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内部说课稿.docx
- 文档编号:27066490
- 上传时间:2023-06-26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0.27KB
地球的内部说课稿.docx
《地球的内部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的内部说课稿.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球的内部说课稿
地球的内部说课稿
地球的内部说课稿1
科学探究形式是多样的,不但有实验探究,也有理论探究。
理论探究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科学思维,都是十分重要的。
新课改教材中有关宇宙地理知识大都属于理论探究型的教材。
因此在本次教研主题如何在科学探究中形成科学概念的指导下。
我对《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形变化》这一教材集中做了以下几个问题的思考。
一、这一课的理论探究中需要形成哪些科学概念
这个问题比较好回答,因为教学参考书中有明确的陈述:
1、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
2、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3、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海沟等地形地貌。
4、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当然这课中的科学概念又何止这些。
二、确定理论探究的主题活动
理论探究虽说在某种程度上缺失了学生观察、动手实验活动,但却不能流失学生的思维探究活动。
因此教学中应当有学生的理论探究的主题活动。
纵观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
火山和地震。
火山和地震可以成为相对独立的主题活动。
而第二部分:
地球内部的运动有怎样的主题探究活动,令我深思。
慢慢的教材中的两幅照片及文字注解走进了我的思考。
教材中第一幅照片:
喜马拉雅山。
文字注解:
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形成雄伟的喜马拉雅山。
教材中第二幅照片:
东非大裂谷。
文字注解:
东非大裂谷是两大板块拉张形成的断裂谷。
这是两个典型事例都是用来说明地球内部的运动导致地球地表地形的缓慢变化。
因此如何使这两个典型的科学事实成为学生探究主题活动摆在了我面前。
显然这两个典型的科学事实都与板块学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想到这点的时候,意识到在向学生简介大陆漂移学说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两个个主题探究活动:
1、探究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2、预测非洲大陆的未来。
这样整堂课也不再是单纯的讲授课,教学内容也更丰润。
在主题探究活动中学社思维也得到了提升。
三、如何保证理论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保证理论探究学习的有效性换句话就是指学生在理论探究学习活动中,形成了多少科学概念,形成的科学概念越多,说明理论探究学习越有效。
其二,是学习过后,掌握、运用本课的科学概念程度如何,程度越高,说明学习的有效性越强。
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促成课堂教学中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掌握、运用。
(1)、利用多媒体模拟呈现、求证理论探究的内容
要清新直观的呈现本课的理论探究内容。
多媒体课件不能不说是个好帮手。
因为它直观,有助学生理解,因为它形象,有助学生感知。
因此,首先自己下载了省优质课观摩活动中陈老师的课件。
再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删减、增添。
比如,课件中两板块相撞隆起的视频就是自己,从地震视频中裁剪而来。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得有些科学概念很直观、很形象的呈现,便于学生思维形成、概念掌握。
(2)、凭借口语创设理论探究学习的情境
提供良好的课堂探究情境,能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比如教学中让学生探究喜马拉雅山的形成,预测非洲大陆的未来。
都是在教师一定口语创设的情境下探究学习的。
有了情境,就有了探究的热情,有了探究的热情,思维就更积极,科学概念形成、掌握、运用也就更容易。
(3)、拓展探究领域,布置理论探究的科考作业
“为什么日本是个地震多发国家?
”这是一个与本课在学生头脑中所形成的科学概念密切相关的科考作业。
而且学生感兴趣,布置这份作业,目的在于学生在课后的探究过程中能加深已形成的科学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解释一些现象。
地球的内部说课稿2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的内部》。
首先,我说说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1,教材的体系,内容
《地球的内部》、《火山和地震》、《地表的变迁》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地球的内部》属于“地球与宇宙”中“地球的概貌”部分。
《火山和地震》、《地表的变迁》属于“地球的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之三:
“地球运动与地表变化”,其他地球运动所引起的变化,如:
“地球运动与天气变化”被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关心天气》单元,“地球运动与昼夜变化”被安排在五年级上册《白天和黑夜》单元,它们都为六年级研究《我们的地球》和《探索宇宙》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单元顺应学生思考、探究问题的规律,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分为《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表面》、《地球的内部》、《火山和地震》、《地表的变迁》,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地球的内部》主要研究地球的内部构造,《火山和地震》、《地表的变迁》主要研究地球运动与地表变化。
《地球的内部》有三个教学活动(PPT),其中认识地球内部构造是本课的重点。
《火山和地震》有六个教学活动(PPT),其中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是重点。
《地表的变迁》有六个教学活动(PPT),其中了解岩石的风化和侵蚀对地表的影响是教学重点。
下面我就分下来说一说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
先看第三课:
2,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的理解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拟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地球内部构造是科学家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出来的。
●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
过程与方法
●能够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
情感与态度
●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3,教学重点:
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
4,教学难点:
猜想暗盒里有什么。
5,教学安排:
1课时
6,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幻灯片,暗盒,沙子,玻璃球,泡沫,熟鸡蛋,橡皮泥等。
学生准备:
橡皮泥。
二,说教法,学法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表面地貌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对地球的内部有什么几乎一无所知。
学生要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的方法,自主设计实验,探究暗盒里有什么,由此推断科学家是如何探测地球内部的,从而认识地球的内部构造。
并且,用橡皮泥制作地球内部构造的模型,加深对地球内部的认识,这对六年级的学生,并不困难。
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现有的实验材料,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情境法:
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探究暗盒里有什么”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讲解法:
学生对地球的内部构造不是很熟悉,需要教师的讲解并补充材料;
课件展示法:
用视频形象的展示地球的内部构造。
课堂教学中,不是教师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在教师的指引下,让学生自己学。
所以要把教法融于学法中,在学法中体现教法。
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以下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观察分析:
通过观察和分析地球表面的一些现象对地球的内部构造进行合理的假设;
动手实验:
通过动手制作“地球构造模型”让学生加深对地球内部构造的认识;
本课继续运用“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证明→得出结论→应用”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程序
我设计了四个步骤:
(一)情境导入,探究暗盒
1、(出示书上的问题)老师要请你们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讲台上有三个盒子,里面分别装了沙子、玻璃球、泡沫,不打开盒子,你们知道每个盒子里装了什么吗?
请几名学生尝试分辨。
(这是本课的难点,学生在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要探究出盒子里面是什么,并不容易,前几个同学只能猜测,于是我多请了几个同学,并提示允许他们将盒子拿起来,而且把钻孔的钉子放在旁边,学生很快便通过摇晃、钻孔等方法探究出暗盒里有什么。
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2,学生交流:
我们刚才用了哪些方法?
3,提示:
其实我们刚才用的方法和科学家探测地球内部的方法相似。
[设计意图]:
这里设计了老师请学生帮助解决问题的环节,创设情境,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让学生明白了探测地球内部的方法,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并为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做准备。
(二)讨论,认识地球内部构造
这是本课的重点,着重探究地球内部的构造,我打算分四步来完成这一部分的教学。
1、提问: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地球的形状,那么地球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
2、我们的地球就像暗盒一样,人类无法深入到地球深处,科学家是怎样去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呢?
学生讨论,教师出示火山、温泉、地震的图片,提示钻井、地震波等也是进行地球内部探测的方法。
并把刚才的方法记录在表格上。
3,预测。
学生根据以上的现象讨论,交流,大胆猜测,并画在记录表格上。
[设计意图]:
这部分我教学以后调整了一下顺序,把第2、3两步对调了一下,原来的第2步让学生毫无根据漫无目的的进行预测没有必要,预测要有一定的依据,先让学生看火山等图片,因为这些学生很少见到,再用上面研究暗盒的方法像科学家那样来推测,更能训练学生的思维,由现象到本质,也符合探究的一般过程。
并且下面让学生阅读课本资料,将科学家的预测与自己的预测进行对比,不足的可对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思路进行反思,一致的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提问:
地球内部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先让学生阅读书上第21页的内容,形成简单的认识。
接着出示图片,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各部分的厚度。
补充材料:
1910年,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发现地震波在传到地下50千米处有折射现象发生。
他认为这个发生折射的地带,就是地壳和下面物质的分界面。
1914年,美国地震学家古腾堡发现地下2900多千米深处存在着另一个不同物质的分界面。
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分别将其命名为“莫霍面”和“古腾堡面”。
用这两个面,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3个圈层。
名称
范围
物质的组成
厚度与特征
地壳
地表到莫霍面
硅和铝的硅酸盐岩石
平均厚17千米
大洋底地壳较薄平均6千米,最薄处不到5千米;大陆较厚平均40千米,最厚可达70千米(青藏高原)
地幔
莫霍面与古腾堡面之间
铁,镁,硅酸
厚为2900千米
距地表100-150千米范围内温度近于岩石的熔点,地幔物质处于塑性流动状态,称为软流层,它是岩浆活动的发源地。
地核
古腾堡面以下到地心部分
铁
厚3478千米
内核:
1278
外核:
2200
5,师:
其实地球内部就像一个鸡蛋,你能用鸡蛋作一个类比吗?
[设计意图]:
这一部分学生先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地球的内部构造作大胆的预测,接着通过阅读书上的资料和观看老师提供的图片和录像材料认识地球内部构造的庐山真面目,整个过程虽然有许多的知识讲解,但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他们讨论、交流,大胆猜测地球内部的构造,并通过主动学习,了解了地球的内部,完善认知结构,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老师适时补充了书本上没有的内容,丰富了课堂资源,学生兴趣盎然。
(三)拓展,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
1、(出示教材插图)提问:
今天我们学习了地球内部的知识,知道了地球的构造,你能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制作一个地球内部构造模型吗?
2、(出示老师做好的模型。
)这就是老师做的,你们想做吗?
你打算怎么做?
小组可以讨论。
3、讨论交流方法,确定方案。
(重点说清作时先后顺序、各部分颜色的确定、各部分的厚度关系等)
4、分组合作。
(提示如果小组同一色的橡皮泥不够,可以和周围小组调换颜色)
5、指导切开模型,展示评价。
(主要从外形、内部颜色、各部分的厚度比例几方面来评价)
[设计意图]:
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要学生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而且还要通过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加深对地球内部的认识。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先出示了自己制作的模型,激发学生的制作兴趣,学生讨论后制定实验方案(确定先后顺序、各部分颜色,计算各部分的厚度),然后学生分小组制作,最后切开评价。
从理论到实际,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又巩固了对地球内部构造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培养了团结合作的意识。
(四)总结,课后延伸
1,总结:
人类是如何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的地球内部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结合板书,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对地球内部构造的认识
2,作业
课后请大家查找资料,继续研究地球内部的秘密。
[设计意图]:
我认为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学生在学习了科学知识以后,要能培养对所学知识的兴趣,通过各种方法继续研究地球内部的秘密。
科学无处不在,只要我们不懈努力,勇于探究,我们都是科学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球 内部 说课稿