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记录表可编辑范本.docx
- 文档编号:27272373
- 上传时间:2023-06-28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33.56KB
集体备课记录表可编辑范本.docx
《集体备课记录表可编辑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体备课记录表可编辑范本.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集体备课记录表可编辑范本
集体备课记录表
集体备课时间
2008年9月8日
出席教师
宫慧 柴孟伟 杨兴洪 赵晓丽
缺席情况记录
无
中心发言人
杨兴洪
备课内容
比长短
教材分析
“长短"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长"、“短"的概念,二是比长短的方法.第9页的主题图是一个观察操作活动;第10页教学“高矮”。
学情分析
通过操作、探索来进行。
给学生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尝试。
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他们想做的,在做中理解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 物体长短的一般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爱护 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比出物体的长和短。
教学方法
观察、比较、探究、交流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谈话:
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吗?
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
物体有长、有短
板书:
长 短
二、探究方法
1、提问:
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指出:
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
3、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板书长、短.
三、反馈练习
1、游戏比长短,明确想比什么就比什么。
2、出示练习一第6题图。
四、整理学具
小组交流
汇报
小组交流
汇报
说一说
同桌交流
汇报
比一比
独立完成
动一动
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兴趣
给学生自由发现的机会,让学生学
会学习
注意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理能力
2 备课组___2___周
集体备课时间
2008年9月10日
出席教师
马静、刘玉红、李秀枫、周雪晶
缺席情况记录
无
中心发言人
马静
备课内容
第五课小猴栽树
教材分析
《小猴栽树》是一篇童话故事,主人公是小猴子.小猴栽了许多果树,希望秋天能收获果实,但结果却一无所得,让学生从课文中悟出道理。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生动有趣的故事情会深深地吸引孩子。
本篇课文教学我们运用了多媒体及小动物图片,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明白故事蕴涵道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增加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
情感目标
通过小猴子栽树的故事,懂得做事情要有主见、有耐心,不要见异思迁、朝三暮四,也不要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否则,到头来只能两手空空、一无所得.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课文明白做事情要有主见、有耐心,不要见异思迁,朝三暮四,不要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道理。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特别是文中的对话,能够复述课文。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 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谈话导课,揭示课题。
(出示小猴子)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神秘的朋友,猜猜它是谁呢?
从小猴的表情中你能看出什么?
想知道在小猴身上发生了什么是吗?
(板书:
小猴栽栽树)
1、 读题: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齐读)
2、 质疑:
小朋友们读的可真好,小猴栽树就是今天小猴子给我们带来的一个好听的故事的名字。
现在你们看到这个故事的名字是不是有好多好多的问题想问?
那就请你说说,你都想从故事中知道些什么呀?
二。
听读故事,说出大意:
1、听故事想问题:
你们有这么多的问题,那就快点来听听小猴子给我们带来的故事吧?
老师告诉你,这个故事就在我们的语文书中第30页,请你快打开书,然后认真听老师读这个故事,注意听准老师读的每个字音,并想一想,你都听懂了什么?
2、听后:
学生说大意:
听了故事,你都听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三、初读课文,激趣识字
1、 那就请你自己再读一读这个小故事吧!
注意要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在读的时候,看看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标出序号,然后再圈出你不认识的字,借着上面的拼音多读几遍,争取把它记住。
2、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好,现在就请你和你的同桌分自然段读一读这个小故事,一个人读时,另一个人注意听,看他有没有哪个字音读错了,帮他纠正一下。
四、多种方式识、记生字
1、认读生字。
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你们还不知道吧,就在刚才咱们认真读书的时候,有一些字宝宝可淘气了,它们都从书中跳了出来,争着要和大家见个面,你能认出它吗?
试试看。
揭下树上的纸出示:
所有的字。
⑴谁愿意先来当小老师来给这些字宝宝点点名?
⑵这些字宝宝你是怎么认识的呢?
你真是个有心人,能在生活中认识这么多的字,是啊!
我们不仅可以在书上认字,还可以在电视上,商标上认,不仅可以跟老师认,还可以跟家长认,只要你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就会在生活中认识更多的字。
那谁愿意再来点一点这些字宝宝的名字?
(齐读)
五、把字放回课文中,开火车读课
1、你们都能正确的念出这些字宝宝的名字它们可高兴了。
这些顽皮的字宝宝说要和你们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看他们又都溜进课文里躲了起来,这次你还能认出它们吗?
别说大话,读读看。
这次你们想怎么读?
(生自由答)好,现在就请你按着你自已喜欢的方式小组来读一读。
六、图文结合,识字,写字。
师:
现在老师有一个疑问,你们能解答吗?
1、 春天,小猴子在哪儿栽了一排梨树?
.
并简笔画画出山坡及树。
(出示:
山坡)
谁愿意读一读这个词?
注意:
读这个字时,嘴形是圆的。
都谁记住了这个字,能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得吗?
谁能把带有这个词的那段话读给大家听。
2、就在他正高兴时,谁对他说了些什么呢?
谁能在书中找一找告诉我.(兄弟、答)
3、兄弟:
你是在哪儿认识这个字的?
是怎么记的?
这里的兄弟指的是谁?
在我们生活中兄弟指的是谁?
答:
这个字念什么?
怎么记?
在什么地方用的最多?
谁能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老师提问我来回答。
)好,现在老师还有一个问题,你能回答吗?
4、 小猴子听了小山羊的话是怎么做的?
(改)
改:
这个字你是怎么记的?
现在注意看老师在田字格中书写,你自已在本上写出两个。
(评价)谁能组两个词。
5、小猴子他当时如果没改,那五年后会是什么样呢?
可他没这么做,他又遇到了谁,又做了什么呢?
谁能读一下课文的四、五、六段。
(正、种)
正:
谁能来读一读这个词?
能用这个词说上一句话吗?
书中说小黄牛正在干什么?
种:
这个字谁来认一认?
他还有一个音知道念什么吗?
(板书:
ZHǒNG)能组个词说说吗?
5、 小猴子听了他的话又拔了杏树栽了桃树,结果怎么样呢?
请女同学大声地读读最后一段。
(几年后、满山遍野)
后:
读能读一读这个字?
他有一个反义词是什么?
你是怎么记的呢?
写的时候有没有要提醒同学注意的地方呢?
给个词。
(写给你的同桌)
满山遍野:
(翻过来)现在样子你认为是不是满山遍野?
那你能不能再画一些果树,让我们看到满山遍野的果树呢?
野:
看这个字:
6、 满山遍野的果树都丰收了,大家看看,小猴这边却怎么样?
用一个词来形容(一无所得)
无:
和他相反的词是什么?
写时要注意什么呢?
六、识记生字:
同学们这些字宝宝不但是要我们读出它的名字,还要求我们会写的:
1、谁愿意读一读黑板上的这些字宝宝。
2、谁愿意再当小老师领同学读一读。
3、和同桌一起读一读。
边读边用手在空中写一写。
七、游戏巩固识字.(放音乐)
1、同学们,小猴高兴了半天,可最后却两手空空,看,他伤心极了(眉毛)如果再给它一次机会,相信,他一定会改掉环毛病,今天老师就准备再给小猴子一次机会。
把这些果子给小猴子,可想摘果子不是那么容易的,得把果子背后的字念对,才能摘走,谁愿意当小猴子来试试。
(拿着你的收获的果实回家吧)
2、看着这几个小猴子满载而归,我真替他高兴!
大家看,这上面还有几个又红又大的果子没人摘,老师把它摘下来,谁认识就大声的读出来吧!
(兄弟栽树)
八、回归课文整体读文:
想知道原因吗?
那就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到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开火车读一读课文)
九、全课总结:
帮小猴子找到原因了吗?
你想对小猴子说些什么吗?
这么多同学都想对小猴子说说心里话,那好,就把你们想对小猴子说的话写在日记里好吗?
那就让我们一起和小猴子说再见吧!
3 备课组___2___周
集体备课时间
2008年9月3日
出席教师
刘玉婧 朱立霞 张旭
缺席情况记录
无
中心发言人
刘玉婧
备课内容
四边形
教材分析
“四边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是在前面“空间与图形”的基础上继续认识的几何图形,通过围一围、涂一涂、剪一剪、说一说、找一找等系列活动,充分感知四边形,抽象出四边形的特征.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在一、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学生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本节课将和老师共同参与一系列活动,认识四边形,掌握一定基础的学习技能,形成合作意识,并具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思维活跃,应充分给他们动手和表达的空间和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
能力目标
通过围一围、涂一涂、剪一剪、说一说、找一找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数学知识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
能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学方法
演示法合作交流法 自主探索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部分
多媒体课件播放同学们放学时的情景(主题图)。
师:
这是我们熟悉的场景,你都发现了什么?
(学生说的同时,课件闪出各种图形)
师:
你能将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吗?
各组拿出准备好的学具袋(各种形状的学具),分一分,看哪组分得合理。
(注:
教师参与小组合作,了解情况)
小组反馈,汇报结果。
(课件同步显示分类情况)
二、讨论、抽象出四边形的概念
1.课件隐去其他图形(三角形,圆形),抽象出四边形。
问:
这些图形是一类的,叫什么名字呢?
(四边形)(板书课题)为什么叫四边形?
它们有什么特征?
(小组讨论)
反馈:
有四条直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图形就是四边形.(课件在图形下闪现相应文字)
2.引申。
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再出示两个不规则四边形。
师:
它们都叫四边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师:
用三角板和直尺比一比它们的角,量一量它们的边,你们能发现什么?
小组汇报: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它们是特殊的四边形。
三、动手实践,寻找四边形(活动中配以音乐)
1.围一围。
活动内容:
请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自己想象的四边形,教师参与活动。
反馈展示。
(有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不规则四边形)
(注:
不同的四边形各展示一个,让学生全面感知四边形。
)
2.涂一涂(教材35页例1).
活动内容:
(课件)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反馈展示,适当评价。
3.剪一剪.
活动内容:
拿出准备好的纸、剪刀,每个学生剪出自己喜欢的四边形。
(1分钟,看谁剪得又快又好又多)
反馈展示,教师评价。
(边要求直直的)
4.剪一剪。
活动内容;现实生活中,在哪儿见过四边形?
5.找一找。
活动内容:
在我们的教室,你能找到四边形吗?
(允许下位寻找)
四、生活中的四边形
师小结:
同学们活动得开心吗?
你们和四边形成为好朋友了吗?
(配以主题图放学场景),今天放学后,请你们在回家的路上和家中,找出我们的好朋友──四边形,并请爸爸、妈妈一起认识它,好吗?
4 备课组___2___周
集体备课时间
2008。
9。
3
出席教师
毕明凤亓秀琴史春艳
缺席情况记录
中心发言人
毕明凤
备课内容
亿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分析
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使学生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的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写,并知道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 学生很容易掌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使学生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帮助学生建立有关数的概念,掌握—系列的计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情感目标
突出我国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鼓励学生在科学领域中研究与创新。
教学重点
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 学 过 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答
(1)一千里面有()个百,一万里面有()个千。
(2)()个一百是一千,()个一千是一万。
2、口述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3、自由读一读下面的话。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
4、我们已经学会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
万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认识。
并进行板书
(二)讲授新课
1、教学计数单位:
十万、百万、千万、亿。
(1)观察板书:
个、十、百、千、万,想一想:
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
四人小组计论,再汇报。
你能按这样的规律继续往下读呢?
(2)教师拨算珠,让学生观察,思考能得出的规律是什么。
根据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的规律自己数出:
10个
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lO个一百万是一千万,lO个—千万是一亿。
(3)结合板书指出:
个、十、百、千……等都是计数单位.
(4)亿以内的计数单位有哪些呢?
(5)从刚才数数的过程中,你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6)引导学生明确:
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足10,即:
十进关系。
2、教学数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1)引导学生观察计数单位之间是怎样排列的?
(2)师生共同完成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重点提示亿位前面要加“…
(3)分清数位与计数单位的联系和区别。
引导学生明确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
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万;几个一写在个位上,几个十写在十位上……
几个千万写在千万位上。
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计数单位就不同。
(4)认识数位分级。
为了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
从右
起每四位为一级。
个、十、百、干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看书质疑。
问:
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三)利用新知,解决问题。
1、回答下面的问题.
(1) 万级的数位有哪些?
(2) 每相邻的两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
(3) 说说万级中各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4) 有34560783中,各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2、课本p4页的做一做。
3、判断题:
(1) 十个一千是一万。
( )
(2) 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 )
(3) 5050中这两个5表示的数值是一样的.( )
(四)课后延伸
看书:
p2———4
教学内容
学 生活动
设计意图
5 备课组___2___周
集体备课时间
08-09—02
出席教师
佟凤 刘丽丽
缺席情况记录
全出席
中心发言人
佟凤
备课内容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P。
12页例8和“做一做”,练习二第2题。
)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上学期已学过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基础上学的内容。
学情分析
学生对整数乘法运算定律都已掌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能力目标
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情感目标
感受到用迁移规律解决问题的快乐 .
教学重点
乘法运算定律中数(包括整数和小数)的适用范围.
教学难点
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的简便运算。
教学方法
迁移推理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发:
1、计算:
25×95×4 25×32 4×48+6×48 102×56
2、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b+ac
2、让学生举例说明怎样应用这些定律使计算简便。
(注意学生举例时所用的数。
)
3、出示教材P。
9页的3组算式:
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0.7×1.2○1.2×0。
7
( 0.8×0.5)×0.4○0.8×(0.5×0.4)
(2。
4+3.6)×0.5○2.4×0.5+3.6×0。
5
让学生看每组算式是否相等。
● 从而得出结论: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4、揭题并板书课题: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二、尝试
1、出示例8第
(1)题:
0。
25×4.78×4
2、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
你能仿照整数乘法中,类似的题目的简算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吗?
请你试着做一下,指名板演。
3、你能说一说每一步各应用了哪一条运算定律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0.25×4。
78×4
=0.25×4×4。
78 乘法交换律
=1×4。
78 乘法结合律
=4。
78
指出:
用虚线框起来的部分可以省略.
4、尝试后练习:
50×0.13×0.2 1。
25×0.7×0。
8 0.3×2。
5×0.4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5、示范:
例7第⑵题:
0.65×201
你认为此题的关键是什么?
(把201变成200+1,用乘法分配律完成)
你会做吗?
谁来讲讲这道题的解题思路?
(指名上台讲解演示) 0.65×201
=0。
65×(200+1)
=0.65×200+0。
65
=130+0。
65
=130.65
6、练习:
0.78×100.5 1.5×102 1.2×2.5+×0。
8×2。
5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运用
1、P.12页做一做:
用简便方法算下面各题.
0.034×0。
5×0。
6 102×0.45
2、
右图是红光小学操场平面
图。
图中长和宽的米数是按
照实际长、宽各缩小1000 0。
025米
倍画出的.求这个操场的实
际面积. 0.048米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先说说打算怎样做以及自己的想法。
对能应用简便方法解答的同学给予表扬,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并集体订正。
四、体验: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P13页4题。
一、算一算
二、想一想
三、练一练
四、说一说
五、记一记
一、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想为学新知识打基础。
二、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探讨规律整数乘法运算定律 同样适用小数.
三、通过运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四、总结出课时学习的内容。
五、用作业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真知灼见感染每一名学生。
友谊是什么?
你也许会奇怪我连友谊都不懂,不过,让我深有体会的,真正明白它的含意的却是在那件事之后。
那天中午,太阳还在吐着火舌,猛烈地照着大地,似乎要将大地烧焦。
我和曹青、余佩也因为这躲在树荫下跳皮筋。
我们边跳皮筋,还边讨论天气,曹青说:
“天气预报还说今天要下雨呢,我看是说假话吧。
”我也支持她的观点,余佩说:
“这么好的天气哪像要下雨啊。
”
可是到了下午第二节课下课,老天不作美,偏向了天气预报,不一会儿,天空就阴云密布了,我们连忙跑进教室,一会儿,一道银光划破天空,雷公吹了一声口哨,雨姑娘就洒出了最好最多的珍珠。
放了学,大家都“各奔前程”,我呢,一个人傻愣愣地在校外路边站着,盼望着雨能停下来,因为根据我家的路程之远和我奔跑之慢,足以让我洗上一个大澡。
忽然,一把雨伞把我头上的天空挡住了,我一回头,原来,我的好朋友赵玛丽在我的后面,她甜甜地笑着,说:
“来,一起回家吧.”我太高兴了,和她说说笑笑走进了雨中,把刚才的烦恼也抛掉了。
不一会儿,我们就要到分叉口了,看来,我只能拼一下了.我正打算冲进雨中,她突然说:
“给,这把伞你撑去吧。
"我说:
“这怎么行呢?
那样你不是要淋湿了吗?
”她却笑笑:
“没关系,我家近,用不了跑几步就到了,你家远,你还是赶紧回家吧,不然,你爸爸妈妈要着急了。
"我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不过我听到我还是说了声“谢谢”。
本篇文章来源于www。
caowu。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集体 备课 记录 编辑 范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