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秋季课程 初一语文第3讲 赏析散文语言《春》《济南的冬天》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7355004
- 上传时间:2023-06-29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187.95KB
部编版秋季课程 初一语文第3讲 赏析散文语言《春》《济南的冬天》教案.docx
《部编版秋季课程 初一语文第3讲 赏析散文语言《春》《济南的冬天》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秋季课程 初一语文第3讲 赏析散文语言《春》《济南的冬天》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秋季课程初一语文第3讲赏析散文语言《春》《济南的冬天》教案
赏析散文语言——《春》《济南的冬天》
适用学科
语文
适用年级
初一
适用区域
部编版
课时时长(分钟)
120
知识点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角度赏析散文语言
教学目标
1.梳理《春》与《济南的冬天》的内容要点
2.理解辨析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手法
3.赏析比喻和比拟修辞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结构,梳理文章内容
2.辨析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
1.注意比喻与比拟的区别
2.赏析修辞手法在文本中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
春天展现美丽的世界,春天带来崭新的希望。
历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描绘春天,赞美春天。
你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文?
这些诗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冬天又是怎样的,有哪些代表性的景物?
今天我们学习《春》和《济南的冬天》,感受作者笔下描绘的春景,感受大自然的蓬勃生机;体会作者笔下的济南的冬天与你印象中的冬天有什么不同。
1.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真情实感。
其著作包括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其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春》等。
2.文体知识
写景散文是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之以记叙、抒情、议论、说明等手段,以表现人文环境、自然
环境和特定物件为主要内容的散文。
是散文的一种形式。
这类散文把自然山水、人工场景、民俗风貌作为主要写作对象,写出它们的形声色味、情态特性,
充分展示其风采魅力,传递作者情感,吸引人、感染人。
这类散文具有美景美意、诗情画意的特点。
3.文章结构
4.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描绘花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美景,赞美了春天带给人们的无限希望,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劳作,奋然向前,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1.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老舍话创作。
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本文约写于1930-1931年间,是作者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的。
2.文章结构
3.主题思想
作者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用准确、优美的文字,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抒发了热爱祖国河山的可贵感情。
考点1比喻
1.定义:
是利用乙事物来说明与其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甲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2.构成三要素: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喻体(用来比喻的事物)
比喻词(标志比喻关系的词语)
3.三种基本类型:
明喻本体+喻词(像、如同、好像、仿佛、似的等词语)+喻体
暗喻本体+喻词(是、变成、就是、成为、等于等词语或者用破折号来连接)+喻体
借喻喻体(本体、喻词均不出现)
4.作用:
比喻可使深刻的事理变得浅显,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使生疏的事物变成熟悉,总之,它可以化深为浅,使文句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例子:
(1)整个老窑像烧透了的砖窑。
(2)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烁着无数的明星。
(3)这封信成了我们家的福音书。
(4)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5.导图梳理
考点2比拟
1.定义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之人格化,使物具有人性、人情。
拟物有时是把人当作物来写,有时是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2.作用
把事物人格化,赋予他们人的感情思想性格动作等,使读者感到亲切,感情更突出;也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的生动、形象。
例子:
(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3.导图梳理
考点3赏析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1.题型
......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分析其作用。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2.答题方法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XX比作XX,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对象)的XX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XX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对象)XX的情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
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玉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
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
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
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
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拟人。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来临之快速和勃勃生机,仿佛听到了它的脚步声。
【解析】解答这道题首先要熟知修辞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基本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要准确把握文本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在这句话中使用这种修辞的意图。
阅读《春》(节选),完成后面的题目。
(9分)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画线的句子。
(2分)
2.词可以叠用,能加重语气,加深语意,并且还有不同的叠用格式,请在第①节中找出两种不同格式的叠词例子。
(各写出至少一个具体叠词)(2分)
3.第②节描写上很有层次,请找出语段中表现层次井然(描写顺序)的三个词语。
(3分)
4.下面是对第②节的评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节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从视觉、听觉、触觉角度写出了一幅五彩缤纷的春花图。
B.这节的描写,色味俱全,虚实结合,动静相配,高低映衬,描绘出一幅五彩缤纷的立体感很强的春花图。
C.这节运用排比、比喻、拟人、夸张的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春花的美丽。
D.这节表达方式多样,描写角度别致,多种感官并用,写出了春天给人带来的愉悦。
【参考答案】1.运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画出春花色彩的绚丽多彩,表达了作者对春花的喜爱之情。
2.①偷偷、嫩嫩、绿绿 ②一大片、一大片或①嫩嫩的,绿绿的②轻悄悄,软绵绵
3.树上、花下、遍地。
4.B
【解析】
1.结合上下文,划线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对花的色彩的描写,还包含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2.解题时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叠词,即含有重叠字的词,在指定文段中找出含有叠字的词语即可了。
3.要把握本段的写作顺序是空间顺序,从树上到花下再到遍地,即可明确答案。
4.本节文字没有触觉,所以A是错误的,文段不仅写出了花的色彩艳丽,还有花味的香甜,而且没有运用夸张,所以C表述不够准确,表达上主要运用了描写,所以D表述也不够准确,因此选B。
对下面文段语言的品味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银杏树啊,我喜欢你!
每当春风轻柔地吹过,小草泛起了盎然的绿色,柳树飘动了轻盈的鹅黄,玉兰吐露出洁白的花蕊,杜鹃绽放出火红的心愿……你的树梢,你的枝条,甚至你的主干,也挂上了一把、两把、无数把嫩黄的玲珑剔透的小扇子。
它们在春风里欢快地摇曳着,那样娇俏动人。
盛夏时节,骄阳如火,你硕大的树冠化作善解人意的绿伞盖,为人们撑起一片阴凉。
到了秋天,你披着一身黄金羽衣,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灿烂的光芒。
当微凉的风吹过,你又幻化出一只只绚丽的金黄彩蝶,在花园中轻飞曼舞,你不是一位高明的魔术师吗?
A.运用排比句式,先后写小草、柳树、玉兰、杜鹃的情态,描绘出春天来临时大自然万紫千红、生机盎然的景象。
B.作者把“银杏叶”比喻成“嫩黄的玲珑剔透的小扇子”,生动地写出了春天银杏叶的娇嫩精致、美丽可爱。
C.选段中的“善解人意”,是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银杏树在炎炎夏日“为人们撑起一片阴凉”的奉献精神。
D.“你不是一位高明的魔术师吗?
”这一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表达了作者对秋天花园中金色彩蝶翩翩起舞这一情景的赞叹之情。
【参考答案】D
【解析】D项中这个问句并不是反问句,而此句是用了比喻的修辞,把秋天的银杏叶比作金色的彩蝶翩翩起舞。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8分)
⑴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⑵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⑶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
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
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鲁迅《社戏》)
1.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分)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章划线句子的妙处(4分)
3.选文写出了“我”的心情变化,用简洁的词语写出变化过程。
(2分)
【参考答案】1.“我”去赵庄看戏的见闻和感受
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连山比作兽脊,并赋予人的动作,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写出船行速度之快。
3.急切(焦急)兴奋(喜悦、激动)。
【解析】1.这三段文字主要是写“我”去赵庄看戏时的见闻和感受。
2.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船行速度之快,烘托出我看戏时的急切心情。
3.“我却还以为船慢。
”“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可以从这两个句子中总结答案。
急切和兴奋喜悦的心情。
1.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凸显了诗仙李白的逼人才气和对盛唐诗歌的巨大影响。
B.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看人不能被美化了的假象迷惑,要看他们的气节、品质。
C.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
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白洋淀人民对家乡的热爱。
D.以抒情而言,有的春风得意、壮志激烈,有的情爱幽怨、离愁别绪,有的愤世嫉俗、忧国忧民……
——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将抒情的种种内容列举出来,读起来酣畅淋漓。
【参考答案】C
【解析】C项“就像铜墙铁壁一样”“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侧重的都是相似性,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句子中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2.对下面文段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的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①我家院里的那两盆夹竹桃红的似火,白的似雪,它们融洽地开在一起,使我顾而乐之。
②站在大门内,它们静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开败了,又开出一朵花。
③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菊花,它就那样开着,同院里其他花比起来,那韧性不是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对照吗?
④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中,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茂盛,也看不出什么衰败,只是花败又花开,点缀着这小院。
(选自《夹竹桃》有改动)
A.第①句中将两盆夹竹桃的颜色分别形容为“火”和“雪”,形象地写出了夹竹桃的艳丽和素洁,红白相映,令作者喜爱无比。
B.第②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夹竹桃的默默无闻,不慌不忙,丝毫不引人注意,以致受人冷落。
C.第③句使用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夹竹桃的韧性特点,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D.第④句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明了夹竹桃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自己的本色——坚韧,为小院点缀色彩。
【参考答案】B
【解析】“静悄悄地一声不响”是用拟人法写夹竹桃不张扬,“一朵花开败了,又开出一朵花”是用拟人法写夹竹桃乐观坚强。
所以,B句中“丝毫不引人注意,以致受人冷落”的理解是错误的。
3.指出下面例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然后仿例句造句。
例:
秋天到,秋天到,高粱笑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运用了____修辞)。
【参考答案】拟人;石榴笑裂了嘴,苹果羞红了脸。
蝴蝶跳起了舞,蜜蜂唱起了歌。
【解析】抓住描写景物的词语“笑”即可辨析。
4.请从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方面对下面的句子进行赏析。
①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朱自清《春》)
②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老舍《济南的冬天》)
【参考答案】①本句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春天比作青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力的特点,赞美春天充满活力,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②本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水拟人化,写得脉脉含情,它助长水藻绿的精神;它尊重垂柳像人一样的爱美心理。
【解析】按照修辞手法的特点辨析修辞手法并体会其作用。
5.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完成小题。
(20分)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
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1.按作者写小雪后济南山色的联想思路填空。
(6分)
①小雪落在山上矮松的树尖上,这使作者联想到矮松像_______。
这里用的是_______的修辞手法。
②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一道儿自,一道儿暗黄……这景色使作者联想到_______。
这里用的是_______的修辞手法。
③傍晚,微黄的阳光斜照在山腰的薄雪上,这景色使作者联想到_______。
这里用的是_______的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①日本的看护妇比喻②像给山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比喻③薄雪好像忽然害羞拟人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修辞辨析能力,抓修辞的特点。
1.从修辞角度赏析散文语言:
比喻、比拟
2.掌握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
①定义:
是利用乙事物来说明与其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甲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②构成三要素: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喻体(用来比喻的事物)
比喻词(标志比喻关系的词语)
③三种基本类型:
明喻本体+喻词(像、如同、好像、仿佛、似的等词语)+喻体
暗喻本体+喻词(是、变成、就是、成为、等于等词语或者用破折号来连接)+喻体
借喻喻体(本体、喻词均不出现)
④作用:
比喻可使深刻的事理变得浅显,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使生疏的事物变成熟悉,总之,它可以化深为浅,使文句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2)比拟
①定义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之人格化,使物具有人性、人情。
拟物有时是把人当作物来写,有时是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②作用
把事物人格化,赋予他们人的感情思想性格动作等,使读者感到亲切,感情更突出;也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的生动、形象。
3.掌握修辞手法赏析答题模式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XX比作XX,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对象)的XX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XX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对象)XX的情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 A 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B 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cuàn向云xiāo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1)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
菜畦( ) cuàn( )向云xiāo( )
(2)请按课文原文把A、B两处空缺的词语补上。
(2分)
A处应填:
________ B处应填:
________
(3)画线句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
请你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另造一个句
【参考答案】
(1)qí 窜 霄 (3分)
(2)光滑 轻捷 (2分)
(3)拟人(或比拟)(1分) 造句示例:
清晨,柳树姑娘对着湖面的明镜梳妆打扮。
2..辨析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被寒冷禁锢了的土地开始苏醒。
( )
(2)如血的残阳照射在老树、老人身上。
( )
(3)如臂的枝头挂满了沉甸甸、黄澄澄的石榴果,高兴地涨红了脸。
( )
(4)指出下列各句的表达方式。
【参考答案】
(1)拟人
(2)比喻(3)拟人
3.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⑵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⑶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⑷“我在开花!
”它们在笑。
⑸“我在开花!
”它们嚷嚷。
⑹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
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1)选文中作者描写紫藤萝的树和花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各举一例。
(10分)
【参考答案】
(1)比喻:
“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拟人: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
拔高
4.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说说它的作用。
(1)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2)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
【参考答案】
(1)比喻 把江南的雪比作处子的皮肤,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突出了它的生机勃勃。
(2)比喻 把朔方的雪比作粉和沙,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朔方的雪的孤独而倔强的性格。
5.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
【参考答案】
(1)表现了作者突见春色萌芽时惊喜的心情
(2)三、四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雪描绘得美好而富有情趣,表现了它带给人的欣喜之感。
白雪等不及春色的姗姗来迟,特意穿树飞花,装点出一派春色,突出了雪通人心的灵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济南的冬天 部编版秋季课程 初一语文第3讲 赏析散文语言春济南的冬天教案 部编版 秋季 课程 初一 语文 赏析 散文 语言 济南 冬天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