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搅扰国民生活的一大难题.docx
- 文档编号:27223358
- 上传时间:2023-06-28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8.13KB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搅扰国民生活的一大难题.docx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搅扰国民生活的一大难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搅扰国民生活的一大难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搅扰国民生活的一大难题
2010级国贸05班熊晓琴学号105104041222830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困扰国民生活的一大难题,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层出不穷,让人们对食品安全充满了忧虑。
商家在生存和盈利方面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之中,如何避免这种恶性循环,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义务和责任。
请用商业道德相关知识,结合一个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为缓和矛盾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011年5月24日,台湾地区有关方面向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发现台湾“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制售的食品添加剂“起云剂”含有化学成分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该“起云剂”已用于部分饮料等产品的生产加工。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是一种普遍用于塑胶材料的塑化剂,在台湾被确认为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为非食用物质,不得用于食品生产加工。
台湾爆发第一桩塑化剂DEHP污染饮料食品案,揭发黑心厂商的是位五十二岁的杨姓检验员,身为两个小孩的妈妈,关心食品安全而追根究底,只是没想到案情牵连如此之大。
台卫生部门食品药物管理局主秘罗吉方今天透露,杨女士对例行稽查的益生菌食品做检验,本来探究是否含减肥西药或安非他命,却发现气相层析仪上出现异常波状讯号。
杨女士将此异常讯号与各种物质的图谱作比对,赫然发现是塑化剂DEHP特有的“指纹”,这是不该出现在食品中的物质,警觉到事情不单纯。
罗吉方口中的杨女士平常粗枝大叶,做检验却很小心谨慎,她怀疑检体有可能遭到食品容器污染,于是检验益生菌的膜薄包装材料,结果薄膜是PE材质,按理来说,PE不可能溶出大量的塑化剂DEHP,研判检体未遭包材污染。
根据台卫生部门食品药物检验局的检验流程,油溶性的食品检体先做薄层分析法(TLC),如果未检出,将继续用气相层析仪(GC/MS-MS)进一步检验,气相层析仪的敏感度高,可测出十亿分之一浓度(ppb)物质。
杨女士三月中旬收到益生菌检体,花了两个星期验明塑化剂DEHP的正身,后来又做了定量分析,检出益生菌食品中的DEHP浓度高达六百ppm(百万分之一浓度,毫克/公斤),远远超过民众每日平均摄入量一点二九毫克。
此一结果非常骇人,罗吉方获得杨女士报告,翻遍岛内外文献,都不曾出现食品添加DEHP. 台卫生部门决定通知检方,循线查到源头,昱伸香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食品添加物"起云剂",违法掺入塑化剂DEHP.
事件本质:
起云剂常见原料是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或葵花油,祸首昱伸公司制造起云剂时偷梁换柱,用塑化剂取代成本贵5倍的棕榈油以图牟取暴利,与工业酒精勾兑、苏丹红、三聚氰胺事件类同,是极其恶劣的制假行为和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
销往大陆:
目前全台至少有156家业者遭到塑化剂波及,受污染产品也扩大到近500项;台湾食品龙头企业统一集团的三种产品宝健运动饮料、芦笋汁和7-SELECT低钠运动饮料也被查出有毒,其中有毒芦笋汁已销往大陆。
台湾卫生部5月30日表示,含致癌塑化剂DEHP的问题起云剂的悦氏运动饮料,确认输往香港、大陆;成伟公司(盛香珍)将问题起云剂外销到菲律宾与越南;传佳公司与云丞公司的问题果汁则输往美国;统一企业的有毒芦笋汁则卖到大陆。
马英九表示,塑化剂事件严重影响民众健康及打击台湾形象,“也许我也吃过这产品”,当局有决心要把有疑虑产品全部清查出来下架,请民众不要过度恐慌。
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5月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经初步核查,大陆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在近三年来没有受理过台湾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制售的有毒食品添加剂“起云剂”。
但上海口岸发现一批今年自台湾进口的运动饮料中可能受到这一有毒添加剂的污染,目前该批产品已经开始召回。
日前,台湾查获新北市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制造销售的食品添加剂“起云剂”中掺杂了有毒化学物“邻苯二甲酸酯”,而且有毒起云剂已经被多家台湾食品饮料企业使用。
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李元平介绍说,5月24日质检总局接到台湾方面的通报后,立即要求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进行调查。
经初步核查,上海进口检验检疫局在进口信息追查当中发现,上海口岸2011年3月份进口了792箱悦氏运动饮料,可能含有台湾方面通报的起云剂。
对这些产品,进口商已经采取召回措施。
到5月26日晚,进口商已经从市场上召回4800多瓶,目前库存还有518箱。
除上海口岸之外,其他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没有受理过台湾方面通报的所列批次的饮料产品进口。
外销国外:
台湾毒饮料事件越滚越大!
最新消息是,除名牌食品外,还有多家厂商使用昱伸公司制造的黑心起云剂,并长期外销至大陆、菲律宾、美国等地,跃升国际食品安全事件。
据悉,美国十分关切此事,要求台湾方面给个说明。
台卫生部门表示,已经紧急通报世界卫生组织(WHO),并透过两岸食品安全协议管道通知大陆。
台湾爆发首起黑心饮料事件,台行政部门负责人吴敦义昨日表示,台湾产品销售到海外,就必须担负起国际义务,务必要追查所有问题产品流向,做好下架回收工作,确保所有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
不是道歉就可了事。
吴揆强调,不肖业者生产黑心起云剂,危及民众健康,这不是道歉就可以解决的事,必须依法严办。
新北市昱伸公司调制含有塑化剂(DEHP)的起云剂,已知至少有40多家中下游业者受害。
除悦氏运动饮料外,长庚生技、鲜茶道、台湾比菲多也惊传受害。
长庚生技证实,其生产的“孅美健康饮草莓口味”遭塑化剂污染,已紧急下架。
连锁饮料店鲜茶道也蒙受其害,目前暂时将苹果红茶和鲜果绿茶下架,鲜茶道业者也向消费者致歉。
其他饮料大厂昨日也纷纷自清,黑松、味全、统一等公司一致强调,起云剂是可以合法使用的添加物,经过清查,并没有向昱伸公司和协成化工购买原料,为证明清白,也将产品送验。
美方关切要求台说明。
据了解,不只台湾厂商受害,国外厂商也受波及。
台中1家原名盛香珍的成伟食品公司,在买了有问题的起云剂后,转售到菲律宾;南投埔里1家浓缩果汁工厂,以外销美国为主,美方得知后已要求我方说明。
这起黑心饮料风波,隐然变成国际食品安全事件。
台卫生部门食品药物管理局长康照洲证实,24日深夜主动向世卫组织通报此事,希望其他国家都能了解此事件发展,减少对民众的伤害。
他强调,国际食品安全网络是世卫6大通联机制及技术性会议之一,过去很少接受台湾通报。
卫生署也陆续透过外交、经贸管道,向美国、香港、越南、菲律宾通报此事,并透过两岸食品安全协议管道,在23、24日通知大陆食品安全窗口。
菲律宾卫生部属下的粮食暨药品管制局(BFAD)局长室助理鲍琳(SusiPauline)表示,尚未接获相关通知,他们将主动展开清查,了解是否确有来自台湾的塑化剂进入菲律宾。
卫生署指出,起云剂常见原料是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或葵花油,祸首昱伸制造起云剂时偷工减料,用塑化剂取代成本贵5倍的棕榈油,引发这起风波。
官方通报:
2011年5月28日上午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李元平通报了台湾地区食品添加剂“起云剂”的有关情况。
据李元平介绍,5月24日,台湾地区有关方面向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发现台湾“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制售的食品添加剂“起云剂”含有化学成分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该“起云剂”已用于部分饮料等产品的生产加工。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是一种普遍用于塑胶材料的塑化剂,在台湾被确认为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为非食用物质,不得用于食品生产加工。
据媒体报道,“起云剂”能让饮料避免油水分层。
DEHP会危害男性生殖功能,促使女性性早熟。
案例分析
台湾爆出的塑化剂事件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就又是一起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
据报道,在事件曝光之前,这种有毒的塑化剂已被各食品厂商是用了近30年的时间,时间之长令人乍舌,而这么长时间都没有被检测出来更让公众感到不可思议和费解,对台湾一直标榜的食品检验部门普遍存在一种担忧和不信任的心态,同时要相对塑化剂的蔓延进行控制几乎是不可能的,它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其次是涉及面之广,塑化剂对所有年龄的人群都有危害,此毒素据说可以改变基因,并对青少年有着巨大的危害。
被查处违规的两家生产这种有毒起云剂的工厂几乎垄断了这一行业,市场占有率达到了90%,台湾的各大食品加工生产企业用的都是这两家的产品,令人不寒而栗。
这次事件的影响极其恶劣,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这对台湾的食品加工企业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尽管这并不是他们的错,但他们为此所承担的后果却是实实在在的。
无数的产品被下架,在消费者人群中的信任度也会急剧下降。
2.台湾人的整体健康程度令人担忧。
在受此困扰三十年后,有毒食品添加剂终于被查出,但在如此长的时间内不知多少人曾受此毒害。
3.政府食品安全部门的办事能力受到质疑。
在三十年后才在一次无心的检测中发现早已被禁止添加的食品添加剂,这不能不让人怀疑:
究竟还有多少没被查出来?
其实,有关食品安全的问题早已不是新鲜事了,“苏丹红”、“三聚氰胺”等时间早前也闹得沸沸扬扬。
为什么食品安全问题就是屡禁不止呢?
首先,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企业诚信文化建设落后。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长期发展积累形成的内在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代表着一个企业的整体形象并决定企业发展的深度与广度。
企业文化的建设依赖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目前,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股权结构“一股独大”、内部控制问题严重、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乏力、缺乏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公司治理目标模式选择模糊等问题,直接影响上市公司诚信文化建设,进而影响到机制的企业诚信有效运作。
再次,人们把企业仅仅看成一个经济实体,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忽视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可以想象, 一个企业一旦变成了纯粹的“经济动物”,就必然会沦为“社会的公害”,一次又一次的危害事件就是最好的证明!
除此之外,传统的诚信文化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传统的诚信文化虽然也有目的性的一面,但更多是一种手段,而且有等差之别。
如,首信于君主,是为忠;次信于家父,是为孝;再信于夫妻兄弟姐妹亲戚朋友,是为义;对陌生人遵循什么规则,传统的诚信文化并未涉及。
因此, 许多企业形成了自己的减信标准,那就是对特殊客户诚信多,对一般客户诚信少;在特殊时期诚信多,在一般时期诚信少。
最后,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企业失信成本偏低。
当前,我国一些企业之所以不讲诚信,与失信成本过低密切相关。
当失信成本小于失信收益、失信行为有利可图时,企业经营者有可能选择甚至主动选择失信行为,失信现象就会大量发生。
从现实状况来看,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对失信行为的制裁和惩罚力度有限,这在客观上也纵容了企业的不守信行为。
甚至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建立与信用管理直接相关的法律,只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中规范诚信守法,而这些法律对企业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虽有补偿性罚款等惩罚形式,但企业失信仍有利可图,这从另一方面也纵容了企业的失信行为。
总之,企业的诚信缺失一方面反映了商家的利益熏心和道德的沦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整个国家经济体制的缺失和不完善,对于消费者以及一个企业和国家的危害都不容小觑!
首先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诚信缺失将使企业品牌建设更加困难。
而众所周知,品牌就是一个企业的“名片”,代表着企业的整体形象、品质和信誉。
而企业品牌的建设首先应改以诚实守信为基础,否则品牌只能成为水中花镜中月。
优秀的品牌都是靠良好的诚信记录堆积起来的,如联想、海尔等。
在这个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未来企业间竞争可以说就是品牌的竞争、诚信的较量。
同时,已经知名的品牌一旦失信于消费者,也将被市场无情地抛弃,三鹿品牌的彻底消失,蒙牛、伊利、双汇等遭受的严重打击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不仅企业财力损失严重,也使得拥护的消费者数量锐减。
另外,诚信缺失也会严重影响企业信用的发展,增加所谓的交易成本,由于企业间缺乏诚信,正常的信用观念遭到破坏,信用作为支付手段的功能也将被极大地削弱,企业间赊销、预付等交易方式也就难以正常进行。
信用缺失,也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营运成本和投资风险,使企业的投资活动更趋于谨慎和收缩。
其次,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企业诚信缺失有损一个国家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立。
由于企业诚信缺失,市场上到处充斥着假冒伪劣商品,商业欺诈行为防不胜防,消费者购物、消费时缺乏安全感,消费欲望被压抑。
由此,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率居高不下,国内需求不旺,经济发展对外依赖度偏高,经济结构也不尽合理,整体经济未能健康持续发展。
多年以来,国家医疗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教育体制改革等,由于缺乏信用制度的支持,政策实施的难度较大,实施效果也不甚理想,从而影响到我国和谐社会的建立。
从另一方面讲,企业诚信缺失也有损中国商品形象,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我国对外经济交往。
在对外经济交往中,有的企业以次充好,甚至将假冒伪劣商品卖到国外,损害国外消费者利益,败坏中国企业的声誉,损害中国商品的形象。
最后,对于整个人类社会而言,企业诚信缺失有可能造成社会道德的沦丧,企业诚信缺失的问题为整个人类社会树立了“坏孩子”的榜样,毕竟企业作为一个较大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群体,难免会影响一部分人的价值观、世界观。
若不能有效根治企业的诚信缺失问题行为,失信难免会突破企业的边界而向整个社会蔓延,从而导致社会道德的沦丧,这种不守信的行为扩散到方方面面,危及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
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是改善我国企业目前状况的最佳途径,因此治理我国诚信缺失问题刻不容缓。
我们应该首先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创建企业诚信文化。
针对诚信缺失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健全法人治理机制,完善市场体系,为建立有效的公司内部外部治理机制而创造条件,并健全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而针对创造企业诚信文化方面,企业主要经营者应起表率作用,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做到诚实守信,不为利益驱动而做出有损国家人民身心健康的举动和决策,当然要创造企业诚信文化还要加强对普通员工的诚信教育和管理,扩大诚信教育的影响范围,加强普通员工的道德观念,从根本上杜绝犯错的动机。
其次,我们应该构建与中国经济现状相符的社会诚信文化。
大力宣传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族传统美德、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增强国民诚信意识、提高国民诚信素质。
为构建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的社会诚信文化做好人力方面的准备。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以更开阔的心胸,广泛吸纳西方诚信文化中的先进内容,用更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形成更加健康健全的世界观,争做日常生活中的诚信榜样。
除此之外,也要重视企业应承担的社会道德责任,企业不仅仅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更应是一个健全社会的社会道德的承载体,它的社会道德观的健全程度极大的影响我国新型的社会诚信文化建设。
最后,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大企业失信行为带来的后果。
从立法方面来讲,国家立法机关应尽快制定出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和个人的各种信用行为。
而在法律法规建设中完善失信惩罚机制尤为重要,明确在市场经济中失信的法律边界,明确对失信行为该给予何种程度的制裁。
通过建立失信惩罚机制,加大失信行为的有害成本,迫使企业诚信守法,使失信者不但无利可图,反而祸及终身,甚至倾家荡产!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到现如今的塑化剂事件就是一段段企业失信造成的丑恶的历史,作为发展中的每一个企业都应该引以为戒,加强自身诚信文化建设,坚决杜绝类似的情况再发生,更要杜绝其他失信行为的发生,否则必然会成为下一“三鹿”、“双汇”等,轻则信誉度认可度受损,重则彻底退出商业舞台,成为一段让人遭人唾弃的丑恶历史。
时代在进步,国家在发展,而发展的首要目标是国家经济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无论想要达到这两个目标的任何一个,都应该杜绝企业失信行为的产生。
让我们携起手来,从个人到企业到整个国家努力加强诚信道德建设,还经济一份纯净的净土,还消费者一个安全的物质精神家园。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创一片诚信和谐的蓝天!
面对这一企业诚信缺失现象,我们不禁要问:
为什么企业失信状况如此严重?
简单来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关键就在于人们疯狂追逐利润,受到利益的驱使。
当时轰动一时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的完满了结,违法者受到严厉的惩罚,本应当惊醒生产厂家,起到一个威慑的作用,可是,食品安全问题依旧屡禁不止。
重要原因就在于人们追逐利益,迷失了自我,越来越多人愿意为金钱铤而走险。
而正是这种金钱至上的不正确的世界观,促使他们做出不道德、不正当的行为。
然而,这种金钱至上的世界观的存在也是有他的物质基础。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处于腾飞阶段,快速发展的经济状况带来的生活水平的改善与国民素质发展不协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贸易的深度与广度的进一步拓宽,越来越多人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而当中的大多数人,都是从农村出来,或是白手起家的,改革开放与中国经济发展给予了他们机遇。
依托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越来越多人走上发上了创业致富的道路。
但是,因为他们有限的文化水平以及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自然更加容易受到诱惑,一切唯金钱至上,枉顾社会道德。
其次,道德自律的缺乏。
生产成本降低,许多企业负责者却没有认真审视其原因,究竟是生产成本的正常下降,还是运用了添加剂呢?
答案恐怕企业管理人员自知,只是明知故犯罢了。
台湾有学者言:
“当着人们发现败德为获利的捷径时,败德之事即如江河之就下,沛然莫之能御。
”可见,为了追逐利润,社会生产者缺乏道德自律已经成为一种风气,而这一种风气,又是有很坏的影响,它会“令整个社会文化走向癌化”。
最后,企业家缺乏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据台湾媒体报道,为食品商提供塑化剂添加剂的两家源头企业昱伸香料公司与宾汉香料公司,两家老板30年前在同一家店当学徒,师出同门。
二人接受调查时称,“当年师傅就是这么教的”。
而实情究竟是否只是两位黑心学徒的责任呢?
台湾出产的饮品与食品安全一向具有良好信誉,而本次的事件却令到台湾食品安全信誉遭受严峻的挑战。
其实,并不能完全归咎给一个黑心师傅调教出的两个黑心学徒,200多家现代化厂商一同栽在有毒添加剂里,无数硕博士同败在两名黑手学徒手下,证明食品企业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已极薄弱,不能不令人担忧。
食品生产者看问题已经不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而是一种主观主义,唯心主义,金钱至上。
从而做出违背人类生理规律,有害人类健康的事来。
再者,监管存在漏洞。
黑心厂家存在数十年,为什么到今天才浮出水面呢?
塑化剂作为一种有害的食品添加剂,为什么没有在检测范围之内呢?
都是因为食品监管体系存在漏洞。
而食品监管体系存在漏洞亦有很多深层的原因。
首先,检测部门内部结构混乱。
近年来台湾食品安全管理部门的业务量猛增,抽检率越来越低,终于酿成大祸。
明确的分工与定期的检测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条件,保证食品安全,检测部门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其次,监管部门执法不严。
职能部门必须交出一份令公众满意的答卷。
许多监管部门等到问题出现才去补救,发去检查,而平时的检查只为交差,对生产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必然会酿成食品安全事故频发。
因此,只有对企业生产标准要求更为严格,企业才能倍感压力,对自己产品生产要求更严格起来。
最后,食品安全条例规范不完善。
此次的塑化剂,也是台湾方面出现问题才被我国列入黑名单的。
可见,食品安全的界定也至关重要。
要真正的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其实更多地还要靠法律法规的监管,制定合理、有震慑力的法律法规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只有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食品安全问题才能真正解决。
据报道,台湾的“食品卫生管理法”对违规业者的处罚很轻,罚金一般仅为30万新台币,即便到了追究刑责的程度刑期也在3年以下。
惩罚不够严厉,自然起不了威慑的作用。
因此,完善法律法规,是我们当前的重要课题,加大对食品安全的检验力度,才能真正杜绝食品安全的问题。
可是,纵观目前国内气氛而言,政府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总是抓得不够紧。
就本次塑化剂事件而言,塑化剂事件已发生多时,而大陆才紧急把塑化剂列入黑名单,可见,政府平日对食品安全的排查力度还是不够。
而且,就民众最关心的——究竟国内有没有类似的黑心厂家?
,政府还是回答得比较含糊。
政府说明:
人体内有微量的塑化剂是没有问题的。
而上次三聚氰胺事件,政府的回答也是:
微量的三聚氰胺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毕竟这些物质是有毒物品,必然会对人体造成一定危害,政府在当前就应该作一次全面的排查,甚至抽检国民血液样本来检查塑化剂含量,来令市民放心,要不市民在未明情况下,一定会减少相关商品的购买,到头来必定令商家蒙受损失,影响经济发展。
因此,政府在此次危机中更加应该做好服务者的角色,而并不是一味地偏袒生产者。
事情发展至今,仍然有众多市民担心塑化剂是否存在于中国内地的厂家,其原因就在于我国国内多发食品安全事故,而此次的塑化剂更“比三聚氰胺毒20倍”,因此可见市民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但从中也折射出我国多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已经在国民心中留下烙印。
试问一个连自己国民都不信任的国家,又如何取信于别国呢?
三聚氰胺事件逼得国民纷纷购买日本奶粉,如果政府还不加大排查力度,定期检测、严厉检测,我国的饮料食品产业不但在国外受到严重挑战,还会损失国内消费市场,其后果的严重性,是可以预见的。
若以此长久下去,我国食品安全的形象就会荡然无存,严重影响其出口欧美等国的地区,令商户,甚至我国形象受损,其影响是十分恶劣的。
中国作为正在腾飞的发展中国家,世界上仅存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更需要良好的经济形象,经济形象又关系到我国的文化、政治形象。
我国只有加大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体系,防止安全事故再次发生,才能更好地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取得突破,维持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无论是三聚氰胺事件,还是这次的塑化剂事件,都给我国生产者、我国政府敲醒了警钟,食品安全问题,将会是我国未来政府工作的重要课题,是我们需要重点攻克的难关。
对策与建议
随着食品加工过程中化学品与新技术的广泛使用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是有利于丰富食品种类、改善食品营养、保障食品供应的。
但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甚至是有毒有害物质或滥用食品添加剂,严重危害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杜绝类似塑化剂食品问题的发生,我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1.完善制度
根据查阅资料我找出以下相关法律法规。
安全性评价和标准方面:
制定了《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申报与受理规定》、《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生产环节:
制定了《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审查通则》。
流通环节:
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整顿流通环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对流通环节食品用香精经营者进行市场检查的紧急通知》。
餐饮服务环节:
出台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规范》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责任人约谈制度》,严格规范餐饮服务环节食品添加剂使用行为。
2.防控机制
整合食品卫生监督、质检、工商为主的政府职能部门资源,使各有关部门的监管工作有机衔接起来,让市场监管到位。
同时以食品行业协会为主导,带领企业坚定不移的执行与参与政府发布各种类型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及活动。
3.加强执法
执法必须与利益切实脱钩。
司法行政执法既是公务活动,更体现法律活动,是不能与利益挂钩的。
罚没收入按规定该随案移送的必须随案移送,不允许中间截留和挪用。
所有罚没收入最终必须全部上交财政。
只要真正弄清实际支出,罚没收入全部交了财政,在总体上不会增加财政支出。
落实企业和政府责任。
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经营这负有保证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统一领导、组织、协调的责任,各有关部门要坚持统一协调与分工负责相结合,认真履行职责,搞好监督指导。
4.切实提高企业诚信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
当前我国食品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够,行业诚信道德体系建设滞后所以我们必须从各个方面着手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并提高企业道德水平。
5.依法严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
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安全 已经 成为 搅扰 国民 生活 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