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修改稿.docx
- 文档编号:27217783
- 上传时间:2023-06-28
- 格式:DOCX
- 页数:79
- 大小:150.23KB
上海是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修改稿.docx
《上海是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修改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是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修改稿.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是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修改稿
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
摘要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新技术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技术,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增长点。
而建立在高新技术开发和应用基础上的高新技术产业也日益成为国民经济最具生机和活力的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代表着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希望,其发展水平对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在经济全球化和竞争国际化时代,上海市正面临着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巨大历史性机遇和艰巨的任务。
一方面,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优良的经济地理位置和国际化的人才、信息、资本和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的流入提供了产业结构动态化的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周边和国内外其他地区的企业凭借土地、廉价劳动力和技术模仿等后发优势,正冲击着上海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随着上海市土地和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许多跨国公司正在向江苏省和浙江省两地转移。
此外,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垄断着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他们只是将本地作为产品组装和加工中心,并未向本地企业转让技术,延缓乃至于钳制了内资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本土企业只有掌握产业发展中的核心技术,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居于主导地位,控制产业链中的分工和利润分配,才能有更大的自主权决定产品推出和淘汰的时间表,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超额利润。
本文主要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并借助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一般模型,之后进行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总结。
除了理论模型的运用,作者有幸在参加“上海市高科技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课题中,收集了大量翔实可靠的数据。
本文首先探讨了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高技术产业及其相关的关键词的定义。
其次,借鉴偏离—份额法,结合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并且应用该模型对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群内各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分析。
再次,针对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最后,在分析其他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与措施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上海市与北京和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因素,提出了提高上海市本土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对了解国际竞争态势,提高本土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上海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对策
目录
第1章导论
1.1选题意义
1.2选题范围
1.2.1研究对象
1.2.2主要关键词的含义界定
1.3预期研究成果
1.4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4.1研究的基本思路
1.4.2研究的基本方法
1.5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文献评述
2.1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和“竞争优势”理论
2.1.1驱动产业竞争的五种力量模型
2.1.2“钻石模型”理论
2.1.3基于“钻石模型”的竞争力理论新发展
2.2价值链理论文献综述
2.2.1价值链概念
2.2.2价值链研究的发展
2.3关于竞争力理论的文献评述
2.2.1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
2.2.2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第3章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3.1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比较评价的意义
3.2偏离—份额法简介
3.3评价模型的建立
第4章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分析
4.1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4.2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分析
4.3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分析
第5章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评析及对上海的启示
5.1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评析
5.1.1美国
5.1.2日本
5.1.3欧盟
5.1.4以色列
5.2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评析
5.2.1韩国
5.2.2新加坡
5.2.3中国台湾
5.3发展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评析
5.3.1印度
5.3.2拉美国家
5.4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的成功经验对上海的启示
第6章上海与北京、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比较分析
6.1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成功因素分析
6.1.1主要成功因素归纳
6.1.2主要成功经验分析
6.2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成功因素分析
6.2.1主要成功因素归纳
6.2.2主要成功经验分析
6.3上海与北京、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差距比较
6.3.1上海主要成功因素归纳
6.3.2上海与北京、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差距比较
第7章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8章总结与展望
8.1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8.2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第1章导论
1.1选题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仅引起了相关技术和产业的不断变化,而且还引起了生产方式、经济结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深刻变化,对国际竞争和分工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
由科学技术成果、人力资本和风险资本结合而产生的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对当代世界经济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
高新技术产业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提升、经济发展、就业和贸易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新的科技革命大幅度推动了生产水平的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使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人才、技术成为竞争力的基础,品牌、专有技术、知识产权成为竞争力的基本要素。
在我国已经具备相当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之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要提高国际化的水平,加强自主创新,努力改善国际分工地位,在迅速扩大产业规模的同时努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将是国际经济竞争的主战场。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看,高新技术产品占国际贸易总额的比重将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而国际贸易中决定性因素正如世界银行1997年的发展报告所指出的那样,已经由过去的价格竞争转向知识竞争。
因此,对我国来说,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将更好地改善我国在国际贸易竞争中的贸易条件和竞争地位。
所以,我国只有在继续保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包括通过技术进步提升竞争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努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才能提升整个经济的国际竞争能力。
此外,由于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资金密集的产业,它对其它产业具有很强的辐射性和带动性,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会促进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和高级化。
而且因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必然涉及教育、科研、生产、外贸等诸多方面,所以,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必将以其广泛的波及效应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高效益运转。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也走向了国际化。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家和地区要想谋取最大利益,就必须提高其国内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尤其是加入WTO后,面对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高技术产业更是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和竞争国际化时代,上海市正面临着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巨大历史性机遇和艰巨的任务。
一方面,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优良的经济地理位置和国际化的人才、信息、资本和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的流入提供了产业结构动态化的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周边和国内外其它地区的企业凭借土地、廉价劳动力和技术模仿等后发优势,正冲击着上海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随着上海市土地和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许多跨国公司正在向江苏省和浙江省两地转移。
此外,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垄断着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他们只是将本地作为产品组装和加工中心,并未向本地企业转让技术,延缓乃至于钳制了内资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要提升上海市的核心竞争力,就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一个地区能不能真正具有竞争力,关键要看这个地区能不能焕发出一种持续的创新能力。
这种创新能力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有源源不断的科技进步的主动力,它会带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推动整个生产过程不断地现代化,促进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
增强上海市高新技术产品的竞争优势是上海市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关键,也是上海市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的基础,为此必须在对外贸易的各个领域实行结构优化,以人力资源、技术、资金要素的最佳结合,构筑上海市高新技术产品的竞争优势。
通过参加“上海市高科技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这个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
虽然近年来上海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保持强劲增长,出口结构不断优化,为上海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上海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计算机、通信和电子类产品为主,出口地区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香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
可见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方式主要以加工形式为主,高新技术产业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或者具有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在国际上不具备竞争力,许多高新技术产业产品生产的关键技术或零部件依赖于进口。
这种情况必然造成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同其它产业关联效应较差,难以实现通过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从而带动上海经济发展。
本文将在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深入分析和对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实证检验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比较国际和国内北京、深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经验,并在对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存在的问题,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一些建议,为企业调整发展战略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推动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1.2选题范围
1.2.1研究对象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加剧了国际社会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态势,世界各国纷纷制定促进本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调整资源投入、兴办高科技园区,努力提高本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处于经济全球化和竞争国际化的时代,研究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课题。
“科技兴市”已成为上海地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本土企业科技竞争力的基石,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成为支撑上海经济持续发展的保障。
上海市高新技术产品数量增长和结构的变化集中体现了上海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并将产生产业间扩散效应。
在开放型经济环境中,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状况成为反映产业竞争力变化最为敏感的晴雨表,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
我国加入WTO之后,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缺乏对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客观认识,就容易陷入竞争劣势。
为抢占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有必要对上海市目前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全面分析,因此本文将在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深入分析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比较国际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经验和国内几个主要城市的成功经验,并在对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存在的问题,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一些建议,为企业调整发展战略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推动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提高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1.2.2主要关键词的含义界定
1.2.2.1高科技
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本质联系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
科学用来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不宜分价值高低。
“高科技”是对当代世界前沿科学探索和在此基础上技术发明的概括,不应理解为各种科学探索价值的高低。
这里的“高”表述的应该是:
在当代科学发展中,不仅需要高级人才和多学科知识,还需要更为复杂的技术手段,强调知识密集的特点。
这一特点要求国家加强对科技的宏观管理,集中资源,有重点地推进前沿科学探索和重大技术发明。
1.2.2.2高技术
技术是针对经济社会特定需要,用于控制生产要素以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技能和手段,用来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技术的产生既有源于实际经验的,也有建立在科学发现基础之上的。
建立在现代科学发现基础上的技术发明已成为当代技术的主流。
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发现基础上发明的技术,是对国防和社会经济意义重大的技术,是能形成产业的新技术或尖端技术。
高技术赖以建立的现代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具有知识密集度高的特征。
高技术的使用往往带来经济超常规发展甚至是跨跃式发展,对发展中国家有着重大意义。
高技术(High-Technology)一词源于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两位女建筑师合写了一本书,名叫《高格调技术》。
在该书里,抒发了人们对高技术这一新生事物的关注。
到了70年代,高技术的用语逐渐增多。
那时的含义主要是泛指一大批新型技术产品和引发出来的一些变革。
许多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技术进行了解释。
1971年美国科学院出版的《Technology&InternationalTrade》首次收入“高技术”词条,对高技术的定义为“名词,使用或包含尖端方法或一起用途的技术”。
1981年,美国出现了以“高技术”命名的月刊。
1983年,高技术开始被收入美国出版的《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词典增补9000词》中,作为一个正式的词定了下来。
从对高技术的定义中可以看出高技术体现了人类智能的密集化,它的主要原理是建立在人类最新科学成就基础之上。
我国有关专家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国际高技术产业发展动态进行了研究,与此同时也引入了高技术概念。
“863计划”中提及的“高技术产业”与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的一般概念相近,也是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初始概念。
对于高新技术的划定范围,我国根据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考虑到我国的客观条件,1991年国务院确定11个领域突出新技术,1997年原国家科委颁布《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共9大领域58大类327小类。
本课题将在对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因素模型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国外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成功经验和国内一些省市的成功经验,并在对上海市高技术产品出口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上海市高技术产业存在的问题,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一些建议,为企业调整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高技术本身是一个相对概念,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所持的理论框架不尽相同,因此在认识和使用高技术概念上也不尽一致。
高技术是相对原有技术基础上的进步、提升,体现了人类改造客观世界能力的飞跃,通俗的讲是已有技术的更上一层楼。
这种相对性的本质,表明高技术的内涵和外延都将发生变化。
比如20世纪50年代发明的半导体技术在当时被认为是高新技术,而现在半导体已经失去了“高”“新”的含义。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高技术对应有不同的内涵。
因此,高技术又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时间概念,历史概念。
总结以上我们得出高技术的定义是:
高技术是以知识密集为基础具有先进性、创造性的技术;高技术产品则是高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产物,具有技术含量高、技术水平高、产品附加值高的特点,从而在市场中更具有竞争力。
1.2.2.3高技术产业
人们对高技术产业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中的重要性已有普遍的共识,但对高技术产业的界定却很难统一。
这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涉及到一个行业的产品科技含量的评定及其价值形成过程和市场竞争力。
高技术产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的界定涉及到一个国家的经济现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国际国内贸易等诸多方面。
如OECD组织根据国际标准工业产品分类(ISIC),将高技术产业界定在航天航空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器材制造业、医药品制造业、专用科学仪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美国在定义高技术产业时,以研发强度(R&D经费占销售额的比重)和科技人员占劳动力比重两指标超过10%的产业界定为高技术产业;我国在最近颁布的《高新技术新产品目录》中明确将电子信息、软件、航空航天、光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医药、医疗设备、新材料、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环境保护、地球空间与海洋、核应用技术以及农业等领域的2056种产品定义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
各种方法,不一而足,让我们看看几种主要的界定方法。
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高技术产业界定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为了对成员国的高技术产业进行比较,分析了13个成员国1982-1992年之间22个制造业部门的数据。
OECD把定义简化,以研究开发经费支出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简称研究开发强度),作为界定高技术产业的标准。
1994年,OECD组织的经济学家利用高科技行业R&D强度分析方法并结合科技专家的意见,依据国际标准工业产品分类(ISIC),又提供了新的测算结果。
认定总研究开发强度在8.75%-24.29%之间的属于高技术产业,即航空航天制造业、计算机和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通信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总研究开发强度在2.66%-4.06%之间的属于中高技术产业,即电力机械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化学工业、非电力机械制造业。
OECD的分类是以部门的数据为基础的,称之为部门法或行业法;而美国的分类是以产品类别的数据为基础的,成为产品法。
2、美国高技术产业的界定标准
在美国,高技术产业的界定标准主要采用两种指标:
(1)研究与开发强度,即产品研究与开发费用在总产出中的比例,反映了产品和技术变化的速率及产业和企业中的技术含量;
(2)科技人员(包括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占总劳动力的比重。
该比重对不同的产业部门不尽相同,应以全国各部门平均值为基数。
美国在定义高技术产业时,以研发强度和科技人员占劳动力比重两项指标超过10%的产业界定为高技术产业。
在R&D强度指标中,具体认为直接R&D强度、间接R&D强度和总R&D强度,其中直接R&D强度用于评价行业中用于R&D的投资占总产出的比例,间接R&D强度用于评价行业中所利用的中间产品和资本品上的R&D投资占总产出的比例;总R&D强度是直接R&D和间接R&D强度之和。
3、法国高技术产业的界定
在法国,普遍以“产品循环论”来界定高技术产业。
该理论认为,所有工业需要经历四个阶段:
1)早期阶段:
新产品开发研制成功;2)增长阶段:
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逐步扩大;3)成熟阶段:
企业形成标准化的生产线生产;4)衰退阶段:
该产品市场需求逐渐减少或被其他产品替代。
法国经济学家认为,只有当一种新产品使用标准生产线生产,具有相对高水平的科研人员,拥有一定市场并已形成新分支产业时,才能称其为高技术产业。
4、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界定
我国在高技术产业的评定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主要是按技术类型来定义高技术产业及其产品。
我国颁布的《高新技术新产品目录》中明确将电子信息、软件、航空航天、光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医药、医疗设备、新材料、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环境保护、地球空间与海洋、核应用技术以及农业等领域的2056种产品定义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
在高科技企业的认定标准上,原国家科委在国家《高科技产业区高科技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中规定了四个标准:
1)高科技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2)具有大专学历的人员占企业总人数的30%以上,且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技人员占企业总人数的10%;3)用于高科技产品研究与开发费用应占总收入的3%以上;4)技术性收入和高科技产品产值的总和应占企业总收入的50%以上。
从以上各种界定可以看出,高技术产业是一个动态、全球性的概念。
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分别作为技术现象和经济现象,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范围和内容。
“高技术”产业一词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公认的定义和界定范围,但至少以下三点是相似的:
第一,所采用的定量指标项类似,多采用技术密集度指标。
如R&D经费强度,即R&D经费占产出(总产值、增加值或销售收入)的比重,科技人员或熟练工人占全体雇员的比重等。
第二,高技术产业核心内容相对集中,即有一定的类聚性,各种界定都包括航空航天、电子及通信、计算机、医药等制造行业。
第三,OECD关于高技术产业的定义和界定范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进行国家比较时,很多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都参照OECD关于高技术产业的定义和目录。
美国商务部以花费在研究开发(R&D)上的金额作为高科技工业事业群分类的基础,所有企业种类用在研发上的平均增长率,每年大约是5.3%左右,而高科技工业的研究开发经费年增长率为5.8%,其他制造业为每年4.4%,非制造业为每年2%。
一般对于高技术产业的界定是按照R&D人员占总人数的比率以及投入到R&D的经费占销售额的比率来确定的,具体比率数据因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而不同。
1.2.2.4高新技术产业
“新”是相对“旧”而言,新技术只能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存在。
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企业开发与使用新技术是一种普遍现象。
不能因为一个企业在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使用了自己认为新的技术就将其列入高新技术产业。
依据开发或使用新技术划分出的高新技术产业范围会很宽泛,这是一些地方划分出的高新技术产业涉及到制造业半数以上的原因。
从国家角度讲,新技术产业是不存在的。
考虑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国际比较的需要,我们应使用高技术产业分类,以适应研究制定我国跨跃式发展战略的需求。
1.2.2.5高技术产品
高技术产品一般指符合高技术领域,运用尖端技术生产的产品。
我国确定的高技术领域涉及了国民经济信息化、传统产业改造、发展新兴产业等诸多方面。
在863计划中,涉及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新能源、新材料七大领域。
可以看出高技术产品比高技术产业涉及的领域要宽泛。
但由于技术领域分类与行业分类、产品分类不相衔接,在高技术产品统计的操作上有一定难度。
从行业角度看,属于高技术领域的产品涉及的行业要比按行业划分的高技术产业宽泛,但比按新技术(新产品)划分的行业范围窄得多。
因此,高技术产品目录的制定,可以在国家确定的高技术领域范围内,参考国外高技术产品分类办法,组织有关专家实行。
高技术产品的划分也存在不少技术上的困难,产品是否符合技术领域的问题可以参考当前国内外已确定的高技术领域,但产品的生产是否使用了尖端工艺这一条件的界定和测量却很困难。
1.3预期研究成果
本文的预期研究成果如下:
1)通过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模型,对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内各行业的产业竞争力进行检验。
2)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并进行判定系数检验、相关检验(r检验)和参数显著性检验(t检验),来检验高新技术产业及其各行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3)通过对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的评析以及国内北京和深圳、上海高新技术产业成功因素的分析,并在对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存在的问题,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一些建议,为企业调整发展战略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推动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1.4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4.1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是经济学、管理学、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
根据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本论文的基本研究思路如下:
首先,深入学习国内外有关经济学、管理学、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的主要理论和最新文献,以便为论文的写作提供理论分析框架。
其次,广泛搜集和整理国内外有关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和统计资料,在此基础上,分析和借鉴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经验。
再次,选择典型地区上海市,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进一步深入分析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发展现状、发展潜力、发展前景及其存在的问题。
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提高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实质性的对策和建议。
1.4.2研究的基本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并借助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一般模型,之后进行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总结。
同时,合理运用线性回归等技术方法。
除了理论模型的运用,作者有幸在参加“上海市高科技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课题中,收集了大量翔实可靠的数据。
1.5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全文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为导论,介绍选题来源和选题背景,并引出本论文的主题。
第二章为文献评述,系统地对迈克尔.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理论;价值链理论;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以及国内外有关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 高技术产业 竞争力 研究 修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