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词教法.docx
- 文档编号:27076369
- 上传时间:2023-06-26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15.68KB
识词教法.docx
《识词教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识词教法.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识词教法
识词教法
1p111-6陈荣烨、王博、武伟、任艳筠、付忠静、曹莹
1.讲授法
(1)解释
在教学中,当我们发现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浑然不知时,最好用的方法就是直接讲解教授。
(2)例子
如《2008,北京》中有个词是“申奥”,当一个同学提出这个不理解的词语时,全班面面相觑,这时教师再引导也是启而不发,因为在学生的脑中没有这方面知识的内存,这种情况就可用浅显的语言告诉学生:
“申奥”的“奥”是指奥运会,奥运会是全世界人民的运动会,每四年才举办一次。
能在自己的国家举办奥运会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我们国家虽然在历届奥运会上取得顶呱呱的成绩,可是奥运会却从来没在我们国家召开过,于是我们国家便向负责筹办奥运会的奥委会提出申请,要求在中国北京召开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这个提出申请的过程就叫“申奥”。
(3)步骤
第一步从句子中提出所要讲解的词语;
第二步直接讲解词语的本意;
第三步结合语境讲解词语的引申义。
2.比较法
(1)解释
教师可以将学生较难理解的词语换成意义大致相同的其它词语进行对比理解。
(2)例子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落叶在林间飞舞”一句的“飞舞”,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换词训练。
学生把“飞舞”换成“飘落”,然后通过比较,并联系上下文深究词义,知道“飞舞”的落叶除了有“飘落”的意思外,还有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飘飘悠悠的姿态,从中体会作者用“飞舞”的特别含义;知道有些词既有近义的特点,更有程度深浅之分。
通过这种换词练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准确用词的高明之处和独特的写作技巧,体会到文章显得生动、具有美感的原因所在。
(3)步骤
第一步从句子中提出所要讲解的词语;
第二步用其它词语替换;
第三步让学生自主体悟不同词语在程度表达上的不同;
第四步教师总结并给出词语的本意。
3.直观体验法
(1)解释
使用实物、插图、幻灯、音响、实验、简笔画等媒体,可以将词语所表示的意思直观地再现在学生眼前,便于他们准确地理解。
(2)例子
如第三册《咕咚》一课,学生理解“拔腿就跑”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通过对兔子面带惊慌的表情和撒腿而逃的动作的观察,理解“拔腿就跑”的含义。
学《蒲公英的种子》一课,为理解“毛茸茸”一词,通过出示蒲公英的种子,让学生用眼看,用手摸,达到理解词语的目的。
(3)步骤
第一步从句子中提出所要讲解的词语;
第二步出示实物或课件;
第三步讲解词语本意。
4.拆拼法。
(1)解释
即把不懂的词语拆开来组词,分别理解词义,再合起来理解不懂的词语的词义。
(2)例子
如“漫游”一词,漫,随意,不受拘束;游,游玩。
合起来就是随意游玩。
“疾驰”,疾,飞快地;驰,奔跑。
合起来是飞快地奔跑。
(3)步骤
第一步从句子中提出所要讲解的词语;
第二步将词语拆开组词,分别理解;
第三步将分开后的词语含义组合在一起,理解不懂词语的词义。
5.比喻法
(1)解释
即用具体、形象的比喻说法来解释词语。
(2)例子
如:
车水马龙-车子像流水,马好像游龙。
形容来往车马连续不断,非常热闹。
(3)步骤
第一步从句子中提出所要讲解的词语;
第二步用具体、形象的比喻来解释词语;
第三步教师讲解词语本意。
6.举例法
(1)解释
有些词语如果硬性地给它下定义往往弄不准确,可以通过列举事例进行讲解。
(2)例子
如:
分秒必争-非常珍惜时间,同学们对学习时间抓得很紧,课堂上一分一秒的时间也不放过。
这真是“分秒必争、惜时如金”啊!
(3)步骤
第一步从句子中提出所要讲解的词语;
第二步教师通过造句等方式列举事例进行讲解;
第三步教师讲解词语本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