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美学的现代性意义重读席勒的.docx
- 文档编号:27259192
- 上传时间:2023-06-28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39KB
席勒美学的现代性意义重读席勒的.docx
《席勒美学的现代性意义重读席勒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席勒美学的现代性意义重读席勒的.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席勒美学的现代性意义重读席勒的
席勒美学的现代性意义重读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
徐碧辉..
最近,笔者重新阅读了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感到对立状态的“第三种状态”,审美是自然性格与道德性格之
里面提出的一些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对于今天的外的“第三种性格”。
目的就在于指出如何通过审美游戏来
中国依然有极大的参照价值和意义:
弥合这些对立与分裂,实现完满的人性;
书简写于18世纪90年代,是以书信的形式写给他的在第19封信中,席勒论述了对立面相互规定的原则,
赞助人、丹麦王子奥古斯腾堡的,共27封。
它不是一部系对于全书所用的思辨方法作了一个具体的说明:
本书的中
统的理论著作,但通读全篇,感到仍有一个“隐系统”存在心思想是通过美来调节感性与理性的分裂与矛盾,恢复完
于其问,它对美与艺术的本质、人性的本质、人性与其时整的人性,而美之所以能成为感性与理性之间的“第三种
代、社会之间的关系等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其状态”并调解它们,正是因为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对立在审
中心问题为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其核心则是使艺术和审美状态中达到了调和与统一在这里,有与无、实在(有限)
美从科学与道德领域区别开来的审美游戏本体论。
‘与无限之间是相互规定、相互依存的,这正是德国古典先
验哲学的思维方式的精髓所在,它深刻地揭示了矛盾对立
一
、方法论:
知性抽象与二律背反
面相互依存并相互转化的实质。
席勒首先把人看作一种抽
席勒在第一封信中就开宗明义地说明,本书是作者自象的具有无限可规定性的存在。
由于人没有任何规定性,
己自由思想的结果,不依附于任何权威的意见来支撑其观所以才是无限可规定的;由于他只是抽象的无限可规定性
点。
从思想渊源上说,本书来自于康德的先验哲学。
其研究存在,因而没有任何实在性,也正因如此才具有无限发展
方法是以知性把研究对象从它的感性存在中剥离出来,然的可能性当人获得感官印象之后,这种无限被打破,它落
后探讨它与感性对象本身之间如何达到协调与统一。
具体实到了具体的某一点上,所以转化成了有限,成为了实在:
说来,就是康德的“二律背反”的方式,即黑格尔后来发展因此,实在性是通过有限与无限的对立而显示出来的
出来的“对立面的统一”的方法,这种方法把对立面之问的由于对立面相互规定,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也是随着
相互依存与斗争看成是事物存在的基本方式,因此,也是冲动的对象开始作用的,“感性冲动随着体验到生活(即随
基本的思维方式。
席勒在书简中设置了许多矛盾对立的范着个体性的开始)而觉醒,理性冲动随体验到法则(即随着
畴,这些范畴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揭示了人性的本质,如人格性的开始)而觉醒,只有在这时,即两种冲动都成为实
自然性格与道德性格;自然国家与伦理国家;物质必然性与际存在以后,人的人性才建立起来[1
1110
00。
”在人性建立起
道德必然性;自然多样性与理性一体性;野人与蛮人;状态来之前,一切都是按必然法则发生;当人的两种冲动开始
与人格;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等等。
席勒认为这些对立的活动以后,人脱离了必然性的强制,便开始了自由之旅,这
范畴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人性中对立与分裂的状况,它们的两种必然的对立成了自由产生的源泉。
融合只能通过审美的自由游戏,因此,审美游戏便是这些
收稿日期:
2009—03—10
作者简介:
徐碧辉(1963一),女,重庆忠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华美学学会秘书长:
34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5卷..20
009年)
二、游戏本体论
席勒的目的是要改造不合理的社会政治现实,而在他
看来,改造现实的前提是改变人性分裂与堕落的现状,改
造现实必须从改造人性开始,而改造人性只能通过审美和
艺术的途径。
“人们在经验中要解决的政治问题必须假道
美学问题,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走向自由。
”[1
1114因而,
对人性进行现实与哲学解析就成为首要的事。
人是生活在
现实之中的,人性的形成、变化都是在与现实社会进行相
互作用的过程中完成的,分析人性离不开对现实与历史的
透视,所以,从第3封信到第..15封信中,席勒便对现实与
历史从哲学上进行了深刻分析,然后进一步对人的本质、
人性的本质作出了分析判断,最终指出,只有在审美游戏
中,人才可能成为完整而全面的人。
..
(一)对现实和历史的哲学分析
从第3封信起,席勒进入对现实状况的哲学分析,即
按照第..1封信所阐述的康德的研究方法,把人的理性以及
理性在现实中的作用抽象出来,从而指出人的现实的感性
存在与理性之间存在着分裂的历史与现状,并提出解决这
一
分裂的方法:
以审美的游戏和艺术欣赏去弥合这种分
裂,使人成为完整的人:
在第..3、4、5、6封信中,席勒从理想的人性出发,对历
史和现实中人性的实际状况进行了哲学分析,指出了人性
中自然与道德、感性与理性被分裂的事实。
第..3封信从对
现实的哲学分析出发,提出建设理想人性的目标,即所谓..
“第三种性格”。
他首先对人的本质作了一个初步的界定:
人之为人是因为有理性。
由于理性的存在,人可以摆脱必
然性而进行自由意志的选择,可以把物质的必然升华为道
德上的必然。
这里,席勒谈到两种国家,历史地自然地形成的、受盲
目的物质必然性支配的自然国家和由理性所假设的、受道
德必然性支配的伦理国家。
后者只是人的理性的一种假设,
而前者则已经是一种现实历史的存在理性要建立伦理国
家就得废弃自然国家,为了理想中设定的人就要牺牲自然
的、物质的人这样一来,往往是人的自然本性已经失去,而
伦理国家却还未建立,“人还没有来得及用自己意志握紧法
则,理性就已经从人的脚下把自然的梯子撤走”[1]17。
因此,
重要的是,要在人性中找到一根支柱,它既不同于自然性
格,又不同于道德性格;一方面不脱离自然感性,另一方面
为伦理性提供感性保证,它是第三种性格,为从自然国家
到伦理国家的过渡开辟道路。
第4封信接着第3封中所提出的建立..“第三种性格”
问题,从哲学上对人性进行分析。
人性有两种存在方式:
由
理性设定的理想人性,它代表着人类的整体性;现实中的
个性。
然后,席勒着重指出,国家作为人类整体的代表应该
尊重每个人的个性。
这里,康德关于人是目的的思想和启
蒙思想的影响显而易见,体现了..18世纪德国资产阶级向
往自由、平等境界和把人本身当作目的而不是手段的人道
主义思想:
席勒指出,如果人在整体性和个性之间有所偏
废,便会处于两种对立的状态:
要么自然性的感觉支配了
原则,成为“野人”,要么社会原则摧毁了感觉,成为“蛮
人”。
野人蔑视艺术,完全做了自然物性的奴隶;蛮人嘲笑
和谤渎自然,成为奴隶的奴隶:
第5封信继续分析现实中自然国家的状况,指出,虽
然从现实的物质条件上说,自然国家的基础已经动摇,可
以建立真正自由的理性国家了,但是,从人们的道德上看,
还不具备这个条件。
现实的状况是,下层阶级粗野,文明阶
级懒散和性格败坏..“文明远没有给我们带来自由,它在我
们身上培植起来的每一种力都只是发展出一种新的需要。
..
..
时代的精神就是徘徊于乖戾与粗野、不自然与纯自
然、迷信与道德的无信仰之间。
”[1]26席勒在这里对当时德
国社会政治和思想进行了相当尖锐的批判。
这种现实的状况更加确信了席勒改造人性从而改变
现实的思想。
因为,现实中人们道德水准的低下、粗野与败
坏,正应该通过改造人性而得到改善因此,这封信为后面
的信中分析人性分裂的历史与现状提供了一个现实参照
维度,从而使得以后对人性的分裂状况的分析和提出的弥
合这种分裂的方案具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有的放矢,而
非纯粹出于思辨的兴趣而提出的空想。
第..6封信从历史和现实的对照中指出人性被分裂的
现状,自然天性与艺术创造、物质感性与道德理性都被分
割开来,完整的人性被分解为“抽象的头脑”和“务实的心
灵”。
抽象的思想家只有一颗冷漠的心,对任何现实事物都
无动于衷,而务实的人则常常有一颗狭隘的心,看任何东
西都只看到物质的实用的利益。
席勒指出,这种分裂来自
于社会生产分工,对于整体的人类来说,这种分工与分裂
是必要的,是进步的必然和所要付出的代价,但是个体的
人却因此而蒙受痛苦,因为个体的人性被分割而导致片面
化、碎片化。
席勒在这里已经有了某种历史观点,他看到了
人类在整体上的进步,看到人的片面发展是一个不可避免
的阶段。
在阐述人性的分裂时,不是仅仅从抽象的人的物
质自然性或道德规定性的角度去解释,而是关注到了现实
中“享受与劳动,手段与目的,努力与报酬”彼此之间的脱
节。
同时,席勒这里不是单纯从先验哲学的理性设定出发
来看待人性的完整性,并批判现实中人的某种单项能力的
片面发展,而是提出,是社会生产分工造成了这种分裂。
这
应该说已经包含了唯物史观的萌芽,它直接启发了马克思
和恩格斯关于社会分工造成人的异化的思想和通过消除
分工来消除异化、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
..
(二)人性的分析:
“人格”与“状态”、“感性冲动”与“形
式冲动(理性冲动)”
在第..3、4、5、6封信中,席勒提出了一系列二元对立的
概念,如“自然国家”与“伦理国家”、“个体人性”与“整体类
徐碧辉席勒美学的现代性意义第3期..35
属性”、“野人”与“蛮人”、“道德一体性”与“自然多样性”等
等,这些概念分别从不同维度揭示了席勒对历史、现实和
人性结构的理解,这些概念大多数是他从一种理想的人性
建构立场出发,在与现实的对照中所见出的。
但这种理想
的人性又不完全是一种知性的抽象建构,而是本身有着现
实的依据:
换言之,在席勒看来,由于人本身就是以个体和
类两种方式存在的,一方面人是国家的人、社会的人,另一
方面人是个体,是自然生成的人,因而,在人性中,个性与
类属性或一体性、自然感性与后天理性,本身就是存在的,
而且它们之间往往存在着严重的矛盾与冲突,正因为存在
着这种矛盾与冲突,席勒才认为有必要通过审美教育、审
美游戏和艺术活动来消除这种矛盾冲突。
那么,人性是如
何在历史中被分割的?
它们分裂成什么样?
这是席勒关于
人格与状态、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理论所要回答的。
第..11封信中,席勒提出了他关于人性的两个重要概
念:
“人格”和“状态”。
前者指人的自我,它基于人的自由本
性,它永不变化;后者指人的各种现实规定性,它来自于物
质世界的因果关系,因而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人格是变
化中不变的因素,有了人格,人才成其为他自己;状态是在
保持人格不变的基础上与现实相关的变化的因素,人随着
环境、经历、年龄等等的改变会有一些变化。
不变的人格和
变化着的状态的统一才能揭示出一个完整的人:
第..12封信进一步从人的内在心理动力上,提出存在
于人的两种心理冲动力:
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
席勒说,有两种对立的冲动存在于人的天性之中,这
是两种力,它们把存在于人身内的必然性转化为现实,使
身外的现实性服从必然的规律。
这两种冲动即“感性冲动”
和“形式冲动”。
感性冲动来自于人的物质存在,它把人放
在时间之中,具有时间的变化性和物质的实在性。
它把人
局限在某种事物和某个瞬间,使人的存在受到最大的限
制,使人不可能达到完善。
“它用不可撕裂的纽带把向高处
奋进的精神绑在感性世界上,它把向着无限最自由地漫游
的抽象又召回现时的界限之内。
..要求存在的实在性,
要求我们的认识有一个内容,要求我们的行动有一个目
的。
”[1
1163
形式冲动来自于人的绝对存在或人的理性天性,它把
人当作整体中的类属,超越一切感性世界的限制而达到人
格的自由,在存在状态中保持不变的人格;它扬弃时间和
变化,把个别事物当作一切事物的规律,把某一瞬间看作
永恒。
“它来自人的绝对存在,或者说是来自人的理性天
性,它竭力使人得以自由,使人的各种不同的表现得以和
谐,在状态千变万化的情况下保持住人的人格。
..它扬
弃了时间,扬弃了变化,它要现实的事物是必然的和永恒
的,它要永恒的和必然的事物是现实的,换句话说,它要求
真理和合理性。
”[1】63
换句话说,感性冲动显示的是人在世界上、随着千变
万化的物质条件而变化的状态,而形式冲动显示的则是在
这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人所保持不变的内在的、精神性的自
我:
感性冲动是人对外在世界的感受与反应,而形式冲动
则是人内在的理性精神的自我完成。
由于感性冲动受到变化着的物质世界的影响,因而必
然存在某种局限性,需要以理性精神去加以控制。
感性冲
动的人也就是还处于物质状态的人,受到盲目的必然性所
支配。
第..24封信分析了物质状态中的人受盲目的必然性
支配所带来的局限性:
他认为人的发展要经过三个阶段:
物质(自然)状态,审美状态和道德状态。
在自然状态中,人
受盲目的必然性驱使,没有理性,把感性享受当作目的,把
理性只当作实现物质欲望的手段。
他任性而不自由,看不
到自己以外的世界,只要求别人和世界都为自己服务。
在美还没有引起他的自由的快乐之前,在宁静
的形式还没有使他的粗野的生活平静之前,人是什
么呢?
他的目的永远千篇一律,他的判断永远变化无
常,他自私自利而不自主,他不受约束而不自由,他
是奴隶而不遵守规则:
在这个时期,世界对他来说只
是命运,而不是对象。
..人在自然的壮丽中除了看
到他的掠夺品以外什么也没有看到,他把自然的强
盛和伟大只看作是他的敌人。
[1】123
当理性第一次在人身上出现时,它被误导,不是被运
用到形式上,而是直接运用到材料上去,从而它不是引导
人去追求真理与道德,而是使感性产生无限的需求和绝对
的需要,人就把感性的利益当作他行动的规定者,把盲目
的偶然当世界的主宰。
理性之所以发生如此大的偏差,是
因为人还受着自然的物质原则的支配。
但是,人不应该仅
仅受物质原则单独支配,理性原则也有条件支配他,两种
原则既彼此独立存在,同时又应该完全一致。
那么,如何克服物质原则对人的支配呢?
这就是席勒
书简的中心思想:
通过审美游戏和艺术,唤醒人的形式感,
并平衡感性与理性,使人成为完整而全面的人。
..
(三)游戏本体论与完整的人
通过对人性的多角度多侧面分析,席勒指出,要恢复
人性的完整性,必须把以往被分割开来的感性与理性、人
格与状态、个性多样性与类属整体性、自然多样性与道德
一
体性等对立的方面或因素调和、统一起来,而调和、统一
的唯一途径是通过审美和艺术的自由游戏。
席勒把“游戏”
概念提升为一种本体性概念,把游戏活动提升为一种本体
性的活动,并与人的本质直接联系起来,提出人只有在自
由游戏时才是完整的人,相反,也只有当人作为完整的人
存在时他才可能进行自由的游戏。
这种观点把人的审美自
由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而把美学的地位也提到了空
前的高度,这对以后的哲学和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开创
了现代性启蒙的审美之维,成为后来审美主义的滥觞。
36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5卷..2009年)
第7封信提出了恢复人性完整性的任务。
席勒认为,
既然现实中人性是被分割的,现实中的国家或理性所设想
的国家都不可能给予个体以完整性,在人性的分割被弥
合、人的天性得到充分发展以前,改革国家只是不切实际
的幻想。
在目前人性处于分裂状态、人身上的各种力处于
对抗之中的情况下,要求和谐一致势必对个体实行专横统
治;而给个体以自由又会成为对全体的背叛。
因此,要改革
国家,获得自由,必须首先改善时代的性格,恢复人的天性
的完整性
第..8封信进一步提出,要恢复人性的完整必须培养感
觉功能。
在席勒看来,理性的职责是提出法则,实行这些法
则需要勇敢的意志和生动的感觉来担当。
现在,理性已经
启蒙,但感觉方式还没有改变,在人的内心里还存在着某
种阻碍我们接受真理的东西,追求真理的冲动还没有产
生,因此,培养感觉功能是当务之急。
第..l3封信提出,人性中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必须谨
守各自的界限,不能互相逾越:
监视这两种冲动,确定它们各自的界限,这是文
明的任务。
文明给这两者同样的合理性,它不仅面对
感性冲动维护理性冲动,而且也面对理性冲动维护
感性冲动。
因此,它的职责是双重的:
第一,防备感性
受自由的干涉;第二,面对感觉的支配确保人格性。
要实现第一项职责,就要培育感觉功能,要实现第二
项职责,就要培育理性功能。
【1
1167
两种冲动虽然同样必须受到限制,但席勒在这里着重
谈到的是面对理性冲动维护感性冲动。
人们习惯性地认
为,先验哲学中物质仅仅是形式的障碍,感性是理性的障
碍,但实际上这是一种习惯性的偏见。
席勒在这里有一个
注解:
“在先验哲学中,一切的关键在于把形式从内容中解
放出来,使必然不沾染任何偶然,所以人们很容易习惯地
把物质仅仅想成障碍,又因感性正好阻挡了这样一种活动
的道路,因而人们很容易习惯地设想感性处于同理性的必
然矛盾之中这样一种想象方式虽然绝不符合康德体系的
但完全可能符合康德体系的字面意义。
[1
11I
II
精神,”67~1果两
种冲动之间是根本对抗的,要维持人身内的一体性,除了
使感性冲动从属于理性冲动以外,就再也没有别的办法
了。
但是,由此而产生的只能是单调,而不是和谐,人仍然
永远继续分裂。
所以,“尽管感觉在理性的领域不可能做出
任何决断是必然的,理性不敢在感觉的领域妄自决断侍
么,这同样也是必然的”..[1]67
这一思想在工具理性、技术理性占主导地位和人的感
性受到压抑的现代社会条件下格外值得重视。
席勒这本书
简的中心思想就是要讨论这样一个事实:
在文明不断发
展、人自身的和谐与全面发展受到损害的现代社会里,如
何既维护理性社会的一体性、又保持人的个性不受理性的
侵害,这的确是个深刻而严重的问题。
席勒这本写于..l8世
纪末的书之所以到现代还有巨大价值,其原因也在于此:
第..14封信回答了前面提出的问题:
如何确定感性冲
动和理性冲动各自的界限,使它们相互依存却又不会造成
一
个压倒另一个,这就只能通过游戏。
席勒认为,感性冲动
和理性冲动真正平等地相互作用。
是理性提出来的任务:
一
般说来,人不可能完全实现这一任务。
但是,当人既意识
到自己的自由同时又感觉到他的生存,既感到自己是物质
同时又认识到自己是精神的时候,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就
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冲动,即游戏冲动。
游戏冲动的
目标是将变化与永恒、接受与创造相结合,将人的物质特
性和形式特性的偶然性都扬弃,从而使感性与理性实现真
正的调和,使人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都得到自由。
第..15封信从本体论上给予审美游戏以崇高的地位,
提出人只有在游戏时才是完整全面的人,这是全书的核
心:
席勒指出,感性冲动的对象是广义的生活,形式冲动的
对象是本义和转义的形象,游戏冲动的对象则是“活的形
象”,即广义的美,它是形式冲动与感性冲动之间的一个集
合体,是实在与形式、偶然与必然、受动与自由的统一,人
性在这种统一中得到完满的实现人性的完满实现也就是
美:
美既不是纯粹的感性生活,也不是绝对纯粹的形象,它
是两个冲动的共同对象,即是游戏冲动的对象。
在美的观
照中,人的心情处于法则与需要之间的恰到好处的中间位
置,既脱开了法则的强迫,也脱开了需要的强迫,这是一种
自由的状态,是绝对的实在性和绝对的形式性的双重法则
的完美结合,因而是人的完全状态。
所以,只有当人游戏的
时候才成为完全意义上的人。
在人的一切状态中。
正是游戏而且只有游戏才
使人成为完全的人,使人的双重天性一下子发挥出
来:
..人对舒适,善,完美只有严肃,但他同美是在
游戏。
[1
1179
..
人同美只应是游戏,人只应同美游戏。
说到底。
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
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
..这个道理
将承担起审美艺术以及更为艰难的生活艺术的整个
大厦。
[118o
第..25封信论述了如何从审美状态走向更高的真理
一
方面,美是自由观赏的产物,把人带人观念世界,另一方
面,美不像真理那样完全与偶然分离,完全不带被动性。
在
审美状态中,主动与被动、材料与形式、有限与无限都是可
以并存的,并互相转换的,从主动到被动的转移可以毫无
痕迹地进行。
因此,在美之中,在物质依附性的情况下可以
存在道德自由,从感性限制可以上升到绝对与无限。
因此,
徐碧辉席勒美学的现代性意义第3期..37
从美过渡到真理已经不是问题,因为真理已经在美之中
了。
成为问题的是,人如何为自己开辟道路,从日常现实走
向美的现实,从纯粹生活感性走向美感。
这实际上也正是
席勒在前面已经谈到过的艺术与美的功能和任务问题。
三、艺术和美的功能与任务
前面已经充分论述了游戏本体论成立的前提、理由,
即只有通过审美游戏人才能把在历史和现实中被分割开
来的感性与理性、状态与人格、个性与一体性弥合起来,使
人成为完整全面发展的人。
而第..9、10、21、22封信,则具体
论述了艺术和审美的功能与作用。
..
(一)艺术的功能与特点
第9封信对艺术拯救堕落的时代、引导人走向自由的
功能予以了充分的肯定:
人丧失了他的尊严,艺术把它拯救,并保存在伟
大的石刻中。
..正如高贵的艺术比高贵的自然有
更长的生命一样,在振奋精神方面它也走在自然的
前边,起着创造和唤醒的作用:
在真理尚未把它的胜
利之光送到人的心底深处之前,文学创作力已经捉
住它的光芒;虽然潮湿的黑夜尚存于山谷之中,但人
类的顶峰即将大放光辉:
[1]46
艺术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功能,是因为艺术具有超
越于时代的理想性:
艺术跟科学一样,与一切积极的存在和一切人的
习俗都没有瓜葛,两者都享有绝的豁免权,不受人的
专断。
政治立法者可封闭科学与艺术的领域,但不能在
其中实行统治:
他可以放逐爱好真理的人,但真理仍然
存在;他可以凌辱艺术家,但不能伪造艺术。
..哲学
家与艺术家在世间消亡。
但真与美却以自己的不可摧
毁的生命力在斗争中胜利地向上发展。
【14
]5
这里,席勒对艺术家既是时代精神的代表同时又超越
时代的双重关系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论述艺术家是时代之
子,但不能做时代的宠儿;他的作品可以反映时代的精神,
却不能被时代的腐败所玷污..“他虽然取材于现在,但形式
却取自更高贵的时代,甚至超越一切时代,取自他本性的
绝对不可改变的一体性:
”[1
1145艺术家“向上仰望他的尊严
和法则,而不是向下瞧着幸福和需要。
”[1】46由于艺术与时
代之间这种既密切联系又超越的特性,因而它可以塑造理
想,这种理想是用幻觉和真理,用想象力的游戏和事业的
严肃,用一切感官和精神的形式去塑造的。
艺术家不是以
严峻的态度对待他的同代人,而是在游戏中通过美来净化
他们,使他们在闲暇时得到娱乐,在娱乐中排除任性、轻浮
和粗野,再慢慢从他们的行动乃至意向中逐步清除这些毛
病,最后达到性格高尚化的目的。
因而,实际上,这里可以
看作是对第25封信中提出的如何从日常现实走向美、如
何从纯粹感性生活走向美感的一个回答:
通过艺术创作与
欣赏进入美的自由游戏境界。
第..2
22封信论述了艺术杰作超越门类与材料的局限
性、用形式消除材料的有限性从而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在
审美状态中,物质(质料)与精神(形式)、感性与理性、受动
与能动之间达到了平衡,因而人处于一种自由的可规定性
中,从而为人性向任何方向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但是,纯粹
的审美毕竟只是一种理想,它很难达到,因为人绝不可能
摆脱各种力的束缚。
只有真正的艺术杰作可以接近这一目
标,摆脱各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席勒美学的现代性意义 重读席勒的 席勒 美学 现代性 意义 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