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精校WORD版.docx
- 文档编号:27224567
- 上传时间:2023-06-28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41.46KB
强化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精校WORD版.docx
《强化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精校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化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精校WORD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强化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精校WORD版
强化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强化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高勇
一、2013广东作文考什么?
说到审题,还是先审一下2013高考作文要考什么?
对于这一敏感的话题,也许我们很难正面道出,无论谁都无法断言,任何的押题只是雾里看花,莞尔一笑。
然而研究无罪,到此时在经历了300多天的复习后,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们也许都要回到原点去思考,回顾一下历史,翻翻我们的课本,审视一下2013年的考纲,站在觉悟的高度去研究这个考点。
相信高三一整学年所有学校都在训练新材料作文,也相信为了稳定的需要,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仍然还继续这种形式的作文命题思路。
然而这不是问题的根本,其实考不考材料作文,或者其他可能的半命题作文,还是回到话题命题作文,这些只是教导写作的技术就可以了,关键的是我们学生写什么?
能写什么?
以及命题的人准备要我们表达什么?
我想在研究了历年广东高考作文命题的思想思路后,可以综述如下:
(1)指导思想:
关注现实,守正出新
(2)主题思想:
理想文明、责任未来,乐观进取、感恩美丽。
(3)材料特点:
具有多角度,生活性,思辨性。
具体来讲,从近三年广东高考作文主旨倾向看,无论是2010《与你为邻》,还是2011的《回到原点》,再到2012的时代与生活,其实无不体现出命题者对现实生活社会的高度依存度,可以肯定的说对2012到2013年比较热门的话题,比如中国梦廉政节约幸福观发展与环境等都不会直接在作文中去命题考。
但任何一年的作文,包括全国各地都无不在关注社会,题以载道的使命从来就不可能偏废。
广东高考语文作文也不例外,在倡导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提倡社会公德,关注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使命和社会责任,珍惜现代的幸福生活;领悟深刻的做人道理;关注人的发展,社会的创新能力等等方面作文有责无旁贷的使命。
所以相信命题者还是要煞费苦心去在命题中体现当下社会的关注和主流意识,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追求真、善、美上下求索。
但要明确一点是题面在生活性和多角度上将是常态。
二、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新材料作文是提供一段或几段材料,让考生从材料的整体或某一角度出发,或感悟,或联想,或思考,并在此基础上立意写作。
新材料作文的基本要求是:
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一)多则观点型
多则材料作文在提炼观点时,必须对所提供的各则材料,先逐则分析,再比较分析,最后综合分析,归纳提炼出恰当的观点。
多则材料作文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准各个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全面、准确、周密的分析。
审题思路:
侧重一面,辩证统一
例1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
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
学生甲:
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已经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学生乙:
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
学生丙:
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
学生丁:
要是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
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考生在讨论书信可以不可以替代时,可以从书信和网络的特质的不同来写,如果认为书信不可替代,就必须强调书信的优势和价值,说理要透彻,事例要鲜明;反之,则从书信的缺点出发。
当然,最好从如何处理好书信和网络的关系上来展开写作。
【归纳整理】在多则材料观点型作文中,所给材料有所不同。
(1)相同型——用求同法去审题。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处的多则材料。
其方法是先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或意义点),然后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或意义点),找出共同点,这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
例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
清晨的公共汽车里,往往是一个让人心情压抑的地方,这里没有对话,没有微笑,只有一张张毫无表情的脸。
材料二:
澳洲的一位媒体记者在中国的一些地方考察了一圈,他说:
清晨,空气是那么清新,扫过水的街道湿漉漉的,没有灰尘扬起。
太阳已经升上来了,金色的光辉从高楼大厦间斜射过来,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人们经过了一夜的酣睡,该精神抖擞才对,可是,如此美妙的清晨,人们的表情却如地球末日即将来临般严肃,没有一点点惬意的笑容。
材料三:
当今社会人们笑容缺失的现象引起不少人的关注,一位叫流沙的以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为题,对这一现象做了一些探讨。
全面理解以上三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类的材料作文题,并且材料中没有主旨句,审题难度比有主旨句或提示语的单则材料更大一些。
完成此类作文题目审题的基本方法是找到多则材料的聚焦点,然后据此将多则材料作文换成话题作文,进入我们所熟悉的步调。
注意审题原则:
逐则分析----对比分析----综合分析
逐则分析要做到:
是叙述描写的材料要注意抒情议论的文字,是议论文字则要找到表明观点的内容,明确主旨。
如材料一中是一种社会现象笑容缺失。
材料二中是外国记者对这一现象(笑容缺失)的不解。
材料三中是对这一现象(笑容缺失)的探讨。
对比分析要做到:
多则材料之间关系是互补关系还是对立关系。
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是一种互补关系。
综合分析要做到:
在以上两点分析的基础上,求同存异,找出多则材料的相通之处,最后确定自己的论点。
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看出:
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微笑的缺失。
所以我们可以从这点立论:
让笑容回归,生活需要微笑,呼唤微笑。
也可以更深入一层来立论:
打开你尘封的心灵,沟通从微笑开始,
2、相反型——用互补法去审。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则材料的内涵相对或相反,构成鲜明的对比关系的多则材料或者各则材料的内涵既不相同,也不相反或相对,而是各偏执于一点,带有片面性的多则材料。
其方法是将各材料的内涵加以分析综合,找出它们之间的对立矛盾点,进而使它们互为补充,从而归纳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观点来。
例如:
例3(2012广东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
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
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
【思路点拨】将两段文字结合起来解读,主要谈论时代与生活的话题。
汤因比、涵娜、伊雷娜三人的看法是一致的,他们认为,时代影响着人的生活,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
而居里夫人却与三人的看法相反,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1)由汤因比、涵娜、伊雷娜的选择,引申出时代与生活的话题,由此话题引出相关观点。
如:
选择生活在唐代、活在当下、论改革开放时代与80后人的生活观、哪个时代的人生活最幸福,等等。
(2)由居里夫人的话,引申出人与生活的话题,由此话题引出相关观点。
如:
我的生活我做主、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靠我们创建、21世纪,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生活态度,等等。
例4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
山登绝顶我为峰。
这不仅是登山的境界,也应该是每个人的豪迈气概。
(于丹)
材料二:
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爬了就好;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
(易中天)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材料一中于丹强调志存高远,勇攀高峰;材料二中易中天则强调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两个人的话看似矛盾,实则统一,我们可以采用互补法实现二者的统一,立意为:
一个人要想成功,既要胸怀大志,又要能做到脚踏实地。
例5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写一篇文章。
尼采曾说,处世之道应该是:
不要爬到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
杜甫说: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思路点拨】都是以山为喻来谈处世之道。
这是两则材料在话题上的共同点。
但在观点上两者则是截然不同的,尼采主张从半高处看世界,杜甫主张站在山顶看世界。
到底该站在哪里看世界呢?
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
立意角度一:
站在半山腰看,世界最美好
俯视走过的路,我们会为我们的勇气和智慧惊叹,我们会为我们取得的成绩而骄傲;仰视山顶,我们会为山顶壮丽的景观而着迷,从而信心满怀继续攀登。
立意角度二:
站在山顶看,世界最美好
经过奋力登攀,终于到达了山顶,放眼望去,一切都尽收眼底。
作为过来人的我们,心胸开阔,头脑清醒,不受蒙蔽,步入了人生的最高境界,这个时候看到的一切,又怎么会不美好?
立意角度三:
站在哪里看世界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无论站在哪里,都能发现世界的美好。
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发现世界的美好,不管选择什么立足点来观察欣赏,都是值得肯定的。
例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但丁的名言: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波兰谚语:
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思路点拨】立意分析:
这两则材料都是讲如何走好人生之路。
材料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有自信心;材料常问路是说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的意见和指导。
两者都很有道理,但都不全面,而是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
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
要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向别人虚心求教的精神。
例7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1.当代著名作家池莉说:
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做好一件事。
2.法国画家雷杜德一生只画玫瑰,整整二十年,他记录了170种玫瑰的姿容,绘成了被誉为玫瑰圣经的《玫瑰图谱》,至今无人逾越。
3.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建树广泛的通才形象:
苏东坡是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
以上材料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思路点拨】审题时,应首先该排除干扰内容林语堂先生,因为第3则材料讲的其实是苏东坡是个通才。
接下来分析三则材料之间的多种关系。
从池莉的角度,可提炼出人一生可做的事很多的观点,这是正面立意;从雷杜德的角度,可提炼出做好一件事的观点,这是正面立意;从苏东坡的角度,可提炼出做好很多事的观点,这也是正面立意;而再从池莉的角度,还可提炼出没有一件事做得好的观点,这是反面立意。
做好一件事和做好很多事反映的深层内涵其实是专与通的关系。
而从专与通的关系角度入手,又可归纳出以下多个观点:
做好一件事,才可能做好很多事;做好很多事,为的是把一件事做得更好;企业讲求团队合作精神,更需要专精人才;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专通并举,等等。
例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红尘滚滚,人海茫茫。
面对熙熙攘攘的人群,梵高只把他们分成两类:
一类人总是千方百计地让自己活出样儿来,一类人则怀着平常心只图活出味儿来。
你觉得人应该怎样生活?
也许你否定前者赞成后者;也许赞成前者否定后者;也许你两者都不赞成,对样儿和味儿的内涵及关系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看法。
请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思路点拨】这个材料作文话题非常鲜明,即活出样儿或活出味儿,要么写活出样儿,要么写活出味儿。
根据材料提示,最好有所侧重,一方只能是另一方的铺垫,只能是用一方去支持另一方。
试比较下面两个题目:
《有味儿的生活》(偏正结构,引导我们着重阐述什么是有味儿的生活,即是什么)
《活出味》
(动宾结构,需要我们深入阐述怎样活才叫有味,即怎么办)
题目理解的重点在于这个动宾关系中的宾语,即样儿和味儿。
我们结合材料不难理解,人生的样儿就是指一个人出人头地,建功立业,能够在别人面前功勋赫赫,能够在别人面前光显,如地位、金钱、事业成就、穿着打扮、吃穿用度等都比别人要显贵,希望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人生;人生的味儿,是指一个人忠于自己的内心感受,就是遵循自己内心的意愿,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不在乎别人的说法,只求让自己真正的开心、快乐、舒适,平平淡淡才是真。
如果辩证思考,可以如下立意构思:
样勿强求,味由心生(标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在凡高眼中,芸芸众生只有两类:
一类人总是绞尽脑汁,只求活出个样儿;一类人则怀着平常心只图活过味儿。
其实,人生在世,活出样儿与活出味儿之间,并非是那种非此即彼的关系。
没有人能根本不追求样儿而只追求味儿,也没有人只追求样儿却根本不顾味儿。
…………
所以,样儿乃天定,我们可以顺其自然,不要过分强求,那样也许只会增添我们的烦恼;味儿却由心生,我们应该时时关注自己的内心,去寻求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真味。
(此文章之总结段,点明中心,深化主旨)
【注意提示】
取两个观点中的一个来写,是否意味着审题可以不必理会另一则材料?
对相反要两则材料结合起来才能看出共同的话题范围,而文章内容是要在这一话题范围之内的。
以上我们归纳了多则材料类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这种类型作文必须从整体考虑,切忌把几则材料割裂开来,就事论事;其次要弄清几则材料间的联系,寻找联系点,运用多种方法去分析材料。
千万不能只选材料中的某个词作角度,不能脱离材料的表层意任意引申出角度。
(看后面附录1)
(二)故事寓言型
对于寓言故事类的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时候往往用到提炼本质和道理升华两种方法。
对于一般故事类就抓住里面人物的对话,从各个人物角度去立意思考,这种方法适用于平实的叙述性材料。
这类材料没有明显的是非曲直,所表达的中心也不含蓄,就靠我们提炼出一个带哲理性的观点;对比较含蓄的隐喻型材料,寓言,带有哲理性的自然现象,可以从道理升华。
特别是从故事的结局去推原因是一个很好地确定立意的思路。
审题思路:
以果推因,因是中心
例8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
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
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
漆工说:
工钱已给过了。
船主说这是感谢补漏洞的钱。
漆工说:
那是顺便补的。
船主说:
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
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
考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800字作文。
【思路点拨】事件的结果是:
船主的孩子得到了生命的拯救。
是因为:
修船工虽然刷油漆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但出于善良的本能,将船的漏洞补上了,这个工作可能和酬金无关,但却和生命有关,和善良有关,和做人的底线有关,面对这样微不足道但却饱含大爱的义举,我们怎能不感谢,怎能不感动,怎能还无动于衷,怎能还冷漠?
因此中心可以定义为:
坚守善良的本性,不为外界所动,保持心灵的净土,彰显高尚的人格,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美好!
例9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
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
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
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
水到底是什么东西?
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对于经常生活的水里,小鱼为什么说:
水到底是什么东西?
呢?
文体要抓住水和鱼的关系,本来鱼生活在水中,水是鱼最熟悉的环境和物质,但是鱼却分不清楚。
生活中,我们常常这样,对极熟悉的事物往往熟视无睹,这也提示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珍惜身边的人或事物。
该作文题提供了较为广阔的想象空间、思维空间和认知空间,能调动考生平时积累,使其从中发掘出一定的形象性、思辨性、审美性的内涵。
考生可以自主选择体裁,展示自己的写作个性,考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叙事或抒情,有助于引导考生树立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主体、关注学生独特情感体验的理念。
(三)诗歌寓意型
所给材料是寄寓性材料,寓意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必须透过文字表面,挖掘其深层内涵,方能捕捉材料中心。
审题思路:
类比联系,由实写虚
例10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红叶
风,把红叶
掷到脚跟前。
噢,秋天!
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
经霜后我才发现……
请根据你读诗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审题要点】
这是首咏物诗。
经霜的红叶,引发诗人的感情不是悲秋伤怀,而是一腔沸腾的热血。
霜冻风吹、打击磨难不仅不能泯灭、扼杀红叶,反而激发了红叶对生命的热爱、珍惜,使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知。
诗人从枫叶中发现了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这就提高了诗的思想境界,不再是单纯的咏物写景了。
诗的末句虚实兼备,既写了树叶经霜变红的事实,也喻指经受了风吹雨打、霜欺雪压的考验。
参考立意:
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例11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星
星(雷抒雁)
仰望星空的人,
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
晶莹,透亮,没有纤瑕。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
那儿有灰尘、石渣,
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感悟。
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
联想或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不少于800字。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思路点拨】
.看待问题的角度:
古诗里就告诫我们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复杂的现实世界更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以正确地认知世界。
从远的角度去理解,宝石,晶莹,透亮,没有纤瑕,可以联想到距离产生美;从近处看,灰尘、石渣,和地球上一样复杂,则告诉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脚踏实地、深入地看问题;或把两者结合起来谈梦想与现实的关系,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
片面地看待问题会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全面辩证才能避免迷信和盲目崇拜,正确认识自我和认知世界。
理智与情感:
人们常把自己喜欢的、崇拜的或向往的东西比喻成星星,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
正是这种强烈的喜爱之情使人们放弃了冷静的思考,使自己的眼睛被假象和情感蒙蔽,从而犯了一些低级的错误。
比如盲目的出国留学,使不少青少年浪费了宝贵的时光;盲目的追星,使有的未成年人迷失自我等等;迷信权威,而束缚了自己的视野。
.重新认识:
我们曾经有过一些认识,如今又有了不同的新发现。
过去,我们没有人到过或者观察过外星体,星星在我们仰头注视时,是晶莹,透亮一如没有纤瑕的宝石;仔细地、就近了解了星星之后,才知道那里是充满灰尘、石渣的另一个世界,和地球一样复杂,充斥着污秽,甚至灾难。
比如象牙塔内的腐败,医疗改革中的黑洞等,耀眼的光环蒙蔽了我们的双眼,重新认识可让我们找回真正的自我、完美的世界。
现象与本质,现实与幻想的差异:
距离产生美,也产生错觉;这也让我们无法真实地认识事物本身存在的缺点和瑕疵。
而且,当我们总是仰视时,就会产生崇拜和迷信,以为泥土和垃圾只在地上。
星星不发光,只是反射阳光,是借光,亮晶晶地让人们以为那光是它自身的,也很有些狐假虎威。
比如我们怀着憧憬起程,带着梦想拼搏的时候,更多的是四处碰壁无路可走,现实与幻想的差异让我们身心疲惫。
【例文】
窗棂边的栀子花
生命中我们常常忽略窗棂边的栀子花,而去徒然想象邻家花园中的花一定更为馥郁芬芳,就如同我们明明就住在一个星星上,却总以为夜空中的星辰如同宝石般晶莹透亮。
漫漫人生中,我们不也总认为自己的生命总是坎坷荆棘不断,而别人的生命总充满花儿般的芬芳?
!
然而,没有谁可以拒绝痛苦,没有哪个生命不烙刻苦痛的伤痕。
别人的微笑中也可能隐藏深深的痛楚,只是在寂静的暗夜,你未曾听过他的呜咽的哭泣。
你是否羡慕过东坡的人生?
是啊,他乐游赤壁,醉饮山林,写下光照千秋的激昂文字。
然而,你是否看到他内心的累累伤痕?
作为一个人,他肩负着出将入相,封妻荫子的期许,却接连惨遭贬谪。
他的不平,他的郁闷,他的痛苦,他的无奈,你看到了吗?
是啊,你把苏轼生命中的伤痛忽略了,只看到了他的光环,看到了世人对他的敬重与赞扬,于是羡慕他的生命,于是恨自己生命的苍白乏味。
你何时才懂得去欣赏自己,去嗅一下窗棂旁栀子花的芬芳?
你是否羡慕过陶渊明的人生?
是啊,他归隐田园,品乡间淡酒,观风中寒菊,活得多么潇洒自在!
然而,你是否感受到他内心的无奈?
他也有济事的抱负,却无从施展,在那个黑暗的时代容不下这一铮铮的魏晋风骨,于是他在无尽的无奈中选择出世。
他的无奈,他的焦灼,他的伤痛,你懂吗?
是啊,你未曾看到,你只顾嗅五柳先生舍前寒菊的芬芳,你只顾陶醉于南山的山水,于是你羡慕他们的生命,同时埋怨自己生命的焦灼与劳累。
你何时才懂得正视自己生命的欢乐,嗅一下窗棂边栀子花的芬芳?
不要总认为自己的生命苦难重重,而别人的生命充满阳光,生命中的苦难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而在不顺的生命里你也会有欢乐的踪影。
正视自己的生命,欣赏自己的命运,纵然命途多舛也要淡然,坦然。
历史的河流中,没有不受伤的船。
多希望明早醒来,你可以面带微笑,去嗅一嗅窗棂上的栀子花,人面与栀子花交相辉映,或许会构成这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
例12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照要求作文。
手握一滴水
一滴水里有阳光的谱系图
有雪的过去和未来式
有大陆架和沙漠
有人的生命
我手握一滴水
就是握着一个世界
但一个小小的意外,比如一个趔趄
足以丢失这一切
请根据阅读全诗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
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诗的含意,不得套作,
不得抄袭;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首先要整体把握这首诗的内涵。
这首诗先写一滴水作用和意义,
然后强调我握着它的重要性,最后用但一,就把全诗的语义重心到了这滴水我握着的世界是很容易丢失的上。
因此,要把握整首诗的内涵,就一定要注意这个折。
这篇文章可以这样立意:
一滴水很重要,但握在手中容易失去,那么就把它放到河流中、
海洋里,它就不会失去,更会充分发挥其作用。
同样,人的个体都是
平凡而重要的,但也很容易迷失,轻忽其存在于社会的意义,失去其
生命的价值,那么就让个人投入到社会中去吧,融入到国家民族的事
业中去,担负起作为个人的社会责任,在社会中去抒写人生,实现大
我!
(鲁迅名言: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
我们握着的重要的一滴水既然容易失去,那就当倍加呵护珍惜。
同样,我们拥有的对于人生、对于他人、对于社会、对于国家民族、
对于人类至关重要的东西,如生命、善性、基本道德等等,我们应该
用心去呵护、珍惜,为之奋斗。
许多重要的、美好的东西都容易遭遇不幸与灾难,我们要呵护、
奋斗,也要有承受的勇气。
(四)新闻生活型
社会、生活、文化现象往往是高考作文所青睐。
关注社会新闻事件,中学生要有自己独到的看法,请选一个角度,谈出你的观点和认识。
也就是说,要求对这种社会、文化现象发表自己的评论。
即要求写作时事评论类文章。
这类材料作文要求:
既要有评,又要有析,即既要有自己明确的判断,又要有深入、透辟的剖析给予支撑。
同时还要有类似现象的联想,以避免陷入就事论事的局限。
审题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强化 新材料 作文 审题 立意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