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铁路段桥梁项目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 文档编号:27184611
- 上传时间:2023-06-27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134.70KB
某铁路段桥梁项目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某铁路段桥梁项目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铁路段桥梁项目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铁路段桥梁项目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某铁路段桥梁项目桩基础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范围、原则
1.1编制依据
1、国家法律、法规和原铁道部规章制度。
2、《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计划指南》(铁建设[2009]226号)。
3、业主提供的有关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量清单等有关资料。
4、**铁路站前工程施工总价承包补遗和答疑书。
5、本工程有关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
6、对施工现场实地勘察、调查资料。
7、类似工程施工工法、科技成果和经验。
8、《**铁路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计划》。
1.2编制范围
新建**铁路站前工程FPZQ-1标湖边大桥左单线起讫里程DK16+215.280~DK16+621.360,桥梁全长406.08m;右单线起讫里程:
YDK016+211.560~YDK016+551.900,桥梁全长:
340.340m。
1.3编制原则
1、符合招标文件原则。
严格按《**铁路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计划》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等目标编制施工组织计划,使业主的各项要求均得到有效保证。
2、遵循设计文件原则。
编制施组时,认真阅读核对所获得的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编制施组,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
3、遵循标准化管理原则。
根据原铁道部《关于推进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铁建设[2009]154号),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组织机构,配齐人员设备,细化工作流程,制订工作标准,依据工作标准进行现场标准化管理。
4、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坚持“引进、创新、发展”的原则。
积极采用研发技术提高工程技术和施工装备水平、保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四新”技术,认真总结试验数据,充分发挥科技在施工生产中的保障作用,用于创新。
5、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管理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服从业主指令,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检查,严肃安全纪律,严格按规程办事。
6、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原则,施工生产与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原则。
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依法用地、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少占土地、保护农田;搞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护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科学规划施工场地,尽量减少临时占地,维护既有交通秩序,最大限度地节约使用土地。
二、工程概况
2.1线路概况
桥址概况
湖边大桥位于某省**市樟岚村,途中以农田、树木、杂草为主及数间民房。
其中左单线**台位于路边山上,以植被较密,主要为树木、杂草等。
平潭台在山上,植被较密,主要为树木、杂草等。
桥址于DK16+302.6~DK16+307.1处跨越水泥路,道路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72.4度,测时路面标高8.9m,路面正宽为4m;DK16+359.3~DK16+364.9处跨越水沟,渠道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61.9度;DK16+403.87~DK16+409.39处跨越碎石路,道路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31.6度。
2.2地区特性
水文地址特征及评价:
左单线谷地地下水为孔隙潜水,较发育,无化学侵蚀性,无氯盐侵蚀;丘陵区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不发育。
右单线谷地YDK16+370~YDK16+400左40m发育一水潭,水潭面积
约1000㎡,水深约2m。
地下水为孔隙潜水,发育。
无化学侵蚀性,无氯盐侵蚀。
地震效应:
桥址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值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40s。
2.3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揭示,场区的岩土层按其成因分类主要有:
(0)人工填土(Qm1):
杂色,Ⅱ级,软弱土;
(1)粉质黏土(Qal-p1):
灰白色,软塑,Ⅱ级,σ0=150Kpa,中软土;
(1)1、粉质黏土(Qal-d1):
褐黄色,硬塑,Ⅲ级,基σ0=200Kpa;
(2)2、粉质黏土(Qal-p1):
褐黄色,硬塑,Ⅲ级σ0=180Kpa;
(3)1、γ52(3)c花岗岩:
全风化,Ⅲ级,σ0=250Kpa;
(3)2、γ52(3)c花岗岩:
强风化,Ⅳ级,σ0=550Kpa;
(3)3、γ52(3)c花岗岩:
弱风化,Ⅴ级,σ0=1000Kpa;
2.4交通运输情况
桥址位于**市苍山区,交通发达,通行便利,有利于施工。
2.5沿线水电情况
施工用水可使用水沟、水潭中的水,电力线路众多,可就近引入工地做为施工用电。
2.6沿线建筑材料
工程用砂主要来自闽候,**市仓山区城门镇有堆砂场,可用汽车运至工地。
工程用石料在充分考虑隧道弃砟利用的基础上,由既有采石场就近供应,汽车运至工地。
2.7基础设计
本桥左单线11#桥墩,右单线1#桥墩、2#桥墩、平潭台采用扩大基础外,余均采用钻孔桩基础,根据不同跨度和地质条件分别采用3
1.0m、1.25m桩径。
2.8主要工程数量及设计构造表
某铁路段桥梁项目桩基础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表
2.9工期
某铁路段桥梁项目桩基础工程拟开工时间为2014年3月25日,完工时间为2014年10月30日。
湖边大桥桩基设计构造表
三、施工方案
3.1施工组织准备
1、图纸会审:
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并组织专业工程师及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详细会审,搞清设计意图使每个技术干部都能准确理解设计情况。
特别对其中的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有疑义的地方,汇总向设计部门请教,确保万无一失。
2、测量准备: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桩位放线,并上报监理工程师,确保放样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3、开工前,施工技术部做好技术交底书,并对施工队、施工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的工作。
3.2桩基础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3.2.1陆上钻孔桩施工
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3-2-1
(1)施工准备
用推土机、挖掘机将施工场地整平,并埋设钢护筒,护筒内径比桩径大20cm,护筒顶面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0m,在旱地或筑岛时高出施工地面(水面)0.5m。
(2)钻机安装与定位
安装钻机的基础如果不稳定,施工中易产生钻孔机倾斜、桩倾斜和桩偏心等不良影响,因此要求安装地基稳固,对地层较软和有坡度的地基,可用推土机推平,再垫上钢板或枕木加固。
为防止桩位不准,施工中必须要正确安装钻孔桩机和定位,对有钻塔的钻孔机,先利用钻机的动力与附近的地笼配合,将钻杆移动大致定位,再用千斤顶将机架顶起,准确定位,使起重滑轮、钻头或固定钻杆的卡孔与护筒中心在一垂线上,以保证钻机的垂直度。
钻机位置的偏差不大于2cm。
对准桩位后,用枕木垫平钻机横梁,并在塔顶对称于钻机轴线上拉上缆风绳,钻机就位后应进行试运转,运转正常后方可进行钻进。
桩位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样,并报请测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为防止桩位在钻机定位时丢失或偏移,一般采用十字线法将桩位引出钻机工作范围外,待钻机定位准确之后,再将桩位进行恢复并进行校核。
(3)泥浆制备
为防止塌孔和出现流砂现象,钻孔前需进行泥浆制备,在钻机进场前,在桩位旁边选择空地建造泥浆循环池和沉淀池,造浆材料应选择造浆能力强、粘度大的黄土或膨润土进行造浆,一般可就地取材,
(4)冲击钻成孔
本桥桩基成孔采用冲击钻成孔,钻机就位后,泥浆稠度必须满足护壁要求和孔壁压力,当泥浆量和泥浆的技术指标达到要求时开始钻进。
开始钻进要缓慢,采用小冲程钻进,待通过护筒底口后方可正常钻进。
钻进过程中要注意取样,根据地层情况及时调整冲程、泥浆稠度,在通过硬岩层时采用高冲程;在通过粉质黏土,硬塑时采用中冲程;在易坍孔地段采用小冲程,并提高泥浆的稠度和相对密度。
钻孔作业分班连续进行,钻进中根据钻进速度及钻渣情况准确判定并详细记录钻进过程地质变化情况。
每台钻机要求设置渣样盒和留样袋,在钻进不同地层时需保留渣样和做好记录,并留下影像资料。
如在钻进过程中地质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到现场进行确认,终孔时如设计单位有要求,可请设计单位地质工程师到现场进行确认渣样是否与设计相符。
(5)成孔检查
钻孔达到设计深度经自检合格后,向监理工程师报检。
应使用监理认可的仪器对成孔进行质量检查。
检孔器采用钢筋加工,检孔器直径(外径)应不小于孔径,形状类似于钢筋笼,长度为桩径的4~5倍,且不宜小于6m。
成孔检查主要项目为孔深、孔径、孔形及倾斜度。
图3-2-1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6)清孔
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开始清孔,清孔采用泥浆置换法。
清孔标准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即:
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根据试验测定符合以下标准:
2~3mm颗粒,泥浆比重不大于1.1,含砂率小于2%,粘度17~20s;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柱桩不大于5cm,摩擦桩不大于20cm。
严禁采用加深钻孔深度方法代替清孔。
在清孔排渣时注意保持孔内水头高度,防止坍塌。
灌注水下混凝土前,检查沉渣厚度,进行二次清孔,必要时用高压风冲射孔底沉淀物,保证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7)钢筋笼制作、安装
本桥设一处钢筋加工厂,钢筋加工厂设置在闽江南岸拌合站大里程侧,征用上董村荒地修建。
桩基钢筋笼均在钢筋场分节加工制作,钢筋运输车运至现场,采用吊车分节下放钢筋笼。
钢筋笼分段长度根据吊装条件及钢筋笼总长度确定。
桩基钢筋主筋采用焊接连接,接头相互错开,每一截面上接头数量不超过钢筋总数量的50%,加强箍筋与主筋连接全部焊接。
钢筋骨架的保护层采用耳筋控制,厚度厚为7cm,竖向每隔2m设一道,每一道沿圆周布置不少于4个。
钢筋笼加工完成后,按桩号进行挂牌,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笼下放时使用大吨位汽车吊吊放钢筋笼,并在孔口牢固定位,为保证笼顶标高正常,笼顶设吊环。
(8)安装导管
灌注水下混凝土采用钢导管灌注,采用导管内径为25~30cm。
导管使用前应进行水密承压试验,严禁用压气试压。
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孔内水深1.5倍的压力,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灌注混凝土时最大内压力,可按下式计算:
P=rchc-rwHw
式中:
P为导管可能受到的最大内压力(KPa);
rc为混凝土拌和物的重度(24kN/m3);
hc为导管内混凝土柱最大高度(m),以导管全长或预计的最大高度计;
rw为井孔内水或泥浆的重度(kN/m3);
Hw为井孔内水或泥浆的深度(m)。
导管每节2~3m,配1~2节1~1.5m的短管。
钢导管内壁光滑、圆顺,内径一致,接口严密。
导管直径与桩径及混凝土浇筑速度相适应。
使用前进行试拼和水密承压试验,按自下而上顺序编号和标示尺度。
导管组装后轴线偏差不超过钻孔深的0.5%,亦不宜大于10cm,试压力为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
导管长度按孔深和工作平台高度决定。
导管接头采用螺旋丝扣型,设防松脱装置。
导管安装后,其底部距孔底有250~400mm的空间。
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应检查沉渣厚度,沉渣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
柱桩不大于5cm;摩擦桩不大于20cm。
如沉渣厚度超出规范要求,则利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
(9)灌注水下混凝土
1、首批封底混凝土
计算和控制首批封底混凝土数量,混凝土从导管内下落时有一定的冲击能量,能把泥浆从导管内排出,并能把导管下口埋入混凝土不小于1m深。
足够的冲击能量能够把桩底沉渣尽可能地冲开,是控制桩底沉渣,减少工后沉降的重要环节。
2、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公式(例桩径D=1.5m,桩长=50m):
V≥πD2/4(H1+H2)+πd2/4h1;h1=Hwrw/rc;导管底口与孔底的距离为25~40cm,H1表示混凝土桩底到导管底口的高度,计算取40cm,H2表示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最小深度(导管底口到混凝土面的高度)
为1m,h1表示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置深度H2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
导管内径取25cm,清孔后泥浆比重在1.03~1.1之间,按最保守考虑,取1.1所以泥浆比重rw取11KN/m3,一般情况下泥浆位置与护筒平齐,按护筒比原地面高30cm,大多数原地面比桩顶高2m左右,按保守考虑钻孔桩内泥浆深度比桩长长3m。
将相应数据带入上述公式,计算过程如下:
h1=Hwrw/rc=(50+3)*11/24=24.29m
V=πD2/4(H1+H2)+πd2/4h1
=3.14*1.52/4*(1+0.4)+3.14*0.252/4*24.29=3.66m3
混凝土灌注前对孔底沉渣厚度应再次测定。
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然后立即灌注首批混凝土,混凝土灌注时,现场技术人员、质检员进行旁站,试验人员控制混凝土质量,灌注前进行混凝土坍落度试验,并做好同条件养护试件。
3、开阀
打开漏斗阀门,放下封底混凝土,首批混凝土灌入孔底后,立即探测孔内混凝土面高度,计算出导管内埋置深度,如符合要求,即可正常灌注。
如发现导管内大量进水,表明出现灌注事故。
4、水下混凝土浇灌
桩基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配合导管灌注,灌注开始后,应紧凑连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
湖边大桥北岸双线2#~22#墩桩基础采用2#拌合站供应混凝土,南岸双线23#~双线37#、左单线40#~左单线平潭台、右单线4#~右单线21#墩桩基础采用3#拌合站供应混凝土,拌合站内配置6~8台混凝土罐车,闽江北岸、南岸运距均在2km之内,2#、3#拌合站内均配置2套HZS120型搅拌机,满足混凝土供应要求。
在灌注过程中,应防止混凝土拌和物从漏斗顶溢出或从漏斗外掉入孔底,使泥浆内含有水泥而变稠凝结,致使测探不准确;应注意观察管内混凝土下降和孔内水位升降情况,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面高度,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导管的埋置深度应控制在2~4m,最大埋深不得超过6m。
同时应经常测探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即时调整导管埋深。
导管提升时应保持轴线竖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
如导管法兰卡挂钢筋骨架,可转动导管,使其脱开钢筋骨架后,再移到钻孔中心。
拆除导管动作要快,时间一般不宜超过20~30min。
要防止螺栓、橡胶垫和工具等掉入孔中。
施工时要注意安全,已拆下的管节要立即清洗干净,堆放整齐。
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混凝土要徐徐灌入,不可整斗地灌入漏斗和导管,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间的橡皮垫,而使导管漏水。
当混凝土面升到钢筋骨架下端时,为防钢筋骨架被混凝土顶托上升,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尽量缩短混凝土总的灌注时间,防止顶层混凝土进入钢筋骨架时混凝土的流动性过小。
②当混凝土面接近和初进入钢筋骨架时,应使导管底口处于钢筋笼底口3m以下和1m以上处,并慢慢灌注混凝土,以减小混凝土从导管底口出来后向上的冲击力;
③当孔内混凝土进入钢筋骨架4m~5m以后,适当提升导管,减小导管埋置长度,以增加骨架在导管口以下的埋置深度,从而增加混凝土对钢筋骨架的握裹力。
混凝土灌注到接近设计标高时,要计算还需要的混凝土数量(计算时应将导管内及混凝土输送泵内的混凝土数量估计在内),通知拌和站按需要数拌制,以免造成浪费。
在灌注将近结束时,由于导管内混凝土柱高减小,超压力降低,而导管外的泥浆及所含渣土稠度增加,相对密度增大.如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混凝土顶升困难时,可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并掏出部分沉淀土,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
在拔出最后一段长导管时,拔管速度要慢,以防止桩顶沉淀的泥浆挤入导管下形成泥心。
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应超灌80~100cm,以便灌注结束后将此段混凝土清除。
在灌注混凝土时,每根桩应至少留取一组试件,对于桩长较长、桩径较大、浇筑时间很长时,根据规范要求增加。
如换工作时,每工作班都应制取试件。
试件应施加标准养护,强度测试后应填试验报告表。
强度不合要求时,应及时提出报告,采取补救措施。
混凝土在灌注前应进行坍落度、含气量等检测。
混凝土灌注时间及方量、混凝土面的深度、导管埋深、导管拆除以及发生的异常现象等,应由专人进行记录。
5、灌注混凝土测深方法
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应经常探测孔内混凝土面至孔口的深度,以控制导管埋深。
如探测不准确,将造成埋深过浅,导管提漏,埋管过深拔不出或断桩事故。
因此,在钻孔灌注桩中混凝土测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一定要由具有高度责任心的人来操作。
目前测深多用重锤法,重锤的形状是锥形,底面直径不小于10cm,重量不小于5kg。
用绳系锤吊入孔内,使之通过泥浆沉淀层而停留在混凝土表面(或表面下10~20cm)根据测绳所示锤的沉入深度作为混凝土灌注深度。
本方法完全凭探测者手中所提测锤在接触顶面以前与接触顶面以后不同重量的感觉而判别。
测锤不能太轻,而测绳又不能太重,否则,探测者手感会不明显,在测深桩,测锤快接近桩顶面时,由于沉淀增加和泥浆变稠的原因,就容易发生误测。
探测时必须要仔细,并以灌注混凝土的数量校对以防误测。
(8)泥浆清理
对施工中产生的废弃泥浆,为了保护当地的环境,将废弃的泥浆由泥浆车运往指定的废弃泥浆堆放场地,并做妥善处理。
(9)桩基检测
当桩基混凝土龄期达到14d或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时方可进行桩基检测,桩基检测单位必须具有相应资质,并在检测工作开始前将单位资料报业主进行审批备案,检测单位应对其检测工作质量和所出具的检测报告负责。
桩基检测方法可采用超声波法、低应变反射波法、钻孔抽芯法,当桩径≥2m或桩长大于40m时采用超声波法进行检测,其余桩基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进行检测,当对桩基质量或地质情况有怀疑时或经超声波法、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不作评定的桩基则采取钻孔抽芯法进行检测。
四、资源配置
4.1施工队伍投入
湖边大桥拟投入2桩基施工队,视征地动迁情况,陆续进场。
若施工条件允许,可全面展开施工时,为保证施工进度,项目部则另行
增加施工队伍。
湖边大桥桩基队伍划分情况见表4-1-1
4.2主要劳动力投入
主要劳动力投入见表4-1-2
4.3主要机械设备投入
总体配备原则:
选型适配,功能适用,能力富余,强调系统的先
进性,实际施工快速性,满足本工程快速、优质、安全、经济和均衡生产的要求。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见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4-1-3。
4.4工程物资材料采购
工地料场在设备物资部管理下,接受项目经理部、甲方、监理、施工队、供应商的有效监控,在最短时间内对相关方意见做出积极有效响应;同时建立约束机制,实现对物资材料储备与配送、质量、成本核算、人员动态、安全与环境等环节的动态监控。
4.4.1供应计划及组织措施
1、供应方式
甲供材料按约定的时间由业主采购并运至约定的供应地点,供应地点和供应时间需要调整的,双方另行签订补充协议确定。
甲供之外的物资设备属自购部分。
自购物资设备由施工单位自行采购。
将按设计的规格和型号由项目经理部统一组织招标,并充分征求甲方意见。
严格把好进货和验收质量关,要求供货厂家提供产品合格证明及检验资料。
收货时对材料和设备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验收,拒绝接收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和设备。
2、组织措施
对构成工程主体的各类物资,将按照IS09001质量体系标准,严格物资的采购程序,从质量、价格、运距、供应能力、企业信誉和售后服务等方面选择合格的供应商,解决好对供方的管理问题,与中标
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组织供应。
到站物资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和合同规定进行外观检查和数量验收,索取质量证明书等相关资料。
所有进场物资全部取样检测,经现场监理工程师和技术试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对水泥必须严格控制碱含量等指标,对含泥量超标的石子必须进行二次冲洗,保证材料质量第一,杜绝不合格的供应商,杜绝不合格的物资进入工地。
4.4.2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外来材料及构件的运输方案:
为保证工程的连续、正常的进度,大宗材料运输一般采用火车至既有铁路就近车站,再采用汽车等运输方式倒运至工地材料厂,施工中从工地材料厂运至施工作业点。
当地建筑材料运输方案:
当地建筑材料从各产地或销售点采用自卸汽车或采用水运直接运送到施工现场。
4.4.3物资材料的验收
物资材料的验收及质量控制遵循“源头把关、过程控制、精细管理”的原则,通过建立完善的物资设备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执行《物资设备质量管理实施细则》,加强项目物资设备质量控制和验收。
设备物资部依据定货技术指标及质量要求校验“三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检验和试验,形成《物资检查记录表》。
1、材料检验
主要材料由设备物资部按照监理批复的交货计划及时进入工地,并在到货24小时前,通知监理工程师材料的清点地点和检验时间,会同监理工程师进行检验和交货验收,验收时查验材质证明和产品合格证书。
按规定进行材料的抽样检验,并将检验结果提交监理。
由现场监理工程师按规范或规定进行验收,并报甲方审核。
在原产地取样检验合格满足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后,及时造册登记。
每次进货时按不同厂家、不同产品、不同品种、不同批号、不同型号、不同标号、不同钢号分类进行堆码,在外观检查合格后,按规范要求送样复检,现场作好已检、待检等标识;同时核对产品合格证明和质量证明。
2、交货验收
建立物资明细帐,根据合同及进货凭证逐一核对所送物资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材质书、出厂合格证,检查外观质量,按规范规定批次取样,当天报送中心试验室,检验物资的技术规格、质量、性能参数等。
如有不合格品时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五、质量保证体及措施
5.1质量目标及创优目标
质量目标:
全部工程质量达到国家、铁路总公司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满足设计要求。
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杜绝较大质量事故及以上事故;遏制一般质量事故。
5.2质量保证体系
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方针,按照ISO9001:
2008标准,结合本标段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制定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系统的质量保证体系,从保证质量的组织措施、管理措施及控制措施三方面入手,在分部、分项施工工序技术上严格把关。
建立系统、完善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见“图5-2-1质量保证体系图”。
5.3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质量管理部具体负责本工程质量保证工作,工程技术部协助工作,各分部副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各自负责管段工程项目的质量创优工作。
5.4质量管理制度
全面推行标准化施工作业。
通过建立健全各种制度,推行制度化管理,实施施工全过程控制,保证达到工艺标准,进而实现工程质量目标。
图5-2-1质量保证体系图
1、技术交底制度
桩基础开工前,由该项工程的专业工程师对各工艺环节的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讲清设计要求、技术标准、施工参数、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使所有操作人员心中有数。
2、工艺过程“三检”制度
每道工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铁路 桥梁 项目 桩基础 工程施工 组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