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财政学.docx
- 文档编号:27273062
- 上传时间:2023-06-28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309.12KB
教育财政学.docx
《教育财政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财政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财政学
山东省近五年教育投入状况分析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国民素质,使我国能够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人们的共识。
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的地位,其本身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重视教育发展教育,是培养高科技人才提高国民素质的有效途径,推进教育的均衡、快速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山东省作为教育大省开始向教育强省转变,不断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支持教育单位的发展,推动教育硬件设施和教师资源的快速发展,但当前山东省的教育投入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其自身的发展,本文从山东省近五年教育投入、学生数量和学校数量的变化、生均事业费等方面进行数据分析,找出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推动山东省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发挥教育的正能量,实现教育的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
教育财政投入问题建议
一:
教育财政投入理论概
(一)财政收入的概念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
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
(来源于XX百科)
(2)教育财政
1.教育财政的概念
教育财政是国家对教育经费及其他相关教育资源的管理,包括国家对教育经费及其他教育资源的筹措、分配及使用的监督等。
国家通过立法、行政、司法等机关行使教育财政的职能。
2.教育财政的分类
教育财政作为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分类与财政收支的分类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教育财政支出又有其本身的特性,它与政府教育体制和政府财政管理体制以及各国的具体情况、历史背景密不可分.
目前,世界各国一般实行的是学前(幼儿)、初等、中等、高等以及其他形式的教育体制,按这种体制分类,则教育财政可分为:
学前(幼儿)教育财政、初等教育财政,中等教育财政、高等教育财政以及其他形式的教育财政。
学前(幼儿)教育财政是指学龄前儿童的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它包括幼儿教育的场所设施建设支出、幼儿教育的管理与行政支出等。
初等教育财政是指小学阶段的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它包括学校的设施建设支出、教师的工资待遇支出以及教学管理与行政支出等-由于这一阶段的教育属于义务教育.其经费来源基本上由政府财政承担.中等教育财政是指中学阶段(包括中专,职校、技校)的政府教育经费投入。
在中国,普通的初中教育仍属于义务教育.其经费主要由教育财政承担、中专、技校及部分职校的经费来源除由政府财政堆掘一部分外,其余由办学单位承扣或者通过非政府方式来筹集:
高等教育财政是指大学阶段的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大学教育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博士后培养属于一种人才工作经历,在中国,这类经费未列入教育财政的口径之中)。
就高等教育而言,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认为其不属于义务教育范围。
它的经费来源不应该全部由政府负担,政府仅承担部分教育财政经费,其余由学校通过收费及社会捐助等于段来解决:
其他形式的政府教育经费投入还包括成人教育支出,教师、职员的进修与培训支出,特殊教育支出(如聋哑学校、残疾人教育培训中心的经费支出)等。
按照教育体制分类的形式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教育财政经费在各个教育层面卜的使用情况,从而有利于教育产品的公共性质,有利于调整公共教育财政支出结构,并使之趋于合理,以保障公共教育经费的有效运用,促进教育事业的更快发展。
3.教育财政的功能
一般来讲,教育财政主要有三大基本功能:
第一,筹措教育经费及其他教育资源,以保证国家教育发展的需要。
筹措的手段主要有:
一是制定有关法律法规,确定教育经费的筹集渠道及相应的比例,保障教育经费筹集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二是在各级政府公共财政支出中保证教育支出的逐步增长;三是通过各种行政或经济手段吸纳各种民间资金或资源投资教育事业。
第二,分配教育经费,配置教育资源。
分配教育经费,配置教育资源的基本依据是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社会对各级各类教育的需求以及各级各类教育自身的经费需求。
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教育经费及其他教育资源的多寡,另一方面取决于教育经费的分配是否合理,教育资源的配置是否科学。
第三,监控教育经费的合法使用及其他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这方面,教育财政的作用是:
对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财务活动进行合法的监控,防止违法违纪使用教育经费,杜绝铺张浪费,保障教育经费用得其所,教育资源发挥应有的效益。
(3)教育财政支出的研究意义
教育财政支出作为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具有很强的正的外部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政治上,教育财政支出对于政治意识形态的构建、社会稳定产生推动作用,教育财政支出可以推动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的文化本身的发展,在人类的约束体制中,非正式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育财政支出推动优秀文化、科学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形成一种非正式制度,对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教育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具有二重性,即直接性和间接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教育财政投入对于个人而言是对人力资本的长期投资。
个人通过教育和培训,不但提高了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技艺水平,而且有利于开发个人的潜能,充分发挥自身能力,产生“非知识效应,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文化上,教育财政投入是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
设的战略需求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而推进的,教育财政投入不仅提高个人素养,提高自身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实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伟大复兴提供物质基础。
(四)研究方法
首先要搜集资料,设法得到自己需要的历史数据、文献资料。
在有充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山东省近五年教育财政投入研究的现状、掌握动向,并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理论分析主要阐述教育财政投入的概念、类别、意义以及教育财政投入的理论基础等;实证分析主要采用政府公开的相关统计数据及文献资料,运用统计软件及相关分析方法对山东省近五年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进行分析。
文章坚持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以此来分析山东省近五年教育财政投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从而推动山东省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近五年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山东省作为教育大省开始向教育强省转变,不断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支持教育单位的发展,推动教育硬件设施和教师资源的快速发展,但当前山东省的教育投入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其自身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教育财政投入不足
“十二五”期间,在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我国各级政府都加大了教育投入,并不断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使教育经费总投入在2012年突破千亿元达到1317亿元,比起2008年的551.7亿元增加了2.4倍,2008年至2012年山东省教育支出增长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状态,尤其是2011年教育支出比2010年增加了35.20%,近五年的平均教育支出增长比例达到23.96%,近五年的教育支出总计4301.1亿元。
从表1可以看出,山东近五年的教育投入总体上是呈上升趋势,政府对于教育的也是越来越重视。
表1:
山东省近五年教育投入
合计
年份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亿元)
2704.76
3266.77
4144.5
5001.2
5901.7
21018.93
教育支出(亿元)
551.7
616.8
774.1
1041.5
1317
4301.1
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增长速度
19.58%
12.30%
26.80%
20.70%
18.00%
19.476%
教育支出增长速度
21.69%
11.80%
25.50%
35.20%
25.70%
23.96%
尽管山东省教育经费投入有了很大的增长,山东省财政性教育经费突破了万亿元,但与“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省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的目标仍有距离。
从表2可以看出,山东省近五年生产总从2008年的30933.3发展到2012年的50013.2,增加了进一倍,山东省近五年教育财政支出从2008年的551.7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317亿元,虽然教育财政支出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长速度,但是GDP基数大,其总量的增长还是比教育投入的总量大的多.
表22008-2012年全省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另外一方面从表3、4可以看出,教育财政支出占山东省GDP的比例从2008年的1.78%增长到2012年的2.6%,近五年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从2008年17.8%增加到2012年的22.32%,初步实现山东省提出的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20%,但尚未达到国家提出的教育支出占全国GDP总量的4%。
表3:
教育财政支出占山东省GDP的比例
表4:
近五年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的变化
生均教育经费指数,即生均教育经费占人均GDP的比值,是一个把教育经费与国家富裕程度综合考虑的衡量指标。
2005年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小学和初中生均教育经费指数分别21%和24%。
2008年,我国普通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指数为15%,普通初中生均教育经费指数为20%,均低于国际标准水平,,表明山东省教育投入基数较小,比例小,总量不足,山东省教育事业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2)教育财政投入利用率低,公共资源供求紧
表5:
近五年山东省义务教育人数和学校数目变化
从2008年——2012年期间,山东省接受义务教育人数从2008年的966.7万人到2009年的969.6万人,2010年的977.8万人,2011年的989.23万人,一直呈现出的是人数不断上升的趋势,尤其是2010年和2011年。
2011年相对于2009年增长了9.2万人,2010年相对于2009年增长了11.43万人,受教育人数变化显著增加。
但是,相应于受教育人数在显著增多的同时,义务教育学校却在呈直线减少。
2008年小学和初中学校数目是16714所,2009年是15976所,2010年15458所,2011年是15051所,呈直线减少的学校数目,接受义务教育人数却在不断增加,这就造成了教育财政投入利用率低,公共资源供求紧张,尤其体现在农村义务教育方面。
现阶段,为了提高教舍的质量和教师的素质,山东省教育部逐步剔除一些乡村小学,让孩子们去离家远的乡镇去接受教育,虽然这可以使提高学生接受教育的客观条件,但是,却又出现了上学路程远的问题,同时废弃学校却始终废弃,未曾真正利用,造成了资源浪费的问题。
(三)教育财政投入结构不均衡
人(万人)年份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生均教育经费(元)
3421.6
3787.9
4626.7
6062.5
7725.7
从2008——2012年山东省教育经费分别为3421.6元/万人,3787.9元/万人,4623.5元/万人,6062.5元/万人,7725.7元/万人,虽然投入在逐渐增加,但是人均教育经费却远远不够,还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是高等教育与初等教育投入结构不合理。
伴随高等教育的发展,政府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使高等院校有了长足的发展。
在有限的教育经费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拨款过多用于高等教育,使得义务教育的投入相对不足。
第二是城乡之间教育投入结构不合理。
城乡之间财政投入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城乡之间的升学率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之间的升学率差距就一直存在。
目前农村小学生的升学率,仍然要大大低于城市的小学。
第三是重点和非重点投入不均衡。
同一地区内部,教育投资的不平衡也造成对薄弱学校改造进展缓慢,择校现象日益严重,客观上形成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而投资结构的不合理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资金使用的不合理。
三、山东省近五年教育投入问题对策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山东省教育投入存在教育财政投入不足、教育财政投入利用率低,公共资源供求紧张、教育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从以下几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推动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发挥教育正能量的作用,实现山东省教育强省的目标。
(一)完善教育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教育财政投入是保障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山东省教育财政投入总体趋势呈现不断增加的状态,但是由于其自身基数小,教育财政投入的增长速度较慢,与当前教育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因此需要完善教育财政投入机制,政府依法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合理加大人头经费的份额,减轻中小学校长姓“钱”的压力,放手让其大胆姓“教”,特别是将每年新增教育经费中的大部分用于对“薄弱学校”的改造,保障各类别学校有充足的资金提高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改进硬件设备,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形成各层次、各方面和谐快速发展的局面。
加大教育财政投入,首先要进行科学的预算,形成激励机制,并对财政投入工作的各方面进行相应的监督管理。
其次,应该加快法律建设,对于财政投入中的资金浪费、滥用现象进行责任追究,用法律制约其财政投入的有效设施。
(二)提高教育财政使用效率,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教育财政投入的监督管理是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有效保障。
山东省教育一方面加大教育财政投入,但是也存在着教育资源滥用、资源浪费、寻租活动、贪污腐败现象,制约投入资金的有效利用,因此应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首先,用法律约束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保证预算的民主性、透明性。
其次,进一步加强教育财政投入资金的预算和监管,建立完备的预算机制和完善的公共财政投资信息收集、处理和反馈系统,完善审计制度,防止教育财政投入资金被挪用。
最后,建立和完善教育财政资金投入评价制度,将评价结果作为考核地方和有关部门政绩的重要依据。
(三)完善均衡化的教育投入机制
教育投入均衡化、公平化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山东省教育投入存在严重的不公平,高等教育投入过多,初等教育投入不足,城乡之间教育投入结构不合理、重点和非重点投入不均衡形成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资金使用的不合理,因此保证教育财政投入资金的均衡化,实现各类别学校的同步发展,加大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强教育资源的利用,合理规划城市学校布局,加通过新建、迁建、扩建城区学校,增加城区教育资源总量,加快农村和城镇薄弱学校教师资源的整合,此外在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教育科研、信息技术、教育评价、校产管理等方面统一管理,形成各类资源配置相对平衡的办学格局,实现管理、师资、设备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财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