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自我诊断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7292181
- 上传时间:2023-06-28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28.76KB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自我诊断报告.docx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自我诊断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自我诊断报告.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自我诊断报告
武汉市交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工作自我诊断报告
专业名称:
汽车运用与维修
一、自我诊改概述
我校自1959年建校以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直作为我校的主干专业。
2008年,被评为省级品牌专业;2017年获列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点。
本专业诚邀“楚天名师”3人来校任教,“十佳师德标兵”1人,现有专任教师28人,学生1151人,师生比1:
17.7;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3人,占10.71%;高级职称5人,占17.86%;双师型教师23人,占82.14%,并逐年增加,4名教师先后荣获“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专业建有汽车构造与维修、汽车维护、汽车整车、汽车传感器、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仿真模拟等20多个专业技能实训室;拥有供学生实训的欧、日、美系轿车30余台,各类先进的汽车诊断仪器、检测设备和实训台上千台套。
2005年建成“国家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我校先后与博世(上海)、东风标致、斯必克等企业合作,成立了东风雪铁龙汽车维修技术培训中心、博世汽车故障检测实训中心、标致培训基地和斯必克空调与电气实训中心等;另外学校还是湖北省和武汉市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教研中心主任学校。
2012-2014年,本专业顺利的完成了国家示范校重点支持专业的建设任务,专业的软件和硬件环境均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但专业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要解决的问题,一是校企合作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和技术技能积累机制需进一步完善;持续提高专任教师的师能、兼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及师德师风建设需进一步加强;社会服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自我诊断与改进报告
诊断项目
诊断要素
自我诊断意见
改进措施
1.专业设置
1.1专业定位准确性
本专业树立服务学生发展,服务武汉市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理念,明确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力和创新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努力为武汉市汽车售后维修市场服务。
本专业采用“一体二合三双”的办学理念和方式,一体即校企一体;二合即工学结合、产教融合;三双即学生双身份、教师双师型、基地双功能。
年均招生384人,在学校规模第一位,每年为武汉市各大4S店、修理厂和汽车制造厂培养优秀毕业生,国家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重点实训基地,实训设备居湖北省前列,并建有东风雪铁龙雪铁龙、通用AYEC项目、丰田TEME21实训室,企业的工作环境,准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中心),引入企业6S管理。
实现学习和工作的零对接。
本专业教师参加全国在比赛中屡获大奖,学生参赛更是攒金夺银。
承接2年的湖北省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骨干教师的培训。
为了更好的适应和配合武汉市支柱产业的发展,已率先嵌入新能源课程,并开设新能源汽车专业。
1.创新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形成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
2.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
3.以课程建设为引领,促进专业建设及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4.提高专业教师职业实践能力,培养一支优秀教学团队;
5.完善实训实习条件的体系化建设;
6.实施系统化教学管理,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7.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服务区域汽车后市场的经济发展;
8.发挥专业的辐射作用,打造服务区域经济的特色专业群。
1.2人才培养方案科学性
“模块化”课程体系是基于PDCA循环原则,通过岗位能力分析、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学习型工作任务确立、课程体系构建、学习型工作任务与课程搭建、课程体系和标准的论证、课程实施总结的全过程而确立。
即根据专业覆盖职业岗位和领域具备的综合能力,采用“双主线”原则,将岗位技能这条主线中必需够用的专业知识技能融入基础能力模块和综合能力模块中,以技能为核心融入到综合模块中。
将职业素养另一条主线中沟通、团队协作等关键能力贯穿于职业素养模块、基础能力模块、综合能力模块和分支模块中,搭建“素质与能力”并重课程体系。
通过几十汽车维修企业进行维修岗位分布、核心能力要求、职业活动与工作任务的调研。
对调研结果的分析统计,形成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岗位(群)能力调研报告》和《学习型工作任务分析报告》,据此形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框架》。
通过素质与能力双线培养,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模块及具体课程。
人才培养方案也是基于PDCA循环原则,通过人才需求调研、调研报告论证分析、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人才培养方案草案、方案论证及修订、实施运行的全过程而制定。
汽车运专业“树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标,以研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主要内容,依据湖北省、武汉市汽车后市场前台接待与机电维修等相关领域人才需求,在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平台上灵活设计课程体系,构建由专业基础课、发展方向课、优势拓展课逐层递进的以学生能力和个性培养为主的教学体系,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强根固本、主干养育、分支培养、成果对接,形同树状,逐级上升。
“树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能给学生更大选择权,满足学生专业兴趣,强化能力培养。
树型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基础素质与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经过“树型模式”的打造和磨练,学生基础综合素质扎实稳定,专业技能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彰显,适岗能力、转岗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得到综合发展。
1.每年都应该进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岗位(群)能力调研报告》和《学习型工作任务分析报告》,据此形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框架》。
通过素质与能力双线培养,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模块及具体课程。
2.将调研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课程的学习任务。
3.继续坚持“树型人才培养模式”,给学生更大选择权,满足学生专业兴趣,强化能力培养。
4.公共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所占比例完全符合教育教学要求;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均采用“六化一统”的考核模式。
1.3人才培养模式的合适性
学校制订《武汉市交通学校专业建设规划(2017--2020)》和2017年专业建设规划,本专业依据学校规划、市场需求和专业实际,制订专业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2017年按照专业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有效实施;学校制订《专业建设管理办法》,按照要求,本专业通过专项调研和校企合作收集信息,近三年每年适度调整专业规模和教学内容,使人才培养对接岗位需求。
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实现了产教融合,一体化育人。
本专业是示范校重点支持建设专业,通过建设,专业在教育教学质量、实训室管理水平、信息应用、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办学效益和服务能力等得到提升,不断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夯实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通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调整并嵌入了新能源的课程以适应汽车产业的发展;根据岗位的需要,将“汽车护士”与“汽车医生”对接的“3+2”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
如何更好的进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能最好的体现工学结合、知行合一?
如何完全实现产教融合、一体化育人?
就这两个问题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研讨,以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更好的服务学生、服务武汉市汽车售后维修市场的需求。
2.教学工作状态
2.1课程建设状态
基于PDCA工作循环,结合学校《教学文件管理制度》和《课程标准(修)订指导意见》完成岗位能力调研、分析、工作任务转化、学任务确立、课程体系构建与标准的制定。
课程设置对接课程体系,课程目标对接人才培养,课程内容对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
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维护》、《汽车性能检测》、《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4门课程标准,结合企业一线调研数据分析结果,确定55项学习任务,就此开发《汽车维护工作页》、《汽车发动机维修工作页》和《汽车电器设备维修工作》三门实训指导手册。
依据武汉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汽车产品转型升级,设立《汽车新能源认识》、《汽车美容装饰》等选修课程,确保学生在新形势下适应岗位要求。
专业课程建立和修订都是依托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依据学校专业技能课程的修订程序进行及时更新和补充课程内容的动态调整。
建立汽车科普体验馆和创客中心,以教育部提出“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的指导思想,以《专业认识》、《汽车文化》等课程为载体,将企业文化引入课堂,提升汽车文化普及能力,优化我校汽修专业的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近5年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职教专家、行业一线专家、学校教师、出版社编辑协同分工,累计公开出版湖北区域性校本教材17本,其中与企业共同开发校本教材《雪铁龙机械维修(中级模块)》《雪铁龙机械维修(高级模块)》、《雪铁龙电器维修(中级模块)》、《雪铁龙电器维修(高级模块)》4本,编写《汽车维护》、《发动机机械维修》、《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工作页3本,校本教材按照《教材建设与使用管理办法》和《校本教材指导书》的要求组织编写。
依托现有景格汽车仿真平台、鹏达汽车仿真平台,建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资源库。
与景格合作完成“课程包项目”,建设完成《汽车基础项目》、《发动机维修项目》、《汽车底盘维修项目》、《汽车电器维修项目》、《汽车维护项目》5门课程资源。
依托建设完成“超星”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完成《汽车维护》、《汽车维修基础》课程的网络课程平台SPOC和整套的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以及6门《电动汽车的维护与保养》、《电池及管理系统的检测与维修》、《电机及控制系统的检测与维修》、《整车控制系统的检测与维修》、《充电系统的检测与维修》、《辅助系统的检测与维修》六门学习领域课程结构化资源库的建设。
专业技能课数字化资源完成占比率100%,基础动画1023个,典型项目技能视频121个,多媒体教学资源总量约20GB。
1.每年基于PDCA工作循环,结合学校《教学文件管理制度》和《课程标准(修)订指导意见》完成岗位能力调研、分析、工作任务转化、学任务确立、课程体系构建与标准的制定。
课程设置对接课程体系,课程目标对接人才培养,课程内容对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
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修订《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维护》、《汽车性能检测》、《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4门课程标准。
2.进一步编写、修订更符合武汉市乃至湖北省汽车专业发展汽车区域性教材,更好的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
教材编写体现“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教学项目为载体、以一体化教学为模式”的职业教育理念。
教材编写内容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要求。
将职业岗位群的工作项目转换为专业培养的教学项目,使课程教学核心内容形成对职业岗位群能力的支撑,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
3.进一步完善课程资源,更好的为学生的教育和专业教学提供服务。
2.2课程改革针对性
本专业教师先后主持和参与《第二批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研究》、《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等课题的研究。
深入研究中高职衔接各项政策,优化技能高考和“3+2”相关班级课程体系,使30%的学生能进入高等院校深造;和武汉称之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3+2”,一起制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开发理实一体化《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维护》、《汽车维修基础》4门,改革传统课业评价,实行自评、互评、教师评价,融入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推行学业多元评价模式;专业课程大多能针对行业特点和工作实际设计学习情境,实施情境训练,教学效果良好。
深入研究“SPOC环境下的混合教学模式”,找出适合本专业各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并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进行标准化,开发配套的资源,这一做法得到认可和肯定。
1.进一步优化技能高考和“3+2”相关班级课程体系,使更多的学生能进入高等院校深造;
2.校企合作开发基于工作任务的历史一体化《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维护》、《汽车维修基础》4门的课程资源;
3.改革课程的教学模式,根据课程的性质,主要采用四步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
3.专业核心课成和专业方向课程采用多元评价模式。
2.3教学活动有效性
1.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中职专业课课堂教学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特点,在备课中教师除了要对该学科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外,还必须对本专业所涉及的专业技能熟练掌握。
2、建设性和规范性相统一
中职专业课针对的企业和职业不同,其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也会不同,教师在备课中就必须结合学生基础、企业生产、教学设备、专业要求等实际情况对教材做出一定的增删和取舍,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有建设性的同时遵循备课的基本规范。
3、层次性和同一性相统一
中职学校入学门槛较低,学生的文化基础悬殊较大,具有一定层次性。
中职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注意层次性和同一性的统计,在对班内学生差异性考虑的同时,考虑到一个班内上课的同一性。
1、明确本专业职业要求,备好职业标准。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对职业标准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应知和应会两方面考核上。
应知方面除了机械基础知识、汽车结构、电工电子控制外,还包括专用工具使用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等。
应会方面除汽车维护作业、总成检修外,还包括汽车零部件、汽车简单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技能。
2、明确企业对本专业的要求,备好生产过程。
教师在备课中必须熟悉企业的要求和工艺流程、作业方式等,将这些融合到备课中,让学生能更适应企业实际生产的需求。
3、明确教学对象,备好学生基础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备课中必须明确教学对象,备好学生基础。
4、明确教学关键,备好课程标准作为学生课程领域的基本规范和课程实施的基本前提,课程标准是教师备课中必须把握的问题。
此外,中职教育备课必须体现其教育的本质特征即职业性、生产性和社会性,突出对学生技能训练的备课,以促进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3.师资队伍建设状态
3.1专业带头人的作用
学科带头人曹剑波、周广春两位同志。
曹剑波同志为学校副校长,周广春同志为汽车专业部主任,两人均担任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汽车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主编教材6本,指导学生在省市获一二等奖6次,周广春同志2015年获取“电控汽油发动机实训台”专利证书,两人参与《第二批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研究》、《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等课题的研究。
聘任“楚天技能名师”3名,东风雪铁龙总经理、高级工程师邹强,受聘汽车机电维修实训教学岗位。
武汉友芝友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世坤,受聘汽车机电维修岗位。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标致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受聘汽车服务技术实训教学。
楚天技能名师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和校企合作上发挥重要作用,不断推进内涵发展。
成立“余明星”、“吕德贝克”名师工作室。
进一步加强专业带头人在行业和协会中的作用以及影响力;专业带头人的带头领导专业发展的作用。
3.2教学团队合理性
本专业诚邀“楚天名师”3人来校任教,“十佳师德标兵”1人,现有专任教师28人,学生1151人,师生比1:
17.7;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3人,占10.71%;高级职称5人,占17.86%;双师型教师23人,占82.14%,并逐年增加,4名教师先后荣获“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学校按规定落实教师培训经费,结合教学实际,对本专业教师培训有计划有实施,每年选派教师参加城汽车行执委和企业培训。
专任教师均完成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教师参与培训率100%。
先后2人参加国培、5人参加省培,张生强通知已经通过上海通用汽车铜级维修技师的认证考试。
教师为人师表,师德合格率100%;专业教师全部有班主任或学生管理教师工作经历,2名班主任所带的3个班级获得市级先进班集体称号;全部教师考评合格,能胜任2门本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和实训指导;近年来教师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1项,编写出版教材17本,编审校企合作教材5本,发表论文15篇,“创新杯”说课大赛获得一等奖6人次,二等奖2人次。
信息化教学大赛市级二等奖3人次,省三等奖1人次;其他说课或教师能力大赛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1人次,三等奖1人次。
近三年指导学生获得国家汽车维修技能大赛二等奖3人次,三等奖5人次;省市汽车维修技能大赛一等奖18人次.帮扶罗田职校、蕲春职校教学设备,并对罗田进行专业支教。
"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项难度很大、需要时间很长才能完成的系统工程,而建立学习型组织又必需经由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的历程。
我们在教师队伍的整体构建建设中,主要抓“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1.引进企业的高级维修技师和能工巧匠,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实战”能力。
2.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规划,通过实行帮带制度,使每位年轻教师由教研室指定高级讲师职称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年轻教师学习、听课、辅导、教学、参加课题研究等工作。
3.教学观摩及经验交流:
本教师队伍长期举行教学观摩和经验交流会,对于青年教师主讲的课程,常常组织本教师队伍其他成员旁听,并随后举行讨论会,在会上大家提出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地方,并提供改进意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也组织青年教师定期听取课堂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讲课,取长补短,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4.高度重视对本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
要求教师利用业余时间下企业,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5.积极申报科研、教研课题:
鼓励团队教师参与学校的教科研项目以提高全体教师的整体学术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
提高学术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经常开展教科研。
通过课题的研制使全体教师在整体学术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上得到大的提高。
6.鼓励教师进修:
通过教师的读研究生、社会实践、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群体优化、学识水平高、素质优良、一专多能的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
4.资源建设状态
4.1实践条件建设状态
校内实训场所面积0.54万平米,建有国家级重点专业实训基地,东风雪铁龙标志培训基地,博世故障诊断检测基地,校内建有专业实训室(工作站)19个,工位数163个,拥有百斯巴特四轮定位仪、FSI740、汽车电子及电气实训系统、电动汽车能量供给系统实训平台、APP思维一体教学系统等先进仪器设备100余套,实训项目开出率100%;设备总值1503.723万元,生均设备13058元;共建有校外实训基地14个,制定校企合作管理办法,规范校企合作内容与流程,保障供学生学习实践落地有效的实施。
1.进一步优化实训设备的使用率;
2.进一步优化实训室的管理,设备的管理。
4.2教学资源建设状态
近5年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职教专家、行业一线专家、学校教师、出版社编辑协同分工,累计公开出版湖北区域性校本教材17本,其中与企业共同开发校本教材《雪铁龙机械维修(中级模块)》《雪铁龙机械维修(高级模块)》、《雪铁龙电器维修(中级模块)》、《雪铁龙电器维修(高级模块)》4本,编写《汽车维护》、《发动机机械维修》、《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工作页3本,校本教材按照《教材建设与使用管理办法》和《校本教材指导书》的要求组织编写。
依托现有景格汽车仿真平台、鹏达汽车仿真平台,建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资源库。
与景格合作完成“课程包项目”,建设完成《汽车基础项目》、《发动机维修项目》、《汽车底盘维修项目》、《汽车电器维修项目》、《汽车维护项目》5门课程资源。
依托建设完成“超星”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完成《汽车维护》、《汽车维修基础》课程的网络课程平台SPOC和整套的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以及6门《电动汽车的维护与保养》、《电池及管理系统的检测与维修》、《电机及控制系统的检测与维修》、《整车控制系统的检测与维修》、《充电系统的检测与维修》、《辅助系统的检测与维修》六门学习领域课程结构化资源库的建设。
专业技能课数字化资源完成占比率100%,基础动画1023个,典型项目技能视频121个,多媒体教学资源总量约20GB。
1.进一步编写、修订更符合武汉市乃至湖北省汽车专业发展汽车区域性教材,更好的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
教材编写体现“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教学项目为载体、以一体化教学为模式”的职业教育理念。
教材编写内容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要求。
将职业岗位群的工作项目转换为专业培养的教学项目,使课程教学核心内容形成对职业岗位群能力的支撑,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
2.进一步完善课程资源,更好的为学生的教育和专业教学提供服务。
5.制度建设运行状态
5.1校企合作状态
专业拥有合作企业47家,深度合作企业14家。
在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探索中,学校积极成立了由企业专家和院校专家骨干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部分核心课程标准的审订,聘请企业领导来校讲座,聘请企业骨干人员开展顶岗实习的业务指导;共建职业人才校企共育、专业校企共建、双师队伍校企共培、办学成果校企共享的“四共”校企合作模式。
先后与神龙汽车、东风本田汽车、博世(上海)、辉门、惠恒等国际知名企业签订了联合办学及“订单式”培养协议,形成“校企融合、订单融入”的合作模式。
参与了教育的AYEC(上海通用汽车青年教育培训课程推广项目)、TEAM21丰田课程实验校企合作项目,形成“借船出海”的合作模式。
与东风雪铁龙标致签订双品牌培训服务协议,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形成“技术支持”的合作模式,实习学生获得企业高度评价,企业对学生满意度达97%。
学校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平台,2009年在全省中职学校中率先开办国际合作项目“中德汽车机电技术国际班”,引入德国职教双元制培养模式,聘请德方资深专家授课,至今有79人通过德方考核,取得欧盟认可的“满师证书”,部分学生与德国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目前正在德国进一步工作学习深造。
创新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形成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
以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创新为重点,增强专业的办学活力和综合竞争力。
积极探索并实施通过建立理事会等形式,建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机制。
5.2管理制度建设与运行状态
学校设立教务部、督导室和四个教学部,在教学部下设立教研室13个,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规范齐全,目前正在进行新一轮制度修编;建立了教师准入、职业资格登记备案、绩效考核、奖惩、评先晋级等系列管理制度。
本专业建有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就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根据督导办和教务的管理制度,不断优化完善人才培养质量,并做实时动态调整.
学校每学期制订教学进程表,教师通过:
备、教、辅、改、考等认真进行,学校开展学期初、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日常有教学巡查,自2008年起学校运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每学期开展内审,每年接受外审;实训教学有经常性安全检查,设备和材料使用严格执行学校有关规定;教师严格执行学校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和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学校制订有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专业严格执行;专业教研室双周五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形式多样,有计划、有实施、有记录,富有成效。
针对本专业的教学设备设施多、危险系数高等原因,加强实训场所的运行管理,不定时的都有校安委会、部门、教务等进行巡查,教师加强安全监督。
《汽车维护》课程构建“SPOC环境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充分利用SPOC优势,在“分层教学、分类递进和分级达标”三分原则指导下,通过线上线下学习的结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按照“六化一统”评价标准进行考核。
顶岗实习时学校为每位学生购买保险,部门具体负责,学生在岗位上都能认真学习,流失率低。
1.教师的备、教、辅、改、考等实施量化考核和整改方案,学校层面的学期初、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日常有教学巡查真实有效。
2.专业的教研活动能切实落到实处,而不是浮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 运用 维修 专业 自我 诊断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