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与评估汇报提纲副本.docx
- 文档编号:27238696
- 上传时间:2023-06-28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103.37KB
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与评估汇报提纲副本.docx
《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与评估汇报提纲副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与评估汇报提纲副本.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与评估汇报提纲副本
xx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技术学专业评估与建设汇报
专业建设是衡量学校办学层次、学科建设的主要标志之一,鲜明的专业特色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对教学团队、人才培养、学位点建设、科学研究、教学改革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学校有关专业建设评估的要求,立足本专业“十一五”期间奠定的基础,认真地分析我们的现状,确定我们新的努力方向,积极谋划可持续发展,特汇报如下,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和同仁。
一、专业发展概况
xx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创办于1987年,同年招收二年制专科生,199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3年申获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学位点。
经过近30年的努力,已成为全省教育技术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和聚集中心,对全省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信息化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并在全国同类院校同类学科中显示一定的优势和特色。
(一)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专业的立身之本。
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状况是衡量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指标,也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为专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生教师素质的培养,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和专业技能的训练。
围绕教师的必备素质开展了一系列诸如教师基本功大赛、大学生科普论文竞赛、电脑网络大赛、课件制作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等活动。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
近三年学生参加xx省师范生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
2010年xxx同学和xx同学分获xx省首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理科组省级一等奖,xx同学获xx省首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文科组省级三等奖。
2011年xx等同学(2008级)的作品《绿色环保网站设计》和xx等同学(2008级)的作品《绿色芜湖》获全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
2012年xx同学(xx级)的作品《数字媒体软件学习网站》获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xx同学(xx级)的作品《九年级物理学习网站》获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xx、xx同学(xx级)的作品《xx》获全国第五届计算机设计大赛优胜奖。
xx同学(2009级)的《高校移动数字校园平台的研究与实现--以“师大在线”为例》参加2012年全国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
(以上信息不完整,请xx再统计,并做一个EXCEL表格作为附件7,此附件空缺)
同时加强教育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注重学生学术规范训练,树立学生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
这些措施不仅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而且为他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以及为今后更好地从事教学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近5年来,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中,相当一批考取985高校的硕士和博士,成相关高校教育学科的重要学术力量。
据统计,2011到2013年,本专业本科毕业生共计150人,已就业146人,本专业领域内就业88人,总体就业率分别为96.08%,95.92%和100%。
本专业学生就业呈多元化。
除到中小学任信息技术课教师外,就业的毕业生多数去企业、公司,从事网络服务、视频支持、电视记者、影视制作、教务管理、教育培训等工作。
(二)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形成科研梯队
教育技术学专业经过多年建设,逐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学科专业体系,形成了一支业务过硬,态度严谨,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职称的1人,副教授8人,讲师7人。
在导师队伍上,现有硕士生导师人,外聘导师人;其中,普通研究生导师人,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人。
以科研为先导,以教学为中心,鼓励教师追踪学习教育技术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提高教师的教学和应用水平。
我们先后派遣多名教师前往xx大学、xx大学等进行访学和参加专业培训;邀请知名学者来校举办讲座,提升学术品位;组织“专业发展”活动,加强学术交流,定期组织教师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教学心得,互相讨论与切磋,在观摩中共同提高,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1、科研课题层次高、项目多。
获国家级课题项,部委课题项,省级课题项。
科研总经费万元,其中纵向经费万元。
特别是获得省部级项目的数量,在全省同类院校同学科中居于优势地位。
2、科研成果产出量大、显示度高。
共发表论文余篇。
其中,篇被CSSCI收录,1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或摘编。
出版专著部。
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项。
3、学术研究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优势。
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科坚持教育理论研究的实践旨趣,彰显实践导向的教育学学科品格。
一是注重教育实践问题的理论应答,围绕当代教育信息化的实际问题凝练学科方向。
(三)加强课程建设,突出专业特色
本专业的课程建设主要以体现“师范性”为原则,以“强调复合型、突出实用性”为基本出发点。
教育技术学科是统一于教育教学过程之上由诸多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且又区别于诸多学科的跨学科知识体系,课程设置涉及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中的多个领域。
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本专业的实际情况,我们将信息技术教育和教育软件开发作为主要的专业方向。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信息技术教学法、电视教材的编导与制作、多媒体技术基础、网络基础及教育应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媒体设计、远程教育等。
为了提高学生在信息化社会中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我们在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压缩常规媒体的课时量,注意拓宽专业知识面,加大软件应用和教学技能训练的课时量,把教学、实验和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以致用。
在加强课程建设的同时,逐步构建独特的专业理念,打造新的“专业增长点”。
针对xx省教育信息化专业人才严重短缺,农村教育技术基础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培养农村教育信息化复合型现代教育技术人才的新模式和新途径。
实践证明,这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模式,符合广大农村中小学对于现代教育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
(四)加强对外交流,拓展社会服务
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科发挥自身优势和与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联系密切的优势,开展多种社会服务。
一是通过项目委托等方式,开展教育决策咨询。
起草了《xx省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等重要文件;出版教育专著,为安徽教育改革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承办xx省“基础教育论坛”,研讨基础教育发展大计等。
二是开展各级各类教育技术培训,提升教师和教育领导干部业务水平。
包括国家级高中骨干教师培训,国培计划——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培训、农村义务教育紧缺学科(信息技术)教师提升培训,电子白板教学应用培训等。
三是承担横向项目,为教育主管部门和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1)承办了学术会议。
(2)参加学术会议并做学术报告。
邀请6位国(境)外专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邀请xxx等10余位教育技术学术名家来校讲学;30余人次出席全国性高层次学术会议。
(3)校内学术交流气氛浓厚。
本学科点定期举办敬文讲坛、学术沙龙、研究生论坛、教育技术热点与前沿问题讲座,活跃学术气氛。
二、专业建设现状与改革措施
(一)专业建设规划与培养方案
教育技术学专业自开办以来,根据形势发展与我校实际情况,制订了专业建设规划,力求目标定位准确,规划科学合理。
为此每年选派专业负责人与相关教师参加教育技术学专业指导委员会举办的全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系主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以及xx省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委员会举行的工作会议,及时掌握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数次组织专业教师考察、调研省内外高等学校,与各类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进行交流、探讨办学措施与经验。
本专业根据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精神,又制定了“十二五”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总体目标是:
依托教育学一级学科,整合优质办学资源,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优化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办学体系。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面向基础教育和信息技术行业,培养高素质、强能力、重应用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努力将教育技术专业办成为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专业。
为实现这一目标,具体措施是:
1、通过引进、共享、培养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近三年,引入1名教育技术学硕士,3名教师到xx师范大学做为期半年的国内访问学者,1名教师出国访学。
2、优化专业方向,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精心构建课程体系
教育技术学专业属师范类专业,但是随着基础教育形势的发展和教师教育改革,在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进行了专业方向的优化、调整,适当增加师范类课程,信息技术类课程,精心构建课程体系。
结合本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对全国近二、三年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跟踪、工作性质调查及教育技术新的生长点的分析,从职业定位出发,教育技术学专业能力由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教学与培训能力);数字教育媒体(影视与多媒体创作能力);教育软件工程(教育软件开发能力);数字化教育环境(数字化教育环境建设能力)四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呼应的能力模块构成。
根据教育技术专业能力体系要求,结合教育技术专业学科特色,与本专业能力体系相对应的知识领域如图1所示:
图1能力体系与知识领域的主要映射关系
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要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必须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帮助学生发展专业实践技能,将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研究性实验有机结合,形成相关领域的职业素养培养的实践体系。
它包括信息技术教育、企业培训、多媒体创作、电视教材创作、教育应用系统设计开发、数字化教育环境规划实施等六个方面,它们与教育技术学专业能力体系之间的基本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
图2教育技术专业能力体系与实践领域
在认真解读教育部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的基础上,按照重视公共基础课,突出专业主干课,强化实践课,注重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进行课程结构体系改革。
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实验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实践实训课程模块五个课程模块;在专业课程中设计了信息技术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和教育影视节目创作三个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方向;在选择和设计了六个实践训练项目,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见附件8: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该方案有待完善)
3、加强教研与教材建设,打造优质课程
鼓励教师参与编写专业教材、实验讲义。
组建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促进优质课程建设。
按照教材选用与管理的相关制度,本专业优先选用适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符合课程教学大纲的优秀教材。
近三年共开设专业基础课?
门,选用优秀教材?
门,新编教材?
门;开设专业必修课?
门,选用优秀教材?
门,新编教材?
门;开设专业选修课?
门,选用优秀教材?
门,新编教材?
门。
本专业自编和主编出版《摄影基础与作品赏析》、《网络技术及教育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学》、《非线性编辑》、《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等5部教材,参编《?
》教材?
部。
(参见附件9:
教材编写.xls)
4、加强学科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办学水平
在现有的研究方向基础上,根据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我校人才队伍现状,确定学科方向。
目前,本学科已形成3个各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即信息技术教育、教育软件开发、影视技术与艺术方向。
鼓励中青年教师报考博士研究生,不断提升队伍实力。
提高科研水平,积极开展学术活动,营造学术氛围,在引导和规划青年教师学术研究方向的同时,努力提高现有教师尤其是中高级职称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水平。
从1993年至今,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历经了04、08、12四个版本。
基本上每年都进行修订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发挥我院的教学资源优势,达到因材施教,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的目的。
随着形势发展,培养方案也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借鉴国内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同时保留自己的特色。
早期培养方案经过几年运行,发现其不足是:
一是课程过于庞杂,面面俱到,学习难度大,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二是由于国家的教师教育体系由封闭走向开放,非师范生也可以当教师,增加了中小学的教师来源,我校传统师范专业毕业生去中小学的比例减小,所以主要培养目标应及时调整。
通过近年来的探索与改革,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培养的目标。
12版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培养目标定位:
本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职业定位为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教育信息化的运维、管理技术人员,企事业单位培训设计师以及教育影视与多媒体创作人员、教育软件开发人员等。
(二)专业基础条件
1、教学资源与条件
教学资源与条件是正常开展教学活动的保障,本专业26年的办学历史为教学资源积累与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实验教学条件
教学技术系实验中心由信息技术综合实验室、教育信息资源系统开发实验室、数字图片拍摄与制作室、数字影视创作实验室等组成(参见表5-1),仪器设备总值万元,生均万元。
实验室面积共,生均达。
表1教育技术实验中心基本情况统计表
实验室名称
组成
仪器设备
台件数
资产
总额
实验室
面积
教育技术学实验中心
信息技术
综合实验室
信息技术实验室
微机原理实验室
网络技术实验室
教育信息资源
系统开发实验室
多媒体课件制作实验室
网络开放课程制作室
虚拟仿真实验室
数字图片
拍摄与制作室
摄影室
数字图片制作室
数字影视
创作实验室
电视编辑(对编)室
非线性编辑室
远程教育应用实验室
演播室
数字录音实验室
在实验室管理方面,本系严格遵守学校的有关规定,此外,结合本系实际,制定各类管理规章制度、规程、办法等,主要包括:
《教育科学学院实验室设备管理规则》、《实验室低值易耗品与材料管理办法》、《实验室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办法》、《教育科学学院实验教学规程》、《实验室实验守则》、《实验室学生守则》、《教育科学学院实验员岗位职责》、《安全文明实验室标准》等。
实验教学中严格遵守上述规定,并将其中一些主要的制度制作成标牌上墙以示师生。
(参见附件10:
实验室管理文件)
目前,共有实验教师5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3人(参见表6.2)。
实验师有称职的实验教师队伍,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40%。
表5-2教育技术系实验教师队伍情况统计表
序号
姓名
年龄
岗位
职称、职务
1
46
教辅
高级实验师
5
58
教辅
高级实验师
8
55
教辅
实验师
12
46
教辅
实验师
14
59
教辅
高工
(2)实习实践基地
学院对本科生教育实习与见习工作高度重视,学院制定详细的学生教育实习计划来保障学生实习与见习系统科学有效地进行。
学生实习期间,由本校教师、实习基地人员进行指导,满足本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
指导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高,其中2010、2011、2012、2013年指导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为50%、58%、58%、58%。
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强,学生实践能力显著提高。
本专业重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断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已建立了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如xx附中、一中、三中等十多所中学多年来为本专业的实习提供支持。
(参见附件11:
实习与见习)
(3)专业图书资料
学校图书馆与本专业相关的理学类和教育学类图书分别有:
理学类纸质中文图书册,中文期刊册,外文图书册,外文期刊册,中文电子图书片,中文电子期刊片,外文电子期刊。
教育学类纸质中文图书册,中文期刊册,外文图书册,外文期刊册,中文电子图书片,中文电子期刊片,外文电子期刊片。
能够满足教师日常教学、科研和学生专业学习的日常需要。
本院资料室有丰富的专业图书和学术期刊(参见附件12:
专业图书资料),其中专业图书近3000册,中文期刊达32种,外文期刊6种(集中放置于校图书馆,对全校开放)。
2、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主要
公共必修课由学校向学生统一开设,
专业课(必修)由专业基础平台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实践课程构成。
专业基础平台必修课主要由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基础、数字电路等课程构成,主要由理学院、电气信息学院的教师讲授。
专业基础必修课主要由摄影技术与艺术、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摄像与电视教材编导、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网络等课程构成。
专业必修课主要是专业主干课,由教育技术学导论、媒体理论与实践、远程教育基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系统设计、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构成。
专业必修课中有一到两门采用双语教学。
从08版人才培养方案开始,根据学生就业多元化的特点,本着有利于学生多元化就业的原则进行课程设置。
具体做法是适当增加部分专业课的学分,如教学系统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等,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增强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适应性,并满足部分学生考研的需求;减少必修的师范类课程,设置选修师范模块课程,适应愿意当教师的学生的需求;在短学期设置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课程结构是一条线,两加强、三结合:
即在大学四年内,教育资源开发类课程每学期都不断线;加强专业主干课的主导作用,加强影视类课程的支撑作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
专业实践课程主要在短学期内以教育技术项目实践的形式完成,即在长学期学完实践性课程后,在随后的短学期通过项目实践得以巩固、提高。
通过上述课程体系的构建,充分整合了学校的各种资源,尽可能的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要求,为综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障。
本专业重视专业课程的精品化建设,打造了一批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
参见表2。
表2教育技术实践训练项目表
序号
年份
课程名称
级别与类别
负责人
1
2004
现代教育技术学
校级精品课程
2
2006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
校级精品课程
3
2007
摄影基础与作品赏析
校级重点建设课程
4
2007
现代远程教育
校级重点建设课程
5
2009
现代教育技术学
省级精品课程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如下:
(1)教学方法的改革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应用能力,在有条件的课程中采用双语教学。
在教学中通过启发式、讨论式、读书报告、学位论文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如实践课程,由学生提交自己的作品,互相开展探讨,给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机会。
(3)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课堂教学重在启发、引导,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课外活动注意引导,使其成为学生学习、思索、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例如,把教学设计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4)改革考试命题与评价方法。
通过注重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增加主观题、减少客观题,开、闭卷考试按一定比例相结合,着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有条件的课程采取撰写课程论文、开卷考试、口试等方法进行考核,实践性强的课程增加了平时练习、作业、参与实践活动、考勤的权重。
3、实践教学
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力求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近年来由于实验设备的更新、实验环境的改善以及实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进,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通过综合和设计性实验教学,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都得到了加强。
本专业构建了以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
①基础实践:
计算机和公共基础课实验;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与社会工作;军训等;②专业实践:
包括专业实验、专业实习与实训、课程设计、毕业实习、项目技能训练等;③综合创新实践:
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创新实践活动、科技活动、学科竞赛、创业大赛等。
实践教学体系由实践教学环节和专业课程中的实践、实验、上机、实训课构成。
实践教学环节(不包括课程中的实验课)学分左右,将近总学分的%。
专业课程中的实践、实验、上机、实训占课内总学时的30%。
通过项目训练,有助于使学生将所学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形成综合能力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通过项目活动,使学生在模拟的专业环境和工作中充分体验当前做为信息技术教师教育教学、教育电视节目制作、多媒体课件开发与制作、网站网页设计等专业工作的流程和内容,为学生毕业择业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通过项目活动,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学改革。
实践项目训练项目具体参见表4-2。
表4-2教育技术实践训练项目表
序号
教育技术实践训练项目内容
备注
1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训练
学生教育技术实践训练项目至少应选修3学分,即1-3年级每学年至少参加1个训练项目。
2
平面作品设计训练
3
动画设计制作训练
4
多媒体课件设计开发
5
教育网站的设计与开发
6
教育影视作品制作
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小组的形式,补充课内实践教学。
本专业有三个课外实践活动小组:
网站设计小组,影视制作小组,多媒体制作小组。
以学院实验室为基地,采用教师指导,老生带新生的方式开展活动,几年里制作了大量多媒体包装、影视作品。
这种开放性的实践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以生产实践的形式,将教学实践活动变“模拟”为“实际”,变“实验”为“真实”,实践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实际动手能力。
(数据)
本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安排在大四上学期,学生在中小学实习期间要承担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和其他相关工作。
学生在校准备期间,本专业认真做好“实习指导讲座”、“微格教学训练”和“从教技能考核”工作。
实习期间,指导教师能够切实加强实习指导力度,对实习学生备课、编写教案、课堂教学等主要环节进行指导,提高师范生的从教技能。
教育实习目的明确,实习内容具体,对每届学生实习有实习计划、备课教案、班主任工作记录、实习总结报告,对教师要求至少听每位实习学生2节课,并填写听课记录表。
4、毕业论文设计
(1)坚持质量标准,加强过程管理
本专业认真执行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标准”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院里是否有相关规定和文件)。
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2011-2013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
个(2011届?
个,2012届?
个,2013届?
个)。
2011-2013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
人,指导教师全部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资格符合率100%。
教师指导资格、指导人数符合管理规定。
从开题、过程指导、导师与评阅人评审、答辩与答辩委员会评审、答辩记录到成绩评定,程序规范。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中高级职称?
人,指导学生?
人,占毕业生比例为?
%,教师指导学生人均?
人。
(2011届?
个,2012届?
个,2013届?
个,这个信息应该有,谁统计)
2011-2013届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呈正态分布,优秀率分别为?
、?
,?
,良好率分别为?
、?
,?
,中等率分别为?
、?
,?
,及格率分别为率分别为?
、?
,?
,具体情况见表3-6。
5、教学管理
为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教育技术学专业努力朝管理内容的科学化、管理制度的规范化、管理过程的程序化、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迈进。
(1)教学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学院管理制度
学院制定了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质量标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本专业教师严格执行教学规范,效果明显。
近三年,专业教师的教学事故为0。
因上课迟到出现教学事故1次,按较大教学事故进行了处理。
本科生违纪处分10人次,分别按留校察看、记过等进行处分。
对于青年教师,开课前要求试讲,并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让青年教师接受教学经验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与评估汇报提纲 副本 教育 技术 专业 建设 评估 汇报 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