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基础题训练.docx
- 文档编号:27329236
- 上传时间:2023-06-29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143.40KB
高考化学基础题训练.docx
《高考化学基础题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基础题训练.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基础题训练
亲爱的同学们:
欢迎来到训练营。
在这里你们将学习一门让人爱恨交加的学科—化学。
有人说它是高手的保底科目,也有人说它是菜鸟的噩梦科目。
为何它可以有如此巨大的反差?
因为化学的根本是--物质的变化之道,在它的世界里,你掌握了它变化的规律,你就是神。
你被它的迷雾所困惑,你就会迷失。
那么怎样掌握它的规律呢?
如果把它看做一门武功的话,它有点像---降龙十八掌,是不是很威猛?
这门武功有什么特点?
第一,需求较高内力,内力越高威力越大。
第二,招式简单固定好学。
第三,各招之间关联不大,你不一定从第一掌打起,你学会了几掌就是几掌。
优点?
对战的时候你只要按顺序把你学会的招数放完,如果敌人还没死,倒过来再放一遍。
。
。
他一定死了。
缺点?
你如果内力不够,放不出招。
。
。
你实在太笨或太懒,学的招数还不如郭大侠多。
。
。
说到这你一定明白了,化学最讲究的---不是你有多聪明(郭靖比你聪明吗?
但是他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而是你“内力”有多高。
也就是说你掌握的知识点多不多,牢不牢靠。
记住:
七分内力三分招。
在化学考试中,每一种题型都有相对固定的几种考法,分别对应你所学习的知识点和几种解题方法,考法是直来直去的,你们也需要直来直去,就像降龙十八掌一样。
好好干吧!
掌握它的规律!
做到别人做不到的!
成为这个变化无端的世界中的神!
专题一.物质的量
{重点}
1.物质的量----n单位:
摩尔mol,NA个任何微观粒子为1mol
{拓展}有多少mol就有多少NA个
NA-阿伏伽德罗常数(1mol任何粒子的数目),为12克12C所含有的原子数,约为6.02x1023个/mol,是有单位的。
(1)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粒子的种类(原子,分子,离子等。
)
(2)公式1:
物质的量(n)=粒子数(N)/阿伏伽德罗常数(NA)
2.摩尔质量----M单位:
g.mol-11mol物质所具有的质量,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分子量或原子量)
如C的摩尔质量为12g.mol-1即1molC的质量就是12g。
公式2:
物质的量(n)=质量(m)/摩尔质量(M)
3.气体摩尔体积----Vm单位L.mol-11mol物质所具有的体积,标准状况下所有气体的摩尔体积都约为22.4L.mol-1.
(1)标准状况0摄氏度,101KPa。
Vm=22.4L.mol-1.
常温常压25摄氏度,101KPa。
Vm不等于22.4L.mol-1.
(2)使用摩尔体积的前提—物质为气体。
:
公式3:
物质的量(n)=体积(V)/气体摩尔体积(Vm)
{公式理解}
公式1:
有多少mol?
=粒子总个数/1mol粒子的个数
公式2:
有多少mol?
=粒子总质量/1mol粒子的质量
公式3:
有多少mol?
=粒子总体积/1mol粒子的体积
4.物质的量浓度----单位:
mol.L-11L溶液里含有的溶质物质的量。
(1)量浓度(c)=溶质物质的量(n)/溶液体积(V)
(2)c=1000ρw/M(ρ为密度,w为质量分数,M为摩尔质量。
)
训练1(难度系数0.4-0.6)
例1.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HCl溶于水后溶液中含有NA个HCl分子
HCl在水中是电离的,只有离子,不存在分子
HCl在标况下是液态,不是气态,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
B.常温常压下,16gO3气体含有NA个O3分子(相对原子质量:
O16)
O3气体的摩尔质量为16×3克/mol,公式2:
n=16/48=1/3mol
也就是说,16gO3气体含有1/3NA个O3分子
C.1L0.1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有0.1NA个Na+
溶液中含有的Na2SO4:
n=c×V=1×0.1=0.1mol,而每个Na2SO4含有2个Na+
溶液中含有的Na+:
n=0.1×2=0.2mol,即0.2NA个Na+
D.1mol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涉及反应,先看过量。
Fe过量则Cl2消耗完,
每1个Cl原子(0价)Cl-(-1价)需要得到1个电子,
每1个Cl2分子(2个Cl原子)需要得到2个电子,
每1molCl2分子(2molCl原子)需要得到2mol电子(即2NA个)
{解题方法}
每个出现的数字,名词,都有可能是它的考点。
切记要细心,如你看到:
“22.4L”就要想到是不是气体?
是不是标况?
“NA个”就要想到要求多少mol了。
。
。
“16克”质量确定,根据公式2,物质的量(mol)也就确定了。
跟是不是“标况”已经没关系了。
“足量”有反应先确定谁过量?
计算以少量的为准。
题中若以铁来算就错了。
{不断总结这些小窍门,可以让你如虎添翼。
}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0mol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
B.1.00mol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
C.欲配置1.00L,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NaCl溶于1.00L水中
D.电解58.5g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NH3中含有6.02×1022个共价键
B.100mL1mol/L的Na2CO3溶液中含有6.02×1022个CO32-
C.将4gNaOH溶于100g蒸馏水,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是0.1mol/L
D.将7.8gNa2O2放入足量的水中,反应时转移6.02×1022个电子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1mol·L‾1的硫酸铝溶液中含有的Al3+为2NA
B.1L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为0.2NA
C.标准状况下,22.4L乙烷中含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7NA
D.常温下,23g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NA个氧原子
5.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K2O2与H2O反应,常温常压下生成16gO2,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NA
B.在标准状况下,如果5.6L氧气含有n个氧分子,则NA约为4n
C.1L1mol•L-1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完全水解生成NA个Fe(OH)3胶粒
D.20g重水(D2O)中所含共价键数目为2NA
6.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2L氧气所含的O原子数为NA
B.1mol/L的CaCl2溶液中含有的Cl—为2NA
C.2.4g镁变成Mg2+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2NA
D.标准状况下,2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A
训练1答案2.B.3.D.4.D.5.C.6.C。
训练2(难度系数0.35-0.55)
1、(单选)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6gCH4含有CH4分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22.4LCO2含有CO2分子数为nA
C、1molNa燃烧生成Na2O2失去的电子数为2nA
D、0.5mol·L-1的MgCl2溶液中含Cl-数为nA
2、(单选)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L-1Mg(NO3)2溶液中含有0.2nA个NO3—
B、8gCH4中含有10nA个电子
C、常温常压下,22.4LO3中含有3nA个氧原子
D、28gC2H4中含有2nA个碳原子
3、(单选)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相对原子质量:
H1C12)
A.常温下,3OgC2H6中含有4nA个C-H键
B.1mol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C.
溶液中含有0.2nA个Na+
D.标准状况下,22.4L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nA个碳原子
4、(单选)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相对原子质量:
C12O16)
A.常温下,22gCO2含有nA个氧原子
B.2molNa与足量水反应,转移nA个电子
C.1L0.1mol·L-1CH3COOH溶液中含有0.1nA个H+
D.常温常压下,22.4LCH4中含有nA个CH4分子
5、(单选)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LNO2含有氧原子数为0.2nA
B.常温常压下,乙烯和环丙烷(C3H6)组成的28g混合气体中含氢原子4nA
C.1molC2H6分子中含有极性键为7nA
D.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0.1nA
6、(单选)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CH3OH中含有C-H键1.5NA
B.18克
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0NA
C.1L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0.2NA
D.1molCu与足量S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7、(单选)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1.5molH2和0.5molN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3分子数为NA
B.2L0.3mol·L-1CH3COONa溶液中,CH3COO-离子数是0.6NA个
C.常温下,1molC3H8含有C-H共价键数为8NA个
D.NA个CO2分子和NA个O2分子的体积一定相同
7.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密闭容器中加入l.5molH2和0.5molN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3分子数为NA
B.一定条件下,2.3g的Na完全与O2反应生成3.6g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C.1.0L的0.1mol·L-1Na2S溶液中含有的S2-离子数为0.1NA
D.标准状况下,22.4L的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NA
训练2答案
A
D
D
A
B
B
C
B
专题二:
氧化还原
{重点}
氧化剂:
得电子(或共用电子对靠近)的物质------氧化性:
得电子的能力
还原剂:
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远离)的物质------还原性:
失电子的能力
{理解}电子带负电,氧化剂得电子,负电荷增加,整体电性往负方向走(即化合价下降)。
还原剂则相反。
{理解}就好像“抢劫犯”当然是“抢劫”别人
“氧化剂”当然是“氧化”别的物质(还原剂),自身被“还原”。
双线桥法:
箭头表示“物质的转化”。
单线桥法:
箭头表示“电子的转移”。
图1:
图2:
如:
图1的箭头表示KBr通过失电子转化为了:
Br2,要标“得”或“失”。
图2的箭头表示电子从Fe出(即铁失电子),从Cl2进(即氯气得电子),箭头本身已经表示出了谁得谁失,也就不需要标“得失”了。
{解题方法}
先标出化合价,从化合价的变化判断电子得失,进而判断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再确定电子转移的数目(这是核心)。
常考氧化剂,还原剂,电子转移等物质的量或其比例。
{难点}
在同一元素之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中。
化合价变化不能交叉。
规律:
反应物中,该元素一部分价态升高,一部分价态降低,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
而不会出现交错现象。
如:
KClO3+6HCl==KCl+3Cl2+3H2O;
+50-1就合理。
+5-1
0-1
(有重叠)不合理。
理解:
反应前即有-1的Cl-,反应后组成KCl直接用就可以了,不会舍近求远再反应一个新的-1的Cl-出来。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1、配平原则:
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
配平数
2、配平的基本技巧讲解
Cu+HNO3(稀)=Cu(NO3)2+NO↑+H2O
Cu原子化合价0升为+2即失2个电子X3=6
N原子化合价+5降为+2即得3个电子X2=6
而得电子数=失电子数所以取最小公倍数6
所以Cu的配平数是3,NO的配平数是2。
而HNO3中的N并没有全部变价(化合价不变,就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先配。
应该把2配给NO(NO中的N全部变价了)。
再补齐剩下的就可以。
配平系数:
38324
切记:
先配平全部变价的物质
{训练}
KMnO4+HCl(浓)=KCl+MnCl2+Cl2↑+H2O
K2Cr2O7+HCl(浓)→KCl+CrCl3+Cl2↑+H2O
14.(高考真题)(9分)
溴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纤维、塑料组燃剂等,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提溴过程中,向浓缩的海水中通入,将其中的Br-氧化,再用空气吹出溴;然后用碳酸钠溶液吸收溴,溴歧化为Br-和BrO3-,且有CO2生成。
其化学方程式
为。
(1)Cl23Br2+3Na2CO3=5NaBr+NaBrO3+3CO2
或3Br2+6Na2CO3+3H2O=5NaBr+NaBrO3+6NaHCO3
专题三:
周期表
{重点}
一、元素周期表: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绘制出第一个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按照元素的质子数给元素编号,得到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每一行就是一个周期;行数=周期数=电子层数
每一列就是一个族。
每族最外层电子相同。
二.元素周期律
{基础-重中之重}
(1~36号元素要背熟并了解其相对位置,菜鸟先背1~20号)
{性质比较方法}在周期表中:
{补充}
1.若为同一元素,化合价高的酸性强。
如酸性H2SO3 2.酸越弱,对应的阴离子越易结合质子 {半径比较方法} 先比电子层。 层数多,半径就大。 再比质子数。 电子层数一样,质子数多,引力就大,半径就小。 最后比电子数。 电子层数和质子数一样,电子多,半径就大。 如Mg2+,Na,F-,比较先写出核外电子排布: Mg2+28 F-28 Na281 可知: Na>F->Mg2+: {辅助技能} 只要记住了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就可确定主族元素的位置。 如果比相应的稀有气体元素多1或2,则应处在下周期的第 A族或第 A族。 如果比相应的稀有气体元素少1~5,则应处在同周期的第 A族~第 A族。 {训练} 1.(2014•海南)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热稳定性: HCl>HI B. 原子半径: Na>Mg C. 酸性: H2SO3>H2SO4 D. 结合质子能力: S2﹣>Cl﹣ 2.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热稳定性: H2O>HF>H2S②原子半径: Na>Mg>O ③酸性: H3PO4>H2SO4>HClO4④结合质子能力: OH->CH3COO->Cl-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3.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R>Q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Q C.原子半径: T>Q>R D.含T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答案 1.{分析} A.先比较Cl和I的位置,Cl在I的上方,因此非金属性强,氢化物的稳定性就强。 正确 B.先比较Na和Mg电子层,分别是281和282,一样。 再比较质子数,为11和12,质子数多的反而小,正确。 C.常识: H2SO3是弱酸,H2SO4是强酸。 另外: 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对应的含氧酸的酸性越强。 错误。 D.先比较S和Cl的位置,S在Cl的左边,因此Cl的非金属性强。 酸性HCl>H2S,酸越弱,对应的阴离子越易结合质子,正确。 2.解析: ①中O和F属于同周期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 HF>H2O;②中Na和Mg为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半径: Na>Mg,而Mg比O多一个电子层,所以Mg>O;③P、S、Cl属于同周期元素,其酸性: HClO4>H2SO4>H3PO4。 答案: B。 3.D解析: 根据元素所处的位置,可猜测T、Q、W为第三周期的元素,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则T为Al,Q为Si,W为S,R为N元素。 用具体元素可判断A,B,C三个选项都正确,D选项中含铝离子的盐溶液是显酸性,但NaAlO2溶液就是显碱性的,学生可用排除法得出答案。 这题主要是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的综合考查,比较全面考查学生有关元素推断知识。 D选项设问角度新颖独特,有点出人意料。 专题四: 化学键 {重点} {化学键的类型比较} 离子键 共价键 金属键 极性键 非极性键 定义 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 不同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相同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静电作用 成键元素 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不同的非金属元素 相同的非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之间 成键微粒 阴、阳离子 原子 原子 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 粒子间相互作 用 静电作用 共用电子对 共用电子对 静电作用 电子式举例 Na+ 重要应用 是使原子互相结合成分子的主要因素 {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1)只含非极性共价键 的物质: 同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 如H2、N2、P4、金刚石、晶体硅; (2)只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物质: 一般是不同非金 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 如: HCl、NH3、CS2等; (3)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 如: H2O2、C2H2、C2H6、C6H6(苯); (4)只含离子键的物质: 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如: NaCl、K2S、MgBr2等。 (5)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如Na2O2、CaC2等。 (6)由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构成的物质,如: NH4Cl (7)只含共价键而无范德瓦耳斯力的化合物,如原子晶体SiO2、SiC等。 (8)无化学键的物质: 稀有气体,如He、Ar等。 (9)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有: CO2、CS2等。 (10)都是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为: NH4Cl、NH4HCO3等; {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比较} 化学键 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 定义 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 某些氢化物分子间存在的一种相互作用 范围 分子内或某些晶体内 分子间 HF、H2O、NH3等分子间 强度 比较强烈 比化学键弱的多 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 性质影响 主要影响分子的化学性质 影响物质的熔沸点等物理性质 影响物质的熔沸点等物理性质 {化合物类型} 化合物类型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定义 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构成的化合物 由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 构成微粒类型 阴离子和阳离子 原子 微粒间的主要作用 离子键 共价键 实 例 强碱、盐和金属氧化物 酸、非金属氧化物 例3.(2013·海南化学·19I)(6分)下列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CaC2B.N2H4 C.Na2S2D.NH4NO3 [答案]AC {电子式} 1.电子式的书写: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来表示原子或离子的价电子层电子的式子,叫做电子式。 例如: 原子 : 、 ,阳离子: Mg2+、H+、 ,阴离子: 、 。 (1)原子的电子式 中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没有发生变化,书写时把最外层电子写出来,注意对称美。 如硫原子 例4.(2013·江苏化学·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丙烯的结构简式: C3H6 B.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 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14692U 【答案】B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注: 该部分为高阶知识,对应选做题【选修-3】模块,菜鸟勿入。 1.常见分子的键的极性、分子构型、分子的极性 分子类型 实例 键的极性 分子构型 分子的极性 单原子分子A He、Ne、Ar — — 非极性 双原子分子A2 H2、O2、N2 非极性键 直线(对称)型 非极性 双原子分子AB HX、CO、NO 极性键 直线(不对称)型 极性 AB2 或A2B AB2 CO2、CS2 极性键 直线(对称)型 非极性 AB2或A2B H2O、SO2、H2S 极性键 折线(不对称)型 极性 AB3 AB3 BF3、SO3 极性键 正三角(对称)型 非极性 AB3 NH3、PCl3 极性键 三角锥型 极性 AB4 CH4、CCl4 极性键 正四面体 非极性 2.判断ABn型分子是否有极性的经验规律: 看A的化合价的绝对值是否等于主族序数。 3.杂化轨道理论 杂化轨道理论要点: ①只有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才能杂化 ②原子轨道杂化时,轨道个数不变,轨道的形状和方向发生变化 ③原子轨道杂化后总能量比原有轨道能量之和降低 ④杂化轨道只于形成δ键 ⑤如价电子对总数为2时为sp杂化(直线形),为3时为sp2杂化(平面三角形),为4时为sp3杂化(四面体),5——sp3d(三角双锥),6——sp3d2(八面体)。 。 例5.(2013·上海化学·5)374℃、22.1Mpa以上的超临界水具有很强的溶解有机物的能力,并含有较多的H+和OH-,由此可知超临界水 A.显中性,pH等于7B.表现出非极性溶剂的特性 C.显酸性,pH小于7D.表现出极性溶剂的特性 【答案】B 六、晶体 1.晶体基本类型与性质 (1)物质可分为晶体与非晶体,晶体 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和固定的熔、沸点。 晶体根据构成的微粒及作用力不同分为四大类。 晶体类型 离子晶体 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 构成晶体粒子 阴、阳离子 原子 分子 金属阳离子、自由电子 形成晶体的作用力 离子键 共价键 范得瓦耳斯力 金属键 物质性质 熔沸点 较高 很高 低 一般较高,少部分低 硬度 硬而脆 大 小 一般较大,少部分小 导电性 不良(熔融状态可 导电) 绝缘体或半导体 不良 晶体、熔融状态坤导电 导热性 不良 不良 不良 良 延展性 不良 不良 不良 良 溶解性 易溶于极性溶剂 难溶于有机溶剂 不溶于任何溶剂 相似相溶原理 难溶(活泼金属与水反应) 典型实例 KCl、Na2SO4 金刚石、硅、SiO2 H2、Cl 2、干冰 金属 2..常见晶体的结构 在金刚石的晶体结构中每个碳原子与周围的4个碳原子形成四个碳碳单键,这5个碳原子形成的是结构,两个碳碳单键的键角为,其中的碳原子采取杂化,金刚石晶体中C原子数与C-C键数之比为,晶体中最小的环上上的碳原子数为;石墨晶体中C原子数与C-C键数之比为;NaCl晶体中Na+的配位数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化学 基础题训练 高考 化学 基础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