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5c3ce61cf76b445dad5c39e6990fe385.docx
- 文档编号:27077144
- 上传时间:2023-06-26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103.32KB
四川省宜宾市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5c3ce61cf76b445dad5c39e6990fe385.docx
《四川省宜宾市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5c3ce61cf76b445dad5c39e6990fe38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宜宾市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5c3ce61cf76b445dad5c39e6990fe385.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宜宾市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5c3ce61cf76b445dad5c39e6990fe385
绝密★启用前
【市级联考】四川省宜宾市2018-2019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这个世界充满和平。
人类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的感受,自从几个世纪以来,无数次的战争夺去了千万人的宝贵生命,摧残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幸福家园。
生活在和平环境里的人们,()。
今天的世界,和平力量的上升远远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永不再战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这个世界充满希望。
今天的世界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互鉴空前深入。
特别是信息科技进步以指数级速度增长,新科技、新发明令人,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大大丰富了人类改造世界的方式,人类战胜困难、创造美好未来的信心和信念无比坚定。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记忆犹新善刀而藏锐不可当应接不暇
B.记忆犹新铸剑为犁势不可挡应接不暇
C.刻骨铭心善刀而藏锐不可当目不暇接
D.刻骨铭心铸剑为犁势不可挡目不暇接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几个世纪以来,无数次的战争夺去了千万人的宝贵生命,摧残他们赖以生存的幸福家园。
B.自几个世纪以来,无数次的战争夺去了千万人的宝贵生命,摧毁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幸福家园。
C.自从几个世纪以来,战争无数次的夺去了千万人的宝贵生命,摧残了他们赖以生的幸福家园。
D.自从几个世纪以来,战争无数次的夺去了千万人的宝贵生命,摧毁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幸福家园。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
B.从来都像现在这样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
C.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珍视和平的来之不易
D.从来都像现在这样珍视和平的来之不易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今年我国新书品种的增速有所下降。
但即使这样,我国年均出版图书依然超过50万种,其中新书超过25万种。
就品种而言,我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出版大国。
但与其他文化领域一样,出版领域也存在“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出版业因此努着劲儿要加快改革、优化结构,尽快推出能够“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佳作。
在这一大背景下,有种观点认为,中国图书品种已经够多了,当务之急是把总量降下来,把质量抓上去。
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机械和僵化地理解这一观点,最终很可能图书品种降下来了,精品力作还是没见到。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认识我国图书品种的快速增长,理解其内在的原因和意义。
对图书总量的认识只有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中去看,才能充分理解总量巨大的深刻意义。
我国图书品种在2013年突破37万种,5年内就达到了50多万种。
这是这一时期我国出版业深化改革、激发活力的成果。
拉长历史的视野,这5年图书品种的快速增加使我国在历经500多年后重回世界第一出版大国的位置。
一个国家图书品种与印数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
通常而言,图书品种越多意味着文化科技发展越快,意味着人民文化需求越旺盛。
据学者郑也夫研究,我国曾在1000多年中持续保持图书品种世界第一的位置。
但自15世纪中叶以来,我国图书品种增长缓慢。
1600年,欧洲各国拥有的图书125万种,中国拥有图书1.4万种,前者是后者的89倍。
1900年,包括欧洲国家在内的西方的图书种类达1125万种,中国12.6万种,同样是89倍。
在这一过程中,西方图书反映的是工业革命以来科技、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新知,而我国图书还局限于传统的经史子集。
中国用了500多年时间才重回世界图书种类最多的位置,这一成就是近代以来几代中国知识分子和出版人不懈奋斗的结晶和改革开放伟大时代所创造的奇迹。
每年50多万种图书看似不少,但就人均而言,我国图书无论是品种还是印数都不算多,一年90多亿册图书平均到14亿人头上,每人还不到7册,如果再去掉教材教辅等出版物,人均图书占有量就更少了。
为了加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理应大力鼓励创作、鼓励出版,加速知识文化在全社会的涌流与普及。
为此,出版业还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也要更快地发展自己。
当然,50多万种图书不可能本本都是精品,难免存在部分图书质量、品位低劣,但是不能因为这些问题就否定50万种图书的巨大意义。
总量多,是了不起的成就。
我国出版业完全有能力在加速发展中实现结构优化。
对此我们要有充分信心。
出版业既要“有高原”,也要“有高峰”。
“高峰”和“高原”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高峰坐落于高原之上,高原之下是宽广厚重的根基。
而高原和高峰都需要时间的沉淀,每年50多万种图书正是诞生高峰之作的根基。
(摘编自《人民日报》张贺《图书出版,要数量也要质量》)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拉长历史的视野,近5年我国图书品种的突飞猛进是我国在历经500多年后重回世界第一出版大国的位置的根本原因。
B.一个国家图书品种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图书品种越多意味着文化科技发展越快、人民文化需求就越旺盛。
C.中国用了500多年时间才重回世界图书种类最多的位置,这一成就是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和出版人不懈奋斗的结晶。
D.50多万种图书肯定有质量参差等问题,但总量多是了不起的成就,我国出版业完全有能力在加速发展中实现结构优化。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证中,先提出中国出版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再着重阐述我国图书“高数量”的内在原因和意义,重点突出。
B.文章主要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目的是指出我国图书出版与国外相比的巨大差距,明确我国图书出版发展方向。
C.文章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既肯定了“总量多,是了不起的成就”,又明确了“有数量也要有质量”的观点,论述严密。
D.文章从“有高原”、“无高峰”的中国出版业现状开头,以展望“有高原”“有高峰”出版业未来作结,结构整齐,思路清晰。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版领域存在“有数量”“缺质量”等问题,出版业因而要着力加快改革、优化结构力争尽量尽快推出“高质量”的佳作。
B.在中国图书品种已经够多这一背景下,当务之急是把总量降下来,把质量抓上去,从而解决中国图书出版“缺高峰”的现状。
C.就人均而言,我国图书品种和印数都不算多。
为了加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理应大力鼓励创作、鼓励出版。
D.出版业不能离开“高数量”而空谈“高质量”,二者均需要时间的积累沉淀,每年50多万种图书正是诞生高峰之作的基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寻找夏绿蒂
瑞•波恩
夏绿蒂不见了。
一夜间,母亲和我都开始紧张起来。
夏绿蒂是谁?
当然不是人了,她是一只巨大的母蜘蛛。
每当路过厨房,一抬头就可以看见她的倩影。
她的那张“天网”大得惊人,上面沾着各种小虫子,大都是烦人的蚊子和苍蝇。
夏绿蒂胃口好,吃嘛嘛香,而且除了“这里最大的蜘蛛”这点值得骄傲外,她也深知“竭泽而渔不如退而结网”的道理,每天都安安心心纺线织网。
白天在房檐下小憩,等暮色四合空气微凉,便灵巧地晃动着肥胖的身躯爬上爬下四处张罗,吐丝结网忙活一整个晚上。
如果没算错,夏绿蒂应该是在我家生活最久的一只小动物了,虽然记不清她到底何时搬来的,但每年夏天都能见到她。
她总是安静待在厨房屋檐那一亩三分地上,哪里也不去。
等到夏天结束,她就准时自动消失,等到来年天气转暖,她就又会准时出现。
时间久了,母亲和我都对她产生了感情,甚至把她当成了自家成员。
当初母亲想要给她起一个动听的名字,比如“睿琴”,寓意聪明又美丽。
直到我把电影《夏绿蒂的网》放给母亲看,她才觉得“夏绿蒂”这个名字更好,因为她被那只诚实守信“舍己为猪”的蜘蛛给感动了。
估计夏绿蒂也喜欢这个洋气的名字吧。
自从夏绿蒂失踪后,家里顿时疑云笼罩。
夏绿蒂的行踪一直是很固定的,按她的作息习惯,直到国庆节前后才会“休假”,因为那时天已经转冷,秋叶也已经变黄了。
可是今年才刚刚立秋她就消失了,足足提前了近两个月。
莫非她出了什么事?
可她是如此足智多谋,什么大风浪也能化险为夷啊。
或者,她嫌家里太热太吵,所以想找个清静凉快地儿?
倒是有可能,只是大半个夏天都熬过来了,眼看马上都要凉快了,再等等难道不行嘛?
我和母亲四处搜寻夏绿蒂的踪影,不放过每个可能的角落,可就是不见她那肥胖的熟悉身影。
母亲的心难以平静,每天清晨都要去厨房屋顶上仔细瞅瞅,她一直天真地认为,也许哪天一觉醒来,就又会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了。
可一个礼拜过去了,夏绿蒂还是没有回来。
既然如此,就只好顺其自然了。
她肯定不是出了什么意外,只是记性不好忘记了节令,或者累了想早早休息一下,明年还会回来的吧。
我和母亲这样相互安慰。
不过,夏绿蒂也已经老了,按照蜘蛛的年龄,她大概也已经走到了暮年。
只是我们不愿意相信,陪伴过我们的一个美丽生命,会忽然从这个世上消失掉。
我们渐渐已经习惯有夏绿蒂的夏天,不管她是不是我们的同类。
无论是夏绿蒂成为我们的家庭成员,还是她在家里突然失踪这件事,母亲并不想让父亲知道。
作为一个天生对蜘蛛有偏见的人,父亲可以说是这个家里对夏绿蒂最大的威胁了。
幸好,他并没有发现这个秘密。
秋风渐起,夏天的气氛越来越淡,树叶虽然还是绿色,但边角已经开始泛黄了。
大约半个月后的一天晚上,夏绿蒂忽然出现了。
她在客厅的两个座椅之间结了一个大网,她就在网中间岿然不动气定神闲,一副不通人情的超脱模样。
原来夏绿蒂并没有离开这个家,只是挪了一个地儿,或许还经历过一次惊心动魄的旅行。
母亲在夏绿蒂面前驻足凝神,嘴里念叨着“真想不到她竟然在这里啊”,因为夏绿蒂是她首先发现的。
短暂的兴奋过后,母亲又开始担忧,客厅是父亲的领地,且平常会有外人进出,夏绿蒂在这里难免受惊扰,而且有性命之虞。
权衡之后,母亲和我达成了一致:
帮助夏绿蒂搬回原来的家。
第二天一大早,母亲拿扫帚把夏绿蒂扫进事先准备好的盆子里,然后把她送到了厨房里她常待的那个地方。
夏绿蒂很顺从地爬到了厨房的窗棂上,然后一动不动地休息,等待白天渐渐过去。
我和母亲都松了一口气,想着她会在晚上织一个又大又漂亮的网,然后继续像从前那样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可是我们错了。
夏绿蒂并没有如我们所愿搬回原位,而是又消失了。
夏绿蒂再次失踪的几天里忽然下起了大雨,大路旁出现了一只燕子的尸体,飞翔的蜻蜓开始东倒西歪,衰弱的蚊子仍在垂死挣扎,在人的身上狠狠咬出红红的大包,而我在家门前的树下发现了一只知了,已经死了。
也大概就是从那时起,秋风早出晚归,昼夜温差开始拉大,牵牛花开得更为频繁,树叶一片片翻飞坠落,似乎在宣告秋天的正式来临。
于是我终于相信,夏天已经走到了尾声。
随后的日子里,我和母亲并没有放弃寻找夏绿蒂,却始终一无所得,看来她真的去意已决。
只是这次,我才恍然发现,夏绿蒂曾经待过的地方有一个蚕茧一样的东西,用层层叠叠的白丝包裹着。
我回想起《夏绿蒂的网》中的场景,那大概是她的孩子吧。
我把这个茧指给母亲看,她顿时明白了。
等到寒冷的季节过去,等到来年春暖花开,这里又会多出很多小夏绿蒂了吧。
一想到这些,我们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选自《读者》,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夏绿蒂不见了。
一夜间,母亲和我都开始紧张起来。
”文章这样开头,既呼应了标题,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B.小说细节描写十分生动,“上面粘着各种小虫子”,“灵巧地晃动着肥胖的身躯”,表现了“夏绿蒂”织网捉虫的情景和作者对它的喜爱。
C.“父亲是天生对蜘蛛有偏见的人,可以说是这个家里对夏绿蒂最大的威胁了”的插叙,暗示了作者未找到“夏绿蒂”时对父亲的怀疑。
D.小说语言颇有拟人化色彩,“倩影”、“胃口很好”、“休假”、“气定神闲”,既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生动描绘出“夏绿蒂”的可爱特征。
8.请简要分析文中“我和母亲”的心理变化过程。
9.小说的标题“寻找夏绿蒂”有什么内涵与作用?
请结合故事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凡是使用机器代替人类实现认知、识别、分析、决策等功能,均可认为属于人工智能范畴。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创造新的强大引擎,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
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已上升至国家战略。
2017年7月8日,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目标:
到2020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重要经济增长点并帮助改善民生;到2025年实现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成为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2014—2019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及预测
(摘编自《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概况及产业规模分析》)
材料二:
2018年,人工智能必定会走向实际的产业应用。
比如视频理解和编辑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将推动整个视频产业的长足发展,包括精准和个性化的搜索推荐,以及视频生成和交易的正规化和品质化;“刷脸”技术将在2018年成为常态,在众多场景中落地,真正走进生活的方方面面;新零售的各个场景中,以视觉为核心的智能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带来购物体验的质的变化;智能机器人,在多年研发和软硬件准备后,将会有多种形态多种功能的机器人走入家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摘编自《2018:
中国人工智能会有哪些新趋势》)
材料三: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总数达到2542家,其中美国拥有1078家,占42.4%;中国其次,拥有592家,占23.3%。
其余的872家企业,则分布在瑞典、新加坡等国。
中国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申请数也在近20年内持续增长,2016年中国人工智能相关专利年申请数为30115项。
专家和业内人士指出,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或将迎来调整洗牌期,以此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孙立宁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时间与过程,目前整个行业有些过热和盲目,出现泡沫和倒闭很正常,符合科技产业市场规律。
市场本身存在优胜劣汰、大浪淘沙的过程。
这也从侧面推动着人工智能产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摘编自《2018年中国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或迎调整洗牌期》)
材料四:
重点突破自然语音语义识别、机器学习、智能搜索等关键技术,完善核心芯片、显示器件、智能传感器、开发工具与集成环境等产业链配套。
有序推进类人脑计算机、深度学习等前沿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强化人工智能产品原始定义能力,扭转技术路径跟随以及产业链关键环节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形成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
在未来3到5年内,逐步推广人工智能应用领域,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在生活、公共安全、工业设计、医学、规划、交通和文化教育行业等领域中的规模化应用。
加强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热点细分领域的网络、软硬件、数据、系统等标准化工作,鼓励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内标准化组织、行业组织、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推进自主人工智能相关标准国际化。
(摘编自《中国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建议》)
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泛指使用机器代替人类实现认知、识别、分析、决策等方面的功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
B.新一轮产业变革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在人工智能创新成果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生活将会发生深刻改变。
C.中国人工智能将走向实际应用,产业规模将会不断壮大,每年的产值和增长率也将会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D.2017年7月8日,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这标志着人工智能已经上升为中国的国家战略。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能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B.人工智能的产业化,将改变零售场景的现状,以视觉为核心的智能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带来购物体验的重大变化。
C.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过热和盲目现象,出现大范围的泡沫和倒闭。
实现产业更高质量发展应是未来追求。
D.截至2017年6月,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比美国少了近一半,但中国在该方面专利申请量增速惊人,甚至超过了美国。
12.根据材料四,简要概括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评卷人
得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
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
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
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
先主践尊号,进拜镇北将军。
建.兴.元年,封都亭侯。
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溪,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
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
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
十二年,亮出北谷口,延为前锋。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亮适卒,秘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
延曰:
“丞相虽亡,吾自见在。
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
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因与祎共作行留部分,令祎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
祎绐延曰:
“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
”祎出门驰马而去,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
延遣人觇仪等,遂使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
延大怒,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
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
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
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继延后。
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
平叱延先登曰:
“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
”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曰:
“庸奴!
复能作恶不?
”遂夷延三族。
初,蒋琬率宿卫诸营赴难北行,行数十里,延死问至,乃旋。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
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
本指如此。
不便背叛。
(节选自《三国志•卷四十》,有删改)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
B.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
C.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
D.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兴:
是指三国时期蜀汉的后主刘禅的第一个尊号,共计15年。
B.司马:
古代掌管军马的官员,与司徒、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
C.阁道:
有“复道”“栈道”和“星名,属奎宿”之意。
此处指“栈道”。
D.羽檄:
古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万分紧急,须速传递,又称之“羽书”。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备自立为汉中王时,迁治所至成都,需要一位重要将领镇守汉川,大家都议论一定是张飞,因为张飞能力比魏延强。
刘备却提拔魏延,全军无人不感到惊讶。
B.魏延每次随诸葛亮出兵,都想请求率领一万人马,与诸葛亮分兵两路,诸葛亮总是制止不允。
所以魏延常以为诸葛亮胆小,叹恨自己的才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C.诸葛亮病逝后,魏延认为还有他在,他完全可以率领各军去进击敌人,不能因为诸葛亮的死而耽搁国家大事。
由此,可见其性格的高傲自大。
D.魏延得知杨仪他们全都准备按照诸葛亮生前安排好的计划的消息后,十分震怒,带领手下的部队直接南归,烧毁所过栈道。
起初,其本意只是为了杀掉杨仪等。
16.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
(2)祎绐延曰:
“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
”
评卷人
得分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秋兴八首(其七)杜甫
昆明池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②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①昆明池:
遗址在今西安市西南斗门镇一带,汉武帝所建。
《汉书•武帝纪》载元狩三年在长安仿昆明滇池而凿昆明池,以习水战。
②石鲸:
指昆明池中的石刻鲸鱼。
《三辅故事》:
“池中有豫章台及石鲸,刻石为鲸鱼,长三丈,每至雷雨。
常鸣吼。
鬣尾皆动。
”
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开头两句说明昆明池凿自汉代最鼎盛的时期,写出汉时国力之强大,表面咏史,实则借汉喻唐。
B.颔联写“织女机丝”“石鲸鳞甲”,一静一动,使昆明湖的景物画面灵动,更显壮美,令人欣喜。
C.颈联写深秋时节,“菰米”漂浮,似沉沉乌云,一片漆黑;天降冷露,莲蓬结实,粉红的花瓣渐渐坠落。
D.最后两句回到现实,写重重关塞,唯有鸟道,漂泊江湖,仅一渔翁,内心情感寓于其中,意味深长。
1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请作简要分析。
评卷人
得分
五、情景默写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以粗俗的乡野音乐反衬琵琶女技艺高超的两句是“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用“木”与“金”两个例子设喻,引出“_____,_____”的观点,表明君子的智慧、道德可以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省而提升。
(3)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两句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评卷人
得分
六、语言表达
20.下面一则文稿内容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11月7日~8日,我市将举办首届商务文化节。
为做好道路交通安全保卫工作,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情况,决定对城区部分路段实行临时交通管制,现宣布如下:
11月8日晚,市中心广场将举行首届国际商务文化节文艺晚会。
从17∶00~23∶00对民主路、新华路西段实行交通管制,无通行证的车辆请莫通行。
前来观看晚会的群众必须将机动车、非机动车有序停放在指定地点。
21.仿照下面示例,利用所给材料写两句话。
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例:
对生活悲观消极,无所事事,表现的是理想的迷茫。
材料:
责任信仰名利工作
锱铢必较挑三拣四趋之若鹜敷衍了事
评卷人
得分
七、材料作文
2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宜宾市 学年 年级 下学 教学质量 监测 语文试题 c3ce61cf76b445dad5c39e6990fe385
链接地址:https://www.bdocx.com/doc/27077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