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北师大版.docx
- 文档编号:27240229
- 上传时间:2023-06-28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3.19KB
五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北师大版.docx
《五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北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北师大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北师大版)
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
㈠数与代数
单元“倍数与因数”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学习的主要内容有:
认识自然数,倍数与找倍数,2、5、3倍数的特征,因数与找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知识。
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计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本单元的具体学习内容安排了六个情境活动:
在“数的世界”活动中,主要是认识倍数和因数;在“探索活动——2、5的倍数的特征”中,学生将经历探索2、5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2、5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在“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中,学生将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在“找因数”活动中,利用直观的拼图游戏,让学生体会、掌握找因数的直观方法;在“找质数”活动中,引导学生经历用“筛法”制作质数表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并在活动在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一些数学史,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在“数的奇偶性”活动中,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法问题策略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在100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以及知道质数、合数;将经历2、3、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合情推理的能力;在探索数的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或猜想验证等探索方法,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第三单元“分数”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学生已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习分数的再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分数大小变化规律、公约数、约分、公倍数、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
这些知识的学习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四则计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是分数教学的重点。
本单元的具体学习内容安排了九个活动情境:
在“分数的再认识”活动中,通过具体的情境,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了解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则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在“分饼”与“分数与除法”两个活动中,学生将知道分数的分类标准,并能掌握带分数与假分数的相互转化的方法;在“找规律”的活动中,经历探索分数大小不变规律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在“找最大公因数”与“约分”两个活动中,学生将认识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正确地约分,也为后续理解、掌握通分的方法打下了基础;在“去少年宫”与“分数的大小”两个活动中,学生将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并能运用这一知识,会正确地通分与比较分数的大小。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运用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以及实际应用、分数的混合运算、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等。
在学段时,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加减法,在本册教材的单元与第三单元中,他们又学习了倍数与因数以及分数的再认识等,学生理解、掌握了这些知识,则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为进一步加强学习的探索性,本单元的具体学习内容分为四个情境活动呈现:
在“折纸”的操作活动中,主要学习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发芽实验”中,主要是应用异分母加减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星期日的安排”中,则重点学习分数的混合运算;在“看课外书时间”中,通过解决不同形式数的比较,引出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的方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㈡空间与图形
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
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方法、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以及梯形面积计算的方法等。
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本单元具体学习内容分为五个情境活动,在“比较图形的面积”的情境活动中,主要是借助方格纸作为载体,让学生自主地比较各种不同形状图形面积的大小,通过学生比较的活动,让他们体验到确定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是有多种比较的方法。
在“地毯上的图形面积”中,除了继续巩固数格子的方法外,重点将向学生渗透如何将图形“化整为零”的策略思想。
在“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情境活动中,通过提出解决公园草坪面积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探索活动——三角形的面积”的情境活动中,为让学生能自主地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教材除呈现了学生需要解决的三角形面积的实际问题外,更重要地是提出了如何把三角形进行转化的要求,这也是学生寻求解决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重要思路。
同样,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学生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教材呈现了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以及面积公式推导的方法,目的是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参与探索活动之中。
在“探索活动——梯形面积”的情境中,重点是利用学生前两个基本图形推导的经验,探索梯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同样,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活动之中,教材呈现了多种探索的方法,说明学生不同探索过程的思路。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知道比较面积大小方法的多样性;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运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在探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获得探索问题成功的体验。
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与生活中各种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与计算。
在第二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这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
本单元的具体学习内容安排了两个情境活动:
在“组合图形的面积”中,重点介绍组合图形的形成以及计算组合图形的分割方法;在“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中,主要学习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与计算。
通过这些内容的安排,让学生形成解答组合图形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在探索活动中,认识组合图形、并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能正确运用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能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大小,并能用不同方法计算面积。
㈢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与运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知识设计日常生活中的方案。
在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客观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的,在三年级时,他们学习了客观事件出现可能性的大小,认识到可能性大小的出现是与相关的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在四年级时,教材安排游戏公平的活动,让学生认识等可能性。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在前几个年级学习基础上的发展,进一步运用分数来描述可能性大小的程度。
本单元的具体学习内容安排了两个情境活动:
在“摸球游戏”中,通过学生摸球的游戏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分数表示可以可能性的概念,并会用分数表述摸球活动中可能性的大小;在“设计活动方案”中,主要是利用所学的知识,能根据指定的条件,独立地设计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游戏活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知道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形式,并能根据所给定的条件,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程度;能按指定可能性大小的条件,设计相关的方案。
㈣综合应用
本册教材安排的综合应用内容将进一步整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三个领域的内容,并进一步加强课堂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结合,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
在教材编写的结构上,继承了前四个年级的“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编排的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特点,在每个单元的学习,都安排了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内容,以拓展学生的视察,提高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
同时,又增强了专项综合应用的篇幅,每个专题均有若干个小专题组成,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综合应用知识的机会。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集中性的专题综合应用内容:
在“数学与交通”的专题综合应用活动中,安排了“相遇”、“旅游费用”以及“看图找关系”三个小专题的内容,通过这些活动,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思想;在“尝试与猜测”的专题综合应用活动中,安排了“鸡兔同笼”与“点阵中的规律”的两个小专题,通过这两个活动,引导学生关注与思考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从中能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
在“数学与生活”的专题综合应用中,安排了“迎新年”、“密铺”与“铺地砖”三个小专题,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现象分析与解决,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本册教材的综合应用活动,学生应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和方法,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并能认识到数学在实践中的作用。
二、本册教材编排特点
提供现实生活中的学习素材,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视多种数学活动的安排,关注知识、方法形成过程。
搭建探索数学问题的平台,鼓励学生探索和交流。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
开展富有特色的专题活动,提高综合应用所学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择优促差措施
学生学习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27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2人。
学生进入高年级以后,身心变化都比较大,注意力、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与思维能力等智力素质正在迅速发展。
他们的非智力素质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们对老师虽仍是高度信赖,但是已不再无条件的盲目信赖;能够逐渐吸取同伴的经验,友谊比较稳定;自我行为调节水平逐渐提高;成就意识、竞争意识、主动参与等方面的主体素质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本班有部分学生课堂常规做得较差。
上课随意性较大,喜欢的课程能够认真听讲,学习较主动;不喜欢的课程就讲话、下位、玩东西;学生没有良好、明确的学习动机和目的;课堂上,部分学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思考问题不积极,举手发言不踊跃,人在心不在。
但大部分学生基本已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
有部分好动学生仍需要进一步加强良好习惯的培养。
择优促差措施
本学期为了更好的提高五年级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特制定以下择优促差措施:
在班级内成立“一帮一”“手拉手”优差学习互助组,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进一步转化后进生。
积极探讨、尝试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如:
赏识教学法:
通过鼓励表扬等方式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信心。
因材施教法:
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扬长避短,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教师坚持做到每节课“层级化”训练分明,练习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既有“双基”知识,也有拓展训练,保证后进生学有所获,优等生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个别学生适当放低要求,放慢教学进展,打好基础,对后进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方面提出科学而严格的要求。
XX-XX年度秋学期五年级数学课时安排计划
进度安排
周次日期单元课题教时执行情况
25----8.271数的世界、2、5、3的倍数特征、
30---9.31找因数、找质数、练习一5
6----9.102数的奇偶性、比较图形的面积
13---9.172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
20----9.242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
9.27----10.12“十一”放假
10.4------10.83分数的再认识5
10.11------10.153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与除法5
10.18------10.223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5
010.25-----10.293找最小公倍数、分数的大小5
111--1-----11.54数学与交通、旅游费用5
11.8-----11.124看图找关系、整理与复习5
311.15-------11.195分数加减法一
11.22----11.265分数加减法二5
11.29-----12.36分数与小数5
12.6-----12.106鸡兔同笼、点阵中的规律5
12.13------12.176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5
12.20-----12.246复习期末测试
12.27-----12.31复习
01.3----1.7期末考试
课题数的世界第1课时
学材分析教学重点:
找一个数的倍数。
教学难点:
如何去找一个数的倍数。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数的概念与整数的乘除法的基础进行教学的。
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认识数与因数。
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导学策略尝试练习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
师:
在1—4年级中,你学习了哪些数?
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二、探究新知
师下定义
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下定义自然数与整数。
倍数与因数
师:
你能从这些数中选择几个组成几道乘法与除法算式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并拿出一个乘法算式下定义。
三、巩固新知
说一说
出示:
20×5=100
0÷5=4
找一找
出示第3页
看谁找得快
练一练第2、3题。
四、总结
师: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有何收获?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向全班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数学知识。
学生对所举的数进行分类。
学生独立思考并根据教师的要求编出几道式题。
学生根据其他的乘法算式说说倍数与因数。
先指名学生进行回答,然后同桌互说。
学生口答,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口答,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进行反馈。
板书设计:
像0、1、2、3、4、5、…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教学反思
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第2课时
学材分析重点:
2、5的倍数的特征。
难点:
如何找到2、5的倍数的特征。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倍数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2、5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
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偶数。
在观察、猜测和讨论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导学策略探究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激趣
师出示一些数
师:
你能很快找出哪些数是2的倍数?
比一比谁快。
师随意写出一个数
师: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有关2、5的倍数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
猜测、验证2的倍数的特征。
师:
你认为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
师:
那我们如何去找2的倍数的特征呢?
师:
那先请同学们一起去找找2的倍数吧。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的倍数。
你问我答
师随意说出一个数并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判断是否是2的倍数。
教师下定义:
偶数奇数
师进行板书
5的倍数的特征
师:
那5倍数又有什么特征呢?
你能用刚才学到的方法去寻找5的倍数的特征。
师生共同进行总结5的倍数的特征。
三、巩固新知
练一练1
数学游戏
书本上第5页
四、总结
师: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有何收获?
生独立完成,并介绍自己的方法。
学生根据数判断是否是2的倍数。
并说说自己的方法。
同时学生说数让教师来猜一猜。
生全班自由交流并简单介绍自己的想法。
生在数学书上的第4页找出2的倍数,用符号划出来。
并找找2的倍数的规律。
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全班进行反馈,交流。
在反馈的基础上,进行总结2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根据老师说的数用手工表示是不是2的倍数。
生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一起寻找5的倍数。
并找出5的倍数特征。
全班进行交流,反馈。
互相进行评价。
生独立完成,全班进行反馈、评价。
师生共同完成游戏,并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知识。
板书设计:
5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教学反思:
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第3课时
学材分析重点:
3的倍数特征
难点:
判断3的倍数特征的方法。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如何寻找2、5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发展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
导学策略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五、激趣
师随意写出一个数
师: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有关3的倍数的特征。
六、探究新知
猜测、验证3的倍数的特征。
师:
你认为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
师:
那我们如何去找3的倍数的特征呢?
师:
那先请同学们一起去找找3的倍数吧。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的倍数。
你问我答
师随意说出一个数并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判断是否是3的倍数。
七、巩固新知
练一练1
数学游戏
练一练第2题
找出9的倍数
学生根据数判断是否是3的倍数。
并说说自己的方法。
同时学生说数让教师来猜一猜。
生全班自由交流并简单介绍自己的想法。
生在数学书上的第6页找出3的倍数,用符号划出来。
并找找3的倍数的规律。
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全班进行反馈,交流。
在反馈的基础上,进行总结3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根据老师说的数用手工表示是不是3的倍数。
并说说自己的判断方法。
生独立完成,全班进行反馈、评价。
师生共同完成游戏,并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知识。
生小组完成练一练第3题,并小组讨论9的倍数的有关特征。
全班进行交流、
课题找因数第1课时
学材分析教学重点、难点:
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找一个数的倍数与因数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的。
学习目标1、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到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导学策略尝试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小正方形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
拼小正方形
师根据学生的反馈,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反馈结果。
=1×1212=2×612=3×4
二、探究新知。
下定义
师:
12可以用三个乘法算式来表示。
从乘法算式中可以知道12有哪些因数?
师:
我们可以根据乘法算式找到一个数的全部因数。
试一试
和15的全部因数
三、巩固新知
第2题:
2、第3题:
利用数形结合,进一步体会找因数的方法。
第5题
四、总结
师:
通过这节课研究,你有何收获?
板书设计:
找因数
面积是12的长方形有:
6种1×12=12
×6=12
图形3×4=12
学生根据要求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生独立完成并在书上画出示意图。
全班进行交流、反馈。
学生根据三个乘法算式,说出12的所有因数。
生独立完成,并找出全部因数。
全班进行交流、反馈。
并介绍自己的找因数的方法。
先让学生自己找一找18的因数和21的因数,并用不同的符号做好记号,然后让学生说说找因数的方法。
最后,说说哪几个数既是18的因数,又是21的因数。
可以引导学生用找因数的方法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将想到的排列方法列出来,在交流的基础上,使学生经历有条理的思考过程。
48=1×48=2×24=3×16=4×12=6×8,48有10个因数,就有10种排法。
如每行12人,排4行;每行4人,排12行等。
37只有两个因数,只有两种排法。
课题找质数第1课时
学材分析教学重、难点:
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找因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习目标1、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
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导学策略尝试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
师出示1――12个数。
师:
你能用最快的速度找出这12个数的全部因数吗?
二、探究新知
分类
师:
你能根据每个数的因数的个数将这些数分为几类吗?
师根据学生它的回答进行分类,并进行板书。
下定义
师:
只有2个因数。
也就是说只有因数1和它自己本身的数。
我们叫质数也叫素数。
有3个或3个以上的因数的数我们叫合数。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三、巩固新知
出示
3、21、15、2、14、19、9
师:
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
为什么?
筛选法
师:
练一练第1题
四、总结
师:
通过了课的研究,你有何收获?
学生根据要求找出12个数的因数。
全班进行反馈。
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进行交流自己的分类方法。
全班进行反馈,将这些数分为几类,并说说自己分类的理由。
生自习书本。
生独立思考,全班进行反馈、校对。
指名学生进行口答。
学生根据提示进一步进行筛选,全班进行反馈,100以内的质数。
板书设计:
找质数
拼长方形表格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就叫合数。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课题练习一第1课时
学材分析教学重难点:
找因数与找质数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单元的基础知识上进行教学的。
学习目标1、复习2、3、5倍数特征的数并整理所学知识。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策略导练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揭题
师:
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复习本单元学习的知识。
并学习练习一
二、基本练习
整理知识
师:
在这一单元中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复习2、3、5的倍数特征。
师:
2、3、5的倍数有什么征吗?
你能举出这样的几个数吗?
出示一些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册 数学 导学案 北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