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中考语文压轴题专题文言文的经典综合题.docx
- 文档编号:27302953
- 上传时间:2023-06-28
- 格式:DOCX
- 页数:42
- 大小:49.78KB
太原中考语文压轴题专题文言文的经典综合题.docx
《太原中考语文压轴题专题文言文的经典综合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原中考语文压轴题专题文言文的经典综合题.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太原中考语文压轴题专题文言文的经典综合题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
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出师表》
(乙)当今天下之病,臣请譬诸病者:
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
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①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
天下之病,势已如是,于可医之时,陛下又选任良医,倘信任不疑,听其施设,非徒愈病,又致民于寿。
若于此时,使良医不得尽其术,则天下之病愈深。
愿陛下拔贤材,收众策,不惮改作,以成大功,天下幸甚幸甚!
——蔡襄《乞③用韩琦②、范仲淹》
注:
①支:
通“肢”。
②乞:
乞求,请求。
③韩琦:
北宋政治家,名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_____)
②固不病矣(_____)
③使良医不得尽其术(_____)
④不惮改作(_____)
2.两文作者针对用人问题分别向君主提出了什么建议?
他们的建议有什么相同之处?
3.简要分析两文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答案】
1.①恨:
遗憾。
②固:
本来。
③使:
假使。
④惮:
怕,畏惧。
2.诸葛亮提出的建议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蔡襄提出的建议是“拔贤材,收众策,不惮改作”(或选抜贤才,听取众人策略,大胆改革)。
相同之处:
都认为贤材对国家至关重要,君主要重视贤材。
3.甲文运用了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列举“两汉”事例,通过先汉的兴隆和后汉的倾颓进行正反对比论证,有力阐明了“亲小人,远贤臣”的危害,从而想使刘禅更好地接受“亲贤臣,远小人”的谏言;乙文则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以病人治病喻天下之病,形象有力地论述了选拔良臣的重要性。
【解析】
1.考查文言实词。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恨”:
遗憾。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而“惮”在现代汉语中也有“怕,畏惧”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比较阅读。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由甲文的“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和乙文的“愿陛下拔贤材,收众策,不惮改作”,可以看出诸葛亮反复向后主刘禅提出的建议是:
亲贤臣,远小人,选贤任能;蔡襄提出的建议是选抜贤才,听取众人策略,大胆改革。
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的建议相同之处:
都认为亲贤,要重视贤材。
280.比较阅读。
要求简要分析两文在论证方法上的不同之处。
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
如甲文,写先汉的兴隆和后汉的倾颓为对比论证,列举“两汉”事例为举例论证。
有力阐明了“亲小人,远贤臣”的危害的观点;而乙文,“……天下之病,势已如是,于可医之时,陛下又选任良医,倘信任不疑,听其施设,非徒愈病,又致民于寿”等句则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以病人治病喻天下之病,形象有力地论述了“愿陛下拔贤材,收众策,不惮改作,以成大功,天下幸甚幸甚”的观点。
也就是论述人才对于国家的治理至关重要。
【点睛】
(一)译文: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之所以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
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二)译文:
如今天下的弊病,臣请求用得病的人来作比喻:
人们安分随时,用适宜的办法调养身体,本不会生病。
(如果)病根在皮肤,医生能早早祛除病根,(那么)病还算安全。
如果这两种方法都已经来不及了,那么病根在肢体中,如果能求得好医生,还可以迅速痊愈。
天下的弊病,形势已经像这个样子了,趁现在还能医治的时候,陛下又能选拔任用好医生,若能信任他们而不猜忌,任由他们施展才华,那么不只是病可以痊愈,还能给人民带来福寿。
如果在这个时候(不任用他们或猜忌他们),让好医生不能完全发挥自己的医术,那么天下的弊病就会越发加重。
希望陛下选拔贤才,收集接纳众人的意见,不要害怕改革变法,以成就伟大的功业,(那么)天下都会以此为幸啊!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具通:
俱)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隐曜一作:
隐耀;淫雨通:
霪雨)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__)
(2)去国怀乡(__________)
(3)宠辱偕忘(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城现代汉语。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凝练地概括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了重修岳阳楼之事。
B.“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浩瀚磅礴的非凡气势。
C.第③④段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洞庭景色,一阴一晴,表明了作者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
D.第⑤段抒情和议论交融,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答案】
1.
(1)同“嘱”,嘱托
(2)离开(3)一起
2.
(1)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2)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这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3.C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
“属”,通假字,同“嘱”,意为“嘱托”;“去”,古今异义,今义为“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古义为“离开”;“偕”,本义即为“一起”。
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99.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1)此,这;大观,雄伟景象;备,详尽。
(2)尝,曾经;求,探求;古仁人,古代品德高尚的人;或,或许;何,为什么。
3.C.“表明了作者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是错误的,应是表现了“迁客骚人一悲一喜的情感变化”。
参考译文:
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人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
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
洞庭湖包含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
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
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这样,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江,被降职远调的人员和吟诗作赋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日月星辰隐藏起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时分天色昏暗,只听到老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
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波平浪静,天色与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或浮或沉;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
有时湖面上的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有时湖面上微波荡漾,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有时湖面波澜不起,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
渔夫的歌声响起了,一唱一和,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
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杯痛饮,那心情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
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
是因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
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
虽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
唉!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路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节选自《礼记》)
(乙)师川外甥奉议①:
别来无一日不奉思②。
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
前承示谕③:
“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
”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
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虛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④,乃得全功。
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理会。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⑤,功必倍之。
甥性识颍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
(注)①奉议;官名,即奉议郎。
②奉思:
思念。
③前承示谕:
不久前你告知我。
④外慕:
学习之外的各种贪恋。
⑤半古之人:
花费古人一半的工夫。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不知其旨也(________)
(2)然后能自反也(________)
(3)诚能如是(________)
(4)令心意不驰走(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B.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C.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D.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
4.甲、乙两文都谈到学习,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
1.
(1)味美
(2)反思,反省(3)这,这样(4)跑
77.B
3.
(1)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2)(你)一定能抛开人世间的俗事,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学习上。
4.①甲文侧重论述学和教是相互促进的;②乙文强调学习要独立思考,要专心致志。
【解析】
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比如本题中的古今异义词,旨:
味美。
古今异义词,走:
古义是“跑”,今义是“走路”。
2.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
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
语句意思是:
外甥(你)天性聪颖理解能力好,一定能够明白我说的话,所以一定要详细熟悉并努力做到。
故停顿为:
B.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
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注意以下关键词:
至道:
最好的道理。
至,达到极点。
屏弃:
抛开。
弗:
不。
于:
介词,用。
4.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
甲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侧重论述学和教是相互促进的;乙文,告诫外甥“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虚用功。
”“读书先静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不会理。
”强调学习要独立思考,要专心致志。
【点睛】
参考译文
甲文,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因此,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知自己理解不透。
知道了自己欠缺,然后才能自己刻苦地钻研。
所以说:
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乙文,写给外甥奉以郎师川的信:
自从告别以来,没有一天不怀念你。
(现在)春风熏暖,想来你在处理公事之余,一定会放下人世间的俗事,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学习上。
前不久你告诉我说:
“自己一定要花费十年的功夫,修养身心探寻真理”,每每念此语我都会(无比)叹服。
诚然能够按照这样(的志向)去做,就足以赶得上古(圣贤)人并配得上古贤的称号,洗刷先人的惭愧。
然而学习必然要有规律方法,凡是读书,其中一言一句,都必须自己探寻意思并理解含义,才能体悟到古人用心的地方,照此行就不会白白浪费功夫。
进一步想要寻求明白其中道理,就必须摒弃学习以外的各种贪念,才能获得全部功效。
古人说:
放纵自己内心,(不加防范),就会失去一切的善事。
如果能把心克制并凝神静心在一处,则没有事情是不能办成的。
读书要先让室内安静并焚烧香脑,让内心意念不要快速游动四散,这样才不致于无法理解言语之外的道理。
少年血气方刚,如果照这样作,(即使)花费古人一半的功夫,(也)能收获倍于古人的功效。
外甥(你)天性聪颖理解能力好,一定能够明白我说的话,所以一定要详细熟悉并努力做到。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富贵不能淫
《孟子》
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
与元九书(节选)
白居易
古人云: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仆虽不肖①,常师此语。
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②。
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③以出;时之不来也,为雾豹④,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
进退出处⑤,何往而不自得哉?
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⑥之则为诗。
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
故览仆诗,知仆之道焉。
注释:
①[仆虽不肖]我虽不贤。
②[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所坚守的是大道,所等待的是时机。
③[陈力]尽全力。
④[雾豹]藏在深山的豹,与“冥鸿”均喻指隐退的贤人。
⑤[出处]出,出仕;处,退隐。
⑥[言而发明]用语言阐发清楚。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往送之门,戒之曰[戒]告诫。
B.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命]教导,训诲。
C.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正]准则,标准。
D.得志,与民由之[由]缘由,理由。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一怒而天下惧/学而不思则罔
B.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妾妇之道也/不闻天子之诏
D.独行其道/不独亲其亲
3.下面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地点写时间,写出了被放逐的无限悲凉和酸楚。
B.颔联用典故,写自己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恍若隔世。
C.颈联以“沉舟”“病树”自比,语多愤激,格调沉郁。
D.尾联紧扣诗题,点酬答之意,表感谢之情,有共勉之趣。
4.对《富贵不能淫》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景春非常崇拜公孙衍、张仪等人的雄才大略,认为他们是大丈夫。
B.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等人只是一味顺从君王,没有独立之人格。
C.文章以“妾妇之道”作比,指出顺从君王意志是坚守儒家仁义之道。
D.讲仁德、守礼法、合道义,穷达有道、威武不屈,才称得上大丈夫。
5.对《与元九书》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句引用孟子的话,统领全段,也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行事准则。
B.作者写闲适诗是表达“兼济之志”,写讽谕诗是表达“独善之义”。
C.白居易奉行孟子思想,认为大丈夫要做到独善其身、兼济天下。
D.选文提出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创作观。
6.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断三处)
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答案】
1.D
2.A
3.C
4.C
5.B
6.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
7.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解析】
1.D错误,由:
遵从。
2.A前一个“而”表顺接,后一个“而”表转接。
B都是表反问,难道;C都是结构助词,的;D都是代词,自己。
3.C错误,颈联作者以“沉舟”“病树”自比,表现乐观豁达。
4.C错误,以“妾妇之道”作比,讽刺公孙衍、张仪之流没有仁义道德准则,并非大丈夫。
5.B错误,作者写讽谕诗是表达“兼济之志”,写闲适诗是表达“独善之义”。
6.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
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
语句意思是:
所谓讽谕诗,表达的就是造福天下的志向;所谓闲适诗,表达的就是只顾自我修养的思想。
故停顿为:
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
7.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
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注意以下关键词:
淫:
迷乱。
移:
改变。
屈:
压服。
【点睛】
翻译
甲文,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乙文,景春说:
"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
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
孟子说:
"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
你没有学过礼吗?
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
'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
'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
(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丙文,古人说:
"不见用的时候就只顾自我修养,见用的时候就要为天下人造福。
"我虽然不贤,也常常以这两句话为师。
大丈夫所坚守的是圣贤的大道,所等待的是时机。
时机到来,就是作云的龙,搏风的鹏,生气勃勃,勇往直前。
时机不来,就是深山的豹,远空的鸿,安安静静地,引身而退。
仕进退隐,往何处而不怡然自乐呢?
因此,我的志向是在造福于天下,我的行为是在只顾自我修养。
我所奉行并贯彻始终的是圣贤的大道,以言词表达出来的就是诗歌。
所谓讽谕诗,表达的就是造福天下的志向;所谓闲适诗,表达的就是只顾自我修养的思想。
因此,读了我的诗,就知道我所坚持的圣贤之道了。
5.阅读下面的文言诗文,回答问题。
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①曰:
“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
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
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
周围的大臣。
②京师:
京城。
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③炀帝:
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
④孜孜:
勤恳的样子。
⑤稔:
rěn,丰收。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征求不已______②惟欲清净______
2.翻译句子:
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3.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答案】
1.停止只;仅
2.那么治理国家就如同栽种树木,(只要)本来的根不动摇,就会枝叶茂密繁盛。
3.勤于政事,心系天下;以民为本,让百姓安居乐业。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
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
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
注意古今异义词,惟:
只,仅。
386.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
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注意以下关键词:
夫:
是发语词,无义。
犹如:
就好像。
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
抓住文中关键句子即“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
”“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两句,从唐太宗注重民生这点上来概括即可。
【点睛】
唐太宗对周围的大臣说:
“以前隋炀帝刚刚平定了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宫中的美女和珍奇玩物,没有一个院子不是满满的。
隋炀帝仍旧不满足,搜刮不停,并且东西讨伐,用尽兵力发动战争,老百姓苦不堪言,所以导致了灭亡。
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
因此我从早到晚孜孜不倦,只是希望清清静静,这使得天下平安无事。
于是就能不兴徭役,谷物丰收,百姓安居乐业。
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根基不动摇,才会枝繁叶茂。
帝王能做到清静,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
”
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太原 中考 语文 压轴 专题 文言文 经典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