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历史中考试题样卷及解析.docx
- 文档编号:27281713
- 上传时间:2023-06-28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209.62KB
21 历史中考试题样卷及解析.docx
《21 历史中考试题样卷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 历史中考试题样卷及解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1历史中考试题样卷及解析
历史_中考试题样卷及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以下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分)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儒家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法家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道家反对“礼”治,也反对“法”治,他们提出“无为而治”。
这些内容反映的现象是( )
A.诸侯争霸B.变法运动C.百家争鸣D.民族交融
2.(2分)史书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这突出地说明,商鞅变法( )
A.没有改变土地制度B.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
C.严重缺乏群众基础D.违背了历史潮流
3.(2分)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决定建立国家监察委员会,早在秦朝时就已经建立了监察体制,主要用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如图所示中,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
4.(2分)他和卫青在漠北战役中打败匈奴,汉武帝为他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府第,他却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为由拒绝收下,这短短的八个字,因为出自他之口而震撼人心,永远刻在了历朝历代保家卫国将士们的心里,这里的“他”是指( )
A.蒙恬B.主父偃C.霍去病D.王昭君
5.(2分)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指出:
“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
”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C.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D.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6.(2分)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诗中的“割台湾”与下列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
(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7.(2分)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伟大传奇”是指( )
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红军长征
8.(2分)2015年4月,李克强总理参观严复故居时说,严复向国人翻译介绍西学,启蒙了几代中国人。
严复影响维新变法的译著是( )
A.《海国图志》B.《天演论》C.《共产党宣言》D.《神曲》
9.(2分)一定时期的报纸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面貌,有些词会频繁见诸于报端,抓住这些关键词有助于把握当时的历史面貌。
与“争取和平”、“保家卫国”、“谈判协定”三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重庆谈判B.解放战争C.西藏和平解放D.抗美援朝
10.(2分)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
A.中苏建立外交关系B.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C.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D.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11.(2分)如图为我国1958至1965年全国粮食产量变化图,导致1958至1961年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出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遭遇三年自然灾害
C.爆发“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D.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12.(2分)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
田福堂太痛苦了!
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
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2分)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坚持不动用武力的原则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14.(2分)“863计划”的实施,是中国共产党科教兴国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为中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该计划的第八个领域是( )
A.原子能技术B.海洋高技术C.自动化技术D.互联网技术
15.(2分)歌曲和口号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
下列建国后的歌曲和口号,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②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③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④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A.②③①④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②③④①
16.(2分)一位学者在谈到文艺复兴时期一位杰出人物时说:
“他是画家、雕塑家、数学家,还是一名哲学家…(他)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和热情,才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这里的“他”是( )
A.但丁B.莎士比亚C.哥伦布D.达•芬奇
17.(2分)1856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
“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
…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为此,俄国( )
A.废除农奴制度B.参加世界大战
C.发动十月革命D.推行新经济政策
18.(2分)阅读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变化情况示意图.1929﹣1933年失业率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B.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D.纽约股票市场的崩溃
19.(2分)2017年5月,39岁的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后,微信朋友圈流传这么一个诙谐的段子:
说真的,姓马的都厉害,我这一生就服姓马的人:
第一个是马克思(主义)改变了我的思想,第二个是马化腾改变了我的交流方式,第三个是马云改变了我的消费观念……改变人们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___的问世( )
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D.《联合国家宣言》
20.(2分)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以处置战败国德国为中心的巴黎和会,英、法、美三国首脑以“三巨头”形式控制了局面,下面不属于“三巨头”的是( )
A.克里孟梭B.达拉第C.威尔逊D.劳合•乔治
21.(2分)有这样一幅战地照片:
“一名战士正悬站在建筑物柱顶盘的檐口,将一面旗帜插在建筑物的最高处”。
这幅照片成为胜利的象征,标志着纳粹时代的结束。
据此,你认为这幅照片可能描述的是( )
A.莫斯科保卫战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战D.攻克柏林战役
22.(2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推行了“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政策,美苏战时同盟关系逐渐破裂,两极格局由此形成,形成的标志是( )
A.华沙条约组织建立B.马歇尔计划实施
C.杜鲁门主义出台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23.(2分)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说:
“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
”下列选项与戈尔巴乔夫无关的是( )
A.开启了苏联改革的新时代B.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
C.苏联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D.强大的苏联走向四分五裂
24.(2分)二战后美国经济经历了一个“黄金时代”,从1961年的5233亿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10634亿美元;1965﹣1970年美国的工业生产以18%的速度增长。
美国在战后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B.美国称霸世界的政治目标的推动
C.资本主义内部自我调节
D.战后经济的优势地位的利用
25.(2分)2017年5月5日,凝聚着国人梦想的国产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天空中终于有了属于中国人的大型喷气式客机。
如图是C919主要供应商示意图,它反映了当今世界( )
A.贸易保护主义不复存在B.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
C.经济全球化趋势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2分,27题14分,28题12分,29题12分,共50分)
26.(12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国家分裂,政权林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鼎立示意图(如图)
(1)“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
”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人物奠定了右图中哪个政权的基础?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完成局部统一的措施。
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枕役物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
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曾说:
“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崇尚武力),非可文治(难以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帝王的家中),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
﹣﹣《魏书•任城王传》
(3)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
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4)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
27.(14分)近代以来,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抗争探索,并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
【屈辱沧桑】
材料一仔细阅读下列二幅图,回答问题。
(1)上面三幅图片见证或刻画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程。
图一中的“废墟”是哪次侵华战争造成的?
哪一条约的签订表明清政府成为西方列强的“扯线木偶”?
图三“缠满绷带的病躯”所反映的信息,表明当时中国社会性质最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革命风潮】
材料二中山陵平面呈“警钟形”意在“唤起民众”整个建筑朴实坚固,合于中国传统观念,又符合孙中山的气概和精神。
﹣﹣﹣﹣《孙中山陵寝设计的背后秘密》
(2)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在组织创立、指导思想、革命结果等方面的哪些活动和功绩“唤起了民众”?
【独立自主】
材料三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3)材料三中“民族独立”和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建国初期,毛泽东把“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和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两大运动是什么?
【壮丽篇章】
材料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最壮丽的篇章。
(4)改革开放后,引领中国最终走向“民富国强”的科学理论是什么?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90年代在完成祖国统一的道路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28.(12分)生产力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
制度更新、科技进步和改革调整,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纵览世界巨变】
材料一1688年的“光荣革命”,为英国的经济起飞和工业革命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制度保证。
﹣﹣《大国崛起•英国》
材料二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
﹣﹣马克思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近代英国崛起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2)19世纪60年代,下列国家发生的改革,都废除了阻碍其经济发展的旧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按要求完成下表。
国家
改革名称
废除旧制度
领导人
共同影响
俄国
1861年改革
A
亚历山大二世
B
日本
明治维新
藩制
封建身份制度
封建土地制度
明治天皇
【横观各国调整】
20世纪以来,苏俄、美国等通过改革调整,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材料三“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
﹣﹣列宁
材料四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
“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
”
﹣﹣《大国崛起•美国》
(3)材料三中列宁为纠“错”而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此次改革调整有何特点?
(4)材料四中“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指的是什么?
此次改革调整有何特点?
【探究发展真谛】
(5)上述材料给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29.(12分)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中西方思想的碰撞,促进了人类文明共同前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西欧各国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掀起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华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武器是什么?
这一思想解放运动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二:
为批判当代法国社会,伏尔泰提倡自然权利学说……他说: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
(2)依据材料二概括出伏尔泰的思想主张。
他的这一思想为推动社会转型起到了什么重大作用?
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即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即science),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
﹣﹣陈独秀
(3)材料所反映的陈独秀先生宣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这是哪一运动的核心思想?
(4)这一运动兴起后,哪些史实彰显了“德先生和赛先生”带给中国社会的影响?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以下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考查要点】2P:
百家争鸣。
【试题解说】本题主要考查战国时期的思想领域出现的百家争鸣。
【参考答案】根据“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家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法家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道家既反对‘礼’治,也反对‘法’治,他们提出‘无为而治’。
”可知,战国时期的思想领域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出现了百家争鸣。
故选:
C。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思想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2.
【考查要点】2F:
商鞅变法。
【试题解说】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商鞅变法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参考答案】商鞅变法触角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引起旧贵族的愤恨,因此在秦孝公去世后,旧贵族挑拨秦惠王以谋反罪逮捕商鞅,商鞅被捕后,惨遭车裂而死。
故选:
B。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需掌握商鞅变法.
3.
【考查要点】32: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试题解说】本题考查秦朝的中央官制,知道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御史大夫。
【参考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首先建立起了一套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御史大夫。
故选:
B。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的相关史实。
4.
【考查要点】3F:
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试题解说】本题考查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知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是霍去病的名言。
【参考答案】为了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和霍去病出击匈奴,获得大胜,经过漠北战役的打击,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故这里的“他”是指霍去病。
故选:
C。
【解题思路】本题以漠北战役为依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汉与匈奴的和与战。
5.
【考查要点】82: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试题解说】本题以“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为切入点,考查的是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知识点。
【参考答案】依据题干“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可知,涉及的条约是《南京条约》.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1842年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偿英国2100万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资本主义的漩涡。
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选:
A。
【解题思路】本题以“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为线索,考查的是学生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熟记《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6.
【考查要点】8B:
《马关条约》。
【试题解说】由“割台湾”可知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马关条约》内容相关知识的掌握。
【参考答案】《马关条约》的内容是: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等。
故选:
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属基础题。
识记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7.
【考查要点】9O:
红军长征。
【试题解说】解题信息是文中记者所说的“工农红军”完成的“战略转移”,由此得出是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
【参考答案】由于王明、李德等左倾错误的影响,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战略大转移,经历了江西、贵州最后到达陕北,总的行程两万五千里,是历史上最大的转移。
在长征中,虽然红军人数受到极大的损失,但是革命的精干力量得到保存,同时在沿线宣传了革命的思想,扩大了红军的影响。
故选:
D。
【解题思路】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
8.
【考查要点】B9:
魏源和严复的思想主张。
【试题解说】本题考查学生对严复相关史实的掌握情况。
【参考答案】根据所学可知,严复翻译大量外国思想家的著作,以《天演论》影响最大,书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激励着人们“自强保种”,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
故选:
B。
【解题思路】本题难度不大,属识记层次的考查,回顾所学即可作答。
9.
【考查要点】C3:
抗美援朝。
【试题解说】本题考查了抗美援朝。
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参考答案】与“争取和平”、“保家卫国”、“谈判协定”三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抗美援朝。
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经过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故选:
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抗美援朝的原因与影响。
10.
【考查要点】EA:
亚非万隆会议。
【试题解说】本题考查了求同存异方针与万隆会议.
【参考答案】题干材料中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及“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的解释,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在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了这次国际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是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
故选:
B。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与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11.
【考查要点】CE: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试题解说】本题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全国掀起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参考答案】1958年全国掀起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当时“浮夸风”“瞎指挥”盛行,忽略了经济的发展规律,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探索一次失误,导致1958至1961年粮食产量下降。
故选:
A。
【解题思路】掌握1958年全国掀起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12.
【考查要点】D2:
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试题解说】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准确识记。
【参考答案】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53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对农村进行改革,主要形式就是分田包产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故选:
D。
【解题思路】熟记并区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知识点。
13.
【考查要点】E4:
祖国统一大业。
【试题解说】本题考查台湾和一国两制相关知识.
【参考答案】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和平统一后,台湾将成为特别行政区,可以保留其资本主义制度,享有高度自治权。
我们不承诺放弃武力,但争取和平,反对一切形式的“一中一台”“两个中国”论调,一个中国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故选:
C。
【解题思路】本题掌握台湾和一国两制相关知识.重点熟记一国两制的含义.
14.
【考查要点】EH:
863计划。
【试题解说】本题考查学生对863计划的认识。
【参考答案】根据所学可知,1986年,我国形成了《863计划纲要》,将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
1996年,我国将海洋高技术列为863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故选:
B。
【解题思路】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863计划的主要史实。
15.
【考查要点】CE: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3:
抗美援朝;CG:
文化大革命;D2:
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3:
国有企业改革。
【试题解说】本题考查改革开放、“大跃进”、文革和抗美援朝。
【参考答案】①该口号忽视客观规律,对粮食产量进行浮夸宣传,应当出现在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期间;
②该口号反映了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③该口号反映了文革期间“闹革命”“搞阶级斗争”的思潮,出现在1966﹣1976年间;
④该口号提到改革开放,应出现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综上所述,其正确顺序为②①③④。
故选:
B。
【解题思路】掌握改革开放、“大跃进”、文革和抗美援朝等知识点,让学生熟记这些口号。
16.
【考查要点】H1:
文艺复兴运动。
【试题解说】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重点识记达•芬奇。
【参考答案】A.但丁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诗人;
B.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1 历史中考试题样卷及解析 历史 中考 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