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与成长规律.docx
- 文档编号:27266132
- 上传时间:2023-06-28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53KB
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与成长规律.docx
《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与成长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与成长规律.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与成长规律
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及成长规律
陈敬贵张鲜元刘黎
一、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
2005年3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宣布,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由于大学具有学科门类比拟齐全、人才荟萃、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国际交流广泛等优势,特别是大学通过教学与科研活动,培养优秀青年才俊,培养在科学技术和社会重要领域中最富创造力的群体,这是高等学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面临的新的重要历史责任。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在规模上获得了空前的开展,高等教育领域的各项重大改革正在逐步深入,不仅大大提高了我国总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人员的比例,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人才和智力准备,而且在为社会开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也进行了许多努力和探索,积累了珍贵的经验。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不少高校在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还采取了某些特殊的政策措施,例如允许智力超常、创造力强、表现优异的学生,在选课、跳级、提前毕业、免试保送研究生、硕博连读等方面有较大的自由度,增加了这些学生充分开展自己才能的时机。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高校在加强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增强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能力等方面,又进行了很多新的探索。
但在我国经济和社会进入新的开展阶段,特别是科学技术的高速开展、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的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与方法、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制度、人事与管理体制的改革,还很不适应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开展的要求,特别是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表现出相当的局限性,还未形成有利于各类专门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
因此,加强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也对高等学校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必须深刻理解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制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建构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
二、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
拔尖创新人才指的是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有着强烈的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和鲜明荣辱观,有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开展做出重大奉献的带头人和杰出人才。
创新不仅包括新的科学原理的发现和理论的重大突破与开展,也包括理论应用于改造自然的技术创造和社会重大领域的改革和创新。
经济和社会的开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
拔尖创新人才既包括在科学领域做出创造性研究成果的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也包括生产、技术等领域有重大创造创造或革新以及在经营、管理和促进社会开展与进步等方面有突出成就的杰出人才等。
对于高等学校来讲,拔尖创新人才主要指具有厚实专业根底、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超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厚博精深型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是科学、技术、管理等领域中的杰出者,一般来说,他们都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素质特征。
1、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为了实现既定目标,经过对所学知识的选择、组合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层次、相互协同作用的知识系统。
拔尖创新人才首先要有深厚而广博的根底理论知识。
宽厚的根底理论知识包括科学根底和人文根底方面的知识,使人生存和开展的根底,从而也是知识扩展、专业转移与素质养成的根底。
创新不是无源之水,不能仅靠创新精神和热情就以做到。
它必须以丰足的能源为根底。
创新素质的拔尖人才应具有广博的知识,不仅扎实掌握本学科的根本理论、根本知识、根本技能,还通晓其他学科的知并且形成综合性的知识结构体系,为创新工作和自己的可持续开展提供根底和可能。
其次,拔尖创新人才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
因此,对于各个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来说,不管从事什么专业的工作,都应该具有坚实而精深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特别在专业领域的某些方面有所专长,对于专业领域的开展前沿,尤其应当及时了解并尽快掌握和应用,这样才有利于脱颖而出,得到更大开展的空间。
2、能力结构
能力是知识应用水平的表达,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也是知识的价值实现过程。
对于拔尖创新人才来说,能力结构分为四项内容:
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进取精神;具有较强的相关综合知识,具有应用研究的能力和多维思考的研究方法,通过联系和比拟的思维方式,使人文精神和科学理论相互渗透和磨合,产生创意、实现创意;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很好地掌握收集知识的方法与途径,善于对所收集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与归纳,并具有初步的知识鉴别、选择能力;具有沟通、组织、协调的能力。
这是拔尖创新人才从群体利益出发,进行人际协调共事、沟通合作,产生整合效应的能力。
3、品质结构
品质是指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禀赋与修养的综合。
品质是在先天获得的根底上,于后天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指人的个性品质或者说非智力因素。
一般来说,拔尖创新人才都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或者说非智力因素比拟好,具有较高的“情商〞。
他们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怀有执着的追求,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个性心理品质优异,心里承受能力强,能沉着应付变化与挫折,较好地处理各种压力,协调和沟通能力强。
拔尖创新人才在进行创新实践活动时,多具有独立性、探索性、坚韧性、自控性与合作性等品质结构。
独立性指的是思维和行动不易受他人或外界影响,能够独立思考、判断、选择、行动的心理品质。
一个创造能力强的人,往往有较强的自信心,不从众、不迷信权威。
虽然拔尖创新人才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并不等于孤僻。
探索性是指有相当的胆识,敢于质疑、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勇于承当责任的心理品质。
坚韧性是指为达成某一目标,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并能承受无数次的失败与挫折的心理品质。
自控性指的是自觉地调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的心理品质。
在面临失败时,善于用幽默乐观的态度来调整自己的情绪,从是失败中总结教训。
合作性是指善于理解沟通、体谅合作伙伴,善于交往、合作、共事的心理品质。
上述三种结构相辅相成,是一个拔尖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是发挥拔尖创新人才创新能力的根底。
三、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
继承与创新、勤奋与方法、内因与外因、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等之间的本质联系,都会影响人才的成长。
有人归纳了8条规律,有师承效益、扬长规律、最正确年龄、马太效应、期望效益、共生效益、累积效应、综合效益等。
这些规律是我们制定一般性人才的教育方法的根据。
拔尖创新人才成长除了遵循上述普遍性规律外,还应该具有独特的成长轨迹,我们将其概括为:
个性彰显——自主积聚——不竭创新——责任促动。
1、个性彰显
从终极意义上讲,在传授知识的根底上,进行启发、诱导,使受教育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应该成为教育的目标。
人的个性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的总和。
古今中外,拔尖创新人才都具有独特的创新人格特征。
拔尖创新人才的个性具有强烈的动机、浓厚的兴趣、顽强的意志、稳定的情绪等特征。
个性是人获取智慧、成为拔尖创新型人才的根底。
“个性化是指个人的内在开展、自由和责任的统一,是其得到充分开展的标志〞。
一个个性鲜明的人,其生命充满智慧色彩。
拔尖创新人才必须首先是具有卓越智慧、远大目光、开阔胸襟、超群见识的智慧型人才,培养这样的人才应成为教育的最高使命。
因此,高等教育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拔尖创新人才的主体地位。
“以人为本,就是要进一步确立崇尚知识、尊重人才、渴望成功的价值观念;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人的价值发现、人的全面开展;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能力为本,社会财富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以人拥有的知识多寡、能力大小为标准〞。
在教育中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让教育者在实施教育行为时,要把学生当作真正的人来对待,尊重拔尖创新人才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思想、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爱好,充分发挥他们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教育教学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安排上,要使学生对学习有更多的选择时机和自由开展的空间,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宽松的环境。
要鼓励和支持学生提出学科前沿的创新性课题和期望有创造性成果但带有一定风险性的学术论文选题。
个性化教育认同个体生理根底的差异,重视个体的个性在教育中的地位,注重个体的独立意识、主动性、创造性、向权威挑战的精神以及多种能力的培养,强调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都要努力创造条件,让个体充分地开展这些能力和展示自己的个性,以便为创新素质的生成奠定根底。
2、自主积聚
这是一个扎实打根底、开拓知识视野、苦练根本功的过程,是拔尖创新人才自主积聚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科学与人文内敛为智慧的过程。
一个拔尖创新人才,既要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又要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既善于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开拓创新,又能不断提升自己精神境界,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幸福。
这样的人才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共同影响结果。
拔尖创新人才在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有很深的造诣,精通专业理论,掌握应用技能,熟知专业开展史,了解著名大师的奉献乃至各个流派的工作。
古今中外的一切拔尖创新人才,无一不是勤奋学习、严谨治学的典范。
拔尖创新人才应该具备四类知识:
厚实的根底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适用的方法论知识和有效的应用性知识。
根底知识和专业知识是应该掌握的核心知识,方法论知识和应用性知识均是方法论知识。
科学知识对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重要性毋容置疑,因为“科学是研究、认识、掌握客观事物及规律,是符合客观实际办事,是顺乎客观规律办事〞同时,对科学知识的渴求也是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开展需要。
但是,不能因此忽略了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存亡,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人格的上下,关系到思维的智愚和言行的文野,“人文是要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心,是要关心人、集体、国家、民族、社会、自然界,是人的精神世界的需要,是人要成为人的精神需要〞。
因此,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既是拔尖创新人才开展的需要,又是社会和谐的使然。
挖掘科学中的人文因素和人文中科学因素,对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营造浓郁的人文气氛,鼓励相互尊重、关爱和信任,凸现人的地位和价值,关心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学生更多一点人文精神、更多一点关爱、更多一份社会责任感。
3、不竭创新
缺乏反思精神的人不可能成为创新人才,更不可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
“学而不思那么惘,思而不学那么殆〞,肯定了学思结合的重要性。
伯莱克认为:
“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评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
使用这种能力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努力思考以职业知识而不是以习惯、传统或冲动的简单作用为根底的令人信服的行动〞。
反思是人本身固有的能力,它通过对自己的思想、行为及所面临的问题和情境,进行批评性的审视和考察,从中汲取有价值的经验教训,最终使自己的思想、行为及所解决的问题更符合理性和客观实际。
因此,良好的反思能力,善于反思,长于反思,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必备素质。
反思是为了创新,创新是人类的本质特征,没有创造就没有人类的开展。
拔尖创新人才应具有创新勇气和思维方式,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在深厚、扎实的根底上,他们绝不墨守成规、迷信名人;具有疑心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力和锋利的分析能力;用于突破既有的认识,开拓新的领域;善于揭开各种细小问题表现出来的破绽;善于发现外表上毫不相干的事物背后本质的联系。
因此,在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研究性学习和科研活动,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创新能力。
第一、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创新的前提,拔尖创新人才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可以是社会问题,也可以是自然界的问题,还可以是学科前沿的问题。
第二、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
要引导学生从问题中分析矛盾,探查主要矛盾,思考解决途径,然后提出假设,进行验证。
第三、激发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要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矛盾,把每一个矛盾都视为心理训练的教育情境,不怕困难和挫折,敢于标新立异,敢为前人所未为。
还要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善于倾听,从不同意见中发现合理成分。
同时,对于学生的创新哪怕是细微的创新,都要珍视,鼓励其首创精神,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自信性和意志力,努力训练和开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思维能力、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和独立人格。
4、责任促动
责任是个人对社会能显示出的能力。
在一定意义上,道德就是自觉履行责任,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当。
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培养自己的道德责任感的过程。
人的道德责任是社会对个人的一种规定、一种使命,相对个人那么是一种无可推托、必须完成的任务。
责任的本质规定决定了责任的重要价值。
一方面,责任可以激发人们对社会负责和不断创新的激情。
责任感是一个人意识到并下决心履行个人的社会角色时的心理反映,对人的行为产生持续的推动力。
另一方面,责任可以矫正权利和自由。
重视道德责任,实际上是重视塑造人的心灵秩序,建立人类社会的运行秩序。
道德责任既能为社会与人类的永存与开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又能对人类文明进化与社会化程度做出质量上的规定。
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具有责任意识,才能形成学习的动力,竞争的胆识,开拓的勇气,创造的魄力和创新的智慧,责任意识品格构成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过程中永生伴随的品质。
责任教育是一种深层次教育,也是一种永恒的教育。
责任教育的根本内容包括:
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类负责。
在科学技术飞速开展、全体社会成员共筑“诚信〞精神的今天,拔尖创新人才的责任意识培养理应引起足够的关注。
一是要着眼课堂教学,寓责任教育于教学之中;二是要营造责任环境,培育责任情感;三是要鼓励积极参与各种活动,重视责任践履;四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其责任需求。
通过良好的责任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健全的人格、修养达观的心态、养成健康的心理,形成有利于创新思维的个性心理品质。
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培养和使用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高等学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必须营造尊重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鼓励创新创业的宽松环境,尽快形成使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机制,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拔尖 创新 人才 内涵 成长 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