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docx
- 文档编号:27078104
- 上传时间:2023-06-26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7.30KB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docx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为人类能力的提高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
(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的讲话)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强调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类型,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数字化学习是信息时代学习的重要方式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葛洛蒂指出,信息时代是一个数字化的世界。
它有四根支柱,一是自然界的一切信息都可以通过数字表示;二是计算机只是用数字1和0来处理所有数据;三是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方法是通过对1和0的数字处理来实现的;四是通过跨空间运送1和0来把信息传送到全世界(葛洛蒂,《数字化世界》,1999)。
社会正在发生巨大变革,从原子到比特的飞跃已是势不可挡。
信息时代的学习与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信息技术是以数字化为支柱,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过程后,引起了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都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形成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和数字化的学习方式。
美国教育技术首席执行总裁论坛(TheCEOForumonEducationalTechnology简称ET-CEO论坛)在2019年6月召开的以数字化学习的力量:
整合数字化内容为主题的第3次年会中,将这种数字技术与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的方式称为数字化学习,提出了数字化学习的观念,并着重阐述了为达到将数字技术整合于课程中,建立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资源和方法,是21世纪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必须采取的行动。
1.数字化学习的三要素数字化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以数字化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
它包含三个基本要素:
即:
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学习方式。
(1)数字化学习环境信息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通讯以及两者结合的产物网络。
这三者是一切信息技术系统结构的基础。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环境的基础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化环境,其最基础的是数字化的信息处理。
因此,所谓信息化学习环境,也就是数字化的学习环境。
这种学习环境,经过数字化信息处理具有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和教学环境虚拟化的特征。
为了适应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数字化学习环境包括如下基本组成部分。
①设施,如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网络、校园网络、因特网等;②资源,为学习者提供的经数字化处理的多样化、可全球共享的学习材料和学习对象;③平台,向学习者展现的学习界面,实现网上教与学活动的软件系统;④通讯,实现远程协商讨论的保障;⑤工具,学习者进行知识构建、创造实践、解决问题的学习工具。
(2)数字化学习资源数字化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
它能够激发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创造的方式来寻找和处理信息,从而使数字化学习成为可能。
数字化资源包括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多媒体软件、CD-ROM、网站、电子邮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在线讨论、数据文件、数据库等等。
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数字化学习的关键,它可以通过教师开发、学生创作、市场购买、网络下载等方式获取。
数字化学习资源具有切合实际、即时可信、可用于多层次探究、可操纵处理、富有创造性等特点。
数字化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的学习,它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多媒体电子读物、各种类型的网上资源、网上教程进行学习。
与使用传统的教科书学习相比,数字化学习资源具有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互、虚拟仿真、远程共享等特性。
(3)数字化学习方式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重要的变化。
数字化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如图2),学习者的学习不是依赖于教师的讲授与课本的学习,而是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因此,数字化学习方式具有多种的途径:
①资源利用的学习,即利用数字化资源进行情境探究学习;②自主发现的学习,借助资源,依赖自主发现、探索性的学习;③协商合作的学习,利用网络通讯,形成网上社群,进行合作式、讨论式的学习;④实践创造的学习,使用信息工具,进行创新性、实践性的问题解决学习。
2.数字化学习的特点数字化学习具有如下的重要特点:
(1)数字化学习的课程学习内容和资源的获取具有随意性事实上只要网络系统具有较理想的带宽,学生和教师就能够在网络和资源库上获得所需的课程内容和学习资源。
学生可以不受时空和传递呈现方式的限制,通过多种设备,使用各种学习平台获得高质量的课程相关信息,可以实现随意的信息传送、接收、共享、组织和储存。
(2)数字化学习使课程学习内容具有实效性通过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教师和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当前国内、国际现实世界中的信息作为教学资源,并融入课程之中,让学习者进行讨论和利用。
这种以现实为基础的信息利用,将有助于学生学会发现知识和加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
(3)数字化学习使课程学习内容探究具有多层次性数字化资源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和共享性,把数字化资源作为课程教学内容,对相同的学科主题内容,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的难度水平进行探索。
(4)数字化学习使课程学习内容具有可操作性数字化学习过程,既把课程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同时又利用共享的数字化资源融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这些数字化学习内容能够被评价、被修改和再生产,它允许学生和教师用多种先进的数字信息处理方式对它进行运用和再创造。
(5)数字化学习使课程学习内容具有可再生性经数字化处理的课程学习内容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采用新颖熟练的数字化加工方法,进行知识的整合、再创造并作为学习者的学习成果。
数字化学习的可再生性,不仅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且为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二、数字化学习改变了学习的时空观念,对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数字化学习改变了学习的时空观念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全球共享,虚拟课堂、虚拟学校的出现,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使学习空间扩大了,数字化学习不局限在现有学校里的学习,还可以在家庭中学习、可以在单位中在职学习。
人们不仅可以借助书本、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学习,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进入数字化的虚拟学校里学习。
学习空间已经变得无围墙界限。
从时间上说,人们再也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够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
人类将从接受一次性教育向终身学习转变,人生被分为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的时代已经结束。
2.数字化学习要求学习者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数字化学习必然促使学校教学模式的变革,在数字化的环境下,学校教学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合作性和创造性。
因此,学校教学模式必须更新,要使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作业协同化,要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作为学习的培养目标。
信息时代,个体的学习将是终身的,个体的终身学习是指学习者根据社会和工作的需求,确定继续学习的目标,并有意识地自我计划、自我管理、自主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
要实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教育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
教育的内涵和功能要转变,教育要从传道、授业、解惑向知识的继承、传播、使用、创新转变;教育的培养目标要转变,要从关注专业知识技能提高向注重人类整体素质提高转变;教育的内容要转变,要从单一学科知识作为课程内容向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为主体的综合知识型课程内容转变。
要让人们不仅能接受传统民族性的教育,还要能接受面向现代化、国际化的教育;接受教育的途径要转变,要让更多人有机会接受高学历的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体制转变,让人们不仅只是通过传统的学校教育和课堂传授式模式获得教育机会,还要能通过开放式网络化远程教育模式接受教育。
数字化学习为人们从接受一次性教育向终身学习转变提供了机遇和条件,但学习者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才能享用这种机遇,使终身学习成为可能。
3.数字化学习要求学习者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面对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式交互教育的发展,教育工作者应深刻意识到,只有培养学生能够驾御信息技术工具,才能够享有信息时代、数字化世界所带来的机遇;只有培养学生具备自身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够理解信息带来的知识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知识结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培养学生形成所有这些必备技能和素养的有效途径。
数字化学习是信息时代的重要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也是终身学习者具有的主要特征。
只有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人才会把终身学习看成是自己的责任。
他们寻找信息、获取信息是为了解决问题和制订决策,为了在所关心的领域开发出新的知识。
对信息素养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其中有学者认为信息素养是指能清楚地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确定、评价、有效利用信息以及利用各种形式交流信息的能力(纽约州立大学图书馆馆长理事会,1997ouml;9);有的认为是指具有确定、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并成为独立的终身学习者(美国学院和学校协会南部学院委员会,1996ouml;12)。
从上述观点,我们可以看到,信息素养包含着三个最基本的要点:
(1)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这是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呈现交流的技能。
这是通过对学习者进行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与应用实践训练来培养;
(2)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在信息收集、处理和利用的所有阶段,批判性地处理信息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特征,对信息的检索策略、对所要利用的信息源、对所获得的信息内容都能进行逐一的评估,在接受信息之前,会认真思考信息的有效性、信息陈述的准确性,识别信息推理中的逻辑矛盾或谬误,识别信息中有根据或无根据的论断,确定论点的充分性。
这些素养的形成不仅仅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技能训练形成的,而且要通过加强科学分析思维能力的训练来培养。
(3)运用信息,具有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这是指信息使用者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具有与他人良好合作共事的精神,使信息技术的应用能推动社会进步,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些素养的形成也不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技能训练就能形成的,而是要通过加强思想情操教育训练来培养。
三、数字化学习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把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个偏向,就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单纯事物的演示和知识呈现上,而未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具有数字化的优势,更忽视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
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提供的一组数据值得我们思考。
美国最新国家教育质量数据资料显示,2019年全美已拥有很好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其中有95%的学校和72%的教室与因特网相连,其使用情况如下表1所示:
这些数据表明,人们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注意力还只是过多地放在了硬件和一些初级技能上,学校和师生们至今还没有真正认识到数字化学习所具有的潜能四、在数字化学习中,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作用数字化学习的关键是如何有效运用数字化技术的优势达到课程学习的目标,因此,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中,要培养学生学会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主要做法有:
1.作为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在信息化社会中,学习者能否占有信息、如何占有信息、占有信息的及时程度,是学习者学习能否成功的关键。
学习者发现所需信息,是学习者获取及加工信息的基础与前提。
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将信息技术作为信息获取工具,是学习者发现与获取所需信息的一种良好途径。
将信息技术作为知识获取工具,一般有如下三种途径:
(1)利用搜索引擎。
通过搜索引擎,可以非常容易地查询和挖掘网络环境中珍贵的数字化学习资源。
常用的网络搜索引擎主要有:
雅虎(yahoo)、天网中英文搜索引擎(e.pku.edu)、搜狐(sohu)、网易(163)等。
(2)利用各种类型网站,包括各类教育网站、专业网站、主题网站等。
其中,政府教育网站如中国教育部(moe.edu)、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edu)等,基础教育网站如中国基础教育网(cbe21)、中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nrcce)等,专业网站如中学语文(pep/zhongyu/index.htm)、中国数学(chinamaths),主题网站如数学奥林匹克俱乐部(mathclub.chination)(luxun.top263)、、茅、鲁盾中迅研国研究究诗网会人(go18.163/maodun2019)(chinapoet)等。
(3)利用地区或学校教育资源库。
教育资源库都是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科学化、系统化的集合,国家教育部非常重视教育资源库建设,连续出台了相关政策与措施以推动教育资源库建设的进程。
许多企业、学校等单位纷纷参与教育资源库建设,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库具有教学针对性强、内容科学、实用性高、冗余度低的特点,建设高质量教育资源库有利于避免资源重复开发造成的巨大浪费和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可以在学校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学校校园网络环境下,利用学校内部教学资源库或著名教育资源库镜像,学习者可以从中查找或搜寻到所需的学习资源,完成问题解决,并从中扩大学生的视野。
教育资源库也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
2.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工具一定的社会行为总是伴随行为发生所依赖的情境。
如果要求学习者理解这种社会行为,最好的方法是创设同样的情境,让学生具有真实的情境体验,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事物本身。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根据一定的课程学习内容,利用多媒体集成工具或网页开发工具,将需要呈现的课程学习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互等方式进行集成、加工处理,转化为数字化学习资源,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并让学习者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有助于加强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根据教学的需要,作为情境探究工具有三种途径:
(1)学生通过对数字化资源所呈现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的观察、分析、思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2)学生通过对数字化资源所设置的问题情境的思考、探索,利用数字化资源具有多媒体、超文本和友好交互界面的特点,学会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利用节点之间所具有的语义关系,培养学生进行知识意义建构的能力。
(3)学生通过数字化资源所创设的虚拟实验环境,让学生在虚拟实验环境中实际操作,观察现象,读取数据,科学分析,培养科学研究的态度和能力,掌握科学探索的方法与途径。
3.作为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的通讯工具信息技术提供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具有强大的通讯功能,学生可以借助NetMeeting、InternetPhone、ICQ、E2mail、ChatRoom、BBS等网络通讯工具,实现相互之间的交流,参加各种类型的对话、协商、讨论活动,培养独立思考、求异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作为知识构建和创作实践工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不是由老师传授或灌输的,而是通过同化、顺应、平衡,在学习伙伴间的交流、对话、协商、讨论过程中,运用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
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有助于学习者知识建构的工具平台非常多,如可以利用汉字输入和编辑排版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组织、意义建构能力;利用几何画板、作图、作曲工具,培养学生创作作品的能力;利用信息集成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组织、表达能力与品质;借助网页开发工具,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信息的甄别、获取和组织能力。
学生完成自己的网页制作以后,可以在同学间开展通信和交流,培养他们对信息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思考、表达和信息交流能力。
5.作为自我评测和学习反馈工具数字化学习资源提供各种类型的试题库,学习者通过使用一些随机出现的、不同等级的测试题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和学习反应信息分析系统,借助统计图表或S2P表进行学习水平的自我评价。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真正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交给学生,才能使学生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学会借助数字化学习资源提供的虚拟情境进行探究发现学习,学会借助信息通讯工具进行协商讨论学习,学会使用信息加工工具进行问题解决学习。
五、对数字化学习模式的探索模式是对某一过程或某一系统的简化与缩微式表征,以帮助人们能形象地把握某些难以直接观察或过于抽象复杂的事物(高文,1998)。
美国学者认为,一种教学模式就是一组综合性成分,这些成分能用来规定完成有效的教学任务中的各种活动和功能的序列(D.AndrewsF.Goods,1980)。
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数字化学习过程的构成有时是四个要素:
学生、教师、资源、内容,有时则为三个要素:
学生、资源、内容。
由于要素之间的关系的差异,数字化学习过程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将数字化的课程学习内容和资源放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运行,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
广大教师对此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因环境和资源利用方式的不同,整合的途径和方法有多种,表2提供的是近年来学校成功探索的部分模式,可供参考。
下面对其中有关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辅助工具和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的部分数字化学习模式作进一步的介绍:
1.情境探究模式这一模式分为如下步骤:
(1)利用数字化的共享资源,创设探究学习情境;
(2)指导初步观察情境,提出思考问题,借助信息表达工具(如Word、BBS等)形成意见并发表;(3)对数字化资源所展示的学习情境,指导学生进行深入观察和进行探索性的操作实践,从中发现事物的特征、关系和规律;(4)借助信息加工工具(如PowerPoint、FrontPage等)进行意义建构;(5)借助测评工具,进行自我学习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获取反馈信息。
2.资源利用主题探索合作学习模式这一模式分为如下步骤:
(1)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可供学习的主题;
(2)根据课程学习需要,选择并确定学习主题,并制订主题学习计划(包括确定目标、小组分工、计划进度);(3)组织合作学习小组;(4)教师提供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目录、网址和资料搜集方法及途径(包括社会资源、学校资源、网络资源的搜集)。
(5)指导学生浏览相关网页和资源,并对所得信息进行去伪存真、选优除劣的分析;(6)根据需要组织有关协作学习活动(如竞争、辩论、设计、问题解决或角色扮演等);(7)形成作品,要求学生以所找到的资料为基础,做一个与主题相关的研究报告(形式可以是文本、电子文稿、网页等),并向全体同学展示;(8)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评价作品,形成观点意见,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
3.小组合作远程协商模式这一模式分为如下步骤:
(1)在不同国度、地区或城市,各自选择几所学校作为地区成员实验学校;
(2)在各地区实验学校内,各自组成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3)各合作学习小组同学内部分工,分别进行问题探索;(4)围绕同一主题,不同地区的实验学校,通过上网,寻找与主题相关的网页并通过下载,获取相关信息;(5)利用所得资料,进行素材加工,同学分工合作,建立小组网页;(6)各合作学习小组定期浏览其他合作学校的网页并进行讨论;(7)通过网络通讯工具,对其他合作学校的网页发表意见,互相交流;(8)经过一段时间后,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总结,对综合课程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进行自我评价;(9)组织各地区教育工作者、学生对各地区实验学校的网页进行评比,鼓励先进。
4.专题探索网站开发模式这类整合模式主要适用于在因特网环境下,对某一专题进行较广泛、深入的研究学习,并借此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类学习模式要求学生构建的专题学习网站必须包含如下基本内容:
(1)展示与学习专题相关的结构化的知识,把与课程学习内容相关的文本、图形、图像、动态资料等进行知识结构化重组;
(2)将与学习专题相关的、扩展性的学习素材资源进行搜集管理,包括学习工具(字典、辞典、读音、仿真实验)和相关资源网站的链接;(3)根据学习专题,构建网上协商讨论,答疑指导和远程讨论区域;(4)搜集与学习专题相关的思考性问题、形成性练习和总结性考查的评测资料,让学习者能进行网上自我学习评价。
这一模式可用图6表示。
综上所述,数字化学习策略包括:
(1)利用数字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设情境(包括自然、社会、文化、各种问题情境以及虚拟实验环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2)利用数字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其内容丰富、多媒体呈现、具有联想结构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能力;(3)利用数字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参数处理技术,建立虚拟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的精神和科学的研究方法;(4)利用数字化学习环境和资源,组织协商活动,培养合作学习精神;(5)利用数字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述观点思想,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6)利用数字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工具平台,尝试创造性实践,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和表达交流的能力;(7)利用数字化学习环境和资源,提供给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 课程 整合 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