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三生教育教材分析.docx
- 文档编号:27241698
- 上传时间:2023-06-28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2.83KB
五年级三生教育教材分析.docx
《五年级三生教育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三生教育教材分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三生教育教材分析
五年级《生命生存生活》教材解读
2009年09月09日23:
32:
11来源:
会泽县者海镇中心学校
五年级《生命生存生活》教材解读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席学荣
一、教材的主干知识
1.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爱生命——发展生命
2.知道生理——调节心理——遵守伦理——懂得哲理——明白事理
3.珍惜生命——快乐生存——幸福生活
二、教材的重点知识
1.生命教育
认识自己的出生和死亡、人的社会生命(血缘亲情关系)、地球上的多彩生命;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精神生命等)、尊重大自然的生命(地球上多彩的生命、它们和我们在一起,它们的生命受到威胁);爱惜自己、他人和自然界生物的生命(生命既脆弱又顽强、它们的生命受到威胁,它们已离我们而去。
);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使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
2.生存教育
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树立正确的生存观念。
做一个幸福的人,必需从小立志,要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有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去追求;正视自己的缺陷、不要轻言放弃;每个人都要有法律的意识,要向周围的人学习,具有团队精神;当危险来临时如何机智面对;认识生存环境,生存环境正在发生变化。
3.生活教育
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的幸福生活。
培养学生具有积极的心态;学会与人交往,能与异性友好相处;能感受生活中的快乐、寻找生活中的快乐、与别人分享快乐,;具有创新的能力;幸福来源于生活中有意义的、有目的的追求。
在其他条件一样时,幸福的人有着更好的人际关系,在学习或工作上表现得更好,更长久。
一级
二级
三级
目标
生命
教育
1.我们的成长
● 我从哪里来
认识人的出生和死亡、人的社会生命(血缘亲情关系),生命有限,生命是有意义的
● 我们在成长
● 父母从哪里来
● 他们到哪里去了
2尊重你我他
● 尊重自己的生命
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劳动成果、人格等)
● 尊重他人的生命
● 尊重劳动的成果
3我们在一起
● 多彩的生命
世界上只有一个我(独特性)珍爱自己、他人和自然界生物的生命,树立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
● 和谐的生命
● 生命受到威胁
● 消失的动植物
4.谢谢您的爱
● 我记住了你
学会感恩,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发展生命,使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
● 表达感谢
● 献出你的爱
生存
教育
5.编织金色的梦
● 从小立志
一个幸福的人,必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有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去追求;正视自己、不要轻言放弃自己的理想。
● 正视自己
● 不轻言放弃
6生活中的规则
● 身边的规则
具有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素质。
● 法律是国家的规则
● 每个人都要遵纪守法
7赏识的力量
● 发现优点
会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优点,会赏识自己和别人,能互相学习。
● 赞扬和赏识
● 互相学习
8合作的团队
● 学会合作
具有团队精神,学会合作与分享、树立责任意识。
● 承担责任
9危险来临时
● 避免被侵犯
理智面对侵犯、当地震来临时,如何科学逃生。
● 当地震来临时
10环境在变化
● 气候变暖
环境面临危机(全球变暖、能源危机),从我做起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 能源危机
● 拯救自己
生活
教育
11积极的心态
● 问题本身不是问题
具有积极的心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
● 伤痛总是难免的
● 阳光总在风雨后
12快乐每一天
● 感受快乐
会感受快乐,寻找快乐、与别人分享快乐。
● 寻找快乐
● 分享快乐
13学会交往
● 同学和朋友
会与人交往,会交朋友、与异性友好相处,处理好异性之间的关系。
● 我想成为你的朋友
● 男生和女生
14创造新天地
● 不要被习惯束缚
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 创出新的世界
15与幸福同行
● 幸福在哪里
会寻找幸福,要珍惜幸福,幸福来源于生活中有意义的、有目的的追求,个人的幸福总是和国家、民族的幸福联系在一起的。
● 实现幸福
三、教材具体内容分析
1.我们的成长
(1)教材分析
当下,物质追求的迷失和生命意义的缺失,使人们陷入了深深的精神迷惘和意义危机;生存压力的增加和生活意义感的消失,使个体产生了“为何而生”的困惑;人际关系的淡薄,使个体产生了强烈的孤独感。
因此,个体变得越来越脆弱,塑造完美而健康的人格成为学校、社会追求的目标。
了解生命的有限性,珍爱生命、体验生命,确立以人为主体,找到一种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并寻求积极向上的人生意义,最终实现生命的超越和升华的教育。
人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存在于世界上,是不能脱离社会单独存在的。
要教育学生认识到个人之生命源于父精母血,首先与父母家庭相系为一体;且人们生命之成长必扎根于社会文明、文化与传统的土壤中,故而与他人、与过去现在未来之一切人的生命亦相系;。
许多小学生只知有生而不知有死。
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也有意避讳死亡。
就算不得不提到死亡时,也往往用把死亡描写得非常“优美”的童话、寓言来说明;或者告诉他们死去的人是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暂时不能回来;抑或告诉他们死去的人其实是去了天堂、去了西方极乐世界……这样就向孩子传递了一些关于死亡的不正确信息,使不少孩子误以为死亡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人死去了还会活过来,结果导致一些孩子视死亡为儿戏。
在小学生命教育中渗透死亡教育,让少年儿童从小就知道“生、老、病、死”是自然界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物的必经历程,死亡是一切生物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的必然的最终归宿;人的生命历程中不仅有必然的正常死亡,也有因各种变故造成的非正常死亡。
使他们明白个体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要能够正确面对死亡,正确面对生命中出现的挫折与磨难,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确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不断赋予生命以新的内容和价值。
教材由我从哪里来、我们在成长、父母从哪里来、他们哪里去了四个部分组成。
通过图片资料,认识人生命的诞生,青春期的变化、认识人的血缘亲情关系活动体验、人的自然生命是有限的。
(2)学习目标
认识人的出生、成长和死亡、人的社会生命(血缘亲情关系)初步认识血缘关系和进行死亡教育;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珍惜生命。
(3)教学建议
本活动内容较多,建议为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我从哪里来、我们在成长。
在组织活动时,教师要让学生搜集尽量多的信息进行回报展示,让学生充分交流。
第二课时完成父母从哪里来、他们到哪里去了两个活动。
在组织活动时要完成第四页方框图。
了解前辈的故事,让学生交流汇报。
生命誓言:
(多媒体显示)请同学们一起举起自己的右手,站立宣誓:
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我们不轻言放弃;
当自己的生命遭遇困境时,我们要勇敢面对;
当生命不再完美时,依然肯定、悦纳生命。
2.尊重你我他
(1)教材分析
200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实施纲要里,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尊重。
这个“尊重”,不仅仅指一般意义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包括了尊重他人、尊重我们生活的地球、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当然也包括尊重自己。
21世纪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关键在于尊重教育。
尊重他人,并不是失去自己。
是基于平等,在彰显个性基础上的对他人的人格尊严的尊重实际上是“开放的我”,“自立的我”的延伸。
尊重他人的教育内容是:
平等待人,诚实守信,善于助人,不窥探、干涉他人隐私,宽容大度等。
尊重他人,强调平等:
尊重自己,强调自立;尊重他人,强调平等:
尊重社会,强调责任;尊重自然,强调和谐;尊重知识,强调创新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与欣赏,在传统的认识中,尊重往往是对上的,如尊老爱幼、尊师爱生等。
孩子通常不在受尊重导致成功,轻视导致失败,教育中让学生首先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任何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我们没有理由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注视别人,也不能用不屑一顾的神情去鄙视他人,更不应该用含沙射影的语言去中伤别人。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假如别人在某些方面不如自己,我们不能用傲慢和不屑的表现去伤害别人的自尊;“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假如自己在有些方面不如他人,我们也不必以自卑和嫉妒去代替应有的尊重。
只有诚心的尊重,才会有不耻下问的心态,才会有共同的进步。
一个真正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必然会以平等的心态、平常的心情、平静的心境去面对所有生活中的强者与弱者,所有生中的幸运者和不幸者,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真心的尊重。
人们常常说:
“劳动是最伟大的,是光荣的。
没有劳动,就没有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然而,劳动也是最辛苦的,要付出心血和汗水,有时候就得献出生命。
因此,我认为,任何人的劳动都应该得到称赞,任何人的劳动都应该得到尊重。
劳动,不仅是伟大的,而且还是非常的神圣。
从某种意义上讲:
劳动创造了人类,创造了历史,创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任何一种劳动,都能创造财富,对人类都有贡献,所以,任何一种劳动都应该受到尊重,劳动果实也应该加倍的珍惜。
教材由尊重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尊重劳动成果三部分组成。
教材中的每幅图都是一个故事,教学时,例如,第6页图3,不爬变压器围栏;图4,如何食用野生菌;第7页,图1将田埂上的草打结。
(2)学习目标
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劳动成果、人格等),改变自己的行为,树立尊重的意识。
(3)教学建议
教学本主题活动的时间建议为1课时。
教学时,除阅读、分析资料外,可通过学生观察图、续编故事、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进行学习体验。
3.我们在一起
(1)教材分析
尊重自然的前提是认可人与自然的平等地位;既不对自然顶礼膜拜,也不把自然视为自己的臣民和征服对象,而是把自然视为人类的合作伙伴。
尊重自然的基本要求是尊重并维护自然的完整性与稳定性,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不大规模地毁灭物种,不过快地毁灭其他物种的栖息地。
尊重自然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更不意味着人类不可以利用和改造自然。
它只是要求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时要尊重自然的基本规律;在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同时,适当关注其他生命的生存和延续。
现代系统科学和环境科学已经告诉我们,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系统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人类的命运与生态系统中其他生命的命运是紧密相连、休戚相关的。
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最终会返回来伤害人类自己,所以,人类对自然的伤害实际上就是对自己的伤害,对自然的不尊重实际上就是对人类自己的不尊重。
这里的问题已经不是人类应不应该尊重自然的问题,而是人类实际上能不能够不尊重自然、或是否还可以选择不尊重自然的问题。
人类既然不想伤害自己,他就只能选择尊重自然,选择不伤害自然。
随着人们的道德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和环境意识的普遍觉醒,人们已经开始把道德关怀的对象扩展到了人类之外的动物、其他生命和整个地球。
人类伦理的调节范围也是逐步扩展的。
最早的伦理调节的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后来的伦理致力于调整人与社会的关系,现代伦理则已开始尝试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材由多彩的生命、和谐的生命、生命受到威胁、消失的动植物四部分组成。
让学生树立珍爱自然界生物的生命,树立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
教学时,教师还可补充其他资料进行教学。
(2)学习目标
珍爱自己、他人和自然界生物的生命,树立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
(3)教学建议
教学本主题活动的时间建议为1课时。
教学中除阅读、分析资料外,可通过学生观察图、讲故事、角色扮演、查阅资料等活动让学生进行学习体验。
4.谢谢您的爱
(1)教材分析
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德,一种对社会的责任感。
不仅儿童、青少年需要培养,任何一个人都应当具备。
心存感恩,一想到大自然,就会珍惜生态环境不要被破坏,关心大气和水源别被污染;心存感恩,一想到赐予自己生命的父母,孝敬之情就会油然而生;心存感恩,一想到提供自己衣食住行的广大劳动者,就会对他肃然起敬。
感恩之心能使人时时感到愉悦与温馨。
心存感恩,你自会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才能知足常乐,少怨气与烦恼,心灵便获得平静与安宁。
人人都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那么我们社会就将拥有更多的善意与爱心,更多的和谐与公正。
人的本质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生命是相互依存的,每一样东西都依赖于其他事物的存在。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处处受到社会的“恩赐”:
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爱人的关爱,他人的各种服务,大自然的赐予等等。
但对于社会的恩惠,有些人麻木不仁,熟视无睹,浑然不知。
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现在不少孩子认为家长的付出与关爱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对父母不尊重、不关心;有的人对社会相当冷漠,认为这个社会与他毫无干系;有的人接受别人的资助,也不知道感恩。
某地有个年迈的老人,曾无偿资助80多名贫困大学生,但那些大学生毕业后,竟没有一个人去看望她,甚至连封问候、感谢信也没有。
“感恩”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也是现代社会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现。
让小学生学会感恩,需要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从小学会知恩、学会尊重他人。
教材由我记住了你、表达感谢、献出你的爱三部分组成。
使学生学会感恩,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使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
教材第15页组图为一个受到资助的同学怎样感恩的故事。
(2)学习目标
1.认识感恩的重要性及意义。
2.学会感恩、学会表达自己的感谢。
3.改变自己的行为,从现在起树立感恩的意识。
(3)教学建议
教学本主题活动的时间建议为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我记住了你和表达感谢,第二课时完成献出你的爱。
教学中除阅读、分析资料外,可通过学生观察图、讲故事、角色扮演、查阅资料等活动让学生进行学习体验。
本主题中要求学生在感恩树上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谢的活动除在课堂上完成外,还可在教师节、春节、母亲节、生日中开展活动。
蓝丝带活动,教师要提前布置学生准备好材料,除在课堂上完成外,还可让学生回家开展活动
第二课时时让学生说说感受。
献出你的爱活动中,有一个环节是角色扮演,教师要认真组织,但要注意安全。
5.编织金色的梦
(1)教材分析
有些人认为小学生年纪小,不着急,长大了再立志也不迟。
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中国有句古话:
“有志不怕年纪小,无志百岁也枉然。
”其中讲的道理很对,有志气的人年纪小就能建功立业,无志气的人活上一百岁也将一无所成。
我国当代最杰出的桥梁专家茅以升,11岁那年看到文德桥压塌的悲惨情景,就立下了大志,要为人们造一条结实的桥。
为了实现愿望,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认真观察桥;读书读到桥,就把内容摘抄下来,看到报刊上桥的照片,他就搜集起来。
15岁他就考入了专门学习造桥的学校,继而走上了桥梁建筑的道路。
后来他实现了自小的理想,造了著名的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
许多的仁人志士,就是从小开始选定目标,立志成为有用之才的。
深受我国人民爱戴的总理周恩来,十三、四岁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国建国的高级领导人朱德,青年时便追求远大的革命理想,摈弃高官厚禄,放弃师长不当,千里迢迢找到共产党;数学家陈景润上初中时,就想到“数学是什么事也少不了它的。
”立志在数学方面为祖国作出贡献。
所以说,目标产生使命感,使命感产生动力。
动力的源泉是目标。
你可以去追求完美,但你一定不要做完美的奴隶。
正视缺陷,你就会发现你失去的只是一点点,你将得到的却是很多很多。
教材由从小立志、正视自己、不轻言放弃三部分组成。
(2)学习目标
一个幸福的人,必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有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去追求;正视自己、不要轻言放弃自己的理想。
(3)教学建议
本主题教学时数为1课时。
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学生写的“我的志向”,教材23页资料导读为一个哲理故事,要多让学生思考。
6.生活中的规则
(1)教材分析
对国家和社会来说,法律法规就是规矩;对学生来说,学生守则和规范就是规矩。
遵纪守法,是对每一个公民的最基本要求。
作为国家的小公民,社会的小主人,同样应该学法、懂法、守法、护法,人人守纪,事事依法,在保护自己权利的同时,不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能否遵纪守法是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外在表现。
把法律法规看得更加神圣,从小为创建和谐的法制社会出力,重规则强调责任,尊重人格强调权利,
遵守法律法规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是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的基本前提。
教材由身边的规则、法律是国家的规则、每个人都要遵纪守法三部分组成。
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学生身边鲜活的例子,充分利用书中插图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2)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素质。
(3)教学建议
教学本活动时,一定要从学生身边入手从发生在课堂、校园的典型案例开始,教材中的资料要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传物游戏、叶紫的故事要让学生认真体验。
本活动中,认识相关法律部分可能有点枯燥,教师应先让学生说,收集相关法律条款的基础上在进行教学,本部分不要讲得太深。
7.赏识的力量
(1)教材分析
小学高年级学生,儿童间相互影响、相互模仿的广度和深度会有新发展。
如果说少儿早期模仿和交往的对象主要是家长和教师构成的群体的话,那么到少儿中、晚期模仿和交往的对象就会逐渐发展为以友伴群体为主了,友伴榜样的作用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模仿有正面积极向上和反面消极落后之分,通过树立正面典型,进行积极教育,才有可能使儿童的模仿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每个人都渴望被人赏识,因为人人都有缺点和脆弱的一面,赏识像一道灿烂的阳光,会照亮一个人的心灵,会打碎自卑的枷锁,会鼓起人乘风破浪的风帆,会使整个世界为之改变。
有幸得到赏识的人,会爆发出惊人的潜力。
欣赏别人其实就是真诚地分享对方的闪光之处,他会带给我们非常单纯的满足、愉悦和欢乐。
我们不见得喜欢我们所欣赏的人,但一定喜欢赏识我们的人。
赏识最基本的行为就是认识并肯定别人的成绩,赞赏别人的成绩。
有效地赞扬常常能够改变人的一生。
教材由发现优点、赞扬和赏识、互相学习三部分组成。
教材第30页的资料导读,主要是要让学生知道随时随地都有学习。
第31页驴的故事是一个哲理的故事,蕴含着该向别人学什么,应该怎样学的道理。
(2)学习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会发现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学会赏识别人,能够互相学习。
(3)教学建议
教学时,教师要尽量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和感悟,多让学生模拟生活场景,展开讨论
8.合作的团队
(1)教材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具备与人合作、分享的品质。
善于与人合作、分享是时代的需求,是幼儿们适应社会,立足社会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或许你的能力很强,人际交往技巧也不错,但你仍然要懂得团队中互助合作与分享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毕竟组建团队就是为了高产出,只有每个成员积极参与、共同解决问题,才能保持上乘的生产率和产品质量。
就发展团队而言,增进交流和改进工作方法同样重要,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必须认真对待。
责任感是做人的基础。
要教育学生成人,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就应当教育他们成为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负责和对自然负责的人。
人自身的发展,对社会的贡献,以及人与人的交往,都靠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
人的道德自律、遵纪守法靠的也是责任感。
责任感是一个真诚人的标志。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是一个人受到别人尊重和信赖的基本条件。
陶行之先生说过: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真人一定是有责任感的人。
责任感更是成才的基础。
进取精神、科学态度、创新能力是优秀人才的可贵品质,这些都离不开责任感,只有建立在强烈的责任感的基础上,才可能迸发出耀眼的火花。
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孩子,会因为找不到自己的生命在社会中的地位与重要性,而感到迷惘,而失去向上的动力。
今天的在校学生,享受着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成果,独生子女的优越生活条件使其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加重。
虽然我们不断地教育孩子,自己的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命运、民族的盛衰,但由于没有用更现实可能的目标与体会来鼓舞、激励他们,这些长远的目标就显得空洞,缺乏实际意义。
因此,在学校德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让学生从自我为中心的小圈子里跳出来,走入以利他为中心的广阔世界中去意义重大。
责任心是一个人对其所属的群体的共同活动、行为规范以及他所承担的任务的自觉态度,它不仅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影响到儿童的学习与智力开发,同时,它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
教材由学会合作、承担责任两部分组成。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树立责任意识。
本课的三个活动体验都是在室外进行,教师要认真组织,特别是第三个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一般就是四人小队,人数太多。
第35页上图,是让学生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2)学习目标
具有团队精神,学会合作与分享、树立责任意识。
(3)教学建议
本主题活动建议教学时间为2课时。
同时也是一个长期教育的活动。
第一课时完成室外活动,体验围正方形、“统一行动”、丈量。
教师要精心组织。
教学结束后要让学生写出体验日记。
第二课时完成室内部分,阅读资料,分析讨论,汇报体验,角色扮演续故事。
两个实践活动都是可以进行评比的项目,可在一个月后举行徽章展览。
学期末开展“我为集体做贡献”汇报会。
9.危险来临时
(1)教材分析
儿童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他们的安全更多的是依赖于成年人给予的保护。
当受到来自儿童所信赖的成年人的性侵犯时,可能会造成部分儿童的安全感的缺失。
而且儿童心智发展尚未成熟,一旦受害者内化了许多与性侵害相关的痛苦和恐惧,使其自我认同及认知能力受到伤害。
她们会因此对他人失去信任,并且经由一些外显的行为表现出来,对于一部分受害者甚至会产生长期的影响,影响她们的学习、成长和人格发展。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强烈地震让人类震惊,正确认识地震,树立防震意识、掌握逃生技能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由于儿童没有性意识,也有一些受害者,在受到性侵害的当时并没有对她们产生太严重的影响,但是,当她们进入青春期后伴随性意识的萌动,遭受性侵害的记忆重新被唤醒,被害儿童很可能会认为自己与同辈群体不同,自我价值感降低。
并因负面事件而提高了自我责难,从而产生了不安、自责和恐惧等心理压力,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强烈地震让人类震惊,云南近几年来地震频发,正确认识地震,树立防震意识、掌握逃生技能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教材由避免被侵犯、当地震来临时两部分组成。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如何理智避免被侵犯,当地震来临时,如何科学逃生。
(2)学习目标
让学生理智面对侵犯、当地震来临时,如何科学逃生。
(3)教学建议
本课教学时,要利用教材插图,认真组织学生讨论,第一部分重点讲了如何防范性侵犯,教师不能回避,要认真讲清楚。
10.环境面临危机
(1)教材分析
全球变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三生 教育 教材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