团结互助、及时把自己的发现进行记录,遇到不认识的动植物可以拍照或者画下来等。
P25:
校园中哪个区域生物种类较多?
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 六年级 下册 科学 知识点 问答题 总结 适合 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