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题《观潮》第1课时.docx
- 文档编号:27086854
- 上传时间:2023-06-26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1.32KB
精品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题《观潮》第1课时.docx
《精品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题《观潮》第1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题《观潮》第1课时.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题《观潮》第1课时
课题《观潮》第1课时(总第课时)
学材分析
《观潮》是一篇文质兼优的写景文章。
作者寓情于景,通过对农历八月十八日的钱塘江大潮雄奇壮丽,气势非凡,景观的描绘,抒发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3.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导学策略
通过课堂研讨,体验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
师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2.看钱塘江大潮图片。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 指导同桌对读生字词。
2、进行抽读生字卡
3、学生读生字卡,师正音。
(二)导学课文,理解字词。
1、学习第3自然段,结合句子理解字词,并指导朗读。
③ 理解词语:
人声鼎沸。
④ 总结学法:
(小黑板出示)。
2、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4、5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词(2分钟)。
① 同学们还有哪些生字新词不能理解?
② 师答疑。
4、 教师抽查并总结。
(三)析字形,写生字。
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
三、作业:
1、 抄写生字。
2、 朗读课文。
谈话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 同桌对读生字词。
2、 读生字卡。
3、学生读生字卡
① 听师朗读第3自然段,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② 读后提问。
3、 同桌互相检查这些生字新词是否都理解了。
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
学生练习,将黑板上的字一个写一遍,再分小组评议,说说你认为谁的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里,<或谁的不好,该怎样改>,引导学生鉴赏。
教学
反思
课题《观潮》第2课时(总第课时)
学材分析
本文的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增长见识,学习作者的观察及表达方法,受到语文能力的训练,还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3.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导学策略
通过课堂研讨,体验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
师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谈话,板题。
2.引导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导入3、4自然段。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提示:
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
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
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
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什么?
6.引导小组感悟。
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c感情朗读。
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
1.范读课文,听后练习。
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
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
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
下面,我们就先做一个听的练习。
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
(浪潮越越近),……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
五、思路引导,背诵壮观
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兴趣
3.评价:
背诵得多有感情啊!
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越近,声音(越越响),浪头(越越高),气势(越越大)。
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
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
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2.运用词汇
.咱们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
师出示一段话: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
潮之前,江面上()。
可潮时,却一浪一浪(),一浪一浪()。
湖水声犹如(),海堤上尽管(),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
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的地方。
3.师生共同评价。
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3.组建合作小组
4.组内合作学习
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的。
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
2.感悟发现:
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
3.齐读课文,感受壮观。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报告)
教学
反思
课题雅鲁藏布大峡谷第1课时(总课时)
学材分析
课文中描写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最后一块密境”,是世界仅存的一块处女地……它是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地方,让人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通过语言文字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学情分析
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学习目标
知识: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
读课文,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导学策略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搜集有关资料。
师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激发兴趣、导入
师:
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
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
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你心中最向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资料,都带了吧!
谁说一说。
师:
(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的,一同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
(板书:
2雅鲁藏布大峡谷)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引导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思考:
师:
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呢?
今天我们一起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看一看。
作者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什么人文景观?
3.整体感知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
①读一读,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②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课文空白处画“问题泡泡”。
交流汇报
1.交流自读疑难
师:
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一起研究的吗?
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并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所画的“问题泡泡”。
三、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师: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风光举世闻名,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为什么?
2.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分组自学。
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1)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
2)读一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
3)读一读,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
教师指导
3.教师点拨指导。
(同时理解重点词句。
)
五、拓展总结
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想说的?
同学们说得真好!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知道它无愧于“世界第一壮丽景观”这个美称。
六、尝试运用
1.尝试练笔。
师:
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其中的一个景观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吗?
学生汇报
自由读文
指名读,思考
师指名学生读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
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生汇报,
、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生自由发言。
学生按自学提纲分组自学
学生分组汇报,
指名说
生练笔,师巡视学情。
2.班级交流。
爱教学
反思
课题鸟的天堂第1课时(总第课时)
学材分析
它主要记叙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学情分析
《鸟的天堂》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感情真挚,很适合学生自己去体会,去领悟。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3、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导学策略
自读自悟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有关榕树的资料、图片、作者的资料。
师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很多鸟……发挥学生想象。
)
2.这个鸟的天堂在哪儿?
你知道吗?
(一棵大榕树)
3、介绍资料:
这棵大榕树在哪儿?
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这棵大榕树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天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都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又长出新的枝干。
这样不断生长,它已长成了榕树林,占地达16亩。
被当地人称为“神树”。
“天堂中的乐园”。
又因为上面栖息着许多鸟,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
)
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
二、自由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1.指名读文,读准字音。
2.投影出示练习:
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重点指导:
梢:
形声字,与“稍、捎”区分。
暇:
左边是“日”,注意与“瑕”区分。
4、词义:
灿烂:
光彩鲜明耀眼。
陆续:
前前后后,时断时续。
展示:
明显地表现出。
留恋:
舍不得离开。
不可计数:
没有办法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应接不暇:
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过。
暇:
空间。
文中指鸟太多,看不过。
三、理清文章的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
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
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3.理清课文的脉络。
(1)作者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
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游玩。
(5—9)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0—13)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四、分小组合作读课文。
介绍资料
3.自学生字,掌握字形。
4.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借助工具书解决。
2.汇报交流。
学生甲:
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
学生乙:
课文5—9自然段写的是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情景,10—13自然段写的是第二次经过时所见到的情景。
(2)学生汇报:
教学
反思
课题鸟的天堂第2课时(总第课时)
学材分析
这是一篇经典课文。
然而,在保护生存环境日趋重要的今天,又赋予了这篇精品佳作以新的内涵。
学情分析
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探究,透过表面现象看到实质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众鸟纷飞的景象。
2.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3.有感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导学策略
多读多悟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有关榕树的资料、图片、作者的资料。
师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整体感知
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和巴金爷爷一起去广东新会县天马河上一个被人们称作“鸟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巴金爷爷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第一次看到的是(学生接:
大榕树),第二次看到的是(学生接:
鸟)
二、重点感悟。
体会榕树的奇特美和群鸟纷飞时的壮观景象。
(二)汇报交流。
大榕树:
1.学生甲:
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1)汇报读,其他同学听读:
哪儿读得好?
为什么?
你听出了什么?
从哪儿听出的?
(从不可计数体会出枝干数目很多,说明树很大。
)
(2)重点体会“真”字。
两个“真”有什么不同呢?
听老师读,体会一下。
学生体会出:
第一个“真”意思是本的,实际的。
第二个“真”指的是确确实实。
应读出惊叹的语气。
(3)重点体会“又”字。
指树根很多。
出示图片:
谁指一指哪些是气根?
(体会根上生枝,枝上又生根,独木成林的景观。
)
学生乙: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学生丙: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
(4)体会“卧”字。
(树占地面积大。
)
(5)这株大榕树占地面积有多大呢?
谁查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
(学生答:
一万多平方米。
)
(6)课下大家丈量了操场和教室的面积,大家计算一下:
合几个操场?
几个教室?
(7)经过换算,你有什受?
(简直太大了。
)
2.茂盛。
指名读句,谈体会么感。
(1)重点体会“推”。
请同学们演示,说明叶多而密。
(2)重点体会“颤动”。
(从中我们体会到榕树的生命力非常茂盛。
)
5.请学生画板画,体现榕树大而茂盛的特点。
鸟
1、导语,让我们走进课文,欣赏热闹的场面。
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尽情地感受这部分所描绘的美。
3.再次默读课文,思考:
从哪些重点语句中能够体会出这里的鸟儿多?
5.教师借机指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那么,请大家想象一下,树上还有什么姿态的鸟呢?
(学生发散想象。
)
6.看到这么一棵奇特的榕树,领略到树上鸟儿欢腾的场面,作者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7.教师追问:
(1)从这句话中,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个鸟的天堂有引号,而第二个则没有。
)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吗?
(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这棵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真真正正鸟的天堂。
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过着幸福的生活。
)
8.配上欢快的音乐,把美术课上画的小鸟,“放飞”到大榕树上。
9.再读课文这一部分,体会热闹欢快的场面。
三、了解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
1.什么原因使这棵大榕树成为了“鸟的天堂”呢?
2.学生根据查找的课外资料或其它知识加以介绍分析。
3.小结:
榕树的枝繁叶茂为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食物、水分,当地的居民爱鸟、护鸟,同时鸟的粪便成为榕树生长的有机养料。
使这棵榕树长得愈加的繁茂。
四、思维拓展,深化主题。
1.播放“鸟的天堂”的完整课件。
2.出示思考题:
请你以导游或小鸟儿的身份,向游人介绍这里的景象。
介绍的形式可以自由选择。
如写导游词、写诗,顺溜……。
五、总结全文。
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鸟的天堂。
作为人类也要保护动物。
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快速阅读课文,体会一下榕树给你什么感受?
鸟儿又给你什么感受?
(榕树——大、茂盛;鸟——多、欢快)
(一)选择喜欢的部分,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体会后放出声音有感情地朗读出。
用朗读的形式加以汇报。
(结合具体情况请学生作答。
)
学生甲: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不留一点缝隙,说明树叶多。
)
学生乙:
地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同学演示,体现微微地动态。
学生丙:
从对大榕树特点的描述中,我们看出作者不禁在内心深处发出感叹: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4.请学生反复朗读这部分内容,突出重点词句,体会榕树的特点,在读中表达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4.学生汇报。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
(两个“到处”说明鸟很多。
)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
(应接不暇的意思就是说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起。
在课文里是说鸟太多了,眼睛看不过了。
)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有的在扑翅膀。
(有的……有的……有的,说明鸟的姿态很多,种类也很多。
)
一只画眉鸟飞了出……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体会到鸟儿很欢快,快乐地叫着。
)
学生齐读(投影出示)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3.学生分头准备。
4.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
汇报交流。
教学反思
课题火烧云第1课时(总第课时)
学材分析
火烧云》这篇课文描绘了晚饭后火烧云从上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作者抓住了火烧云的颜色、形状的变化特点进行具体形象的描绘,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学情分析
课后的佳句,也是主要通过反复读,品味其中的好处。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发展能力、想象能力、探究课文内容的能力。
学习目标
1. 学会5个生字,理解“紫檀色、笑盈盈、高寿、红彤彤”等词语的意思。
2. 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能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较流利地读给同学听。
3. 理清作者描写火烧云的顺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 感受火烧云上时霞光照到地面所产生的奇丽景象。
导学策略
自读自悟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有关火烧云的资料、图片、作者的资料。
师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揭题导入
同学们,大自然是美丽神奇的,给了我们许多美好的感受和回忆,那么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美丽的自然现象呢?
(生说)是呀,只要你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大自然是那样的瑰丽。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欣赏美丽神奇的——火烧云(出示课题,让学生欣赏图片)
二、自学课文
(一)出示自学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边读边思考感兴趣的问题,试试自己能解决多少问题。
(可同桌或小组讨论。
)
(二)检查、反馈、交流
1、通过自学,你已经会读哪些生字和词语了?
根据朗读情况重点提醒学生注意:
“檀”读tan,不读tai;“寿”读shou,不读sou;“彤”读tong,不读dan。
2、会读还要会写,把这些生字工工整整地在旁边写一写。
如果你觉得哪个字容易写错或要提醒同学们的,请你把它写到黑板上。
3、火烧云很美,课文写得也很美,请你再读一读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4、鼓励学生大胆地站起和同学们交流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同学们多会学习呀,相信你们读完课文后会有更多的收获。
(三)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1、作者观察火烧云的顺序是怎样的?
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吗?
2、你对火烧云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教师板书:
霞光、颜色、形状,
二、学习“霞光”部分
1、师范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晚饭过后,火烧云上了。
霞光照在大地上,你发现地面上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板书:
大白狗——红,红公鸡——金,黑母鸡——紫檀色,白胡子——金)(是霞光照在地面上使颜色在变)
3、是呀,霞光映照在大地上,一切都变了,你能想象出还会有哪些变化吗?
用“火烧云上了,霞光照在大地上,( )变成( )的了。
”的句式说一说。
4、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呀,霞光映照地面的景色这么美,简直是一个童话世界,如果你也被这一片霞光所包围,你的心情怎样,你又想说什么呢?
说得真好,你们能把这些感受用朗读表达出吗?
5、作者不是直接写火烧云,而是写了霞光,你觉得这样写好吗?
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心中产生了哪些问题?
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自学课文
边读边思考感兴趣的问题
(指名中下生读一读)
写写容易写错的字
读完后指名几位同学读。
(不要求全面,只要是自己的学习所得),
结合回答板书:
上、变化、下去
学生回答,找出课文中相应的自然段。
你能用笔把这些变化找出吗?
从这些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颜色为什么变得不样?
(学生尽情地朗读后,指名读一读,齐读)
四、课堂小结五、作业
教学反思
课题火烧云第2课时(总第课时)
学材分析
文中作者抓住了火烧云的颜色、形状的变化特点进行具体形象的描绘,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文章的思路清晰、语言生动活泼。
学情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老师创设情景,结合投影片、挂图、实际,理解火烧云的形状、颜色变化,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好词佳句,体会感受大自然的美。
学习目标
1. 学习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的部分,积累描写色彩的词语。
2. 初步学会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会仿照课文写想象片段。
3. 知道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形状变化快的特点,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
导学策略
自读自悟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有关火烧云的资料、图片、作者的资料。
师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 复习导入:
同学们,火烧云上时,霞光使大地的一切颜色都变了,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童话世界之中。
这么耀眼的霞光,不光使地面镀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连天上的云也变得更迷人了,你瞧——(出示句子:
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天空着了火。
)
二、学习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的部分
1、指名读句子。
(“烧”字用得贴切,在句子中有扩展、蔓延的意思,既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是红色的,又写出了火烧云的动态和气势。
)导:
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把这些云叫做——(火烧云)
3、学习火烧云的颜色变化。
1)你从天空中找到哪些颜色呢,用“——”划出。
你有什么感觉?
(颜色真多呀)
2)这么多的颜色,怎样把他印在脑海中呢?
试着把这些颜色分分类,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3)天空中是不是只有这些颜色?
你是从哪句话中看出的?
(还有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导:
那么我们试着说说这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①用“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种带比喻的形式说(玫瑰红、苹果绿、辣椒红……)②你还能用其它几种形式说说天空中的颜色吗?
4)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
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呢?
(五颜六色、色彩斑斓、五光十色、五彩缤纷——)
6)火烧云颜色除了多这个特点外还有什么特点?
你是从哪里看出的?
(四个一会儿)
过渡:
火烧云色彩如此缤纷,那它的形状变化又怎样
4、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1)默读描写形状变化的部分,形状变化又有什么特点?
(多:
马、大狗、大狮子;快:
一会儿、忽然、接着)
2)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这马的样子是怎样的?
(板书:
样子)它是怎样变化的?
(板书:
变化)它又是怎样消失的?
(板书:
消失)教师引读。
4)指导朗读:
谁能把这种有趣的情景用朗读表达出。
5)自己读读“大狗”、“大狮子”的部分,你觉得哪里描写得也很有趣?
重6)把自己觉得最有趣的情景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听。
7)你觉得天空中还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请你学着作者的写法,按照“出现(样子)—变化—消失”的顺序把你的想象写下?
(大约5分钟)写完后指名交流。
8)同学们想象得真美!
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是这样多,这样快,你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吗?
(千变万化、千姿百态、形态万千——)
9)火烧云的形状如此有趣,谁想用朗读带着同学们再去享受一番。
指名读。
指名读句子,你觉的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好?
为什么?
2、自由读读描写火烧云变化的自然段,说说火烧云的什么在变化(颜色形状)
(A/红彤彤、金灿灿B/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C/葡萄灰、梨黄、茄子紫)导: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三种颜色,能不能分别用“像()一样的()色。
”这句话描述一下
5)真会用词。
读读这段话,比一比谁能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
(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观潮 精品 部编版 四年级 语文 上册 课题 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