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二.docx
- 文档编号:27070381
- 上传时间:2023-06-26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36.66KB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二.docx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二.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二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二)
第二节学习策略
一、概述
(一)含义&特点
学习策略:
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
……名词解释
特点:
操作性和监控性(学习策略的基本特征)的有机统一;外显性和内隐性的有机统一;主动性和迁移性的有机统一。
(二)学习策略与自我调节学习
自我调节学习:
指学生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效果、达到学习目的,主动地运用与调控元认知、动机与行为的过程。
学生要进行自我调节学习,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a.能够自己确立学习目标;b.能够意识到自己拥有的学习策略并确信他对自己学习的价值;c.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自我调节学习;d.具有为自己学习的意识、愿望与动机,并把学业作为一个积极的过程去探究、追求与享受。
二、分类
可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种。
认知策略是信息加工的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则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
……填空题
★★
(一)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术。
基本功能有两个方面:
一是对信
息进行有效的加工与整理,二是对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系统储存。
1.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是指:
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言语在大脑中重现学
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学习方法。
它是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的关键。
常用的复述策略有:
在复述时间上,采用及时复习、分散复习;在复述的次数上,强调过度学习;再复述的方法上,包括排除相互干扰、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复习形式多样化等。
……名词解释、填空
2.精加工策略……填空、名词解释
精加工策略是指:
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
的深层加工策略。
它常被描述成一种理解理解记忆策略,其要旨在于建立信息之间的联系。
联系越多,能够回忆出信息原貌的途径就越多,即提取的线索就越多。
精加工越深入越细致,回忆就越容易。
具体来说,精加工策略有以下几种:
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运用背景知识联系客观实际。
3.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是指:
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知识结构的
更高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
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归类策略,用于概念、语词、规则等知识的归类整理;一种是纲要策略,主要用于对学习材料结构的把握。
★
(二)元认知策略
1.元认知
元认知是:
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调节,主要包括
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控。
2.元认知策略
学习的元认知策略是指:
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
大致可分为三种:
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
1.时间管理策略:
应做到:
a.统筹安排学习时间;b.高效利用最佳时间;c.灵活运用零碎时间。
2.环境管理策略。
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具有重要作用。
3.努力管理策略。
为了使学生维持自己的意志努力,需要不断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激励。
包括:
激发内在动机、树立正确的学习信念、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调节成败的标准、正确归因、自我奖励等。
4.学业求助策略。
学业求助不是自身能力缺乏的表现,而是获取知识、增长能力的一种途径,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
三、学习策略的训练
(一)……的原则……简答题
1.主体性原则。
2.内化性……。
3.特定性……。
4.生成性……。
5.有效监控……。
6.个人效能感……。
(二)……的教学……简答题
1.注重对元认知监控和调节的训练。
2.有效运用教学反馈。
3.提供足够的教学时间。
第三节学习迁移
一、概述
(一)含义
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典型的迁移形式。
★
(二)学习迁移的类型
1.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
也称“助长性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
负迁移:
也称“抑制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阻碍作用。
2.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可分为顺向迁移和垂直迁移。
前者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举一反三”就是顺向迁移的例子。
后者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
3.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不同,可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前者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在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属于同一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影响。
后者也称纵向迁移,是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是不同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
其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自下而上的迁移,即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影响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的学习;而是自上而下的迁移,……。
4.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5.…………的程度,可分为近迁移和远迁移。
6.…………的路径,可分为低路迁移和高路迁移。
(二)学习迁移的作用
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迁移是习得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及有关的培训人员有重要指导作用。
★二、学习迁移理论
(一)早期的迁移理论
1.形式训练说。
是最早的关于迁移的理论,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
2.相同要素说。
桑代克认为,迁移是非常具体的、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有相同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的习得。
3.概括化理论。
也称经验类化说,由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主要观点是一个人只要对自己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
贾德在1908年所做的“水下击靶”实验,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
4.关系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关系转换说,认为迁移是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关系的结果,是对情境中各种关系的理解和顿悟,而非由于具有共同成分或原理而自动产生。
他们认为学生“顿悟”情境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手段—目的之间的关系,是实现迁移的根本目的。
苛勒所做的“小鸡觅食”实验室支持关系转换说的经典实验。
(二)当代的迁移理论
1.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布鲁纳和奥苏贝尔把迁移放在学习者的整个认知结构的背景下进行研究,在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迁移的理论和见解。
此理论指出:
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认知结构可利用性高、可辨别性大、稳定性强,就能促进对新知识学习的迁移。
“为迁移而教“实际上是塑造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问题。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改革教材内容和教材呈现方式改进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以达到迁移的目的。
2.产生式理论。
3.情境性……。
格林诺提出了迁移的情境性理论。
★★三、学习迁移与教学……简答题、论述题
(一)影响迁移的因素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
在学习中,意识到学习材料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其进行辨别,是促进迁移的重要条件。
2.原有知识的概括程度。
加强对自己的知识经验的概括,或者通过学习、教学不断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学生概括化原理获得的两条重要渠道。
要实现对知识经验的概括就要加强学习中理解的作用,只有理解才能实现对知识经验的概括,理解的越深入,概括的程度就越高,就越有利于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从学习迁移的角度来讲,知识经验获得的情境与知识应用的情境在许多方面都密切相关。
在两次学习活动之间,如果出现相似的环境、相同的场所、相同的学习者等,学习迁移就很容易产生。
4.学习的定势和态度。
定势:
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名词解释态度:
是一种习得的、决定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态度的核心成分是情感成分……填空题)。
5.认知结构的特点。
认知结构:
人们过去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的一般方式或经验所构成的观念结构。
(……名词解释)其质量如知识经验的准确性、丰富性及知识经验间联系的组织特点等都会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并影响问题解决时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速度和准确性,影响学习的迁移。
6.学习策略的水平。
如果教师能在策略运用上给予学生清晰的指导,则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二)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简答题
1.精选教材,注意教材和内容的编排。
在教材的编排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不仅要考虑学科知识本身的性质、逻辑结构和学生的知识经验水平、年龄特征等,还要照顾到教学时间和教法要求,力求把最佳的教材结构展示给学生。
2.改进教材呈现方式。
教材在呈现上应遵循有整体到细节的顺序,使学生知识在组织过程中纳入到网络结构中。
此外还应加强教材中概念,原理和各章节之间的联系,是知识融会贯通。
3.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
为了促进原理或规则的教学,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原理,让他们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培养和提高概括能力,充分利用原理和规则的迁移,这是训练迁移的最有效方法。
4.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新旧知识相结合。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越多,学习迁移就越容易产生。
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者往往都是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较好的人
5.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教师应该转变学生的被动型,通过各种训练逐步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如何学习能实现最普遍的迁移。
6.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7.………………程序。
8.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的意识性。
9.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
10.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有效运用评价手段对学生形成学习迁移具有积极作用。
第四节知识与技能
一、知识学习
(一)知识概述
1.含义&分类
知识是指:
主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组织。
其实质是人脑对
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
,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安德森根据知识的不同表征形式,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前者亦称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直接描述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程序性知识亦称操作性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后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
另外,有一类与程序性知识相似又存在区别的知识,成为策略性知识。
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即个体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2.知识的表征
知识是指:
信息在人脑中的存储和呈现方式,它是个体知识学习的关键。
人们在学习过程中都是根据自己对知识的不同表征而选择相应的学习方法和
应用方式的。
不同知识类型在头脑中具有不同表征方式:
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和命题网路的形式进行表征,表象和图示也是其表征的重要形式;程序性知识主要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进行表征。
★
(二)知识学习的类型
1.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名词解释、填空
(1)符号学习。
又称表征学习,是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
不管何种言语,词汇所代表的事物和观念是约定俗成的,所以个体在获得陈述性知识时,首先要掌握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2)概念学习。
是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其实质是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和关键特征。
(3)命题学习。
是指获得由几个概念构成的命题的复合意义,实质上是学习表示若干概念之间的判断(如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2.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学习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名词解释、填空
(1)下位学习。
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原有观念在包容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
下位学习包括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
前者指新观念是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的特征或例证,新知识只是旧知识的派生物,此中学习比较简单,只需要经过具体化过程即可完成。
当新知识扩展、修饰或限定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并使其精确化时,便产生了相关类属学习。
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的主要区别在于学习之后原有观念是否发生本质属性的变化。
(2)上位学习。
又称总括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一个比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的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产生的。
上位学习遵循从具体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过程。
(3)并列结合学习。
是在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特有的命题既非下位关系又非上位关系,而是一种并列的关系时产生的。
并列结合学习较难,必须认真比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才能掌握。
(三)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简答题
1.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
获得、保持和提取三个阶段。
2.……………的教学策略
(1)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激发直接影响对其原有知识激活的程度及新意义学习建构的水平。
(2)有效运用注意规律。
利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激活与维持学习心理状态,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材料上。
(3)对陈述性知识进行精加工。
精加工是有效掌握陈述性知识的必要条件,大多数有意义的陈述性知识都需要进行充分的经加工处理才能获得好的理解和掌握。
(4)整理和综合知识材料,使知识系统化。
(5)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系统。
(四)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简答题
1.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是从陈述性知识转化为自动化技能的过程,由三个阶段构成:
陈述性阶段、程序化阶段、自动化阶段。
2.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1)注意课题的选择与设计。
(2)注重示范和讲解。
(3)运用变式与比较。
变式是促进概括化最有效的方法,变式练习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必要条件。
比较是指在呈现例证或感性材料时,与正例相匹配呈现一些学生容易混淆的典型反例,以促进分化的顺利实现,比提高其准确性。
(4)大量事实与适时反馈。
(5)明确程序性知识的使用条件。
(6)分解程序的操作过程。
二、技能学习
(一)技能概述
1.含义:
是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技能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填空题)特点如下:
(1)是学习的来的,不是本能行为;
(2)是一种活动方式,不同于知识;
(3)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不同于一般的随意运动。
2.技能与习惯
习惯是:
个体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
技能和习惯的区别之处在于:
(1)技能是越来越向一定的标准动作体系提高,而习惯则越来越保持
原来的动作组织情况。
习惯是保守的,技能则不断向一个标准趋近。
(2)技能有高级。
低级之分,但没有好坏之别。
习惯则不同,他根据
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有好坏之分。
(3)技能和一定的情境、任务都有联系,而习惯只和一定的情境相联
系。
技能是主动的,需要时出现,不需要时不出现,习惯则是被动的。
(4)技能要与一定的客观标准作对照,而与习惯作对照的,则只是上
一次的动作。
就是说,技能形成中出自己的动作反馈外,还需要别的反馈,如外部感觉等。
(二)操作技能的形成
1.操作技能的的含义及特点:
也称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
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如吹拉弹唱等。
操作技能的特征包括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和动作结构的展开性。
2.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分清每个阶段的特点
(1)操作定向:
是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
(2)操作模仿。
是掌握操作技能的开端,需要以认知为基础。
(3)操作整合。
只有通过整合,各动作成分之间才能协调联系,动作结构才趋于合理,动作的初步概括才得以实现。
(4)操作熟练。
3.操作技能的形成途径。
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具体途径。
练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技能的进步与
完善,它包括加快技能完成的时间,改善技能的精确度和使动作间建立更完善的协调。
(1)练习与技能进步的关系。
练习对技能进步有促进作用。
一般来讲,随着联系次数的增加,操作活
动速度会加快,准确性提高。
而且,操作技能在练习初期进步较快,之后逐渐减慢。
但也存在成绩进步先慢后快或在练习中一直均匀发展的情况。
练习中有时也会出现某一时期练习成绩不随练习次数提高的停滞现象。
通常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的成绩和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称为“高原期现象”。
高原期现象出现的原因:
学习方法固定化、学习任务复杂化、学习动机减弱、兴趣降低、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疲劳、意志品质不够顽强等原因造成的。
怎样顺利度过“高原期”:
学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正确认识自我及现状,并采取一些改进学习方法的措施,消除消极因素的干扰,就能顺利度过“高原期”学习成绩也会有所提高。
(2)教学中组织练习应遵循的原则
a.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增强学习动机。
b.准确示范和讲解、
c.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联系方法,并且及时进行反馈。
首先,联系需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先简后繁;其次,正确掌握练习速度,保证练习质量;再次,适当安排练习的次数和时间;再次。
练习方式多样化;最后,及时反馈练习结果。
d.建立稳定而清晰的动觉。
(三)心智技能的形成
1.心智技能的含义及特点:
也称认知技能或智能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智力活动方式,如阅读技能、写作构思技能、观察技能等。
它具有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进行的内隐性、动作结构的简缩性等特点。
2.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填空题。
(1)原型定向。
即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明确活动的方向,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
这一阶段是主体掌握操作性知识的阶段,也是心智技能形成的准备阶段。
(……名词解释、填空)
(2)原型操作。
(3)原型内化。
即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3.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1)确定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并且积极、正确地加以示范。
(2)有效地进行分阶段练习。
第五节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一、问题解决
(一)问题与问题解决的含义
所谓问题,就是个体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此而感到疑难的情境。
问题分两类:
有结构问题和无结构问题。
问题解决是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从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
亦分为两类:
常规型问题解决和创造性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具有以下特征:
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二)问题解决的过程:
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
(三)……………策略:
分为算法和启发法两大类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情境。
就是指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
2.定势与功能固着。
定势(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
准备状态。
在定势的影响下,人们会以某种习惯的方式对刺激情境做出反应。
定势对解决问题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
在此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从而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灵活性。
3.原型启发。
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在创造性问
题解决时作用十分明显。
4.个体已有知识经验。
经验水平或实践知识影响问题解决。
5.情绪与动机。
6.个体的认知结构、个性特征以及问题的特点也会影响问题解决。
★★(五)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论述题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1)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应教给学生一些记忆和提取的方法,鼓励学生运用这些方法;
(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
教师要重视概括、抽象、归纳和总结,应用同质不同形的各种问题的变式来突出本质特征;(3)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教师要有意识的沟通课内外、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点之间的纵横交错联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1)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
方法;
(2)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避免低水平的、简单的提问或重复的机械练习,
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变通性、灵活性和广泛性。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让学生养成主
动解决问题、主动提问质疑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观察能力;
(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3)鼓励自我评价和反思。
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三、创造性★★★★
(一)含义:
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征。
(二)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1.环境:
a.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b.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管教方式以及家
庭氛围;c.才是采用的管理方式。
2.智力:
并非简单地线性关系,既独立又相关,整体上呈正相关趋势。
3.个性:
创造性不仅是能力开发的问题,也是个性培养的问题。
强烈的好奇
心、浓厚的兴趣是创造性的驱动力。
较高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对创造性高的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好独立判断,有独立见解,不轻信,不盲从等都是高创造性者的特征。
另外,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善于自我调整等品质也有利于创造性的发挥。
★★(三)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a.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b.留给学生充分选
择的余地。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a.保护好奇心,好奇心是创造活动的原动力,可以引发个体的探索行为;b.接触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学生正视并反思错误,为尝试新的探索做准备;c.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d.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进行丰富想象,而不拘泥于常规;e.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使学生受到创造者优秀品质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挖掘自身优秀个性品质。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a.头脑风暴法;b.直觉思维训练;c.发散思维训练;d.推测与假设训练;e.自我假设训练。
……选择、填空
★★Ps: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可以参考一下具体措施:
a.创者民主开放的环境,运用启发式教学;
b.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c.培养学生将发散性思维&集中性思维相结合
d.鼓励学生创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e.进行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力
f.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
第六节态度与品德
一、态度与品德的含义及结构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1)实质:
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
向性。
2.结构:
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一般情况下,三种成分是一致的,也有不一致的情况,如执行脱节)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1.实质:
又称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
是社会道德准则在个人思想与行动中的体现,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品德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以某种道德意识或道德观念为基础;第二,与道德行为密切联系,离开了道德行为就无法表现和判断个人的道德;第三具有稳定的倾向性和特征。
2.心理结构包括四种相辅相成的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
……填空、选择
(1)道德认知。
是指对于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知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
是个体品德的基础,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产生的依据,对道德行为具有指向意义,是行为的调节机制。
品德的核心是道德认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心理学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