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第二中学637高效课堂.docx
- 文档编号:27361154
- 上传时间:2023-06-29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5.20KB
朔州市第二中学637高效课堂.docx
《朔州市第二中学637高效课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朔州市第二中学637高效课堂.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朔州市第二中学637高效课堂
朔州市第二中学“637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的基本概念
高效课堂是通过课堂教学手段,来满足“三大目标”。
第一,在效益和效率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变“接受式”学习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主动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第二,要使课堂成为“主阵地”,主动承载新课程的诸多要旨要义,变“苦学”为“乐学”,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幸福;第三,要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满足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
并藉此体现二中的办学理念——“发展每一位学生,成就每一位教师,让二中人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高效课堂的衡量标准
一、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是高效课堂
二、促使师生、生生多维互动的课堂是高效课堂
三、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课堂是高效课堂
四、关注全人教育的课堂是高效课堂
五、高效课堂要实在,实效
高效课堂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具体表现在:
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有效教学的更高要求是高效教学。
能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就是高效。
有效相对无效、负效而言,高效相对低效而言,因此有效是高效的前提,教学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是“高效教学”。
高效课堂的两个中心
在教学关系上,一切以学习为中心;在师生关系上,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学是教学的灵魂,教服务于学。
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如何学,教则是教方法,而不是教知识。
“637高效课堂”解读
一、“637高效课堂”模式解读
“3”,即高效课堂的学习方式
即“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法。
“3”,即高效课堂学习的三个阶段:
1.预习自学
(1)课前自习时间让学生预习课本,通研一遍教材,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通研导学案,在导学案的引领下进一步理解教材,与生活经历挂钩,重构知识体系;
(3)小组长做好组织管理,确保每个成员充分预习,认真完成好导学案,并找出需要课堂讨论的问题,写在预习案上相应位置。
2.高效课堂
(1)每个学习小组针对预习发现的问题,确定讨论目标,自主合作,探究解疑;
(2)在讨论展示中,小组长随时关注小组成员对预习遇到问题的解决和整个学习过程;
(3)课堂结束,小组长对每个成员的学习效果进行验收、总结、打分、排队。
3.训练拓展
(1)小组长自主确定时间,带领全体成员按训练学案要求分层达标;
(2)自学为主,限时完成;
(3)小组长及时收交,向老师反馈交流。
“7”,即高效课堂的七个基本步骤:
1.预习自学、探究问题
每位学生根据学习目标,以导学案为学习路线图,通研教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导学案上的学习任务。
要求学生静下心来,动起脑来,认真预习,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用红色笔标注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2.完成学案、训练应用
在预习之后,由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导学案中大部分内容,中等以上学生通过自学后能完成,但一些综合思考性题目,或答案不唯一的题目需讨论解决,要注意标记。
做学案一要强化思考和规范,二要书写认真、标注清楚。
一定要用红笔标出自己不会的问题,注重题型、思路、规律的总结。
3.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这是学生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关键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不仅仅是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更是让全体同学打开思路,每个同学都可以提出不同的观点。
教师全面掌控,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围绕问题进行讨论、交流,甚至争论。
首先,在组内三个层次中分层一对一讨论,共同研究解决问题,仍然解决不了的向上一层同学请教。
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解决问题。
注意讨论时要控制好时间,进行有效讨论,要做好记录。
同时,注意总结小组好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以便展示。
老师要巡回收集学生讨论中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备针对性点拨。
4.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小组通过讨论交流,把自己构建的知识网络或提炼的典型解题思路,展示到黑板上,由一名学生讲解点评。
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不能一一展示,每个组选一名代表,同时到黑板上展示,老师要充分利用好前后黑板。
在展示的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可以用其他颜色的笔对展示内容进行补充或修改,其他同学一律做学案,让所有学生在展示环节中都处于紧张状态,有事可做。
与此同时,也可以进行小组之间的展示,未参加黑板展示的同学将自己的成果写在学案上,相邻两个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换并给对方修改批阅,在批阅的过程中既学习了其他同学的好想法,又可以注意到容易出错的地方。
这种展示方法可用于训练量较大的内容或拉练检测。
在此基础上,老师再进行点拨,老师点拨一是针对学生的展示点评,肯定好的,指出出现的问题;二是对学生模糊不清的疑难,做出准确的答复;三是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点拨讲解,归纳方法、规律,老师的讲解要语言简练,直奔问题,点深点透;四是针对展示点评情况科学评价各小组,激励到位。
展示点评注意以下几点:
(1)B层C层展示,A层点评、拓展,组组展示、多人展示,便于评价。
(2)展示的内容可以分为四点:
重点、难点、易错点、联想点,分为四类:
规律、方法、小窍门、跟踪练习。
(3)点评、质疑是深挖教材、生成目标的关键。
质疑不同思路、不同方法,点评思路、总结规律。
5.总结反刍、当堂检测
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思维比较活跃,这时需要静下心来总结归纳,反刍消化,清理过关,使知识更加完善,掌握更加扎实。
最后,进行达标检测。
下课前让学生整理课堂所学内容,整理好典型题本。
注意:
(1)当堂检测至关重要,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反思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深化。
(2)通过当堂检测检验学习效果,打分晋级,激发热情,把每一堂课、每一个环节都变成对学习小组打造的过程。
6.布置练案,强化训练。
(下课前布置)
针对课堂上发现的还没有搞清楚的需要强化训练的问题,布置练习,强化训练。
7.下发学案,安排预习。
(上课前布置,一般提前2-3天)
“637高效课堂”实操解读
“637高效课堂”学习的三个阶段
1.预习自学
(1)课前自习时间或课堂让学生以导学案为引导,预习课本,通读一遍教材,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通研导学案,在导学案的引领下进一步理解教材,与生活经历挂钩,重构知识体系。
(3)小组长做好组织管理,确保每个成员充分预习,并找出需要课堂讨论的问题,记录在导学案上。
(4)教师授课前批阅导学案,发现共性问题,让教学有的放矢。
2.高效课堂
(1)每个学习小组针对预习发现的问题,确定讨论目标,自主合作,探究解疑。
(2)在讨论展示中,小组长随时关注小组成员对预习遇到问题的解决和整个学习过程,教师要宏观调控。
(3)课堂结束,学科班长总结,教师总结升华。
小组长对每个成员的学习效果进行验收、总结、打分、排队。
3.训练拓展
(1)小组长自主确定时间,带领全体成员按训练案要求分层达标。
(2)自学为主,限时完成。
(3)小组长及时收交,向老师反馈交流。
“637高效课堂”学习的七个基本环节
1.预习自学、探究问题
学生以高效导学案为学习路线图,通研教材,完成导学案上的启发性问题。
2.完成学案、训练应用
学生根据导学案完成自学任务后,再完成当堂导学题目,检验自学效果,找疑难,找不足。
3.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1)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先一对一进行分层讨论,然后小组内部交流讨论。
(2)学习小组长组织小组的每一个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将要展示的内容,讨论自学中遇到的困惑;老师也要深入小组参与学生讨论,及时发现问题,了解学习进程,并加以指导。
4.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1)展示:
B层C层展示,A层点评、拓展,组组展示、多人展示,便于评价。
(2)展示的内容:
包括:
①四点:
重点、难点、易错点、联想点;
②四类:
规律、方法、小窍门、跟踪练习。
(3)点评、质疑:
是深挖教材、生成目标的关键。
点评,总结思路、总结规律;质疑,开拓不同思路、不同方法,
5.总结反刍、当堂检测
(1)当堂检测至关重要,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反思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深化。
(2)通过当堂检测检验学习效果,打分晋级,激发热情,把每一堂课、每一个环节都变成对学习小组打造的过程。
6.布置练案,强化训练。
(下课前布置)
针对课堂上发现的还没有搞清楚的需要强化训练的问题,布置练习,强化训练。
7.下发学案,安排预习。
(上课前布置提前2-3天)
“637高效课堂”备课要求和课堂教学规范
备好课是一个老师上好课的前提,一堂课效益的高低、学生收获的多少全在于课前的备课。
备课设计的科学与否直接决定着一堂课的效率的高低。
(一)集体备课
1.总体要求
(1)深入钻研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准确把握教学方向。
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是教学的指南,认真研讨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分清主次,把握重点、难点,理清教学思路,弄明白考试内容与方式,准确地把握教学方向。
(2)集体备课坚持三个原则:
①坚持备课组每位成员都发言的原则;②坚持每个教案、学案都修改的原则;③坚持每次讨论都有价值的原则。
(3)集体备课要做到一个结合、两个发挥、三定、四统一。
即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优势;定时间,定内容,定主备人;同一层次统一教学进度,统一重点和难点,统一练习题、作业题,统一单元测试题,遵循个人——集体——个人的备课程序。
2.具体要求
(1)备课组长将新老教师合理搭配,分好工,印好集体备课安排表,学期开始,由备课组长统一安排,把备课任务分配给备课组成员,督促组员在假期内完成备课任务。
(2)备课组长提前与主备人确定下周的授课内容,主备人提前准备集体备课教案,安排好一周的教学内容,包括内容分析、课时分配、课堂设计、重点难点分析、授课方法、作业题、当堂检测、单元测试题的安排、讲授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教学建议等。
主备人提前一周着手准备,和组长反复思考推敲,及时形成材料;备课组长、包科领导要认真审查,反复修改,确保材料的高质量。
教案要务实,人手一份,重实效,切忌搞形式。
(3)集备教案先由备课组长把关修改完善,送包科领导把关审阅,然后送领导一份,年级把关批准后,合格者存档,不合格者要根据要求修改完善,直至批准通过。
(4)周二集体备课时间,备课组长主持,包科领导参加,主备人作中心发言,其他人讨论发言,修改集体备课教案。
集体备课期间不无故缺席、不迟到或早退。
(5)集体备课的关键是研究。
一是要研究一周安排;二是研究教学内容,一定要把所学内容与整体的学科知识框架、能力框架和情感要求相结合、相联系,彻底弄清楚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宽度,做到有的放矢,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三是研究每一堂课的“637”课堂设计和每一堂课的导学案,研究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方式方法,研究分层讨论、高效展示和学生反馈、当堂过关的方式。
所有老师都要积极参与进去,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不做旁观者,不当局外人。
然后根据研究情况认真修改个人的教案。
(6)研究编制高效导学案注意以下要求:
①导学案编制要符合课标、考纲及高考要求,学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质量一流。
②导学案编制一定要按规则实施,实现合作共赢。
一是每2人为一组,新老搭配,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提前一周编制好,质量达到2人的最高水平;二是编制人与备课组长、包科领导在演练的基础上小范围研究、修改一次;三是全组教师在演练的基础上集备时再通研一次。
过程中备课组长是第一责任人,要充分发挥好带头、协调、把关和管理作用,确保导学案编制的高质量。
③每一个学案的编制都必须建立在对学科、模块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充分的学情调查的基础之上。
编制前要认真学习课标,吃透教材编写意图,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学案编制要结合学生实际、教材实际、社会实际、高考实际,构建知识体系,精选题目,要控制难度,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④各学科要按照年级要求,针对A、B、C三层设计好分层训练学案。
做训练学案要强化规范,要静下心来,动起脑来,认真分析、解决每一个题目,要书写认真,步骤规范,运算推理准确,少犯或不犯低级错误;训练学案必须限时闭卷,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
每份导学案都要研究透每一道错题,搞好总结落实,切实理出思路、方法、解题的规律。
⑤学案编制必须规范。
必须使用电子稿,并要在年级组统一存档,学校进行整合以实现资源共享。
⑥学案必须限时闭卷,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
对每份学案都要清出底子,搞好总结与落实。
自主学习学案晚自习必须收齐并批阅完毕,第二天搞好讲评和纠错。
⑦转变思路,尝试让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对学案的编制与构思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参与其中。
⑧每学期将通过级部检查和学生问卷搞好学案批阅和学案质量的检查,并把结果纳入教师成绩考核范围。
(二)个人备课
1.总体要求
(1)备课要克服四种弊病:
①照抄照搬以前的集体备课材料;②没有问题设计而仅是知识的简单堆砌或者以学案代替备课;③把备课看成负担而仅仅为了应付年级检查。
形式主义,花架子,无实际的指导意义。
(2)从备课开始,就与课程标准结合起来,要考虑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生活实际、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3)备课要做到“三透”“四精”:
三透,即吃透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吃透学生;“四精”即精心选择例题习题、精心设计学案教案、精心选择教法、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和师生、生生互动方案。
2.具体要求
(1)备课要规范。
备课前要熟悉授课内容,查阅各种材料,不能照本宣科(一本教材一本教参)。
要反复琢磨修改,形成好的个人备课设计,杜绝不备课上课现象。
备课要形式规范,栏目齐全,书写认真。
(3)把备课改为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备课要搞好六个设计,克服六个问题。
六个设计是:
设计教学程序,设计重点、难点的突破措施,设计问题情景,设计讨论展示,设计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方法措施,设计巩固落实办法。
克服六个问题:
一是教案设计难易程度不适合学生水平;二是设计的假问题多、真问题少,学生讨论、师生沟通交流设计不到位;三是展示效果差,为展示而展示;四是理科例题的探索研究少,思路分析过程少,解题后方法、规律的总结及注意问题的强调少;五是讲评过程不归类研究提升,就题论题,缺少拓展;六是不能留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反刍、总结,做不到当堂内容当堂落实。
(4)备课要从实际出发,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在备课中一定要体现“四为主”原则,即“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思为主攻”,绝不能只备知识点,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展示的方式方法要在备课本右边空白处单独设计出来,把课堂当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
(5)重视单元备课,整体上设计好教学计划。
单元备课要规范,搞好整体设计,要有教材单元分析、教学结构分析、重点难点处理、课时分配、单元过关考试的安排等。
(6)认真落实单元过关。
①每一单元过关检测前,老师都要根据学生掌握情况拿出时间指导学生梳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和题型题路,画好知识树,总结好方法规律,真正清出本单元知识方法的底子来。
②把好命题质量关。
一律不用成题,要自己选题、组题、命题。
题目命好后,先由备课组长把关,然后印发给每一位老师,做完后,由备课组长组织讨论,进一步修改完善,然后带着所有所做的试题送包科领导审查,合格后再印刷使用。
③认真及时批阅试卷,24小时出成绩,对典型错误作好记录,对部分特殊学生进行面批。
④抓好讲评关。
要有讲评课教案,有成绩、试卷分析,有学生学习现状分析,分门别类,分析清楚,对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整理备课,设计好跟踪练习题。
要进行应考指导,做到考前有指导,考后有小结,考一次学生提高一步;单元测试讲评课教案作为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检查。
⑤搞好满分答卷。
试卷讲评后,老师帮助学生完成满分答卷,在试卷题头部分写清应得分、实得分、丢分、丢分原因分析、今后措施等,对试卷上出现的所有错题都要写明错因并改正。
数、理、化的大题可另附一张白纸,重新演算一遍,并写好题后感悟。
每次过关检测后,级部抽查满分答卷。
⑥跟上谈话。
对出现问题的同学,要马上跟上谈话,做好工作,帮助找出问题,解决问题。
⑦重视讲评课、习题课、复习课的备课。
讲评课要认真分析试题、分析成绩、分析出现的问题,突出重点,联系拓宽,跟上同步跟踪练习;习题课要先复习所用知识点,题目以分析解题思路为重点,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注重规律总结,加强训练强度,提高训练质量;复习课要突出重点,重视基础训练,体现能力培养。
三种课型都要按照“637”课堂要求备好课、上好课。
⑧教龄不满三年的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多向老教师请教,并做到每周听两节老教师的课。
(三)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老师们要把精心上好每一节课作为提高教学成绩的主要环节之一,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教师上课要投入激情,课堂要充分调动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要注重过程,注重学生课堂专注的品质,不浪费学生的精力和时间,不说废话,语言要有磁性,精讲精练,点拨到位,一定做到当堂内容当堂落实,最后紧扣目标进行反馈落实,切实注重课堂效益。
建设高效课堂,全力打造“637”高效课堂,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真正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们的基本操作程序为:
明确学习目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点评拓展→反刍总结→检查测评。
第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分为知识、技能目标;方法、过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目标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
按新课程三维目标准确设定,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
认真板书在黑板左上角上,要言简意赅,对目标的解读要有激情,用自己的激情调动学生的兴趣;
整节课都围绕目标达成展开,中间和最后要回扣目标.
既要注重既成目标的达成,又要重视新生成目标的挖掘.
第二步,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以高效导学案为学习路线图,“按图索骥”,自主学习,研究学习,主动学习。
第三步,合作探究。
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学习小组内部交流,也可以是学习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还可以是师生的互助交流。
第四步,展示交流。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互相启发、相互借鉴,互通有无。
展示形式可以是说,可以是写,可以是表演,形式活泼,灵活多样。
第五步,点评拓展。
展示交流过程中有点评,有拓展,可以是学生相互点评拓展,也可以是教师点评、拓展,集思广益。
学生:
点评要规范,声音要洪亮,讲出来不是指出来;注意自己的“教态”;注意点评过度语言,例如点评结束都要问一句“那个小组还有补充?
”“谢谢”,每个同学鼓掌表示赞同;
点评要讲求方法:
先点评书写、规范;再点评对错,应该怎么做;最后总结规律和方法;
点评讲求效率:
在短时间内点评完毕,言简意赅;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大方的让给其他小组或老师,不要浪费时间;
点评要讲求深度;其他同学要注意倾听、整理、完善答案,并大胆质疑或补充点评;
展示精彩之处要掌声鼓励。
老师:
进行及时评价,一评知识,二评情感态度,三评过程与方法、肢体语言、声音洪亮、语言表达;
老师点评适时,适度,深入浅出,一针见血,对生成性问题和重点疑难问题进行启发、引申、深化、提升;
老师要善于追问、引导、补充总结(规律和方法);
老师要“让”出讲台,退到幕后,不和学生“抢风头”。
第六步,反刍总结。
每一节课,教师都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反思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巩固、深化。
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方法规律的总结,防止知识一盘散沙”。
先由小组总结,教师再作总结,并教给学生整体把握一节课的思路和方法。
第七步,检查测评。
每一节课都要对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检测,检测情况可以是教师口头检查,可以是学生之间一对一检查,也可以是书面检测,根据所学内容灵活处理,重在实效。
1.上课的基本要求
①老师在上课前要提前1——2分钟到达教室,让学生进入状态,并针对本节课内容对小组长作简短培训。
要把课前检查作为抓落实的重要手段。
导入新课要切题巧妙。
②老师要创造性备课,创造性教学。
上课前要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创设和谐活泼的教学情景,调节好课堂气氛和节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思考、记忆、理解、分析、总结,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不要包办代替,一定要留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练习的机会,坚决杜绝满堂灌。
③要体现“四为主”原则,教师激情到位,面带微笑,激情万丈,用自己丰富的情感感染人、影响人、感鼓舞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用普通话,教师要教态自然,端庄大方,语速适中,声音洪亮,抑扬顿挫。
板书规范,认真工整,设计科学。
④教师要灵活驾驭课堂,控制好全体学生,确保学生坐姿端正、聚精会神、积极思考、讨论交流,坚决制止转笔、抓耳挠腮、走神、玩手机、打盹等不良习惯。
⑤防止新授课与复习课不分。
⑥注意细节,越细致越好。
要充满激情地上好每一节课,有板有眼,扎扎实实,说话写字均做表率,穿着打扮,言谈举止要体现长者风度,不在教室内吸烟,更不能带手机上课,不要做有损教师形象的事。
⑦最后要留出5分钟时间,让学生总结、反刍,并检测学生的上课效果。
⑧创造和谐安全的课堂,引导学生积极质疑,进行发散思维,小心呵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课堂效益要求
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学进去,全班都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
每一个学生都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尝到学习目标完成的快乐。
在确保效益的前提下突出课堂的“三量”,容量和强度达到学生能够承受得最大限度。
3.自习要求
①自习时,老师要按要求按时到岗,维持学习秩序,不能随便离开教室。
②老师要安排具体的学习任务,提出明确的要求。
如整理好当堂的知识点,整理好笔记、复习所讲内容,加强理解记忆,完成布置的作业,认真预习下节课内容等。
老师要明确这堂课干什么,怎么干,达到什么要求,然后跟上检查落实,让学生有事干、干好布置的事、有收获。
③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预习、学会思考、学会整理、学会过关、学会总结。
帮助学生克服不良学习习惯,提高各自的学习水平。
并可来回巡视,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④自习要保持安静,坚决杜绝占用自习时间讲课。
“637高效课堂”七条要求
1、导学案要求:
高质量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路线图。
按新课标的要求、模块的知识能力的要求,重点突出,难易适中,设计ABC分层,切实引领学生自学、讨论、思考,防止简单化、习题化。
(1)编制按程序,由事先确定的编制人开始编制,中间研究两次,备课组长、包科领导参加组织,研究、修改好,最后定稿印发给每位老师,全部使用电子稿并由年级组统一保存电子稿,实现资源共享。
(2)导学案要包括: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使用说明、自学指导、相应练习、当堂检测、学习反思等(不同课型、不同内容的导学案应有所侧重);训练学案要分层设计,有适当迁移拓展、归纳小结。
(3)每个导学案要有编制人、审核人、包科领导签字、日期、编号。
(4)每个导学案提前2--3天发给学生,有指导,有要求,有收有批,有评有纠。
2、循环学习要求:
整个学习过程的前后循环,使学习更有秩序,更加有效。
(1)前延15分钟(或更长时间),各科教师依据课堂内容实际,自习时间提前下发导学案,学生在课前用15分钟左右(或更长时间)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
搞好预习,要让学生自己探究,小组长也可安排简单的讨论。
(2)后延30分钟(或更长时间):
每节课结束前教师都要提出对本节课的训练要求,对下节课预习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朔州市 第二 中学 637 高效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