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7184461
- 上传时间:2023-06-27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8.14KB
九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docx
《九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检测卷
(时间:
40分钟 满分:
6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给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C )
A.数(shǔ)风流人物,还看今朝(zhāo)
B.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nínán)
C.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yàn)/百花的冠冕(miǎn)你戴着
D.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róu)过丰润(rùn)的青草
导析:
C “妍”应读yán。
2.下面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
A.滔滔 风骚 妖娆 天娇
B.嘶哑悲愤轻灵忧戚
C.枉然飘逸坦荡漫游
D.沉醉流盼摇曳勃发
导析:
A “天娇”应为“天骄”。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6分)
(1)《沁园春·雪》中将写景与议论紧密衔接在一起的过渡句是: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我爱这土地》中诗人直抒胸臆表达对祖国的深情的句子是: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4.(2017黄冈)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3分)( C )
A.君子要讲和谐,但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同流合污。
《中庸》所谓“君子和而不流,”就是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有丝毫含糊。
B.鸡年春晚筹备时间短,节目变动大,呈现出强烈的“定制”色彩:
主旋律、流行、传统文化等各种必备元素杂糅,遭到网友的各种吐槽。
C.抗日战争的胜利,让拿破仑所说的“东方睡狮”睁开了双眼,开启民族复兴的序篇,最终完成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转折。
D.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徒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导析:
C A项,双引号内的逗号应放在双引号外面;B项,在“等”后加句号;D项,句末问号改为句号。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修改其中的三个病句。
(标明序号并写出修改意见)(3分)
①2017年,我省高考继续使用了“高考语音提示系统”,②以解决主监考员因地方方言造成的考生不易理解,③同时又可以规范考试时间,④防止不出现提前开考和延时结束等问题。
⑤按规定为大约80名左右的残疾考生参加高考提供了135项合理服务,⑥这种以考生为本的人性化服务模式得到广大考生的交口称赞。
答案:
②句,在句末添加“的问题” ④句,删掉“不”
⑤句“大约”与“左右”删掉其中一个
6.(2017东营)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B )
春,是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
一声雷, ;一阵杜鹃啼, ;一阵风起, 。
①就猛然间惊醒了一山桃花
②便让每一棵柳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
③则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
A.①②③B.③①②C.③②①D.①③②
导析:
B 本题空缺处前面的“雷”“杜鹃啼”“风起”,分别与“云”“桃花”“飞絮”三个词语有意义的关联,所以答案为B。
7.(2017贵阳)诗歌欣赏。
(4分)
加在一起
白连春
一声鸟鸣 是小的 轻的
和露珠 加在一起
就成了时间的最爱
早晨
一只蝴蝶 是小的 轻的
和花朵 加在一起
就成了四季的最爱
春天
一棵青草 是小的 轻的
和骏马 加在一起
就成了天空的最爱
大地
一块泥土 是小的 轻的
和汗水 加在一起
就成了犁耙的最爱
收成
一滴水珠 是小的 轻的
和插秧洗衣服做饭的背影 加在一起
就成了我的最爱
家园
一个我 一个你 是小的 轻的
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加在一起
就成了我们的最爱
中国
(原作有删改)
阅读上面诗歌,请选择一个或两个角度进行文学赏析。
答案:
(示例一)诗人选取简单的意象表达丰富的情感。
“鸟鸣”与“露珠”组成鸟语花香、温馨甜美的“早晨”;“蝴蝶”与“花朵”组成花团锦簇、蜂蝶翻飞的“春天”;“青草”与“骏马”组成生机勃勃、广袤无垠的“大地”。
“汗水”与“犁耙”组成硕果累累的“收成”,“水珠”与“背影”组成温暖和谐的“家园”。
“我”“你”与“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组成我们的大“中国”。
随着意象变化,诗歌情感越来越浓,由爱自然,到爱家园,最终上升到爱国家。
(示例二)这首清新淡雅的小诗在结构形式上有特点:
寓变化于统一,在统一中有变化,具有古典诗词的韵律美。
诗歌每一节的结构相似,均衡对称,“是小的/轻的”“加在一起”“就成了……的最爱”这些词句,在每节固定的位置反复出现,营造出回环往复、一咏三叹的旋律。
同时,每一节的内容各有不同,起笔于“早晨”“春天”的时间内容,着笔于“大地”的空间内容,落笔“收成”“家园”的情感内容,最终收笔于“中国”的家国情怀。
回环跌宕,深情动人。
(示例三)这首诗歌选取微小的事物来表现宏大的内容,独具匠心,以一声鸟鸣,一滴露珠来表观“清晨”这个时间段,以一只蝴蝶、一朵花儿表现“春天”这个季节,以一棵青草、一匹骏马表现“大地”这样的场景,以一块泥土、一滴汗水表现“收成”的来之不易,以一滴水珠、一个背影表现“家园”的和谐温馨。
最后,为了表现对祖国的深情,诗人把“一个我”“一个你”放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样的宏大背景之下,四两拨千斤,吟诵出一首对祖国深情而优美的
恋歌。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2017德州)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9分)
精神明亮的人
王开岭
①十九世纪的一个黎明,在巴黎乡下一栋亮灯的木屋里,居斯塔夫•福楼拜在给最亲密的女友写信:
“我拼命工作,天天洗澡,不接待来访。
不看报纸,按时看日出(像现在这样)。
我工作到深夜,窗户敞开,不穿外衣,在寂静的书房里……”
②“按时看日出”,我被这句话猝然绊倒了。
③一位以“面壁写作”为誓志的世界文豪,一个如此吝惜时间的人,却每天惦记着“日出”,把再寻常不过的晨曦之降视若一件盛事,当作一门必修课来迎对……为什么?
④它像一盆水泼醒了我,我浑身打个激灵。
我竭力去想象、去模拟那情景,并久久地揣摩、体味着它——
⑤陪伴你的,有刚刚苏醒的树木,略含咸味的风,玻璃般的草叶,潮湿的土腥味,清脆的雀啾,充满果汁的空气……还有远处闪光的河带,岸边的薄雾,怒放的凌霄,绛紫或淡蓝的牵牛花,隐隐颤栗的棘条,月挂树梢的氤氲,那蛋壳般薄薄的静……
⑥从词的意义上说,黑夜意味着“偃息”和“孕育”;而日出,则象征着一种“诞生”,一种“升矗”和“伊始”,乃富有动感、汁液和青春性的一个词。
它意味着你的生命画册又添置了新的页码,你的体能电池又充满了新的热力。
⑦正像分娩决不重复,“日出”也从不重复。
它拒绝抄袭和雷同,因为它是艺术,是大自然最重视的一幅杰作。
⑧黎明,拥有一天中最纯澈、最鲜泽、最让人激动的光线,那是生命最易受鼓舞、最能添置信心和热望的时刻,也是最能让青春荡漾、幻念勃发的时刻。
像含有神性的水晶球,它唤醒了我们对生命的原初印象,唤醒体内某种沉睡的细胞,使我们看到远方的事物,看清了险些忘却的东西,看清了梦想、光阴、生机和道路……
⑨迎接晨曦,不仅仅是感官愉悦,更是精神体验;不仅仅是人对自然的欣赏,更是大自然以其神奇力量作用于生命的一轮撞击。
它意味着一场相遇,让我们有机会和生命完成一次对视,有机会认真地打量自己,获得对个体更细腻、清新的感受。
⑩“按时看日出”,乃生命健康与积极性情的一个标志,更是精神明亮的标志!
它不仅仅代表了一记生存姿态,更昭示着一种热爱生活的理念,一种生命哲学和精神美学。
透过那橘色晨曦,我触摸到了一幅优美剪影:
一个人在给自己的生命举行升旗!
在一个普通人的生涯中,有过多少次沐浴晨曦的体验?
我们创造过多少这样的机会?
仔细想想,或许确实有过那么一两回吧。
可那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比如某个刚下火车的凌晨——睡眼惺忪,满脸疲态的你,不情愿地背着包,拖着灌铅的腿,被人流推搡着,在昏黄的路灯陪衬下,涌向出站口。
踏上站前广场的那一刹,一束极细的猩红的浮光突然鱼鳍般游来,吹在你脸上——你倏地意识到:
日出了!
但这个闪念并没有打动你,你丝毫不关心它……
或许还有其他的机会,比如登泰山、游五岳什么的:
蹲在人山人海中,蜷在租来的军大衣里,无聊而焦急地看夜光表,熬上一宿。
终于,当人群开始骚动,在巨大的欢呼声中,大幕拉开,期待已久的演出开始了……然而,这一切都是在混乱、嘈杂、拥挤不堪中进行的。
越过无数的后脑勺和下巴,你终于看到了。
和预期一模一样。
你会突然惊醒:
这是早就被设计好了的,美是美,但就是感觉不对劲儿。
而更多的人或许连一次都没有!
一生中的那个时刻,他们无不蜷缩在被子里,他们在昏迷,在蒙头大睡,在冷漠地打着呼噜——第一万次、几万次地打着呼噜。
那光线永远照不到他们,照不见那身体和灵魂。
放弃早晨,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你已先被遗弃了。
意味着你所看到的世界是旧的,和昨天一模一样的“陈”。
仿佛一个人老是吃经年发霉的粮食,永远轮不上新的,永远只会把新的变成旧的。
意味着不等你开始,不等你站在起点上,就已被抛至中场,就像一个人未谙童趣即已步入中年。
多少年,我都没有因光线而激动的生命清晨了。
(有删改)
8.文章以一封信开头,请分析其作用。
(2分)
答案:
(示例)娓娓引出话题,有曲径通幽之美,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和
思考。
9.第⑤段想象丰富,用词新颖别致,试举一例简要分析。
(3分)
答案:
(示例)“充满果汁的空气”化虚的空气为实的果汁,不仅有丰富的味道,而且有鲜艳的色彩,有体量,有动感。
1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6分)
(1)“按时看日出”,我被这句话猝然绊倒了。
(2)他们在昏迷,在蒙头大睡,在冷漠地打着呼噜——第一万次、几万次地打着呼噜。
答案:
(1)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作者被“按时看日出”这句话所震撼和叹服,并由此陷入沉思。
(2)重复机械的生活,使人丧失对美好生活的好奇、探索、感悟和品味,变得麻木迟钝。
11.“与福楼拜相比,我们对自然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这句话应放在文中哪两段之间?
为什么?
(4分)
答案:
(示例)第
段之间。
承上启下,以普通人反衬福楼拜,突出作者对后者人生态度的肯定和赞赏,批判我们的懈怠和疏懒。
12.如果你去看日出,会有什么不同于作者的启示?
(4分)
答案:
(示例)美是短暂、稍纵即逝的,美好的东西要紧握手中,不要因错过而后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
(16分)
三角梅
刘成章
①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
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②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
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
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实实,该抽条时抽条,该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③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④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
我和老伴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但自己亲手种下的,还曾怀有那样美好的憧憬,心中仍存那么一丝丝的期盼。
⑤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
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面前皱眉,叹息,甚至责备。
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
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
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⑥然而,事情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就在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的可怜兮兮的枝叶间,居然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接着又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生出了好几条侧枝。
我们高兴极了。
可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也许是我们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
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拼命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
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它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
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非常生动地展现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这时候与其他花木相比,它毫无逊色之处。
它像沉默了好几年的毛毛虫,终于蓄满力量,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蜕变了。
⑦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一段红色的花枝,仔细一看,才发现竟然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
它静静地趴靠在墙边,正好长了一人高。
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
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⑧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
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然飞去。
⑨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3.在栽种后的四年里,三角梅的生长经历是怎样的?
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梳理。
(3分)
生长
阶段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生长
状态
(1)
(2)
(3)
由毫无生机到开始抽枝,生长,开花
答案:
(1)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2)仍然毫无变化 (3)叶片却比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
14.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⑧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
(4分)
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然飞去。
答案: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传神地描绘了绽放的三角梅被风吹动时鲜艳如火、活力无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三角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5.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BD )
A.这篇文章按照时间线索,记录了三角梅从种植后了无生机到繁花怒放的生长经历。
B.第①自然段交代作者栽种三角梅的原因,只是希望每一个经过他家门前的人,都能看到小院中的花。
C.第④自然段描写三角梅“病恹恹”“要死不活”的样子,凸显了它后面的“枝茂花繁”,前后形成对比。
D.因为看到三角梅终于长出旁逸斜出的枝条,老伴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E.文章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导析:
BD 阅读文章,把每一项的内容到文中一一对照。
B项,从第①段“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是作者栽种三角梅的主要原因;D项,老伴惊喜是因为三角梅竟“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
16.文章第⑨自然段,作者发出了“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慨叹,请简要分析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分)
答案:
这段文字总结全文,表现了作者被三角梅默默积蓄力量、奋力生长,最终绽放出灿烂之花的经历震撼,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所蕴藏的坚韧精神的由衷赞叹,升华了文章主旨。
17.全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导析:
此题考查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首先要了解常见写作手法的特点及其作用,然后结合原文内容加以评析。
答案:
(示例)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先描写三角梅前三年不生长的令人失望的萎靡状态,然后描写第四年三角梅开放的胜景,以及作者喜悦的心情,先抑后扬,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三角梅坚韧、顽强的品性和巨大的生命潜力,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语文 下第 单元 检测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