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27363838
- 上传时间:2023-06-29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502.91KB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前郭蒙中2020-2021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甲、乙两地某类企业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和市场价格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该类企业由甲地向乙地转移,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技术B.原料C.市场D.劳动力
2.关于该类企业转移,其造成的影响可能有
①促进转入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②导致转出地“用工荒”加剧
③促进转入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④有利于转出地高新产业的发展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1.D2.C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工业区位因素,企业转移的影响。
【1题详解】
甲地2001年到2011年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技术成本、原料成本上升幅度小,其他成本也在上升,各种成本相比,其中上升幅度最大是劳动力成本;乙地2001年到2011年劳动力成本上升,但相对甲地上升幅度小,其他成本也有所升高。
但总体原料成本、其他成本都低于甲地。
所以为了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该类企业由甲地向乙地转移,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所以选D。
【2题详解】
该类企业是劳动力指向性企业,迁移出去有利于迁出地高新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迁入地就业,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缓解转出地“用工荒”,促进转入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所以②导致转出地“用工荒”加剧,错误。
所以选C。
近年来,我国一些传统低端制造业向越南、柬埔寨等国家转移,同时部分高端制造业在欧美国家重振本国制造业和加快实施“再工业化”战略背景下向欧美本土回流。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我国低端制造业向越南、柬埔寨等国家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市场营销成本B.原料成本C.劳动力成本D.设备成本
4.在高端制造业向欧美本土回流的背景下,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亟需()
A.加大政策支持,抑制企业外迁B.进口国外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答案】3.C4.D
【解析】
【3题详解】
我国低端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越南、柬埔寨等同家转移的主要影响素是劳动力成本,C对。
市场营销成本、原料成本、设备成本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影响因素,A、B、D错。
【4题详解】
在高端制造业向欧美本土回流的背景下,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及需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D对。
可以加大政策支持.不能抑制企业外迁,A错。
进口国外产品,不能替代国内生产,B错。
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不能提高竞争力,C错。
以色列地处地中海东南沿岸,以干旱缺水著称。
为合理配置水资源,以色列修建了著名的北水南调工程,将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南方,沿途设多座水泵站加压。
起始水源地是以色列东北部的太巴列湖(-213米),约旦河自北向南流经该湖,向南注入死海(-415米)。
以色列沿海有狭窄平原,中北部为丘陵、裂谷,南部为沙漠,南北长约400千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以色列北水南调
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势北高南低B.需水北少南多
C.河网北密南疏D.降水北多南少
6.以色列北水南调需消耗大量电能,主要原因在于沿途
A.裂谷众多B.路程遥远C.高差悬殊D.河网密布
7.推测以色列实施北水南调后,会导致
A.死海含盐量上升B.太巴列湖入湖水量减少
C.北部地区降水量减少D.南部地区蒸发量加大
【答案】5.D6.C7.A
【解析】
【5题详解】
以色列北水南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降水北多南少,D对。
以色列地势南高北低,不是调水的原因,A错。
需水北少南多是社会经济原因,B错。
该地以干旱缺水著称,河网密度南北都很小,C错。
所以选D。
【6题详解】
以色列北水南调需消耗大量电能,主要原因在于沿途高差悬殊,地势南高北低,设多座水泵站加压,C对。
裂谷地带不是沿途消耗电能多的原因,A错。
国土南北长约400千米,南北路程较近,B错。
河网密度小,D错。
所以选C。
【7题详解】
起始水源地是以色列东北部的太巴列湖,约旦河自北向南流经该湖,向南注入死海。
推测以色列实施北水南调后,会导致流入死海的水量减少,蒸发量不会减少,死海含盐量上升,A对。
不影响太巴列湖入湖水量,B错。
与北部地区降水量、南部地区蒸发量变化无关,C、D错。
所以选A。
【点睛】以色列北水南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降水北多南少。
以色列北水南调需消耗大量电能,主要原因在于沿途高差悬殊,地势南高北低,设多座水泵站加压。
实施北水南调后,会导致流入死海的水量减少,死海含盐量上升。
读某区域能源跨区域调配图,完成下列各题。
8.甲地区需要调入能源的原因主要是()
A.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B.人口密集,环境污染严重
C.资源埋藏深,缺乏开采技术D.交通便捷,便于能源出口
9.近年来,甲区域从越南中部进口煤炭数量逐渐增多,从山西调入煤炭逐渐减少。
主要原因是()
A.距离近,运费相对低廉B.越南煤比晋煤品质更优良
C.山西煤炭产量减少D.山西交通不便
10.调入能源后,对甲地产生的影响是()
A.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城市化发展B.调整了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了经济发展
C.促成了能源供需平衡,增加了就业岗位D.加强了东西部的联系,改善了大气环境
【答案】8.A9.A10.B
【解析】
【分析】
【8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地区位于广东省,该地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需要调入大量能源,A正确,D错误。
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埋藏深,缺乏开采技术不是能源调入的主要原因,B、C错误。
故选A。
【9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珠三角地区距离越南较近,运费相对低廉,A正确。
越南煤是否品质优良,材料中无此信息,B错误。
山西实施产业结构升级,煤炭产量减少,但是并不会影响煤炭的外运;,C错误。
山西的煤炭外运网络较为完善,D错误。
故选A。
【10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能源调入后,可促进甲地能源消费结调整和经济发展,B正确。
能源调入可以完善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不会推动城市化发展,A错误。
可以促进能源供需平衡,增加能源调入沿线的就业岗位,C错误。
调入煤炭资源不会改善甲地大气环境,D错误。
故选B。
【点睛】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资源分布与消费不匹配。
资源跨区域调配产生的影响:
对资源输出地的影响:
1、将资源输出地的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资源输出工程的开展能带动当地基础设施的发展,另外也能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工业发展能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当地就业压力对资源输入地的影响:
1、缓解当地资源紧缺状况,优化当地能源消费结构。
2、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进一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读2011—2015年中国工业增加值与增长率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1.2011—2015年,我国
A.工业化水平一直非常高B.工业增加值持续增长
C.工业比重不断上升D.工业化速度不断加快
12.现阶段,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可行措施是
A.加快矿产开发,提高钢铁产能
B.扩大产品进口,替代国内生产
C.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D.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13.我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可以
A.推动城市化进程B.降低消费水平
C.消除城乡差距D.减少地域联系
【答案】11.B12.C13.A
【解析】
【11题详解】
由图中的柱状图可知,2011—2015年,我国工业增加值持续增长,故B正确。
2011—2015年,我国工业化水平一直非常高不符合客观事实,故A错误。
图中信息不能反映工业比重不断上升,故C错误。
读图可知2011—2015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变化不大,比上一年增长呈下降趋势,说明我国工业化速度变化不大,故D错误。
【12题详解】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我国劳动力工资水平大幅度提升,工业品价格优势逐渐丧失,因此现阶段应该加大科技,研发产品,树立自己的品牌意识,增加市场的竞争力。
从而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故C正确,D错误。
我国应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故A错误。
扩大产品进口,替代国内生产阻碍我国工业的发展,故B错误。
【13题详解】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相互影响的,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故A正确。
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会促进经济发展,消费水平应提高;会缩小城乡差距,但不会消除;有助于加强地域联系。
故B、C、D错误。
香港的新市镇工程将曾经临海的渔村建成了“水泥森林”般的住宅区。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018年10月22日,2018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峰会在深圳举行,各界人士共聚一堂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发展展开探讨。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4.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存在优势互补,下列不属于香港优势条件的是()
A.发达的现代服务业B.发达的现代制造业
C.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资金D.完善的市场机制和管理经验
15.港珠澳大桥的建设()
A.促进港珠澳三地人口数量以及人口合理容量增加
B.受到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影响,工程量大,成本高
C.中段改为海底隧道是为缩短通行距离,节约时间
D.加速大湾区的区域融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答案】14.B15.D
【解析】
【分析】
【14题详解】
香港经济发达,利用港口优势发展现代服务业,A正确,香港有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资金,C正确。
完善的市场机制和管理经验,D正确。
现代制造业不是香港的优势产业,选择不不属于香港优势条件,故选B。
【15题详解】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加速大湾区的区域融合,有利于区域的合作,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D正确。
资源是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交通对人口数量和人口合理容量影响小,A错误。
本地区位于板块内部,地震等地质灾害少,B错误。
中段改为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不影响珠江主航道的正常通航,C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香港发展的优势条件及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的意义。
香港优势条件有:
港经济发达,利用港口优势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资金;完善的市场机制和管理经验。
我国知名的黑龙江省五常大米,绿色、质量好,价格节节攀升,最贵的已在市场上卖到39,8元/千克。
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6.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他种植区的优势条件是()
A.光、热、水充足B.生长周期长,病虫害少
C.昼夜温差小,有利于有机质积累D.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17.甲地区城市化发展迅速,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表现为()
A.制约农业劳动力转出B.有利于优质耕地保护
C.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D.阻碍商品农业发展
【答案】16.B17.C
【解析】
【分析】
【16题详解】
由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地区所处纬度较高,气温偏低,生长周期长,病虫害少,这些是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他种植区的原因,B正确。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C错误。
中国其它位于季风区种植的水稻也有雨热同期、光、热、水充足的优点,故不是东北的优势,A、D错误。
故选B。
【17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第二、三产业迅速发展,能够促进农业劳动力转出,有利于商品农业发展,A、D错误。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增多,会占用部分耕地,导致耕地面积减少,B错误;农业劳动力转出后,农村劳动力减少,人均耕地增多,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C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农业区位因素及城市化对农业的影响。
东北地区的稻米产区较我国其他稻米产区,所处纬度较高,故热量不足,人口密度较小,主要靠机械化生产;但黑土肥沃,且气温日较差大,利于糖分的积累;故品质优良。
研究发现,东北黑土平均每年流失表土0.4~0.7厘米,很多地方耕地黑土层已完全消失,露出下层黄土,成为“破皮黄”。
这些坡耕地多采用顺坡耕作,致使水土流失不断加剧。
据此完成各题。
18.“破皮黄”()
A.土壤贫瘠,无机盐分较少
B.土层薄,黏重,呈酸性
C.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贫瘠
D.空隙小,不透气,土质差
19.顺坡耕作加剧水土流失的原因为()
A.增加耕地坡度,加剧水土流失
B.破坏土壤固有结构,疏松土壤
C.将土壤带到低处,加剧水土流失
D.形成沟渠,加剧水土流失
20.为了促进该地区农业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为()
A.增施土壤有机肥,平整梯田
B.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C.改变耕作制度和方式,保持水土
D.发展蔗基鱼塘农业,合理利用水土资源
【答案】18.C19.D20.C
【解析】
【18题详解】
黑土和“破皮黄”的最大差别是“破皮黄”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大的土壤颜色偏深、黑,所以选C。
【19题详解】
顺坡耕作形成沟渠,加快水流速度,加剧水土流失。
所以选D。
【20题详解】
根据面临的水土流失问题及其成因,该地区应改变耕作制度,保持水土,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选C。
下图是怒江大峡谷示意图,读图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21.图示地区地理环境比较脆弱,人们面临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A.荒漠化B.水土流失C.泥石流D.地震
22.最可能直接导致大峡谷生态破坏的常见原因是()。
A.人类开发B.气候变暖C.季风强弱D.构造运动
23.兼顾怒江大峡谷的开发与保护,正确的做法是()。
A.边采伐边造林,使青山永在B.只采伐森林,不开发矿产
C.设立自然保护区,适当开发旅游观光D.封山育林,建设大型水电站
【答案】21.B22.A23.C
【解析】
【21题详解】
怒江位于长江的上游,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地质灾害比较频繁,由于人们破坏植被,面临的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选B。
【22题详解】
最可能直接导致大峡谷生态破坏
常见原因是人类活动,即人类开发,选A;气候变暖和季风强弱不能直接导致大峡谷生态破坏,B、C错;构造运动并不常见,D错。
【23题详解】
为了保护长江上游
生态,国家建立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怒江大峡谷本身就是比较好的自然风光,在不破坏生态的基础上,可适当开发旅游观光,选C。
AB选项是破坏性开发,D选项属于保护不开发,不现实。
读克里希纳河水系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24.根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20世纪60年代以来,克里希纳河中上游地区()
A.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
B.砍伐森林和矿山开采加剧水土流失
C.修建铁路和城市扩张导致地面沉降
D.修建库坝和过度灌溉致使土地盐碱化
25.为防治克里希纳河下游平原地区的旱涝灾害,合理的措施是()
A.加固加高河岸堤防B.控制工农业用水量
C.建设梯级大坝D.积极发展节水农业
【答案】24.B25.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流域的开发和治理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24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上游地区铁矿、锰矿资源丰富;开矿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随着人口增长,中上游地区坡地垦荒,破坏森林,也是水土流失的原因。
故选B。
25题详解】
据图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知,克里希纳河流域属热带季风气候,流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因此下游河口平原地区旱涝多发。
在上游修建梯级大坝调蓄径流和从水量充沛的北部河流调水是防御下游地区旱涝灾害的有效措施,C正确。
控制工农业用水量和积极发展节水农业是针对水资源短缺的措施,加固加高河岸堤防是针对洪灾的措施,ABD错误。
故选C。
【点睛】防止干旱的主要措施有:
①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②改进耕作制度,改变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③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风的危害;④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人工降雨、喷滴灌、地膜覆盖、保墒,以及暂时利用质量较差的水源,包括劣质地下水甚至海水等。
现代防洪措施包括防洪工程措施和防洪非工程措施
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堤防、河道整治工程、蓄滞洪工程和水库等,通过这些工程手段扩大河道泄量、分流、疏导和拦蓄洪水,以减轻洪水灾害;防洪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洪水预报、洪水警报、蓄滞洪区管理、洪水保险、河道清障、河道管理、超标准洪水防御措施、灾后救济等。
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水能资源丰富,被誉为我国水电建设中的“富矿”。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6.该河段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①海拔高②河流流量较大③水位季节变化大④河流落差大⑤水库移民较少
A.②④B.①②C.③④D.④⑤
27.河流上游梯级开发对中下游地区的有利影响有()
①减轻旱涝灾害威胁②增加年径流量③改善枯水期水质④提高地下水位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26.A27.B
【解析】
【26题详解】
黄河上游水量较大,且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且集中,适宜进行梯级开发。
【27题详解】
河流上游修建水库,进行梯级开发,水库可以起削峰补枯的作用,有利于减轻旱涝灾害威胁;水库在枯水期放水,有利于改善枯水期水质。
“呼包银榆经济区”地处内陆腹地,资源优势得天独厚,是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国家向北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高地。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28.该能源基地的开发在自然环境方面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
A.地表起伏B.优质土地资源短缺C.气候条件恶劣D.水资源短缺
29.合理开发利用该基地能源资源的有效措施是()
①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②禁止开发利用,防治环境污染
③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④实施环保标准,加强矿区土地复垦与绿化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28.D29.C
【解析】
【分析】
【28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可知,“呼包银榆经济区”地处内陆腹地,该地位于我国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量大,植被稀少,生态脆弱;煤炭、油气等能源开发需要大量水资源,会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D正确。
地形、土地、气候对能源开发影响较小,A、B、C错误。
故选D。
【29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可知,合理开发利用该基地能源资源的有效措施:
①加大科技投入,对能源资源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可,从而提高经济效益;④实施环保标准,加强矿区土地复垦与绿化,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因资源开发而造成的生态破坏,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所以①④是合理措施,C正确。
②禁止开发利用,违背了发展观,可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减少资源浪费;③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虽然可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但该地区人口稀少,发展第三产业市场较小,不是能源基地建设的重点,②③错误;A、B、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以“呼包银榆经济区”为载体,考查了该地能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开发的有效措施。
30.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980年和2017年工业结构简图。
与1980年相比,该地区2017年()
A.矿产资源储量减少B.新兴工业迅速发展C.已无环境污染D.失业人口明显增加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直接读图可知,图示该地区1980年、2010年的工业结构均为资源型工业,故大量消耗矿产资源,而导致该地区的矿产资源储量减少,A正确。
该经济区开发中,利用丰富的煤炭,铁矿、铅锌等金属矿产,可形成煤化工业、钢铁工业、金属冶炼工业等产业链,并没有新兴工业迅速发展,B错误。
废水、废气、废渣得到充分利用,此类工业污染减轻,但还应有其它的污染,C错误。
从材料中可以看到资源已进行了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可促进就业,D错误。
故选A。
【点睛】
二、综合题(3道大题,共40分)
31.作为经济大省的江苏,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都比较迅速。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江苏省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
材料二江苏省不同地区城镇人口比重(%)构成比较。
2000年
2005年
苏南地区
59.6
70.3
苏中地区
37.7
56.0
苏北地区
31.2
51.5
(1)结合图,分析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2)结合表,描述江苏省不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该差异的因素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
(1)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
(2)苏南、苏中、苏北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城市化水平自苏南向苏北逐渐降低。
影响因素:
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经济基础、科教水平等。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城市化水平的发展特点及不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差异。
【详解】
(1)根据材料一“江苏省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中信息,可得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这是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所发该地的城市化水平是:
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发展速度较慢。
(2)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江苏省城市化的空间差异,苏南、苏中、苏北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苏南城市化水平较高,苏北城市化水平较低,苏中介于两者中间。
由所学知识可知,造成该差异的原因要从它们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经济基础、科教水平等。
【点睛】
32.“广东制造”曾是一张享誉全球的名片。
名片的过去,写的是“产业加工”,如今,这张泛黄的名片已经要改写——产业转移,腾笼换鸟,升级为“广东创造”。
下图为“广东省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粤东、粤西、粤北及邻省吸引产业转入的有利因素。
(2)为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粤东、粤西、粤北等地需要对新迁入的企业设置必要的门槛。
请你对门槛的设置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答案】
(1)资源和劳动力丰富,价格较低;内部交易成本较低;有利于转入产业开辟和扩大新市场;环境压力较轻。
(2)迁入企业环境污染较小,限制或禁止污染严重的产业迁入;迁入的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限制技术落后难以升级的产业迁入。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及对转入企业的要求。
【详解】
(1)由所学知识可知,粤东、粤西、粤北及邻省吸引产业转入的有利因素,主要表现在劳动力成本、内部交易成本、市场和环境压力方面。
粤东、粤西、粤北及邻省由于地处相对的内陆,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且廉价;内部交易成本低;产业转入有利于产业的调整和升级,同时利于扩大市场;环境承载力大于东部地区。
(2)由所学知识可知,为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门槛的设置从环境和技术两方面考虑。
产业迁入必将给迁入地带来环境污染,所以要求迁入企业对环境污染较小,限制或禁止污染严重的产业迁入;另外,迁入的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才能促进并带动本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必须限制技术落后、升级困难的产业的迁入。
【点睛】
33.读“东北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注主要山脉:
A____,B____,C____。
(2)填注主要平原:
D____,E____,F____。
(3)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简述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答案】
(1)长白山;小兴安岭;大兴安岭
(2)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3)总体上呈现出冷湿的气候特征,具体可以概括为:
冬季漫长且寒冷潮湿,夏季高温多雨。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地理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前郭尔 罗斯 蒙古族 自治县 中学 学年 上学 第二次 月考 地理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