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经典版一轮复习课件+考案现代文阅读 专题五考案二.docx
- 文档编号:27179379
- 上传时间:2023-06-27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873.95KB
高考语文经典版一轮复习课件+考案现代文阅读 专题五考案二.docx
《高考语文经典版一轮复习课件+考案现代文阅读 专题五考案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经典版一轮复习课件+考案现代文阅读 专题五考案二.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经典版一轮复习课件+考案现代文阅读专题五考案二
考案二 语言
考向
理解词义
【例1】 《记念刘和珍君》第五部分“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
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这个句子中,“从容”“惊心动魄的伟大”“伟绩”“武功”等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答案 ①“从容”表现出作者对三名学生面对强权危险毫不畏惧的高度赞誉;②“惊心动魄的伟大”“伟绩”“武功”这些词语都使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表达作者对反动政府当局屠杀进步学生的愤怒和讽刺。
续表
答题模板
该词是×××意思,运用了×××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肯定了/褒扬了/赞美了/歌颂了或批判了/讽刺了/否定了/反驳了……,给了我们……的印象、启示、道理。
技法
理解词语的含义“三联系”“一依托”
1.联系语境来理解词语的含义
理解词语必须联系语境,做到“词不离句”。
一般对有临时性词义的词语、有特殊用法的词语考生要这样来理解。
如《荷塘月色》中的“泻”字。
2.联系文章的主题或作者的情感态度去揣摩词语的含义
一般分析具有深层含义或特定意义的词语、能点明中心或主旨的词语等依据此法。
3.联系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社会背景来理解词语的含义
如对《荷塘月色》中“颇不宁静”一词的理解就需要联系这两方面。
在《荷塘月色》中,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两个世界:
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理想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朱自清的一个“梦”。
因此,“颇不宁静”这个词是理解文章主旨的钥匙。
同时,朱自清的“不宁静”也归于“蒋介石叛变革命”的“黑暗”现实。
4.依托修辞挖掘词语的含义
为了突出表达效果,使语言生动形象,散文写作往往会使用一些修辞、描写方法。
考生要依托修辞、描写手法去挖掘其背后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要达到什么效果。
如《荷塘月色》中的“袅娜”“羞涩”。
(2014·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粮食
学群
人和人见面,会问上一句:
吃饭了吗?
后来人们认为这样的问法很土,多半不这样问了。
可是在乡下,那些种粮食的人,依旧这样问着。
种粮食的人知道,他们问的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一桩事,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情。
阳光在泥地上扎根生长,那便是生命。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植物动物,用不同的方式获取阳光,最后又把它们身上的阳光传递给我们。
它们就是我们的粮食。
人类的一切,无不根植于粮食之中。
无处不在的粮食,恰恰又是最容易被忽略、被蔑视、被糟蹋甚至被篡改的东西。
农业时代,就是将一些植物和动物生长直至走向餐桌的过程完整地置于人的面前,让人参与其中。
一粒稻谷,从发芽到分蘖抽穗,到最后长成谷粒,那是天和地还有人一同来到一株稻秧上的结果。
为了这,你需要一块合适的土地,需要将人与畜的劳作连同肥料一起加入泥土,还需要一份阳光、一份雨水。
稻子长成了,鸟会飞过来啄走一些,还有一些,会从人的收获中悄悄溜走,逃进泥土的怀抱。
这样一粒经历了艰辛曲折甚至是传奇一生的稻子,当它来到餐桌上时,人怎么会随随便便对待呢?
农夫和他们的妻儿都相信,糟蹋粮食会遭电打雷劈。
养一头猪是一个家庭屋顶下的大事件。
一个“家”字早就说出了一头猪在家庭中的地位。
一家人就像对待命根子一样对待它,喂它养它,为它搔痒,为它梳理毛发,清除上头的虱子。
当年,我的爷爷奶奶就这样在家里养猪。
猪养大养肥了,整个村子都知道。
一头猪大了,就得送往肉食站,就像男儿大了就得出门,女儿大了就得出嫁一样。
送猪的头天晚上,奶奶特意往猪潲里多放了些红薯皮和糠,爷爷奶奶一齐过去,看着它吃。
看它吃得那样开心,两位老人都有些于心不忍:
它不知道这是它的最后晚餐。
送猪用的独轮车已经备好,奶奶特意在上头垫了一只麻袋,这是她能够为她的猪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
独轮车转动起来,一路上的坎坷,全都通过那只上了辐条的木轮来到猪身上,在它腹部和臀部的肥膘上颤动、晃荡。
猪跟着颠簸一路哼哼唧唧,起伏大叫得也响,叫得响肥膘也荡得汹涌一些。
那不是一般的肥膘,那是春荒时的粮食,一家人的命根。
路的一端传来奶奶的呼唤:
“猪娃子耶,回来哟!
”
像是招魂,又像在呼喊着粮食。
大机器时代,人与食物,生命与他的源头被切断。
来到人们面前的,只剩大米、面粉和肉食。
甚至连这些都不是,只是米饭、面包和精美的菜肴,或者干脆就是一包包袋装的食品。
一头接一头的猪或牛,被倒挂在流水线上,就那么嗞的一下,顷刻被一分为二,分别流向两边的生产线,被切割被包装,成为食品流向市场。
轰鸣的机器对食物对生命不再怀有敬意,只有喧腾与暴力,再加上冷血与不可一世的狂妄。
机器颠覆了粮食,也在颠覆吃粮的人和吃本身。
吃饭成了工作,成了闲暇,成了友谊,成了角力场,成了我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化肥和激素应运而生,改写了季节,改写了雨水,改写了大地和太阳的行期,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通往食物的路变得简单快捷,变得容易。
农药又恰好可以代表人类的贪婪与凶恶在这个世界上出席,删改本属于上天的事情。
人对于食物不再怀有敬意,有的只是贪婪的占有,只是吞噬撕咬带来的快感。
饥饿已经远去,食物因多而贱,没有了饥饿,我们拿什么去尊敬食物呢?
对食物的敬意没有了,我们拿什么去尊敬自己呢?
小的时候,看到我的老祖父拾掇撒落的饭粒放进嘴里,一粒,两粒,缓缓地咀嚼,仿佛在从事一项极其庄严、极其神圣的事业。
是啊,这是我们一生都要从事的事业。
我们一生中的哪一天停了下来,生命也会随之停顿。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一家人围着一张桌子晚餐的情景:
整个屋子只为这样一件事情而存在,油灯因为它而照耀,地球为了它从白天转到了夜晚!
那时候,我们吃得最多的是红薯;那时候,我们讨厌红薯。
但恰恰是这些红薯,还有少量稻米把我们喂养成人。
红薯、麦子和稻米,正是它们决定了我后来的人生。
后来我们看事物想问题,都带上它们的痕迹。
从一粒稻米身上,我听到一条江的流声,听到雪山在冬眠,又听到阳光在催它上路,听到云在飘,风在吹,雨水和泥土在窃窃私语。
由此我知道,世间万事,人心的重量,全都可以用一颗麦子或是一粒稻米来称量。
我知道,粮食不但进入血肉,也成了我们的灵魂。
(选自《散文》,有删节)
1.(原味母题)综观全文,简析文中加点词“篡改”的内涵。
答:
答案 ①机器切断了人与粮食之间的联系,对粮食的处理简单粗暴、毫无感情、颠覆了粮食、吃粮的人与吃本身。
②化肥、激素和农药的出现,改写了粮食的季节、雨水,改写了生命的密码。
食物因多而贱,人们对食物不再怀有敬意。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篡改”出自文章第二段。
这一段主要说的是许多植物、动物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取阳光,给人类提供粮食,但因其随处可见,人们容易忽视它们,改变对它们的看法等。
由此可知,所谓“篡改”,主要是指在大机器时代下,人们对粮食的看法的改变。
而结合全文来看,改变的原因就在于机器对粮食的处理简单粗暴、毫无感情;化肥、激素和农药的出现改写了粮食的季节、雨水、生命的密码,食物因多而贱,人们对食物没有了敬意。
2.(变式子题)“机器颠覆了粮食,也在颠覆吃粮的人和吃本身”,这个句子中加点词语怎么理解?
答:
答案 ①“颠覆”本义是指用阴谋破坏而非直接用武力从根本上推翻。
②这句话中,“颠覆”的意思是“改变”。
第一句说,大机器生产使得流水线上的粮食与传统的粮食完全不同,第二句是说大机器时代吃粮食的人和吃本身的意义被改变。
③用“颠覆”一词使得这样的改变具有强烈的否定与讽刺的效果。
解析 对词语含义的理解一定要结合该句和该句的前后语境。
首先把与这个词内容有关的句子或词语找出来,再进行适当的归纳,分点回答。
“颠覆”的本义是指用阴谋破坏而非直接用武力从根本上推翻。
前一个“颠覆”指大机器时代,粮食成为半成品或直接吃的食品;后者是指吃饭成了我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同时,这个词也能达到讽刺的效果。
考向
理解句意
【例2】 怎么理解《记念刘和珍君》第六部分中的“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答:
答案 ①这个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②用煤的形成过程来说明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中,要付出大量的流血牺牲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而学生请愿流血牺牲却不能推动社会进步。
③表明作者并不赞成学生这样徒手请愿。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平常的沈从文
黄永玉
从一九四六年起,我同表叔沈从文开始通信,积累到文化大革命前,大约有了一两百封。
可惜在“文革”时,全给弄得没有了。
解放后,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次为他出的一本作品选的序言里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和我的读者都行将老去。
”那是在五十年代中期,现在九十年代了。
这句伤感的预言并没有应验,他没有想到,他的作品和他的读者都红光满面长生不老。
他的一生,是不停地“完成”的一生。
他自己也说过:
“我从来没想过‘突破’,我只是‘完成’。
”如果想要在他头上加一个非常的形容词的话,他是非常非常的“平常”。
他的人格、生活、情感、欲望、工作和与人相处的方式,都在平常的状态下运行。
老子曰:
“上善若水”,他就像水那么平常。
永远向下,向人民流动,滋养生灵,长年累月生发出水磨石穿的力量。
因为平常,在困苦生活中才能结出从容的丰硕果实。
好些年前,日本政府部门派了三个专家来找我,据说要向我请教。
日本某张钞票上古代皇太子的画像,因为在服饰制度上出现了疑点,所以怀疑那位皇太子是不是真的皇太子。
如果这样,那张钞票就可能要废止了。
这是个大事情,问起我,我没有这个知识。
我说幸好有位研究这方面的大专家长辈,我们可以去请教他。
在他的客室里客人请他欣赏带来的图片。
他仔细地翻了又翻,然后说:
“既然这位太子在长安住过很久,人又年轻,那一定是很开心的了。
青年人嘛!
长安是很繁荣的,那么买点外国服饰穿戴穿戴,在迎合新潮中得到快乐那是有的,就好像现在的青年男女穿牛仔裤赶时髦一样。
如果皇上接见或是盛典,他是会换上正统衣服的。
”“敦煌壁画上有穿黑白直条窄裤子的青年,看得出是西域的进口裤子。
不要因为服饰某些地方不统一就否定全局,要研究那段社会历史生活、制度的‘意外’和‘偶然’”“你们这位皇太子是个新鲜活泼的人,在长安日子过得好,回日本后也舍不得把长安带回的这些服饰丢掉,像我们今天的人留恋旅游纪念品的爱好一样……”
问题就释然了,听说那张钞票今天还在使用。
客人问起他的文学生活时,他也高兴地说到正在研究服饰的经过,并且说:
“……那也是很‘文学’的!
”并且哈哈笑了起来——“我像写小说那样写它们。
”
这是真的,那是本很美的文学作品。
沈从文对待苦难的态度十分潇洒。
“文革”高潮时,我们已经很久没见面了。
忽然在东堂子胡同迎面相遇了,他看到我,他装着没看到我,我们擦身而过。
这一瞬间,他头都不歪地说了四个字:
“要从容啊!
”他是我的亲人,是我的骨肉长辈,我们却不敢停下来叙叙别情,交换交换痛苦;不能拉拉手,拥抱一下,痛快地哭一场。
“要从容啊!
”这几个字包含了多少内情。
好像是家乡土地通过他的嘴巴对我们两代人的关照,叮咛,鼓励。
日子松点的时候,我们见了面,能在家里坐一坐喝口水了。
他说他每天在天安门历史博物馆扫女厕所。
“这是造反派领导、革命小将对我的信任,虽然我政治上不可靠,但道德上可靠……”
又有一次,他说,开斗争会的时候,有人把一张标语用糨糊刷在他的背上。
斗争会完了,他揭下那张“打倒反共文人沈从文”的标语一看,说:
“那书法太不像话了,在我的背上贴这么蹩脚的书法,真难为情!
他原应该好好练一练的!
”
时间过得很快,他到湖北咸宁干校去了,我也在河北磁县劳动了三年,我们有通信。
他那个地方虽然名叫双溪,有万顷荷花,老人家身心的凄苦却是可想而知的。
他来信居然说:
“这里周围都是荷花,灿烂极了,你若来……”在双溪,身边无任何参考,仅凭记忆,他完成了二十一万字的服装史。
钱钟书先生,我们同住在一个大院子里,一次在我家聊天,他谈到表叔时说:
“你别看从文这人微笑温和,文雅委婉,他不干的事,你强迫他试试!
”
表叔是一个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人,他的才能智慧、人格品质是从哪里来的?
我想,是故乡山水的影响吧。
(本文有删改)
3.(原味母题)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他的作品和他的读者都红光满面长生不老。
(2)这里周围都是荷花,灿烂极了,你若来……
答:
答案
(1)运用拟人等方法,形象地表现出沈从文的作品现在依然有魅力,将来也会有永久的生命力,会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
(2)鼓励作者在逆境中要保持乐观心态,表达了深厚的叔侄亲情,同时体现出沈从文身处逆境却豁然达观的精神状态。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答题时可从语句内容、使用的修辞方法以及在文本中的结构作用等方面分析。
比如第
(1)句,运用的是拟人;在内容方面,结合上文可知,沈从文曾说过“我和我的读者都行将老去”,而事实上,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喜欢他和他的作品。
第
(2)句,结合沈从文说话的特定背景,以及该句所在段落进行分析,在内容上表达了深厚的叔侄之情,也体现出沈从文豁然达观的精神状态。
4.(变式子题)联系上下文,应该怎样理解“他就像水那么平常。
永远向下,向人民流动,滋养生灵,长年累月生发出水磨石穿的力量”这句话?
答:
答案 这句话用比喻修辞,表现出沈从文先生像水一样可贵的品质:
做人谦虚,服务民众,贡献社会;又像水一样具有坚毅不拔的意志、坚韧顽强的品格。
解析 先联系上下文看其艺术特色和内涵,并逐步分析即可。
如“像水”很明显是比喻的修辞,再联系文本内容分析其人物精神品质即可。
考向
赏析语言艺术
【例3】 分析《故都的秋》清新典雅、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
答:
答案 ①在词语选择搭配上,名词如“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等宏观的秋色、秋声,以及“飞声”“日光”“蓝朵”等微观的秋色、秋声,它们配搭得匀称和谐,最能调动读者的情感。
再如动词与形容词,作者是很注意利用它们的表现力的,让读者感到一种纯朴自然的美。
看那北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而我们南国的“秋”正是“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这里的动词、形容词所代表的动态、特征就在读者的周围,所以读者感到平易亲切、酣畅明快。
②在句式的选择上,作者多用短句,但长短相间;多用整句(尤其多用排比),但整散结合,形成了一种既典雅又洒脱的风格。
如文章的后半部分从中外文人学士对“秋”的那种“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引导读者领略“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接着笔锋一转,来了一大段对“南国之秋”的速写,以映衬“北国之秋”的特色。
这段“速写”中运用了多种句式,但仍以短句、整句为主,雅俗熔于一炉,特别能代表作者的语言风格。
(2016·上海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湖殇
熊久红
①当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其实,那种心痛的感觉,就像是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
②我说的是,在西部腹地,看着被戈壁荒漠一寸寸吞噬掉的艾比湖;我说的是,面对一片白色的盐碱,以及狂风掠过时卷起的漫漫沙尘。
③对湖而言,它首先带给我们的,应该是那粼粼的波光,是鸥鸟的翔鸣,是蓝天白云的倒映,是渔歌唱晚的恬静,这些特征是湖带给我们的生活体验,也是湖应有的生命品质。
而我脚下的艾比湖,正在丧失这些青春,就像一个散失了光鲜的干瘪水果,躺成一汪奄奄一息的物证,那些越来越多从湖底裸露出来的丑陋的盐碱污泥,总让我联想到一具行将风干的木乃伊,一个湖的木乃伊。
④青年时期的艾比湖有着1200平方公里的水面;有着几万乃至十几万只野鸭水鸟嬉戏的场面;有着浩浩荡荡芦苇环卫的辽阔水域;有着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宁静旷远。
这些深深的怀念,使得我对眼前的景象,有着撕心裂肺的悲怆。
⑤在蛮荒的疆域里安插一个湖,应该是上帝对自己分配不公的一个补偿,她带给我们的是对绝望灵魂的抚慰,是对生存状态的重估,是能枕着入眠的一个梦境。
而这个梦,曾经真真实实地存在过,在记忆的回望里,碧波荡漾。
⑥那是八十年代中期,一直对巴金的《海上日出》心存缱绻,期待感受红日出海的璀璨景象。
新疆离海太远,便只好以湖的水域,模仿海的苍茫了。
从首府放暑假回来,邀几位同学,骑车六十里,去艾比湖看日出,以弥补对海的贫瘠和渴望。
⑦由于道路的崎岖,到湖边时,太阳早已三尺竿头了。
虽没赶上看日出,却被眼前一望无际、绵延至深的芦苇荡所震撼,清风拂过,波涛汹涌,一如百万雄兵拥围着这一城的浩渺。
湖的浅滩上,密密麻麻布满了野鸭、灰鹤、斑头雁,随便朝水中甩一片卵石,都会惊飞几十只水鸟,空中盘旋两圈,又栖落水中。
湖面很宽,即使极目远眺,也看不见对岸的轮廓。
水边是一排沙滩,赤脚从上面走过,可以感受到温热潮润的细沙与脚趾间密切接触的惬意。
几行浅浅的脚印,一派浪漫的行程。
⑧二十多年的时间,都无法淡化湖在往事里的色彩,这幅精美的画面早已长在岁月深处,每一次温故,都在重新涂一遍色彩,所以,停靠在回忆中的湖,其实,一直都很鲜艳,多少次在梦里,潮涨潮落,清波涟涟。
⑨但眼前的残败,总让人恍若隔世,觉得这个每年被大风从湖底卷起无数沙尘和盐尘的,这个每年以几平方公里的速度一点点消失的,这个在干涸湖底随处可见禽鸟尸骨和枯苇干枝的,不是记忆里的那个湖啊!
它与往日被我们时常念想的碧水清波毫无瓜葛。
⑩多么希望艾比湖的枯萎是一次误诊!
⑪但更多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串的数字。
近50年,我国失去的湖泊有243个,其中,新疆的数量最多,达62个。
罗布泊消失于1972年;台特玛湖消失于1974年;玛纳斯湖消失于1974年;艾丁湖消失于1987年。
这听上去多少有些像宣读阵亡名单,但它们确实是从我们眼前一个一个消失的。
⑫那些缭绕碧波的绿茵,那些水中游戏的鱼鸟,那些湖面泛舟的渔人,那些环湖晚炊的村庄,都随着湖的消失而泯灭了。
⑬通过同伴的结局,艾比湖一定看到了自己悲情的归宿,所以,湖才有了泪的咸涩。
如果能发出呐喊,我想,湖是一定要向上天控诉的,控诉那贪婪者、破坏者、无知者、傲慢者,控诉他们以自己的短视,替子孙们挖掘着墓穴。
⑭时常看到一些赞美艾比湖的文章,对它仅剩的三分之一的水域,进行热情歌颂,听上去就像是对着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赞美她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
不知道在鱼缸里长大的鱼,会不会朗诵有关海的诗句。
⑮我在为一个湖悲哀的时候,突然想起了那些鸟,那些以湖为生的水禽,它们的翅膀,如何才能越过灾难,飞抵梦想的天堂。
(有删改)
5.(原味母题)以第⑫~⑮段为例,评析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答:
答案 (示例一)作品善用情绪色彩浓重的词语,如“泯灭”“呐喊”“挖掘着墓穴”“悲哀”等;多用整齐的句式,如第⑫段以四个字数一致的“那些……”描绘四幅图画,既有形象的美感,也有形式的美感;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比喻有“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鱼缸里的鱼”等,贴切而富有创造性。
这些语言运用上的特点,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
(示例二)作品多用情绪色彩浓重的词语,如“泯灭”“呐喊”“挖掘着墓穴”“悲哀”等;多用整齐的句式,如第⑫段以四个字数一致的“那些……”;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比喻有“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鱼缸里的鱼”等。
以上这些与作者的强烈情感是一致的。
但我认为写文章不应满足于个人情感的宣泄。
本文在遣词造句中情感注入得过多过浓,未加沉淀节制,给人以一种泛滥甚至虚假的感觉,降低了作品的感染力。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语言特点的能力。
把握语段的语言特点,可以从遣词造句、修辞手法等角度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如使用主观色彩浓重的词语,增强了情感表达的程度;使用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描写对象的特征。
另外,开放性试题,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能自圆其说即可。
6.(变式子题)赏析第①段画线的句子。
答:
答案 第①段用“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来比喻“站在干涸的湖底”,表现出痛感的切身、剧烈;用“骨头”突出湖的干涸;骨头是身体的一部分,隐含湖与人不可分割的意思。
这一比喻贴切形象,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语言的能力。
首先找到赏析角度“比喻修辞的运用”,然后结合内容分析其效果即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语文经典版一轮复习课件+考案现代文阅读 专题五 考案二 高考 语文 经典 一轮 复习 课件 现代文 阅读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