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月考试题1225.docx
- 文档编号:27251053
- 上传时间:2023-06-28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1.02MB
高一地理月考试题1225.docx
《高一地理月考试题12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月考试题1225.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地理月考试题1225
高一地理月考试题
2017.11.25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
2015年12月25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将第31230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屠呦呦(Tuyouyou)星”。
该行星轨道半长径为2.6865526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大致相当于日地平均距离),绕日运行周期为4.40年。
读图,完成1~2题。
1.“屠呦呦星”可能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
2.天文学家推测“屠呦呦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该行星陆地面积狭小
B.该行星距离太阳太远
C.该行星无液态水
D.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
2017年,一个核心区域直径已经超过地球大小的太阳活动现象形成于太阳表面(下图中方框内黑点位置)。
据此,回答3—4题。
3.此太阳活动出现于太阳表面的
A.光球层B.色球层
C.日冕层D.核反应区
4.关于此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出现于太阳外部大气的最外层
B.其数目变化大体以11年为周期
C.其温度比太阳表面温度高几十倍
D.可直接诱发地球上出现极光现象
读世界部分区域某月海平面气压图,完成5~7题。
5.此时,甲地的气候特点是
A.高温多雨
B.低温多雨
C.炎热干燥
D.寒冷干燥
6.此时,控制乙地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A.西风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赤道低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7.影响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
北京时间2015年6月12日12时1分21秒,我国某城市出现立竿不见影的有趣景象。
回答8~10题。
8.此时处于6月12日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A.二分之一B.三分之一C.三分之二D.四分之一
9.当该城市再次出现立竿不见影的现象时,时间大致为
A.2015年7月2日B.2015年8月4日
C.2016年5月1日D.2016年6月2日
10.该日,该城市
A.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B.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昼长小于夜长D.日出方位是东南方向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这是曾经在网上流传的一个关于雾霾的段子。
严重的雾霾笼罩成为人们吐槽的焦点。
下图为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11~12题。
11.发生雾霾现象时,大气能见度变差的原因与下列有关的是( )
A.①减弱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增强
12.下列天气系统中不利于雾霾消散的最可能是
A.冷锋 B.暖锋 C.强低压 D.弱高压
读台风(飓风)卫星云图,回答13~14题。
13.该台风(飓风)可能位于
A.25°SB.25°N
C.89°ND.1°S
14.从天气系统分类,台风(飓风)属于
A.冷锋B.暖锋
C.气旋D.反气旋
长江对鄱阳湖的作用简称长江作用,包括顶托和倒灌作用等,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简称鄱阳湖作用,即鄱阳湖向长江大流量地持续汇流,造成长江下游流量增加。
读1957~2008年长江与鄱阳湖作用的频率分布图,回答15~16题。
15.7—9月间
A.鄱阳湖补给长江
B.长江水位低
C.长江补给鄱阳湖
D.鄱阳湖水位高
16.近年来,鄱阳湖作用的频率逐年减少,原因可能是
A.围湖造田 B.用水增加C.泥沙淤积D.污染加剧
在15世纪到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中,人类开辟了许多新航线。
右图是葡萄牙人迪亚士开辟的葡萄牙到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航线,读图,完成17~19题。
17.从①到⑤航行中
A.始终顺航 B.先顺航,后逆航
C.始终逆航 D.先逆航,后顺航
18.从③到⑤航行过程中,船员发现④海域附近各种鱼类丰富,主要原因是
A.寒暖流交汇B.地处大陆架附近
C.河流的注入D.上升流的影响
19.在航行途中,经常遭遇风暴袭击,在下列各点附近海域中,风暴最大的是
A.②B.③C.④D.⑤
天安门前的华表是用洁白无瑕、似玉非玉的汉白玉雕刻而成,汉白玉是大理石的一种,是石灰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结晶而成。
读图回答20~21题。
20.按岩石的成因分类,汉白玉属于
A.甲B.乙C.丙 D.丁
21.表示汉白玉形成过程的是
A.①B.② C.③ D.④
河道中的沙石堆,称“碛”,读图,回答22~23题。
22.形成“碛”的地质作用是
A.地壳上升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D.流水沉积
23.a、b、c、d四河段中,易形成“碛”的是
A.aB.b
C.cD.d
读右图,完成24~25题。
24.关于图中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a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盛行风B.b洋流为暖流
C.c洋流流向受大陆轮廓影响较大D.d洋流位于大陆的西岸
25.若图示洋流位于太平洋,则①②③④四处
A.①处为著名的北海渔场
B.②处表层海水等温线较①处稀疏
C.③处污染物可通过b洋流扩散到②处
D.④处最易出现海雾
地震波是人们了解地震的重要手段。
右图为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时距曲线表示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时间)。
读图完成26—27题。
26.能穿过软流层的波是
A.W1B.W2
C.W1和W2D.两者皆无法通过
27.若甲台站测得纵波、横波时距差为6分钟,则甲
台站到震中的距离最接近
A.3000kmB.3500km
C.4000kmD.4500km
读“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完成28~29题。
28.有关图中地貌成因的叙述错误的为
A.图中地貌是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
B.甲山脉的形成与岩层断裂上升有密切的关系
C.乙山脉的形成与岩层受水平挤压弯曲隆起成背斜山有密切的关系
D.图中丙地河谷主要是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流水侵蚀而成
29.有关图示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A.形成时间顺序为②、①、③ B.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C.②处可能形成于干旱环境 D.③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
热喀斯特地貌是指在多年冻土和冰川区,由于气温和地温升高,部分冰块融化,产生类似石灰岩区的岩溶现象,如冰洞、冰塔、热融滑塌、热融洼地等。
据此完成第30—31题。
30.如图所示,因温度周期性变化而引起的冻结与融化过程交替出现,造成地面岩层破碎松解的作用属于
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
31.大兴安岭北、祁连山东的热融滑塌主要发生在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读“某天气系统经过石家庄前后的气温、气压、降水、风速变化示意图”,完成32、33题。
32.该天气系统到达石家庄市的时间是( )
A.1日B.3日
C.29日D.31日
33.该天气系统南下时形成的灾害性天气是
A.寒潮 B.洪涝
C.台风 D.干旱
下图中,图甲是“某地区地质地貌演变过程示意图”,图乙是“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34—35题。
34.图甲表示演变过程的四个阶段,正确的时间顺序是
A.①④③②B.②③①④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
35.图乙中①④地貌对应图甲中的
A.①阶段B.②阶段C.③阶段D.④阶段
图是某建筑设计院为我国北方地区设计的一幢高效利用太阳能的房屋模型。
读图回答问题
36.绝热窗户设计成倾斜的主要目的是
A.雨季及时排水
B.充分利用太阳能
C.减弱噪音干扰
D.降低光污染危害
37.冬季的白天,房间甲和乙之间的空气流动方向是
A.冷气流从通风口A进入甲,暖气流从通风口B进入乙
B.冷气流从通风口A进入乙,暖气流从通风口B进入甲
C.暖气流从通风口A进入甲,冷气流从通风口B进入乙
D.暖气流从通风口A进入乙.冷气流从通风口B进入甲
2011年6月4日,智利南部一座火山开始喷发,大量的火山灰及石块上冲云霄达10公里并飘至邻国阿根廷南部,导致多趟航班取消,附近3500多人撤离。
右图表示地壳物质循环过程,数字表示地质作用;左图为某种地貌景观照片。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8.右图中的箭头可以表示智利火山喷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9.与左图中地貌景观成因同类的地质作用是
A.②B.③C.④D.⑤
40.智利火山灰飘至邻国阿根廷,其主要动力来自
A.西风带B.西风漂流C.极地东风带D.东南信风带
下图是山东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岱崮地貌”景观图,过去在地貌学上称之为“方山”,该山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41.该山区的岩石主要是
A.花岗岩B.石灰岩
C.大理岩D.玄武岩
42.结合景观图判断“岱崮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A.沉积→岩层的断裂作用B.岩浆沿地壳缝隙喷出地表
C.沉积→抬升→外力侵蚀D.沉积→固结成岩→变质作用
图为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降水资料。
读图完成43-44各题
43.由单一的气压带风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①B.②C.③D.④
44.最近利比亚局势备受世界关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位于地中海沿岸。
与的黎波里气候特点相符合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南疆地区沙漠广袤如海,散布片片绿洲。
南疆铁路东起塞外火州吐鲁番,西到丝路重镇喀什。
读图,回答45~46题。
45.南疆地区的村镇,人口主要分布在山麓冲积扇和绿洲地带,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
A.气候与植被B.水源与植被C.地形与水源D.地形与土壤
46.从地形部位看,南疆铁路的大部分路段经过()
A.河谷地带B.塔克拉玛干沙漠C.吐鲁番盆地D.山麓冲积扇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47.下图为我市某校操场示意图,O处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OP表示正午时旗杆在地面的影子,其长短随季节而变化。
M处有一棵树,OM垂直于OP。
该校地理兴趣小组作如下探究活动。
(10分)
(1)春分日,日出时旗杆影子的朝向是。
(2分)
(2)图中M处的树位于旗杆的方向。
该小组测得北京时间12:
08旗杆影子位于OP位置,则该地经度为。
(4分)
(3)该小组发现某日操场上旗杆影子OP最长,则该日的节气是。
(2分)
(4)请帮助该小组绘出OP最短时昼夜分布图(要求:
在图中绘出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2分)
48.读部分海区海水运动图,回答相关问题。
(10分)
(1)按性质分,图中A洋流属于;从成因看,图中B洋流属于。
(2分)
(2)图中甲处形成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分析其成因。
(4分)
(3)若乙海区有一大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此次海洋污染有何影响?
(2分)
(4)一艘轮船从古巴去英国,经过甲海域时可能遇到哪些不利航行的因素。
(2分)
49.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图中①地貌的名称是,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2分)
(2)②处的地质构造是,在地貌上表现为,说出该地貌的成因。
(4分)
(3)说出图中湖泊给当地气候的可能影响。
(4分)
50.(附加)下图为亚洲东部局部地区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
hpa),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分)
(1)①②两地相比,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结合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说明原因。
(5分)
(2)③④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说明理由。
(4分)
(3)列举图中锋面系统影响我国的天气实例(一例)。
(2分)
原班级:
姓名:
考号:
高一地理月考试题(答题纸)
47、
(1)(2分)
(2)、(4分)
(3)(2分)
(4)(2分)
48、
(1)、(2分)
(2)
(4分)
(3)(2分)
(4)(2分)
49
(1)、(2分)
(2)(4分)、
成因:
(3)(4分)
座号:
50、
(1)(2分)
原因:
(3分)
(2)(2分)
理由:
(3)
高一地理月考试题(答案)
2017.11.25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A
B
A
D
B
C
A
B
题序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A
C
C
A
B
D
D
A
题序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C
A
B
C
D
D
A
A
题序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D
A
A
C
B
B
B
B
A
题序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B
C
B
A
C
B
47.(10分)
(1)正西(2分)
(2)正东(2分)118°E(2分)(3)冬至(2分)
(4)
48.(10分)
(1)暖流(1分)风海流(1分)
(2)寒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2分)两种洋流汇合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流动,使鱼群集中,易于形成大渔场。
(2分)
(3)加快了净化速度,但扩大了石油污染的范围。
(2分)
(4)冰山、海雾(2分)
49.(10分)
(1)冲积扇或洪积扇。
(1分)流水沉积。
(1分)
(2)向斜(1分)山岭(1分) 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
(2分)
(3)温差变小;湿度、降水增加;多雾;风力增大。
(任答2点得4分)
50.(11分)
(1)②(2分)②地受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1分)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1分)晚上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气温低。
(1分)
(2)③(2分)③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2分)
(3) 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寒潮、大风、沙尘暴等。
(2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月考 试题 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