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节《诗词五首》.docx
- 文档编号:27331771
- 上传时间:2023-06-29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4.61KB
第二十一节《诗词五首》.docx
《第二十一节《诗词五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十一节《诗词五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十一节《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主讲:
黄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黄梅
学习《诗词五首》,了解诗词有关知识,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启发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诗歌主旨
《采薇》:
表现了戍边将士生活的艰辛,抒发了他们浓烈的思乡之情。
《十五从军征》:
揭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劳动人民的奴役迫害。
《诉衷情》:
抒发了炽热的报国忠心及壮专未酬的悲愤。
《南乡子》:
表达对当今朝廷无能无为的不满及爱国热情及建功立业的雄心。
《咏喇叭》:
讽刺明朝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恶行,表达人民的痛恨之情。
主要内容
《采薇》
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
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
《十五从军征》
篇首一句即写出了封建兵役制度的极端不合理。
从军之时尚是风华少年,归来之日却已是皓首银发,家中空无一人,老翁举目无亲,其凄楚心情可以想象。
继而,通过“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一句,进一步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
此情此景着实叫人痛苦至极,怆然泪下。
《送别》
这是一首可以作不同理解的小诗。
单从字面上看,这是首送别诗。
诗人抓住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杨柳,通过描写、渲染,抒发了离愁别绪。
古人向来有借杨柳抒发离别情怀的传统。
如《诗经·采薇》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佳句。
这首诗承袭了这一传统并有所发展。
头两句极力渲染杨柳、杨花铺天盖地之势,借此烘托出挥之不去、难以割舍的离别之情。
后两句写杨花尚有飞尽之时,反衬出征人归期难料,从而更加重了离别的悲凉气氛。
也有人把这它理解为影射、讥讽隋朝统治者的诗。
联系到作者的生活年代(隋末)和诗中运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这样理解也不无道理。
隋炀帝杨广荒淫无道、祸国殃民、民怨鼎沸。
诗人以“杨柳”之“杨”谐“杨广”之“杨”;以写杨柳、杨花铺天盖地为名,揭露统治者凶残暴虐之实。
最后,假借“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的问话,表达了老百姓对统治者的诅咒:
杨氏王朝终究要垮台,看你横行到几时!
《清平乐·村居》
首句写景,突出田园特色。
继而写人,突出一对农村老年夫妻和谐、温馨的生活乐趣。
下片四句写出了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特别突出了小儿子顽皮、淘气、活泼、可爱的情态。
《朝天子·咏喇叭》
全曲以“吹”字贯穿始终。
先写“吹”之声(“曲儿小腔儿大”),继而写“吹”之功用(“官船……全仗你抬声价”),再写“吹”之恶果,表达对“吹”的憎恨。
表面上句句是在咏喇叭,实际上句句是在揭露宦官敲诈百姓的罪行,活脱脱勾画出一群宦官趾高气扬、专横跋扈的丑恶嘴脸。
全曲在戏谑中寄憎恨之情,于诙谐里寓抨击之意,题材新颖,寓意深刻。
写作特点
《采薇》
从写作上看,它和诗经的许多作品一样用以薇起兴的手法,加上章法、词法上重章叠句,使内容和情趣都得以层层铺出,渐渐深化,也增强了作品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全诗有记叙,有议论,有景物,有抒情,有心理描写,搭配错落有致,又十分妥帖,因此《采薇》一篇确是《诗经》中最好的篇章之一。
《十五从军征》
这首诗与《采薇》同是写久经征战的士兵还乡的感受,但表现手法各有不同。
《采薇》主要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本诗则以叙述为主,借老翁所见所为所感,尽情抒写了他的悲凉凄楚之情。
如果说《采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写意水墨画,那么,《十五从军征》就好像是一部纪实片,为我们展示了真实的场景,也正是在这写实当中,字里行间渗透着血和泪的控诉。
问题分析
1、《采薇》中戍卒既然那么思念家乡,为什么写他们在归途中的心情却是悲伤痛苦的?
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才能踏上回家的归途。
戍卒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依然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尺尺,载渴载饥”,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
2、如何理解《清平乐·村居》的思想内涵?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农家生活情趣的小词。
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
怎样理解词中的“醉”字?
对这个“醉”字,历来有不同的解释。
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的解释是“醉里二句:
谓不知是谁家的老公公、老婆婆,喝醉了酒,说着柔媚的南方话打趣”,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的解释是“醉里句:
作者在醉中听到有人用江南调口音和悦地谈心”。
两种解释都有一定道理,也都解释得通。
只不过朱说意在强调农家老夫妇的悠闲、散淡,而林说意在点明诗人对农家田园生活的陶醉。
自古“诗无定解”,我们不必过分拘泥于细节,强求一解。
-返回-
同步测试
1、选出给下面的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写汉字错误的一项(C )
A.坟冢(zhǒng) pán(磐)石
B.赠贻(yí) 狗dòu(窦)
C.翁媪(wēn) zhì(智)鸟
D.茅檐(yán) 汤gēng(羹)
2、选出解释句中加线字词的意思错误的一项(B )
A.雨雪霏霏 雨:
下(雨或雪)
B.载渴载饥 载:
一边……一边
C.杨柳青青著地垂 著:
接触,贴近
D.最喜小儿无赖 无赖:
顽皮
3、选出横线上填空错误的一项(A )
A.昔我往矣,雨雪霏霏。
今我来思,杨柳依依。
B.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C.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B.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C.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D.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5、选出按要求在横线上填空错误的一项(C )
A.《采薇》中烘托作者哀伤之情的景物描写的句子是: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B.《十五从军征》中揭示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诗句是: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C.《送别》中,渲染送别气氛的诗句是:
柳条折尽花飞尽。
D.《朝天子·咏喇叭》中描写喇叭功用的诗句是: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6、选出对《清平乐·村居》“溪头卧剥莲蓬”中“卧”字的使用妙处分析有误的一项(B)
A.使小儿天真顽皮之态跃然纸上。
B.与“媚好”相呼应。
C.极富情趣。
D.语言生动,人物形象化。
7、选出对《清平乐·村居》“醉里吴音相媚好”中“醉”字理解有误的一项( D)
A.强调农家夫妇的悠闲、散淡。
B.意在点明词人对农家田园生活的陶醉。
C.轻柔妩媚的吴音,轻松有趣的谈话听来叫人心醉。
D.词人心头郁闷,无法排遣,只有借醉浇愁。
显示答案
提示:
1、ǎo雉
2、又
3、杨柳依依,雨雪霏霏
4、昔/我往矣
6、与“无赖”相呼应。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晏子谏齐景公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公怒,召吏欲杀之。
晏子曰:
“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公曰:
“可。
”于是召而数之景公前,曰:
“烛邹!
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一罪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二罪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三罪也。
”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公曰:
“勿杀,寡人闻命矣。
”
8、对下列各句中加线字意义和用法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数落、责备)
B.使诸侯闻之(假使、假如)
C.请数之以其罪杀之(请允许我)
D.以吾君重鸟而轻士(看轻、轻视)
9、对下列四句中“之”字的用法和意义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②公怒,召吏欲杀之
③使吾君以鸟之故而杀人 ④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④相同,②③不同
C.①②④相同,③用作助词
D.①②③④意义均不相同
10、将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召吏欲杀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勿杀,寡人闻命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晏子听说齐景公要杀烛邹,马上把烛邹叫来当着景公的面,列举了烛邹的三大罪状,就凭这三大罪状,足以将烛邹处死,以平景公心中之怒。
B.晏子列举的烛邹的第三条罪状,最使齐景公坐立不安。
所谓“重鸟而轻士”,意为把鸟看得比人还重要,这岂不是昏君的行为吗,所以最后不得不不杀烛邹。
C.晏子的高明在于顺着景公的思路——你想杀他,我便数说他的罪过。
于是句句设埋伏,语语布陷阱,一步步把景公的做法引归到谬误昭然的境地,一旦景公明白过来,就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D.晏子直话婉说,反言正说,充分显示出他巧于言辞、善于劝谏的说话艺术;同时也是对景公等封建君王重鸟轻士、追求奢侈享乐生活作风的尖锐批评。
显示答案
答案:
8、B
9、D
10、①把官员召集起来想杀掉烛邹。
②不要杀了,我已经领教了。
11、A
-END-
课外拓展
1、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它编成于春秋时代,据说曾经孔子整理删定。
原本只称《诗》,汉代以后,儒家把它奉为经典,始称《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有十五国风,包括“二南”(周南、召南)和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风,共一百六十篇,其中大部分是各地的民间歌谣。
这些诗歌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周代的社会现实,有劳动的艰辛,有生活的窘迫;有对剥削压迫的不满和反抗,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有的辛辣讽刺了统治者的荒淫无耻,有的大胆歌颂了真挚的爱情。
“风”是《诗经》中最优秀的部分,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璀璨的瑰宝。
“雅”是“小雅”和“大雅”的总称,共一百零五篇。
“大雅”多系西周王室贵族所作,内容大多记述周族历史,歌颂祖先功德,客观上为后人提供了一定的历史资料。
“小雅”多为贵族文人所作,也有小部分是民谣,内容多政治讽喻。
“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四十篇,是周王室和鲁国、宋国的统治者祭祀天地宗庙的祭礼歌辞。
2、背景资料
(1)《诗经》,305首,又称“诗三百”,反映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近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因它的内容以反映劳动人们生活的《国风》为主,所以文学史上把这类诗歌称为“风体诗”。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诗大部分是民歌,这些民歌,是《诗经》中比较优秀的篇章,它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斗争生活和思想感情,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雅诗大部分是奴隶主贵族和官吏的作品,也有一部分是民歌,内容涉及周代政治生活的某些方面。
其中有的政治讽刺诗批判和揭露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
颂诗则是奴隶主阶级对天帝和祖先歌功颂德的东西,其中少数篇章具有史料价值。
《诗经》主要有三种表现手法。
“赋”:
铺陈叙事。
“比”:
借物托情。
“兴”: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风”“雅”“颂”“赋”“比”“兴”,文学史上合称“六义”。
(2)四言诗:
每句4字或以4字句为主的诗歌样式。
盛行于西周。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所录305篇,其形式基本上是整齐的四言体,节奏为每句二拍,这显然是在原始歌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语言发展的状况。
到了西汉时期,五言诗在民间悄然兴起,但文人诗仍以四言为主。
东汉以后,五言诗占领了诗坛的主要地位,四言诗渐趋衰落。
能继承《诗经》遗风,称得上四言诗的只有曹操、嵇康、陶渊明、韩愈、柳宗元等人的少数诗作。
3、作品简介
乐府最早是音乐机关的名称,汉初即已出现,汉武帝时扩充为专司歌舞的机关,并兼有采诗的职能。
这些采集来的民歌,后来就叫做“乐府诗”(或叫“汉乐府”),成为继《诗经》《楚辞》后的又一种新诗体。
两汉乐府诗大多“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班固语),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广泛反映了两汉的社会面貌,反映了人民的疾苦和思想感情。
汉乐府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语言朴素自然。
乐府诗自汉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有一个发展、演化的过程。
汉代乐府诗大都入乐,每个篇名各有传统的内容。
魏晋以后,文人拟作,或依旧曲填新词,或用古题咏时事,有的入乐,有的不入乐。
内容上突破了原来传统,音韵、节奏上渐趋整齐,推动了五言诗、七言诗的出现和发展。
唐代文人进一步冲破古题、古调的藩篱,另立新意,抒写新事,形成一种“新题乐府”。
到中唐时,白居易、元稹等人大力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创作了大量的“新乐府”诗,讽喻朝政,针砭时弊。
宋朝人郭茂倩将自两汉至唐代乐府诗汇编成《乐府诗集》,并分为十二类:
郊庙歌辞,燕射歌辞,横吹曲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
汉乐府民歌则主要保存在“相和、鼓吹、杂曲”三类中。
-END-
中考解析
阅读下面这则文言文,然后答题。
(湖北省宜昌市)
滇游日记
文/(明)徐霞客
忽见层崖之上,有洞东南,余竟仰攀而上。
(1)上甚削①,半里之后,土削不能受足,
(2)指攀草根而登。
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然石亦不坚,践之辄陨,攀之亦陨②,间得一稍粘者,绷足挂指,如平贴于壁,不容移一步,欲上既无援欲下亦无地生平所历危境无逾此者。
久之,先试得其两手两足四处不摧③(3)石,然后悬空移一手,随悬空移一足,一手足牢,然后悬空又移一手足,幸石不坠;又手足无力欲自坠,久之,幸攀而上。
……
(选自《徐霞客游记》)
①削:
陡峭。
②陨:
坠落。
③摧:
崩裂。
1、查阅工具书,给“间得一稍粘者"中的“间”注音。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言文要读出韵味。
请认真阅读原文,凭你的语感,将文言词“之”、“以”、“其”正确填人文中的
(1)、
(2)、(3)处。
3、请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顺口后用三个逗号断句。
4、作者艰险的攀登经历引人深思。
阅读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呢?
请结合文中的具体内容写出你的思考。
字数在40个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jiàn
2、
(1)其;
(2)以;(3)之
3、欲上既无援,欲下亦无地,生平所历危境,无逾此者。
4、无“标准答案”。
本题考查的核心能力:
领悟作品内涵,获得有益启示,感悟明确,符合文意,思考得当即可。
-EN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词五首 第二 一节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