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财务管理教材WORD版12第十二章 营运资本管理.docx
- 文档编号:27281993
- 上传时间:2023-06-28
- 格式:DOCX
- 页数:48
- 大小:348.20KB
CPA财务管理教材WORD版12第十二章 营运资本管理.docx
《CPA财务管理教材WORD版12第十二章 营运资本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PA财务管理教材WORD版12第十二章 营运资本管理.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PA财务管理教材WORD版12第十二章营运资本管理
第十二章营运资本管理
第一节营运资本管理策略
营运资本是指是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差额,是投入日常经营活动(营业活动)的资本。
营运资本管理可以分为流动资产管理和流动负债管理两个方面,前者是对营运资本投资的管理,后者是对营运资本筹资的管理。
一、营运资本投资策略
(一)适中型投资策略
在销售额不变情况下,企业安排较少的流动资产投资,可以缩短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节约投资成本。
但是,投资不足可能会引发经营中断,增加短缺成本,给企业带来损失。
企业为了减少经营中断的风险,在销售不变的情况下安排较多的营运资本投资,会延长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但是,投资过量会出现闲置的流动资产,白白浪费了投资,增加持有成本。
因此,需要权衡得失,确定其最佳投资需要量,也就是短缺成本和持有成本之和最小化的投资额。
这种投资政策要求短缺成本和持有成本大体相等称为适中型投资政策。
1.短缺成本
短缺成本是指随着流动资产投资水平降低而增加的成本。
例如,因投资不足发生现金短缺,需要出售有价证券并承担交易成本;出售有价证券不足以解决问题时,需要紧急借款并承担较高的利息;借不到足够的款项就要违约并承担违约成本,或者被迫紧急抛售存货并承担低价出售损失。
再如,因投资不足出现存货短缺,会打乱原有生产进程或停工待料,需要重新调整生产并承担生产准备成本,或者需要紧急订货并承担较高的交易成本;若不能及时补充存货就会失去销售机会,甚至失去客户。
2.持有成本
投资过度需要承担额外的持有成本。
流动资产持有成本是指随着流动资产投资上升而增加的成本。
持有成本主要是与流动资产相关的机会成本。
这些投资如果不用于流动资产,可用于其他投资机会并赚取收益。
这些失去的等风险投资的期望收益,就是流动资产投资的持有成本。
它低于企业加权平均的资本成本,也低于总资产的平均报酬率,因为流动性越高的资产,其报酬率越低。
一般情况,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强,收益率就低,通常不会高于短期借款的利息。
3.最优投资规模
流动资产最优的投资规模,取决于持有成本和短缺成本总计的最小化。
企业持有成本随投资规模增加而增加,短缺成本随投资规模增加而减少,在两者相等时达到最佳的投资规模,如图12-1所示。
成本金额
相关总成本
持有成本
CB
A短缺成本
0流动资产金额
最优投资
图12-1最优投资规模
适中的流动资产投资政策,就是按照预期的流动资产周转天数、销售额及其增长,成本水平和通货膨胀等因素确定的最优投资规模,安排流动资产投资。
(二)保守型投资策略
如果上述影响流动资产投资的诸因素都是确定并已知的,我们不难计算出特定企业所需要的流动资产投资。
这些流动资产可以满足经营活动的平稳进行,保证企业按时支付到期债务,及时供应生产用材料,准时向客户提供产品。
问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流动资产周转天数、销售额及其增长和成本水平都是不确定的。
因此,流动资产的需求是不稳定的。
例如,预计今年的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假设存货与收入比为10%,计算出来的存货投资需求为100万元,企业据此储备了存货。
如果实际销售额为800万元,有效的存货为80万元,过量存储20万元。
假设等风险投资的资本成本为10%,则企业损失了2万元(20×10%)。
如果实际市场需求为1200万元,由于存货不足,实际销售额为1000万元,丢失销售收入200万元。
假设销售利润率为1%,则企业损失了2万元(200×1%)。
面对这种不确定性,企业应如何确定流动资产投资呢?
是多投资一些还是少投资一些呢?
这就需要权衡与之相关的收益和成本。
流动资产投资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应对投资需求的不确定性。
保守型流动资产投资政策,就是企业持有较多的现金和有价证券,充足的存货,提供给客户宽松的付款条件并保持较高的应收账款水平。
保守型流动资产投资政策,表现为安排较高的流动资产与收入比。
这种政策需要较多的流动资产投资,承担较大的流动资产持有成本,主要是资金的机会成本,有时还包括其他的持有成本。
但是,充足的现金、存货和宽松的信用条件,使企业中断经营的风险很小,其短缺成本较小。
(三)激进型投资策略
激进型流动资产投资政策,就是公司持有尽可能低的现金和小额的有价证券投资;在存货上作少量投资;采用严格的销售信用政策或者禁止赊销。
紧缩的流动资产投资政策,表现为较低的流动资产/收入比率。
该政策可以节约流动资产的持有成本,例如节约资金的机会成本。
与此同时,公司要承担较大的风险,例如经营中断和丢失销售收入等短缺成本。
二、营运资本筹资策略
营运资本筹资策略,是指在总体上如何为流动资产筹资,采用短期资金来源还是长期资金来源,或者兼而有之。
制定营运资本筹资政策,就是确定流动资产所需资金中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的比例。
营运资本的筹资政策,通常用经营性流动资产中长期筹资来源的比重来衡量,该比率称为易变现率。
易变现率高,资金来源的持续性强,偿债压力小,管理起来比较容易,称为保守型的筹资政策。
易变现率低,资金来源的持续性弱,偿债压力大,称为激进型筹资政策。
从最保守型筹资政策到最激进型筹资政策之间,分布着一系列风险程度不同的筹资政策。
它们大体上分为三类:
适中型筹资政策、保守型筹资政策和激进型筹资政策。
(一)适中型筹资策略
适中型筹资政策的特点是:
尽可能贯彻筹资的匹配原则,即长期投资由长期资金支持,短期投资由短期资金支持。
筹资的匹配原则,不仅适用于流动资金筹集,也适用于长期资本筹资,具有普遍适用性。
为什么要遵循匹配原则?
因为按照投资持续时间结构去安排筹资的时间结构,有利于降低利率风险和偿债风险。
例如,一个粮食购销公司,其中有一个仓库(长期资产),专门用于收购、存储和销售小麦(流动资产)。
仓库的使用期限为10年,在购买时可以用长期借款,也可以用短期借款筹资。
假设利率相等,使用长期借款的好处有两个:
一是锁定借款利率,规避未来10年的利率风险;二是保持资金的可持续性,通过折旧形式陆续收回现金,可用来分期偿还长期借款,避免公司卖掉仓库偿债的风险。
储存小麦采用短期借款筹资,购入小麦时借款,售出时还款,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同步同量即营运资本为零,在小麦全部出售以后流动资产为零。
用于小麦的投资不应使用长期资金支持,因为小麦存量有季节性变化,处于低谷时会出现多余现金,白白浪费了筹资的利息。
因此,长期资产用长期资金支持,流动资产用短期资金支持,可以减少利率风险和偿债风险。
现实中,大多数企业流动资产不会为零,只要企业存在,只要企业还在营业,流动资产就存在。
为什么流动资产不会为零?
其原因是:
首先,流动资产是不断周转的,一些流动资产被出售并形成现金,与此同时,企业用现金购入另一些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的实物形态不断更新,投资却被长期占用。
其次,正常的企业是不断成长的,长期上升的销售收入,需要在流动资产上进行不断投资,因此流动资产不会下降为零,而是不断增长。
流动资产按照投资需求的时间长短分为两部分:
稳定性流动资产和波动性流动资产。
稳定性流动资产是指那些即使在企业处于经营淡季也仍然需要保留的、用于满足企业长期、稳定运行的流动资产所需的资金。
波动性流动资产是那些受季节性、周期性影响的流动资产需要的资金,如季节性存货、销售旺季的应收账款等。
从投资需求上看,稳定性流动资产是长期需求,甚至可以说是永久需求,应当用长期资金支持。
只有季节性变化引起的资金需求才是真正的短期需求,可以用短期资金来源支持。
现实中的筹资匹配原则是长期占用的资金(包括稳定性流动资产投资)应由长期资金来源支持,短期占用的资金(只是临时性流动资产需求,不是全部流动资产)应由短期资金来源支持。
适中型筹资政策的特点是:
对于波动性流动资产,用临时性负债筹集资金,也就是利用短期银行借款等短期金融负债工具取得资金;对于稳定性流动资产需求和长期资产,用权益资本、长期债务和经营性流动负债筹集。
该政策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长期资产+稳定性流动资产=股东权益+长期债务+经营性流动负债
波动性流动资产=短期金融负债
适中型筹资政策如图12-2所示。
适中型筹资政策要求企业的短期金融负债筹资计划严密,实现现金流动与预期安排相一致。
企业应根据波动性流动资产需求时间和数量选择与之配合的短期金融负债。
【例12-1】某企业在生产经营的淡季,需占用300万元的流动资产和500万元的长期资产;在生产经营的高峰期,会额外增加200万元的季节性存货需求。
按照适中型筹资政策,企业只在生产经营的高峰期才借入200万元的短期借款。
800万元长期性资产(即300万元稳定性流动资产和500万元长期资产之和)均由权益资本、长期债务和经营性流动负债解决其资金需要。
在营业高峰期,其易变现率为:
在营业低谷期,其易变现率为:
资金来源有效期和资产有效期的匹配,是一种战略性的安排,而不要求完全匹配。
实际上,企业也做不到完全匹配。
其原因是:
(1)企业不可能为每一项资产按其有效期配置单独的资金来源,只能分成短期来源和长期来源两大类来统筹安排筹资。
(2)企业必须有股东权益筹资,它是无限期的资本来源,而资产总是有期限的,不可能完全匹配。
(3)资产的实际有效期是不确定的,而还款期是确定的,必然会出现不匹配。
例如,预计销售没有实现,无法按原计划及时归还短期借款,导致匹配失衡。
资金来源有效期结构和资产需求有效期结构的匹配,并非是所有企业在所有时间里的最佳筹资策略。
有时预期短期利率会下降,那么,在整个投资有效期中短期负债的成本比长期负债成本低。
有些企业会愿意承担利率风险和偿债风险,较多地使用短期负债。
另外一些企业与此相反,宁愿让贷款的有效期超过资产的有效期,以求减少利率风险和偿债风险。
因此,出现了保守型筹资政策和激进型筹资政策。
(二)保守型筹资策略
保守型筹资政策的特点是:
短期金融负债只融通部分波动性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另一部分波动性流动资产和全部稳定性流动资产,则由长期资金来源支持。
极端保守的筹资政策完全不使用短期借款,全部资金都来自于长期资金来源。
该筹资政策如图12~3所示。
图12-3保守型筹资政策
从图12-3中可以看到,与适中型筹资政策相比,保守型筹资政策下短期金融负债占企业全部资金来源的比例较小,即易变现率较大。
沿用[例12-1]的资料,如果企业只是在生产经营的旺季借入资金低于200万元,比如100万元的短期借款,而无论何时的长期负债、经营性流动负债和权益资本之和总是高于800万元,比如达到900万元,那么旺季季节性存货的资金需要只有一部分(100万元)靠当时的短期借款解决,其余部分的季节性存货和全部长期性资金需要则由权益资本、长期债务和经营性流动负债提供。
而在生产经营的淡季,企业则可将闲置的资金(100万元)投资于短期有价证券。
其易变现率为:
这种做法下,一方面,由于短期金融负债所占比重较小,所以企业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较低,同时蒙受短期利率变动损失的风险也较低。
然而,另一方面,却会因长期负债资本成本高于短期金融负债的资本成本,以及经营淡季时资金有剩余但仍需负担长期负债利息,从而降低企业的收益。
所以,保守型筹资政策是一种风险和收益均较低的营运资本筹资政策。
(三)激进型筹资策略
激进型筹资政策的特点是:
短期金融负债不但融通临时性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还解决部分长期性资产的资金需要。
极端激进的筹资政策是全部稳定性流动资产都采用短期借款。
该筹资政策如图12-4所示。
图12-4激进型筹资政策
从图12-4中可以看到,激进型筹资政策下短期金融负债在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所占比重大于适中型筹资政策。
沿用[例12-1]的资料,该企业生产经营淡季占用300万元的流动资产和500万元的长期资产。
在生产经营的高峰期,额外增加200万元的季节性存货需求。
如果企业的权益资本、长期债务和经营性流动负债的筹资额低于800万元(即低于正常经营期的流动资产占用与长期资产占用之和),比如只有700万元,那么就会有100万元的长期性资产和200万元的临时性流动资产(在经营高峰期内)由短期金融负债筹资解决。
这种情况表明,企业实行的是激进型筹资政策。
其易变现率为:
一方面,由于短期金融负债的资本成本一般低于长期债务和权益资本的资本成本,而激进型筹资政策下短期金融负债所占比重较大,所以,该政策下企业的资本成本较低。
但是另一方面,为了满足长期性资产的长期资金需要,企业必然要在短期金融负债到期后重新举债或申请债务展期,这样企业便会更为经常地举债和还债,从而加大筹资困难和风险;还可能面临由于短期负债利率的变动而增加企业资本成本的风险,所以,激进型筹资政策是一种收益性和风险性均较高的营运资本筹资政策。
流动资金筹资政策的稳健程度,可以用易变现率的高低识别。
在营业低谷期的易变现率为1,是适中的流动资金筹资政策,大于1时比较稳健,小于1则比较激进。
营业高峰期的易变现率,可以反映随营业额增加而不断增长的流动性风险,数值越小风险越大。
第二节现金管理
现金是可以立即投入流动的交换媒介。
它的首要特点是普遍的可接受性,即可以有效地立即用来购买商品、货物、劳务或偿还债务。
因此,现金是企业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属于现金内容的项目,包括企业的库存现金、各种形式的银行存款和银行本票、银行汇票。
有价证券是企业现金的一种转换形式。
有价证券变现能力强,可以随时兑换成现金。
企业有多余现金时,常将现金兑换成有价证券;现金流岀量大于流入量需要补充现金时,再出让有价证券换回现金。
在这种情况下,有价证券就成了现金的替代品。
.
―、现金管理的目标及方法
(一)现金管理的目标
企业置存现金的原因,主要是满足交易性需要、预防性需要和投机性需要。
交易性需要是指置存现金以用于日常业务的支付。
企业经常得到收入,也经常发生支出,两者不可能同步同量。
收入多于支出,形成现金置存;收入少于支出,需要借入现金。
企业必须维持适当的现金余额,才能使业务活动正常地进行下去。
预防性需要是指置存现金以防发生意外支付。
企业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开支,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越大,预防性现金的数额也就应越大;反之,企业现金流量的可预测性强,预防性现金数额则可小些。
此外,预防性现金数额还与企业的借款能力有关,如果企业能够很容易地随时借到短期资金,也可以减少预防性现金的数额;若非如此,则应扩大预防性现金数额。
投机性需要是指置存现金用于不寻常的购买机会,比如遇有廉价原材料或其他资产供应的机会,便可用手头现金大量购入;再如在适当时机购入价格有利的股票和其他有价证券,等等。
当然,除了金融和投资公司外,一般来讲,其他企业专为投机性需要而特殊置存现金的不多,遇到不寻常的购买机会也常设法临时筹集资金。
但拥有相当数额的现金,确实为突然的大批采购提供了方便。
企业缺乏必要的现金,将不能应付业务开支,使企业蒙受损失。
企业由此而造成的损失,称之为短缺现金成本。
短缺现金成本不考虑企业其他资产的变现能力,仅就不能以充足的现金支付购买费用而言,内容上大致包括:
丧失购买机会(甚至会因缺乏现金不能及时购买原材料,而使生产中断造成停工损失)、造成信用损失和得不到折扣好处。
其中失去信用而造成的损失难以准确计量,但其影响往往很大,甚至导致供货方拒绝或拖延供货,债权人要求清算等。
但是,如果企业置存过量的现金,又会因这些资金不能投入周转无法取得盈利而遭受另一些损失。
此外,在市场正常的情况下,一般说来,流动性强的资产,其收益性较低,这意味着企业应尽可能少地置存现金,即使不将其投入本企业的经营周转,也应尽可能多地投资于能产生高收益的其他资产,避免资金闲置或用于低收益资产而带来的损失。
这样,企业便面临现金不足和现金过量两方面的威胁。
企业现金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在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之间作出抉择,以获取最大的长期利润。
(二)现金管理的方法
为了提高现金使用效率,可采用如下现金管理方法:
(1)力争现金流量同步。
如果企业能尽量使它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发生的时间趋于一致,就可以使其所持有的交易性现金余额降到最低水平。
这就是所谓现金流量同步。
(2)使用现金浮游量。
从企业开出支票,收票人收到支票并存入银行,至银行将款项划出企业账户,中间需要一段时间。
现金在这段时间的占用称为现金浮游量。
在这段时间里,尽管企业已开出了支票,却仍可动用在活期存款账户上的这笔资金。
不过,在使用现金浮游量时,一定要控制好使用的时间,否则会发生银行存款的透支。
(3)加速收款。
这主要指缩短应收账款的时间。
发生应收账款会增加企业资金的占用,但它又是必要的,因为它可以扩大销售规模,增加销售收入。
问题在于如何既利用应收账款吸引顾客,又缩短收款时间。
这要在两者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点,并需实施妥善的收账策略。
(4)推迟应付账款的支付。
推迟应付账款的支付,是指企业在不影响自己信誉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推迟应付款的支付期,充分运用供货方所提供的信用优惠。
如遇企业急需现金,甚至可以放弃供货方的折扣优惠,在信用期的最后一天支付款项。
当然,这要权衡折扣优惠与急需现金之间的利弊得失而定。
二、最佳现金持有量分析
现金的管理除了做好日常收支,加速现金流转速度外,还需控制好现金持有规模,即确定适当的现金持有量。
下面是几种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方法。
(一)成本分析模式
成本分析模式是通过分析持有现金的成本,寻找持有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
企业持有的现金,将会有三种成本:
1.机会成本
现金作为企业的一项资金占用,是有代价的,这种代价就是它的机会成本。
现金资产的流动性极佳,但盈利性极差。
持有现金则不能将其投入生产经营活动,失去因此而获得的收益。
企业为了经营业务,有必要持有一定的现金以应付意外的现金需要。
但现金拥有量过多,机会成本代价大幅度上升,就不合算了。
2.管理成本
企业拥有现金,会发生管理费用,如管理人员工资、安全措施费等。
这些费用是现金的管理成本。
管理成本是一种固定成本,与现金持有量之间无明显的比例关系。
3.短缺成本
现金的短缺成本,是因缺乏必要的现金,不能应付业务开支所需而使企业蒙受损失或为此付出的转换成本等代价。
现金的短缺成本随现金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随现金持有量的减少而上升。
上述三项成本之和最小的现金持有量,就是最佳现金持有量。
如果把以上三种成本线放在一张图上,如图12-5所示,就能表现出持有现金的总成本(总代价),找出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点:
机会成本线向右上方倾斜,短缺成本线向右下方倾斜,管理成本线为平行于横轴的平行线,总成本线便是一条拋物线,该拋物线的最低点即为持有现金的最低总成本。
超过这一点,机会成本上升的代价又会大于短缺成本下降的好处;这一点之前,短缺成本上升的代价又会大于机会成本下降的好处。
这一点横轴上的量,即是最佳现金持有量。
成本
图12-5持有现金的总成本
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具体计算,可以先分别计算出各种方案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之和,再从中选出总成本之和最低的现金持有量即为最佳现金持有量。
【例12-2】某企业有四种现金持有方案,它们各自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如表12-1所示。
表12-1现金持有方案单位:
元
方案项目
甲
乙
丙
丁
现金平均持有量
25000
50000
75000
100000
机会成本
3000
6000
9000
12000
管理成本
20000
20000
20000
20000
短缺成本
12000
6750
2500
0
注:
机会成本率即该企业的资本收益率为12%。
这四种方案的总成本计算结果如表12-2所示。
表12-2现金持有总成本单位:
元
方案项目
甲
乙
丙
丁
机会成本
3000
6000
9000
12000
管理成本
20000
20000
20000
20000
短缺成本
12000
6750
2500
0
总成本
35000
32750
31500
32000
将以上各方案的总成本加以比较可知,丙方案的总成本最低,也就是说当企业平均持有75000元现金时,各方面的总代价最低,对企业最合算,故75000元是该企业的最佳现金持有量。
(二)存货模式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企业平时持有较多的现金,会降低现金的短缺成本,但也会增加现金占用的机会成本;而平时持有较少的现金,则会增加现金的短缺成本,却能减少现金占用的机会成本。
如果企业平时只持有较少的现金,在有现金需要时(如手头的现金用尽),通过出售有价证券换回现金(或从银行借入现金),便能既满足现金的需要,避免短缺成本,又能减少机会成本。
因此,适当的现金与有价证券之间的转换,是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这与企业奉行的营运资金政策有关。
采用保守型投资政策,保留较多的现金则转换次数少。
如果经常进行大量的有价证券与现金的转换,则会加大转换交易成本,因此如何确定有价证券与现金的每次转换量,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这可以应用现金持有量的存货模式解决。
企业以有价证券转换回现金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支付经纪费用),这被称为现金的交易成本。
现金的交易成本与现金转换次数、每次的转换量有关。
假定现金每次的交易成本是固定的,在企业一定时期现金使用量确定的前提下,每次以有价证券转换回现金的金额越大,企业平时持有的现金量便越高,转换的次数便越少,现金的交易成本就越低;反之,每次转换回现金的金额越低,企业平时持有的现金量便越低,转换的次数会越多,现金的交易成本就越高,现金交易成本与持有量成反比。
在现金成本构成图上,可以将现金的交易成本与现金的机会成本合并为同一条曲线,反映与现金持有量相关的总成本(图12-6)。
成本
在图12-6中,现金的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是两条随现金持有量呈不同方向发展的曲线,两条曲线交叉点相应的现金持有量,即是总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它可以运用现金持有量存货模式求出。
以下通过举例,说明现金持有量存货模式的应用。
某企业的现金使用量是均衡的,每周的现金净流出量为100000元。
若该企业第0周开始时持有现金300000元,那么这些现金够企业支用3周,在第3周结束时现金持有量将降为0,其3周内的平均现金持有量则为150000元(300000÷2)。
第4周开始时,企业需将300000元的有价证券转换为现金以备支用;待第6周结束时,现金持有量再次降为0,这3周内的现金平均余额仍为150000元。
如此循环,企业一段时期内的现金持有状况可用图12-7表示。
现金流量
图12-7—段时期内的现金持有状况
在图12-7中,每3周为一个现金使用的循环期,以C代表各循环期之初的现金持有量,以C/2代表各循环期内的现金平均持有量。
如果企业将C定得较高些,比如定为600000元,每周的现金净流出量仍为100000元,这些现金将够支用6周,企业可以在6周后再出售有价证券补充现金,这能够减少现金的交易成本;但6周内的现金平均余额将增加为300000元(600000÷2),这又会增加现金的机会成本。
如果企业将C定得较低些,比如定为200000元,每周的现金净流出量还是100000元,那么这些现金只够支用2周,企业必须频繁地每2周就出售有价证券,这必然增加现金的交易成本;不过2周循环期内的现金平均余额可降为100000元(200000÷2),这降低了现金的机会成本。
于是,企业需要合理地确定C,以使现金的相关总成本最低。
解决这一问题先要明确三点:
(1)一定期间内的现金需求量,用T表示。
(2)每次出售有价证券以补充现金所需的交易成本,用F表示;一定时期内出售有价证券的总交易成本为:
交易成本=(T/C)×F
(3)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率,用K表示;一定时期内持有现金的总机会成本为:
机会成本=(C/2)×K
在以上的举例中,企业一年的现金需求量为100000×52=52000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PA 财务管理教材 WORD版12第十二章 营运资本管理 财务管理 教材 WORD 12 第十二 营运 资本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