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docx
- 文档编号:27235829
- 上传时间:2023-06-28
- 格式:DOCX
- 页数:43
- 大小:44.13KB
毛概.docx
《毛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概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C)
A、党的二大 B、遵义会议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D、党的七大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A)
A、将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中国集体实际相结合
B、运用马克思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C、把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理论
D、把马克思原理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当一切工作的指针的会议是(A)
A、中共七大B、遵义会议C、六届六中全会D、党的八大
4.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A)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B、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回答了(C)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怎样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怎样协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D)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
D、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
7.无论消除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还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应当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中去的基本理论是(C)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8.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C)
A、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B、以人为本C、统筹兼顾 D、全面协调发展
9.毛泽东在(B)时期创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把它概括为“实事求是”
A、民主革命B、新民主主义革命C、社会主义改造D、社会主义革命
10.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重新确立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把它概括为(C)
A、“实事求是”B、“与时俱进”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11.与时俱进的最鲜明的标志是(A)
A、时代性B、规律性C、现实性D、开拓性
12.(C)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科学发展观
13.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C)。
A、理论创新B、把握规律C、以人为本D、求真务实
1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一个有机整体,(C)是核心
A、解放思想B、与时俱进C、实事求是D、求真务实
15.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地进行(C)
A、管理创新B、制度创新C、理论创新D、文化创新
16.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精髓(C)
A、解放思想B、群众路线C、实事求是D、独立自主
17.毛泽东思想的主题(C)
A、民族独立B、人民富裕C、中国革命和建设D、实现现代化
1.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的主要原因(D)
A、没有找到革命的新道路 B、没有扩大民主主义宣传
C、没有到群众中做实际的调查 D、没有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B)
A、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3.延安时期,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实践论》《矛盾论》主要是为了克服党内严重的(D)
A、经验主义 B、冒险主义 C、机会主义 D、教条主义
4.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C)
A、合法斗争B、秘密斗争C、武装斗争D、经济斗争
5.毛泽东在(B)中提出“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A、赣南会议B、八七会议C、宁都会议D、古田会议
6.中国共产党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毛泽东写的(A)
A、《反对本本主义》B、《〈共产党人〉发刊词》
C、《反对自由主义》D、《改造我们的学习》
7.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A)
A、农民问题B、资本家问题C、地主问题D、工人问题
8.“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中心内容是(B)
A、武装斗争B、土地革命C、创建根据地D、创建工农红军
9.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是(B)
A、无产阶级领导权
B、工农联盟
C、工农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D、制定正确的政治纲领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B)
A、资本主义社会B、新民主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
11.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是(B)
A、资本主义B、社会主义C、民主主义D、民族主义
1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3.毛泽东首次提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任务的著作是(B)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B、《论十大关系》
C、《论人民民主专政》D、《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4.在中共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D)
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陈云
15.建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B)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没收官僚资本
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财产D、剥夺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16.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建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将长期是(A)
A、生产力落后 B、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要求
C、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1、1956年苏共二十大之后,毛泽东认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对我们最重要的教益是(D)
A.要实行一边倒政策,全面向苏联学习B.要坚定地维护斯大林的历史地位和形象
C.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D.要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探索自己的道路
2、邓小平指出: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模式僵化了”。
列宁新经济政策关于社会主义的思路之所以"比较好"是因为:
( B )
A.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建设纲领B.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C.为俄国找到一种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D.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的设想来建设社会主义
3、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概念,是在(B)
A.1978年B.1980年C.1985年D.1992年
4、与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相比较,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最突出的特点体现在(A)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C.消除两极分化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上的重大发展体现在提出了(B)
A.建立创新型国家 B.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的本质属性
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D.科学发展观
6、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方针是(B)
A.大干快上,赶美超英B.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C.力争高速度,快压倒一切D.慢一点,稳一点
7、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D)
A.实行公有制B.实行按劳分配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D.生产力高度发达
8、毛泽东第一次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著作是(B)
A.《论十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矛盾论》D.《论人民民主专政》
9、科教兴国战略主要是指(B)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C.坚持对外开放引进先进技术 D.加快实现高技术产业化
10、最早提出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的是(A)
A.周恩来B.毛泽东C.刘少奇D.陈云
11、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个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C)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
12、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企图在社会主义建成不久就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始作俑者是(B)
A.列宁B.斯大林C.毛泽东D.铁托
13、毛泽东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的思想时,正在研读的主要著作是( B)
A.《联共(布)党史教程》B.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C.《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D.《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14、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概念的是( A)
A.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1982年十二大政治报告
C.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
D.1987年十三大政治报告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这主要取决于( B )
A.市场经济的不可逾越性 B.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C.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D.文化传统的不可逾越性
16、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D)
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B.人口数量多,素质不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A)
A.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C.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人民生活达到小康
D.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完全实现
18、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A)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B.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D.改革开放不动摇
19、我国最大的国情和实际是( C)
A.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B.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C.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20、我国“三步走”发展战略所确立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是(B)
A.到上世纪末,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C.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到本世纪中叶,人民生活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1.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开端是( A )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
2.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 D )
A.改革B.开放C.现代化D.改革开放
3.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C)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根本变革
C.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D.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B)
A.判断改革姓“社”姓“资”的标准
B.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C.判断一切改革政策的标准
D.判断经济成就的标准
5.新时期以来逐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是( C )
A.对内改革、对外开放B.“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C.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D.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结合
6.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立足点是( D)
A.以我为主 B.以外向经济为主C.保证国家安全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7.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主要结合点是( A)
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稳定、和谐奠定物质基础
C.不断增强发展协调性,使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又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
D.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权益以及公平正义的实现
8.公有制经济包括(D)
A混合所有制经济 B中外合资经济 C中外合作经济
D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9.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具体指的是( C)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B.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的关系
C.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D.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
10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D)
A.是为社会主义服务还是为资本主义服务 B.是以公有制为基础还是以私有制为基础
C.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D.谁掌握控股权
11.如果国家拿出1亿元进行投资,组建一家国有独资公司,国家控制的资本总额是1亿元。
如果组建股份公司,国家拿出1亿元投资,掌握40%的股份,就可以控股,这时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就扩大到( C)
A.1.5亿元B.2亿元C.2.5亿元D.3亿元
12.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C)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D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
13.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是( B)
A.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B.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C.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D.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14.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由(C)
A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 B十三大提出 C十四大提出 D十五大提出
15.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 A)
A.人才B.技术C.对外开放D.体制创新
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A)
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
C以按资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以按需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7.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有( B)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B.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的按股收入D.国有企业工程师业余帮助乡镇企业搞设计获得的收入
18.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C )
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量的优势 B国有经济能控制垄断性行业
C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19.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A)
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C乡风文明D管理民主
20.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是(A)
A.发展循环经济B.发展绿色经济
C.强调国民幸福指标D.发展知识经济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D)
A国务院B最高人民法院
C最高人民检察院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D)
A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B思想保证的重要标志
C文化发达的重要标志D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这种领导地位是由(B)
A党的宗旨决定的B党的性质决定的
C党的路线决定的D党纲党章规定的
4.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B)
A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C保护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D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
5.我国的政体(B)
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 A )
A改善民生B人才强国C发展教育D扩大就业
7.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A)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实现祖国统一
C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00年翻两番,实现小康
8.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B)
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C民主集中制D人民民主专政
9.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B)
A法制建设有机统一起来B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C政治体制改革有机统一起来D社会稳定有机统一起来
10.邓小平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时就指出: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这说明:
(C)
A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体现和保障
B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前提和政治基础
C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D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都是对人民专政的工具
1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建设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A)
A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B持国际普遍性原则
C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D借助国际力量的干预
12.我国的民主党派是(D)
A执政党B反对党C在野党D参政党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A)
A思想道德建设B科学建设C教育事业D文化建设
1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B)
A坚持爱国主义B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C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D坚持改革开放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A)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B发展教育和科学
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6.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迫切要求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发展的活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途径是 (C)(2010年考研真题)
A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 B协调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营性文化产业
C发展公益性事业,建立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体系 D调动社会力量
17.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是(A) (2010年考研真题)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B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C立法公开、执法公开、司法公开 D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民主化
18.我国的政党制度是(C)
A共产党的一党制B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多党制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共同执政的两党制
19.民主主要是指(B)
A少数服从多数 B一种国家制度 C自由,个人解放 D一种组织原则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B)
A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一致的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C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致的D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致的
1.首次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在党的(B)
A十五大B十六大
C十六届四中全会D十六届六中全会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A)
A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B包含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短期任务
C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无关的另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D与以往其他社会形态的所谓社会协调与和谐有着相同性质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D)
A坚持科学发展观B坚持以人为本
C坚持民主法治D坚持改革开放
4.把未来美好社会表述为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是(A)
A马克思、恩格斯B毛泽东C邓小平D胡锦涛
5.第一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的是党的(C)
A十六大B十六届三中全会
C十六届四中全会D十六届六中全会
6.坚持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C)
A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B主要动力
C重要保证D工作方针
7.20世纪60年代(A)将我党一系列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概括为“一纲四目”
A周恩来B邓小平C江泽民D毛泽东
8.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的提法是在(A)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B《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C《汪辜会谈共同协议》D《告台湾同胞书》
9.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在(B)
A1979年B1982年C1983年D1984年
10.“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B)用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A社会主义矛盾学说B和平共处原则
C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D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1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A)
A一个中国B两制并存
C高度自治D和平统一
12.中英两国政府首脑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三个附件是在(C)
A1990年4月4日B1987年4月13日
C1984年12月19日D1993年3月31日
13.(A)海峡两岸实现人员往来,打破了两岸长期的隔绝状态
A1987年B1984年C1986年D1982年
14.(A)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标志着党对台湾政策的重大转变
A1979年B1997年C1984年D1999年
15.1993年4月(D),标志着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A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的共识
B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C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实现“三通”
D汪辜会谈
16.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的关于发展海峡两岸关系,推动祖国统一进程的重要讲话是(A)
A《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B《告台湾同胞书》
C《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D《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17.港、澳问题的实质是(D)
A中国的内政问题B海峡两岸问题
C经济问题D历史遗留问题
18.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A)将台湾问题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A《反分裂国家法》B《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C《告台湾同胞书》D《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19.2006年胡锦涛提出,(A)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
A和平与发展B经贸往来C文化交流D党际交流
20.2008年3月,重新执政的(A)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
A国民党B中国致公党
C中国农工民主党D民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毛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