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输气管道线路干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 文档编号:27293816
- 上传时间:2023-06-28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136.17KB
石油天然气输气管道线路干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石油天然气输气管道线路干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天然气输气管道线路干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油天然气输气管道线路干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摘要
本标段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是依照站场、线路干燥施工招标文件要求内容,结合工程量表以及沿线的地理、水文、气候、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编制,本标段施工组织设计共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施工组织编制依据,第二部分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其中第二部分包括六章,HSE资料见HSEffi工组织设计。
一、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本部分介绍了输气管道干燥施工组织设计应执行的各种施工规范及要求、依据的
图纸以及国家现行法令、法规。
二、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工程概况
介绍了工程的特点、建设地点、开竣工时间、气候及社会环境、社会依托情况,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施工部署
主要根据本标段工程量、专业分工情况,合理地安排相应的施工专业人员参加施工。
作业层设置为:
1个焊接安装组、1个干燥施工组、1个检测收球组、1个HSE检查组、1个油料运输组、1个吊装组
第三章工程施工方案
编制了管道干燥施工方案,内容涉及到管道干燥施工的各个工序,内容详细、顺序明确、重点突出、方法合理。
第四章施工准备
我单位为该工程积极做施工准备,从技术、物资、设备人员、现场、管理文件及资料等方面都做了充分的准备。
设备精良、状况良好,其先进程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施工人员技术好、服务意识强,均经受过国际工程的锻炼和学习,有强烈的质量责任心;施工技术精湛、经验丰富,是管道施工的专业化队伍,在各类大型工程施工中,均取得骄人的战绩,受到业主好评,为管道施工质量提高打下基础。
第五章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
对各项施工资源的动态管理,结合施工顺序、施工速度、施工时间、资源的到位情况等确定了各项施工资源时间控制点,使资源既满足工程施工,也减少库存和积压,为充分利用资金、降低工程一次投入成本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一、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提供的资料
1.1站场、线路干燥施工招标文件
1.2站场、线路干燥施工招标问题澄清文件
2.施工现场踏勘资料
2.1管道工程现场踏勘情况汇报
2.2管道工程现场踏勘录像与照片
2.3管道工程现场人文、自然、社会情况调查报告
3.国家现行的法令、法规,地区行业颁发的安全、消防、环保、文物等管理规定
国家有关卫生、安全、环境法律法规;
1、《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SY/T6276—1997)
2、《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原劳动部1996年第3号令)
3、《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13号令)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5月1日实施)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2002年11月1日实施)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93号令,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实施)
8、《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监察与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第17号)
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10月9日)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9月20日)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1985年6月18日)
13、《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年11月8日)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8月29日)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11月19日)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
18、《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卫生部(1991)60号文
19、《石油企业工业动火规程》SY5858-93
2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2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4.施工技术标准及验收规范
1、按照《输气管道工程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储—4901)相关要求执行。
2、按照《输气管道工程线路工程站场施工技术要求》(储—5455)相关要求执行。
3、按照《输气管道工程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Q/SYJS0021-2003)相关要求执行。
4、按照《输气管道工程站内工艺管道和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Q/SYJS0023-2003)相关要求执行。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干燥第一标段从陕西榆林首站起到山西兴县清管站。
工程的建设是高质量、
高要求的工程建设,为达到业主所要求的目标,管道局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准备采用干空气法对此段管道进行干燥施工。
干燥施工不同于线路施工,涉及到的管道较长,主要控制点为管道首端和末端以及所涉及到的阀室。
1.2干燥第一标段地处山区,起伏较大,管道内的游离水较多,为施工造成一定影响,是干燥施工的不利因素。
但交通状况及社会依托较好,为施工所需的物资供给、后勤保障提供了有利条件。
1.3此标段干燥施工包括1—7号阀室干燥以及管道全长大约155.7943Km的测径清管、干燥。
1.4开竣工时间为2005年6月1日一2005年6月30日。
第二章施工部署
2.1管理目标
按照以技术为先导,以质量求生存,以市场求发展。
创造优质工程,降低工程成本,缩短施工工期,认真履行合同,为业主提供一流服务的指导思想。
要求达到“六个第一”,即“服务水平第一、工程质量第一、环境保护第一、安全生产第一、企业信誉第一、管道干燥施工管理水平第一”。
2.2干燥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2.2.1针对管道干燥施工任务,我公司建立了施工现场统一的组织领导机构及职能部门,明确了各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
以按期优质建成本段管线为目标,项目部设置为两级管理机构,即项目管理层与项目施工作业层。
见以下组织机构图2-1
项目经理
综合办公室
图2-1施工组织机构图
222机构设置
1)项目管理层设置
项目部设项目经理、项目常务副经理各1人,对全项目进行领导和管理,是项目
实施的管理核心
项目管理层以三部一室为基础,各部室职能人员接受项目经理的领导,并对各基
层作业处(机组)实施监督与管理。
三部一室为施工部、技术部、物资保障部及综合办公室
2)作业层设置
1个焊接组、1个干燥施工组、1个检测收球组组、1个HSE检查组、1个吊装组、1油料运输组等6个组。
第三章工程施工方案
3.1管道干燥
3.1.1设备安装
管线两端安装收、发球筒,施工第一阶段要进行扫水效果检验,因此,设备放置正确后,先不连接干燥器,管道直接连接空压机,待扫水效果检验完成后再连接干燥器。
干燥施工时发球筒端为设备运行场,发球筒与设备放置位置示意图见图3-1;干
燥施工时收球筒端为干燥检测场,位置示意见图3-1;
3.1.2干燥施工步骤
本标段干燥作业机组干燥能力为140m3/min。
施工程序图如下:
1设备调迁到施工现场,布置设备位置;
2、干燥施工前,发射一枚机械测径清管器进行管道测径清管;
3、干空气干燥,反复进行干空气吹扫和发射泡沫型,直到泡沫型清管器增重不明显,即接近零增重,同时露点达到-20C符合干燥标准;
4、干燥段的密封检验及保护,干燥结束后填充压力为0.07Mpa的干空气。
3.1.3扫水效果检验
从试压段水试压一连头由负责管道建设的施工单位完成,从干燥段深度除水一密
封保护由管道干燥承包商完成。
试压段初步除水是干燥的基础,其除水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干燥段干燥深度除水的难易和干燥时间的长短,进而直接影响干线管道投
产的时间,因此试压段初步除水十分重要,必须严格控制质量标准,只有这样干燥施工才有可能按照既定方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检验步骤:
用未经干燥的空气推动一枚管道内涂层可以接受的机械测径清管器,进行测径清
管,同时检验扫水效果。
清管器运行速度约1—3m/s,若接收到的软聚乙烯清管器未
推出明水,证明扫水效果符合干燥条件。
若扫水效果检验未达到标准,报业主审批,是否由我方进行扫水施工。
3.1.4干空气干燥
扫水检验合格后,拆除空压机与发球筒进气阀的连接,安装干燥系统,安装如图
3-1所示。
调试系统,空压机排量达到140m3/min,提供给干燥器0.6-0.8MPa压力(干燥机损失12%气量),使空压机与干燥器正常工作,出口露点达到-40C以下。
此阶段干空气使用的指标参数是:
用露点为-40C以下的干空气推动泡沫清管器对管道进行微正压(0.1-0.2MPa)吹扫,通过反复发射泡沫清管器,利用泡沫清管器的机械效应和吸水作用,进一步摊开、吸收管道中的残留水,直至泡沫型清管器增重不明显,同时露点达到-20C,符合干燥标准。
吹扫过程如下图所示:
干燥用泡沫清管示意图
干燥过程中,露点随时间增加逐渐降低,当降低到-20C露点后,露点随时间的变化将不再明显,此时的气体含水量很低,管道达到干燥标准,干燥过程中露点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如下:
时间h
操作程序:
(1)利用100%£油空压机给管道送气进行吹扫;
开启空压机,打开干燥器电源,调整空压机的排量及压力,排量达到140m3/min,
提供给干燥器0.8MPa压力,操纵干燥器控制柜,使干燥器循环工作正常,干空气吹扫1小时,看图3-1,保持开启L03关闭L05和L01,打开发球筒装入一枚泡沫清管器,确保清管器就位后关闭发球筒,打开L01,平衡发球筒压力后,打开L05发出清管器,关闭L05和L01,向管线内注入露点为-40C的干燥空气,推动泡沫清管器向前运行,压力在O.IMPa以下;第一个清管器发出后大约30分钟,重复操作步骤装入发送第二个清管器。
快开盲板
注:
测量管线末端的露点,如果管线末端有灰尘吹出,则停止测量,待出口处排出的气体没有灰尘时再测量出口处的露点。
(2)通过巡视人员监听清管器通过时的声音或通球指示器判断,当最后的泡沫清管器快要到达收球筒时,关闭空压机,靠清管器后面的余压推动清管器继续运行,直至泡沫清管器到达管线末端。
待清管器到达管线末端后,关闭收球筒,关闭空压机,关闭发球筒进气口阀门。
(3)在判断清管器到达管道末端后,在管道内的干空气压力达到0压力后,打开收球筒盲板,取出清管器。
继续在发球筒装球、发球。
若清管器增重明显,必须通
一次直板、皮碗混合型清管器,清除管道内的存水方法同泡沫型清管器相同。
注:
清管器在使用后,除非经过现场监理同意,否则不能重复使用
(4)重复发射轻型泡沫型清管器,泡沫清管器的运行压力保持在6—8公里/
小时,直到管道末端出口空气露点开始下降,减少泡沫型清管器的发送量。
泡沫清管器要在放入前和取出后对其进行称量,监控消除的潮湿量,直到泡沫型清管器增重不明显,即接近零增重,同时末端露点达到-20C以下。
关闭收球筒阀门,监测末端出口露点的变化及阀室处的露点变化,如果露点变化不低于-20C,干燥操作结束,准备检验。
3.1.5阀室干燥
在主线开始干燥的同时,每天派专职人员检测与空压机最近的阀室的露点值,如果阀室的露点值接近干燥的标准,采取用干空气对阀室进行干燥,如果该阀室达到
标准后,将与之最近的阀室进行检测接近标准后将对其干燥施工,并且每天要进行阀室的检测,如果检测不合格阀室将继续进行干燥施工。
阀室工艺流程检图见2-2所示。
阀室的干燥分成二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一路一路将阀室排空管线进行干燥,将阀1、阀4打开利用主管线的干
空气进行干燥吹扫,检测与阀1近的针型阀的露点达到标准后,将关闭阀1,将阀2、
阀3打开进行干空气的吹扫,检测与阀2临近的针型阀的露点达到标准后,将阀1、阀2、阀3、阀4同时打开进行干空气的吹扫,同时检测针型阀的露点达到标准后,将阀4进行关闭,将阀2、阀3之间的放空阀开启进行吹扫,达到标准后进行第二部干燥
第二部分将阀室的阀腔进行干燥,将地面上的阀门的阀腔利用阀门的排污管线,通过主管线的干空气对其进行干燥。
干燥施工过程中具体的干燥阀腔的办法将在作业指导书中进行具体的描述。
至放空立管
阀室工艺流程简图
阀室干燥与管道干燥同时进行,充分将阀室进行彻底的干燥,直到达到检验标准。
3.1.6检验及密封保护
所有的阀室及管线末端达到标准后,进行密闭检验。
检验:
关闭阀门,保持管道内0.05Mpa压力干空气,密闭12小时检测末端露点,露点下降不超过5C,且不高于-20C,管道验收合格。
若露点下降超过5C或露点高于-20C,继续干空气吹扫,直到验收合格。
密圭寸保护:
验收合格后将管道内注入微正压(0.07Mpa)的干燥空气进行密圭寸。
第四章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收集相关的施工标准及验收规范,对标准和规范进行学习,并贯彻到作业基层。
4.1.1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施工现场踏线。
4.1.2根据现场踏线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4.1.3由工程部技术人员对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作业层技术人员对各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4.2物资准备
根据我公司的资源状况,干燥第一标段155.7943Km大口径、长距离输气管道,资源配备情况如下:
4.2.1干燥设备仪器准备
空气压缩机组:
2套
LMF70/15DS型车载式低压100%无油空气压缩机组,排量70nVmin,+5%0%(环境温度38C,标准大气压状态下),低压排气出口压力1.5MP&数量2套。
大型干燥机组:
2套
ADL—100无热再生式干燥器一套,处理空气量为100m3/min,空气处理露点为
-40C以下;
主要仪器:
露点检测器:
型号DM70电子感应式露点仪,测量量程为80C—-80C;便携式露点仪,镜面光学式,测量量程为0—-60C。
压力表:
管式,表面直径150mm量程0—1.6MPa,备有当前校验证书。
称重计:
杆式称重计,量程范围到0—100kg,备有当前校验证书。
4.2.2干燥施工材料准备:
临时管路采用①100无缝钢管,主体采用焊接,局部采用法兰连接,所有管件设计压力不低于1.6MPa。
清管器:
选择为聚氨脂皮碗清管器2个、泡沫清管器20个。
4.3施工人员及设备
4.3.1成立项目经理部,配备项目管理人员,选调施工机组组成强有力的施工队伍。
明确施工任务划分,进行施工人员、设备调配。
4.3.2对施工人员进行思想教育,要求每个管理者和施工人员必须树立良好的管道工人形象,从生活作风、社会道德,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能够体现出当代建设者的精神外貌。
4.3.3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HSE教育,针对本工程施工和地理条件、地理环境的特殊条件,教育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和环保意识。
4.3.4组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机组长、操作手和计算机维护员等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试,特别是空压机操作手要参加公司组织的上岗取证考试,考试合格后方能参加本工程施工。
4.3.5调试空压机及干燥机,保证设备运转良好。
4.4现场准备
4.4.1提前办理当地的施工许可证。
4.4.2办理水、电、路、讯的使用许可证和相关协议。
4.4.3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签订有关协议合同(通行权等问题)。
4.4.4落实施工暂设,进行队伍调遣、安置。
4.4.5办理临时占地手续,提前进行征地工作。
446进行现场平面布置以及各种标识、标牌制作。
447实施施工营地、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和环保措施。
4.4.8进行收发球筒的安装及临管、阀门的安装。
4.5管理文件及资料
4.5.1建立项目的质量方针、目标,编制质量手册、质量控制程序文件。
4.5.2编制关键工序质量审核计划。
4.5.3建立HSE方针、目标,编制项目HSEt理手册、HSE乍业指导书。
4.5.4编制HSE项目内审计划。
4.5.5编制并按规定报批《施工组织设计》。
4.5.6编制质量检验计划。
4.5.7检查核对质检员、HSE管理员、特殊工种资格证、上岗证。
4.5.8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管道施工管理制度、质量管理责任制度和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第五章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
5.1劳动力需求计划(见表6—1)
5.2主要施工机具、设备仪器需求计划(见表6-2)
5.3材料需求计划(见表6-3)
5.4主要施工机具进场计划见第五章
5.5主要施工机械一览表见辅助资料表4
表5-1干燥一标段机组主要人员编制
序号
姓名
职务/工种
备注
1
机组长
2
技术员
3
电工
4
操作手
5
操作手
6
操作手
7
操作手
8
操作手
9
操作手
10
操作手
11
操作手
12
操作手
13
操作手
14
操作手
15
操作手
16
电焊工
17
管工
18
司机
另外配有司机6人
19
司机
20
司机
21
监测人员
另外配有监测人员5人
22
监测人员
23
监测人员
表5-2机具、设备仪器需求计划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压风机组
3
126m/min
台
1
5月28日进场
2
奔弛拖车
60t
台
1
5月28日进场
3
干燥器
3
180m/min
台
1
5月28日进场
4
面包车
11座
台
2
巡线车
5
载重汽车
5T
台
1
拉干燥机
6
载重汽车
2.5T
台
1
拉焊机、发电机等
7
工程车
1.5T
台
1
营地到驻地
8
油罐车
8000L
台
1
拉油
9
吊车
16T
台
1
安装收发球筒及装球
10
工具车
双排
台
1
拉空压机备件
11
对讲机
台
8
12
坡口机
DN150
台
1
13
汽油一体机
160A13KW
台
1
14
柴油发电机
50KW
台
1
15
直流电焊机
DC400
台
1
16
潜水泵
DN150
台
1
17
露点仪
DM70便携式
台
2
18
液压夹板阀
①1016*16
个
2
19
真空泵
12000Nm3/h
台
1
站场干燥
表5-3材料需求计划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阀门
Z41H-25DN100
个
4
2
临时收发球筒
①1016
对
1
3
椭圆封头
①1016
个
3
4
磁性机械清管器
①1016
个
1
5
泡沫型清管器
①1016
个
20
6
直板皮碗清官器
①1016
个
2
7
无缝钢管
DN100
T
0.4
8
针型阀
J13H-160DN15
个
4
9
压力表
精度1级,1.6Mpa
个
4
10
仪表接头
个
4
11
压制弯头
DN100
个
4
12
法兰片
PN25DN100
付
4
13
封头
PN25DN100
个
3
14
压力表弯
DN15
个
4
15
胶管
DN150
米
32
16
木杆
根
27
17
镀锌铁丝
8#
Kg
8
18
碳钢电焊条
T506
T
0.29
19
露营房
个
1
20
投光灯
1000W
个
3
21
橡胶电缆
2*4m2
米
160
管道干燥阀室露点检查表
施工单位:
桩号区间:
•、一编号日期
合格
露点不合格
备注:
记录人:
日期:
施工单位负责人:
日期:
其他代表:
日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石油天然气 输气管道 线路 干燥 工程施工 组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