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专题11 温度 物态变化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27354142
- 上传时间:2023-06-29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04.22KB
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专题11 温度 物态变化解析版.docx
《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专题11 温度 物态变化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专题11 温度 物态变化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专题11温度物态变化解析版
考向1温度
1温度:
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注:
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也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
2.温度计
(1)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温度计是标度方法: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平均分成100等份,每等份代表1℃。
3.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要:
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
(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
(3)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解读:
温度计的量程是指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温度计的分度值反映了温度计的准确程度,分度值越小的温度计,所测得的数据越精确。
观察温度计时,必须看清0℃刻度的位置,液柱的液面在0℃刻度的下方时,显示的温度为负值,即低于0℃的为“零下温度”。
4.体温计、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构造
量程
分度值
用法
体温计
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细小的缩口
35-42℃
0.1℃
离开人体读数;用前需甩
实验室用温度计
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无细小缩口
-20-110℃
1℃
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甩
寒暑表
-30-50℃
1℃
解读:
在对体温计进行消毒时,要用酒精轻轻擦拭,包括用热水煮沸。
典型例题【2016·厦门卷】据厦门市气象部门发布的数据,2016年1月25日,岛内东渡观测站和同安莲花观测站测到的最低温度,分别创下了厦门市岛内、外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低值。
你认为对应的温度分别是()
A.-8.8℃、0.1℃B.0.1℃、-8.8℃C.-0.1℃、8.8℃D.8.8℃、-0.1℃
【答案】B
针对练习1【重庆市江津区三校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图中有A、B、C、D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
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针对练习2【江苏省江阴市华士片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下列估测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刚从冰箱里拿出的水果的温度约为3℃B.洗澡水的温度约为38-40℃
C.通常情况下正常人感觉较舒适的气温大约为37℃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针对练习3【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下列有关温度的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无锡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42℃D.无锡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考向2熔化和凝固
1.物态变化
常见的物质有三种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
物质可以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物态变化。
2.熔化和凝固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熔化和凝固是互为可逆过程;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
(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
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例如冰、海波、各种金属);非晶体:
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例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
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晶体熔化的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晶体凝固的条件:
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4)、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解读:
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
熔化过程:
(1)AB段,物体吸热,温度升高,物体为固态;
(2)BC段,物体吸热,物体温度达到熔点(50℃),开始熔化,但温度不变,物体处在固液共存状态;
(3)CD段,物体吸热,温度升高,物体已经熔化完毕,物体为液态;
凝固过程:
(4)DE段,物体放热,温度降低,物体为液态;
(5)EF段,物体放热,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50℃),开始凝固,但温度不变,物体处在固液共存状态;
(6)FG段,物体放热,温度降低,物体凝固完毕,物体为固态。
注意:
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
典型例题【2016·包头卷】(5分)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如图4甲所示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4乙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关系图象,已知冰的质量为100g。
(1)图4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2)冰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了min。
(3)物质在第5min具有的内能比第7min时的内能。
(4)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J的热量。
[c冰=2.1×103J/(kg·℃),c水=4.2×103J/(kg·℃)]
(5)在图4乙所示中,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
【答案】
(1)-4
(2)4(3)小(4)2.1×103(5)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
【解析】
针对练习1【上海市上南地区六校2016届九年级(五四学制)12月月考物理试题】在下图中,属于晶体熔化图象的是()
针对练习2【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如图所示,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江河的冰霜“消融”蒸笼周围的“白气”上升早晨花草上有露水消失窗玻璃上的冰花变厚
ABCD
针对练习【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马镇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物理试题】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在南极洲南部的设得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可达-88.3℃。
所以,在那里测气温应用:
A酒精温度计B水银温度计C寒暑表D以上三种都可以
解析由于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可达-88.3℃,而水银的熔点是-39℃,在-88.3℃时为固体;酒精的熔点是-107℃,在-88.3℃时仍为液体。
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故选A。
考向3汽化和液化
1、汽化
(1)概念: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过程中物质要吸收热量。
(2)汽化的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
(3)蒸发:
只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蒸发要吸热,所以有制冷作用。
(4)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①液体的温度;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
(5)沸腾:
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要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
解读: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发生,只发生在液体表面,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2)沸腾在一定的温度(沸点)下才发生,同时发生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
名称
相同点
不同点
发生时温度
发生位置
剧烈程度
制冷
蒸发
汽化
吸热
任何温度下
表面
平和缓慢
有
沸腾
汽化
吸热
达到沸点并吸热才能进行
表面和内部
剧烈
无
2、液化
(1)概念: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过程中物质要放出热量。
(2)液化的方法:
①降低温度;②压缩体积。
液化石油气就是在普通温度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的。
解读:
常见的液化现象:
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如草、石块、树叶等发生液化形成露水;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空气中的尘埃发生的液化现象;烧开水时冒“白气”,冬天人嘴里呼出“白气”,夏天冰棒周围冒的“白气”,这些“白气”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典型例题1【2016·呼和浩特卷】炎炎夏日,考场如火,细心的监考老师轻轻地地教室地面上洒了些水,不一会儿,考生们就有凉爽、舒适的感觉.对于这一现象所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利用了水的蒸发、吸收热量B.利用了水的沸腾、吸收热量
C.利用了水的汽化,放出热量D.利用了水的液化,吸收热量
【答案】A
典型例题2【2016·通辽卷】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到90℃后,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1)小明实验中发现烧杯中水沸腾后温度计示数稳定不再上升.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 .
(2)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3)小华使用酒精灯加热过程中消耗了10g酒精,则10g酒精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 J.(酒精的热值是3.0×l07J/kg)
(4)小华改进实验不足并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选填“A”或“B”).
A.减少实验误差B.寻找普遍的规律.
【答案】
(1)温度保持不变
(2)杯中水的质量过大(3)3×105(4)B
【解析】
针对练习1【辽宁省东港市黑沟中学2016届九年级一模】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冬天湖面结冰 B.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
C.白炽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D.冰箱冷冻室里的“白霜”
针对练习2【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
B.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水蒸气
C.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D.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针对练习3【江苏省镇江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如图甲、乙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两组同学分别安装的实验装置(酒精灯、烧杯等器材规格相同),图丙是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跟时间的关系图象。
根据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线a对应的是乙实验中的数据
B.图线b对应的实验中水的初温比a的低
C.水的沸点跟水的多少无关
D.到100℃时温度不再上升是因为水不再吸热
2.C解析:
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前者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后者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故选C3.C解析:
】由图可知,a升温快、b升温慢,在装置相同的情况下,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只能说明两次实验中水的质量不同,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所以图线a对应的是甲的实验数据,A错误。
由图像可知ab实验中的水初始温度一样,B错误。
水的沸点跟水的多少无关,沸点跟气压有关。
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C错误。
水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需要不断吸热,D错。
】
考向4升华和凝华
1、升华
(1)定义: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2)特点:
升华时要吸收热量。
2、凝华
(1)定义: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2)特点:
升华时要放出热量。
解读:
常见的升华现象:
碘加热升华、干冰升华用于人工降雨、寒冷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樟脑球变小、灯丝变细等,常见的凝华现象:
雪和霜的形成、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冬天窗户内侧形成的“冰花”、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冷冻食品上白色“粉末”的形成等。
典型例题【2016·张家界卷】每年冬季,张家界核心景区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山顶都会出现漫山遍野的雾凇景观,晶莹的雾凇一簇簇,美如仙境.雾淞是( )现象.
A.液化B.汽化C.升华D.凝华
【答案】D
【解析】
针对练习1【福建省永春第七中学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要吸热的是()
A.熔化、升华、液化B.凝固、凝华、液化C.熔化、液化、汽化D.升华、汽化、熔化针对练习2【北京市东城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寒冬,树枝上形成“雾凇”,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B.凝华C.升华D.汽化
针对练习3【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专题11 温度 物态变化解析版 中考 物理 复习 专题 11 物态 变化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