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华古典名著》优质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7362252
- 上传时间:2023-06-29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40.21KB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华古典名著》优质教案.docx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华古典名著》优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华古典名著》优质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华古典名著》优质教案
第二单元
5.草船借箭
创新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调度、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3.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
4.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2.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
3.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难点
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解题质疑。
1.谈话激趣,引导交流:
我们国家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我国的“四大名著”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你知道是哪四大名著?
它们的主人公分别是谁?
2.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3.在“四大名著”中,你最喜欢哪一名著?
能说说理由吗?
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指导学生发言。
5.教师小结:
老师最喜欢“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
原因一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故事开始于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结束于王浚平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军事、政治斗争。
文字浅显、人物形象刻画深刻、情节曲折、结构宏大。
原因二
《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张飞等人性格尤为突出。
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经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
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历史上是“宁我负人,休人负我。
”),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家、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
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
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国家民族之大义。
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了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原因三
作者罗贯中(1330年一1400年之间),名本,号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说家。
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
据传说,罗贯中曾充罗贯中任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幕客.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他还创作有《隋唐志传》等通俗小说和《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戏剧。
另外,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水浒传》后三十回也是其所作。
原因四
《名家彩绘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由戴郭邦、陈白一、戴宏海等35名丹青高手,以如椽彩笔绘就292幅国画。
各位画家风格各异,流派纷呈,或工笔、如穿针引线,一丝不苟,或写意,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多姿多彩地展示了三国时期宏大的战争场面和从多的人物形象,达到了《三国演义》绘画创作的顶峰,同时也展示了国画这一中华未瑰宝的独特风彩。
尤其是其中一些脍炙人口的名篇章,如桃园结义、大闹凤仪亭、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子龙单骑救后主、怒喝长坂坡、七擒孟获等,精彩纷呈。
6.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学习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草船借箭》(板书课题:
草船借箭)学生齐读课题。
7.质疑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或想法吗?
(学生质疑,教师筛选整理有价值的问题。
如:
(1)谁用草船借箭?
(2)向谁借箭?
(3)为什么要借箭?
(4)怎样借箭?
(5)借到箭了吗?
)
二、自由阅读,相互讨论。
1.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提出阅读要求。
(1)做到“四不”:
不错字,不多字,不少字,不读破句子。
(2)做到“四到”:
眼到、心到、手到。
(3)读到有疑问的地方多读几遍。
2.四人小组互相交流,试着解决刚才所提的问题,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意见,记录小组同学无法解决的问题。
3.全班交流,解决小组同学解决不了的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学生自由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
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
)
第二课时
一、阅读课文,寻词突破。
1.指名多个学生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
2.课文的结尾说“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
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这段话中的“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
(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
)
3.提出问题:
课文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
二、精读课文,理解神机妙算。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能表现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
妙在何处?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意见。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相机小结:
知天文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1.“大雾漫天”是什么意思?
(到处都是大雾。
)
2.“大雾漫天”与“借箭”有联系吗?
(有,这是借箭成功的外部条件。
)从哪里能够看出来?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
“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
3.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暗自高兴,因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在三天前就已料到的。
)
4.你从哪里看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三天前就料到的,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
)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5.教师范读,学生交流读这段话后的感受。
(1)感受到诸葛亮早在三天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雾。
(2)感受到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神机妙算。
6.交流小结:
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了什么?
(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
)
懂地理、巧安排
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1.小组交流:
诸葛亮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1)把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摆开”,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当,使受箭面积增大。
(2)军士“擂鼓呐喊”,既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曹操军队的注意力,引曹军出来射箭,又是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方向。
3.从这样的安排中你了解到什么?
(诸葛亮考虑周全,安排巧妙。
)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4.小组交流:
诸葛亮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什么?
5.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这样既能两面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也便于箭满后船轻水急返回,省去调头的时间。
6.从这样的安排中你有了解到什么?
(诸葛亮考虑周全,安排巧妙,保证船只充分受箭并顺利返回。
)
7.自由读句子,体会诸葛亮的考虑周密,算准借箭的地理位置,以及他的巧妙安排。
识人心
1..识周瑜
诸葛亮说:
“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
(1)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意欲加害诸葛亮,所以周瑜设好圈套,明里共商军事,暗里设陷阱害人,假借“公事”逼迫诸葛亮承担造箭任务。
诸葛亮“立下军令状”这不是正中周瑜的圈套吗?
(不是。
)
(2)你从哪里能够看出诸葛亮早就知道周瑜的险恶用心?
诸葛亮说:
“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
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
(3)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诸葛亮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所以不让鲁肃向周瑜提借船之事。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早在立军令状之前,就算好了人,想好了整个草船借箭的计划。
)
2.识鲁肃
诸葛亮说:
“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
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
(1)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暗藏杀机,鲁肃又是周瑜的心腹,为何还要请鲁肃帮忙?
他不怕鲁肃向周瑜告密吗?
(他知道鲁肃忠厚守信,又顾全大局,可以信赖,特向他借船,做好了借箭的准备。
)
(2)从诸葛亮这一大胆的行为中你感受到什么?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有计谋、有胆略,知人善用。
他早在立军令状之前,就算好了人,想好了整个草船借箭的计划。
)
鲁肃答应了。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3)读一读说说自己了解到什么?
(感受到鲁肃的忠厚守信和顾全大局,感受到诸葛亮的超人的计谋和胆识。
)
3.识曹操
诸葛亮笑着说:
“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
……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
“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靠近。
”
(1)读一读,说说自己从中感受到什么?
(诸葛亮抓住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利用大雾的天气,前去“借箭”。
)
(2)“诸葛亮笑着说”,他在笑什么?
(笑自己的神机妙算,笑曹操的不敢出兵,笑周瑜的自不量力,这是自信的笑,胜利的笑;笑鲁肃的忠厚老实、不知底细,这是幽默的笑,宽厚的笑。
)
三、再读课文,体会人物特征。
1.教师小结:
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料事如神的非凡才干。
而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干,想设计陷害他。
诸葛亮同周瑜斗智,在鲁肃的帮助下,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
2.课文中有很多人物对白,尤其是第二自然段是一段诸葛亮和周瑜的精彩对白,这些对白充分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
老师读提示语,一组同学读周瑜的话,二、三组同学读诸葛亮的话,四组同学读鲁肃的话,五组同学读曹操的话。
四、总结全文。
1.教师小结:
草船借箭的前前后后,的确说明了诸葛亮神机妙算。
这句话照应了课文开头的第一句话“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正因为诸葛亮“挺有才干”,才遭周瑜的妒忌和暗算;又因为他有才干,才能挫败周瑜的阴谋,使周瑜自叹不如。
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
2.小组交流:
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
3.代表发言,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1)周瑜的智商不如诸葛亮,因为周瑜想到的是“造箭”,而诸葛亮想到的是“借”箭。
(2)周瑜的胸襟不如诸葛亮,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而诸葛亮宽厚待人,善于把握全局。
(3)诸葛亮考虑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掌握天文、地理的能力都要胜过周瑜。
五、拓展阅读。
1.你还知道《三国演义》的那些历史故事?
(自由交流)
(1)曹操——煮酒论英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华容道、割须弃袍
(2)刘备——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让徐州、三顾茅庐、借荆州、白帝托孤
(3)关羽——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刮骨疗伤、走麦城
(4)张飞——怒鞭督邮、古城相会、长坂桥、义释严颜
(5)吕布——凤仪亭、连环计、辕门射戟、白门楼、夜袭徐州
(6)诸葛亮——隆中对、舌战群儒、智激周瑜、借东风、三气周瑜、空城计、木牛流马
(7)赵云——长坂坡
(8)周瑜——蒋干盗书、苦肉计、火烧赤壁
(9)吕蒙——白衣渡江
(10)曹植——七步成诗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三国演义》。
7.猴王出世
教学内容分析
《猴王出世》是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的一篇略读课文。
本组教材以“古典名著之旅”为专题,要重点指导学生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猴王出世》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
这只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这石猴是集猴、神、人三者为一体的神话人物形象。
首先他来历非凡,是一个感受日精月华的石猴,出世充满了神奇色彩。
其次他更具有动物特点──野性、机灵、顽皮。
第三他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机警、聪明、勇敢及心想他人的可贵品质,有时还透着天真、活泼的稚气。
作者巧妙地将他的动物特性与聪明勇敢的人格化个性和谐地融为一体,使这个形象以其无穷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学生大都比较熟悉孙悟空,因此帮助学生感受它最初的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就成为了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
1.认识“芝、迸”等16个生字。
读读记记“灵通、迸裂、造化、家当、顽劣、明明朗朗、喜不自胜、天造地设、伸头缩颈、抓耳挠腮”等词语。
2.默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语句,能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猜测大体意思。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
4.感受石猴集猴、人、神于一体的形象。
5.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交流,导入课题。
1.图片激趣:
课件出示不同版本的长篇小说《西游记》的封面图片,学生仔细观察。
2.引发交流:
(1)从封面上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自由发言。
)
(2)你读过这本书的那个版本?
(学生自由发言。
)
(2)从交流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西游记》都不陌生,有的读了里面的某个章节,有的读了里面的某一小部分,有的甚至读完了整本书。
作者在这本书里塑造了许许多多不同人物的形象,那么在《西游记》这部小说中,你最喜欢谁?
能用几句简单的话语来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吗?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做简单介绍。
)
3.导入课题:
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喜欢的人物各不相同,但绝大多数学生都很喜欢神通广大、能力非凡的孙悟空,那孙悟空最初是怎样的呢?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课文《猴王出世》,通过学习我们来了解最初的孙悟空。
(板书课题:
猴王出世,齐读课题。
)
二、初学课文,读懂词语,理清课文结构。
1.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如“名曰、耍子”等,可以猜一猜意思。
(1)默读课文,猜一猜词语的意思。
(2)小组交流,互相订正。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①名曰:
名字叫作。
②围圆:
文中指仙石的周长,即围一圈的长度。
③灵通:
文中指仙石有了灵气,通了人性。
④耍子:
玩。
⑤石窍:
石头边隙。
⑥石碣:
石碑。
⑦镌:
刻。
⑧喜不自胜:
欢喜得自己不能控制。
形容非常高兴。
⑨瞑目:
闭上眼睛。
⑩造化:
福气;运气。
天造地设:
自然形成又合乎理想。
家当:
家产。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孔子名言。
信:
信用;其:
那;可:
可以,行。
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去做人。
拱伏无违:
伏在地上,朝上礼拜,没有违抗的。
序齿:
同在一起的人,按年龄长幼来排列顺序。
抓耳挠腮:
乱抓耳朵和腮帮子。
形容焦急、忙乱或苦闷得无计可施的样子。
力倦神疲:
太累了而全身无力,精神不好
2.快速浏览课文,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
分别描写了哪些内容?
再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总结: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
这只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1自然段)讲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况;(2、3自然段)讲石猴和群猴一起寻找山涧源头,来到瀑布旁,石猴第一个跳进瀑布,竟发现了水帘洞;(第4自然段)写群猴进入水帘洞,拜石猴为王。
三、欣赏影视,感受人物。
1.多媒体播放“猴王出世”影视片段,学生欣赏。
2.根据影视片段的内容,结合初读课文的感受,试着用一个词语或短语概括自己心目中石猴的形象,把自己想到的词语或短语写在课文插图旁边的空白处。
教师巡视,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几位写得好的学生的词语和短语,鼓励学生评议交流。
(野性、机灵、顽皮、机警、聪明、勇敢、天真、活泼……)
3.赞武松。
(1)课件出示:
这真是一个的石猴啊!
(2)学生试着给上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字词,把句子补充完整。
(3)全班交流:
①这真是一个机灵的石猴啊!
②这真是一个顽皮的石猴啊!
③这真是一个聪明的石猴啊!
④这真是一个勇敢的石猴啊!
⑤这真是一个天真的石猴啊!
⑥这真是一个活泼的石猴啊!
……
(4)学生是这朗读句子,在朗读中表达自己对石猴的赞叹之情。
四、研读交流,感悟人物形象。
(一)导入话题:
以上同学们说出了对石猴的评价,如野性、机灵、顽皮、机警、聪明、勇敢、天真、活泼……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出石猴的这些特点?
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画出能表现石猴这些特点的句子或段落,并在旁边写下所表现的石猴的特点,也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二)学生自由演读课文,并圈画批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读情况,相机进行个别指导。
(三)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四)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点拨并小结。
1.神奇不凡。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
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
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1)默读语段,用“”画出仙石形状及所处的位置;用“”画出石头变猴的原因;用“”画出石猴出生的经过。
(2)互相交流,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石猴?
(来历神奇。
)
(3)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石猴来历的神奇,令人惊叹。
2.自由快乐。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1)默读语段,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石猴?
(快乐。
)
(2)你从那里体会到了石猴的自由、快乐?
(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
(3)这段文字是作者对石猴日常生活的描写,你感觉这段文字具有什么特点?
①富有节奏、富于变化。
②动作描写非常准确:
食、饮、采、觅、宿、游。
(4)指导朗读:
在朗读中感受富有节奏、富于变化的语言,感受石猴的自由自在、快活逍遥、亲和友善而又顽皮可爱。
(5)学生再次静心默读这段话,探究表达方式的巧妙。
(着重引导体会古典白话文语言的凝炼、韵律之美、结构之美等。
)
(6)拓展交流:
在《西游记》这部小说中有很多这样的语言,同学们课下找到小说中这样的语言多读一读,相信你们会感触更深。
3.顽皮率真。
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
“我进去!
我进去!
”
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
“大造化!
大造化!
”
石猴道:
“没水!
没水!
原来是一座铁板桥。
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
”
石猴笑道:
“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
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
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
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
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
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
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
“都随我进来!
进来!
”
石猴端坐上面道:
“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
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
”
(1)谈话引导:
古人说“言为心声”,要真正认识这是一只怎样的石猴,我们还可以从它的话语中去探寻一番。
快速从文中找一找描写石猴语言的句子。
出示:
“我进去!
我进去!
”
“大造化!
大造化!
”
“没水!
没水!
……”
“都随我进来!
进来!
”
①学生自由读读,说说发现了石猴说话的什么特点?
(重复、短促,很多句子后都有感叹号。
)
②教师引读。
师:
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
生:
“我进去!
我进去!
”
师:
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
生:
“大造化!
大造化!
”
师:
石猴道——
生:
“没水!
没水!
原来是一座铁板桥。
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
”
师:
石猴笑道——
生:
“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
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
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
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
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
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
师:
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
生:
“都随我进来!
进来!
”
师:
石猴端坐上面道——
生:
“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
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
”
③指名学生到讲台表演读,鼓励扮演石猴角色的学生读出时候的语气,注意表情的变化,根据自己观看影视片留下的对石猴的印象在表演读中穿插动作。
④师生评议,教师小结:
作者吴承恩用重复、短促的语言,塑造了石猴顽皮、率真的性格。
希望同学们以后阅读《西游记》时注意作品中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并学会借助语言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4.勇敢无畏、胆大心细。
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
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
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石猴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
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
“大造化!
大造化!
”众猴把他围住,问道:
“里面怎么样?
水有多深?
”石猴道:
“没水!
没水!
原来是一座铁板桥。
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
”众猴道:
“怎见得是个家当?
”石猴笑道:
“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
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
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
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
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
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
都道:
“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
”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
“都随我进来!
进来!
”
(1)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这段文字。
(2)互相交流,通过阅读你了解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石猴?
(勇敢无畏、胆大心细。
)
(3)互相交流:
说说你是从哪儿看出这是一只勇敢无畏、胆大心细的石猴的?
①细致的动作描写:
瞑目蹲身、将身一纵、跳入瀑布泉中、睁睛抬头观看、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跳过桥中间、看罢多时、左右观看、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华古典名著 最新 部编版 小学语文 年级 下册 第二 单元 中华 古典名著 优质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