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江苏专用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把握小说文学规律探究艺术性讲义.docx
- 文档编号:27302600
- 上传时间:2023-06-28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112.90KB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把握小说文学规律探究艺术性讲义.docx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把握小说文学规律探究艺术性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江苏专用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把握小说文学规律探究艺术性讲义.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把握小说文学规律探究艺术性讲义
第3课时 把握文学规律,探究艺术性(复习课)
“两船并行”与“八音齐奏”
明朝永乐年间的兵部尚书陈洽,自幼聪明过人。
据说他八岁那年,一次随父亲到河边散步,看见两船驶来,有帆的一只比摇橹的一只行驶得快,父亲即景出联:
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陈洽正思索下联时,忽然传来了悠扬动听的牧笛声,于是高声念道:
八音齐奏,笛清莫若箫和。
想想:
上下联各涉及哪几个历史人物?
各有什么含义?
答案 上联“橹速”“帆快”分别谐音“鲁肃”(三国时名臣,文官)、“樊哙”(汉朝刘邦的大将,武官),意思是文不如武;下联“笛清”“箫和”分别谐音“狄青”(北宋名将,武官)、“萧何”(汉朝刘邦的名臣,文官),意思是武不如文。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
[阿根廷]莱·巴尔莱塔
①晚饭时,饭店里走进一位高个儿,面容和蔼,脸上的笑容矜持而又惨淡。
②他风度翩翩走上前台,朗声说道:
③“诸位,敝人十分愿意应邀在此介绍一种奇迹,迄今无人能窥见其奥妙。
近年来,敝人深入自己影子的心灵,努力探索其需求和爱好。
兄弟十分愿意把来龙去脉演述一番,以报答诸位的美意。
请看!
我至亲至诚的终身伴侣——我的影子的实际存在。
”
④在半明半暗的灯光中,他走近墙壁,修长的身影清晰地投射在墙上。
全厅鸦雀无声,人们一个个伸长脖子,争看究竟。
他像要放飞一只鸽子似的,双手合拢报幕:
⑤“骑士跳栏!
”
⑥骑士模样的形状在墙上蹦了一下。
⑦“玉兔食菜!
”
⑧顿时,出现一只兔子在啃白菜。
⑨“山羊爬坡!
”
⑩果然,山羊模样的影子开始步履艰难地爬一个陡坡。
⑪“现在我要让这昙花一现的形象具有独立的生命,向大家揭示一个无声的新世界。
”
⑫说完,他从墙壁旁走开,影子却魔术般地越拉越长,直顶到天花板上。
⑬“诸位,为了使影子能脱离我而独立生活,敝人进行过孜孜不倦的研究。
我只要对它稍加吩咐,它就会具有生命的各种特征……甚至还会吃东西!
我马上给诸位表演一番。
诸位给我的影子吃些什么呢?
”
⑭一个炸雷般的声音回答说:
⑮“给,给它吃这块火鸡肉冻。
”
⑯一阵哄堂大笑。
他伸手接过递来的菜盘,走近墙壁。
他的影子随即自如地从天花板上缩了回来,几乎贴近了他的身子。
人们看得清清楚楚,他的身子并未挪动,那影子却将纤细的双手伸向盘子,小心翼翼地抄起那块肉,送到嘴里,嚼着,吞着……
⑰“简直太神了!
”
⑱“嗯,你信吗?
”
⑲“天哪!
夫人,我可不是三岁的小孩!
”
⑳“可是,您总不会否认这把戏确实很妙,是吗?
”
“给它这块鸡脯。
”
“梨!
看着它如何吃梨一定妙不可言。
”
“很好。
诸位,现在先吃鸡脯。
噢,劳驾哪位递给我一条餐巾?
谢谢!
”
所有人都兴致勃勃地加入了这场娱乐。
“再给它吃点饼,你这影子可有点干瘦呵!
”
“喂,机灵鬼,你的影子喝酒不?
给它这杯酒,喝了可以解愁。
”
“哎哟,我笑得实在受不了喽。
”
那影子又吃、又喝,泰然自若。
不久,那人把灯全部打开,神情冷漠而忧郁,脸色显得格外苍白。
他一本正经地说道:
“诸位,敝人深知这般玄妙的实验颇易惹人嘲讽、怀疑,但这无关紧要。
总有一天,这项旨在使自己的影子独立于本人的实验,必将得到公认和奖励。
临走前,敬请凡有疑问者前来搜一下敝人的衣服,以便确信我绝没有藏匿任何物品。
诸位的慷慨惠赠,无一不为我影子所食。
这如同敝人叫巴龙·卡米洛·弗莱切一样千真万确。
十分感谢,祝大家吃好,晚安!
”
“见鬼去吧!
”
“谁要搜你的身子!
”
“幻术玩够了,来点音乐吧!
”
卡米洛·弗莱切,真名叫胡安·马里诺,他面朝三方,各鞠了个躬,神态庄重地退出了餐厅。
穿过花园时,突然有人一把抓住他的胳膊。
“你给我滚!
”警察厉声吼道,“下次再看到你,就让你和你的影子统统蹲到警察局过夜去。
”
他低下头,慢慢地走了出去。
拐过街角,他才稍稍挺直身子,加快脚步回家。
开门的是他女儿,十五六岁光景。
“你不回来,小家伙们不愿睡,他们可真累人呵!
”
两个金发的孩子在一旁玩耍着,兴高采烈地迎接他。
小姑娘走过来,缓声问道:
“带回来什么没有?
”
他没吱声,从衣服里掏出一方叠好的餐巾,从里面取出一块鸡脯,几块饼,还有两把银质小匙。
她把食物切成小块,放在盘里,同她的两个兄弟吃了起来。
“你不想吃点什么?
爸爸。
”
“不,”他头也不回地回答说,“你们吃吧,我已经吃过了。
”
马里诺面朝窗子坐下来,茫然失神地凝望着沉睡中城市的屋脊,琢磨着明天该去哪里表演他的奇迹……
(沈根发译,有删改)
小说前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影子表演,后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现实生活。
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
小说前半部分写马里诺的表演,后半部分写马里诺的现实生活,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通过对比,一方面反映了下层民众艰难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升华了小说的主题,揭露了社会的冷酷,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
回答此题,既要结合小说的情节,又要联系小说的主题来思考。
答案 ①呼唤社会关注下层人的生活状态。
将马里诺娴熟的表演和马里诺的现实生活状况作对比,表现下层贫苦人生活的艰辛和对生活的茫然,呼唤人们对生活在底层的穷苦人的同情。
②揭露社会的冷酷无情。
通过人们愿意拿东西喂影子和马里诺的孩子却靠表演影子幻术骗来的食物生活的比较,表现现实社会人情的冷酷。
③表达对生命的尊重。
由影子表演写到现实生活,拓展了影子的内涵,表现了马里诺希望人们像相信影子有生命一样尊重现实的生命存在。
④升华主题,马里诺热爱影子表演,但表演又是因为生活所迫,小说通过影子表演和现实的关系描述,表现了下层艺人对生活的迷茫。
(精彩PPT名师讲解)
教你思维
1.主人公马里诺的形象具有哪些特点?
请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地位卑微,演技精湛,忍辱负重。
2.请以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题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 作品通过描写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为人逗乐的艺人备受歧视与凌辱的凄苦无奈,反映了社会贫富不均、苦乐不谐的不合理现状。
竭力的逗乐与生活的痛苦交织在一起,表现了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穷苦百姓的悲惨境遇。
3.小说多处内容形成对比,请你说出不少于五点,并思考这些对比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马里诺影子表演的玄妙神秘与他在现实生活中的平淡无奇形成对比;
②马里诺在观众面前的谈笑风生与在家里时的茫然失神形成对比;
③马里诺表演时的热闹有趣与他现实生活中的凄凉孤独形成对比;
④观众对马里诺的冷漠、警察的威胁恐吓与家人对马里诺的关心形成对比;
⑤影子的虚幻和现实处境的真实形成对比。
思维拓展
艺术手法类探究应掌握以下原则
1.“四要素”原则:
情节、人物、环境与主题相联系。
2.形式(手法)为内容服务的原则。
3.多向原则:
艺术手法的效果往往是多方面的,比如读者效果、表达力度等。
4.关键词原则:
在组织每一条答案时,应体现三个关键词:
手法—内容—效果。
考点一 情节构思类探究
[先做 后讲]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古渡头》(文本见本单元第四节第1课时“15分钟热身”),回答问题。
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
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小说结尾的特点及其艺术效果。
小说的结尾宁静且富有诗意,分析艺术效果要考虑到其在结构安排、刻画人物形象和表达主题方面的作用。
答案 ①艺术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最后以歌声结尾,余韵悠长,耐人寻味。
②情感表现上,以渡夫的无表情代替哭泣,以任情高歌代替诉苦,强化了苦难的力度。
③人物形象上,既表现渡夫的洒脱豪放,也反衬他的现实痛苦之深,使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
④思想内容上,从批判现实的黑暗到表现渡夫追求自由生活的信念,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命题分析
探究小说情节的合理性,探究情节结构技巧,尤其是探究结尾安排的合理性,是小说阅读中情节类探究题中常见的题型。
常见设问方式有:
1.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
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2.有人说,文中故事情节的安排,不尽合理。
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谈谈你的理由。
3.小说的结尾(或其他部分)写了×××,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4.小说前半部分侧重写×××,后半部分侧重写×××。
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5.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思维建模
1.明确表达出观点。
探究性的题目,最重要的是先确定自己的观点,观点确定了,才能围绕你的观点组织材料,并形成答案。
2.从文本情节引述论据分析。
对于小说情节合理性的探究,绝对不能离开文本而漫无边际地去谈,而应该紧密结合文本,并运用文本中的具体情节、事件等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3.从文本叙事形式分析。
文本的叙事形式,包括结构的组织、线索的安排、叙事的顺序等。
从故事结构的主体入手分析,才能不脱离故事的主干;从线索的安排入手分析,才能明确情节安排的奇妙之处;从叙事的顺序入手分析,才能明确在谋篇布局上的匠心。
4.从人物与主题的角度分析。
思考情节安排是否符合人物性格特征和发展、变化的轨迹,是否切合时代特征和环境,是否有利于丰富或深化主题。
答题范式:
范式一,表述自己的观点(合理)——从文本情节引述论据分析——从文本叙事形式分析——从写作时代特点、主题的表达、人物形象的塑造分析,阐明自己的观点。
(总—分式)
范式二,表述自己的观点(不合理)——从文本情节上分析——从文本叙事形式上分析——结合现实分析,阐明自己的观点。
(总—分—总式)
[即学 即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黑 锅
李培俊
小麦家的红公鸡丢了,一大早小麦打开鸡窝,那只红公鸡率先钻出鸡窝,拍打着翅膀飞上墙头,撒过欢,落在榆树下的阴凉里,叨食着一颗颗肥大的榆钱。
可到了傍晚,鸡该进窝了,那只红公鸡却没影了,不见了。
小麦和朝晖两口子分头走出家门,在房前、屋后、路沟里寻找,两口子在家门口重新会合时,摇着头叹了口气。
这只公鸡是两口子的宝贝,火红火红的不带一点杂色,脖颈那儿有一圈金黄的毛羽,像戴了个金色的项圈。
红公鸡的叫声也很特别,纯净、清脆、嘹亮,那声咯咯咯,先高后低,中间拐个弯,然后长声扬起,尾声拖得特别长,有点女高音的味道。
红公鸡没了,丢了,夫妻俩的生活便少了许多乐趣。
晚上躺在床上,两口子唉声叹气一番,惋惜一番。
小麦说,你说,咱家的公鸡咋就丢了呢?
朝晖说,可能让黄鼠狼拉走了吧。
小麦说,不像,要是野物吃了,总得留下点鸡毛啥的。
朝晖说,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被人捉去吃了。
小麦挺身坐起,说,瞧我这脑子,咋没想到这回事呢。
接下来,两口子把村里人过了一遍筛子。
最后,两口子把焦点集中到王五身上。
王五是村里有名的穷汉,因为穷,老婆跟一个收中药材的外乡人跑了,一去10年没有踪影。
王五心凉了,地也不好好侍弄,收下的粮食仅仅填饱肚子。
吃鸡子要煮要炖,煮了炖了就会有香味飘出来,正好抓个现行。
两口子半夜起身,偷偷踅摸到王五家附近。
王五已经睡了,屋里黑洞洞的不见一星灯光,隔着破窗户,能听见王五粗重的鼻鼾,长一声短一声的。
不过,两口子还是断定,红公鸡是被王五偷了,怕露馅,今天没煮没炖。
第二天一早,小麦路过王五门口,清清嗓子,骂起阵来。
小麦说,我家红公鸡被人逮去吃了,谁吃了让他口舌长疔疮,让他拉肚子。
小麦性子绵,不惯骂人,骂声显得有气无力,只是比往常说话声音大了点而已,而且脸还红着。
不大一会,王五家门口便围了不少人,小麦这种叫阵就大有深意了,有所指了,不然,咋没到别的地方骂?
大家的目光紧紧盯住王五房门。
王五出来了,王五问小麦,出了啥事?
咋都跑到我家来了?
小麦说,我家红公鸡让人吃了。
王五说,你家公鸡让人吃了,跑到我这儿骂啥?
小麦说,不吃盐不发渴,我骂偷鸡子的贼,你吃啥热呢?
王五说,你这是怀疑我了?
小麦说,谁吃谁知道!
小麦又把刚才骂人的话重复了一遍便草草收场。
下午三点多,二嫂匆匆跑到小麦家,说,应了!
应了!
小麦就问啥应了?
二嫂说,去村卫生所拿药,正碰上王五也去看病,你猜咋了?
他真拉肚子呢,人软得像根面条。
小麦却高兴不起来,二嫂一走,小麦对朝晖说,都是你,叫我骂人家咒人家,咒得王五真拉肚子了,看这事弄得!
朝晖脸上木木的,没说话。
小麦说,不就一只鸡子吗?
值几个,丢了咱再养,总比人家害病强吧。
朝晖说,病都骂出来了,你说咋办?
小麦说,拉肚子这病我有经验,光吃药不行,甜汤里打鸡蛋,最补肚子。
小麦进了厨房,搅了一大碗甜汤,磕进去两个鸡蛋,端给朝晖,说,事儿是你让惹的,你得送去。
朝晖很不情愿,小麦就把脸挂起来,说,你不去我也不逼你,今天晚上你睡沙发啊。
朝晖忙说,我去,我去。
王五也是有个性的人,小麦骂了他,让他很没面子,窝了一肚子火,王五越想越气,中午也没做饭,吃了一碗昨天的剩饭,把肚子吃坏了。
可他没有想到,朝晖竟送来一碗鸡蛋甜汤。
王五下决心找回小麦家的红公鸡,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两天后,王五还真在小山一个洼地里找到了那只红公鸡,公鸡被野藤缠住脚了。
王五一阵狂喜,亮起巴掌,对着红公鸡虚挥一掌,说,我打死你个小东西,让老子挨骂背黑锅。
王五把红公鸡送到朝晖家,小麦接了,说朝晖,还不让五哥去屋里坐?
小麦还说,今天五哥别走了,我给炒几个菜,你哥俩喝二两。
菜端上桌,瓷盆里盛着的却是那只红公鸡。
王五说,小麦,你……你……小麦说,你啥呢,不就一只鸡子嘛,比人的情义还要紧?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节)
★1.简要分析“二嫂告诉小麦王五生病”这一情节在小说中的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某一情节在文章中的作用,往往是推动故事发展,使人物性格更加丰富,形象更加丰满。
小麦做汤,朝晖送汤,王五寻鸡、送鸡,小麦宰鸡等,都是因为这一情节而水到渠成的。
这一情节在发展中完成了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为展示人物思想的转变,最终体现一个积极的社会主题提供了契机。
答案 ①情节方面:
这个情节使故事发生了逆转,矛盾冲突走向缓和,引出小麦做汤,朝晖送汤,王五寻鸡、送鸡,小麦宰鸡等一系列故事情节。
②人物方面:
为小麦、朝晖两人思想的转变提供契机,展现了小麦性格中善良的一面。
2.结合小说情节,简要分析小麦的性格特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
分析人物形象需要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小麦简单推测,轻易怀疑王五是偷鸡贼,这说明她是一个单纯的人;对她骂阵时的描写,显示她性情温和;当她得知王五因挨骂得病之后,心中愧疚,还亲手做了鸡蛋甜汤,显示了她的心地善良。
答案 ①单纯。
简单推测,轻易怀疑王五是偷鸡贼。
②性情温和。
她“性子绵,不惯骂人”,她骂王五时羞得脸红。
③心地善良。
当她得知王五因挨骂得病之后,心中愧疚,还亲手做了鸡蛋甜汤,让朝晖送给王五。
★3.小说结尾写“菜端上桌,瓷盆里盛着的却是那只红公鸡”,你认为这样安排结尾好还是不好?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文本的能力。
解答此类探究题,一定要注意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可以从肯定的角度来说,也可以从否定的角度论述,但都应联系文本,可以从情节发展、人物塑造、表现主题等方面入手分析。
答案 (示例一)这个情节安排得很精彩。
①从情节发展的角度看,前面小麦做汤,朝晖送汤,他们对王五的态度已经发生了转变,王五又找到了这只鸡,因此,“杀鸡待客”既出人意料,也在情理之中。
②从人物塑造的角度看,“杀鸡待客”进一步表现了小麦两口子朴实善良、重视乡情的个性。
(示例二)这个情节安排不恰当。
①从情节发展角度看,丢鸡——找鸡——得鸡,已经是一种圆满,费尽周折后失而复得的公鸡;转眼之间又被宰了,虽说是为了“情义”,但还是让人难以理解。
②从人物塑造的角度看,朴实的小麦夫妇把这只鸡放在重要的位置,前面用大量笔墨渲染这只公鸡是两人的宝贝,现在找到了,理应珍惜才对,所以“杀鸡”的情节不合理。
考点二 技巧、特色类探究
[先做 后讲]
(2014·湖北卷)阅读《六指猴》(文本见本单元第二节第1课时考点一),回答问题。
这篇微型小说的段落都很短小,甚至大量使用一句一段的形式。
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考生解答此题,可以从这种短小的段落对事件叙述、情节发展、场景转换等方面的作用入手加以探究,并结合文本内容展开论述,注意思路清晰,分条阐述。
答案 ①便于密集且清晰地组织、传达信息,适合本文丰富、复杂的叙事内容的表现需要。
②便于加快叙事节奏,适合本文迅速推进小说情节发展的需要。
③便于叙事场景的灵活切换,适合本文于多场景中叙事、写人的需要,产生电影分镜头的效果。
④本文段落虽然短小,但内容的表达简洁而准确,富有“提示”性,能够有效调动读者的想象。
命题分析
技巧、特色类探究试题的探究点往往不局限在艺术手法的某一方面,如情节艺术、人物形象塑造艺术、谋篇布局的艺术,而是将目光放在小说艺术的整体构思和布局上,它涉及小说写作技巧的方方面面,如情节线索、表现手法、人物间的相互关系、主题及其象征意蕴等。
艺术特色的探究往往从文本的某一艺术特色切入,要求探究其使用的意图或表达效果。
常见设问方式:
1.这篇小说在×××、×××、×××等方面有鲜明特色,请选取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
2.这篇小说在写法上有哪些突出特色?
请选取几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3.本文在×××、×××方面有什么特点?
请结合文本进行探究。
4.本文采用了××××的写法,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写法?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思维建模
1.以鉴赏表述技巧为基础,立足于文本全局,形成对技巧效果、特色风格的判断,表达出探究观点。
2.从文学规律出发,抓住小说三要素和文学风格、读者效果分条陈述。
3.充分联系文本内容具体分析,不可架空。
4.分清探究性质,有的是要求深度发掘,有的是要横向发掘。
[即学 即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得道仙境
尹全生
旅游胜地湘西武陵园有一景观叫“一步难行”。
该处有一柱状孤石从数百米深的幽谷中挺出,奇险无比。
有人说,登上该石不但可尽赏绝佳绝奇的风光,而且置身于四面凌空的仙境净土,可得禅机点化,使人大彻大悟。
如此好去处不去枉此一生!
有甲乙两人借假日结伴前往。
得一群闲散山民指点,他们来到了“一步难行”的地名牌下。
欣赏后再往前走,两人都不约而同止住脚步,惊得倒吸一口凉气——脚前横着一道阴风飕飕、云雾沉沉、看不见底的深涧!
深涧对面,正是那个顶端有半个球场大、越往下越细的柱状孤石。
涧虽深却并不宽,最窄处不过80厘米的样子。
两人心头发紧又向往异常,跃跃欲试,互相鼓舞道:
“过!
有什么难行的,不就是一小步嘛!
”
“过!
不过白到此一游!
”
抬腿欲迈,但往脚下一看,两人都头大如斗、心跳如鼓、脚软如泥,身子往后一缩,退到地名牌下。
到了地名牌下腿还在打战,冷汗也在这时涌了出来。
他们总结教训,认为此举败在一双眼上,若不往下看,哪会头晕心跳腿发软?
两人发誓绝不再往下看,谁往下看自己把自己眼珠子抠了!
誓毕跳起来,目光平视直往前走,如同大义凛然步入刑场的豪杰一般。
可是走出两步眼睛就不听使唤了,都用余光看脚下。
看着看着到了深涧边缘,两人当即都又感到天旋地转,重整旗鼓的勇气顷刻支离破碎,再度败下阵来。
败下阵来又是总结教训。
甲认为:
“往下看是必须的、必然的,人是长眼睛的动物,怎能不用眼睛看路呢?
”
乙认为:
“关键是看了头晕心跳腿发软,用理智管住自己不就得了?
”
甲捋胳膊道:
“管住自己,一道80厘米宽的小石缝怎能挡住堂堂七尺之躯?
我上中学时三步跳远,轻轻松松就跳过了8米5!
”
乙拍胸脯道:
“再来再来!
这样的好去处,即使摔下去粉身碎骨也值得!
人固有一死,死在此地羽化成仙正是求之不得呢!
”
两人咬紧牙关,禁止头晕心跳腿发软,一步一停往前走。
遗憾的是,越是禁止头晕心跳腿发软,越是天旋地转,理智硬是不能战胜本能的恐惧,还没走到深涧的边缘,两人都抖得抬不起脚了。
欲过不能欲罢不忍,两人靠地牌名坐下,开始慨叹自责。
甲说:
“人哪!
最难战胜的就是自我了,这是人永远不能战胜的弱点哪!
乙说:
“世上最没出息的,恐怕就属人了!
”
人既然最没出息,没出息到连一小步都迈不过去,那么非人的动物就是应该崇拜的。
他们称道飞蛾:
飞蛾明知会被火烧死,竟然敢于扑火!
又称赞人的祖先猴子:
当初,猴子明知虎狼遍地,竟然义无反顾地下了树,十死八九而不退回到树上,才得进化,才有人类……他们因此得出了越是高级动物越是不能战胜自己的结论。
甲说:
“那么人是高等动物,人战胜不了自我就是必然的。
而且,越是头脑发达的人越是不能战胜自己,遇事越是瞻前顾后。
”
乙说:
“这说明我们两人,都是头脑发达的高智商人!
”
慨叹自责变成了自慰和荣耀。
甲说:
“不能受人蛊惑!
什么他娘的仙山净土、禅机点化,扯淡!
不过了!
”
乙说:
“冒这险不值,一旦跌下去粉身碎骨,轻于鸿毛!
”
说到投机处,猛然听到身后一片呐喊,惊回首,见曾为他们指路的那帮山民各持木棒石块,呈半月状朝他们包抄过来!
——途中有人曾和他们介绍,说湘西这地方曾是土匪如毛之地,今仍偶有强盗出没,杀人越货。
他们原以为此属危言耸听,没想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把握小说文学规律探究艺术性讲义 创新 设计 江苏 专用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把握 小说 文学 规律 探究 艺术性 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