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资料.docx
- 文档编号:27363223
- 上传时间:2023-06-29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1.13KB
端午节的资料.docx
《端午节的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午节的资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端午节的资料
端午节的资料
篇一:
端午节的资料
端午节的资料
端午节(dragonBoatFestival)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
“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
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
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
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
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
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
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
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
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
端午节发展历史
先秦时期
先秦时,南北风俗各异,但是五月五日作为一个“节日”已各有所侧重。
战国时代,人们已把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
《大戴礼》云:
“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
”秦代
到秦代之后,由于国家统一,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使风俗习惯也互相融合,端午节就在南北风俗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
但是,就现文献记载来看,两汉时的端午风俗还主要是避恶。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争频繁,人们饱尝战乱之苦,所以最重视的端午习俗莫过于“辟兵缯”了。
用五色丝染练制成日月、星辰、鸟兽之形状,上刺文绣、金缕,即叫辟兵缯,也沿袭汉代名称为长命缕或续命缕。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端午节从风俗形式上都继承了前朝。
但是,从性质上讲,原来有特定意义的节日风俗活动,到此大多演变为节日文娱活动。
“恶日”已不恶,逢凶化吉,充满了节日的欢乐。
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诗序》中记述:
皇宫端午日盛况,召来儒雅臣僚,大张筵席,“广殿肃而清气生,列树深而长风至”。
唐代民间端午风俗活动形式也类似前代。
像《酉阳杂俎》就记载:
“北方妇人,五日进五时图、五时花,施之帐上。
是日又进长命缕,宛转绳结,皆为人像带之。
”长命缕,只是制作上有所不同,用丝缕结成人形,更有装饰性。
五时图则是五毒蛇、蝠、蜍、蜥蜴之类,是五毒图之前身,此俗一直影响到明清时期。
午时花则是石榴花,五月正是榴花吐艳之时。
唐代角黍粽子也花样翻新。
《文昌杂录》记载:
“唐时五日,有百索粽,又有九子粽。
”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诗中就有“穴枕通灵气,长丝缤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百索粽”还是唐代皇帝赏赐臣下的食品。
唐代端午龙舟竞渡尤其值得一道。
在唐代全盛时期,经济繁荣,人民生活相对稳定,在节日娱乐方面,一方面是上行下效,蔚成风气,另一方面对民间的一些风俗活动也受到官府的支持。
因此,竞渡之风尤为鼎盛。
宋代
宋代以后,端午节许多风俗有了新变化。
汉魏时以朱索、桃印施于门户,止恶气驱瘟避邪,而宋代却讲究贴天师符。
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云:
“端午,都人画天师像以卖。
”还有合泥作张天师,以艾为头,以蒜为拳,置于门户上。
宋代,汉族端午节俗也被辽、金两国吸收。
如《辽史·礼志》就记载辽国重午朝仪,皇帝要系长寿彩缕才升坐。
对南北臣僚也要各赐寿缕。
而金国除吸收一些汉族风俗外,在端午节还有拜天之礼、射柳之俗及击鞠文娱活动。
《金史·世宗本纪》就记载:
大定三年(公元1264年)重午,金世宗“幸广乐园射柳,胜者赐物有差,复御常武殿,赐宴击鞠,自是岁以为常。
”《金史·礼志》对此俗有详细叙述。
金俗重午、中元(七月十五日)、重九日行拜天之礼,筑台拜天。
重五拜天之后,插柳球场,射者要以尊卑为序。
射柳完毕要打马球。
明清时期
到了明代,端午节又吸收了金人射柳之风俗。
明永乐年间禁宫中就有剪柳之戏,剪柳即射柳,北方人还有将鹁鸪鸟藏在葫芦,悬于柳枝,弯弓射之。
如果射中葫芦中,鹁鸪就飞出来,以此来定胜负。
这种民间比赛也是常在端五日举行,考其渊源,正是(:
端午节的资料)辽金遗俗。
明代把端午又称“女儿节”。
《帝京景物略》云:
“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榴花,曰‘女儿节’。
”不仅节日名称有异宋代,而且民间风俗也有变化。
来自民间的许多夏令保健活动,也掺杂在这个节日习俗中。
例如在五月五日正午前,人们要群入天坛去避毒,过了正午才出来。
在端午节还讲究捉虾蟆取蟾蜍,其方法是用针刺破蟾眉,将蟾蜍汁挤出。
蟾蜍是一种珍贵的中药,可拔毒、消热、消肿,治疗疔毒恶疽有奇效。
以菖蒲渍酒饮用避恶气,用艾叶插门固为前代之遗俗。
明代新出现的风俗是用雄黄涂耳鼻,认为这样可以避虫毒。
明清时期,端午风俗活动形式变化虽不大,但是范围却愈来愈盛行。
尤其南方龙舟竞渡,成为轰动一时的盛举。
据《武陵竞渡略》记载,龙舟竞渡已不限于端午一天。
而是“四月八日揭篷打船,五日一日新船下水,五日十日十五日划船赌赛,十八日送标”。
还有“五月十七八打船,二十七八送标者”。
竞渡范围历时经月。
对此事“或官府先禁后驰,民情先鼓后罢也。
”
宋代就出现的端午贴天师符风俗,到明清时更为流行。
不但有天师符,还有“五雷符”、“纸符”、“五毒符”、“五瑞符”等。
清代端午极力打扮小女儿,已出嫁之女也可回家归宁,称之“女儿节”。
近现代
2006年5月20日,端午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XX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正式将端午节列为国家法定假日,规定农历端午当日放假1天。
20XX年9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9月30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中国“端午节”名列其中。
这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篇二:
端午节资料
端午节资料
端午节介绍
中文名:
端午节
外文名:
dragonBoatFestival或doubleFifthFestival
又称:
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
时间:
农历五月初五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
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
但有例外,东吴一带的端午节历来不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吴越地区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的起源
1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对于端午节的由来,各本其源,有屈原说、伍子胥说、曹娥说、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
其中,在民间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看法,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忠臣屈原。
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
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
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
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老百姓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
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起源四种主流说法】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史籍资料中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四种。
2
一是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古代吴越民族对龙图腾的崇拜。
天津市社科院教授王来华说,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在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
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图腾的部族——史称吴越族。
对于这些考证据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端午节的历史教育》两篇文章中认为,古代吴越民族以龙为图腾,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们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还有水上赛龙舟。
这些说法虽说有一定的根据,但是其真实性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研究才能证明。
二是说端午节插艾草、悬菖蒲都是为了夏日驱病防病,与古俗视五月为“恶月”、视五月五日为“恶日”相应,所以端午节是起源于古代“恶月”、“恶日”说。
三是纪念孝女曹娥。
传说东汉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孝女曹娥,她父亲在江上划龙船迎潮神时被淹死,数日不见尸体,当时曹娥年仅14岁,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七天七夜仍不见尸体,于是她在五月初五跳江寻找父亲,后来抱出父尸。
人们被她的精神所感动,为她建了一座庙,称为曹娥庙。
传说这一天为了纪念曹娥,人们纷纷来水上赛龙舟。
但端午节是不是为了纪念曹娥还有待考证。
第四种说法,也是在民间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看法,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屈原。
3
纪念屈原说何以深入人心?
王来华表示,这是因为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品格感人至深。
因此,纪念屈原说就占据了主流。
在这一天,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举行一系列活动,如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等。
端午习俗
我国各地都有过端午的习俗,其中以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和湖南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的“苏州端午习俗”最具特色和代表性。
因此,2009年中国端午节将三省四地习俗“打包”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成功,成为唯一入选的节日类项目。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午节。
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午节、女儿节、天中节、五月节、粽子节、天中节、卫生节、天医节、夏节、艾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灯节等。
虽然叫法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过节的习俗还是基本相同的。
内容主要有:
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逐渐消失外,其余习俗至今已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的国家。
我国的满、朝鲜、白、苗、哈尼、纳西、瑶、蒙古、布依等少数民族,也流行过端午节,又各有其风俗。
如满族的拜天、射柳、击球;朝鲜族的荡秋千、踏跳板等活动。
4
秭归县是屈原的诞生地,也是中国端午节文化最为深厚的地方之一。
在中国很多地方只过一个端午节,而秭归却有三个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头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五月二十五为末端午。
每到端午节,秭归人都要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纪念屈原,端午诗会吟屈原、赛龙舟纪念屈原、举行仪式公祭屈原,此外还有挂艾蒿、插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等。
观竞渡(《清史图鉴》)
5
篇三:
端午节的资料
端午节的资料
端午节:
中国传统节日,日期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起源
一般大众所接受的说法是: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
但许多盛行於世的端午习俗早在此之前即已流传。
而且不少习俗都有驱瘟避疫的成分,因此有人据此推测:
端午节源於对恶日(农历五月正是仲夏瘟疫流行的月份而得名)的禁忌。
此外,学者闻一多先生认为:
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竞渡和吃粽子,都和龙有关(见《端午考》)。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迎涛神祭图腾说。
相传在古代的中国南方有个少数民族(大概在今天的浙江、上海一带)自认为是龙的传人,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要举行祭图腾仪式,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大丰收。
他们把食物裹在树叶里或者装在竹子里,投到江里面去。
后来他们还有在这天扒著独木舟拜访亲朋好友的做法。
高兴时就即兴举行独木舟赛,慢慢地就演变成今天过端午节这种习俗。
习俗
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在家门前悬钟馗像、挂艾蒿和艾草(艾叶菖蒲)、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家人给孩子手腕缠绕五彩丝线,传说可以续命,祈盼儿女长命多福。
赛龙舟: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竞渡之习,盛行於吴、越、楚。
以纪念屈原。
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现在台湾每年端午节都举行龙舟竞赛。
吃粽子:
在荆楚地区,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
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现在全国各地粽子不论造型或内容,都有五花八门的变化。
如浙江的湖州粽子、四川的椒盐豆粽、广东的中山芦兜粽等。
悬钟馗像:
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钟馗捉鬼,用以镇宅驱邪。
挂艾叶菖蒲:
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以僻邪驱瘴。
饮雄黄酒:
在长江流域地区盛行。
游百病:
在贵州地区盛行。
佩香囊:
小孩佩香囊,避邪驱瘟、襟头点缀。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拴五色丝线。
意义
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纪念伍子胥的忌辰(因吴王夫差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於五月初五投入大江);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在五月初五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国,后人敬仰其诗其人,在五月初五诗人节与屈原合并举行纪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端午节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