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上海小学自然学科科教版备课二年级上资料.docx
- 文档编号:27243599
- 上传时间:2023-06-28
- 格式:DOCX
- 页数:63
- 大小:48.25KB
最新上海小学自然学科科教版备课二年级上资料.docx
《最新上海小学自然学科科教版备课二年级上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上海小学自然学科科教版备课二年级上资料.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上海小学自然学科科教版备课二年级上资料
第1单元游乐场
1-1它们在哪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描述,知道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并初步学会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通过描述,掌握在平面图上用东、西、南、北等方向词语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3.通过观察、交流,初步掌握简单的认识平面图的本领,并培养运用语言准确表达自己
想法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平面图上东、西、南、北等方向词语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设计:
活动一:
为“游乐场的小朋友”指路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游乐场中各种游乐设施的位置,分别用前、后、左、右的方位描述某一设施的位置,知道确定物体的位置应先确定某一物体为参照物,以此来描述另一物体的位置。
2.通过反复观察、描述,学会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掌握以某一物体为参照物,描述另一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活动器材:
游乐场游览图
活动二:
在游乐场中辨方向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知道一般在平面图上用东、西、南、北等方向词语表示方向。
2.通过“辨方向”的游戏,认识方向。
3.通过用东、西、南、北等方向词语描述物体位置的游戏,知道在平面图上用东、西、南、北等方向词语表示物体方向的方法,并初步掌握简单的认识平面图的本领。
活动器材:
游乐场游览图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
为“游乐场的小朋友”指路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观察:
游乐场里的各项游乐设施及相应
位置。
*交流:
各项游乐设施的名称及相应位置。
*讨论:
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及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归纳:
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即:
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先要以某一物体为参照物,再观察这个物体在参照物的什么方向。
可以用前、后、左、右等方位词描述物体位置。
*游戏:
描述各项游乐设施相应位置,为
“游乐场的小朋友”指路。
*先让学生说一说“它在哪里?
”目的在于让学生思考:
应该怎样向别人清楚地描述物体的正确位置?
从而使学生产生确定物体位置的学习需求。
*通过讨论与交流,应使学生明白,确定物体的位置不能缺少参照物和方向这两个要素。
这里学生能以前、后、左、右、远、近等方向词语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即可。
活动二:
在游乐场中辨方向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阅读:
教材第2页的小资料。
*讨论:
在图上怎样表示方向?
*观察:
教材第2页的学校平面图,在学校平面图上标出东、西、南、北。
*交流:
自选校园中某一个物体为参照物,说说体育馆的位置。
*思考:
怎样用东、西、南、北来表示前面游览图中某个物体的位置?
*绘制:
画一张自己学校或自己小区的简易平面图,并根据平面图说说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中应使学生知道,教材中呈现的是
在图上表示方向的一般规定,例如正规的地图等都是这样表示方向的。
如有特例,会加以特别标识。
*让学生再次描述游乐场游览图中某个物体的位置,主要训练学生应用东、西、南、北等方向词语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材中提供的“学校平面图”仅是一个范例。
通过观察与交流活动,使学生不仅能看懂图,更能启迪他们去学画平面图。
对于学生画平面图,评价的要求不要太高,只要能让人看懂图意就行。
板书设计:
它们在哪里
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先要以某一物体为
参照物,再观察这个物体在参照物的什么方向。
可以用前、后、左、右等方位词描述物体位置。
1-2欢乐总动员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游乐设施运动路线的观察与比较,发现它们有不同的特点。
2.通过观察、比较,学会根据物体运动方向的变化特点对运动形式进行分类。
3.通过交流,学会简单描述直线运动、圆周运动、摆动的特点,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让无体验不同的路线运动。
2.教学重点:
比较直线运动、圆周运动、摆动等运动形式的特点
3.教学设计:
活动一:
观察、比较游乐设施的运动路线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各种游乐设施的运动路线不同。
2.通过交流,学会简单描述直线运动、圆周运动、摆动的特点。
活动器材:
各种游乐设施的图片或录像
活动二:
以不同的形式运动
活动目的:
能根据自己对运动形式特点的理解,让同一物体沿不同的路线运动。
活动器材:
网球、乒乓球或其他小物体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
观察、比较游乐设施的运动路线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观察:
游乐场里的设施是怎样运动的。
*交流:
游乐设施运动路线的特点。
*记录:
各种游乐设施的运动路线,并比较相同与不同。
*分类:
根据运动路线是否改变以及变化的情况进行分类。
*交流:
分类的结果及理由。
*观察:
旋转木马运动的录像或图片。
*交流:
旋转木马的运动过程包括哪些运动方式。
*交流:
列举自己还知道的直线运动、圆周运动、摆动的例子。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游乐设施的运动方向又没有改变?
运动方向是怎样改变的?
帮助学生发现其运动特点。
*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记录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并要求学生说出分类的理由。
*准备一些不同运动形式的例子,例如录像或图片,供学生观察并讨论。
活动二:
以不同的形式运动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讨论:
使网球以不同的形式运动的方法。
*交流:
讨论的结果。
*实验:
验证设想并记录。
*交流:
介绍新方法。
*要保证物体作直线运动对学生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可以启发学生:
给它做一个直的轨道行吗?
*引导学生关注别人的想法,增强向别人学习的意识
板书设计:
欢乐总动员
运动路线
直线运动圆周运动摆动
如:
跳楼机如:
摩天轮如:
海盗船
第2单元动植物传后代
2-1奇妙的种子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知道许多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和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2.通过设计对比实验,了解设想和实施种子发芽的实验,观察、比较种子发芽前后的变
化。
3.通过长周期观察,培养探究种子萌发的兴趣和持续观察、记录的耐心。
2.教学重点:
知道许多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并自己尝试发豆芽
教学难点:
尝试在一定条件下发豆芽
三.教学设计:
活动一:
了解种子的种类
活动目的:
1.通过介绍,了解种子的种类、特点。
2.通过交流,知道植物不同,种子也不同,并体会到植物可以通过种子繁殖后代。
活动器材:
多种植物的种子(如稻谷、蚕豆、绿豆、黄豆、西瓜籽、南瓜籽等)
活动二:
比较不同的豆芽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种子发芽前后变化(如:
黄豆、绿豆、蚕豆的豆芽)的不同。
2.通过介绍,了解种子不同长出的豆芽也不同。
活动器材:
黄豆、绿豆、蚕豆等发出的豆芽;水稻等植物的照片
活动三:
发豆芽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知道许多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以及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2.通过设计对比实验,提高设想和实施种子发芽的实验的能力。
活动器材:
透明塑料盒、土、海绵、棉花、水、不透明杯子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
了解种子的种类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观察:
认识黄豆、西瓜、南瓜等植物。
*交流:
这些植物是怎么来的?
*游戏:
植物妈妈找宝宝。
*小结:
许多植物都是通过种子传后代的。
*指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农作物。
*在游戏过程中,指导学生认识不同植物的种子,引发学生对种子产生兴趣。
*注意:
可以不出现“繁殖”一词。
活动二:
比较不同的豆芽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观察:
识别书上不同的三种豆芽。
*交流:
这些豆芽有哪些不同?
*记录:
在活动作业第6页上记录下观察
到的不同之处。
*交流:
三者在根、茎、叶等方面各有不
同。
*指导学生用简单的词语,如长短、粗细等
进行记录。
*引导学生在交流时充分表达自己意见。
活动三:
发豆芽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讨论:
怎样使种子变成豆芽?
*设想:
让种子发芽的简单实验方案。
*交流:
实验方案并予以完善。
*长周期观察:
实施自己设想的方案,并填写活动作业第6页和第7页的记录表。
*尊重学生的经验,并鼓励学生设法证明自己的观点。
*交流时,鼓励学生提出质疑,不断完善方案。
*督促学生检查发芽中的种子,并做好记录。
板书设计:
奇妙的种子
许多植物都是通过种子传后代的。
不同种子长出的豆芽也不同。
2-2种子的萌发和生长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知道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
2.通过观察,了解种子萌发的一般过程。
3.通过比较、分析,知道不同种子的萌发过程既有不同的地方,也有相似的地方,并体会耐心的观察和记录对于科学研究很重要。
2.教学重点:
交流比较种子萌发的过程
三.教学设计:
活动一:
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
活动目的:
1.通过交流,进一步认识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
2.通过观察,了解种子萌发的一般过程。
3.通过交流,知道种子萌发需要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活动器材:
种子萌发的过程的资料
活动二:
比较不同种子发芽的情况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发现黄豆、绿豆、蚕豆虽然有不同的萌发时间,但有着相似的萌发过程。
2.通过长期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体会长期的耐心观察、记录对于科学研究很重要。
活动器材:
黄豆、绿豆、蚕豆萌发记录表及其实物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
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展示:
种子萌发成果展览会。
*交流:
黄豆、绿豆、蚕豆的萌发情况。
*引导学生共同讨论以何种方式举办成果展览会。
*引导学生关注别人的实验记录中有哪些地方和自己的不同,以及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活动二:
比较不同种子发芽的情况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比较:
这些种子萌发过程的相同之处和
种子萌发过程的不同。
*归纳:
三类种子虽然萌发的时间不同,
但有着相似的萌发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豆芽各部分分别对应植物的哪一部分。
*鼓励学生关注植物细微的变化,引导学生用所记录的数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鼓励学生课后尝试其他种子能否发芽。
板书设计:
种子的萌发
不同种子萌发的时间不同,但萌发过程相似。
2-3动物宝宝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资料收集与介绍,知道常见动物有卵生和胎生这两种繁殖方式。
2.通过多次观察、比较,发现动物子代的形态通常与亲代既有相似又有不同。
3.通过观察,感受动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2.教学重点:
知道动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卵生和胎生
教学难点:
比较动物的子代和亲代之间的异同
三.教学设计:
活动一:
了解卵生和胎生
活动目的:
1.通过资料收集与介绍,知道常见动物有卵生和胎生这两种繁殖方式。
2.能举例说明常见动物有卵生、胎生两种繁殖方式,并能简单说出卵生和胎生的区别。
活动器材:
各种动物不同繁殖方式的媒体资料
活动二:
为狗宝宝找妈妈
活动目的:
1.通过多次观察、比较,发现动物子代有许多特性和亲代很相似。
2.在观察的过程中,体会相似的特性是从亲代继承来的。
活动器材:
幼犬及对应成年犬的图片、猫妈妈和小猫的媒体资料
活动三:
寻找动物子代和亲代之间的不同
活动目的:
1.通过多次观察、比较,发现动物子代和亲代之间有不同以及动物子代个体之间有不同。
2.通过观察,感受动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
了解卵生和胎生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了解:
不同的动物如何繁殖后代。
*交流:
录像中的这些动物产下后代的方
式有什么不同?
*记录:
根据产下后代的不同方式,在活
动作业第8页上写下更多的动物
名称。
*指导学生认识动物产生后代的方式有像鸡一样生蛋的,有像羊一样直接生小羊的。
活动二:
为狗宝宝找妈妈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听故事:
狗宝宝和狗妈妈失散的故事。
*游戏:
帮助狗宝宝找妈妈。
*交流:
帮助狗宝宝找到妈妈的依据。
*思考:
狗宝宝这些与狗妈妈相同的地方
是怎么来的?
*小结:
狗宝宝继承了妈妈的很多特点。
*设置故事情景,引发学生兴趣。
*指导学生指出小狗与狗妈妈之间的相同点。
*可以不出现“遗传”一词,用“继承”加以描述。
活动三:
寻找动物子代和亲代之间的不同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观察:
书上三只猫在毛色、色斑位置、眼睛形状、耳朵形状等方面的特点。
*交流:
三者在以上这些方面的不同。
*记录:
把不同点记录下来。
*交流:
你还发现了哪些方面的不同?
*在了解小动物与其父母之间有相似处之后,着重指导学生寻找三只猫之间的不同点。
*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寻找更多的不同点。
板书设计:
动物宝宝
常见动物有卵生和胎生这两种繁殖方式。
动物子代和亲代之间存在不同。
2-4我像谁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多次观察、比较,发现子女与父母既有相似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
2.通过比较,了解头发曲直、酒窝有无等外貌特征基本遗传自父母,在个体之间存在差
异。
2.教学重点:
发现子女的很多外貌特征遗传自父母
3.教学设计:
活动一:
慧眼识宝宝
活动目的:
1.能抓住肤色、眼睛的形状及颜色、头发的颜色等要素,仔细观察人的外貌特征。
2.通过多次观察、比较,发现子女有许多外貌特征和父母很相似。
3.通过交流,体会这些特征继承自父母。
活动器材:
各种家庭成员照片
活动二:
小小展览会
活动目的:
通过联系自己与佳人进行比较,了解子女有很多特性遗传自父母。
活动器材:
家庭成员照片
活动三:
寻找家庭成员的不同
活动目的:
1.通过比较,发现子女和父母之间还有很多地方不一样。
2.通过对比,发现人在头发曲直、酒窝有无等外貌特征方面存在个体差异。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
慧眼识宝宝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观察:
教材上父母和孩子的照片。
*判断:
这些父母的孩子分别是哪一个?
*交流:
你判断的根据是什么?
*小结:
孩子有许多特性是从父母那里继
承来的。
*指导学生从各方面观察父母和孩子的相同点。
*让学生充分说明自己判断的依据,比如根据肤色、头发颜色等。
活动二:
小小展览会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展览会:
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观察:
自己和父母哪些地方长得相似。
*交流:
除了长相外,你还有什么方面像
父母?
*在介绍家庭成员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对自己家人的热爱。
活动三:
寻找家庭成员的不同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观察:
图片上的小朋友不同的面部特征。
*思考:
他们各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比较:
你和父母除了有相似之处,还有
哪些不同之处?
*记录:
把自己以及父母长相的特点记录
在活动作业第9页上。
*拓展:
在班级里调查四种遗传特征各类
型的人数,找出哪种类型人数较多。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上小朋友之间的不同之处,引发学生对个体差异的兴趣,鼓励学生说说个体之间还有哪些不同之处,比如:
卷舌、平舌,耳朵的不同,牙齿的不同等。
*由学生之间的差异,过渡到对比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差异,同时指导学生学会记录。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也可做张调查表,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发现班级成员之间的共同点。
板书设计:
我像谁
子女与父母既有相似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
头发曲直、酒窝有无等外貌特征基本遗传自父母。
第3单元三天气变化
3-1观察天气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描述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和设计天气现象符号,进一步认识常见的天气现象,并
能区分晴天、多云、阴天。
2.通过两次观察、比较同一朵云,发现云的形状、位置等都会发生变化,培养学生仔细、
耐心观察的能力。
2.教学重点:
观察不同的云和两次观察、比较同一朵云,发现云是在变化的
教学难点:
对晴天、多云、阴天的区分
3.活动设计:
活动一:
观察云
活动目的:
1.通过连续观察、比较同一朵云,发现云的形状、位置等都会发生变化。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活动器材:
彩笔
活动二:
了解常见的天气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进一步认识常见天气现象的特征。
2.通过设计天气符号以及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培养学生表达和质疑的能力。
活动器材:
晴天、多云、阴天、雨、雪、风等天气现象的照片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
观察云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绘画:
平时所见的云。
*观察:
天上的云。
*交流:
观察的结果。
你的画和你的观察
结果有什么差别?
*思考:
一朵云是否会发生变化?
*观察:
选一朵云,连续观察它的形状和
位置。
*记录:
云的变化。
完成活动作业第12页
相关内容。
*交流:
观察的情况。
*活动前要求学生带好活动作业以便后面的记录。
*引导学生发现:
云是各种各样的。
*活动前教师要讲清观察的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
如果观察云的位置变化,要选好参照物。
*注意观察的连续性,提醒学生将观察开始和结束时云的形状画下来。
*学生交流的角度各有不同,可多请几个学生回答,相互补充,总结出云是在不断变化的。
*本活动让学生先通过观察云的多少,判断天气状况,再进一步通过云的变化判断天气的变化。
活动二:
了解常见的天气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判断:
根据云的多少,说说今天的天气。
*交流:
说说其他天气现象。
*设计:
根据天气特征,设计天气符号,完成活动作业第12页相关内容。
*交流:
大家设计的天气符号有什么不
同?
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
云的多少不同,天气不同。
我们
可以根据云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
*帮助学生区分当天是晴天、多云还是阴天。
*学生在描述天气现象的时候,可出示相关的照片,帮助其描述得更加准确。
通过描述一些天气现象的最显著特征,让学生进一步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为画天气符号做准备。
*设计的符号应简洁,并能表示天气的特征。
板书设计:
观察天气
云的多少不同,天气不同。
我们可以根据云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
天气现象
晴天
多云
阴天
刮风
雨
雷电
雪
符号设计
❆
3-2观测风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设想各种感知风的方法,培养求异思维能力。
2.通过设想、制作测风工具,体验简单设计的过程,初步培养解决问题和动手的能力。
3.通过观测、记录风的活动,感知风的大小和方向在变化。
2.教学重点:
利用提供的材料设计、制作测风工具并进行观测
3.教学设计:
活动一:
感觉风的大小与方向
活动目的:
1.通过交流,了解借助感官和身边的物体感知风,体会风有大小和方向。
2.通过设想各种感知风的方法,培养求异思维能力。
活动二:
制作测风工具
活动目的:
1.通过设想、制作测风工具,让学生体验简单设计的过程。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器材:
棉线、小木棒、橡皮泥、底板
活动三:
观测、记录风的大小
活动目的:
1.通过利用自己制作的测风工具观测风的大小和方向,进一步感知风,体会风有大小和方向。
2.通过记录测风的数据,进一步培养记录的能力和简单分析数据的能力。
活动器材:
测风仪、记录纸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
感觉风的大小与方向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思考:
怎样知道现在有没有风?
*观察:
到校园里用各自的方法感觉风的
存在。
*交流:
描述自己感觉风的方法和实际的
感受。
*小结:
风有大小和方向。
*教师可选择一个有风的日子,让学生在操场上活动,引导学生借助周围的物体观察风,并感受风的大小和方向。
*鼓励学生讲出感觉风的各种方法。
*引导学生关注风的大小和方向。
活动二:
制作测风工具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设想:
知道风向和风力的方法。
*设计:
利用小棒、布条、底座等材料设
计测风工具。
*交流:
测风工具的设计方案。
*制作:
利用小棒、布条、底座等材料制
作一个测风工具。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设想一些办法。
*鼓励学生产生多种设计方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活动三:
观测、记录风的大小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讨论:
利用自制的测风工具观测和记录
风的方法。
*交流:
讨论结果。
*实验:
利用自制的测风工具观测风,每
隔两分钟观测并记录一次,完成活动作业第13页相关内容。
*交流:
观测结果及新的发现。
*小结:
风的大小和方向会发生变化。
*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小棒的三种颜色判别风的大小:
当布条与顶端红色持平,风力为最大;与黄色持平为较大;与蓝色持平,风力最弱。
*观测前,教师应提醒学生在窗台前观测风时要注意安全。
*学生观测时,教师应巡视,对于没有掌握观测方法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
板书设计:
观测风
风有大小和方向。
风的大小和方向会发生变化。
3-3观测气温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各种获知气温的方法,发现用温度表观测气温是最可靠的方法。
2.通过讨论和测量,掌握正确使用温度表的方法,并知道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气温是不
同的。
2.教学重点:
用温度表测量气温,发现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气温的差异
教学难点:
学习温度表的读数方法
3.教学设计:
活动一:
了解、比较测量气温的方法
活动目的:
1.通过比较各种获悉气温的方法,知道用温度表测量气温是最可靠的方法。
2.通过讨论,激发学生探究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气温情况的欲望。
活动器材:
温度表
活动二:
用温度表测气温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初步了解温度表的构造,能说出温度表中的红色液柱是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的。
2.通过利用温度表测量气温的活动,初步学习正确使用温度表。
3.通过实地测量,发现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气温不同。
活动器材:
温度表
活动三:
介绍百叶箱
活动目的
1.通过介绍,初步了解百叶箱的构造和用途。
2.通过了解,体会科学观测与记录的重要性。
活动器材:
介绍百叶箱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
了解、比较测量气温的方法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讨论:
知道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气温是
否相同的方法。
*交流:
讨论结果。
*比较:
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选择最佳
方法。
*小结:
利用温度表测量气温是一种最可
靠的方法。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图片或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说理由。
*教师要提醒学生耐心倾听,并记录学生的方法,便于之后的比较。
活动二:
使用气温表测量气温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讨论:
如何正确使用气温表?
*思考:
温度表红色液柱是怎样变化的?
*活动:
测量和记录不同地点的气温。
*结论:
不同地点气温有所不同。
*指导学生在读数时视线与液面保持水平。
*可让学生用温度表在不同的温度中测量后再进行思考。
*指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归纳。
活动三:
介绍百叶箱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讨论:
在什么地方测量,最能代表校园的气温。
*布置任务:
测量并记录一周天气情况。
*了解百叶箱。
*介绍天气预报的测量方法。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上海 小学 自然 学科 科教 备课 年级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