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ppt
- 文档编号:2710066
- 上传时间:2022-11-08
- 格式:PPT
- 页数:48
- 大小:134.50KB
第二章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ppt
《第二章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ppt(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第一节汇率制度一、汇率制度的概念及内容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做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
二、固定汇率制的分类传统上,按照汇率变动的幅度,汇率制度可分为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一)固定汇率制度1、金本位下的固定汇率制2、纸币位下的固定汇率制3、政策措施
(二)浮动汇率制所谓浮动汇率制就是一国货币不再规定金平价,不再规定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中心汇率,不再规定现实汇率的波动幅度,货币当局也不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的一种汇率制度。
1.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自由浮动又称为清洁浮动是指政府对外汇市场不加任何干预,完全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来决定并自由涨落的汇率制度。
理浮动又称为肮脏浮动,是指政府对外汇市场进行或明或暗的程度不同的干预,以使市场汇率朝有利于本国的方向发展。
2.单独浮动、联合浮动和盯住汇率制度单独浮动,是指一国货币不与其他国家货币发生固定联系,其汇率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变化而自动调整。
联合浮动,又称共同浮动、集体浮动,是指参加联合浮动的国家集团内部成员间的货币实行固定比价,并规定波动幅度,各有关成员有义务维持该比价,而对集团外部国家的货币则采取同升共降的浮动汇率。
盯住汇率制度,即一国货币与某一种或多种货币按固定的汇率挂钩,并随该货币的汇率变化而浮动。
(三)、其他汇率制度1爬行盯住制爬行盯住制是指汇率可以做经常的、小幅度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其特点是:
1)实行国负有维持某种平价的义务,这使得它类似于固定汇率制;2)这一平价又可以进行经常、小幅调整(如2%-3%),这又使得它与一般的可调整的盯住汇率不同,因为后者的平价调整较为少见,且幅度一般较大。
2汇率目标区制汇率目标区泛指将汇率浮动限制在一定区域内的汇率制度,如中心汇率的上下10%。
其特点主要有:
(1)货币当局在一定时期内对汇率波幅制定出明确的界限;
(2)汇率在规定的幅度内波动,货币当局可不与干预;(3)货币当局根据情况可采取必要措施(如货币政策等)以维持汇率波动的界限;(4)目标区内汇率允许变动的范围一般较大。
根据目标区区域的幅度、调整的频率、公开程度以及对目标区进行维持的程度,目标区可分为严格的目标区和宽松的目标区两种类型。
前者的目标区域较小、极少变动、目标区域公开,政府负有较大的维持目标区的义务;后者的目标区域较大、经常进行调整、目标区域保密,政府只是有限度的将货币政策用于对汇率目标区的维持。
3、货币局制货币局制是指一国在法律中明确规定本国货币与某一外国货币(通常为一主要可自由兑换货币)保持固定的兑换率,并且对本国货币的发行做特殊要求以保证履行这一法定的汇率制度。
(四)、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比较固定汇率制的主要优缺点:
固定汇率制的主要优点:
汇率保持相对的稳定,使国际贸易的成本与利润核算以及国际间债权债务的清偿,均有可靠的依据,从而可以减少涉外经济主体从事国际经济交易的汇率风险,并有利于世界经济与贸易的发展。
固定汇率制的主要缺点:
(1)汇率基本不能发挥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功能。
(2)固定汇率制有可能以牺牲内部均衡为代价。
(3)会削弱国内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4)易引起国际汇率制度的不稳。
2.浮动汇率制的主要优缺点浮动汇率制的主要优点:
(1)国际收支平衡不需以牺牲国内经济为代价。
(2)保证本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3)防止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
(4)减少对外汇储备的需要。
浮动汇率制的主要缺点:
(1)汇率缺乏稳定性,给国际贸易和投资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2)加剧了外汇市场的投机活动。
(3)使一国更具通货膨胀倾向。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货币政策财政政策1、固定汇率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分析
(1)货币政策分析
(2)财政政策分析2、浮动汇率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分析
(1)货币政策分析
(2)财政政策分析第二节第二节外汇管制外汇管制一、外汇管制的产生和发展外汇管制是一个国家为防止资金的外流(或内流)、改善国际收支、维持本币汇率、维护本国经济利益,通过立法授权有关管理当局对外汇的收、支、存、兑等经济活动进行管制的政策措施。
二、外汇管制的机构与对象1外汇管制的机构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一般是由政府授权给中央银行,或者是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监督执行外汇管制的政策、法令和规章制度,并根据外汇供求状况及经济发展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调节全部或部分外汇收支活动。
2.外汇管制的对象对物。
指哪些东西受到外汇管制,主要包括外币现钞和铸币、外币有价证券(如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银行存单)、外币支付凭证(如汇票、本票、支票、旅行信用证)以及贵重金属(如黄金、白银)。
另外,本币现钞的携出和携入国境,也属于外汇管制的范围。
对人。
指需受外汇管制约束的自然人和法人。
对地区。
是指外汇管制的地域范围。
三、外汇管制的类型1.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这种类型的国家对国际收支的所有项目,包括贸易收支、非贸易收支、资本项目收支都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
2实行部分外汇管制这种类型的国家和地区对经常项目下的贸易收支和非贸易收支原则上不加管制,但对资本项目的收支则仍加以程度不同的管制。
3名义上取消外汇管制这种类型的国家和地区对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基本上不加管制。
四、外汇管制的内容外汇管制主要是从数量管制和价格管制两方面入手的。
数量管制就是对外汇交易的数量进行限制,包括对贸易外汇收支、非贸易外汇收支、资本输出入、黄金和现钞输出入的管制。
价格管制主要是针对汇率的管制。
1.对贸易外汇的管制对出口收汇的管制。
一般实行出口结汇制度,即要求出口商将其出口所获外汇收入要按照官方汇率在一定时间内结售给外汇指定银行,以保证外汇由国家集中掌握。
对进口付汇的管制。
除对进口外汇进行核批手续外,有些国家还采取一些其他措施,如进口预存款制;要求进口商获得外国提供的一定数额的出口信贷;对进口所需外汇征收一定的外汇税;提高或降低开出信用证的佣金额以控制进口,等等2.对非贸易外汇的管制非贸易外汇收支的范围较广,主要包括:
与贸易有关的运输费、保险费、佣金;与资本输出入有关的股息、利息、专利费、许可证费、特许权使用费、技术劳务费等;与文化交流有关的版权费、稿费、奖学金、留学生费用等;与外交有关的驻外机构经费;旅游费和赡家汇款等。
对非贸易外汇收支的管制,一般发达国家较松,发展中国家较严;对非居民管制较松,对居民管制较严。
3.对资本输出入的管制各国具体情况不同,对资本输出入管制的目的不同,因而采取的措施也不相同。
4.对黄金和现钞输出入的管制5.对汇率的管制,包括间接管制和直接管制。
间接管制实际上就是一国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即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买进或抛出外汇,影响市场的供求状况,从而使汇率稳定在一定水平上或避免汇率过度的上涨(或下跌)。
直接管制是国家直接规定各项外汇收支结算时的汇率,即采取多种汇率制或称复汇率制。
其具体形式有三种:
(1)法定的差别汇率。
一国根据不同的需要规定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汇率,如对进出口贸易结算规定一个汇率(即贸易汇率),对非贸易和资本流动规定一个汇率(即金融汇率)。
(2)外汇转移证制度。
这是复汇率制的一种特殊形式。
(3)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相结合。
五、外汇管制的目的1.改善国际收支,增加其外汇储备2.稳定汇率,保持国内物价稳定3.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外汇管制的弊端:
(1)妨碍国际经济交易的正常进行。
(2)无助于国际收支问题的根本解决。
(3)造成外汇黑市猖獗。
(4)容易导致行政费用加大,且助长官僚、腐败之风,对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
第三节第三节货币可兑换问题货币可兑换问题一、货币可兑换的基本概念一、货币可兑换的基本概念如果一种货币的任何持有者能够自由的按照市场汇率(无论是固定的或可变的)将该货币兑换为世界主要国际货币,则该货币被认为是“完全可兑换的”。
1.按国际收支的项目划分,货币可兑换可以分为经常项目可兑换和资本项目可兑换。
经常项目可兑换是指对经常项目外汇支付和转移的汇兑不加以限制的兑换。
资本项目可兑换所谓资本项目可兑换是指对资本流入和流出的兑换均无限制。
2按货币交易的对象划分,货币可兑换可分为内部可兑换和外部可兑换。
货币外部可兑换是指当某一货币持有者可以根据本国立法规定和管理当局的规定完全自由的按照市场汇率将其持有的货币兑换成其他资产,那么其持有的货币完全可兑换。
货币内部可兑换是指居民在同一税收和补贴条件下可以获得、交易和保留以外汇标价的某些国内资产的合法权利。
3根据进行货币兑换的主体分,货币可兑换可分为企业用汇的可兑换和个人用汇的可兑换。
一般而言,企业用汇的可兑换比个人用汇可兑换更容易实现。
二、货币可兑换的条件健康的宏观经济形势。
有效的市场调节机制。
较强的宏观调控能力。
高效稳健的金融监管。
健全的微观经济主体。
适当的汇率制度与汇率水平。
良好的国际收支和对外债务状况及较充裕的国际储备。
第四节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一、一、人民币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制度11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基本情况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基本情况人民币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
现行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2.2.人民币汇率的演变人民币汇率的演变第一阶段: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年初1952年底)。
这一阶段的人民币汇率变化频繁,经历了一个先降后升的过程。
第二阶段:
从我国开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1953年初1973年初)。
这一阶段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稳定。
第三阶段: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到我国制定贸易内部结算价之前(1973年初1980年底)。
这一阶段,人民币汇率不断上调。
第四阶段:
我国官方牌价与贸易内部结算价并存的时期(1981年1月1日1984年12月31日)。
这一时期,人民币实际上是双重汇率。
第五阶段:
从取消贸易内部结算价到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前(1985年1月1日1993年12月31日)。
这一时期,人民币汇率是不断下调的。
第六阶段:
人民币实行浮动汇率制(1994年)。
这一阶段,人民币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第七阶段:
自2005年7月21日起,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改革主要内容:
1.放弃与美元挂钩,引入参考一篮子货币2.由1美元兑8.2765元人民币改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升值23.银行间一篮子货币兑人民币的每日收市价,作为翌日买卖中间价,上下波幅0.3何为一篮子货币?
何为一篮子货币?
何为一篮子货币?
何为一篮子货币?
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从原本紧盯美元的汇率制度,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
所谓参考一篮子货币,是指某一个国家根据贸易与投资密切程度,选择数种主要货币,不同货币设定不同权重后组成一篮子货币,设定浮动范围,该国货币就根据这一篮子货币并在范围内浮动。
二、我国的外汇管理二、我国的外汇管理1我国外汇管理的基本情况我国外汇管理的基本方针是集中管理、分散经营。
所谓集中管理,是指所有外汇政策和法规由国家统一制定,人民币汇价由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公布,举借外债由国家统一编制计划;分散经营是指国际结算、外汇贷款、外汇买卖等外汇业务由国家授权的外汇指定银行办理。
我国外汇管理的主管机构是国家外汇管理局,其主要职能是制定外汇管理的政策和法规,监督和管理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同时对外汇投资、外债和外汇储备进行管理。
我国的外汇管理也分为对人和对物的管理两个方面。
“人”主要是指国内居民以及非居民;“物”主要是指外汇及贵金属等。
2.2.我国外汇管理的演变我国外汇管理的演变第一阶段: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年1952年)第二阶段: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1953年1979年)第三阶段: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1979年1993年)
(1)建立专门的外汇管理机构
(2)颁布了一系列外汇管理的法令条例,做到依法管理外汇。
(3)实行外汇额度留成制度。
(4)建立了外汇调剂市场。
(5)建立了外债管理体制和外债统计监测系统。
(6)建立了多种金融并存的外汇金融体系。
第四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1994年)
(1)从1994年1月1日起,实现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外汇市场调剂价并轨,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汇率 制度 外汇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