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组织行为学客观题.docx
- 文档编号:27142451
- 上传时间:2023-06-27
- 格式:DOCX
- 页数:35
- 大小:42.69KB
期末复习组织行为学客观题.docx
《期末复习组织行为学客观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复习组织行为学客观题.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期末复习组织行为学客观题
组织行为学(课程中心)
第一章导论
一、选择题
1.提出著名的X-Y理论的心理学家是(C)。
A.梅奥B.马斯洛C.麦格雷戈D.威廉.大内
2.组织是指由一些功能相关的群体组成的有共同目标的人群集合体。
组织的特征有(ABD)。
A.明确的目的B.精细的结构C.严格的纪律D.人员
3判断组织行为学诞生的三条标准是(ACD)。
A.西方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已经形成B.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已经成熟
C.管理理论初具雏形D.
4.组织行为学发展过程中古典科学管理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C)。
A.马斯洛B.泰勒C.法约尔D.麦格雷戈
5.人际关系学说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CD)。
A.梅奥B.威廉.大内C.马斯洛D.麦格雷戈
6.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通过(ABCD)组织成员的行为和心理,以达到提高组织的工作质量和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的目的。
A.描述B.解释C.预测D.控制
7.全球化进程中跨国公司面临的机遇表现为(ABCD)。
A.获取持续的增长B.降低经营风险
C.实现规模经济D全区范围内寻求最佳配置
8.信息技术带来的组织的新优势有(ABC)。
A.新的竞争手段B.便捷与节约
C.虚拟的办公环境D.员工压力增大
9.组织可以从员工多元化中获得益处有(ABCD)。
A.帮助企业吸引和留住最好的人才B强化市场营销
C.促进创新D.促进问题解决,增加组织弹性
10.管理中的道德与伦理问题主要涉及(ABCD)等方面。
A.社会责任B.工作场所暴力
C.性骚扰D.职业道德规范,员工的权利
第二章个体行为基础
一、选择题
1.(C)的人感受性低而耐受性较高,不随意的反应性强,具有可塑性和外倾性;情绪兴奋性高,外部显露明显,反应速度快而灵活。
A.胆汁质B.粘液质C.多血质D.抑郁质
2.20世纪40年代,美国心理学教授(B)编制的16种人格因素问卷被认为是分析个性最经典的问卷。
A.希波克拉底B.卡特尔C.霍兰德D.马基雅维利
3.提出人格与职业匹配理论的是(C)。
A.希波克拉底B.卡特尔C.霍兰德D.班杜拉
4.服从、有效率、务实、缺乏想象力、缺乏灵活性,喜欢系统规范、有条理、清楚明确的活动是(A)人性的特点。
A.传统型B.社会型C.现实型D.研究型
5.形成自我效能信念的最有力的潜在因素为(A)。
A.拥有经验或现实绩效B.他人的经验或榜样作用
C.社会说服D.生理和心理唤醒
6(A)是指个体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认知对象的特点的数量。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
7.(C)是指个体在在同时进行两种以上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的一种品质。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
8.(D)保持的时间最长。
A.形象记忆B.逻辑记忆C.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
9.下列与态度的形成相关的论断中错误的有(B)
A.较年长得个体较难形成的新的态度。
B.智商较高的人较容易受别人的影响而形成新的态度。
C.自信心较弱的人较易受别人的影响而形成新的态度。
D.一个人感知的是事实数量越多,它形成的态度就越稳定。
10.以下常用于心理能力的测量的是(ABCD)。
A.温德利人事测验B.GMATC.GRED.SAT
11.影响人格的形成的因素有(ABCD)。
A.遗传文化B.家庭背景C.教育D.朋友
12.人格具有的特点包括(ABCD)。
A.独特性B.稳定性C.综合性D.功能性
13.影响自我效能的主要来源有(ABCD)。
A.拥有经验或现实绩效B.他人的经验或榜样作用C.社会说服D.生理和心理唤醒
14.人类接受的外部信息90%以上依赖的是(BC)。
A.嗅觉B.视觉C.听觉D.触觉
15.感知的基本特征有(ABCD)。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16.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记忆主要可以分为(ACD)。
A.瞬时记忆B.逻辑记忆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
17.影响记忆的因素主要有(ABCDE)。
A.态度B.年龄C.知识结构D.及时复习E.记忆环境
18.表象的特征有(AB)。
A.直观性B.概括性C.间接性D.表象性
19.思维的特点是(BC)。
A.直观性B.概括性C.间接性D.表象性
20.概念是人脑对同一类事物的属性或特征的抽象的、概括的反应。
概念具有(ABC)的特点。
A.抽象性B.概括性C.间接性D.直观性
21.影响归因判断的因素主要有(ACD)。
A.区别性B.一致性C.间接性D.一贯性
22.员工的态度主要有(ABD)等特征。
A.两极性B.稳定性C.权威性D.参照性。
23.下列与态度的形成相关的论断中正确的有(BCD)
A.先天形成B.后天形成C.是感知的结果D.需要思维的参与
24.下列与工作满意度相关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BC)
A.从个体而言,满意的员工不一定有高的生产率。
B.工作满意度与缺勤率之间存在着稳定的负相关关系。
C.工作满意度与流动率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D.工作满意度与公民组织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二、填空题
1.情商的五个维度是自我察觉、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移情与社会技能。
2.感知是感知与知觉的统称。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当前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应。
3.感知的基本特征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4.注意的特征主要有四个:
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
5.注意的稳定性是指个体在较长时间内把注意保持在某一事物上的一种品质。
6.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记忆主要可以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7.形象记忆又称情景记忆,是一种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8.逻辑记忆又称语义记忆,是一种以字、词、概念、符号、公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内容的记忆。
9.思维是以感知为基础,以记忆为中介的一种高级的认知过程。
它主要凭借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等思维工具对感知的信息以及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加工,以探索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联系。
思维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等特点。
10.思维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概念、判断和推理。
11.归因理论认为,我们对个体行为的判断主要取决于我们如何解释个体特定行为的意义,在观察个体行为时,我们总是试图判断这种行为是有内因还是外因引起的。
12.知觉防御是指人们为了保护自己,较容易感知能满足自己需要的事物而造成的错觉。
13.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一种错觉。
14.投射也称像我效应,是指人们假定别人与自己相似,从而根据自己的情感、兴趣、动机、个性去判断他人而造成的错觉。
15.晕轮效应是指人们以事物的某一特征为依据,忽视或扭曲事物其他特征而造成的错觉。
16.根据决策时是否运用决策规划,可以把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17.行为决策方法是在决策中运用经验、次级优化和知足化的一种综合方法。
18.实践决策方法是指在组织中把理性决策方法的步骤与行为决策方法的步骤结合起来,创造出的一种更现实的一种决策方法。
19.影响价值观形成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文化、父母、老师、朋友、经验等。
20.态度是个体对事情的反应方式,它通常体现在个体的信念感觉或者行为倾向中。
态度主要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成分组成。
21.员工的态度主要有三个特征:
两极性、稳定性和按照性。
22.内因在影响态度形成的其他的因素中占主导地位,主要包括年龄、智力、自信心、感知的是实数量和价值观等。
23.工作满意度是指员工由对于工作特点进行评估而产生的对工作的积极感觉
24.工作参与度是指个体从心理上对其工作的认同程度以及认为绩效水平对自我价值的重要程度。
25.组织承诺是指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组织目标的认同,并且希望保持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心态。
组织承诺包括三个维度:
情感承诺、持续承诺和规范承诺。
26.认知失调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费斯廷格1957年提出的,又称为费氏认知失调理论。
27.气质性情感也称特质情感,是指相对稳定的感情模式,包括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两种。
28.心理授权是指员工对工作环境、工作能力、工作意义以及工作自主性的影响程度的感知
第三章激励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高成就需要的人的特征是(A)
A.追求的是成功的报酬
B.热衷于接受挑战,往往为自己树立有一定难度,却不至于高不可攀的目标
C.敢于冒险,并能以现实的态度面对冒险
D.愿意承担所做工作的个人责任,但对所从事的工作希望得到明确而又迅速的反馈
2.ERG理论是由(B)在1972年创立的。
A.麦克莱兰B.奥尔德弗C.赫兹伯格D.马尔萨斯
3.员工小李以前很喜欢小王找他闲聊,可后来小李想利用业余时间学电脑,几次推托了小王的邀请,以后小王就不去找小李闲聊了,这种行为属于。
(C)
A.正强化B.躲避C.自然消退D.惩罚
4.下列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是(ACD)
A.奥尔德弗的ERG理论B.麦克莱兰的需要理论
C.亚当斯的公平理论D.麦格雷戈的X―Y理论
5.下列属于过程型激励理论的是(BCD)
A.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B.弗罗姆的期望理论
C.归因理论D.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6.下列属于行为矫正型激励理论的是(BD)
A.亚当斯的公平理论B.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C.弗鲁姆的期望理论D.挫折理论
7.下列属于缺乏型需要的是(ABD)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尊重需要D.社会需要
8.下列属于成长型需要的是(CD)
A.退休金计划B.群体中的友谊C.职务头衔D.挑战性的工作
9.下列属于x理论的基本假设是(ABD)
A.员工天生讨厌工作,并尽可能回避工作。
B.由于员工天性不喜欢工作,因此,要想实现组织目标,只能运用强迫,惩罚的强制性手段。
C.普通人能学会接受甚至寻求责任
D.大多数员工认为安全感在工作相关因素中最重要,并且没有什么进取心。
10.下列属于Y理论的基本假设的是(BCD)
A.一般人胸无大志,逃避责任,并尽可能的寻求被领导。
B.员工天性并不讨厌工作,而是把工作看作与休息或游戏一样自然的事情。
C.如果员工对组织作出承诺,无需对员工演讲加监督或者惩罚威胁,他们就能够为达到组织目标而进行自我引导和做控制。
D.人们普遍具有创造性的决策能力。
11.下列属于保健因素的是(ABC)
A.工作条件B.人际关系C.工作安全感D.工作职务的责任感
12.下列属于激励因素的是(CD)
A.监督B.薪金C.作中得到的认可和赞赏D.工作本身的挑战性和趣味性
13.培养高成就者这需要注意(ABCD)
A.安排成就反馈B.找出成就楷模
C.改变认知形象D.有意控制意识
二、填空题
1.激励的产生以满足个体的某些基本需求为前提,激励的目标是组织成员产生一种以实现组织目标为意愿的高水平努力。
2.当个体存在为满足的需求时,机体就会感到紧张,进而在内部产生内驱力,然后产生寻找行为,去寻找能够满足需要的特定目标,如果目标达到,需要就会得到满足,并降低集体的紧张程度。
3.内容型激励理论将需要作为激励理论的基础,重点在于对能够起激励作用的因素进行研究。
4.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研究激励的过程,重点在于研究动机的形成以及目标的选择。
5.行为矫正型激励理论重点研究激励的目的,即矫正个体的行为使之朝向实现组织目标。
6.需要层次理论由马斯洛提出,将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求、社会需要、尊重需求和自我现实需要。
7.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成为缺乏型需求,也称较低层次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现实需要称为成长型需求。
8.1957年,麦格雷戈在其论文《企业的人性面》文中提出了著名的“X-Y理论”。
9.20世纪50年代末期,赫茨伯格于其同事在对约200名会计师和工程师进行调查后,企业存在两种因
素:
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
10.麦克莱兰认为,人在生存需要得到基本满足的前提下,最主要的高层次需要有三种:
对权力的需要、对归属的需要以及对成就的需要。
11.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更喜欢有个人责能够获得工作反馈以及具有适度的冒险性的环境。
12.ERG理论认为,人主要有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三种需要。
13.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又称强化理论,1953年由美国著名的管理心理学家斯金纳创立。
14.强化是指行为的结果。
强化主要有四种类型:
正强化、躲避、自然消退和惩罚。
第四章领导行为与管理
一、选择题
1.从狭义的角度上讲,领导是指(A)
A.从事这一过程的个体B.影响组织成员共同为实现组织目标面努力的一种能力
C.实现组织目标的一个行为过程D.一种权力关系
2.非正式领导在组织中主要发挥的作用是(ABC)
A.满足成员的心理需求
B.为了部分成员的利益,与正式领导交涉
C.促进非正式沟通,弥补正式领导所发出信息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不足
D.代表组织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
3.通过让员工意识到所承担任务的重要意义和责任,激发下属的高层次需要或扩展下属的需要和愿望,使下属为团队、组织和更大的政治利益而超越个人利益的领导者。
属于(D)
A.契约式领导B.交易型领导C.事务型领导D.变革型领导
4.职务权力与(BCD)有较密切的关系。
A.参照权力B.奖惩权力C.强制权力D.合法权力
5.在组织中,根据不同的情景选择运用不同的权力。
一位领导者应该尽可能拥有更多的权力。
在一般情况下,首先选择(A)。
A.参照权力B.奖惩权力C.强制权力D.合法权力
6.下列关于权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增加影响力,权威与影响力有很大的关系,权威高的人影响力较大。
B.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广大员工希望有一个或一群权威高的领导者带领他们前进
C.拉长心理距离,领导者越有权威,他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心理距离越远
D.团结员工,更好的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
7.1966年,费德勒提出“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该模式的三个主要情景变量是(ACD)。
A.领导者-成员关系B.领导风格C.职位权力D.任务结构
8.下列对于费德勒模型的评价中正确的是(B)
A.模型没有得到大量实证的支持,所以费德勒模型的总体效度不高
B.模型假设“个体的领导风格固定不变”并不符合实际情况,有效的领导者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领导风格以适应具体情景的需要
C.模型假设“个体的领导风格固定不变”并不符合实际情况,有效的领导者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领导风格以适应具体情景的需要
D.充分的研究证据表明,有效的领导风格需要反映情景因素,所以该模型是比较完善的
9.变革型领导经常投身于拯救经历危机或将面临崩溃的组织中,2002年海尼斯等人提出变革的过程,正确的变革顺序是(D)。
A.实施变革--激发共同憧憬--领导转变--为变革制定令人信服的方案
B.为变革制定令人信服的方案--领导转变--激发共同憧憬--实施变革
C.为变革制定令人信服的方案--领导转变--激发共同憧憬--实施变革
D.为变革制定令人信服的方案--激发共同幢惯--领导转变--实施变革
二、填空题
1.著名领导学家孔茨认为,管理是一种影响力,是一种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和过程,从而使人们心甘情愿地为组织目标努力。
2.正式领导是指通过选举、任命、聘用等正式程序取得正式职位的个体
3.正式领导的主要职责是完成组织目标,而非正式领导主要在组织内部的社会心理方面起作用。
4.权力是指个体(或群体)A对个体(或群体)B的行为发生影响的潜在能力。
5.根据权力分类模型可以看出,权力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
职务权力和个人权力
6.权威是指他人对某一个体作出积极评价的一种现象,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他人对其赞扬、尊敬、信任、服从。
7.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领导潜力,支配欲促使个体必须成为一名领导者,努力培养自己的技能,并享受这种过程。
8.连续体理论认为,在注重任务和支持下级这两个极端之间,有许多各种各样的领导行为,这些领导行为可以看作一个连续体。
9.根据管理方格图,有五种典型的管理行为:
贫乏型管理、中间型管理、俱乐部型管理、团队型管理、任务型管理。
10.情境理论认为:
有效的领导不仅取决于领导者本身,而且与被领导者、情景有密切的联系。
其基本思想可用公式来表示:
E=f(L*F*S)。
11.赫塞-布兰查德情景领导模型也称领导的生命周期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成功的领导是通过选择恰当的领导方式来实现的,选择的过程根据下属成熟度水平而定。
12.路径-目标理论由罗伯特·豪斯开发,该领导模型吸收了期望理论中的关键要素。
目前,该理论已经成为在理解领导方面最受推崇的观点之一。
13.目标-路径理论认为,一位领导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境表现出任何一种领导风格。
即指示型领导者、支持型领导者、参与型领导者、成就取向型领导者。
14.领导理论的研究大致经历了领导科学、领导理论、领导原则和变革型领导理论等发展阶段。
15.领导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领导艺术是指领导者在自身知识、技能、态度等基础上形成的对领导科学、领导理论、领导原则的有效应用。
16.变革型领导是通过让员工意识到所承担任务的重要意义和责任,激发下属的高层次需要或扩展下属的需要和愿望,使下属为团队、组织和更大的政治利益而超越个人利益的领导者。
17.伯恩斯认为传统的领导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契约式领导,领导者以资源奖励和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服从作为交换条件。
18.权力和影响力的主要区别在于控制方面,影响力在控制方面的作用较弱,而权力在控制方面的作用较强。
可以这样认为:
权力是影响力的一种极端形式。
19.员工形成非正式群体的基础主要有:
满足员工多层次多种类的需要、利益一致、价值观一致、头趣爱好一致、个性相似、个性互补和背景相似。
第五章群体行为与管理
一、选择题
1.具有灵活性的团队特征是(B)
A.依赖单个个体。
B.体工作能相互替代完成。
C.团队效能低。
D.成员流动率高。
2.奖励团队个体成员的薪酬应当以(D)为标准
A.个人品德B.上级评价C.团队绩效D.个体的技能
3.利他(利他行为)是指个体不期望他人报答的一种自愿的助人行为,其特征是(ABCD)
A.自愿性B.无条件性C.自损性D.益他性
4.从众的积极意义有(BC)。
A.增强群体成员的创造性B.整合群体的行为
C.改变个别成员的不良行为D.提高决策质量
5.群体的特征包括(ABC)。
A.成员有共同的目标B.成员遵守同一规范
C.成员之间彼此意识到对方的存在D.成员数量巨大
6.根据成员之间的关系程度,群体可以分为(A)和(C)
A.紧密群体B.利益群体C.松散群体D.友谊群体
7.非正式群体有时会发挥消极影响,其主要的消极影响有(ABCD)
A.干扰正式群体的活动B.干扰正式群体的活动
C.引起员工不健康的心理活动和行为D.破坏生产或工作,阻碍组织目标的实现
8.群体的领导者主要通过(ABD)来影响群体心理。
A.奖惩B.从众C.鼓励D.引导
9.补偿性利他可以分为(C)和(D)。
A.紧急利他B.非紧急利他C.互惠利他D.内疚利他
10.组织中的群体有各种各样的利他基础,包括(ABCDE)。
A.社会交换原则B.公平原则C.利他规范D.内疚心理E.优秀的道德观
11.减少员工攻击最主要的三个方面的措施是(ABC)。
A.合理惩罚B.树立榜样C.净化情感D.严惩
12.群体中的成员可以分为三类角色:
(ABC)
A.重自我角色B.重任务角色C.重关系角色D.重领导角色
13.跨职能团队的特点是(ABC)
A.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职能部门,并处于同一级别B.可以完成的任务是多种多样的
C.跨职能团队共同努力完成同一项任务D.没有管理者负责工作流程
14.与面对面团队相比,虚拟团队的缺点是(ACD)
A.缺少附言语和非言语线索。
B.缺少管理者。
C.社会背景差异大。
D.需要克服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能力。
15.团队效能主要体现在(BCD)
A.提高企业盈利能力B.实现团队目标C.满足成员需要D.维持团队生存。
16.减少社会惰性的方法主要有(ABCD)
A.缩小团队规模。
B.明确团队角色。
C.完善工作计划。
D.挑选合适的成员。
17.团队构成是指团队应该如何组织成员的变量,主要包括(ABCD)
A.团队成员的能力、人格特征B.团队多样性。
C.团队成员的灵活性。
D.团队成员在团队工作中的偏好。
18.影响团队凝聚力的因素很多,下面选项中属于此类因素的是(ABCD)
A.成员的相似性B.团队成功C.外部竞争和挑战D.进入难度
19.团队领导的工作重点主要有两个方面:
管理团队外部事务和推动团队进程,这两方面工作可进一步细分为以下的角色(ABCD)
A.对外联络官B.困难处理专家C.冲突管理者D.教练
二、填空题
1.根据在组织中的作用来划分,非正式群体主要有四种类型,积极型、调剂型、消极型和破坏型
2.喜欢是个体对他人在心理上持积极评价的态度,在行为上愿意接近对方的一种心理活动倾向,影响喜欢的因素主要涉及接近性、个体品质、熟悉与报答。
3.影响群体心理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合群因素,其中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4.利他可分为两大类:
爱他性利他和补偿性利他。
5.根据组织内部不同目标,正式群体可以划分为两类:
职能群体和任务群体
6.社会心理学家卢因提出,个体行为是他与环境中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根据他的观点,摩海德和格里芬在1995年创立了一个群体动力论模型。
7.群体心理的主要特点是能力扩大化、合理化、轻信化、排他性、忠诚化、趋同化和保护化。
8.影响群体心理的合群因素主要包括:
群体的规模、群体的领导者、群体成员的构成、群体的规范、群体的目标、群体的凝聚力等。
9.群体中的成员可以分为三类角色:
重任务角色、重自我角色和重关系角色。
10.非紧急利他又称日常利他,是指个体经常可以进行的一种助人行为。
11.产生攻击的基础是需求不满足、报复心理和攻击习惯。
12.报答是指个体用实际行动来感谢对方,它的特点是互相性和需要性。
13.正式群体是明文规定的群体,在企业中往往是根据组织结构、有关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期末 复习 组织 行为学 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