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精论.docx
- 文档编号:27362247
- 上传时间:2023-06-29
- 格式:DOCX
- 页数:75
- 大小:78.73KB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精论.docx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精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精论.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精论
第一讲
一、国外学校心理学发展简况
心理健康指导与咨询
心理学课程
二、影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事件
(一)全国性的
1984年起,全国各地高校陆续成立心理咨询中心
1990年11月,中国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成立
1992年10月,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联合制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者条例”
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再一次强调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
1999年8月13日,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从2000年秋季开学起,大中城市有条件的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城镇及农村的中小学也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并随即成立“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
2000年2月1日,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
200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当前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
2001年7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创刊。
2001年3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2002年5月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
2002年8月5日,教育部颁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再次明确重申:
——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要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教师要在具有较全面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和进行心理辅导的专门技能以及提高自身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上有显著提高。
——有条件的城镇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要抓好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区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推进工作。
——学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反映出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特点:
1、重心由医疗卫生系统向教育和社会服务系统转移
2、由生物-医学模式向心理-教育-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3、由补救性服务为主向预防性服务为主过渡
4、由大学向中小学转移
(二)广东省
2001年初,省教育厅成立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并随即颁发《关于委托有关学校承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业务指导任务的通知》,在全省范围内普遍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003年5月,为“进一步推进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省教育厅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
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观点:
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整体素质;
教育运作模式是心理健康教育成败与质量高低的基本保证;
师资队伍建设是心理健康教育成败的关键;
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是工作发展重要提升力量。
基本运作模式(两条主线):
组织管理主线:
建立领导机构——合格教师队伍——标准实施方案——检查评比活动
教育活动主线:
建设师资队伍——开展教育活动——进行教育研究
进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分级培训:
A级:
各地方、校区负责人
1、能规划、指导与评价中小学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能指导各中小学进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科研;
3、能使用心理测试技术,能在学校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
4、能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诊断,并提出处理方案;
5、能指导开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
6、指导与评价学校心理咨询工作。
B级:
专职教师
1.能科学地组织所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能规划与开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
3.能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
4.能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判断,初步识别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并提交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5.能使用心理量表了解学生心理情况,恰当地对量表结果进行解释。
C级:
骨干教师
1.能按照计划开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2.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精神渗透到日常的学科教学与学生教育管理中去;
3.能参与本校的心理咨询工作,对心理状态不利的学生进行疏导;
4.能初步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判断及协助有关人员进行分析。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意义
(一)保证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减少不适应行为和心理问题的需要
新的健康观认为,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方面,只有一个人身体、心理都处于良好状态时,才是真正的健康。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人们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情况或状态:
正常状态(常态)、不平衡状态(偏态)与不健康状态或病态(变态),与这三种心态相应,其不适应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首先是正常状态,简称“常态”。
个体在一般的没有较大的困扰的情况下,心理是处在正常状态之中。
个体在这种状态下的社会行为称为“常态行为”,个体的常态行为基本与其价值观体系、道德水平及人格特征相一致,因此带有必然性,是具有这种特定的价值观、道德水平与人格特征的人必然会发生的。
第二种状态是不平衡状态或危机状态,简称“偏态”。
个体一旦发生了“生活事件”,即扰乱正常生活、引起人们消极的情绪的事件如受挫折、欲求不能满足、受到威胁等,则会进入一种不平衡状态。
所谓不平衡状态,是指个体心理处于挫折、焦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应激等状态。
一旦个体处在不平衡状态,在通常情况下,他会通过自我调节来消除,如果单靠自我调节无效,就得借助于他人疏导,使之消除不平衡,恢复正常状态。
然而,如果由于各种原因个体无法通过自我调节或他人疏导以回复正常状态时,则会出现三种情况:
1、直接导致或累积压抑导致不健康状态。
2、线性地发生不适应行为。
所谓“线性”地发生,是指这些行为的发生有明确的、直接的原因,其因果序列是清晰的。
个体在心理不平衡情况下所作出的反社会行为或异常行为并不带有必然性,而是带有偶发性,它与常态行为不同,可以称之为“偏态行为”。
3、接受不良的道德规范,从心理不平衡向品德不良蜕变。
第三种状态是不健康状态,它包括轻度与重度两种情况,实际是轻度的变态与严重的变态,其行为特点基本相同的。
当个体处于不健康状态时,往往会非线性地发生不适应行为,所谓“非线性”地发生,是指这些行为的发生常常是没有直接的原因,也没有明确的行为动机。
这类行为我们称为“变态行为”。
心理健康的标准: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4)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心境良好;(6)人格完整和谐;(7)智力正常,智商在80分以上;(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状况:
英、美、日等国的调查发现,儿童心理卫生问题与障碍的发生率多在15%-26%之间。
我国自80年代以来也有许多调查:
1983年,有学者(骆伯巍,陈家麟)对江苏浙江两省的1095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各种心理卫生问题的检出率城市学生为18.77%,农村学生为14.22%。
1990年,湖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李雪荣等对湖南省8644名4~16岁儿童青少年的调查发现,各种心理问题达38种,患病率14.9%,其中城市14.2%,农村为16.1%,男性18.5%,女性10.8%。
1992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对我国22个省市的24013名4~16岁城市儿童进行研究,行为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2.9%(标准差为2.2%)。
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沃建中博士主持的“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对当前中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开展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
课题组按照国际标准,分别在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等五个地区抽样选取16472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
结果显示,小学生心理基本健康的比例是79.4%,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6.4%,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4.2%;初中生心理基本健康的比例是82.9%,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2%,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9%;高中生心理基本健康的比例是82.7%,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8%,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5%。
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疏导,使陷于不平衡状态或不健康状态的个体回复到正常状态,就可以大大地减少偏态与变态的不适应行为,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与异常事件,维护好学校、社会的正常治安与秩序,保证了家庭的幸福。
(二)是我国人才培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当前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
面向全体、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而人有多方面的素质:
心理素质——能力素质:
(加登纳的七种智力:
语词智力,数学-逻辑智力,空间视觉智力,音乐智力,身体动觉智力,人际关系智力,自我意识智力)
1、促进学生学业事业成功
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发展性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些心理素质是他们学业成功、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2、促进学生良好品德与行为的形成
因为,其一,个体心理只有处于正常健康的状态下才最易于顺应社会,倾向于与社会保持一致,接受社会的各种要求包括道德规范,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品德。
其二,某些好的品德往往要在某些心理素质的基础上才易于建立起来,因此,只有注重个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之处于正常健康的状态,才会形成其正常的心理素质,从而有利于其品德的培养。
其三,从反面来看,个体如果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则最易于形成不良的品德或发生不道德行为。
因为,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的青少年,往往易于接纳不良的规范,从而逐步地形成不良的品德。
同时,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或不健康状态则往往会线性或非线性地导致个体发生非道德行为,要防止或消除这类非道德行为,从根本上说,就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3、促进学生健全人格、适应能力的培养
(三)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个体从儿童进入青少年阶段,其身心发展起了重大的变化。
首先是出现了对其心理与行为有重要影响的两方面需要,第一是性的成熟,使青少年性意识与性冲动出现,即出现了性的需要;第二是由于身体的全面发展与性的需要的形成,使青少年产生了成人感,出现了强烈的独立性需要。
这就是青少年期的新需要与其心理成熟水平及社会地位水平的矛盾,具体化为四个方面:
1、新的性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
2、性成熟性意识增强与心理上道德上准备不足的矛盾
3、新的独立性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
4、新的独立性需要与心理成熟水平的矛盾
青少年期这些特定矛盾,导致了他们在各方面表现出既不同于儿童,又有异于成人的心理特点,使他们最容易进入心理不平衡状态而又最不容易通过自我调节或寻求成人疏导以得到解脱。
同时,青少年接近于成人的活动能量,对以上的矛盾系统又起着激发作用,容易使矛盾爆发。
因此,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迫切。
(四)是我国当前社会变动时期的需要
近二、三十年来,随着社会变革而产生的一些变化或暂时不可避免地滋生的一些因素,对青少年心理状态产生消极作用:
从家庭方面看,离婚率不断增高,家庭气氛温謦减少,家庭对独生子女不恰当的管教方式,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
从学校方面来看,高考升学的压力,频繁的测验考试,学生分数排位等等,导致竞争激烈,压力剧增,使青少年学生无休止地陷于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不平衡状态之中。
从社会环境方面来看,一些黄色、淫秽的东西出现,信息渠道的畅通,政府部门一些不正之风,观念的多元化,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注重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非常重要而且非常迫切。
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
国家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就明确地提出:
“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
”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一)从内容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素质培养与心理健康维护两项任务
第一项是心理素质培养,主要是教育与培养个体形成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助其学业、事业成功。
第二项是心理健康维护,它主要是使个体形成并维持正常的心理状态,从而能适应社会,正常地成长、发展。
这项任务包括:
1、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调控能力,使之能维持正常的心理状态;2、帮助进入了不利心理状态的学生及时摆脱这种状态,回复正常状态;3、帮助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康复,使之恢复健康状态。
这两项基本任务层次不同,心理素质培养主要是使学生能成功、成才,心理健康维护则主要是使学生能正常地生长发展,能适应、成人。
(二)从性质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则包括发展性教育与补救性教育两项任务
发展性教育主要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进行培养促进,使学生的心理品质不断优化。
补救性教育则主要是对心理处于不良状态或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帮助,使之回复正常状态。
这两项任务也是不同的层次,发展性教育主要是面对正常发展的学生,是提高性的;而补救性教育则主要是面对在心理方面出现不同程度问题的学生,是矫正性的。
(三)要注意把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其他方面的关系
政治思想教育:
主要是要形成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与科学的世界观。
品德教育:
培养个体形成该社会关于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关系的行为规范。
心理健康教育:
形成有利于个体生存、发展的基本心理品质。
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比较:
(1)从所要达到的目标看,道德教育旨在塑造个人完善的道德品行,本质上是一个道德内化的过程。
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旨在培养学生完美、健康的人格。
(2)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成长问题。
(3)从方法与手段上看,道德教育是一个教导的过程,示范与社会学习是最主要的手段。
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一个讨论沟通的过程。
五、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1、理论和方法的依据来源于学校心理学的研究与实践
2、尊重学生的客观心理事实
(二)教育性原则
(三)整体性原则
(四)平等尊重原则
(五)面向全体与适应个别差异相结合原则
(六)保密性原则
六、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与途径
(一)三大策略
1、发展优先,防重于治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首先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注重维护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而不能将工作重点放在心理出了问题的学生的矫正与治疗方面。
2、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
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
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就是专门的渠道。
但是,仅限于专门的渠道是不够的,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教学中去,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的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渗透到学校各项活动如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中去;这样就能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3、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创造健康的教育环境,避免学生经常性地陷入危机状态,维持其心理的平和、积极、顺畅,对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十分重要的。
从宏观教育环境(教育体制)来看,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
微观教育环境来看,教师和家长应采用恰当的教育方式,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
(二)五种途径
1、在各科教学中渗透
2、在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贯彻
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活动
4、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家、校沟通与合作
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类型
(一)按照性质分,可以分为:
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治疗
心理素质教育,是指根据个体心理特点与规律,运用心理学方法,设计并实施各种方案,以促使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
心理素质教育一般是发展性教育,面对的是正常学生,既可以是学生集体,也可以是个别学生。
所谓心理咨询与辅导,指根据心理特点与规律,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心理出现问题的个体摆脱不利的心理状态,或排除各种心理障碍,回复到健康状态。
心理咨询与辅导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教育者提供一个能自由倾谈的环境(咨询室),让学生(咨询者)主动前来咨询。
一般来说,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但无法依靠自我调节加以克服,因而主动前来请求帮助,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所进行的调节疏导工作,这种形式通常称为心理咨询。
第二种形式是教育者发现心理或行为出现问题的学生,主动地与他们沟通疏导,或者设计方案,在他们配合下实施,这种形式通常称为心理辅导。
心理咨询与辅导一般是补救性的,它所面对的主要是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的学生或者是程度较轻的心理不健康的学生。
所谓心理治疗,是指运用心理学方法,对已经产生较严重心理障碍的人员进行专门的调节,使之回复到正常状态。
心理治疗是补救性的,它的对象是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学生,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与周密的治疗处理,有时要辅之以药物。
进行心理治疗要求要有专门训练的、有较高技术的人员。
(二)按照形式分,可以分为:
团体发展性教育、团体补救性教育、个别发展性教育、个别补救性教育
团体发展性教育:
有目的有计划地以学生班组为单位实施系列的教育方案,以促使学生形成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心理素质。
团体发展性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部分,常规性的教育。
一般来说,学校要根据办学方针、培养目标与办学特点,确定应重点培养学生哪些心理素质,各年级应如何安排,然后设计相应的团体教育教案,并按计划实施。
团体补救性教育:
根据学生值得注意或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设计教育方案,以学生班组为单位实施教育方案,使学生能获得正确的观念,改变不利的心理健康状态。
个别发展性教育:
有目的有计划地根据各学生的心理素质实际,设计适合该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系统的培养方案,然后对该生个别实施,使该生能健康发展。
个别补救性教育:
根据各个学生值得注意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存在问题,结合该生的个人特点实际,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该学生改善该心理健康问题的专门的培养方案,然后对该生个别实施,使该生能获得正确的观念,改善不利的心理状态。
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与要求
(一)职业道德素养
1、热爱心理健康教育事业
2、热爱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3、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和隐私
(二)专业知识与技能素养
1、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2、专业知识:
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社会学知识、医学知识
3、专业技能:
心理测量技能、设计与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技能、设计与实施个案辅导的技能、心理咨询的面谈技能、心理矫正与治疗技能。
(三)心理品质素养
1、敏锐的观察力
2、良好的记忆力
3、丰富的想象力
4、创造性思维
5、良好的言语表达与沟通能力
6、诚挚的同情心
7、浓厚的兴趣
(四)消除和矫正自身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师源性心理问题)
个人特点:
高焦虑、抑郁、人格分裂、品性问题
教育观念与行为:
不当或过严的批评与惩罚
九、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
1、简单地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知识的教学
2、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品德教育
3、没有看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和对整个学校教育的指导意义,把心理健康教育只作为点缀性的应景工作。
4、把心理健康教育看作某些教师的职责
5、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某届政府或领导的短期行为
(二)误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仅仅看作是面对学生,缺乏整体性的系统观
(三)缺乏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计划性、指导体系和组织管理尚不完善
第二讲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
毕生心理发展的概述
美国心理学家何林沃斯(L.Hollingworth)提出要研究人的一生心理发展。
1930年,他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以发展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发展心理学概论》。
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开始使用“发展心理学”一词,代替了惯用的“儿童心理学”。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许多以研究人的终生发展命名的心理学著作问世,诸如:
生命全程发展心理学、人类发展心理学、毕生发展心理学等等。
心理发展的含义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法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瓦龙(WallonHenri,PaulHyacinthe,1879-1962)认为,心理发展的过程乃是一种内化的过程。
所谓内化,是就心理活动所反应的对象而言,最低级的心理活动总是直接反应外部的刺激,越是发展了的高级心理活动,越能对内部刺激做出反应。
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
其一,连续性与阶段性。
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当某些代表新特征的量累计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取代旧特征处于优势的主导地位,表现为阶段性的阶段现象。
但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生的,而且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新特征,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其二,定向性与顺序性。
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
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其三,不平衡性。
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一方面表现出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上、发展的起讫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其四,差异性。
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又往往是千差万别的。
人的成熟与发展
成熟(Maturation)是指人本身由于非经验原因而引起的内部变化。
也有学者认为,成熟指人本身按照内在的变化规律并接受可能是遗传密码一部分的所谓指令(instructions),在身材、体形和技能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单纯的身体成熟发展是不依靠练习或训练的(H.L.Bee,1978)。
贝雷尔森(B.Berelson)和斯坦纳(G.A.Steiner)则认为,成熟是人体肌肉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其他系统等内部机制所发生的生物性变化。
简单地说,成熟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
个体心理的发生发展必须以生理的发育、变化、成熟为物质基础。
个体生理的发展变化是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
对于成熟的一般理解,指的是一个人朝着特定的成人成熟水平发展过程中目前所处的状态。
但心理学者却认为,导致一个人达到目前的发展状态或水平的原始动力既包括遗传方面的内在发展,也包括人的经验。
从抽象意义上看,纯粹的成熟可以被理解为完全由于不受环境影响的内在力量所导致的人的发展;但从实际意义上看,不可能完全消除环境的影响。
从胚胎产生的瞬间直到死亡,每个人都显然经历了连续不断的环境变化,这些环境与人的内在发展因素相互作用,进而形成一个人的可观察到的成长。
对于发展心理学者来说,就是要探讨这种相互作用发生在人生各个阶段的方式,从而确定身体结构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 心理健康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